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本原理论文

人本原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本原理在科学管理中运用研究论文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的诞生是人类管理学科的一次飞跃和革命,它将人类的管理思想从抽象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具体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在近一个世纪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管理实践不断向纵深的延伸,标准化管理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种种弊端,昔日的“科学管理”显出其明显的不科学成份。与此同时,以人为本,解决人的系统问题成为21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拟以发展的观点阐述21世纪的科学管理中人本原理的运用。

一、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人力资本”来自舒尔茨和贝克尔在本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它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然而管理总是要有人来参与,要管理者能出色地执行管理的职能,员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员工,即对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也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通过投资得到的。不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不能称其为人力资本。因为他未受教育,不具备知识和相应劳动技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个废物而毫无价值。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然而人在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与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以减少现期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是一回事,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在经济社会,不管是哪一种投资,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期间内获得利益回报。这使得投资主体的确定显得有些困难。因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机会成本,故一般纯经济单位不愿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第一投资人。所以只好政府承担这一责任。强调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是因为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为进行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从而产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减少较高的产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良性循环。而作为第一投资人的国家在完成了第一期的投资后,经济单位可作为第二投资人对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得比前期更丰厚的利益回报,从整个社会来讲,不管是第一投资还是再投资,都是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投资,其结果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个人也得到了很多好处。难怪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如日本1985年教育经费占政府开支的18.7%,韩国则达28-2%,香港为18.7%,而同期我国仅为8.1%,这不能不是对我国的启示。

二、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情商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络维在90年代初创造了“情绪智商”,这一述语,简称情商,基本含义为:1、认识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现在的情绪如何,处于什么样的程度。2、妥善控制情绪。在认识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应善于控制情绪。3、自我激励,随时激励自己振作精神,乐观向上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4、认知他人的情绪。即能够察颜观色,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情绪以及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可能做出的行为5、人际关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和待人,以诚待人。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一书,顿时引起全球轰动,情商的提出是对优秀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绪和感情的支配,什么样的情绪和感情则往往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管理活动既然是一种系统的行为,那么它必须受情绪和感情的影响。而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则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情商。情商是人的性格的一种素质,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种涵养。它包括了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防产生对工作不利的影响;如何激励自己经得起各种挫折,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发奋向上、积极进取;如何为他人着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学思想就是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和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的核心是自控情绪,积极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若能自控情绪、战胜情绪,则他具有特别的智慧,而这种智慧的获得不是生来俱有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培养而具备的一种素质和修养。所以情商的训练已为发达国家的教育所接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学生决策能力、情感的管理、压力的处理、同情心、沟通能力、坦诚、领悟力、责任感、勇于表达、合群、冲突的解决等。

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组织内部,都是由形形的人构成的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体,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若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信息的交流,则会使组织信息链条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组织内部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产生。很难想象,一个人心涣散、人员之间互相猜疑的组织能在竞争激励的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通常被视为各个部属进行沟通的过程。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去找寻部属所需要的,以及探查部属对其本身工作与公司所具有的看法,然后还要使部属人员知晓公司正在进行哪些活动,让部属参与管理的决策过程。在管理中强调沟通,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一)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随正式组织的产生而产生的,所谓正式组织指管理人员及员工之间由于授权和职责分配所建成的个人间的关系,由于这种较为固定的组织关系的存在,从而使这种沟通具有一定的模式性和规范性,习惯称之为正式沟通。它分为上行、下行和平行沟通三个方面:1、上行沟通。上行沟通指下级人员以报告或建议等方式,对上级反映情况,让上级了解和掌握下级人员当前的想法和意见,从而使上级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来解决或改善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另外,员工直接坦白地向上级说出心中的想法,可以使他们在紧张的情绪和所受压力上获得一种解脱。2、下行沟通。下行沟通是依组织系统,由上级传至下级,通常是由主管阶层传到执行阶层的员工。这种沟通使员工能够了解、赞同并支持管理阶层所处的地位,这有助于管理阶层的决策和控制,并减少曲解和误传消息。3、平行沟通。平行沟通指平行阶层之间的沟通,例如: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中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大多发生于不同命令系统间而地位相当的人员之中,这种沟通弥补了其他沟通的不足,减少了单位之间的事权冲突,使各单位之间、各员工之间在工作上能密切配合,并增进了友谊。

