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招聘论文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精选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1篇

[ 关键词 ] 企业文化 招聘 心理契约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留住人,但优秀企业文化也要有合适的人才来贯彻和执行,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招聘作为企业获得合格人才的手段,与企业文化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厘清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之间的关系,并将二者有效融合,将有助于企业吸引合格人才,降低在职员工离职率。但要了解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的交互效应,首先应该对二者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

一、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的界定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目前我国理论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企业文化包涵三个层次。外层为企业的“物质文化层”,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外貌和生产经营的产品等;中间层次为企业的“行为制度文化层”,包括企业规章制度、企业行为规范、企业风俗与礼仪等;内层为企业的“精神文化层”,包括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以及精神风貌等。三个层次相互有机联系就构成了企业文化。

2.人才招聘

招聘是指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通过信息的和科学的甄选,获得本企业所需合格人才,并安排他们到企业所需岗位上工作的过程。人才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入口,一般来讲,企业招聘流程图如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招聘活动一直到延伸到试用期的结束,新员工只有经过试用期且考核合格被任用后,招聘工作才算真正完成。

二、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的交互效应

1.企业文化对人才招聘的影响

(1)企业文化不同,招聘的途径和方式不同

企业招聘的途径主要有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种,二者各有利弊,互为补充,大多企业是两者并用,但存在一个主次问题,这主要依据企业的文化而定。一般来说,强调创新和学习的企业文化要求以外部招聘为主,这样的企业一般外部环境和竞争情况变化非常迅速,选择外部招聘可以经常为企业带来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强调稳定的企业文化要求以内部招聘为主,因为这样的企业外部环境比较稳定,企业需要的是平稳的发展,选择内部招聘可以使企业内部安定。

即使是采用相同的招聘途径,各企业在具体的招聘方法的选择上也会因企业文化的不同而有区别。例如:同样是采用外部招聘,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上千年、讲求义利合一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能更多的选择利用媒体信息资源招聘和校园招聘,而追求法律允许下效用最大化的欧美企业可能更多的选择就业机构和猎头公司。

(2)企业文化不同,招聘的对象不同

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直接取决于企业文化,这主要体现在不同行业间的企业中。例如:一般对IT行业来说,更喜欢有技术、抗压力、善于学习和创新、思维活跃的人才;而对于饭店管理类的,则更强调细致、严谨、主动、敬业、责任心强的员工。

(3)企业文化不同,招聘的策略不同

企业进行招聘前要制定一些决策,主要包括招聘人数、类型、预算、途径、及其方法等的确定。企业文化对招聘策略的制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外资企业中,招聘关注能岗的匹配,任人唯贤,人才招聘手段多样化,招聘对象也是多元化的;而国有企业则方法单一,多雇佣固定员工;私营企业则任人唯亲,随意性很大。

2.招聘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1)招聘是宣传企业文化的工具之一。

招聘过程中有意识的宣传,可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文化,达到招聘和宣传的双重目的。

(2)招聘是执行企业文化的战略手段。

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成和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入口,理所当然成为执行企业文化的第一步,对可能承载企业理念的应聘者有着筛选大权,并对企业文化的整合带来深远的影响。

(3)招聘是更新企业文化的必然选择。

企业文化需要随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企业文化的人才招聘能给企业文化带来新鲜血液,促进企业的阶梯式发展。

三、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的融合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企业文化与招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如果招聘到的人才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取得了一致,则会让企业如虎添翼,反之,则使企业寸步难行。因此有必要将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相融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以企业文化主导招聘

企业文化具有影响和规范内部员工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引导人才在行为上寻求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达到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员工的价值标准与公司的企业文化相符,就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动力和高绩效,否则就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招聘之前,要确定一个大的原则:以企业文化主导招聘。

2.在招聘过程中宣传企业文化

招聘可以为企业选拔合格的员工,同时也是宣传企业文化的良机。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应树立宣传企业文化的观念,并将其落到实处。

首先,招聘者要具备企业文化特质。员工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载体,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与应聘者直接接触,其个性特点、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及能力都会影响到应聘者对企业整体形象的印象。因此招聘工作人员本身首先应该认同和理解企业文化,这样既能为企业带来新的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的人才,也能起到宣传企业文化的作用。

其次,招聘过程中融进企业文化的宣传培训。招聘程序应力避简单化,尽可能安排多个轮回的考察测试;在选才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设置围绕企业哲学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识别维度,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分解为员工的核心能力要求并作为测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决定人选时尽可能把淘汰的机制放在最后两三个环节,让那些不能进入选择范围的应聘者也能较多的了解企业。

再次,善待落选者。企业应清楚认识到,应聘者即使落选,也会是成为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源或消费群,礼待落选人员,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整体形象的宣传是举足轻重的。

3.注重心理契约的建立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企业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员工满意度。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在招聘中将员工关系从法律契约提高到心理契约的高度,在强势的文化指导下,强化哲学和核心价值观在招聘环节中的制度体现;同时将招聘职位在企业中的现状及未来几年的发展情况传递给应聘人员,使其建立一个合理的预期,既在招聘环节中传播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招聘的双向选择上进行企业与人才的价值观碰撞,选择认可、接受和适合企业文化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伟红 赵息:面向个人―文化有效匹配的招聘策略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5)

[2]李姝: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J].商业文化,2008(9)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招聘;原则

引言

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招聘的成功与否是企业下一步如何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早在1995年麦克纳和比奇就给企业招聘下了定义。招聘是在合适的时间为合适的岗位寻找到合适的人选。从招聘的定义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招聘的核心就是“合适”。“合适”一方面是要求员工的技能与岗位相合匹配,另一方面是要求员工的内在特质(价值观)与本企业文化相匹配。然而我们常见的现象是,公司花费了大量的招聘成本获得的一名高素质的人才短期内就被解雇或向公司提出辞职,其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原因就在于招聘过程中过分注重求职者的职业技能,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候选人是否适合本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因此,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现代企业的有效招聘不仅应以能岗配为原则,更要注重员工内在特征与企业文化的匹配,采用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新型招聘模式,帮助企业适应变化的内外部环境。

1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的关系

1.1企业文化影响人才招聘标准

不同的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一部分来源于企业所在的行业与招聘的职位要求不同;更多的是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为组织多数人遵守的价值标准与行为准则。企业文化要求所招聘人才的价值观念要与企业的文化相符,要与企业主导的价值观念相融合,这样应聘者才能真正融入企业,在企业长期的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对员工的人性假设与选择人才的思维的阐述,并通过思维模式影响人力资源的决策与理念,进而影响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

1.2人才招聘影响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之中,企业文化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地提升和进步,需要注入新鲜的理念和活动。而招聘在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不同背景的新员工,其身上的一些新理念和旧企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为企业文化带来新的冲击。这种冲击和差异的碰撞如果能相互融合、彼此吸收,则能使企业文化更加丰富、更具包容性,很大程度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反之,如果这种差异是排斥性大,无法相容,则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新员不适应原有的企业文化,则不是员工淘汰企业就是企业淘汰员工;另一种则是引起企业文化的大变革。

2实施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人才招聘

2.1招聘的基本要求

企业文化与人才招聘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企业在招聘时不能将其孤立地看待,仅仅为岗而聘。应当明确的是,员工首先是在为企业工作,而不是为岗位工作。文化与价值标准的认同是人才与企业合作的基础。这就意味着,要使企业招聘成功高效,就必须注重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人才招聘模式。即在招聘过程中对人员进行考核时,在坚持能岗匹配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员与本企业文化的匹配,更多地考察人员个人的价值观、目标、态度等内在特质与本企业文化的吻合度,使招聘人员尽可能认同本企业文化的要求,便于尽快融入本企业文化的氛围。

