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国大学生论文

全国大学生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内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综述

安全教育对高校安全稳定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2004年4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2006年北京市教委提出:在首都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简称“三进”)的工作,2008年上海颁布了全国首个地方性《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规定该市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以此为契机许多省市和高校逐渐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而安全知识课程教学也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取得了积极的发展。不过就全国而言,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整体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2012年通过对17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云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三进”情况的调查发现,实现安全教育“进课堂”的不到60%,“进教材”的不到40%,“进学分”的只有10%左右。如今对于全国大多数高校而言,大学生安全教育依然仅处于宣传阶段,实践教学远未达到有计划、有目标、规范的层次。同时,对于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高校,“教育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让人困惑,在校大学生因安全意识差而被抢、被盗、被骗、被害的案件及火灾、交通事故等仍屡有发生,大学生参与违法犯罪仍呈增多趋势,安全教育到底有没有用?还要不要继续?这样的追问令人疑惑,更令人深思。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之原因分析

国内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是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特别是信息科技变革带来的安全教育“教”“学”双方观念需求冲突的结果,其原因可归纳为:

(一)教育体制滞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安全”一词的内涵已扩展了许多,非传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先后进入安全视野,但一直沿用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制模式却没有对此及时做出调整。教育规划上,国内却至今没有统一、权威、可操作的政策条例来落实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开展缺乏强制力,知识内容缺乏深度广度和系统性,带来了诸如教学随意、目标模糊、主体不清、评价缺失等等一系列问题。

(二)内心认同缺失

当代大学生中许多是独生子女,不少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心理素质脆弱,一方面普遍对自身的安全期望很高,总强调别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安全防范、身边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对学校的安全教育不当回事;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安全教育多为发生问题后非常重视,但具体落实却是重管理轻教育,重形式轻内容,重事后轻预防;高校职能部门地位尴尬,落实空间和能力有限;具体从事安全教育教学的同志,对安全教育的前途发展方向迷茫、信心不足。对安全教育缺乏内心认同的普世心态,导致安全教育的思想根基脆弱,难有作为。

全文阅读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际与省际分布特征分析

[摘 要] 通过对1999~2012年的1369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校际、省际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1)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存在显著的校际差异;(2)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分布存在显著的省际差异;(3)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省际分布与高校层级分布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强正相关。最后,提出加大对博士生培养弱势地区、弱势高校的投入与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校际分布;省际分布;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G64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40-03

0 引言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s,简称NEDD)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评选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自1999年至2012年,该评选工作已连续进行了14届,共有1369 篇博士学位论文脱颖而出。统计并分析这些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省际分布与校际分布特征,研究其分布规律,对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校际分布特征

1.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来源高校类别

目前,我国博士生培养单位有两大类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其中,高等院校按照学校层次可以分为985高校、211高校和一般高校,按照学校性质可分为普通高校和军事院校;科研机构包括中科院研究生院、社科院研究生院、部分国家部委与省级地方政府的科研机构[1]。其中,高等学校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来源。如表1,14年来,源自普通高等学校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1123篇,占论文总数的82%;源自军事院校系统(不含3所“211工程”军校)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40篇,占总数的2.9%;源自中科院系统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4篇,占总数的13.4%;源自其他科研机构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2篇,占总数的1.6%。

全文阅读

提高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摘要:随着国内高校全英文专业建设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国外留学生来我国攻读研究生学位。本文从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学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实践出发,通过分析和总结,试图为国内高校提高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10-02

一、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

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指标[1]。随着国内全英文专业建设的完善,降低了留学生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汉语门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就读。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已经成为的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2]。按照上海交通大学规划,留学研究生约占我校研究生人数的10%左右,每年达到数百人的规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为我校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学院之一,每年招收国际研究生数十人。随着国际研究生规模的增长,提高全英文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全英文专业留学生培养质量的迫切性

目前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水平参差不齐。虽然也有少量来自国外知名大学的优秀生源,但是大多数留学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与国内学生相比较为薄弱。在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招生的初期,我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吸引国际留学生就读,在留学生数量达到一定比例之后,下一步工作重点是提高留学生生源素质。一方面,在目前国内研究生招生人数暂时无法获得突破,每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国内学生招生人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全英文专业留学生培养质量,能够使国际留学生成为国内生源的良好补充。另一方面,全英文专业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也必将推动国际化研究生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院提高全英文专业留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全文阅读