(二)、非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是非正式组织的副产品,它一方面满足了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弥补了正式沟通的不足,它带有一种随意性和灵活性,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方法,但它要求管理人员要在日常人际交往活动中,把握分寸,适时沟通,相互交流思想,减少心理上的隔阂,这则是管理人员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泰罗的“科学管理”有许多科学之处,但他忽略了人本思想的重要性,其研究的范围始终没有超出劳动作业的技术过程,最多只能是一套优秀的车间管理理论。而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对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如何对人进行有效的管理才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之一。人本管理的对象和重点在人身上,它从生产要素的最高形式着手,抓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运用人类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研究,使人类的管理学从“硬管理”走向“软管理”,从而使管理真正称为“科学管理”。

全文阅读

独家原创:行政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研究论文

[摘要]在如今行政管理实践追求以人为本理念的条件下,行政管理理论中出现的解释方法和批判方法对推动行政管理学学科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对建筑在实证主义认知论之上的传统研究方法,尤其是结构一功能主义方法的局限性进行检讨的同时,提出解释理论和批判理论对行政管理研究各理论和方法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并共同促进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对完善行政管理者和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改进行政管理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管理报告

工业革命使社会治理活动成为一种职业活动。历史进入19世纪中期,由于英国政府采纳了东印度公司的管理经验,因而出现了文官制度,使得政府中的公务活动成为正式的职业活动。到了20世纪,政府中的行政管理作为职业活动被世界各国迅速地接受。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们普遍把行政管理当作专门的职业化的社会治理活动加以看待。然而,在社会治理活动职业化的过程中,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曾经影响行政管理活动主要从属于科学化、技术化的原则,导致这一职业的伦理规定丧失了生长的空间,行政伦理学的研究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美国出现“新公共行政运动”这一要求变革社会治理方式的思想运动,行政伦理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关于社会治理的伦理思考是与人类追寻后工业社会治理方式的进程一道启动的。现在,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其中,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应当是怎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是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者的职业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的治理活动都更加依赖伦理的引导和道德的规范。

一公共管理活动的职业体系

公共管理的职业体系是职位和岗位的结构体系。与以往的管理体系一样,职位和岗位指明了公共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体系中的具置,规定了公共管理的权力、职能及责任和义务。职位是就公共管理的纵向关系而言,岗位是就公共管理的横向关系而言。无论是私人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是由职位和岗位构成的职业体系,直接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以往的社会治理体系在行政管理的名义下所形成的职业体系也从属于管理的原则。但是,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公共管理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在管理的意义上告别了以往治理体系的权力定位或法律定位,不再是仅仅满足于科学化、技术化原则的职业体系,而是在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科学构造职位和岗位的职业活动体系。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同样由职位、岗位构成的公共管理职业体系不同于以往的行政管理。对于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来说,“命令—服从”的行为模式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作”的行为模式所取代。

当今的行政管理理论取向从功能主义和制度主义到解释视维批判视维,以及到后现代的视维发展变化着。事实上,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方法得到行政管理学术界和实践界大多数人士的支持。在库恩看来,当今行政管理领域正是缺乏一个我们这个学科大多数人认同和支持的典,在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领域,学者们经常使用“典范”这个词,也许是作为引起人们注意力的一种方法,此词经常出现在各类专著和文章的标题中。但是,由于缺乏创造性,许多学者所揭示的典范架构常令人失望。这类典范通常是一些旧的观念的再包装,再加之植根于传统的结构一功能主义、开放系统理论(或新系统理论),因此,只注重于对人的行为和组织现象做一种决定论的阐释。这类典范之认知力实质是一种实证论的探究方法,目的是把人们的组织经历加以客观化,由此来证实科层制的工作绩效。需要说明的是,该文在此决不隐含这样的意思:观念重组和经验资讯的呈现在本质上并不重要。相反地,只要能够对社会情境之中的各类涵义予以清晰划分,只要能够对人类的沟通、管理活动和公共福祉进行改善的话,那么这类工作就是重要的。

尽管存在着理论视维的分裂状态,但是可以说,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现象研究中的以宏观或中观为取向的制度方法和功能方法仍占有主导地位,因为其范围和方法能够为行政管理学者和实践者所接受。事实上,实证论和管理取向的思想在行政管理研究和著说中是显而易见的。更进一步说,这类思想方式与主流行政管理中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其理论取向乃是对人的行为进行某种经验性的阐释,或设定一些原则来寻求组织的秩序、效率、绩效、理性和客观的职业责任。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人本原理与班级管理论文

