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定量分析中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调查当今中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结合访谈结果,发现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为下一步实验研究做准备。经某中学学校领导同意,对该校高一、高二和高三部分学生发放量表,共发放量表900份,收回880份,回收率97.8%。然后删除不适合作答的量表(如有规律性的作答、缺失作答、波浪式作答和同一题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等),最后得到有效问卷857人。其中男生388份,女生469份。研究工具采用SCL-90量表,包含90个项目,涉及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该量表按照5级评定,包含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本文采用了龚耀先教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标准化版本。问卷的儿童版共有88个项目,包含4个分量表。EPQ建立在艾森克提出的外倾性(E)、神经质(N)、精神质(P)三种人格维度理论基础上。N维度反映情绪稳定性,最不稳定者为神经质。E维度反映内向和外向性,P反映精神病质倾向,L(撒谎)作为效度量表使用。研究采取团体施测,在获得被试的知情同意后,采用纸笔测验的方式,由经过训练的主试进行施测。统计分析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1.SCL-90和EPQ的独立样本t检验以各因子≥2作为异常标准,共检出217例,其中女生128例,男生89例,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5.20%,女生检出率为27.29%,男生检出率为22.9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Χ2=4.21,p<0.05)。以性别分组,对SCL-90和EPQ做独立样本t检验。SCL-90的结果表明,在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和恐怖上性别之间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得分上从高到低依次是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强迫症状、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和恐怖。EPQ的结果表明,在神经质和精神质上男女生有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得分高。2.SCL-90和EPQ的相关分析从SCL-90和EPQ各因子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躯体化、强迫、抑郁等和总分与神经质及精神质均有显著相关,与内外向呈负相关或者虽呈正相关但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中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心理素质有密切关系。在改善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时要考虑到人格因素,如何改善中学生的性格,不仅有助于行为的改善,更利于长远发展。测量结果表明,25.20%的高中生有心理问题,这与国内外研究相似,女生检出率为27.29%,男生检出率为22.93%,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比男生差,表现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怖上。调查研究与访谈研究结合可以看出,不仅客观调查中学生心理问题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中学生自身也感到心理健康水平不高,更多的心理问题出现在关系敏感、抑郁上,这些都与人际交往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下一步进行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通过改善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对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
访谈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亟待发展,而且中学生本省也有提高心理素质的需求,所以研究二拟采用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在人际交往中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行性。为了防止学生的期望效应,采用班级整体辅导的方法,首先在高一高二随机抽取四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年龄在14-18岁之间。实验对象分为两个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包括高一高二各一个班,分别为46人和52人;对照组包括高一高二各一个班,分别为51人和53人。男生113人,女生89人。研究时间从2013年3月到2013年7月。为了防止测量对后期实验的干扰,研究二采用了不同类型的量表施测。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包含207个题目,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具体化为22个因素。16项人格因素问卷,由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说,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编制而成。研究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同时使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团体辅导之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量,之后对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后测。(表一)首先对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前测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知、个性和适应性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再次对实验组对照组的16PF前测分析,结果发现除敏感性上有差异外,其他人格因素的差异都不显著。团体辅导能够使中学生心理素质提高,而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下降,经过实验处理的学生变得更善于处理学习和人际问题,身心发展更加健康。冯正直、张大均的研究认为心理素质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认知是心理素质结构的基础,个性是心理素质结构的核心,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结构的表现。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实验前还是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认知结构差异都不显著;在个性和适应性上前测差异不显著,但实验增量的差异显著。这表明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对中学生提高还是个性发展和适应性能力增强上。另外我们还使用16PF探讨了中学生经过团体辅导后人格的变化,结果发现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和有恒性上有显著增加,幻想性和忧虑性显著下降。表明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后,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做事风格更加沉稳。与心理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却减少,在人际交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三、结语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协调,各种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然而青少年比较注重朋友交往,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提高心理素质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突破口。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双向的,研究不仅从教师和学者的角度出发,而且要理解学生对心理素质的认识。研究一首先设计了半结构式的访谈,采用类属分析的方法分析访谈的问题。结果发现中学生对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的内涵、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且对自身心理素质发展不足有所担忧。