中国大陆高校ESI社会科学国际比较研究

摘要:以ESI数据库指标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知识图谱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大陆高校与国际顶尖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绩效与主题的异同。结果发现,大陆高校论文产出力相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基金论文比高于全球样本高校,研究主题侧重理论政策,但实证研究躺佟=ㄒ槲夜高校社会科学大力开展国际交流,关注国际研究热点,重视实证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绩效;研究主题

一、引言

自2001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推出《基本科学指标集(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数据库以后,国内已经有很多学者运用该数据库进行学科评估或机构的科研评价研究。何培等根据ESI 2002~2012 年的数据,对C9 高校和美、英、澳研究型大学群体ESI 前1%学科的论文产出规模、影响力、学科结构等进行了分析;倪瑞等基于ESI 数据库对2000~2010年期间国内外部分高校数学等6 个理学学科的发展实力进行比较;丁佐奇研究了我国6所著名药学机构相关的五个ESI学科的发展现状,从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比较其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差距;胡瑶利用ESI 数据库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水平科技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其他“985 高校”横向比较。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有:一是运用ESI进行跨国比较,Soteriades等基于ESI论文数与总被引数指标,对生物医学领域欧盟与美国的科研产出进行了比较;Csajbok等利用ESI研究了不同学科的H指数,发现欧盟虽然在全球处于较强位置,但是没有一个学科可以与美国比拟;二是基于ESI进行学科评估以及科研评价,如Taataaeil等基于ESI对图书情报科学的跨学科延伸进行了研究;Cova等对伊比利亚多所大学的ESI学科排名进行了特征分析;Kharabaf等基于ES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对伊朗过去35年的科学发展进行了研究。而用ESI深入到学科研究主题等方面鲜有研究。

本文将在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到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内容与特点层面,从论文数量、主要发文期刊、研究主题等层面分析中国大陆高校与国际顶尖高校社会科学学科的差异,探究我国大陆高校与全球顶尖高校的差距与发展对策,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

ESI可以按照科学家、机构、国家/地区和期刊通过近10年SCI/SSCI收录的论文进行数据分析并多种排名榜。本文秉用了ESI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整11年的论文数据,同时对WOS按照ESI原理检索2003~2013整11年数据。中国大陆选取社会科学进入全球前1%的9所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后文简称中国高校);国外高校的选取依据邱均平教授的《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排行榜(2013)》,选取社会科学学科全球排名前3的高校,分别是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密歇根大学(后文简称全球Top3高校),共检索出社会科学论文22051篇,从中筛选出被引频次20以上的4619篇论文作为分析样本。针对论文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运用Excel、CiteSpaceⅢ等分析软件,对中国高校与全球前三高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全文阅读

转型年代·青年与中国故事

2013年11月16日至 1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主办的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转型年代、青年与中国故事”在北京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能宪,副院长吕品田、贾磊磊,《光明日报》副总编沈卫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原所长、《文艺理论与批评》主编陈飞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邵燕君,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常务副主任郭春林,《十月》常务副主编陈东捷,海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复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海南、西安、哈尔滨、济南、重庆、宁夏等地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批评家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的记者共计 7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主持。

王能宪在致辞中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和王文章院长向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向出席论坛的朋友们表示欢迎。他指出,文艺评论是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之间的中介与结合,青年文艺论坛的青年学者以他们深厚的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介入对当前文艺作品与现象的评论,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方式。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只是一个开始,希望这个全国性论坛能够持续举办下去,希望一代青年评论家能够在这里成长起来。接下来,沈卫星、白烨、陈飞龙、刘复生分别致辞。

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是在“青年文艺论坛”的基础上筹备、举办的。 2011年 6月,在王文章院长及院领导班子的鼎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组建了当代文艺批评中心,试图把理论与批评、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此后,马文所每月举办一期青年文艺论坛,以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在京高校和文化学术机构的青年批评家与学者为主体,采用“专题发言 +圆桌讨论”的形式,对当前文艺领域带有时代症候性的新作品、新现象、新问题进行研讨,到2013年10月共计已举办 29期,赢得了评论界、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并积累了初步的经验,形成了一支文艺批评的青年队伍。