1.管理学的人本原理和原则

行为激励原则。行为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发生并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连续性和创造性特点。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经历、接受教育程度以及性格等不同,人们的行为就有很大的差异。人的行为与人的需求、动机、人本原理和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灵活运用王艾青(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安阳455000)个性有着内在的关联,人的行为是具有可塑性的,还受到目标高低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人的心理、意识、情绪、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1]。能级原则。在管理中按一定标准、一定规范、一定秩序将班级中的组织和人分级,就是管理的能级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把有相应能力的人放在相应位置上。班级管理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使班级管理内容能动地处于相应的能级中去[2]。班级管理能级必须是分层的,层次等级结构是物质普遍存在的方式,班级管理系统也不例外。班级管理层次不是随便划分的,各层次也不是随机组合的。从高层到底层依次是班级决策层(班主任或辅导员)、管理层(各班委)、执行层。能级应该是动态地对应,岗位有不同的能级,只有相应的人才处于相应能级的岗位上,班级管理系统才能处于高效运转的稳定状态。动力原则。正确运用管理动力才能使班级管理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才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这就是管理的动力原则。管理动力包括三种。物质动力:物质动力就是在班级活动中设一些小奖品,对积极参加活动的同学给予奖励,或对工作较出色的班干部给予奖励,满足同学们的物质生活所需。物质动力是促使同学们努力学习和班干部积极工作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手段。精神动力:精神动力就是班主任或辅导员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班级可以采用学分制对各项工作给予列表积分,如学习成绩、遵守纪律、班级活动、文明卫生、其它等各项表现每周给予登记并公布,做的好的在班会中及时鼓励、赞扬,做的不好的及时指出并督促改进。现代管理中,精神动力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和使用。精神动力的重要作用和运用方法是决定班级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摘要:班级管理中运用管理学人本原理的行为激励原则、能级原则和动力原则进行管理时,着重从四方面进行运用:班干部的任用要使用能级原则;班干部和班级管理要本着动力原则;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要灵活运用激励原则;运用动力原则凝聚班集体强大的核心力量。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管理学信息动力:信息动力就是让学生了解班级一学期、一月、一周的班级工作和目标。信息动力简单地说就是一方面给学生指出下周我可以做哪些方面的事项,另一方面及时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让学生满怀信心地朝自己既定目标前进。

2.管理原则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

2.1首先要充分调动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要想带出一个好的班级,没有一个好的班级管理组织是很难做到的。首先要确定一个呈树枝状分布的等级管理模式,如班主任和班长统领全班各项工作,各班委各自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如学习委员主管学习事宜,卫生委员主管劳动,团支书主管团的工作,文艺委员主管班级文艺活动,生活委员主管学生生活中的各项事宜,体育委员主管班级体育活动等,每一管理层次都有其职责,每一职位均有相应的职责和权力。班主任和班长是班级最高主管,各班委每周都要把各自的工作在周班会上进行总结并布置下周工作,班长进行监督并及时给班主任汇报工作进展,要给各班委授权,这样才能大胆管理,同时又有班长监督避免滥用权力,或借权力来拉帮结派或泄私愤,这就是集权和分权相适应。班级管理要做到透明、公开、公平,这样人人都会为班级的目标共同努力。

2.2班干部的任用要使用能级原则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用能级原则任用班干部,班干部不能适用终身制,要进行合理调配。能级原则对班级管理的启示:班级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人各有才能,要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科学地使用人才,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如有的学生学习不太优秀,但在文艺方面表现较突出,可以安排其担任文艺委员;学习很好的安排学习委员;任劳任怨不怕脏不怕累的可担当劳动委员等。其次要善于识别发现人才,为各类不同特长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及时发现同学们的各方面才华,让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2.3班干部和班级管理要本着动态原则

全文阅读

独家原创:急诊护理以人为本论文

摘要:急诊护理要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要具备牢固的护理知识,具备正确、熟练的急救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关键词:不抛弃,不放弃;急诊护理;以人为本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的第一线,随着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突发性事故的不断增加,人们迫切需要高质量、高效率、服务好的急救工作,对急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急救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具备牢固的护理知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职业操守的服务理念。