2.2招聘工作的主要原则

(1)注重企业文化导向

企业文化具有影响和规范企业内部员工思想和行为的作用,引导人才在行为上寻求一种最佳的行事方式,达到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必须牢固确立企业文化的导向地位,将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作为企业招聘的基本标准。只有这样,企业人才的多样化才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动力和高绩效,否则不仅可能阻碍企业文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甚至会让企业中那些“恃才傲物”者破坏了企业原有的和谐,瓦解内在的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

(2)做好以企业文化为指导的人力资源规划

以企业文化为指导,就能充分认清企业的整体目标与战略,包括企业自身使命是什么、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什么、企业当前的任务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短期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甚至是长期人力资源储备计划。从细化的角度说,企业文化导致企业对关键岗位的认识不同、专业要求不同,在制定计划前我们要看到岗位的主要与次要关系、专业人员与普通人才的关系、即用与储存人才之间的关系、人员质量与必要数量的关系,把握住这四种关系,才能拥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力资源规划,才能让企业持久稳定地做到人员需求量与拥有量之间的平衡。

(3)遵循以人为本的招聘观念

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所以企业招聘人员应清楚了解到,应聘者即便落选,也会是成为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源或消费群,礼待落选人员,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整体形象的宣传是举足轻重的。这不仅影响到他们将来能否成为企业的忠实顾客,同时也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因为人才是处在动态发展中的,今天由于各种原因而落选的应聘者,可能他日又会成为企业所急需的人才。招聘的目的不仅是为企业选拔合格的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宣传也是招聘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和感谢应聘者,并建立企业储备人才库,一旦将来有需要,企业还可以再次邀请他们为企业效力。

结束语

如何使能力有别、心态各异的一批人组成团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是每个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企业人才团队的形成,如果仅以金钱为合作的纽带,那么,人才与公司的联姻是不会长久的。事实不断证明,理念的融合,虽然不是企业发展最具有决定性的动力,但却是企业发展最持久的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员工招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要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采用基于企业文化视角的人才招聘模式,以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为准绳,选择最适合本公司企业文化的员工。

参考文献

[1]陶莉,郎涛.企业招聘与企业文化的匹配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以其广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相对优秀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了全球资源配置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就象一块巨大的磁铁一样,大规模吸地吸收着外国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外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厂,为了得到优质的人才,人才争夺战已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许多跨国公司纷纷采取各种招聘渠道,运用各种招聘手段,以期能得到最好、最合适的“人才”。因此,招聘有效性始终是招聘工作要着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企业;人才招聘;有效性

一、企业人才招聘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企业中人才争夺无疑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之一,选用合适的人才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选人和用人的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日益加大,如何有效地选择企业所需要的人,选调到企业后如何促其发挥才能,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招聘有效性首先应满足企业工作的需要

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组织,就是要通过人力对资金、设备、材料、知识、信息等要素资源进行运作,向消费者提供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人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运作的原动力,离开了人力,其他要素资源将无法发挥作用,因此企业一旦建立,必须要有人来进行运作管理。实际上企业的筹建发展过程,就是人才的聚集过程。具体地,首先,企业是由人来筹建的;其次,企业建立后形成基本的组织框架,其中的主要岗位应有人承担;然后,随着企业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分工越细、工作量越大,需设置的岗位越多,需要用的人也就越多。人从哪儿来,最开始可能是组织调配的或是自发形成的,后来基本上是通过招聘招来的,招聘的形式很多,有公开招聘、个人自荐、他人介绍、组织选派等,因此招聘的有效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招聘有效性招聘满足企业稳定发展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业务也不断拓展,经营理念和工作手段也不断改进创新,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培训不足以满足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要求时,所以企业必须从企业外部招聘所需的高素质员工就成为一个合理的选择。通过吸收高素质的员工,直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企业建立人才进出机制“优胜劣汰”,在一定程度上让在职员工产生危机感,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招聘有效性是调整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的需要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要求企业有与之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机构调整时也需对人力资源重新进行配置,当现有的人力资源不足以满足调整需要,尤其是当某一个部门规模扩大、业务加强、企业内部人手不足时,就需要从企业外部招聘新员工,以满足业务需要,反过来,当企业为某一个部门或某一项业务招聘新员工时,说明企业准备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促进企业进行机构调整,当招聘与减员、调岗相结合时,就会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

二、企业人才招聘有效性的指导思路

什么样的用人策略直接决定了企业将采用什么样的招聘方式以及招聘何种类型的人才。不同的企业会根据自身的不同性质、特点、发展阶段等决定不同的招聘策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招聘策略。以下总结几点在华外资企业在招人实践中的人才甄选的指导思路:

(一)德与才

在招聘中,德与才是在人才甄选方面需要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人才,既要有才又要有德,具备一定的品德修养,这样的人才能在用人单位发挥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承受工作压力并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德与才相比较,德是先决条件,应该居于对候选人考核的主导地位。

因此,对于德优才弱者,在进入公司后,可以通过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而提高其能力。如果一个人仅有才能而缺德的话,就可能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给企业造成损失。

(二)应届生还是有工作经验者

在这两类候选人中,更趋向于雇用哪一类,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具体岗位特征,在招聘前应做出明确的招聘指向。

(三)能力与潜力

有的外资企业非常注重学习新东西的能力,认为一个有潜力继续学习的人员才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才可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但也有企业认为现在人员流动率高,只要他能适合现在职位的需要即可。

三、企业招聘有效性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文化对人才招聘有效性的影响

企业文化一经形成,会在企业的各个层级、通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员工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新招聘的员工会通过直接的教育和间接感觉的方式,了解本公司人员的行为风格。员工们常讲述公司发展中的轶事和传说,潜意识中提醒了组织成员记住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它们的内容。员工会看到,是凡顺应企业文化规范者得到赞赏,而逆行者则受到惩处。

因此,在招聘新员工时,我们发现,那些自身价值观能够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员工,在他们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中后,他们会很快进入角色,能很愉快地接受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人际关系的相处方式,并且在新的组织中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们。而那些不认同新的企业文化的员工,则需要做出极大的心理调整和工作方式的调整也能适应工作,而这种适应从长远来看,是脆弱的,特别当员工做出痛苦的改变才是适应时。这给整个组织的稳定性和员工的发展均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对招聘工作分析到位

在很多成功大公司招聘之前,他们往往利用以往在工作中获得的信息,分析、编写出一份工作说明书以及说明该工作需要哪些知识、技能、能力的工作规范。做好工作分析可以为应聘者提供了真实的、可靠的需求职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人员的资格要求;若忽视工作分析的作用,则在企业招聘时会出现无依据;设计招聘标准时不公平;招聘人员的责任制没有完全落实等不正常现象,同时挫伤了应聘者及在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企业效益和利润。

(三)招聘途径和招聘流程科学的设计

公司招聘的人员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学生、manager(中层管理人员)、professional(专业人士)。不同的职位应该运用不同的招聘方案比如:招聘工程师这种技术性较强的职位时,一般先由业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共同面试,必要时再增加一些笔试。

如果招聘的是适用面比较广的职位,申请的人很多,一个职位有成百上千的应聘者,公司先筛选简历,审核一下他们的基本条件,觉得比较合适的人再请过来面试,有效减少招聘工作负荷。

(四)招聘原则适用

对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对应聘者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他们要认同公司的文化要和公司有着相同的远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公司里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为公司创造出最大的效益。否则,即使这个人能力再强、条件再好,他所作的事也未必达到公司的要求,从而可能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受挫同时公司的利益又受到损害。

而且公司认为要从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应聘者,不但要精心设计招聘流程、笔试、面试题目,在面试时还要由人力主管、业务经理等多名面试官参与面试,防止只由一个人做决定,会受到个人喜好因素影响,有很大的主观性。对于一些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等职位要求比较高的岗位公司还可能通过评估中心,对应聘者做集体评估,有问卷问答,案例分析,情景面试各种方式及综合表现对他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做出判断。

