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文地理论文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精选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1篇

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本课程所讲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部分介绍农业与工业。基于对农业和工业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和二者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的格局作为其发展的空间表现来阐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的主体部分,包括种族、民族、民俗、语言、宗教、聚落、旅游、行为、政治七方面内容。这七方面均是把每个要素作为人文地理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系统全面进行阐述,而且把文化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强调其横向联系。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才能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以《商业选址的案例调查法》为例,该课内容牵涉到门槛人口、商圈理论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就市内、校园及周边某超市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调查,如周边人口数量、构成职业、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地理因素分析,如周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位数量、交通管理情况等。待到正式课堂时,教师即可将这些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市场饱和指数运算等。这种调查数据的应用,加上教师的有效讲解和重要知识点板书,可将抽象的时间、空间、经济活动思维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点的把握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重难点的理解、思考和探究。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四、小结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3篇

1.教材内容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包含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变化两部分内容,涉及一个案例(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一个阅读材料(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三幅独立图像。本部分对应的课程标准为: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活动建议为: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本部分内容是在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相关问题分析能力。

2.授课群体及过程

授课教师为华师一附中高一地理备课组长李斌老师,授课对象为华师一附中高一年级6班(普通理科班)。教学课时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结合多媒体教学)。首先在对比农业生产特点基础上,介绍什么是工业以及工业区位因素。按照学案内容,分小组阅读材料,归纳分析武钢的区位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武钢区位图,上讲台分析武钢位于青山区的原因。第二课时: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本节内容依然以学案武钢为教学主线。首先,分析为什么武钢由原来的青山区搬迁至阳逻区。接着进行小组角色扮演,分别作为武汉市长、武钢集团执行总经理、阳逻经济开发区领导、阳逻居民,如何看待武钢在阳逻建立子公司的行为。最后,对区位因素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

二、研究方法

从实际出发,本研究采用具有“解释的”和“实证的”特征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虽然其哲学基础不属于“实证”,但其研究形态却是标准的“实证的”,它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如深度访谈、开放式观察、实物分析等),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同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具有探索社会现象、阐释意义、发掘整体和深层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

1.直接访谈法

鉴于与授课教师有长达三个月的连续接触,所以,直接采用非正式的直接访谈法,在授课结束后随即进行。访谈问题主要围绕为何如此准备本节教学内容进行。另外,本部分内容有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研二学生一同观摩听课,该生在2013年于华师一附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教育实习,遂也对其进行了直接访谈,主要围绕听课后对本节人文地理教学的看法进行。

2.参与观察法

进入现场观察在质性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的成败。所谓观察,就是一边看,一边想。也就是说,观察不仅仅是一种外显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在本研究中,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深入课堂,全程参与听课。为尽量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使课堂更为接近实际,事先未给学生进行任何特别说明,同时,进入教室听课时,从教室后面进入,以减少对学生的心理干扰。

三、研究结果分析

1.教师访谈

根据访谈内容,主要整理出如下信息。学生大都对人文地理不感兴趣。在进行人文地理内容教学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可提高学生兴趣以及认同感。鉴于学生缺乏对工业的直观认识,遂采用多媒体把课本第58页进行图片化处理,以钢铁工业为例向学生展示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不能为了案例教学而进行案例教学。本节内容,武钢的区位选择作为一条教学主线贯穿始终,且在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也可以作为案例继续分析。但是一定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充分提高综合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课堂参与度,减轻学生的疲劳感。但需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开展。

2.研究生访谈

访谈对象在2013年参加教育实习时,主要是必修一自然地理内容。针对本节内容听课之后,她感叹做好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对于初入职教师而言是很难的一个坎。同时,认为要将如此困难的内容讲解有趣严谨实属不易,需要教师的信息整合、课堂调控能力,案例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3.参与型观察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对三段材料独立阅读分析,而不以小组讨论形式,让学生不会因为小组讨论而存在蒙混心理。同时,教师注重引导,注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讲解区位选择时有理有据。学生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能力方面得到有效训练。在让学生上讲台分析为什么武钢位于青山区时,首先要求画出武汉市的盛行风向以及河流流向。在这里,体现了人文地理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对学生认识地理图像的能力的培养和分析问题的严密逻辑性。第二课时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变得十分活跃,热烈讨论。最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人。令人惊讶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小组内部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意见,如作为武钢集团的执行总经理小组,其中一位成员就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武钢由青山区搬迁至阳逻区,会由于一部分工人因为家庭、距离等原因不愿意跟随工厂走,另一方面也存在阳逻区这边不一定能寻找到掌握核心技术并娴熟的工人等,以致增加生产成本。面对如此临时突况,教师机智应对,先肯定武钢集团内部其实也可以有不同声音,但随即进行深入分析为什么搬迁至阳逻区利大于弊。