1、牢固的护理知识是急诊护理的前提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对病人强烈的责任感。掌握牢固的护理知识和正确、熟练的急救技术是有效展开急救护理的前提。急诊工作的突出特点是抢救生命,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具备高度抢救护理意识。急诊护理在抢救中时刻处于应激状态,各项抢救操作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抢救的效率往往决定于某项操作的瞬间。因此不仅要求急诊护士有敏捷、快速的反应和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有精湛娴熟的操作技术。一要快,即动作熟练,手急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操作任务;二要准,即操作起来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要稳,即动作轻柔,灵巧,有条不紊可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四要好,即质量高,效率好。娴熟的技术在急诊抢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能为病人赢得抢救时间。

2、应具备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

急诊工作充满风险,具有不稳定性,无规律性。面对突发事件,如自杀、他杀、酗酒、电击等,情绪稳定性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心理防线易被突然升高的瞬间压力所冲垮。若想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抢救病人时处变不惊、泰然自如,就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时刻作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把紧张的抢救变成得心应手的工作,以筑起稳固的心理防线。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在抢救中要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改变以往急诊护士动手不动口的作风,根据病人的特点掌握与其心理沟通的技巧,反复说明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帮助病人自我放松,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3、应具备四种意识

全文阅读

发展观点阐述新世纪科学管理人本原理应用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人力资本”;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情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的诞生是人类管理学科的一次飞跃和革命、来自舒尔茨和贝克尔在本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为进行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在认识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应善于控制情绪、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防产生对工作不利的影响、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正式沟通是随正式组织的产生而产生的、非正式沟通是非正式组织的副产品等,具体请详见。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于20世纪初,它的诞生是人类管理学科的一次飞跃和革命,它将人类的管理思想从抽象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具体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在近一个世纪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管理实践不断向纵深的延伸,标准化管理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种种弊端,昔日的“科学管理”显出其明显的不科学成份。与此同时,以人为本,解决人的系统问题成为21世纪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拟以发展的观点阐述21世纪的科学管理中人本原理的运用。

一、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人力资本”

来自舒尔茨和贝克尔在本世纪60年代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它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理论和实践,该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现有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然而管理总是要有人来参与,要管理者能出色地执行管理的职能,员工能很好地完成其工作,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者和出色的员工,即对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这也是21世纪“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也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通过投资得到的。不经投资的人只能是生理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不能称其为人力资本。因为他未受教育,不具备知识和相应劳动技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个废物而毫无价值。只有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才会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从而才可称为人力资本。然而人在接受这一系列教育、培训和用于提高健康水平的支出与进行物质资本的投资支出一样,以减少现期消费来增加未来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渴望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是一回事,只是投资的方向不同而已。在经济社会,不管是哪一种投资,其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期间内获得利益回报。这使得投资主体的确定显得有些困难。因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机会成本,故一般纯经济单位不愿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第一投资人。所以只好政府承担这一责任。强调人力资本的优先投资,是因为优先投资于人力资本可以为进行整个经济活动奠定人力基础,从而产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可能。以期达到: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减少较高的产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生产率提高……这一良性循环。而作为第一投资人的国家在完成了第一期的投资后,经济单位可作为第二投资人对单位内部人员进行再投资,从而获得比前期更丰厚的利益回报,从整个社会来讲,不管是第一投资还是再投资,都是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投资,其结果是节约了社会资源,个人也得到了很多好处。难怪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如日本1985年教育经费占政府开支的18.7%,韩国则达28-2%,香港为18.7%,而同期我国仅为8.1%,这不能不是对我国的启示。

二、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情商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络维在90年代初创造了“情绪智商”,这一述语,简称情商,基本含义为:1、认识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现在的情绪如何,处于什么样的程度。2、妥善控制情绪。在认识自己的情绪的情况下应善于控制情绪。3、自我激励,随时激励自己振作精神,乐观向上而不受其他因素影响。4、认知他人的情绪。即能够察颜观色,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情绪以及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可能做出的行为5、人际关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和待人,以诚待人。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一书,顿时引起全球轰动,情商的提出是对优秀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绪和感情的支配,什么样的情绪和感情则往往使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管理活动既然是一种系统的行为,那么它必须受情绪和感情的影响。而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则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情商。情商是人的性格的一种素质,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的一种涵养。它包括了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防产生对工作不利的影响;如何激励自己经得起各种挫折,在逆境中成长;如何发奋向上、积极进取;如何为他人着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所以他的哲学思想就是如何宽厚待人,如何培养人的自信心和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它的核心是自控情绪,积极向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谁若能自控情绪、战胜情绪,则他具有特别的智慧,而这种智慧的获得不是生来俱有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培养而具备的一种素质和修养。所以情商的训练已为发达国家的教育所接受,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学生决策能力、情感的管理、压力的处理、同情心、沟通能力、坦诚、领悟力、责任感、勇于表达、合群、冲突的解决等。