参考文献:

[1]何立,凌文辁.从招聘战略到招聘战术[J].人才开发,2007,(11).P7-8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咨询公司内部推荐外部招聘简历筛选面试安排评估结果

一、公司介绍

(一)公司简介。A公司是某外资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这家外资集团是国际上领先的大型上市顾问集团公司,拥有60多年专业技术及管理服务的经验,欧洲规划、建筑、工程及顾问200强之首,2003全球排名前三位的工程和建筑类顾问公司,业务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及地区。其发展己成为整个集团业务发展长期战略重要的组成部分。A公司在中国现已拥有超过700人的行业精英,完成了国内数百项规划设计方案,获得近百项政府及权威机构颁发的荣誉和奖项,已成长为中国最具规模的国际化综合性顾问咨询公司之一。

(二)核心业务。A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为客户的各类资本投资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支持,可简要概况为:规划一设计一实施全过程的服务;A公司的服务宗旨是使客户得投资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率。

(三)需求专业。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发展战略、综合经济咨询/旅游规划、旅游咨询/建筑设计、景观规划/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土木及结构工程、机电工程、铁路及桥梁工程/安全及可靠性评估、可行性研究。

二、招聘四步曲

(一)信息吸引人才

1.内部选拔:内部选拔就是从公司内部选拔合适的人才来补充空缺或新增的职位。

(1)内部推荐。为保证内部选拔工作的开展,A公司推行“伯乐奖励计划”,倡导员工推荐优秀人才。伯乐奖励计划按照需求职位的级别和紧急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不同的奖金额度。

人力资源部会将各部门的职位需求汇总,将汇总后的职位招聘信息群发到每个在职员工的公司邮箱中,每月发送一次,以便于在职员工可以了解公司近期的职位需求,并进行推荐。被推荐人通过试用期后,推荐人完成伯乐奖金申请表,经推荐人和被推荐的双方部门领导签字认可,推荐人即可获得推荐奖金。如被推荐人没有顺利通过试用期则不予以奖励。人力资源部员工不在伯乐奖励计划之中,因为招聘人才是他们的工作职责之一。

(2)提拔晋升。内部提拔晋升是指按照公司岗位空缺情况,根据考核结果,依据选贤任能的原则,从公司内部提拔有能力的员工来充实公司中的各种空缺职位。A公司更多的采用提拔晋升机制有以下两个理由:一是大部分职位的工作虽然看起来平常,可还是需要熟悉团队成员、公司工作程序、公司特性和政策的员工去做,而这样的员工也可以更快更容易胜任空缺的职位;

二是内部晋升可以对员工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使员工投入更多的热情,而且愿意把自己的长远目标与公司紧密联系在一起。

(3)职务调动。A公司的内部职务调动可以分为地区与地区间调动和部门与部门问调动。当某一部门某一岗位出现人才空缺时,各地分公司员工可以通过招聘信息了解到空缺职位的要求和职责,如个人条件符合岗位要求,且个人有强烈意愿且有能力胜任该职位时,可以进行职位调动申请,经所在部门领导批准和申请部门领导审核认可后及可调往其他分公司或其他部门继续工作。

2.外部招聘。考虑到内部选拔的范围比较小,很多时候无法满足公司各部门的需求,特别是处于公司业务量迅猛增加、各部门快速扩充时期,或是需要特殊人才或高级技术人员时,仅依靠内部选拔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充分利用公司外更丰富的人力资源。

(1)网络招聘。由于网络招聘时效性长,从日开始可以一直延续到企业招聘到真正需求人才为止,且网络招聘面对的对象整体素质较高,范围较广,且相对于其他招聘方式费用较低,因而一直是A公司公司最为重要的招聘手段。其中,智联招聘、前程无忧及中华英才网成为公司的重要长期合作伙伴。

在与网站签定合作协议后,开通公司帐户,公司招聘信息,信息的内容应具体详细,包括学历要求、专业要求、工作经验要求、岗位职责等等各方面,以便于求职者明确岗位要求,在对比衡量自身情况后目标清晰的投递简历,节省求职者和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时间和精力。

(2)校园招聘。随着人才竞争欲演欲烈,校园招聘开始成为人才争夺的新战场。A公司在累积了三年的校园招聘实践经验后,找到了校园招聘的清晰定位,掌握了校园招聘的策略和方法,不仅成功获取了需求专业的优秀人才,同时成功的树立了公司的品牌形象。

A公司校园招聘的特点:

A.大多数公司只是指派人力资源部的人去招聘,但在A公司,是人力资源部配合别的部门去招聘。用人部门亲自来选人,而非人力资源部作为来选人才。让用人单位参与到挑选应聘者的过程中去,避免了“不要人的选人,而用人的不参与”的怪圈。

B.科学的评估体系。A公司的校园招聘评估体系趋向全面深入,更为科学和更有针对性。改变了招人看证书,凭印象来判断的表面考核制度,从深层次多方位考核应聘者,以事实为依据来考核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C.富有温情的“招聘后期沟通”,使应聘学生从“良禽择木而栖”的彷徨状态迅速转变为“非他不嫁”的心态。它扩展了传统意义上的招聘过程,使其不仅限于将合适的人招到公司,而且在招聘过程中迅速地使录取者建立了极强的认同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公司文化。

D.A公司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招聘这个时间段,同时注重开展暑期寒假实习计划,既为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也让同学们可以提前对公司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3)杂志。由于A公司的人才招聘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及针对性,而专业杂志在相关行业领域内的覆盖里率非常高,因而利用相关专业的杂志书刊进行招聘在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在行业内对公司的业务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如在招聘建筑规划部门需求的人才时,我们会选择《城市规划》《建筑师》等杂志进行信息,在招聘铁路部门需求的人才时,我们会选择《铁道通信信号》《现代轨道交通》等。

(4)猎头。猎头与网络招聘、杂志招聘,校园招聘有很大不同,,猎头追逐的目标始终盯在高学历、高职位、高价位三位一体的人身上,猎头公司一般都有专业的、广泛的资源可以利用,手中有大量的人才储备,所以搜寻人才的速度非常快,质量比较高,因而A公司在招聘高级及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时,会选择与猎头公司合作。

在选择猎头公司方面,A公司公司首先会在知名度高口碑良好的猎头公司中进行选择,在了解和明确各家猎头公司的擅长领域后,重点考虑少数一些在建筑规划设计领域擅长的猎头。

为了进一步考核这些猎头公司的实力,人力资源部会将三个高级技术管理职位的招聘信息先给猎头,根据他们的反馈情况,最后选择3—5家猎头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展长期合作。

(二)简历筛选电话联系

1.书面筛选

(1)查看客观内容:

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成绩四方面:

①个人信息。A.在筛选对硬性指标(性别、年龄、工作经验、学历)要求较严格的职位时,如其中一项不符合职位要求则快速筛选掉;B.在筛选对硬性指标要求不严格的职位时,结合招聘职位要求,也可以参照“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定需求”进行筛选。

②教育背景。应首先明确求职者各阶段教育的起止时间,重点关注求职者的所学专业、参加过的培训课程及考取的资质证书等。

③工作经历。求职者工作经历是查看的重点,也是评价求职者基本能力的视点:A.工作时间:主要查看求职者总工作时间的长短、跳槽或转岗频率、每项工作的具体时间长短、工作时间衔接等。B.工作职位:不作为简历重点筛选参考依据,重中之重的是工作内容的情况。c.工作内容:主要查看求职者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对口程度,如专业不对口,则须查看其在职时间的长短;结合上述工作时间原则,查看求职者工作在专业上的深度和广度。查看求职者曾经工作的公司的大致背景。