四、讨论与建议

1.充分运用乡土资源

生活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的一种,它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引述地理问题、印证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规律,将抽象的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具体化,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本节内容直接采用武钢为教学主线,贯穿始终,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运用发展变化观点

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来源于人类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的人文地理现象也在不断变化。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运用“历史分析教学法”实现人文地理教学的过程化。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发展过程,探究人文地理规律,以及有利于学生对人文地理问题进行动态分析。本节内容分析武钢随着时间推移,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分析教学法”。

3.适当利用角色扮演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4篇

1、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

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步骤。教师可以课前准备充分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重视,从而也提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也让学生有了一个讨论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与同学分析本节课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区域差异》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多个国家的气候、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增强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加强地理学习的能力。

2、案例讨论的引导工作

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下进行讨论,不会偏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还可以在讲台上进行发言,增强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但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羞于发言。教师对于这些同学就应该加强鼓励,让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进行发言,同时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带动着学习差一点的同学进行讨论,增强学习不太好的同学的自信心。让案例教学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的时候,就需要讨论哪些措施符合了哪几个原则,这才需要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提升对于地理知识的认同感,明白案例教学非常适合高中人文地理的学习。而且,学习差一点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保持课堂纪律,让讨论的话语不能影响其他班上课。

3、案例教学的总结工作

学生在经过紧张激烈的讨论中,肯定会产生对于知识的看法。但是没有经过合理的总结,这些知识也不会成为学生自己真正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及时的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教师还需要在整个讨论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例如:在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讨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总结。教师就可以总结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从:人口、资源、环境、稳定战略中进行总结。这样有条理的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地理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特点有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三个特点。所谓的自主性就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最大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就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能够与同学进行知识的探究,实践性指的就是讲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这三个特点最大程度的概括了案例教学的优点,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为高效。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深刻的理解人文地理的学习方法,并从教师的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结语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历史

德国科学家曾的实验中发现了芦苇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质去除,随后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开发出一系列的实验系统。随后的几十年中又有科学家提出了根区法,这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发展的最初阶段,对于人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目前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达成了基本一致的共识,就是利用水中的植物、微生物和化学这三种方式对湿地污水进行同步作用将湿地中的污水去除达到净化湿地水质的目的。

1.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基本类型

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按照工程设计和水体流态进行分类,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第一个是表面流湿地,这种湿地是不需要砂砾等物质来作为填料的。因此它的成本十分的低,但是这种湿地由于没有填料所以不能够承受住很大的负荷。第二种湿地类型是水平潜流湿地,这种湿地可以有效的去除水质中的污染物,对净化水体来说是最好的湿地,这种湿地受周围环境影响也是比较小的,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使用。第三种湿地是垂直流湿地,这种湿地的效果是最好的,他几乎将前面两种湿地的优点都结合进来,但是它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成本太高,因此还没有被广泛的使用。

1.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1.3.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点

(1)成本小,便于运营

与传统工艺相比,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的建设成本是比较低廉的,建设完成之后的管理和维护费用也是很少的。因此对于人工湿地的建立可以使得我国的污水集中进行处理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用于处理污水的资金。

(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组合多样性、针对性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一般来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工基质,这一部分是由土壤或者砂砾等物质组成的,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基质对于污水的处理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基质对污水处理有着不同的效果。第二部分是水生植物,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植物来进行污水的处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植物是芦苇、红枫和美人蕉等植物,经过相关的实验表明不同的植物对于不同的污水也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只有对于这两种方法有着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进行灵活的运用才可以更多的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更加的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3)独特的绿化环境功能

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湿地周围都种植着许多的水生植物,众多的植物对于环境的绿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成长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增加城市中的绿地面积,对于城市的绿岛效应可以起到很好的消除作用,还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片新型的绿地和城市景观。

1.3.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不足

(1)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

人工湿地中的植物直接决定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于污水处理经济效益,而决定植物生长的就是气候。因此气候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他直接决定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否能够有效的对污水进行合理高效的处理。另外,当气温较低时会使得湿地中的水体产生冻结的现象,这样就会使得湿地中的水体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影响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工作。