访谈充分探讨了中学生对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的理解,为下一步的干预研究做了铺垫。再次我们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调查测量,采用SCL-90和EPQ量表,发现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心理问题的发生有人格因素的作用。所以从个人成长出发,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会积极的影响。在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案上,研究从人际交往这一角度出发,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实施干预研究。结果发现,相对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个性和适应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和有恒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幻想性和忧虑性上有了显著的下降。这表明半年的干预研究有明显的效果,能够在人际交往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的团体辅导能够有效地运用到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生活中,深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兴趣浓厚,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但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的设计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本研究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团体活动的课程都会有效,这也需要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评价,以便于在推广时能够取得更大的效果。
作者:刘尚刚
[摘 要]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代的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更加丰富,所处的社会关系也更加复杂,在人际交往中也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试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一些改善人际交往的对策建议,供大学生参考,以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26 — 02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指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以交换彼此思想信息的过程,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的社会关系的关键,个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关系中,而是建立各种各样的连结关系,如血缘关系、战友关系、雇佣关系、医患关系等;大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有亲属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处于社会关系网中的人必然要面对人际交往这个问题。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型时期,面对求职就业等问题,越来越感觉到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肩负社会历史使命,更要重视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从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社交需求对个体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友谊、爱情及隶属关系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心态也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如:自信乐观、宽容大度、诚信友爱等高尚品质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与快乐。
(二)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人际交往本身所获得的人力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得以体现,还可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其次,人际交往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无论是符号语言交流方式还是肢体语言交流方式,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资源共享,使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获取间接性、经验性知识的有效途径和开拓思想的重要条件。
(三)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有效方式。首先,大学生通过人际交往与沟通,从对方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有效地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个体成长成才。其次,人际交往不仅对自身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社会建设和发展也十分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安定有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增强群体凝聚力,集全社会合力共创和谐社会。
摘要:如何使不同主体间的交往和理解成为可能,消除当代人所面临的交往困境,是当代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整理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1)现有的人际交往研究缺乏科学性的时代性的针对性的理论支撑,有必要构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2)对于新经济时代条件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的新状况研究较少,有必要在数量和质量上将其充实,以便更好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工作。(3)编制一套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是迫不及待的。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研究现状
世界科技革命以来,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背景下政治经济文化、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管理体制、培养模式,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演化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当代人类的人际交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未来社会重要力量的大学生。他们不仅在生理、心理上不断走向成熟,而且各种思想观念正处于发展和形成的阶段,如何使不同主体间的交往和理解成为可能,消除当代人所面临的交往困境,是当代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中国有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际交往及其形成的人际关系,自古以来就被国人所重视和研究。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专门著作20部左右,其中包括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大学生心理交往理论与方法等。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能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至今也有1000篇左右,从早期的1993年以前的11篇左右数量也一直在大幅度的递增,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不仅从数量上大变化,在研究的深度也进入百家争鸣的阶段,大学生人际行为特点和应对方式的研究更趋于时代化,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它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对人际交往的研究也慢慢的加入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因素,在此基础上,现阶段的研究也更加注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应用研究。