2.电话筛选。仅仅根据书面的简历确定面试名单,未免过于草率,通过电话对求职者的情况做一个初步了解成为面试前的一个必要步骤,将大大节约公司招聘成本。

A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电话沟通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①首先,为了保证沟通的有效性,招聘专员会电话联系前认真审阅求职者简历并明确沟通问题的内容和次序。

②电话接通后,确认对方是否为求职者本人,得到肯定回答后,招聘专员进行自我介绍,包括公司及职位的基本情况,以便于求职者有清晰的认识和回应。

③对求职者简历上面的内容进行简单确认,看是否有疏漏或不符和事实的地方。

④了解求职者目前所在地及目前工作状况。

⑤可以了解一下求职者目前的薪酬水平与构成、期望与底线等,以便尽早剔除薪酬期望过高者,避免不必要的招聘成本。

⑥最后耐心回复求职者的疑问,以便于求职者也可以了解一些公司的行业背景和企业文化,使其能够在参加正式面试前权衡考虑。电话沟通后,我们即可对沟通过的求职者进行初步评价,根据评分的排序确定参加正式面试的人选。

(三)安排面试深入沟通

面试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有面试官与应聘者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目的和程序,进行面谈、相互观察、相互沟通的过程。为了保证面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公司制定了一整套详细而科学的面试实施流程,并严格按其执行和操作。

l.面试前期准备

①面试类型

②面试官:面试官主要由人力资源部人员及各部门领导或各部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人力资源部人员将针对应聘者的工作态度、工作稳定性、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测评和分析;而各部门领导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将针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背景、专业技术水平、行业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考核。

③面试时间和地点:不适宜的面试场所及环境会直接影响面试效果,因而应该选择明亮宽敞安静的会议室或办公室等。

2.实施面试

①导入阶段。“从家里过来这边远吗?”“外面很热对吧?”等等话语可以创造轻松友好的气氛,让应聘者可以感觉到面试宫的亲和力,消除紧张情绪,以便于应聘者可以表现出真实的能力和水平。

②核心阶段。缓和气氛后,面试官将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谈话内容引向深入。引导应聘者详细讲述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专业技能、工作成果、个人兴趣等,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应聘者的能力和潜力。面试官提出的问题都应语言精练、措辞准确,以便应聘者可以清晰作答。应聘者回答问题时,会耐心倾听应聘者的陈述,同时注意观察应聘者的表情、眼神、声调、举止等,以对其做出更全面的考察。参加面试的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分别完成面试记录表。

③结束阶段。当完成全部预计的提问后,面试官会留出几分钟时间,看应聘者是否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进而做出解释和补充说明。

3.评估面试结果

面试及评估结束后,招聘进入了决定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面试评估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综合讨论和分析,将部门负责人与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分别完成的面试记录表汇总,确定每一位面试者的素质和能力特点,根据预先设定的职位要求及录用计划进行录用决策。在A公司,如果人力资源部与用人部门在最后的人选问题上意见有冲突,那么人力资源部会尊重用人部门的意见。wWw.gWyoO

(四)达成一致签署合同

确定录用人选后,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录用文书和劳动合同,并与准备录用的人选再次取得联系,解释并确认具体相关事项: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5篇

1中小型酒店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困难

(1)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不少中小型酒店缺乏系统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也没有一个持续的、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不利于中小企业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并且有部分酒店处于管理混乱的局面,内部员工很多是管理人员的亲戚朋友,这样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2)服务质量不高。

由于经营成本比较大,而中小型酒店的房间价格比较低廉,员工的培训不到位,中小型酒店的服务人员素质不高、设施设备不完善,导致酒店的服务质量下降。

(3)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

大多数中小型酒店不注重酒店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酒店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酒店的理念的错位,员工在酒店没有归属感,个人的价值不能得到实现,这也是中小型酒店难以吸引与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人才吸引机制的建立

2.1树立正确的观念

(1)对内,应树立“员工第一”的思想。

只有“员工第一”的思想树立起来,并在制度中加以落实,使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才能使他们尽心的为客人服务,使客人满意,使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中。最终帮助酒店培养忠诚员工。

(2)使员工具有忠诚感。

首先酒店要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员工忠诚的环境,使员工感觉到酒店是可以信赖的,是值得为之而努力工作的。同时,酒店要采取各种措施,满足优秀员工的需要,使员工认为在本酒店能最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成功。

(3)转变使用人才的观念。

内部选拔人才也是一条有效、便捷的用人途径。由内部选的人才对本酒店比较了解,包括酒店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1个人的价值观念与酒店的理念较为一致,能够较好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可能更有助于酒店的发展。酒店和人才之间相互了解,容易形成一种信任机制,有利于酒店的经营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阻力和管理成本。

2.2创造吸引人才的各种条件

(1)运用薪资、福利方式吸引人才。

考虑到自身的实力和实际条件,中小型酒店应制定一套有特色的灵活的薪酬制度,一般可以采取“底薪+奖金”的模式。内部拟订初级服务员、中级服务员、高级服务员,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及级别不同,工资待遇有所区别。采取这种模式主要可以减少中小型酒店员工的流动率,同时,也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另外,酒店应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自身条件,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

(2)重视人才,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人是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不但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上的需求。可以根据人才自身的素质与经验,结合酒店内部的实际情况,依照酒店的目标策略,给人才设置挑战性的工作或职位,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发展的空间。此外,酒店还必须为员工提供帮助员工发展的店内、店外,境内、外的各种培训,“如果一个公司的环境能够促进人才的不断发展,它就会自然而然的吸收并保留住人力资本”比如到国外高级酒店进行培训,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长见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同时酒店应把有才干的员工用到合理的岗位上。

(3)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①基于酒店远景的沟通激励。酒店远景与酒店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他们士气的巨大影响是不容质疑的。酒店管理者应该善于利用企业战略规划和发展前景对员工的激励作用,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期望值来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潜力。这也要求酒店必须制定可行的发展目标,加强酒店的战略管理,否则,建立在无法实现战略上的沟通激励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②基于目标的沟通激励。目标是一种激励企业员工的力量源泉。从员工的个人角度来看,个人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调动其潜力,创造最佳成绩;同时,个人只有在达到目标后,才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在设立目标时,要根据酒店的总体目标,结合每个岗位的具体情况,通过上下的反复交流和协商,尽可能取得对目标的一致认同。通过沟通,让员工认识到实现目标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实现目标就能充分满足其个人需求。

③基于绩效评价的沟通激励。这是沟通激励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酒店里进行的绩效评价,分为月度、季度和年度(或半年度)几种。无论是哪一种绩效评价,必须发挥出绩效评价的应有作用,而其中的激励作用应该是最主要的。因此,酒店的绩效评价结束后,管理层应该及时根据各级目标负责人的实际绩效,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对绩效优异者进行鼓励和肯定。指出其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确定新的努力目标和方向。

(4)运用酒店的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我国中小型酒店长期以来缺乏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其实成功的企业文化对于酒店员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的激励更为有效。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俗习惯。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酒店成员的意念和欲望,齐心协力的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而且是留住和吸引住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3采用各种形式,吸引人才

3.1从酒店内部选拔

从酒店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具体做法很多。比如主管、经理的推荐,通过平时的考核等,但主要是要拥有一套系统的内部培养和选拔体系。中小型酒店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它的选拔对象相对较少,所能投入的资金也相对少。所以培养和选拔工作要有重点、有针对性。

3.2外部选聘

外部进聘是中小型酒店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因其来源广泛,酒店较易获得所需人才。外部选聘的方式很多。主要有:

(1)通过人才市场选聘。中小型酒店要树立信心,积极参与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利用酒店所创造的条件,招聘适用人才。