(2)占地面积大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的效果和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人工湿地面积增大时,处理污水的速度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从而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处理更多的污水。当人工湿地面积减少时,处理污水的时间就会变得比原来处理污水的时间多,这样就会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也会使得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速度下降。

(3)容易出现饱和现象

人工湿地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过多的污染物会残留在水中得不到及时的处理而造成污染。当污染物质的增加速度超过了人工湿地的自净能力时,就会产生污染物质的剩余从而使得人工湿地无法正常对污水进行处理。

2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分析

2.1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对于环保方面西方国家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我国对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的研究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比较晚的。因此我国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的技术需要改进。只有在我国的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得到完善之后才可以使得我国的人工湿地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和对污水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仅可以处理污水,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2.2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

我国对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是从“七五”之后开始的,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我国对于人工湿地的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的地区都是处于一种观察的状态,即使是收到了命令也会延后执行。我国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几十年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和组织,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还只是停在一个具体的方面上面,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所研究的项目也不具有系统性。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对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渐渐的引起了重视,相关的研究也变得比以往多,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今后我国必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使得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可以得到更好的应用。

3结束语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6篇

1、饮食的象征意义研究

在饮食文化研究方面,有关饮食的象征性意义以及不同群体对其的解读得到了广泛的讨论。首先,饮食承担着某种物质意义。Cook认为,饮食是“嘈杂的(noisy)”,他引用Stassart和Whatmore的话指出,“一只鸡、一颗洋葱和一磅面粉不会用相同的方式向消费者‘诉说’它们的故事”[10]。其次,饮食承担着社会文化意义。如Jackson等指出,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其社会文化意义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重塑,并认为饮食在商品链中以产品的形式传递了动态发展的社会文化意义。一方面,饮食能够作为社会差别的标志,反映人们的社会身份。例如Cohen和Avieli在阐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用餐礼仪时,指出对于西方人来说,运用餐具盛放食物和食用食物是一种文化习惯和文明行为。另一方面,饮食被认为是地方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关于“我来自哪里”的身份界定,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反映了他们对某个地方或者该地方所承载文化的情感倾向。例如,Collins指出,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是他们身份的象征,米饭是他们最基础的食物,肉则象征着财富。同时,饮食能够作为人们体验其他地方习俗和文化的途径。例如,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越南和其他亚洲国家,餐厅往往会把活鱼活兽养在水缸或者笼子里供顾客选择,这种行为在当地文化中象征着食物品种多样、质量优良和新鲜。而西方的游客却会拒绝食用这些“新鲜的”食物,因为他们认为这些还会动的动物是不能吃的。因此,人们对饮食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这种饮食的象征意义解读,即取决于饮食与人们的沟通,但这种沟通时常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群体中形成某种落差和误解。

2、饮食的文化经济研究

近年来,标志人文地理学发展最显著的特性便是重新强调商品文化,即经济和文化的融合。由于现代饮食产业通过将食品的生产和消费与饮食文化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可以说是一种商品文化的表现形式。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饮食的商品文化研究涵盖了整个饮食产业链,从饮食的生产、运输、零售和消费的各个方面探讨饮食所起的社会文化作用和人地关系。关于饮食生产的研究往往将饮食与农业及其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探讨食品种植和生产的影响因素,及其过程中体现的人地关系。这些研究指出,食品农业受到食品贸易政策和替代食品经济(alternativefoodeconomy)的影响,食品市场的“质量转向(turntoquality)”强调了对全球同质化食物的摒弃,而转向对更加“本土”和“自然”的食物的消费,这一趋势影响了食物的种植和生产。同时,Marsden指出,在获取食物的过程中,人类具有通过社会活动定义自然的力量,将“文化”嵌入农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经济,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道德、环境认同和性别认同等问题的研究中。近年来,地理学者们开始从对饮食生产的关注转为对饮食消费的探讨。一些地理学者指出,空间、地方以及消费行为、消费循环和流通是经济地理学重构的核心。在此背景下,与饮食的零售和消费相关的商品链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例如Cook和Crang探索了商品唤起的“双重商品拜物教(doublecommodityfetishism)”地理知识,改变了地理学家对“产品如何、为什么和在哪里生产”的无视状态,这些地理知识意味着消费者的权力在复杂的全球饮食文化的流通过程中显得越来越衰弱。同时,由于地方饮食能够很好地体现城市的地方性并成为城市的地方品牌和文化遗产,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以寻求新奇的饮食体验为旅游动机,体现城市地方特性的饮食便成为了识别和营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方面,因此旅游中的饮食消费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兴趣。例如Mak等指出全球化在对地方饮食体系构成了威胁的同时,也成为了为旅游目的地饮食产品再造的重要动力,推动了旅游目的地传统美食及其特殊性的重构。Cohen和Avieli指出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饮食消费行为是相当复杂的,并受到了以往的饮食经验、新鲜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影响,认为游客对目的地饮食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情感。总之,有关饮食文化经济问题的探讨是现阶段国外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饮食文化研究最为核心和重要的方面。