在开幕式之后的第一单元“新视野中的当代文艺批评”中,吕品田、贾磊磊、张颐武、邵燕君、陈福民、吴文科、陈剑澜、陈东捷等多名资深专家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我们应当建立文化自信,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形成一套自己的话语。当前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中国故事”。现在文艺作品所表征出的问题,用原有的理论框架已经分析不了。面对如此复杂的现实,如果评论家按照原有的阐释框架对作品进行分析,这样的批评肯定是失效的。新的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他们特别提出,希望青年文艺论坛能够建立一种真正的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体现中国自身价值观的话语体系,从而为中国文艺评论的发展和繁荣留下新的一页。

在接下来的一天半里,来自北京及其他各地的青年评论家和学者先后围绕“三十年中国故事新解读”和“文艺前沿与未来生长点”两个分议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和互动交流。海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复生指出,评论家对社会生活要有一种“远景”,才能对当下的生活进行判断,支持文学写作的深层动力之一是作家所崇尚的社会理想;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乔焕江认为,文学媒体的网络化与数字化已经改变了当代文学的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对网络文学及其对文学生态的影响深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丽军着重分析了 “70后”作家所处的历史语境及其突围的方向;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副所长牛学智指出,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应该结合正在变化的时代问题,探索一种新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方式;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图书评论》主编周志强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文艺作品中的伦理关系,探讨伦理关系及其表现形式上的变化;上海大学中文系的周展安和文化研究系的朱善杰,分别结合思想界及现实中的具体事件,探讨文艺与它们的联系以及 “公共性”问题;我院青年学者李云雷、孙佳山、王磊、崔柯、杨娟、关莉丽、张慧瑜、陈均、李雷、徐刚、李修建、李松睿等,也都在论坛上做了发言。

在闭幕式上,郭春林和祝东力做了总结发言。他们指出,这次论坛的总议题包含三个关键词“转型年代”、“青年”、“中国故事”,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转型年代指中国与世界正在面临的大变局,中国故事是对这个变局所做的主观叙述,而青年一代正是这个变局的亲历者,即将承担着历史主体的变革者的角色,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叙述的主体。

第一届全国青年文艺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预计今后将同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每年举办一届,逐步将之打造成全国青年文艺评论的常设机制和平台。

祝东力: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 理论研究所所长

全文阅读

高校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语言初探

摘要:用汉语还是英语撰写学位论文是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中经常遇到的实践问题。要确定学位论文的撰写语言,须结合国内外的规定与做法,根据留学研究生实际情况、毕业专业特点、论文研究领域及授课语言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研究,指出在硕士层面,建议大多数采用汉语撰写学位论文;理工农医专业,大多数以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为宜。

关键词:来华留学研究生;研究生教育;学位论文;撰写语言

作者简介:张良(1973-),男,浙江嵊州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许永旺(1953-),男,浙江平湖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0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立项课题(项目编号:Y201301)、2014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4SCG01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43-02

随着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实践中,经常遇到学位论文用何种语言的撰写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语言所持的两种对立观点、国内外的规定与做法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学位论文撰写语言:汉语还是英语

一种观点认为,来华留学研究生理应要用汉语撰写学位论文。主要理由如下:

全文阅读

辽宁省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摘要 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统计数据,对2009年辽宁省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的总体情况、学科分布、机构分布、被引用情况、作者情况、基金与资助产出论文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反映辽宁省科技论文的现状和发展水平。

关键词 辽宁省;科技论文;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C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05-02

科技论文是科学活动产出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对一个地区的科技论文的产出量及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从一个侧面反映科学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和发展性,揭示一个地区的科研发展的现状、科研实力、科技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本文通过对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辽宁省2009年发表的国内外论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了解区域优势及科技环境,以供政府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判断和决策参考。