(2)加强与高校联系合作。可以从中发掘酒店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比如签订定期的实习合作合同,进行订单式培养,这样就可以从高校中选拔高素质人员作为管理后备力量。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网络招聘;有效性;IT人才;招聘目标;岗位特点;照片系统;雇主品牌;录用反馈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31-0135-02

1 概述

知识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精通互联网架构设计、后台编码的IT精英人才成为了稀缺的资源。即使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都在各大高校中不断地被扩招,但是依旧不能满足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21世纪,互联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招聘到IT精英已经成为新的挑战。如果能在网络中吸引到人才的加入,并有效地招聘IT人才,那么对于互联网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2 概念界定

2.1 IT人才

能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做研发、测试、数据仓库、系统运行与维护、对计算机网络和应用、编程动手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人才都是IT人才。

2.2 网络招聘

也就是在线招聘,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招聘活动。常见的有6种途径:(1)在规模较大的专业企业招聘网站进行招聘,如中华英才(ChinaHR)、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zhaopin)等,专业招聘网站都是具有招聘页面的,应聘者可直接在线投放、填写简历,企业可以在网站上付费购买职位数、下载简历数、发表招聘广告。(2)各大校园论坛,企业付费之后,就可在论坛广告。(3)针对互联网技术群体,招聘比较适用的是专业性论坛交流网站,如http://;http://;http://;http://;http://;http://等网站。(4)微博招聘是现在很吸引企业HR网络招聘的一种方式,它速度快、效率高、不收费。(5)社交关系网站,如Linkedill、优仕网等也是专门用来建立招聘的快速网站。(6)专业QQ群,加入专业QQ群,从里面也可以挖掘找到相应的人才。

2.3 有效性

指的是有效招聘,企业通过网络的六大渠道快速进行甄别,选择出符合自己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可以保证找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可以有效地留住。也就实现组织、职位、人三匹配,达到人岗位匹配、人尽其才。

3 在网络中有效招聘IT人员的方法

当前互联网企业HR具有专业的人力资源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同时对于网络招聘的认识和使用也不熟练。网络招聘过程中缺乏对具体岗位的理解,因为网络招聘中都能看到应聘者的简历,其中有QQ,在加QQ聊天的时候对具体岗位职责描述介绍不到位或者描述错误失责,这都不利于满足长远的网络招聘和吸引高质量的IT人才。所以提出以下方法来有效招聘:

3.1 明确招聘目标

招聘申请由部门负责人提出后,人力资源部接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招聘的部门人才需求状况,并判断招聘请求。确定各个部门需要招聘的人才后,要认真分析所需招聘员工应具备的“硬性条件”(学历、工作经验、专业知识、获得证书等),接着必须制定所需招聘人员的岗位说明书,说明书里应详细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应聘者所需条件(学历、专业、性别、年龄等)、报酬等。

3.2 招聘前认真分析岗位特点

分析岗位特点时需与用人部门沟通,这些人才比较可能会在哪些网站投简历,经常会逛哪些论坛。了解清楚之后,选择合适的专业招聘网站进行合作。对于专业知识,HR也需要进行培训,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才可以应对应聘者电话或网络中简单的提问,并掌握在专业网站上信息的技巧、筛选所需要的信息本领,做好本企业网站地址与专业招聘网站的链接,原则上应该禁止发生打不开公司的链接的情况。还可以在各大论坛进行注册、使用,然后在论坛里面经常招聘的帖子,对想跳槽的员工进行跟踪和挖掘。比如http://;http://;http://;http://;http://;http://等都是IT行业人员爱逛的论坛。

3.3 建立网络的招聘系统

网络招聘系统除要能吸引应聘者之外,还应该设定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的在线问卷测试、测评的相关技术及资料,如在线联系应聘者(QQ、MSN、微博、博客、飞信等)、发出面试邀请等。对合格的应聘者要对其进行整理归档,并列出面试的时间。之后建立、完善自己企业的专属人才数据库,以方便未来补充新的员工,节约时间和金钱。

3.4 加强自身雇主品牌的建设

如果我们公司声誉和社会地位都还不错,很多应聘者都会慕名而来应聘(如百度、GOOGLE、腾讯等)。与此同时要做好公司面试准备,面试的地点应该保持干净整洁,HR穿着打扮亲切随和专业。营造一个合适的、轻松的面试环境,真诚地告诉应聘者自己所在企业的真实情况。组织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的面试官,准备好面试的提问清单,授权、分工提问,最好邀请相应部门负责人参与面试会议,因为IT行业很多专业知识一般的HR都不是很了解。面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应该侧重于应聘者的态度、性格、专业知识、团队精神等。因为IT行业的人都经常坐在办公室里面进行写编程,并不参与过多的外交活动,所以对于外貌、仪表等都不做过多的要求。面试时要根据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制定不同的面试评分标准,这样会给应聘者一个很好的初步印象。员工招进来之后应该建立员工的发展和保留长效机制。公司要让员工感觉有不断提升的空间,管理者不说大话、重视承诺、身体力行,传递信任的信息,并让员工有成就感。同时考虑照顾员工的生活,提高员工满意度,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3.5 重视录用反馈,完善招聘评估

从网络招聘的渠道、招聘的方式方法、成本(时间、金钱)的评估、录用人员的综合素质来总结招聘工作,并从中说明网络招聘的效果,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HR将来的网络招聘工作。避免失败的、错误的经验,吸取成功的、有效的经验,这样就可以大大提供网络招聘的效率。

4 结语

在新的全球经济中,企业的竞争能力越来越依赖于人才的竞争,谁能成为全球性的、柔性的、创新型的企业,谁就能拥有更强大的能力和竞争优势。众多互联网的企业中,网络招聘已经迅速成为一种主流的招聘方式。互联网企业如何才能更高效地招聘到优秀的员工,本文认为互联网行业的HR们应该明确招聘目标,在招聘前认真分析岗位特点,建立网络招聘系统,加强自身雇主品牌的建设重视录用反馈,完善招聘评估来有效招聘人才,这几点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提高网络招聘效率必不可少的步骤。

参考文献

[1] 沈士仓,姜澎.技术与制度——规范网络招聘的选择[J].中国人才,2002.

[2] 张兴国,许百华.网络招聘的利与弊[J].中国人才,2004.

[3] 杜海玲.浅析中小企业的有效招聘[J].商业经济,2007,(8).

[4] 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招聘;市场营销;人力资源

一、营销理论对HR招聘的应用意义

招聘职能在适应组织战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向前、后延伸,融入营销理念,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一,通过营销理论的应用,可以让招聘管理者找到最适合的招聘途径,正如市场营销中的最佳营销渠道一样,采用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途径,无疑会缩短招聘的流程、加快招聘的速度、提高企业的招聘水平。第二,招聘管理者可以运用营销理论模型和方法对应聘者进行分类观察,分析应聘者对企业而言的潜在收益及成本,分析应聘者的类型及其在职业发展中的阶段,进而确定是否雇佣该应聘者。因此市场营销理论是招聘者对应聘者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第三,优化招聘。人力资源营销策略的引入,减少了求职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彼此错过接触的机会,能够有效提高招聘的质量。