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现代管理已逐渐重视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而且它将成为未来21世纪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组织内部,都是由形形的人构成的一个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群体,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若不能进行正常的思想信息的交流,则会使组织信息链条中断,人员之间的关系疏远,组织内部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的产生。很难想象,一个人心涣散、人员之间互相猜疑的组织能在竞争激励的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分析如何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沟通,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通常被视为各个部属进行沟通的过程。它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去找寻部属所需要的,以及探查部属对其本身工作与公司所具有的看法,然后还要使部属人员知晓公司正在进行哪些活动,让部属参与管理的决策过程。在管理中强调沟通,主要包括两种方式:

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倾注

[摘要]人文关怀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和人文关怀具有内在契合性,可以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下文简称“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倾注,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功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把“马原”课和人生教育结合起来,并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26-02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和谐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从科学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抓。科学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事,人文精神让我们修身修德,使我们懂得哪些事情是否该做。它们是互补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急于追赶所谓的现代文明,同时加之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对功利的巨大渴求,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把掌握科技知识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加强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只重视科技的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人格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缺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失衡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冷漠和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社会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认真的思考和足够的警觉。高等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否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这种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使我们开始付出代价。因此,作为大学人一定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倾注。

二、“马原”课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契合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广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而“马原”恰好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对超越个体的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自身信仰、理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马原”在向大学生提供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锻造思想、塑造人格的需要的功能,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哲学思考,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人生的智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为人的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和人文关怀是有内在契合性的。

全文阅读

原文的地位:从中心走向边缘

摘 要:传统翻译理论将原文置于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心地位,而现当代翻译理论则消解了原文的中心地位,使之边缘化。这种地位的转变是影响翻译研究的语言观和哲学观的转变的体现。原文地位的边缘化有利于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也应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

关键词:原文 中心地位 边缘化

一、引言

翻译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原文,可以说,原文是翻译的出发点,也是检验译文的重要参照,因此,原文自然而然地成了翻译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纵观中西译论史,原文在各个翻译理论家、各个学派的理论当中的地位并不完全一样,甚至差别极大。大体上讲,传统译论当中,原文处于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心地位,而在现当代的翻译理论中,原文的这种中心地位遭到了动摇,其地位慢慢被边缘化了。

二、中西传统译论中原文的中心地位

西方早期的译论学派称为语文学派。这一学派主张翻译是艺术,把翻译视为原作者用译入语进行再创造,译文注重神韵,要求译文和原文一样能够给译入语读者带来美的感受。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莱顿,泰特勒和塞弗瑞等。

德莱顿认为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奴隶只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给葡萄追肥整枝,然而酿出的酒却属于主人。(谭载喜,1991:153)从他对译者“奴隶”的身份定位明显可以看出,他的翻译思想是以原文、原作者为中心的,译者这个“奴隶”的使命就是遵从主人――原作者的使唤,将原文的思想、风格用另一种语言完整地再现出来。

另一位语文学派译论家泰特勒在其1791年出版的《论翻译原则》(Essays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指出:“对译者来说,在忠实和谨慎以外,也没有其他要求。但既然不得不承认语言的特性不同,于是一般人都普遍认为,译者的职责只是洞悉原文的意义和精髓,透彻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以及用他认为最适当的文字传达出来。”他由此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译文应该把原文的思想完全传达过来;译文的风格和表达形式应该和原文一样;译文要如原文一般流畅。(Tytler,1978:15)不难看出,这三条原则条条唯原文马首是瞻,原文是高高在上的,好的翻译要将原文的精髓完全传达到译文中去,译文只是原文的“复制品”,其地位是从属于原文的。

全文阅读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概论

摘要:本文介绍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特征及其相关理论,并时其代表人物费米尔和诺德的观点作了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此学派的观点并做出评价。