我国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相关理论、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及其改善途径,而每个领域都还需要进行更加精细的界定和研究。(1)人际交往理论:主要集中于人际交往的含义上,而非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义。有些研究通过人际交往的定义,简单地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定义进行延伸,如赵倩将大学生人际交往定义为大学生与老师、同学、家人、朋友之间相互交流信息和情感的活动。(2)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虽然各位学者对于交往动机的描述各不相同,但其实质内容却大同小异,也主要是借鉴国外人际交往动机理论,并未有成形的我国针对特定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动机理论,只有较少的说明,如高湘萍、崔丽莹明确指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机在当代主要表现为:找朋友、觅知音、宣泄情绪、倾吐心事、获得安全、摆脱孤独。(3)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研究数量居多,而且比较比较深入,却出现不同的观点,同时缺乏身处大学生青春期与异往特点、宿舍交往、大学生殊群体等的针对性研究。如佟西原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迫切性、自主性、平等性、情感性和时代性。同时大多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带有理想化的浪漫的色彩,加之他们之间无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因而交往动机单纯,追求平等的人际关系。另外,大学生比较重视横向交往(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忽视纵向交往(与老师、家长等长辈的交往)。黄希庭概括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象是以系级为主要线索;人际关系的亲疏以时空为主要参照;人际关系的交往以需要为主要动力;人际关系的相处以适应为主要任务。此外,人学生的人际交往愿望迫切、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到政治、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同时大学生的交往存在明显的交互现象,彼此真心接纳、互相认可和支持的学生,关系就密切,反之亦然。(4)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国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研究在数据上是具有相似性的,都体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并不理想,却并没有有效地研究与分析人际交往不良状况的体现维度。张明霞对唐山师范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学院、河北理工大学四所大学924名大学生交往技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交往技巧不熟练、交往能力差和交往技巧缺乏当等多种原因,63%的同学感到“不愿交往”、“知己难寻”,25%的同学感到“有知己”。(4)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包括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如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认知中的偏差、时空接近因素、相似或互补因素、人格与能力因索、异性相吸因素。如柳建营、刘晓明研究认为影响人学生人际关系亲疏程度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心理因素又包括了认知、情绪和人格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发现:(1)现有的人际交往研究缺乏科学性的时代性的针对性的理论支撑,有必要构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2)对于新经济时代条件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的新状况研究较少,有必要在数量和质量上将其充实,以便更好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工作。(3)编制一套大学生人际交往量表是迫不及待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国情,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构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体系,了解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协调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文,韩静,张丽娜.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3):71-79
2 李晓东.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实证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1-105
[摘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大力发展文化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本文通过对古代行为规范的经典著作《弟子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弟子规》对当代人际交往行为规范的完善有重要启示;开展进一步现代人际交往法则的探索研究,不仅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对推进文化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弟子规 人际交往 规范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70-03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出生之日起,人就通过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建立关系,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美国学者卡耐基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只有15%靠他自身的能力,而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如何进行有效得体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很多现代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研究和探求的焦点。在众多实践和研究的成果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再次受到推崇,其中《弟子规》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企,将它作为员工培训的手册,以构建和谐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弟子规》源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的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全文360句,共1080字,对孩子的言语、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原著由清代学者李毓秀所撰,后由学者贾存仁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
现代人际交往是否有规可循,有范可依,如何才能提高现代人人际交往的水平,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弟子规》能给我们现代人际交往怎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近年来关于《弟子规》和人际交往两方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欲从先人的智慧中寻找现代人际交往的规范。
一、《弟子规》研究
(一)《弟子规》解析
一、语文能力还只是一个泛概念
