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0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1~30岁,平均27岁;发病于妊娠31~40周,单胎妊娠5例,35周以后发病;双胎妊娠4例,31周以后发病,3胎妊娠1例31周发病,平均35.4周发病;从发病到入院就诊时间2 ~11 d,平均5 d;住院2 h~31 d,平均26 d。胎儿有8男婴,4女婴。

1.2 临床表现 10例均无诱因出现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右上腹或剑下疼痛,皮肤,巩膜,小便黄染,病情进展快,迅速出现少尿,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昏迷等。查体:中、重度皮肤巩膜黄染10例,皮肤黏膜淤点淤斑6例,腹水7例,双下肢水肿8例,意识障碍4例,扑翼样振颤4例,肝脏脾脏未扪及,肺部湿音2例。

1.3 实验室检查 总胆红素84.3~420.0 μmol/L,平均263.2 μmol/L,直接胆红素67~310 μmol/L,平均177 μmol/L,ALT 55~743 IU/L,平均186 IU/L,AST 14~156 IU/L,平均69 IU/L,ALB 15~ 28.3 g/L,平均23.4 g/L,UN 3.7~21.1 μmol/L,平均14.7 μmol/L,Cre 117~308 μmol/L,平均190.5 μmol/L,Glu 1.98~5.66 mmol/L,,平均3.82 mmol/L,血氨60~110 μmol/L,平均78.0 μmol/L,PT 16.9~83 s,平均42.5 s,PTA 15%~41%,平均27%,3P试验阳性3例,WBC(17.5~28.1)×109/L,平均22.2×109/L,N升高为主,LYM均正常,pH7.18~7.32,平均7.21,HAV、HCV抗体及乙肝标志物均阴性。B超: 肝实质回声光点增强, 呈亮肝表现,有肝脏缩小4例,正常大小6例。CT检查7例:显示大片状肝脏密度降低,CT值下降超过1/2正常值5例。肝穿刺活检4例:肝小叶结构清晰,弥漫性肝细胞脂肪浸润,小叶中央区有大量微囊泡状脂肪小滴,可见胆汁淤积,炎性反应细胞浸润不明显。

1.4 并发症 腹水7例,肝肾综合征5例,肝性脑病4例,消化道出血6例,DIC 5例,低蛋白血症10例,胰腺炎4例,肺水肿2例,外阴血肿2例,先兆早产3例,胎儿窘迫综合征5例,死胎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例,尿蛋白阳性4例,尿胆红素阳性6例,阴性4例。

1.5 处理原则 及时终止妊娠,全面的营养支持,预防出血和积极处理并发症。

内科处理以能量合剂、白蛋白、多种维生素、高渗糖水静脉滴注,易善复、思美泰、美能、支链氨基酸保肝,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抗肝昏迷,预防感染,正酸中毒及输注新鲜血液、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等,硫酸镁解痉、抗子痫,氨体舒通、速尿利尿处理,维持体内水盐平衡;手术终止妊娠8例,自然分娩1例,入院2 h即死亡1例。

1.6 处理结果 终止妊娠2周后黄疸迅速消退8例,B超肝脏脂肪浸润很快改善,病情明显好转;死亡2例(双胎妊娠,产后出血不止,经切除子宫后发生DIC死亡1例;3胎妊娠,入院2 h即昏迷,母婴均死亡1例),死亡率20%。

全文阅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摘要】目的了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肝细胞损害。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产前筛查,可降低该病发病率,早期诊断、尽快终止妊娠是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母儿预后的关键。【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症诊断治疗脂肪性肝病是指脂肪(主要由甘油三酯)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是临床病理综合征[1]。从病理上分为三个病理学阶段,肝细胞脂肪变性常弥漫累计整个肝脏,轻度: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5%~10%或光镜下单位面积见1/3~2/3肝细胞脂肪变性中度: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10%~25%或光镜下单位面积见2/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性重度: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25%~50%或光镜下单位面积见所有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性[1]。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又称为妊娠特发性脂肪肝,是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此病多见于妊娠30周以上,尤其是妊娠36~40周,以初孕妇居多。起病时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肝脏脂肪变性合并多脏器损害。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低血糖、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衰竭等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转氨酶升高,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但尿胆红素常阴性。肝脏活检示肝细胞严重脂肪变性为确诊依据[2]。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0~2008年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AFLP患者12例,年龄24~36岁,平均2841岁,孕周34~39+4周,初产妇4例,经产妇8例。

