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去幼儿园实践活动总结

去幼儿园实践活动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教育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少内容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当然也对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1、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2、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该书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幼儿、幼儿教育、幼儿园教学等都进行了一定规律的概括。因此,在幼儿教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总结出来的规律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中的难度。因此,呈现出了容易把握教育对象规律这一特点。

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

1、把教材与学生培养目标相统一

全文阅读

有效开展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

摘 要: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幼儿走出园门,不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为了幼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新时期,幼儿园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让幼儿从中获得快乐,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21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135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教育形式上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挖掘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近年来,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积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让幼儿有机会接触社会,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情,深入挖掘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独特性,选择贴近幼儿实际能力的活动形式,使幼儿体验到参与的乐趣。我根据实际幼儿园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了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 结合教学主题,挖掘社会资源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从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挖掘有效的社会资源,从而让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持久的作用,激励幼儿保持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同时,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结合教学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更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比如,在教大班幼儿《奶牛》的时候,教学目标要求幼儿能够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并大胆添画出与奶牛有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很多幼儿没有见过奶牛,对于奶牛了解的较少,所以无论在启发幼儿语言表达上还是引导幼儿绘画上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通与幼儿园和奶牛养殖基地沟通,带领幼儿到奶牛养殖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幼儿可以更直接地认识奶牛,观察奶牛的外貌特征,了解牛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等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问幼儿:“你们参观了奶牛养殖基地,一定有很多收获,请说出来跟老师和同学分享。”这时很多幼儿都举手发言,课堂高潮不断。有的说奶牛的头上是两个弯弯的牛角,还有的说奶牛的尾巴一摇一摆的。

二、 根据幼儿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全文阅读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探索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园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幼儿走出园门,不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为了幼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新时期,幼儿园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让幼儿从中获得快乐,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性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教育形式上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挖掘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近年来,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积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让幼儿有机会接触社会,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幼儿教师必须要充分了解学情,深入挖掘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独特性,选择贴近幼儿实际能力的活动形式,使幼儿体验到参与的乐趣。我根据实际幼儿园教学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了幼儿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结合教学主题,挖掘社会资源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从幼儿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挖掘有效的社会资源,从而让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持久的作用,激励幼儿保持正确的情感和态度。同时,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结合教学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更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比如,在教大班幼儿《奶牛》的时候,教学目标要求幼儿能够用简单的图形画出不同形态的奶牛,并大胆添画出与奶牛有关的景物,使画面饱满、丰富。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少,很多幼儿没有见过奶牛,对于奶牛了解的较少,所以无论在启发幼儿语言表达上还是引导幼儿绘画上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通与幼儿园和奶牛养殖基地沟通,带领幼儿到奶牛养殖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幼儿可以更直接地认识奶牛,观察奶牛的外貌特征,了解牛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等等。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我问幼儿:“你们参观了奶牛养殖基地,一定有很多收获,请说出来跟老师和同学分享。”这时很多幼儿都举手发言,课堂高潮不断。有的说奶牛的头上是两个弯弯的牛角,还有的说奶牛的尾巴一摇一摆的。

二、根据幼儿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有一些幼儿教师为了追求表面效果,组织一些脱离幼儿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当配角,无法真正感受到社会实践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要深度思考,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科学有效地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并制定清晰明确的活动方案,从而有条不紊的为幼儿创造学习的氛围,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效性和持续性,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比如,我组织了一次带幼儿到超市购物的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带领幼儿亲自体验购物的过程,让幼儿学习简单的钱币知识,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在活动之前,我制定了活动的详细方案:去超市购物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的一个区域。经过幼儿讨论,决定去超市的儿童食品区。而且,幼儿发现去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一条是从菜市场穿过。从安全方面考虑,他们决定走步行街;去超市购物要求幼儿统一穿着园服,并跟爸爸妈妈说明情况,准备5元零钱。在超市里,有的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到手里,但是发现手里的钱不够,在我的启发下,幼儿很聪明的就想到了合买,并且商量好怎么共同分享。

三、鼓励师幼互动,增长知识经验

全文阅读

在社会实践中引导幼儿初步养成必要的安全意识

当前,幼儿时期的孩子生理、心理处在形成时期,缺少辨别是非、善恶的社会安全意识,不能遇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引导幼儿在社会实践中养成必要的安全意识,是做好幼儿安全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常态化

幼儿安全意识是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基本行为的认识。安全意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一,处在学前期的幼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活动和事情,喜欢询问和尝试,总是不停地做出各种动作,他们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儿,总处在运动的状态。其二,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比较强。

二、发挥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提升幼儿安全意识培养

1.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安全意识形成的必要途径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能调动幼儿园、家长和社会三方的有利资源,互相整合将内容和形式达到最有利幼儿发展的程度,使幼儿能广泛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得体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2.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安全意识形成的重要载体

幼儿园社会实践活动中幼儿以主体身份置身于社会活动环境中,以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各种活动,目标就是发展幼儿社会性,主要内容为增强幼儿社会认知、激发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它是一种以幼儿主动参与体验为主的教育活动。

全文阅读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错读、误用与实践的纠结、无奈(三)