1 2009年辽宁省国际论文统计与分析

1.1 辽宁省国际论文产出情况

2009年,SCI、EI和CPCI-S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量280 158篇,比上年增长3.43%,占世界科技论文总数的12.29%,居于世界第2位。其中辽宁省科技论文数继续增加,共11 933篇,比上年增长7.48%,占全国科技论文总数的4.26%,排在全国第7位,与上年位次相同,位于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山西、浙江之后。2009年,SCI、EI和CPCI-S收录的辽宁省科技论文数量分别为4 612篇、4 844篇和2 477篇,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24%、5.21%和4.75%,居于全国第9、5、6位。

1.2 辽宁省国际论文的学科分布情况

全文阅读

酒魂诗韵显风流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榜书研究会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南京市青年书协副主席、南京龙神书画院副院长、澳门印社社员、南京印社社员、西部书画艺术院特聘书画师、西南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研究所研究员。近年受邀在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中央党校、西南大学、仁怀酒都、河北大学、苏州吴江、南京铁道学院、广州技术师范学院等举办学术讲座和艺术创作指导。多次参加南京、远东、无锡、东莞等地慈善拍卖和义卖创造新的记录。

2009年6月由江苏省书协主办,在江苏美术馆成功举办“诗酒风流・邱世鸿书法篆刻艺术展”,获得好评,“文化江苏”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3月由现代快报、艺+美术馆举办“诗韵酒魂・壮此生邱世鸿书法精品展”。《美术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神州书画报》、《中国书画》、《中国书法》、《中国美术研究》、《珍藏》、《艺术百家》、《艺术名家》、《华夏大家》等刊物多次刊登“名家访谈”专题。

出版专著有《邱世鸿书法篆刻集》、《抚云斋书法文集》、《魏晋书法的艺术精神》、《创作与理念》、《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大学行书教程》、《诗酒风流》、《抚云斋诗稿》、《邱世鸿草书千字文》、《抚云斋艺术论评集》(正版)。

论文多次参加全国书学研讨会二十余次,多次应邀请在全国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在各类刊物、文章100余篇。2004年论文《论新文书法与文化精神》获得“中国文联理论奖”三等奖,2008年艺术论文获得江苏教育厅颁发的“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专著《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2011年论文获得大学生艺术节艺术论文“特等奖”。

参展,荣获奖项:

“全国高校师生作品展”(优秀奖1989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新人新作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文阅读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拓荒性著作

列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邹进文教授所著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开创性著作,其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中国现代经济学不是从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思想中“内生”出来的,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在早期移植西方经济学及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近代留学生群体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学术思想成为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独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缺乏对近代留学生群体经济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成就迄今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该书以中同近代留学生博士论文为切入点研究留学生留学期间的经济思想,重点研究留学生博士论文对经济学的贡献。作者论述了留学生博士论文在理论经济学、财政理论、金融理论、农业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工商管理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是一部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二、挖掘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史料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学科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该学科一百多年来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是运用中文文献资料,外文文献资料少有运用,存在文献收罗不足的问题,导致中同近代经济思想特别是民国经济思想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许多经济思想没有系统加以研究。比如民国时期的刘大中、蒋硕杰、林霖、何廉和方显廷等的经济思想都没有进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甚至没有列入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教科书。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既要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创新,也要有史料的新发现。作者利用从欧美各国收集到的英文、法文及德文经济学博士论文,中国近代留学生在欧美经济学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两方学者在欧美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国近代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评论文章等,研究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的变迁,其中大多数资料是第一手资料且第一次运用。

三、提出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观点

以往学术界认为中国近代留学生经济学博士论文没有理论创见,不应该纳入中国经济思想史中。该书从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全面阐述了中同近代留学生经济学博士论文的学术成就,认为许多成果不仅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些成果甚至对于世界经济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如在货币理论方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崛起,货币政策成为国家干预的主要手段,实行货币政策首先必须明确货币的定义及确定货币供应量,当时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定期存款不是货币。中国留学美国的经济学博十1937年在《美国经济评论》第27卷第1期发表了两篇论文,全面阐述了定期存款是货币的观点,其结论后来成为货币理论的定论。该书许多见解或首次提出,或厘清、修正前人成说,填补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学术空白,如该书第一次考证了中国首位在欧洲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留学生的生平及其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

