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国家非常重视美术课程,教育部出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出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等等书籍,在课程理念、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如何上好课”转向了“如何设计好有思想、有个性的课”。也就是说,国家越来越重视教师的教学观念、课前的分析能力、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能力!所以,对于新课程的教师而言,强调教案的重要性是必要的。
【关键词】美术教学;教案设计;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140-1.5
在很多人心目中,中小学的美术课是非常好上的。而美术课的备课、写教案也是很容易的事,是任何非美术专业的教师都可以胜任的工作。普通人都会觉得他们无非就是写写“先讲什么”、“再画什么”而已。因此,美术课在很多中小学和家长心目中是不受重视的,更何谈如何写好美术课的教案了。
在美术教学中教案设计是重中之重,想要上好一节课,就要预先写好当堂课的教案。有句俗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美术教学也是如此,短短45分钟的时间内,学生既要学到知识,又要活动思维,还要确定其价值观等等要求,可说是难上加难。这一系列的难度凸显了美术教案的重要性,它要求教师上课前要有充足的准备,预设好教学课程中学生所要达到的程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中是否能完全解决当堂课的问题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在教案中体现出来。所以说,一个成功的教案设计是一堂课是否能成功完成的关键。
一般在美术教学中,教案设计大体可分为八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其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教学目标
摘 要:20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演变。民国早期,从北京美术学校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实施的“图案”专业教育,是我国探索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初始阶段;此间先后施行了“中等”、“专门”、“大学”和“专科”等4种层次的“图案”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形成了图案教育的“北京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是值得借鉴和反思的。
关键词:图案;学制;专业教育;“北京模式”
“艺术设计”作为专业名称取代工艺美术或实用美术等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民国初期,艺术设计被称为“图案”,是借用日本人对“Design”的译意,主要指制造建筑、工艺品和各种器物之前所绘制的“图样”和“制作方案”。20世纪中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发展演变,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师范科”。1918年北京美术学校设置图案科,首次将艺术设计纳入民国高等专业教育体系。“北京模式”是指从1918北京美术学校到1937年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20年间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修业年限、教学组织等方面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研讨北京模式之图案专业教育的学制类型、课程体系、办学思想、模式特点以及对当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启示。
一、北京模式之图案教育的学制类型及课程体系
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从1918到1937年经历了北京美术学校(1918~1922年)、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2~1924年)、国立艺术专门学校(1925~1927年)、京师大学校美术专门部(1927~1928年)、北平大学艺术学院(1928~1933年)和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1934~1938年)等6个发展阶段,先后实施了“中等”、“专门”、“大学”和“专科”等4种学制类型的“图案”专业教育。由于相关档案资料遗失严重,在此,只能对“图案”教育的各类学制、课程体系进行简要的分析。
1、“中等”学制及课程体系
学校创建伊始,即设立了“中等”学制的图案科,修业年限为“预科一年本科四年”。年龄14~20岁的高小毕业生,初试1门(或中国画或西洋画或图案画),复试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图画等6门,及格者可录取“预科”;年龄15~20岁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复试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图画等7门,及格者可录取“本科”一年级。首届招生不足10人,1922年停止招生,但“中等”的图案科教育一直实施至1924年底,共培养学生40人左右。
“中等”学制的课程体系,包括修身、国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体操、教育学等10门文化课,以及习字、图画、用器画、图案法、解剖、手工、实习、美学美术史等8门专业课程。其中文化课共64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的32.65%;专业课共132周学时数,占总周学时数的67.35%。 其中,专业课如,“习字”讲习楷、行、隶、篆、草等书体;“用器画”讲授几何画法、透视投影画法等;“图案法”讲授平面图案、立体图案、装饰图案等;“图画”讲授中国画、运笔法、毛笔写生、铅笔写生和临摹图案画等;“手工”包括竹木工、金工、木工,及(金工、纸类、粘土、石膏等)细工;“实习”包括平面图案新案制作、立体图案的制作、各种工艺及装饰图案制作、建筑装饰图案及新案制作,以及绘画写生临摹、绘画新案的制作等;“美学及美术史”讲授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和美学等。
“洛阳牡丹甲天下”,对洛阳城市来说,规模日益扩大的牡丹花会和蓬勃发展的牡丹产业,已经使牡丹成为洛阳最亮丽的名片。对洛阳当地的美术教学来说,这一地方名片可谓是得天独厚的美术教育资源。每年四月是洛阳的“牡丹月”,也是牡丹开得最繁盛的季节,到处车水马龙,真有“花开时节动京城”之感。笔者带领教师将牡丹这一题材引入美术教学,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地方美术教育资源进行了挖掘和利用,使美术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和富有个性。
一、从写生的角度
美术教师先带领学生到公园进行牡丹写生,在花海人潮中感受牡丹的魅力。随后,在人民美术版第七册第六课“猜猜我是谁”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同学背后观察不同的发型,采用线条法表现轮廓。再把各种发型轮廓剪下来,粘贴在牡丹写生图上,制作成一幅幅饶有趣味的《观花图》。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图上配以搜集来的牡丹诗词,使图文并茂。这个教学过程既保留了课程的原汁原味,又加深了学生对牡丹文化的了解。
二、从国画的角度
美术教师先指导学生参加全市的“千人画牡丹”活动或参观牡丹画展,在名家名作面前亲身感悟传统国画中牡丹的美,丰富社会体验。在人民美术版第十册第十五课“花鸟画”的教学中,教师选取牡丹画作为范例,广征博引地讲解我国传统花鸟画的历史与发展。学生们从真实画作和多媒体课件中领略到中国画随意挥洒的笔墨趣味和意境之美,不由得对牡丹和国画生出热爱之情。
三、从雕刻的角度
在人民美术版第八册第九课“刻印的乐趣”的教学中,教师将洛阳水席的第一道菜“牡丹燕菜”引入课堂,让学生把刻印的技法运用到菜肴制作上。如用萝卜和水果雕刻出牡丹花,拼摆花卉造型,并且邀请酒店的冷拼师进行现场示范、指导。这项训练不但让学生有了冷拼师的职业体验,而且让他们对艺术与饮食文化的关系又多了感性的认识。
四、从民间艺术的角度
摘 要: 近年来,在教学中利用学案导学,备受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关注,各学科中小学教师都在编写各自“高效课堂”的有效法宝。本文主要探讨:对于初中美术学科,是否适合运用学案导学上课,怎样设置学案能够突出美术学科特点,以及针对初中美术学科四个领域的课型,如何编写行之有效的学案。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导学案 高效课堂