12诊断标准

121症状与体征(1)发生于妊娠晚期34~40周之间(2)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上腹部疼痛等急性消化道症状及肝损害表现。

122肝脏超声提示(1)可见致密的点状高回声又称“亮肝”(2)肝肾回声对比度加大(3)肝内管腔结构模糊不清(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等脂肪肝改变[1]。

123实验室检查(1)排除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病带来的肝损害,血清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AST)水平正常或轻度中度升高,ALT、AST上升2~5倍,进展期ALT/AST>1,不会>2[1],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尿胆红素常阴性(2)合并有肾功能损害时尿素氮、肌酐、尿酸升高(3)无任何诱因的凝血功能障碍。

124病理检查肝脏活检示肝细胞严重脂肪变性为确诊依据。

13方法12例患者均确诊后均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2结果术中均出现程度不同的出血,出血量在500~2800 ml,4例因出血治疗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给予支持治疗病情平稳。12例胎儿中4例男性,8例女性,全部存活。3讨论

全文阅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超声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超声特点。方法 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5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其血清胆红素、黄疸病史及腹部超声资料等, 并根据其超声诊断特点将其分为脂肪肝组(甲组)、肝质地密集组(乙组)、肝质地无改变组(丙组), 比较三组患者产前产后数据。结果 甲组及丙组患者病例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超声检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临床少见致命性疾病, 多发生于晚期, 发病急、病情进展快, 临床表现与爆发性肝炎具有较高相似度, 临床研究显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母婴死亡率分别高达75%、85%, 严重威胁母婴安全, 通过尽早诊断及治疗、终止妊娠能够有效减少母婴死亡率[1]。为对超声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进行观察, 作者对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5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5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 年龄22~43岁, 平均年龄(26.35±2.36)岁, 孕周32~38周, 平均孕周(35.21±2.04)周, 其中初产妇36例, 经产妇29例。

1. 2 方法 使用超声仪器为日立 EUB-6500、ALOKAα6彩色超声诊断仪, 频率2~6 MHz, 患者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 记录超声扫描结果。对肝脏形态、大小、实质回声、血管纹理、后方声衰减、脾脏厚度、脾脏长度、胆囊壁厚度、形态进行观察, 记录观察肝内外胆管、胆总管内径、胆囊内回声, 胸腔、腹腔积液情况、胰腺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胎盘、胎儿、羊水等异常情况, 经彩超诊断排除占位性病变、结石等。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脂肪肝组(甲组19例)、肝质地密集组(乙组23例)、肝质地无改变组(丙组23例), 观察三组产前、产后病例情况。

1. 3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等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进行综合判断, 诊断标准:①妊娠晚期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 进行性黄疸加重。轻度黄疸:小于等于正常值上限2倍;中度黄疸:正常值上限的2~5倍;重度黄疸:大于正常值上限5倍。②既往无肝病史、无肝炎接触史、肝炎标志物检验为阴性。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加、血小板正常或减少;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氮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低。④超声检查:肝实质光点密集, 呈雪花状, 回声强弱不等或肝实质回声减低, 分布欠均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