关键词: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 费米尔 诺德

一、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简介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1971年凯瑟琳娜・赖斯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以“目的论”为其核心理论,强调翻译目的和文本功能。它从新的视角审视翻译活动,在宏观上将翻译纳入人类行为活动,强调其目的性,而不是传统语言学翻译理论所追求的简单的“文本对等”。它从译入语的视角重新诠释翻译,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翻译不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语码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活动。它不仅是译者操作原文本的过程,还涉及翻译发起者或委托人、原作者、译文读者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译者应根据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读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原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译文的表现形式。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关注也就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学派区别于传统语言学派的显著特征。

二、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费米尔(Hans J.Vermeer)

费米尔是德国海德尔伯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语言和翻译研究。费米尔是翻译家卡塔琳娜・莱斯的学生,并与莱斯合著《普通翻译理论框架》。在该书中,他提出该学派核心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Skopos”是拉丁语,即:purpose。“目的论”学者认为,作为交际行为的翻译,它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因此,原文本在翻译中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需要,更加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照的不应是“对等”理论中倡导的原文及其对等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这些因素决定了处于特定译语语境中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而不必拘泥于与原文对等导致在异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功能受到影响。费米尔提出翻译过程应遵循的三大规则,即: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目的规则指译文要达到的交际目的;连贯规则也被称为“文本内一致规则”或“语内连贯”,它反映的是文本内的关系,及译文能否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译语文化及其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规则或称“文本间一致规则”。它反映原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译文文本不能随意创作,过多地偏离原语文本。费米尔把目的规则放在第一位。它贯穿整个文本,适用于文本的各个部分,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从属于目的规则。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目的规则要求原文与译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就放弃忠实规则;如果目的规则要求译文不通顺,那么就要放弃连贯规则。费米尔的另外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合适度原则。合适度指译文是否达到翻译目的及要求,以及在哪种程度上达到翻译要求。功能派学者认为,一句译文本身无所谓合格或不合格,只有当它与所预期的交际功能相对照时,才能作出这种区分。以“合适”为标准来指导翻译。扩大了翻译的范围和翻译技巧的适用范围,翻译被看成是一个从原文化到目的文化的连续体。

2、诺德(Christiane Nord)

全文阅读

论功能派翻译理论与直译标准的辩证统一性

摘 要:功能派目的论的理论开创了翻译策略的新视角,但历来与“直译”、“忠实”等概念无缘。事实上,功能理论仍然从属于“忠实”的翻译理论体系,是在更宏观的层次上坚持着更广义的“直译”标准。功能理论中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忠实”要素,功能派理论与直译也存在着深层的亲缘关系,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功能主义;直译;忠实;信息

一 功能派翻译理论

1 德国功能主义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赖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和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该理论以翻译行为的目的作为理论核心,将研究的焦点由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所产生的预期效果[1],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作为功能派的创始人,德国学者赖斯于1971年率先提出将文本功能作为翻译研究的对象,通过分析原文与译文在功能方面的关系,来完成对翻译行为的评定。由于当时赖斯的理论仍是以等值理论为基础的,是一种相对较灵活的对等,因此这种功能方面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原文与译文的功能等值。

而赖斯的学生费米尔奉行功能派的观点,阐发“译文功能论”的概念,提出了目的论(skopostheory)这一功能派的主要理论,指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当考虑的不是译文与原文的贴切程度,而是译文在目标语这个特定环境下预期达到的某种或某几种效果。而后德国学者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功能+忠诚”[2]的概念,认为“翻译是创作出一种具备某种特定功能的目标语文本。该文本与原文的关系,应当根据目标语环境下的预期功能或某种特定要求加以明确”[3]。从这里可以看到,诺德认为译文虽然需要“忠诚”,但却不一定是原文的刻板再现,而是可以根据某些要求加以改变的。译者需要处理自己同原文作者,读者乃至出版社书商等之间为明确译文预期效果而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从而突现译文的某种特定目的。

2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独特性

全文阅读

哲学阐释学视域中的“文原于道”

[摘要]刘勰论文而“原”“道”,这一问题一直是“龙学”研究中的焦点。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的“理解”视域中,“文原于道”的观念是刘勰对先秦以来的儒家之“经”及“圣人之道”作出的“现在”的“不同理解”。刘勰论文而“原”“道”,意在为“文”寻找终极依据,“文”作为“道”之本体的一种外在显现形式,自此具备了更为坚固的形而上学的终极依据。