二、基于市场营销理论的招聘

(1)4P模式招聘。第一,产品(product)。产品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提供的内部职位,二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企业应通过工作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确定自己在哪些岗位需要招聘人,然后从市场地位、行业特征、用人理念、岗位职责、岗位所在部门的运营模式、岗位的发展方向、岗位的核心技能等因素出发,考虑具备什么素质的人才符合本企业的招聘要求。第二,价格(price)。价格可以理解为企业为了得到合适的人才所愿意付出的成本。企业付出成本,从而得到人才的使用价值,因此价格更多地体现为企业的薪酬、福利和晋升机会。招聘者应该了解人才市场各种人才的供应情况,价格的原则是低于该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第三,促销(promotion)。招聘的主要手段是广告,包括广告媒体的选择和广告内容的设计。每种媒体都有其优缺点,广告媒体应根据各媒体的特点、受众的特点和广告定位进行选择。广告的内容应是企业的文化、产品、公司发展历程和远景和对招聘对象的素质要求。第四,渠道(place)。渠道是招聘人才的方式,通常有推广会招聘、专长招聘会、人才网络招聘、内部推荐和猎头公司招聘等。对于招聘渠道的确定,招聘者必须清楚的知道人才市场的信息,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可以获得什么样的人;了解企业招聘要求和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根据对成本收益和效果的来选择效率最好的招聘渠道。(2)员工细分招聘模式。市场细分是企业根据消费者需求的不同,把整个市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的过程。在招聘中,需要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营销中市场细分的原则将众多求职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并结合岗位需求以适合的招聘方式,以最小的招聘成本获得最大的招聘效益。招聘高层人员,可以采用董事会任命或者寻求猎头公司的帮助。决策层的各方面素质要求都很高,企业如果自己招聘则会损耗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才素质差异等隐性成本。借助猎头公司,则可以更快更好地找到与企业需求匹配的高素质人才,省时省力省财更省心。招聘中层人员,可以采用内部晋升法。内部晋升的员工对所要管辖的部门架构和运作模式清晰了解,对部门的优势和不足把握到位,能更好地掌控部门的整体运作,协调好部门员工的合作分工,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关系。招聘基层管理人员,可以用内部推荐法。上一级人员对下一级人员的工作能力表现情况以及人缘比较清楚,由此做出的决策具有一定可靠性,且推荐的内部人员要有一定的人缘和威信。对于底层人员的招聘,可以采用广告、网络招聘或者校园招聘等方法。广告校园和网络招聘信息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应聘人员数量大、层次丰富,选择余地大。

三、对HR招聘的建议

第一,HR应该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除了学习好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课程外,还要多学习市场营销、法律和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第二,在进行招聘前,要充分了解企业所要招聘对象的素质要求,招聘规模,各种招聘渠道对人才领域的侧重点。第三,HR在招聘之前应做好招聘策略,运用4P营销招聘法,明确自己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第四,HR要增强信息搜集能力,运用市场细分的原理,锁定自己所需人才所在的范围,并对人才进行细分,这样有利于提升招聘的准确度和效率。

参 考 文 献

[1]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李祎,段万春.基于营销思维的人力资源招聘[J].商业现代化(下旬刊).2009(1)

[3]钱旭潮,王龙,韩翔.市场营销管理:需求的创造、传播和实现(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招聘 风险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招聘决策失误,未完成招聘或者招入了非理想的员工,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分支。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研究及预测,辨识风险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并降低危害的影响力,是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规避招聘风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从甄选到录用需要消耗大量财力、人力及时间,因此对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及其防范应足够重视,从而为后续的绩效、薪酬、培训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如果招聘环节出现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并衍生系列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管理研究理论概述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最早发端于欧美,20世纪60 年代初期,美国著名人力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成为了人力资本学说的奠基者。20世纪70年代早期,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和心理层面,透过对员工行为和心理的观察来探讨其对生产力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等。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趋于成熟,并得到实践与拓展,被许多企业认同和接受,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被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能模块之一。企业希望通过招聘会、网络媒体、猎头等多种渠道选拔人才,更新企业血液,提高企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但招聘所致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20世纪末,科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因素分为三种情形,一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非理性始终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二是人由于目光短浅,无法胸怀大局,会忽视整个企业的发展;三是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为决策制造了麻烦。2009年,罗宾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预测的,比如说企业招聘时发生的招聘渠道及招聘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类是能够部分预测的,如薪资分配矛盾带来的问题;第三类是完全不可测的,举例来说,因天灾人祸引起的突发性风险。

2.企业招聘风险。关于企业招聘风险的理论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就首先提出人力资本在投资方面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1998年,鲍里斯・格鲁斯伯格通过深入研究24家银行,与86位分析师和他们的主管进行了160小时的面谈后得出以下结论:为降低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提高人力资源获取的效率,企业应当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并最大程度通过内部的人员调动及分配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从外部招聘人员,这样能够充分盘活人力资源,使得其得到有效利用;也有从背景调查角度研究管理招聘风险的相关方式,Mark Hinton 认为在人力资源获取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应聘人员过去的工作经历以及教育背景、个人道德品质等的了解,以便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评估。Geoff Cook强调合约的签订对被招聘人员的约束作用,且需重视招聘前的人物背景调查和员工上岗后的工作绩效反馈。学者Kathleen Doheny认为:“在控制招聘风险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风险管理的各种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源招聘所带来的风险。”前人的理论研究已比较全面,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探讨招聘风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二、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研究

1.招聘者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是指由于招聘者的主观偏误和评测方法及手段不当而导致的人才选取出现偏差。在招聘过程中,传统的面试管理者往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询问,简单了解应聘者的性格特征、是否容易管理以及与企业短期计划的契合程度来判别人才,对应聘者的长期工作能力考察并不充分。且招聘者由于主观上的评测误区,对于那些经历过多次招聘,有着娴熟面试技巧,但工作及实践能力低下的应聘者往往无法有效判别其真伪,因此降低了评测的准确率。人才甄别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招聘者的要求很高,企业必须首先挑选出优秀的招聘者才有可能甄选到真正的人才。

2.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首先体现在招募人员时费用开支巨大,美国企业在一名雇员身上花费的招聘费用高达五万美元。假如能够选拔到适合的人才,人才会为企业带来超过成本投入的收益,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企业获得的回报会随着人才增值越来越大。但招聘到不合适的员工对企业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除了会使得招聘成本难以回收,更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必须控制员工招聘成本,做好人才价值分析,提升企业招聘活动的成本收益率。

3.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是指招聘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渠道选择而产生的风险。不同的渠道存在不同的风险,现阶段企业面临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互联网招聘,但这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是互联网鱼龙混杂,其信息有可能具有欺骗性,传统的招聘由于面试和测评等环节,提高了招聘的信度和效度,但同样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招聘渠道必须要多种方式并存,线上线下并行,以减少风险。

4.招聘的法律风险。招聘的法律风险指的是员工和企业在知情权缺失的情况下建立劳动关系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一旦招聘过程中出现争议,就会有产生法律风险。首先在处理争议时,双方都会耗费时间成本,而如果频繁发生劳动争议,会对企业信誉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将妨碍企业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秩序。假如出现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中损害原单位的利益等问题,同样会给本企业带来法律纠纷。此外,薪资问题、员工试用期限的确定、违约赔偿金、竞业禁止等问题也容易引起法律风险。因此必须重视人员招聘中法律风险的防范。

三、管理招聘风险应考虑的因素

前文对招聘员工所需承担的风险进行了探讨,包括招聘者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招聘的法律风险等,对各种招聘风险的控制及其规避非常复杂,只有预先制定详实的防范对策才能奏效,从而保障企业的利益。

1.降低招聘成本。招聘成本是影响招聘回报率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人才招聘成本及其他关联环节付出的成本。企业必须重视招聘成本管控,并尽量降低招聘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形成本包括招聘的直接开销和间接开销,包含信息、广告费用和招聘人员的差旅费等。无形成本指招聘工作人员的时间成本和职位空缺成本等。企业在规避招聘风险时,应牢记管控招聘成本是十分关键的一方面。

2.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规避招聘风险是为了使得企业利益最大化。假如规避风险的过程中出现其他风险,而且其危害性超过了之前规避的风险,那么风险规避是失败的。各个因素间的关联性是规避招聘风险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风险规避时要权衡风险间的相互影响及发展趋势,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预测。当然这不仅仅需要对既有的风险进行准确预测,还要对规避既有风险措施所产生的后续影响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互联网+”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得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加速了传播速度,扩大了波及面,要警惕细节因素可能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四、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管理