学案导学的方式在中小学各学科已被广泛使用,不同学科的老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案是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是课前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学生拿到学案预习到练习的全过程。针对美术学科特点,在学案设置上要求教师根据美术学科四个领域的不同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学案。我校美术学科导学案是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编写出来的:从初步拟定学案、课堂教学实施、学生问卷调查、反馈修改完善,学案之路经过了艰难的历程。针对美术课四种课型我们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欣赏·评述:引导练习效果好,活动检测形式需思考。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针对这个领域的内容,在学案的设置上除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外,更要通过有效的学案环节设置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从课堂观察来看,欣赏·评述课运用导学案上课的成效有:1.“高效利用课堂”:学生能根据学案提示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在课前预习时做到有的放矢。2.学生对美术课关注度更高,导学案中带有一定检测性的小练习让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3.学生能了解更多的美术常识,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打下基础。4.课堂反馈“有据可依”,在导学案最后我设计了学生个人的“课堂反思”。通过课堂的书面反馈,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在接下来的讲课时给予一定补充。在学案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字性描述教多,注重美术知识点的整理和类似于文化课的理性化设计,没有很好地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何种方式呈现学生学习效果,将美术欣赏与评价活动设置得更贴近学生生活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二、造型·表现:教学方法与学案评价巧妙结合。
“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在《一版多色版画》这节课,导学案的设计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学习的评价。在本节课学案中对本课重难点,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及印刷注意事项,学案中有清晰说明。采用的是“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学案制作步骤指导,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先尝试制作,之后针对制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集中讲解。在导学案中设置学生作品评价表,供版画作品评价环节中学生互评:6人一小组,组员互评(作品内容表达、造型、色彩搭配布局、制版印刷技法)。通过学案中评价表,这种学生自评的方式,学生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从艺术角度评价版画作品,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互评的有效性,节省了课堂时间。
摘 要:图案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提高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有很大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理论与实践直观统一的原则,并通过各种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会按照专业的变形和设计的要求进行图案设计。
关键词:图案教学;统一原则;图案设计
图案在我们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渗透,衣、食、住、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各个方面,我们一般采用立体图案和整体格局。图案知识是生活设计、平面设计和室内设计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根据专业的环境艺术和室内设计的要求,设计和应用到室内环境中去,这也是图案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统一原则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表述正确,教学过程中进行有趣教学。例如,在图案设计这门课中,教师应严格界定的把握,图案设计和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紧密相连,并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不是模糊的概念。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教学中理论尤为重要。但是理论实际相结合是教学效果最好的运用。为了使学生掌握学科中的基础知识,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现实授课。首先,他们的经验可以链接到课堂,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其次,你可以把图案设计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运用。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生动,才能使抽象的概念容易被学生理解、吸收,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财富,这堂课才是有效的,也不会导致学生囫囵吞枣,抓一堆无用的、僵化的概念。图案设计这门课程还需要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逼真地安排学生联系实际等。这是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这在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培养技能、技术发挥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创造性地实践,对他们严格要求、督促、检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摘 要:以广西桂林地区少数民族美术为切入点,与本土中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整合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使民族美术与中学美术的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既丰富了中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又能使本土化的非物质遗产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承。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根本点,突出了本土民族美术文化的特色。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具体方法;开发与利用;价值和意义
时代性是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时代迅速发展,美术课程的设置就要更快、更准确地反映时代的特征。而21世纪的美术课程设置更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选择,我们要更新观念,把传统的、静止的课程发展成动态的、发展的、多样的课程。
一、桂林地区民族美术教育现状