全文阅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方法整群选择该院自2012年7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B超、CT等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与病理活检确诊。确诊后,全部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内科综合治疗,同时,及时终止妊娠。结果该组患者发病前1周,均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全部患者有进行性黄疸加重情况。实验室检查可见细胞数量增加、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给予患者B超检杏可见脂肪肝特点,CT可见肝实质均匀一致密度减低。该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并于24 h内给予终止妊娠,其中4例患者死亡,其发病时间到妊娠时间大于2周,共娩出胎儿92个,其中男活婴60例,女活婴28例,4例男死婴,围产儿死亡率4.2%。新生儿预后较好。结论加强妊娠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一旦发现疑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应立即给予检查。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治疗,并终止妊娠,以改善患者与围产儿预后。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特点;诊治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b)-0068-02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一种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肝细胞短时间大量及快速发生脂肪变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及肝功能衰竭等,且多伴肾、胰等多脏器损害。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可达18%~23%,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疾病。本组研究中,通过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及处理方法进行观察,探讨有效防治工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文阅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特点,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对12例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痊愈出院,产妇成活11例,临床死亡1例,新生儿成活11例,死亡1例。结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晚期的一种突发性疾病,起病急,病程发展迅速,且严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较高,我们需尽量早期诊断治疗以降低其死亡率。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分析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妊娠晚期少见的并发症,起病急而且凶险,病情发展迅速,常合并各种致命合并症,如急性肾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内脏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孕产妇及新生儿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母儿的生命,因此我们对该种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母儿生存率,改善预后,提高优生质量。AFLP主要病变为肝脏脂肪变性,常伴脑、肾脏等器官损害。病理特征表现为肝细胞内大小不等的脂肪滴,肝细胞拥挤,肝窦隙狭窄,肝细胞肿胀,胞浆空淡或泡状。正常肝脏脂肪含量5%,而AFLP可达13%~19%。典型AFLP的肝脏特征为小黄肝,由肝细胞溶解和肝细胞萎缩引起,炎症和肝细胞坏死表现并不常见。本文对12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1994.1-2008.12住院分娩治疗的确诊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12例,年龄23-31岁,初产妇10例,经产妇2例,均为单胎,9例来自城市,3例来自农村,早产4例,足月8例,新生儿死亡1例,产妇死亡1例。平均孕周为38-1周。

1.2临床特点孕妇发病时间为35-39周,病程为5-17天,首先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8例伴有中上腹部胀痛不适,腹水等症。10例孕妇一经诊断立即行剖宫产术,2例因胎儿窘迫急诊手术后才确诊。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例,经DIC全套检查9例有出血倾向,有1例在术中即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经积极处理后无明显好转而行子宫次切除术,另1例由当地医院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术后大出血转本院,后行子宫次切除术,术后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另10例术中子宫收缩可,有2例术中发现胎盘早剥,为预防产后出血给予宫腔填塞纱条及加强子宫收缩等治疗,情况良好,术后24小时后经阴道取出,同时加强抗炎治疗,有3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新生儿中出生时7例评分大于7分,5例评分小于7分,有2例因早产,新生儿窒息转新生儿科治疗,其中1例在产后3天死亡。另1例治愈出院。

1.3诊断标准[1](1)妊娠晚期突然发作的无明显原因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进行性黄疸。(2)既往史中,孕妇无肝病史及肝炎接触史,各种肝炎标志物均阴性,即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无中毒和妊娠合并其他肝病,肝,肾功能均正常。(3)实验室检查: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尿胆红素阴性,血尿酸,肌酐,尿素氮均升高,血糖明显降低,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减少。血浆蛋白降低,凝血功能障碍。(4)B超显示脂肪肝的显像,有报道称超声只有在肝脏病变超过20%时方可提示因此最主要还是依靠临床诊断。

1.4实验室资料肝功能:转氨酶AST52.7-267.9u/1,ALT51.0~190.2u/L,TBIL136.8~327.8umol/L,DBIL110.5~

全文阅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4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并追踪妊娠结局,了解疾病的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4例,记录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是否初产妇等以及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 结果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发病孕周为(34.72±2.51)周,城市人口较多,占78.6%。患者中大部分为初产妇,占92.9%。临床表现以黄疸、血肌酐升高、消化道症状、胆酶分离等为主;并发症则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肝性脑病、产后出血等。妊娠结局:孕母死亡、早产、死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高。 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好发于妊娠晚期,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对母胎影响大,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及时诊断、治疗。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中图分类号] R714.2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162-03

Clinical analysis of 14 cases with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CHEN Xin MENG Li-li FU Shuai LIU Mei-lan ZHANG Jian-ping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2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featu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nd track the pregnancy outcome and know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Methods 14 cases with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with clinical data including the general situation(such as age,gestational age,whether primipara, etc),clinical manifestations,relevant examination,complications and pregnancy outcomes and so on were recorded. Results Pregnancy gestational age at onse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fatty liver was (34.72±2.51) weeks,the urban population was more(accounting for 78.6%).Most of the patients are primiparas (accounting for 92.9%).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jaundice,elevated serum creatinine,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bile enzyme separation and soo on,and complic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est incidence rate of 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followed by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hepatic encephalopathy,postpartum hemorrhage,etc.Pregnancy outcomes:the incidence rate of motherhood death,premature birth,stillbirth,and neonatal asphyxia were higher. Conclusion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timely diagnosis treatment in clinical work,and it appears mostly at late pregnancy often associating with serious complications,and i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mother and the fetus.