错读和误用幼儿教育理论,势必会导致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频频出现乱象。在很大的范围内。许多教师忙于通过园本教研提高专业水平就是众多乱象中的一个。

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个乱象:教师忙于通过园本教研提高专业水平

“园本教研”一词在正规出版的辞书中无法找到。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园本教研”就会有多种“非正规”的解释和理解。

一种解释方法是对“园本教研”顾名思义。所谓教研,就是教学研究,就是幼儿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以改进教学。由此简单地推理,园本教研就是“在自己幼儿园开展的教研”,就是“与其他幼儿园不一样的教研”。根据这种解释,园本教研与数十年来在我国幼儿园中一直开

另一种解释方法是依据园本教研的意义,即园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的范式。长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一直是忠实取向的,即倾向于将课程实施的过程定位于忠实地、一成不变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范式也是以培养课程方案的忠实执行者为目标的。而今,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取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强调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以获取个人化的实践性知识,而实现这种转变的一种

在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幼儿园教师实施的应该是后一种园本教研。在很大的范围内,幼儿园教师都被要求去做园本教研,去观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项工作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人员在还没有弄清楚园本教研是什么以及开展园本教研的利弊是什么的情况下,就通过行政途径要求幼儿园教师都去实施园本教研,并将其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导向以及管理和评估的要求。一些人在自己还没有弄清楚园本教研是什么、为什么做和怎么做的情况下,就到处“指导”幼儿园教师去实施园本教研,“检查”幼儿园教师实施园本教研的情况了。许多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明明知道自己对园本教研不是很明白,难以胜任,却不得不全身心地投入,因为幼儿园是否有观察、记录、反思性研究案例以及儿童成长档案等已经成为不少地区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这样做给许多教师增加了负担,他们没有经由专业的培训,或者经由了不到位的甚至错误的培训去做观察、记录、案例和档案。由此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低效和无效甚至错误的事情:这样做也给许多指导、评估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增加了负担,他们还没有弄清楚有关园本教研的理论和实践,就不得不去做不明白的工作。

应该让全体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将时间花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是最不值得的;应该让全体幼儿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没有快乐的教师就没有快乐的儿童,要求教师去做不明白的事情是在折腾教师,他们是不会有快乐的,他们甚至还可能会将不良情绪发泄在儿童身上。

全文阅读

参与式园本教研运行机制探析

摘 要 十几年来,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化到多样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案例研讨、课题研究、听课―说课―评课、教师研究工作坊和参与式园本教研等多种园本教研的模式。参与式园本教研区别其他类型的园本教研主要在于教师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计划、目标、内容的制定过程;在参与式园本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教师自始至终都是教研的主体。参与式园本教研的运行机制成为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园本教研 参与式园本教研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40

2006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函》,计划拟用五年的时间,建立和完善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在全国建立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幼儿园,探索出保证“园本教研”有效地、持续地开展下去的长效机制。园本教研由此成为了提高幼儿园保教水平和质量保证。

基于笔者实习的工作经历,在长沙市示范性幼儿园实习期间曾参加过多次幼儿园组织的园本教研活动。园本教研在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完善幼儿园课程实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幼儿园作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其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和园本教研的实施在对幼儿园本身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幼儿的发展及其对其他兄弟幼儿园的辐射带动相互促进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参与式园本教研运行机制

1.1 参与式园本教研活动的要素

参与式园本教研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形式、教研内容、教研方案、教研主持人、教研时间、活动现场、外部环境等。

全文阅读

架起幼儿园教学与中职幼教实践教学的桥梁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状况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她们是孩子们幸福明天的缔造者和保护着,她们承载着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殷切期望。因而,她们的仪表言行,对所教的幼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等特点。但是她们的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对抽象性知识不感兴趣。加上学生选择学前教育这个专业时,一部分学生是自己喜欢而选择的;一部分是家长喜欢而选择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抱着来学校玩玩的心理而选择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学习动力的强弱、未来目标的模糊和清晰。“幼教实践”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时,仅靠教师的讲解引导、材料的辅助,学生也会因为它偏理论性而兴趣不高,会因为她缺少实践性而有隔空操作的感觉。因此,把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让学生既得到学校里的理论指导,又能在幼儿园进行实实在在的操作体验,对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二、架起桥梁,与学生一起走进幼儿园

1、利用幼儿园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抽象性知识不感兴趣,而“幼教实践”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这门学科之前,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着学生走入幼儿园。让学生对幼儿园的设施、墙面设计、班级文化、幼儿园教育工作制度等方面进行大体的了解。通过幼儿园工作人员的介绍、学生自己的观察和与幼儿教师、幼儿的交流,学生就会对幼儿园活动的流程、教师的工作情况有了初步的、整体上的认识。当在课堂中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第一章幼儿园活动概述时,学生就会联系已有的经验,自主进行学习,再加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学生理解得就会既快又深,而且学习的热情也会很高。