(责任辑:孙艳)

全文阅读

开放获取对论文影响力的作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2016年第五期

摘要

【目的】以4个学科SCI论文为例,分析开放获取(OA)对期刊论文影响力的作用,以期对我国期刊OA发展提供启示。【方法】利用InCites数据库研究2010—2014年整合替代医学学科Top20高发文国家/地区、机构的OA论文与全部论文的被引率和CNCI的差异,并比较该学科OA期刊和非OA期刊的指标差异;利用WebofScience数据库比较整合替代医学、农学、细胞组织工程学和行为学4个学科OA论文与非OA及全部论文影响力的差异。【结果】整合替代医学在高发文国家/地区、高发文机构及高发文期刊等不同层面,OA论文整体上低于全部论文的影响力;在4个学科,2010—2014年OA论文整体上低于非OA论文和全部论文的影响力。【结论】当开放获取成为出版常态后,科技期刊之间的竞争核心仍然是论文质量,仅依靠OA并不能有效提升期刊论文的影响力。

关键词

开放获取;CNCI;被引率;整合替代医学

随着开放获取(Access,OA)的迅猛发展,开放获取文献数量和质量均稳步上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已有开放期刊11413种[2]。有研究预计,到2017—2021年,开放出版论文将占全部论文的50%,到2020—2025年,将达到90%[3]。有专家认为国内的科技期刊应抓住机遇,尽快融合OA出版模式,以扩大期刊的影响[4-5]。也有学者认为OA的研究和实践在我国的推进还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OA的有序推进[6]。OA目前发展为以下3种主要经济模式:(1)以BMC、PLoS为代表的纯OA,商业出版社推动的复合期刊模式,以APC作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2)大学和机构出钱资助出版的金色OA,比如密歇根大学和乌特列支大学;(3)订阅模式下的传统期刊实行的出版一段时间后才能免费获取的“绿色OA”[7]。近年来,国内部分优秀期刊采取和国际出版商合作开放获取(由编辑部或者作者支付APC),以期迅速提升期刊的国内外影响力,但尚未见对这些期刊OA前后成效的相关报道,更多的期刊还在为是否OA犹豫不决。自开放获取出现以来,关于其学术质量的问题就一直存有争论,开放获取期刊/论文的质量如何,是否如大家所期望的:采取OA后,期刊/论文的影响力,即大幅提升?有同仁对中文科技期刊OA情况分析发现:对于某些零被引论文,OA在某种程度上只能增加无效阅读次数[8];对英文科技期刊的分析发现:JCR收录的期刊和JCR收录的非OA期刊2004—2006年影响因子变化的情况没有显著差别[9]。

还有研究发现,Scopus和WoS在医学、药学、生物和地球科学领域OA比例较高,Scopus和WoS收录的OA期刊在各学科上的期刊评价指标均值均低于非OA期刊[10]。Mccabe与Snyder[11]研究发现:“从订阅期刊转向开放获取期刊可以使文章的引用率平均提高8%,获益主要集中于顶级期刊。开放获取会让排名低的期刊的引用率显著降低,因此开放获取会加剧文章争取读者关注上的竞争,从而分化出期刊中的失败者和获胜者”。Davis[12]报道了一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发现开放获取文章在出版后的第一年中下载量显著增加,拥有更广泛的读者,但与对照组订阅获取的文章相比,并未获得更早、更多的被引用率。在随后的一篇综述里,Davis和Walters[13]对现有的证据进行评估,并得出结论:OA对文章被引用率的影响是“不清晰”的。通过统计学或方法学控制混杂变量后,几乎没有证据显示开放获取状态独立地影响被引用次数。还有学者研究发现[14],在医学领域,在过去10年里创办的OA期刊得到的引用率与同期创办的订阅期刊大致相同。笔者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近五年在某个学科中的OA论文影响力并没有高于非OA论文的影响力,由此展开研究,分析OA对期刊论文影响力的作用,比较OA论文和非OA论文、全部论文的影响力的差异,希望为促进我国科技期刊OA的良性发展提供一点参考和借鉴。

1数据来源和分析指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