[Key words] 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Pregnancy;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全文阅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7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AFLP)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9年 1月至 2012年 6月濮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 7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 7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消化道症状 ,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严重时可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损伤。结论 提高产科大夫对该病的诊断意识 ,早期诊断 ,尽快终止妊娠 ,多科协作 ,积极有效的支持治疗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治疗条件不

具备时尽快转诊。

【关键词】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断;治疗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AFLP)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晚期产科急重症 , 发病率为 1/13 000~3/100万[1]。文献[2]报道 , 最初患此病的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可达到 75%及85%。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及警惕 , 在积极终止妊娠的基础上 , 给予恰当的对症处理, 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降至 18%及 23%[3]。但因该病发病率低 , 且首发症状多为消化道症状 , 仍易出现误诊 , 延误治疗 , 导致母儿不良结局的事件。故为进一步识别本病 , 提高早期诊断 , 早期治疗率 , 改善母婴预后 , 现将河南濮阳油田总医院自 2009年 1月至 2012年 6月收治的 7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诊断治疗经过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9年 1月至 2012年 6月本院共收治的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 7例 , 占同期住院分娩的产妇0.09%。7例患者年龄 20~34岁 , 平均 24岁。孕周为 33~38周。经产妇2例, 初产妇5例, 双胎1例, 单胎6例。新生儿男婴6例, 女婴 2例。孕产妇死亡 2例, 围产儿死亡 2例。患者既往体健 , 均无肝炎病史。

1. 2 临床表现 患者首发症状均有恶心、呕吐、烦渴、乏力、尿黄 , 多数伴有上腹部不适及腹泻。持续 5~10 d, 进而出现黄疸、口干, 不伴皮肤瘙痒 , 5例合并高血压, 无蛋白尿 , 3例合并中量腹水, 下肢水肿 , 1例出现胎盘早剥, 胎死宫内。5例患者入院检查皮肤、巩膜黄染 , 2例于分娩后逐渐出现皮肤巩膜黄染。1例有皮下出血。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入院时 3例先兆临产 , 1例胎心减慢 , 1例胎盘早剥, 胎死宫内 , 1例外院阴道分娩后转入。1例无产科异常。

1. 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病毒肝炎标志物均为阴性。白细胞计数均升高 15×10 4/L~40.1×104/L, 4例合并血小板轻度减少 70×10 4/L~80×104/L, 3例合并轻 -中度贫血;肝功能:谷丙、谷草转苷酶轻度升高 50~210 IU/L, 总胆红素升高 90 μmol/L~201 μmol/L, 均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70 μmol/L~150 μmol/L, 胆碱酯酶 1569 IU/L~4415 IU/L, 白蛋白 14~28 g/L。2例血糖偏低 , 余者正常 , 肌酐均略升高 158 μmol/L~248.2μmol/L。血凝常规均严重异常 , 纤维蛋白原0.4~1.2 g/L,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 12.7%~40.4%, 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超声检查:3例产科超声无明显特异性 , 2例合并羊水减少 ,1例合并胎盘早剥、胎死宫内 , 1例分娩后。肝胆超声 5例提示轻度脂肪肝 , 6例合并胆囊壁水肿 , 5例合并中 -大量腹水 , 2例少量腹水。