3、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

在商品文化研究盛行的背景下,有关饮食的文化政治研究主要关注饮食作为一种商品,在商品网络中体现的政治问题。在食品的生产方面,Winter指出,西方的饮食再政治化源自1980年代对共同农业政策(commonagriculturalpolicy)的批判,从而使农业和农村都受到开放和冲突政治的影响。与此同时,对食品远距离运输的抵制、伦理消费和道德经济的出现,使消费者更加希望能够清晰获得食品的一切生产信息。这些道德消费者往往抵制垄断的跨国企业生产的食品,而倾向于购买平等交易的食品和本地生产的有机食品和健康的肉类,并支持本社区的农业活动,人们的这种行为使本国政府和主要的食品零售商接受了较大的挑战。对于研究食品农业的地理学者来说,这些趋势使他们的研究从时间(通过记忆和忘记)、空间(通过连结和分离)、可见性和非可见性的视角探讨食品农业体现的道德经济以及个人和集体责任。而由于环境主义以及社会学科对自然—社会联系的关注,将饮食和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探讨其社会作用也是饮食农业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有关食品销售过程的研究中,Redclift关于口香糖的著作《口香糖:味道的命运(Chewinggum:thefortunesoftaste)》指出,虽然生产口香糖的原材料来自墨西哥,但是它到达美国之后,才被赋予了“出生证明”。同时,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居住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高地森林的生产口香糖的贫穷人口,其利益的新生产和交易规则的实施受到了巨大的阻力。在整个商品网络中,口香糖反映了权力不平等的地区政治经济对口香糖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而另一些学者则探讨人们日常饮食消费活动中的政治因素。Smith和Jehlicka通过对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居民的饮食传记研究,发现饮食是中东欧社会(尤其在社会主义系统崩溃之后)人们感知以及将自己放置于(或感觉自己存在于)戏剧般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荡中的最直观方式,同时指出,该地居民的饮食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自治权的差别性对待、反抗和承担,认为西方(发达)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完全支配了中东欧,也不存在文化霸权现象。这些研究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饮食业的商品链、商品流或者商品网络中所反映的道德和责任问题,强调了食品所处的商品网络中蕴含的压迫和抗争。

4、饮食与认同的相关研究

关于饮食与认同的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是饮食所唤起的地方、种族或民族认同现象。以往研究表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能够产生和维持他们的种族或民族认同,因为人们往往将美食和某种菜系与某个种族、民族或者国家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决定“吃什么”是维护种族或民族认同和地方认同的核心举措。在有关饮食和认同的研究中,学者们运用饮食探讨种族认同的发展和维持以及女性、漂泊人群(diaspora)、移民、流离失所者、被奴役的人群和贫困人群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的主题往往涉及到非白种人(边缘种族)如何被赋予异域风情的标签或妖魔化,边缘群体的饮食历史如何被忽视、挪用或者被占主导地位的族群边缘化,以及这些被压迫的族群如何抵抗。例如,Ray[36]指出,一些白种人作者将某些食物与非洲侨民相联系,并使之成为黑人身份的表征,这事实上是从白种人的视角重新解读黑人的身份,并给食物贴上了种族的标签;Williams-Forson关注食品的失实描述(misrepresenta-tions)与女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鸡肉在塑造黑人女性身份认同(包括种族认同和性别认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的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反映了他们对文化和种族同质化的抵抗。例如,一些非裔美国人在食谱写作中,往往会斥责美国白人对黑人食品的负面描述,并寻求根除烹饪种族主义(culinaryracism)的方式。除此之外,学者们还把饮食与移民的怀旧(nostalgic)情怀相连结,移民不仅运用故乡饮食修复在迁入地的孤独感、疏离感和对故乡的怀念,还利用迁入地资源与故乡饮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饮食文化,以克服记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分裂。这些移民所创造的饮食体系,被称为怀旧美食(nostalgicgastronomy),因为它通过迁入地的食物再现了移民迁出地的饮食文化,体现了移民对故乡的地方认同和情感依恋,以及在迁入地形成的乡愁。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背景下,人们的饮食行为反映出的并不是对某个具体地方身份的认同,而是一种“世界主义认同(cosmopolitaniden-tity)”。例如,Duruz分析了生活在伦敦和悉尼两个多元民族购物街区附近的两名妇女(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则是拥有英国血统的澳大利亚人)的饮食生活传记,指出这两名妇女的描述是连续却存在差异的,反映了她们对想象的“亚洲”、“欧洲”和“世界”的认同。