桂林地区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区,主要有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美术资源的开发已经提倡了很多年,并且有很多桂林的美术教师从事民族美术资源的开发,有了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美术教育,单单依靠一小部分美术教师的努力很难取得大的成果,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加强与专家的合作和有关单位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才能把工作做得细致。而今天正值新的课程改革,国家给我们提供专家、支持政策来鼓励美术课堂的推陈出新,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时机。
二、利用桂林地区民族美术进行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
笔者仔细阅读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到九年级的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本,教材涵盖的美术知识都非常的全面。但每个年级的侧重点又不尽相同,笔者尝试着把新版美术课本上的美术课内容和桂林地区的少数民族美术相结合,整合出两个案例。
1.七年级下册《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案例
本文作者:徐刚 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加强和发展艺术教育,关健在于建设一支数全足够、质蚤合格而稳定的艺术师资队伍。在高等艺术师范教育中,专科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75%以上,因此,研究与探讨高师专科音乐、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对发展艺术师范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目前,高等艺术师范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领布和《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实施,给高师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法规上的保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使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对美育教育极为重视;普通中学音乐、美术必修课的开设使艺术师资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这些因紊为高等艺术师范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晚。
但是,高等艺术师范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高师院校在艺术师资的培养规模上跟不上艺术教育发展的步伐,据估计,中学艺术教师缺编达三万余人。第二,一些高师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有盲目向专业艺术院校看齐的现象,很多学生将成为纯粹艺术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愿意从事教学工作,致使中学艺术师资出现“分不来,留不住,用不上”的现象。第三,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缺乏特色,没有基本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社会对艺术教师的要求。第四,艺术教材缺乏,甚至出现本科、专科、中师使用同一种教材的现象。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和高师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广大艺术师范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呼声。1994年底以来,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织全国高师院校分别在南京师大、黄冈师专、西南师大、首都师大、安阳师专、西安音院等院校召开了有关专业的教学研讨会和高师专科音乐、美术教育专业的课题组会议,就改革高师专科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加快教材建设步伐进行了部署。经过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在“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二、三年制教学方案”的墓础上,根据音乐、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形成了(高师专科二、三年制音乐、美术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着重突出了几个特点:
1.科学构建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包括课程设五和各门课程合理的比例以及科学的排列顺序。课程结构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来科学构建。高师专科艺术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初级中学教育发展雷要的初中艺术教师,因此.课程结构的构建充分考虑了初中艺术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特点,充分考虑了初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现了为墓拙教育服务的指导思忽。
2.突出师范性。在课程方案中,要求在专业基拙知识、基本理论、墓本技能学习训练的同时,渗透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职业课程的知识与理论,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凡与初中艺术课程相对应的专科教材,都安排了教学法的章节。加强了教育实践环节,保证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时问和质蚤,同时增设创作实践作为必修课程,加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为他们今后从事中学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拙。
3.突出地方特色。在课程方案中,增加了一些中国传统艺术的必修课程,以私扬我国传统艺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适应各地初中教学工作的需要,方案保证了特设课程的课时,使地方和学校能结合本地实际,开设一些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摘要: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1993年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经过三次修订与完善,1997年ISTE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第二版,2000年ISTE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三版,2008年ISTE颁布了《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四版,至今共有四个版本的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主要特点是有相关政策和法律支持,内容具有时效性,标准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等。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技术;发展历程;能力维度;能力指标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36-03
当今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1993年颁布了《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第一版),经过三次修订与不断完善,至今共颁布了四个版本的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一、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颁布的背景