全文阅读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临床分析

患者,女,28岁,第一胎孕9月,阴道流水6小时于2005年7月11日20:00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LMP:2004年11月2日,EDC:2005年8月9日。孕期定期产检,未发现异常。近1周感纳差、上腹部不适、乏力、恶心、尿少、尿黄。7月11日12:00无诱因出现中量阴道流水,色清,无腹痛,胎动好。于20:00急诊入院。既往史:孕前曾有甲醇、甲醛、氯仿等有机物的接触史。生育史:G2P0。入院查体:T 37.0℃,P 88次/分,R 20次/分,BP 100/78 mmHg,神清。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膨隆,肝脾触诊不满意,肝区无叩痛,双下肢水肿(+)。产检:宫高32 cm,腹围96 cm,先露头,入盆,有不规宫缩,弱,胎心126次/分,律齐。骨盆测量未见异常。阴道检查:宫颈展平,前位,软,宫口1 cm ,S-3,未触及羊膜囊,有血性液体流出。Bishop评分8分,胎儿体重估计:3 000 g左右。门诊资料:6月9日肝炎血清病原学检查阴性;肝肾功正常。入院诊断:(1)G2P0孕36周头位早产先兆;(2)胎膜早破;(3)黄疸原因待查。给予卧床休息、抑制宫缩、抬高臀部,并完善相关检查。检查血常规:WBC 11.8×109/L,RBC 3.94×1012/L,HGB 114 g/L,HCT 0.331,PLT 197×109,N 0.673;凝血四项:PT 20.2s,APTT 33.1 s,TT 40.3 s,Fbg 1.2 g/L。21:00患者诉阴道排液增多,检查时发现有黄褐色羊水流出,约50 ml,可见胎粪颗粒,宫口1 cm,S-3,胎心128次/分,考虑羊水Ⅲ粪染、胎儿宫内窘迫,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术中见羊水Ⅲ度粪染,量约700 ml,22:20以ROT娩出一女活婴,无脐绕颈,Apgar评分9分、10分、10分,体重2 350 g,身长43 cm。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 ml,安返病房后给予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7月12日4:20发现尿少仅10 ml,给予速尿20 mg静脉推注,尿量仍少。8:00发现患者全身水肿,以四肢、颜面部明显,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尿,入量2 500 ml,出量仅50 ml。急查肝肾功、电解质示:TBIL 112 μmol/L,DBIL 74.3 μmol/L,IBIL 38.4 μmol/L,ALT 71 U/L,AST 82 U/L,GGT 136 U/L,ALP 640 u/L,TBA 32.1 μmol/L,TP 41.3 g/L,ALB 24.7 g/L,GLD 16.6 g/L,Cr 140.1 μmol/L,BUN 7.47 mmol/L,UA 263.8 μmmol/L,血钾3.57 mmol/L,血钠128.9 mmol/L,血钙1.67 mmol/L,AG6.7 mmol/L,TCO215.2 mmol/L;血常规示:WBC19.6×109/L,HGB 105 g/L,N 0.875。尿常规:尿胆红素(―);肝炎血清病原学检查阴性。考虑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低蛋白性水肿、电解质紊乱合并酸中毒、肾功能衰竭、无尿,立即给予补充电解质、纠酸、补充能量及白蛋白并下病危。15:00行B超检查示:脂肪肝声像,考虑妊娠期脂肪肝可能,请院外肾内科及消化内科专家会诊,考虑妊娠期脂肪肝、肾前性肾功能改变,建议保肝为主,定期复查肝肾功;避免使用对肝肾损伤的抗生素;调整胶∶晶液体1∶2;补充白蛋白,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22:00入量5 270 ml,出量925 ml,尿量较前有所增加。13日入量3 220 ml,出量2 225 ml。14日排气,测体重63 kg,腹围95 cm。18日复查B超示:肝未见异常声像。患者诉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精神好转。19日患者肝功好转,肾功正常,治疗有效。22日黄疸消退, 27日水肿完全消退,体重52 kg,腹围81 cm 。8月3日复查血常规、B超正常,肝功:TBIL 23.4 μmol/L,DBIL 15.5 μmol/L,IBIL 7.9 μmol/L,ALP 110 U/L,余正常。应继续住院治疗,观察肝功的转归,7日患者签字自动出院。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特发而且可致死性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此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发病急骤,病势凶险,至今还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早诊断并及时终止妊娠是保证母儿预后的关键。(1)由于本病少见,容易误诊或漏诊。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本病,特别是在临床工作中对于病因不明,妊娠晚期或妊高征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乏力、黄疸、尿黄、尿少、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若实验室检查出现白细胞升高,尿胆红素阴性,血清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胆红素轻度升高,血PT、APTT延长,肾功能异常,肝炎血清病原学检查阴性,B超示肝脏回声增强,呈雪花状,强弱不均,CT示肝脏密度降低等可初步诊断本病,而确诊要靠病理检查,典型的病理变化为肝细胞内大量的脂肪微滴浸润。但由于肝脏活检是一种侵入性、损伤性的检查方法,且许多非损伤性的检查方法,如临床资料、血生化、影像学检查等,可以鉴别其他肝脏疾病,因此,肝活检不常进行。且临床极少患者接受此检查,凝血功能障碍时亦不活检。患者孕前有毒物接触史,可以引起肝脏脂肪样变性;因黄疸、总胆汁酸增高曾误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但无皮肤瘙痒,且肾功能改变无法解释。另血清病原学检查阴性且肝酶轻度升高,白细胞升高,不考虑重症肝炎。治疗上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诊断后迅速终止妊娠(以剖宫产为主)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对症治疗。通过对本病的认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能更好地积累经验,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收稿日期:2007-09-06