二、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

从上述研究内容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扩散,关于饮食文化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饮食的全球进程及其凸显的新型、动态的人地关系,饮食文化和饮食活动对空间的塑造,以及饮食空间意义的关注。这些研究趋势不仅体现了地理研究的“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还凸显了人文地理学对“人”这一主体的进一步关注,强调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具体来说,人文地理学的饮食文化研究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饮食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影响

受到人口跨地方迁移的影响,饮食开始跨越地理边界移动,使得饮食的全球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随着这一现象的普遍化,文化帝国主义和麦当劳化带来的“全球味道(globalpalate)”和“全球菜系(globalcuisine)”,即饮食同质化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也因此显著地影响了地方的饮食形象和认同(一个地方饮食景观的总体形象),并剥夺了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地方感,成为了切断食品与地方之间的纽带,或“地方味道(tasteofplace)”[50]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全球化也被认为是饮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文化全球化带来饮食文化霸权和麦当劳化的同时,世界文化理论(worldculturetheory)和“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理论则提供了一个“双向”的视角,强调了全球和地方的交缠生产并再生产了地方的社会文化空间和人们的文化认同。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表征是“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现象,使文化、身份认同和特定地方之间的联系显得越来越弱,文化的全球互连则越来越普遍,其通过说明文化认同不再拘泥于民族国家以及将地方作为文化的载体,强调去文化和去地方(化),以及文化的重构和地方重构。一方面,对跨国主义的关注为饮食研究开辟了新的空间,使学者们开始考虑跨国移民在生活中如何购买、准备和消费饮食,认为人们对熟悉的饮食产品的消费,让跨国移民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世界重新生产为理想的、反映自己民族的家园。另一方面,跨国主义的框架能够用于解释人们动态变化的饮食行为和体验。跨国主义将文化和经济结合在一起,很好地描述了移民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及其对饮食的社会文化解读。同时,饮食产品的意义在跨国流通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总之,对于全球化和跨国主义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研究往往着眼于饮食的差异性意义解读、商品文化和人们的复杂认同,凸显出饮食在全球流通过程中的意义变化以及对人们认同的塑造作用。

2、关注饮食的意义以及人、饮食、物质环境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探讨

大卫•哈维在课堂上提到,“我常问那些地理系新生,他们刚才那顿饭是在哪儿吃的。回忆制作这顿饭的所有原料可以揭示它对各个社会关系和生产条件的依赖”。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饮食是我们生活世界的隐喻,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人们在吃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各种感官对食物及其包含的文化意义进行感知,并或多或少地与他人发生社会联系,也就是说,吃是一个生理的和社会的过程,该过程使饮食具有物质的和社会的双重意义,是一种包含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文化现象。同时,饮食可以被理解为文化沟通系统的一个标志,并可以丰富饮食和饮食文化生产的“象征性”方面。在近期的饮食地理研究中,人们饮食行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被广泛探讨。例如,PeterJackson运用社会和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探讨了饮食的文化意义。首先,他认为印度饮食在英国的流行响应了英国市场对“亚洲时髦(Asianchic)”的热情,并指出有关物质文化的文化地理研究必须重新关注文化物化(cultur-almaterialism),而不仅仅只是解读其象征意义。而后,Jackson在他的著作《变化的家庭,变化的食物(ChangingFamilies,ChangingFood)》中将饮食研究延伸至家庭中,探讨饮食与家庭结构和人们家庭生活的关系,指出人们日常的饮食行为变得更复杂,并且人们更加关注饮食过程中体现的社会不平等,而不仅仅是为生活健康的问题。