1.建立规范的招聘制度。在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的类别和层次,建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和胜任力的用工标准,按照“人岗匹配”原则,选择潜在收益最大的员工。通过建立规范的招聘制度,科学地确定招聘申请、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程序,合理选择心理测评、公文筐、无领导小组面试、评价中心等技术手段,可以使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动机以及与岗位要求的契合程度,进而提高招聘的质量和员工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减少招聘人员的主观臆断,降低招聘失败的风险。因此,规范的招聘制度对规避招聘风险很有意义。

2.减少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招聘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由于应聘者具有信息优势,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产生造假行为,出现“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因此,无论是招聘者对应聘者信息获取量的大小,还是应聘者对招聘企业信息掌握的多寡,都需要有一定的对称性;一旦信息严重失衡,招聘环节经常会出现问题,使得招聘效率降低,风险被扩大化。如何运用科学的招聘及测评方法,减少信息失衡是招聘风险规避环节必须注意的问题。

3.优化招聘安排。企业招聘工作安排对招聘风险的规避也有直接影响。企业在招聘时需要对人才的任职资格进行筛选,通过细化筛选条件,提高招聘效率,选取最适合的人才。另外,企业在职位公告中可以设置一些让求职者进行自我筛选的条件,以便求职者进行简单的自我测试,这既能提高企业招聘效率也能提升应聘者求职成功的几率。招聘时要做好信息,应根据招聘岗位目标群体的特点合理选择网站、报纸、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会和熟人推荐等信息渠道,有效地向目标求职者传递信息,提高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概率。

4.熟知和使用法律。要熟知我国相关法律、政策及当前企业所在地方的相关法规,避免因招聘人员自身的问题而引起的劳动纠纷。企业要提高法律风险意识,提升运用法律手段的水平。企业招聘人员应规范招聘运作的各项流程,在最终签订合同前需要详细了解被招聘者之前的雇佣关系和相关背景。同时,要善于使用法律规避招聘中的相关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结论

人才招聘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会有大量的成本投入,其效果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工作和企业发展产生持续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一些主客观因素,招聘风险客观存在,使招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较大的环节,提升招聘质量和合理规避招聘风险成为招聘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强化招聘风险意识,规范招聘管理制度程序,采取科学的人才甄选手段,精通相关法律政策等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招聘风险,提高招聘的成本收益,吸纳优秀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李齐放,刘志峰.人员聘用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8(4):120-123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9篇

招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模块之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视角,详细论述了当前有关风险管理研究理论的发展,并对招聘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与解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达到有效识别及规避招聘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招聘;风险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是指企业由于招聘决策失误,未完成招聘或者招入了非理想的员工,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管理是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分支。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如何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研究及预测,辨识风险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并降低危害的影响力,是风险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规避招聘风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从甄选到录用需要消耗大量财力、人力及时间,因此对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及其防范应足够重视,从而为后续的绩效、薪酬、培训等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如果招聘环节出现问题,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并衍生系列问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管理研究理论概述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最早发端于欧美,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人力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动力做出全新解释,成为了人力资本学说的奠基者。20世纪70年代早期,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主要聚焦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组织行为和心理层面,透过对员工行为和心理的观察来探讨其对生产力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等。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趋于成熟,并得到实践与拓展,被许多企业认同和接受,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被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职能模块之一。企业希望通过招聘会、网络媒体、猎头等多种渠道选拔人才,更新企业血液,提高企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但招聘所致的风险同样不可忽视。20世纪末,科斯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因素分为三种情形,一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的非理性始终存在于具体的活动中;二是人由于目光短浅,无法胸怀大局,会忽视整个企业的发展;三是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的不对称,为决策制造了麻烦。2009年,罗宾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进行了分类,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预测的,比如说企业招聘时发生的招聘渠道及招聘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类是能够部分预测的,如薪资分配矛盾带来的问题;第三类是完全不可测的,举例来说,因天灾人祸引起的突发性风险。

2.企业招聘风险。

关于企业招聘风险的理论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就首先提出人力资本在投资方面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1998年,鲍里斯•格鲁斯伯格通过深入研究24家银行,与86位分析师和他们的主管进行了160小时的面谈后得出以下结论:为降低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提高人力资源获取的效率,企业应当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并最大程度通过内部的人员调动及分配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选择从外部招聘人员,这样能够充分盘活人力资源,使得其得到有效利用;也有从背景调查角度研究管理招聘风险的相关方式,MarkHinton认为在人力资源获取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应聘人员过去的工作经历以及教育背景、个人道德品质等的了解,以便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评估。GeoffCook强调合约的签订对被招聘人员的约束作用,且需重视招聘前的人物背景调查和员工上岗后的工作绩效反馈。学者KathleenDoheny认为:“在控制招聘风险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风险管理的各种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资源招聘所带来的风险。”前人的理论研究已比较全面,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探讨招聘风险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二、企业人力资源招聘风险研究

1.招聘者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

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是指由于招聘者的主观偏误和评测方法及手段不当而导致的人才选取出现偏差。在招聘过程中,传统的面试管理者往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询问,简单了解应聘者的性格特征、是否容易管理以及与企业短期计划的契合程度来判别人才,对应聘者的长期工作能力考察并不充分。且招聘者由于主观上的评测误区,对于那些经历过多次招聘,有着娴熟面试技巧,但工作及实践能力低下的应聘者往往无法有效判别其真伪,因此降低了评测的准确率。人才甄别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招聘者的要求很高,企业必须首先挑选出优秀的招聘者才有可能甄选到真正的人才。

2.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

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首先体现在招募人员时费用开支巨大,美国企业在一名雇员身上花费的招聘费用高达五万美元。假如能够选拔到适合的人才,人才会为企业带来超过成本投入的收益,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企业获得的回报会随着人才增值越来越大。但招聘到不合适的员工对企业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除了会使得招聘成本难以回收,更使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必须控制员工招聘成本,做好人才价值分析,提升企业招聘活动的成本收益率。

3.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

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是指招聘过程中由于不当的渠道选择而产生的风险。不同的渠道存在不同的风险,现阶段企业面临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互联网招聘,但这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是互联网鱼龙混杂,其信息有可能具有欺骗性,传统的招聘由于面试和测评等环节,提高了招聘的信度和效度,但同样存在诸多弊端,因此招聘渠道必须要多种方式并存,线上线下并行,以减少风险。

4.招聘的法律风险。

招聘的法律风险指的是员工和企业在知情权缺失的情况下建立劳动关系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一旦招聘过程中出现争议,就会有产生法律风险。首先在处理争议时,双方都会耗费时间成本,而如果频繁发生劳动争议,会对企业信誉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将妨碍企业正常的人力资源管理秩序。假如出现员工在本企业工作中损害原单位的利益等问题,同样会给本企业带来法律纠纷。此外,薪资问题、员工试用期限的确定、违约赔偿金、竞业禁止等问题也容易引起法律风险。因此必须重视人员招聘中法律风险的防范。

三、管理招聘风险应考虑的因素

前文对招聘员工所需承担的风险进行了探讨,包括招聘者评测判别人才的风险、招聘成本回报的风险、招聘渠道选取的风险、招聘的法律风险等,对各种招聘风险的控制及其规避非常复杂,只有预先制定详实的防范对策才能奏效,从而保障企业的利益。

1.降低招聘成本。

招聘成本是影响招聘回报率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人才招聘成本及其他关联环节付出的成本。企业必须重视招聘成本管控,并尽量降低招聘的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有形成本包括招聘的直接开销和间接开销,包含信息、广告费用和招聘人员的差旅费等。无形成本指招聘工作人员的时间成本和职位空缺成本等。企业在规避招聘风险时,应牢记管控招聘成本是十分关键的一方面。