语文能力一词在我国已经用了几十年,但仍是一个尚未科学定义的泛概念,在大家头脑中含义虽大体相同,认识却并不一致。在日常生活中语义不严格界定影响不大,但若想使语文教学科学高效,改变当前语文教学认识混乱、内容杂乱无序、方法无一定之规、教学水平低下的混沌状况,就必须对语文教学进行全面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建构起汉语文教学的理论体系。这样,科学界定语文能力这一语文教学论的基本范畴、核心概念,就是当务之急。语文能力这一概念涉及心理学与语言学,对象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极其复杂的运用语言的言语活动。它关联着人类个体和社会活动的所有方面,内涵复杂,学术界至今认识并不一致,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界定可能尚需时日。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我国语文教学界对语文能力的认识不断有所进展,认识在步步深入。语文教学法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语文能力应属言语范畴而非语言范畴的观点,科学高效培养能力的语文教学理论正在建构之中,语文能力的培养正在由感性经验性活动,逐渐向理性自觉性活动发展。但是,语文课程标准造出“语文素养”“三个维度”等新词,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新混乱,能力的概念被淡化,技能与能力也区分不清了。课标的“创新”使得界定语文能力的内涵与外延的工作更加紧迫。
课程改革开始后,我参与了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的研究,负责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价的研究。在本课题中,我和国内知名的教育心理测试专家漆书青教授共同界定语文综合能力为:个体在交际过程中运用语言工具的整体性能力,由语感能力、言语交际能力、言语调控能力三要素构成。指出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是发展中的能力,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性质有异、渐次发展的低中高三个阶段。(参见我与漆书青教授合写的《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评价初探》一文,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语文综合能力,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研究它有利于对语文能力认识的发展。构成语文综合能力的语感、言语交际、言语调控三要素当然就是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但这仅是语文能力概念的局部研究,还需进一步研究语文能力概念的全部内涵与整个外延。
怎样进一步认识语文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喜欢引进国外特别是西方的观点,诸如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之类,还爱叫“理念”。我为七十老朽,学不懂这些“理念”。我的方法是立足事实,尊重事实,从事实的共性、关系中找规律,而不套理论,不靠引用,扬弃那些标新立异的洋的或土的搬用或臆造的概念。就认识语文能力而言,我认为必须弄清人类千万年来话语活动的本身,坚持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参见拙文《再论语文教学科学化》,载《教育研究》1994.7;《实事求是探求语文教学规律》,载《中学语文教学》2004.4)从古至今一个不变的事实就是――语言是适应人类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现人际交往的最重要的工具。承认这一事实探讨才能进行,否认这一事实便失去了讨论的基础;否认这一事实就无法认清语文能力,不能建构语文教学的科学理论。
二、语文能力是个复杂的概念系统
基于人类言语交往活动的事实,运用一点系统论常识,我认为语文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
数十年来国内学者一般认为:能力是相应活动所需的稳定的经常起作用的心理特征。语文能力就是语文活动所需的心理特征。心理特征是内隐的,看不见摸不着,是在相应的活动中积淀而成的;但言语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外显的,将活动的方式方法加以规范化、固化就是技能,而技能则可以通过训练来掌握。能力与技能是两个相关而不同的概念。语文课程标准混淆两个概念,是个严重的常识性错误。
摘 要:人际交往冲突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在人际交往理论(PAC)指导下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人际交往理论(PAC)主要分析人们在交往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态对实际交往效果的影响。建立A-A模式的人际冲突应对策略,即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自我状态(A),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自我状态(A),作出成人反应,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从而有效应对因人际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
关键词:人际交往理论(PAC);心理危机;干预;
作者简介:刘晓华(1969-),女,河北昌黎人,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
基金项目:2014年重庆市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人际交往理论(PAC)视域下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编号:14SKSZ43),主持人:刘晓华。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20-04
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是指个体在遇到了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时,当事人自己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己的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长期的心理压力时,都会面临心理危机的状况。特别是青年学生,由于自身生活经验不足,面临心理压力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当事者会陷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常常会有意外情况出现,如自杀、自伤等,也有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攻击行为,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适当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当事者重新审视自己面对的压力,选择健康的解压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解除心理危机。心理援助是帮助当事者摆脱心理压力的重要手段,提供恰当的心理援助方法,能使当事者摆脱心理困扰。人际交往是人们的基本社会需求,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人们自我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人际交往冲突是学校心理危机人群的重要压力源
高职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需求,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影响着高职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他们迫切需要得到交往对象的认同,从而肯定自我的价值。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建立自尊、自信感,学会构建良好人际交往模式,将使他们有能力应对由于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人际交往冲突也不可避免,一方面是青年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所限;另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特点使人际交往复杂多变。人际交往冲突成为学校心理危机人群的重要压力源[1]。有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有:自我封闭,和其他人的联系过少,不能和别人建立稳定的朋友关系,内心孤独,却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自己独处的时间比较多,独处时内心感到不安,渴望友谊;防范心理比较重,和异性相处表现尤其明显,很难和异性保持正常交往,但又希望得到异性的赞赏;想融入群体生活,却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个性敏感脆弱,总是忧虑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友谊,又不主动和他人联系沟通;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状态,有强烈的交往意愿,但缺乏有效的交往方法和技巧等等[2]。
摘要:本研究首先对河北省初中聋生的人际交往现状进行了调查,然后重点运用班级心理辅导对初中聋生的人际交往进行了干预研究。
研究目的:调查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团体干预。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切实可行的团体辅导方案并验证其成效。