3、从探讨饮食和饮食文化本身的地理学研究,转向对饮食空间问题的探讨

新文化地理学强调文化的空间性,并将文化视为空间过程的媒介,指出文化应该被理解成一种媒介,人们通过这种媒介把物质世界的平凡现象转变成由这些现象赋予意义和价值的世界。在现实中,空间的隐喻(metaphor)就是文化。人们之所以能够从某种事物的空间形式中感受到某种文化力量,正是因为人们理解了这种空间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义。这一趋势反映在饮食文化研究上,便是人文地理学开始对饮食空间研究进行关注。在国外饮食研究中,餐厅、食物市场、超市、厨房等公共或私人的饮食空间都是其常用的研究对象,其中的空间实践和人们的地方情感和身份塑造问题更是被广泛探讨的话题。

三、研究展望

段义孚说“也许世界上再没有其他文明如中华文明一般重视烹饪的艺术和饮食所带来的愉悦感”,中国文化是“饮食中心文化”。然而,我国与饮食相关的地理学研究却相对比较缺乏,仅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及其形成原因、饮食景观、饮食消费行为的时空分布等方面,个别研究开始关注人们在城市饮食空间中的感知,及其在该空间中形成的复杂地方感,与国外相关研究有着显著的区别,难以与前沿的地理学思潮对话,也难以为国际饮食地理研究提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贡献。因此,本文在回顾国外饮食文化研究内容和趋势的基础上,对国内饮食文化研究提出以下展望:

1、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关注饮食体系所表征的人地关系问题

从时间—空间的维度来说,关于饮食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样的食物对于不同的群体蕴含着不同的意义;二是,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对饮食意义的解读会产生差异。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尚浅,因此,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相互交缠的维度探讨国内不同尺度地方的饮食体系所反映的社会文化问题,以及动态、差异的人地关系。

2、关注饮食所反映的跨地方问题

对于我国来说,最为显著的社会背景是人口跨越较小规模地方边界的迁移,例如省际迁移和城际迁移,以及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这些流动的群体如何用饮食来表征自己割裂的地方认同和身份认同,又是怎样用饮食来适应新的生活?同时,人口的跨地方迁移或多或少地使迁入地的社会空间产生改变,形成新的饮食空间。这些空间如何被社会生产,如何在城市中聚集,是否形成动态的社会边界,又是否成为人们跨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焦点?为响应国际饮食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凸显中国特色饮食地理研究,并对我国城市中的跨地方问题作出更好的解释,对上述问题的探讨有必要成为国内饮食文化研究关注的话题。

3、对饮食相关的文化政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关注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7篇

目前,课程群建设研究成果较多,如:陆为群探讨了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策略[1];又如:郭必裕以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为题[2],以课程群内涵分析为切入口,以课程群构成的学科内容为主线,通过课程群建设中的课程内容的变化,揭示了课程建设中的融合与分解规律,提出课程群建设是对课程群的再设计,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统一。通过中国期刊网的搜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研究成果薄弱,目前只有三篇文章,探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文章一篇没有。东北农业大学赵映慧等人撰写的《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一文[3],主要从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作为必修课程;人文地理综合实践作为实习实训类课程。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张守忠等人撰写的《应用型本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课程体系构建》一文[4],从人才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构研究进行了探讨。将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纳入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城市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地理学纳入理论支撑课程体系;人文地理学调查研究方法纳入技术支撑课程体系。广东韶关学院的许树辉等人撰写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一文[5],未见课程的具体安排。综上所述,现有研究成果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地理学课程的专业基础作用,能够根据自身的实力设置相应的课程。但是,仅限于课程的设置,没有充分地注意到课程之间的关系和机制,没有从人文地理学整体上把握其专业基础作用,地理学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人文地理学课程群残缺不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如何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研究内容

2.1.1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对象的选择以资源与环境学院2013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为依据,选择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人文地理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研究的对象。2.1.2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根据资源与环境学院2013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和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确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2.1.3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对规划课程群的支撑根据规划课程群的要求,提出人文地理学课程群支撑的内容,并且落实到人文地理学课程群的相应课程。2.1.4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对策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对规划课程群的支撑研究,对人文地理学原理、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课程进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教材等建设对策的研究。2.1.5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考核根据资源与环境学院2013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等,构建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教材等指标的考核指标体系。2.2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通过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回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如何建设问题。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3.1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对规划课程群的支撑阐明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与规划课程群的复杂关系,一一对应加以解决。2.3.2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对策。将通过阅读资料、与相关专家探讨、项目组成员共同研究等加以解决。

3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3.1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研究的方法