2.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规避招聘风险是为了使得企业利益最大化。假如规避风险的过程中出现其他风险,而且其危害性超过了之前规避的风险,那么风险规避是失败的。各个因素间的关联性是规避招聘风险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因此在进行风险规避时要权衡风险间的相互影响及发展趋势,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预测。当然这不仅仅需要对既有的风险进行准确预测,还要对规避既有风险措施所产生的后续影响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互联网+”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得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加速了传播速度,扩大了波及面,要警惕细节因素可能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四、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的风险管理

1.建立规范的招聘制度。

在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的类别和层次,建立基于岗位素质模型和胜任力的用工标准,按照“人岗匹配”原则,选择潜在收益最大的员工。通过建立规范的招聘制度,科学地确定招聘申请、简历筛选、笔试、面试等程序,合理选择心理测评、公文筐、无领导小组面试、评价中心等技术手段,可以使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求职者的工作能力、动机以及与岗位要求的契合程度,进而提高招聘的质量和员工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减少招聘人员的主观臆断,降低招聘失败的风险。因此,规范的招聘制度对规避招聘风险很有意义。

2.减少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招聘过程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由于应聘者具有信息优势,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会产生造假行为,出现“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因此,无论是招聘者对应聘者信息获取量的大小,还是应聘者对招聘企业信息掌握的多寡,都需要有一定的对称性;一旦信息严重失衡,招聘环节经常会出现问题,使得招聘效率降低,风险被扩大化。如何运用科学的招聘及测评方法,减少信息失衡是招聘风险规避环节必须注意的问题。

3.优化招聘安排。

企业招聘工作安排对招聘风险的规避也有直接影响。企业在招聘时需要对人才的任职资格进行筛选,通过细化筛选条件,提高招聘效率,选取最适合的人才。另外,企业在职位公告中可以设置一些让求职者进行自我筛选的条件,以便求职者进行简单的自我测试,这既能提高企业招聘效率也能提升应聘者求职成功的几率。招聘时要做好信息,应根据招聘岗位目标群体的特点合理选择网站、报纸、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会和熟人推荐等信息渠道,有效地向目标求职者传递信息,提高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概率。

4.熟知和使用法律。

要熟知我国相关法律、政策及当前企业所在地方的相关法规,避免因招聘人员自身的问题而引起的劳动纠纷。企业要提高法律风险意识,提升运用法律手段的水平。企业招聘人员应规范招聘运作的各项流程,在最终签订合同前需要详细了解被招聘者之前的雇佣关系和相关背景。同时,要善于使用法律规避招聘中的相关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结论

人才招聘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会有大量的成本投入,其效果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工作和企业发展产生持续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一些主客观因素,招聘风险客观存在,使招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风险较大的环节,提升招聘质量和合理规避招聘风险成为招聘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强化招聘风险意识,规范招聘管理制度程序,采取科学的人才甄选手段,精通相关法律政策等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招聘风险,提高招聘的成本收益,吸纳优秀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李齐放,刘志峰.人员聘用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8(4):120-123

人才招聘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双师”素质 高职院校 人才招聘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师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高职院校人才招聘对象大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业务水平能力往往难以甄别,出身名校学生相对而言水平较高,但往往选择本科院校,档次稍低的人才又难以达到招聘要求。当然,高职院校并不是唯学历而论,而是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教师能学以致用,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目前,高职院校招聘具备“双师”素质的人才确实较难,关键在于缺少有效的人才招聘评价体系。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

1高职院校人才招聘存在问题

1.1人才定位模糊

高职院校在人才招聘时的定位往往模糊不清,参与招聘的人员对“双师”素质理解程度不同, 即使各院系将拟招聘的人员进行了描述,然而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招聘时对面试人员不能科学评价。因此,招聘人员只能凭主观印象来判别人才的合适性,而“双师”素质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实践水平更是难以区分,在招聘时偏向对理论水平考察,人才定位模糊使得拟招聘人员往往不能符合要求。

1.2信息筛选偏失

目前,高职院校招聘人才的渠道多种多样,各平台吸引人才的程度不同,对人才的筛选仅通过关键词加以初步筛选,而实际上文凭与实作水平每个人均不同,这导致人才招聘存在不合理之处。高职院校在水平参差不齐的众多求职人才中高效筛选出满意的对象极为不易,招聘平台筛选或是招聘团队亲自筛选潜在合适人才各有利弊,对信息筛选偏失影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人才招聘。

1.3评价体系缺失

高职院校“双师”素质要求不同本科院校,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水平,而本科院校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招聘时要建立完备的体系,并不能简单如本科院校那样对人才的学术造诣考究,它更强调“能”这一层面,有助于高职生掌握更多生存技能。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才招聘时,并没有完整的招聘体系,依旧遵循传统的招聘体系,招聘人员主观性较强,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2人才招聘评价体系建议

2.1细分人才考核指标

高职院校“双师”招聘一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评价体系,要改变传统的招聘模式,各项指标要细分,并确定指标权重。招聘过程不能走过场,要对人才进行全方位考核,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对招聘人员和人才均要纳入考核。招聘笔试和面试要尽可能全面,特别是面试环节要注重对考核人员的综合素养了解,对各方面表面要量化,不能仅凭印象主观决定人才的适用性,要用考核成绩高低统筹人才的留去。国内高职院校在“双师”素质教师招聘前一定要建立对应的人才评价体系,确保选用人才人尽其能,充分发挥优势,使教学水平得到保障。

2.2构建招聘考核制度

高职院校人才招聘难免会出现“关系户”,各种人情可能左右招聘结果,避免拟招录人员被其他外界因素干扰,一定要构建合理的招聘考核制度。在确定招聘考核小组时,采取五人制模式,专业考官不得少于两人,确保有效辨别招录人员的专业性。参与招聘的人员要在制度上予以约束,若拟招录的人员在试用期间的表现c要求偏离太大,要对招聘的合理性进行复查,相关人员要进行特别说明缘由,进行招聘人员的追究责任制,确保“双师”素质达到学校和学院的要求。招聘考核制度能确保参与招聘人员人尽其职,拟招录人员满足要求,避免人才招录有失偏颇。

2.3笔试面试考题突出专业性

笔试面试考核题不能过于浅显,要突出“双师”素质专业性,题目尽可能以主观题为主,全方位了解拟招录人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的深度与广度。笔试环节更多要考核人才对本专业的掌握程度,要有自己的见解,题目答案要不拘一格,给予招录人员更多的思维空间。当然,笔试还要对人才德育的考才和处理应变能力,考验教师是否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沟通技巧。面试时主要考察拟招录人员的理论厚度和参与的实践课题,考核人员要耐心听取人才的表述,留意其专业的合理性,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相关实用性问题,避免招录人员“纸上谈兵”头头是道,而不具备解决实用问题的能力。

2.4要对招聘过程效果评估

在众多求职者当中,选用适合的人才对招聘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识人辨人的特殊本领,也是确保学校招聘结果最优的重要保证。因此,年度招聘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全程评估,为下次招聘设计出更加合理考核程序,使得招聘流程更加科学。通过对招聘过程效果评估的目的,在于优化招聘流程,也在震慑参与招聘人员更加公正、公平,尽可能客观评价人才,为学校选拔“双师”素质的优质人才。若人才在后期试用期间并不能达到招聘要求,各参与分工的招聘人员要对此负责,使得招聘过程更加严谨,保障学校以最小代价完成招聘工作。

3结语

高职院校在选拔“双师”素质教师时要从制度上予以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评价体系,用量化的数据客观确定拟招录人员。通过严格要求参与招聘人员,从专业性、应变性、实作性、公平性等多方面对人才进行全方位考察,为高职院校招录符合要求的教师。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完善招聘环节,优化招聘人员,引进真正具备能力的人才,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确保教学水平逐年上一新台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