研究一: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随机抽取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201名初中聋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结果与健全初中生研究结果相比,在人际交往的社交回避与苦恼两个维度上均显着高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明显差与健全初中生。初中聋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自尊关系密切。可见有必要对初中聋生进行干预,以期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研究二:被试为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初二的两个自然班,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实验组接受规范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实验前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数据,团体辅导结束后,收集其后测数据。在团体辅导结束1个月后,对实验组进行追踪测验。研究采用的工具为,《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学生自尊量表》、《团体咨询领导者领导效能评估表》和自编的《同学间互动检核表》。
研究结果: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聋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水平、自尊水平效果显着,并且具有持久效果。本研究中设计的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方案,是一套切实可行的聋生人际交往干预方案,经过修订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广和应用。论文网
关键词: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自尊
引言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人际交往可以影响人的发展。中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了解、认识社会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他们的人际交往现状如何,将极大地影响其未来的人生发展之路。但现实生活中中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却不容乐观,而聋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更多的问题。目前我国对聋童人际交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其现状、意义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上,少数的几项对聋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的研究,也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提高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大量实践已证明,团体辅导优于其他形式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辅导。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初中聋生交往现状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改善初中聋生的切实可行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案,通过实施人际交往班级心理辅导,让聋生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改善聋生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体现对该群体的人性关怀。
摘要:PAC理论主要分析人们在交往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态对实际交往效果的影响。了解PAC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交往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作出适宜的反应,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PAC理论;人际冲突;人际沟通;启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137-01
1 PAC理论概述
PAC理论是加拿大的伯恩博士在1964年《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儿童自我状态(C)(见图1)。
PAC理论认为,人际沟通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摘要:培养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分析了“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提出了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恶性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其导火索都是人际关系的不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和谐校园的重要影响因素。个性鲜明的“90后”一代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学会人际交往是他们大学阶段的必修课。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采取何种策略来帮助“90后”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1.1 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对北京3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1%的学生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很差,39.1%的学生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1]。另有研究表明14%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46.2%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人际关系困扰[2]。多数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际关系状况堪忧。
1.2 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性别、城乡差异
摘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中一个重要方面,同学之间、室友之间师生之间以及老乡之间等的交往构成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系统,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系统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的类型以及原因,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探讨出一些提高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技巧和方法,以期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校大学生多数为90后,因为成长环境、独生子女生活习惯、性格差异等因素造成的人际隐患有不少,宿舍矛盾普遍,时刻困扰着大学生。从清华、北大的铊盐中毒案件到马加爵案、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复旦投毒案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就是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距离的远近、个体对他人的心里倾向和相应的行为表现等。 [[1]韦有华.人格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3-214.][1]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类型及原因探析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把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分为缺少知心朋友、与他人交往平淡、与个别人难以相交、感到交往有困难和社交恐惧症五种。
(一)缺少知心朋友
缺少知心朋友这一类型的大学生通常可以和其他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总是感觉缺乏可以真诚交心的朋友,有时候会感觉很孤单或者周围的同学都不理解自己。会有这种感觉是由于一方面某些学生的交友范围过大朋友数量过多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的交往;另一方面是有些学生一心只忙学习或者大学期间做的兼职过多或担任学生干部工作过多,缺乏与周围同学的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