文献收集与多途径数据采集相结合。文献收集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念、方法和实证成果等为主;基础数据来源包括课程评价、调查问卷数据及研究中需要的虚拟数据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本项目主要分析方法,定性内容包括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研究对象的选择、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原则、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对规划课程群的支撑和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的对策;定量内容包括指标的测度、指标间关系和指标性质的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实证分析与比较归纳相结合。针对目前人文地理学课程群的建设研究尚无较为完善的理论形态的情况,本项目的实证分析将为该问题提供经验证据;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可归纳提出一些有科学意义的研究观点和结论。

3.2人文地理学课程群建设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8篇

(1)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内容的关系

地理学科的视角独特,具有丰富性与广泛性,向学生描绘的世界是完整的,包括技术、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多个方面。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标准的一个依据就是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体现出来,从而使地理教学的主题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选修与必修是高中地理课程的两个部分,区域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与自然地理知识属于必修部分,而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则是由选修部分表示的。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的主线,其重点是人类社会需解决的问题,如粮食、环境等,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得到全面体现。因此,人文精神约束的结果就是高中地理课程,它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素材。

(2)人文精神与地理课程目标的关系

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不同层次的当代人文精神。其基础层次要求对地理基本的知识与原理初步掌握,即教育学生爱护地理环境;其发展层次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对解决地理问题的手段与方法加以掌握,使其个体素质提高;最后是其实现层次,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使其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二、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创造人文环境

创造能体现“以人为本”观念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领导和教师建立良好关系。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且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只有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而学生和教师建立关系的基础则是平等对话,使教师关怀学生与学生尊重教师都能得到体现,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处事。学校的代表是领导,因此应以关爱学生成长、尊重教师工作为学校管理模式的基础。另外,地理教师应将自己在人文与地理方面的知识都加以丰富,与地理学科的发展及特点相适应,满足学生逐渐增长的知识需求。同时,教师应使自身修养提高,使自己的信念与人格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2)充分利用教材和课堂

学生和教师最多交流的地方就是课堂,因此无论任何学科,其人文教育的主阵地都应该是课堂,地理也不例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氛围等不同方面都应体现出人文教育。首先,教师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人,要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人文环境和谐而平等,体现在教学语言、情感与方式多个方面。其次,教学模式应符合人文精神的发展,改变传统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等,使学生的能动性得以展现。最后,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人文气息。

(3)利用校外资源,组织实践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校外资源进行整合,并辅以实践教学,以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来培养人文精神,而不能采用传统、封闭、滞后的地理教学过程。平时教师应使学生与社会多接触,对地理和自然、社会的关系加以理解,自然而然地感受人文精神。例如教师可在学校组织一些环保活动,如“垃圾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与“节约用水”等,使学生具备环境道德意识。另外,可与区域资源相结合在校外进行人文教育,比如西安的千万富商戴俊为解救被劫女青年而牺牲,进而体现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些老一辈如乔冠华、胡乔木等为代表所体现出的“努力奋发,爱党爱国”的精神;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在延安会合所体现出的“艰苦奋斗,不畏苦难”的精神。这样,通过讲解不同地区所发生的事迹,进而让学生对该地区的人文精神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了解其地理环境情况,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文精神以及综合素养。

三、结语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9篇

在中学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将人文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相结合,让二者之间产生巧妙的联系,联系人文历史知识,同时又和地理知识产生相关的联系,突出地理教学的特点。这些教学内容都需要教师进行巧妙的安排,才能够发挥良好的教学作用。例如,在学习中东政治的地图变化的时候,可以与侵略战争产生联系,在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对我国领土进行侵占,一些不平等的条约更是侵占了我国东北以及新疆的大片领土,沙俄一次次的对我国发起侵略,占据了大量的土地。直到1991年,苏联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苏联加盟的15个加盟共和国解散,因此中东的版图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讲解这些地理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土遭到侵略的沉痛心情,进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够让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相关学科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渗透人文历史知识

中学生是思想比较独立的个体,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强行的灌输人文历史知识,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进行人文历史知识的渗透,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知识有联系性的讲述一些历史人文故事和史实。比如,在学习关于洋流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据此讲解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件,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欧洲的努力贩子利用的正是洋流,才能够将那些黑人贩卖到美洲,在整个贩卖人口的交易过程中,人贩子很好的利用了地理中的洋流知识,还能够顺利的到达和返航,可见地理知识在历史事件中也是存在的。另外在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下关于发现地球自转的、公转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地理教学的合理巧妙的渗透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对当代的人文历史知识进行学习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历史知识,并不是仅限于古代历史知识的渗透,对于现代的一些发展状况,学生也应该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对当地的一些人文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比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我国各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的生活习性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气候状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了解一下西方国家的重要农业类型,比如水稻种植业一般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商品谷物农业一般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混合农业一般分布在北美、南非、新西兰等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进行判断,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以及生产类型,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语