全文阅读

1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本文对收治的18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厌食,厌油腻,乏力、黄疸、胎动减少、上腹痛不适、呕吐、恶心等临床表现。患者年龄为21-32岁,平均25.5±4.64岁,孕35-38+2周,平均36.6±1.8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6例。2例在外院行剖宫手术,因产后大出血转入我院。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为5.5%。本组病例中均为产前发病,2例外院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经输血抢救无法逆转病情后转入我院,16例一经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并于分娩或手术前快速输血浆(800-2000ml),冷沉淀(20-50U)以纠正凝血功能,16例一经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并于分娩或手术前快速输血浆,冷沉淀纠正凝血功能,2例患者家属要求转外院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 此疾病现今呈高发趋势,故医疗人员应对此疾病有所重视,给予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以降低患者出现危重疾病的几率。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特点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57-02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在没有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出现肝脏代谢能力下降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此疾病现今有高发的趋势,患者发生疾病后病情危重,且可快速导致疾病恶化,患者发生疾病时比较隐匿,如不密切观察并辅以辅助检查多会出现误诊或漏诊[1-4]。患者发生疾病后还会导致其他脏器受到伤害,其导致孕妇及胎儿的死亡疾病很高。2002年2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此疾病患者共18例,笔者对所有患者的病例几率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0月治疗18例急性脂肪肝患者,所有患者都处于妊娠期间,患者的年龄为21-32岁,平均25.5±4.64岁,孕35-38+2周,平均36.6±1.8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6例。2例在外院行剖宫手术,因产后大出血转入我院。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为5.5%。

1.2 诊断标准 ①发生于妊娠晚期,28-40周。②发病前5-7天无诱因出现恶心、厌食、呕吐,皮肤进行性黄疸,胎儿窘迫,病程通常3-4周左右。③实验室排除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病所致肝损害。④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增高,通常大于2.0-3.0×109/L,尿常规:尿胆原阳性等表现。⑤患者有血小板降低、高血氨、低血糖等表现。⑥病理:肝组织学检查。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包括患者的各项辅助检查资料、病历等。

全文阅读

妊娠期合并急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摘要]妊娠期合并急性脂肪肝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笔者总结近年相关研究文献,从发病机制、遗传因素、产科处理、内科处理、母婴预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发生于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妊娠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发病率1/1万~1/1.5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对孕产妇和胎婴儿造成很大危害,现将AFLP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AFL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文献认为可能有以下途径。

1.1 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途径中酶缺陷

脂肪酸是人体最大的能量储备,线粒体脂肪酸氧化是机体在饥饿和应激状态下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脂肪酸氧化主要由线粒体归氧化途径释放能量,需要多种酶参与,包括长链3羟酰辅酶A脱氢酶(LCHAD)。新近的研究证实,脂肪酸在人类早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人类胎盘中脂肪酸酶具有较高的活性,说明人类胚胎的早期发育需要脂肪酸代谢的参与。研究认为长链3羟酰辅酶A脱氢酶(LCHAD)缺陷,胎儿及胎盘组织不能有效氧化利用脂肪酸,胎儿胎盘单位氧化脂肪酸产生中间代谢产物,以长链酰基肉毒碱的形式进人母体血循环,被肝脏摄取,在肝细胞堆积可能引起肝细胞损伤、肝脏脂肪变性、肝酶异常等。可见胎儿胎盘单位与母体相互作用是最终导致母体肝损害发生的原因。

1.2 AFLP的其他发病机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