美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出台了许多教育政策、法案和措施等,包括设立教育专项基金会一起推动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老布什政府在1991年颁布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克林顿总统在1992年提出:“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到我们所有的学校,要求到2000年每间教室和图书馆都能联通国际互联网;确保每个学生能够使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并逐步走向成熟,美国政府对教育技术的建设给予更多关注,制定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开始提上日程。
二、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提出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是一个集合了超过85000个全球会员的、非营利性的专业组织,其宗旨是引领和服务于“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效运用”,为会员应对教育改革挑战提供信息、网络机会和指导。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ISTE就陆续制定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NETS),诸如美国学生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students,NETS-S)、美国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NETS-T)、美国教育管理者教育技术标准(National Educational Teetmology Standards for Adminstratots,NETS-A)等,对美国国内和全世界其他国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ISTE在1993年第一次颁布了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第一版《面向所有教师的技术基础标准(NETS-T)》,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使用计算机操作,运用教育技术于教学活动过程。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属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其中一种类型,即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艺术类的教学课程逐渐增多,人们对艺术类的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美术是艺术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基础课程,其中的绘画更是占据了美术课程的很大比例。美术教学内容涉及的方面非常得多,但是在版画教学这一方面却存在很大的不足。版画教学对学生的美术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结合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一些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版画教学;高校美术;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08-02
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就是版画教学,这是非常传统的一种造型艺术,该教学形式将设计、印刷、绘画以及雕刻融为了一体,从而进行艺术的表现。在版画制作的过程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技能,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审美观以及创造性。但是在目前的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很多学校不重视版画教学的应用,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美术发展。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对美术的教学非常得不利,只有对这些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采取合理的对策进行解决,才能够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
一、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一)缺乏对版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在我国的高校美术教育中,美术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方法没有得到有效地创新,自主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很多形式都是参照专业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进行的。版画教学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还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美术教育一般将重点放在了国画以及油画的学习上,而忽略了版画的教学。在各个高等美术学校的教育中,通常将美术教育分为了综合材料、国画、水彩以及油画等几个专业,设立版画教学的学校非常少,即使一些高校拥有非常健全的版画教学的设施,也对版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使得版画教学不能够进行下去。版画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得不到重视,主要是因为高校领导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版画教学的重要性。
(二)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摘 要: 用好导学案,要求导学案必须有用。有用的东西,就是用了效果好的东西。要让导学案真正起到导学的作用,导学案的编写就应该科学、有效,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导学案 感悟
开展“导学式”课堂教学已经一个学期了,没有做过导学案的我,一开始很盲目,于是在百度上搜索了“美术导学案”,遗憾的是没有什么经验和例子能很好提供参考。我只能像在黑暗中一样摸索着往前走,自己也经历了“闭门造车”、“照葫芦画瓢”、“因实(实际情况)利导”的阶段,也慢慢感受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步显示出的魅力。它的优势很明显:使学习目标一目了然,重点难点一清二楚;提高了师生的课堂利用率。在导学案中,教师事先把知识链接和环节问题都印好,省去了课中的板书和制作简易课件的时间;“学案”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使用导学案,容易进行教学反馈;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提高三个能力(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的“亲和”能力、方法中的“导演”能力)。
导学案是融导、学、练、测、评于一体,是一个从教与学的准备、教与学的实施到教与学评价的教学过程性系统性设计,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学辅、问卷和结果性文本。如何让导学案发挥作用?
1.导学案应注意“导”
(1)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学法的指导、问题的探究、当堂练习和学习目标标检测、课堂质疑、课后小结等起到引导的作用,把握和突出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问题探究应该由浅入深,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2)对教师的引导。教师利用各种资料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知识点,写出教案或教学思路。①解读教材,确定重难点;②制定学目标和阶段性目标;③明确授课思路,确定课堂结构模式;④个人确定导学案使用方法。根据我班实际,我对导学案的部分内容作了适当调整。
2.体现分层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