人文地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分形理论;人文地理;实际应用

所谓人文地理学,主要指的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对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以及变化等进行研究探讨的一门学科。在整个人文地理学中,涉及到了多种理论基础,分形理论作为最主要的一项,目前已经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以此来为今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分形理论的概述

1.1分形理论的内涵分形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数学家芒德勃罗提出的,该概念提出之后,分形理论继而形成。 分形理论认为:每一个被分形研究的部分都是整体中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分形研究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将其视为整体的再现,分形部分所体现出来的特征与发展确实,也可以代表整体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1.2分形理论的特征

分形理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首先,该理论中所涉及的分形系统十分精细,系统中任何一个细节,其所占据了比例数值都可以任意小。其次,由于分形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则性,因此,在对集合的整体与分形整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时候,不能单纯的用文字来进行叙述。第三,分形集合往往具有自相似性。第四,相对于拓扑维数来说,分形维数要显得大的多。最后是在大部分时间里,分形集合的产生的方式都是以迭代方式为主的。

二、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各个分支的实际应用

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和交通地理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三项重要分支,分形理论作为人文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以上三项分支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1分形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分形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始于90年代,自从该理论提出并广泛应用以来,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城镇体系作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形理论在此方面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即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研究和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分形研究。其中,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也可以称之为城镇等级规模分布,其主要指的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该城镇规模的层次分布情况。通过对该区域层次分布情况的分析,来推断城镇整体的层次分布情况。在研究过程中,如果我们选取r作为城市划分的标准,用N(r)代表区域内城镇数目,那么二者的关系将满足分形理论中的盒子维数N(r)∝r-D,因此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分形模型。其中的分形维数便是字母D。根据D取值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当D1的时候,则表示城市等级规模的分布情况比较集中,整个城镇体系的发育较为成熟。

而对于城镇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分形研究,则主要指的是对城市结构分布中受空间作用影响的基本状况。该部分研究主要是对中心城市吸引力的研究。所谓中心城市吸引力,主要是以中心城市为圆心,取一个半径值。在此前提下,半径与城镇数目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样满足分形理论中的盒子维数,D仍然是其分维值。同样,D的取值仍然表示中心城市吸引力的情况。当D的值分别大于2、等于2和小于2的时候,则分别表示中心城市吸引力逐渐衰减、均匀和逐渐增强。

2.2分形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分形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区域差异上的分形理论,区域差异作为经济地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对于研究所采用的衡量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该系统与分形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在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对各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下规律:N=N0X-b(b>0)。式中,N0、X和N分别表示总人口数量、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不低于X的人数。从以上规律的等式我们可以看出,该等式与盒子维数相符,满足分维的定义。同时,诸多研究也表明每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在以上关系式中,人均收入可以说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出关于X的分布函数,即:F(X)=(X0-b-X-b)/(X0-b-Xn-b)。其中,XnXX0。X0和Xn分别表示最低收入水平和最高收入水平。从以上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如果我们分别用X、N和N0来表示我国各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大于某一标度值X的省区市的个数和所有省区市的个数。那么按照上文中所提到的公式,我们便可以求出一个GR,这便是各个省区市年度生产能力的差异状况。通过该项指标,我们还能够对未来我国区域差异的动态过程进行准确预测。

2.3分形理论在交通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

分形理论在交通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络密度和网络连通性两个方面。其中,网络密度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有交通线之间所构成的交通网络。在整个交通网络中,各个城镇则作为每个结点存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自相似性,这也就说明交通网络整体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因此,分形理论在交通地理学中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在给定一个具体区域的前提下,该区域中所形成的交通网络长度必然有一个特定的长度,区域的范围与交通网络长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交通网络的长度主要取决于区域范围的具体设定。

在网络连通性的研究中,网络的可达性与连通性是评价一个区域交通网络的优良状况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传统的网络分析中。评价网络连通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则要属矩阵算法。由前文的讨论可知:O≤Dg2≤g1,Dg2≤Dg1,因此0

结语:

综上所述,分形理论作为人文地理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在人文地理学的各项分支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对分形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以此来为今后该理论的进一步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刘长庚.浅析分形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9]

[2] 岳文泽,徐建华,司有元.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