2、利用角色转变,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必备的业务能力。学生在学校期间,她们的身份只是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的解惑者、引导者、授业者。两者的分工不同,自然在思想、责任、体验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因此,抽出时间让学生转换角色,去幼儿园真正地承担教师的职责,进行实际授课活动。通过给幼儿上课,检验本组的研究成果,学生会真实地体验到老师的艰辛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这是作为学生无法体验到的。如,在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在学生理解了理论知识之后,学生分组合作,共同研究出方案,再由每组的一名代表在学校课堂中进行试讲。根据试讲的情况和师生互评的情况,各组自行讨论进行完善。之后,申请学校统一安排学生集体去幼儿园进行教学活动。实习结束后组织学生总结归纳本组所设计成果的得与失,最后选择出最恰当的方案。通过角色的转换,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运用能力,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将来从事的幼教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新型的人才时代。《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坚持科学的儿童观,坚持现代教育的发展观。要做到这些,首先得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其创新意识。如,在学习“第四章教师教育基本技能”时,_选择幼儿园中同龄的平行班级或同一个班级,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导人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并记录下课堂情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体验不同教学方法所带来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并立志为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3、利用开展活动全面发展学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能够让孩子们得到和谐发展,首先需要幼儿教师得到全面的发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这门学科特点,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赛来全面发展学生。如,根据“第二章第五节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内容,可以组织“幼儿园墙面设计”活动大赛;根据说课部分的知识要求,可以组织“幼教实践说课比赛”;根据第三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的教案设计要求,可以组织“幼教实践教学案例比赛”、“幼儿园课堂教学比赛”,等等。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自由组建参赛团队。’为了获得好的比赛结果,学生必然会想办法搜集大量的有关活动比赛的材料,教师可点拨学生,给予适当地指导。学生通过去书店阅读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去幼儿园请教幼儿园教师等方法,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全文阅读

“幼儿园学期教科研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

章由--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转载注明出处!

幼儿园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把握《纲要》精髓,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扮演好教师的多重角色,充分认知和尊重幼儿生命特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自觉创造与生命相和谐、与个体生命相一致的教育;在“存精、吸纳、创新”的课程研究总原则下,突显语言特色,坚持课程与课题研究整合相融求效益,不断深化园本课程建设,推动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立足实际,深入课改,把《纲要》精神转化为实际的、科学的教育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突显我园语言教育特色,向全市展示教育成果。

3、开拓教育资源,在有目的、有准备的生活实践中提高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全文阅读

在幼儿教学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探讨

摘 要: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少内容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存在着缺乏实践性、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的特点,因此,结合这一特点,本文认为,通过促进教材与培养目标相协调、开展案例教学法、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课后布置实践性特点的作业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教学过程;学生;实践能力;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60-02

幼儿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少内容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特点,采取相关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当然也对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幼儿教育学基础教学的特点

1、缺乏实践性

《幼儿教育学基础》一书是幼教专业的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幼儿教育概论和基础知识、幼儿园教育中的各种要素和幼儿园教育的相关实施路径,通过递进的方式把这三个方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幼儿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看,主要以理论知识介绍、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的涉及到实践性的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学教学中,该门课程教学呈现出缺乏实践性的特点。

2、教师容易把握教育对象的规律

全文阅读

园本“活动课程”的建构过程及思考

一、园本“活动课程”的由来

2009年,北京市第六幼儿园(以下简称“六幼”)在思考园所发展时决定要进行园本“活动课程”建设,主要目的是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的思维方式,促进教师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注重研究幼儿“学”的过程中,使教师不断发现幼儿的“学”,从而反“教”思。

六幼建园50多年来,积淀了深厚的园所文化和众多教学研究成果。一直以来教师们都比较重视研究“教”,但对幼儿“学”的研究很不够。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过程中,教师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的“学”实际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幼儿的学习和成人不同,他们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之中学习。因此,关注和研究幼儿的“学”,促进幼儿在自主的生活、游戏中成长,并获得其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经验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该是今天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在介绍美国高瞻课程的《活动中的幼儿》一书中,提到幼儿可以在自由游戏中自己做计划,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幼儿在游戏中会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和获得认知。这正好与幼儿园要突破的以教师为本的“教”的问题相吻合,因此书中的理念、方法就成了我园“活动课程”最初的模板。

二、建设“活动课程” 的策略

《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好的操作模式,能够指引教师不断地发现幼儿,给幼儿的主动学习以有效和及时的帮助?也就是说让正确的教育理念“操作”起来,这是我们进行“活动课程” 研究的切入点。考虑到教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思维模式和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因此在“活动课程”研究中,我们始终关注教师已有的经验和接受能力,从教师能理解的语言词汇和已经习惯的工作内容出发建构活动课程模式,引领教师关注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学”的过程,促进教师主动在教育教学中探索、反思,以在课程建设中不断提升幼儿园教育品质,也让教师在实践中逐渐拥有正确的、自己的教育思想。

三、对“活动课程”的解释

园本“活动课程”以“活动”冠名,是表明幼儿园课程一定是在幼儿亲历的、积极的“活动”中进行,以不断提示教师和幼儿互动的方式,彻底摒弃教师单向传递的“我教你学”的“教”的模式。

我们确定了“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思路:(1)符合教育的终极目标;(2)能够直接指导实践;(3)在形成文字的时候,注意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教师记忆和落实。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