[关键词]理解(understanding);视域(perspective);原道;文;终极依据

一、《文心雕龙·原道》篇对“原”与“源”的区别使用

《文心雕龙·原道》的首段经常被看作是概括地说明了作者对文学起源问题的看法①。按照这样的理解,刘勰在这里是确立了自己“文源于道”的观念。可是,高诱注《淮南子·原道训》之“原”为:“原,本也。本道根真,包裹天地,以历万物,故曰原道,用以题篇。”[1]《稗编·文艺》解“原”为:“原,按韵书,原者本也,一说推原也,……推其本原之义以示人也。”[2]从《序志》篇“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一句来看,对刘勰《原道》篇之所谓“原”的意义的理解当取高诱注为宜。此处之“原”用作动词,“本于”之意,亦即“探究(根本)”的意思。“原道”就是本于“道”,若就刘勰此处论“文”而言,则“原道”之意为“探究文之根本”的意思。而且,从整部《文心雕龙》来看,刘勰对“源”与“原”的使用是有明显区别的。《文心雕龙》中在要表达source或origin的意义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使用了“源”字,而且这样的用例很多。“原”字在差不多所有的场合,都是用作意为“探究(根本)”的动词,如《原道》篇“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定势》篇“原其为体,讹势所变”等。日本学者兴膳宏在《(文心雕龙)与(出三藏记集)》一文中对这一问题也有详细论证。他认为:“刘勰把‘原’作为意为‘探究’的动词,‘源’作为意为‘本源’的名词,在使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3]因而,我们在此首先确立《原道》之“原”意为“探究(根本)”的观点,“原道”就是本于“道”,刘勰此处论“文”言“原道”,其意实为“探究文之根本”,即“文原于道”而非“文源于道”,《原道》篇讨论的是文之为文的终极依据问题,而不是文学的起源问题②。

其实,清代学者纪昀对《原道》篇的点评也是意在揭示此篇“探究根本”的实质的。纪昀在此篇开头眉批道:“自汉以来,论文者罕能及此。彦和以此发端,所见在六朝文士之上。”[4]纪氏在此明确指出,刘勰以“原道”作为整部《文心雕龙》的理论起点,实际上已显示了其胜人一筹的卓越的理论天赋,这同时也是其作品得以高于汉魏六朝其他文论的一个重要原因。随后。纪昀又说:“文以载道,明其当然,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识其本乃不逐其末。首揭文体之尊,所以截断众流。”[5]这就进一步明确指出刘勰之“原道”意在论“文”而非“载道”,并且,“原道”的目的在于“明其本然”。这一评语,已明确道出了刘勰《原道》篇的主旨在于“文原于道,明其本然”,而非“文源于道”。所谓“明其本然”,亦即“探究根本”之意,而所谓“根本”,实际即是探寻“终极”的问题。在自己整部作品的首篇首段,刘勰开宗明义,探讨文学的本原,明确自己关于文之终极的观念,即“文原于道”,认为文学的本原是“道”,“道”是天文、地文、人文得以存在的终极依据,即本体。

刘勰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讨论文学,是使《文心雕龙》在当时及后世的文论著作中得以胜人一筹的重要原因之一。罗素思考为什么智者哲人于思想的运作中无法逃避对本体论的建构时,曾把这一疑惑归结为生命主体对“永恒”的追示:“追示一种永恒的东西乃是引入研究哲学(本体论)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6]其实,刘勰思考“文原于道”的时刻,也正是他追示“永恒”的时刻,在刘勰的观念里,“永恒”就是“道”,“道”是天地万物得以安身立命的终极。

二、“文原于道”是刘勰对“圣人之道”作出的“现在”的“不同理解”

“道”的原初意义,就是指涉“道路”。许慎在《说文》中所诠释的“道,所行道也”[7],《尔雅·释宫》的“一达谓之道路”,即是在“道路”的意义上对“道”进行的阐释[8]。在这里,“道”是一个描述形而下之客体的实物名词。以后,“道”的意义从规定人的行动方向的道路,引申、转型为主体所遵循的一种抽象的道理、准则、规律、道德、道义与信念等。但是,同为抽象名词的意义,在具体不同的语境中,“道”的使用已经含有本体与非本体的区别。如《孟子·尽心上》言:“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9]在这里,“道”应该只是作为非本体的道德伦理意义上使用的儒家之道。而《周易·系辞上》言:“一阴一阳谓之道。”[10]《韩非子?解老》曰:“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辑也。”[11]此处所言之“道”则是在世界的终极本体的意义上使用的。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