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文化征文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精选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特征

我国改革开发的近30年里,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真正担当起了“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任。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49.7%,民营工业在我国工业中的比重达到60%左右,比2000年提高了约14个百分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国家税收的重要途径、对外贸易的生力军。随着自身的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生存中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企业只是单纯模仿国外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做法的必然结果就是企业内部并没有产生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正面文化,反而变成了阻碍企业运营的负面文化。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仅仅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地探讨什么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解决单纯模仿、生搬硬套的问题。而现如今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稀缺的,以下笔者将通过对企业文化特征的探讨,提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所应具备的特征。

企业文化及其特征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组织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其特征主要包括无形性与有形性、稳定性与前瞻性、系统性与多样性等几个方面。

(一)无形性与有形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它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营哲学等都是无形的。企业文化由不同层次的文化组成的系统,有表层文化、中间层文化、深层文化,三个层次的文化相互联系,构成企业文化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规范和约束是一种“软约束”。注重无形性的同时,不可忽视企业中有形的因素。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的发挥必须通过企业中有形的载体,没有这些有形载体,那么企业文化是无法存在的。

(二)稳定性与前瞻性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强大的相对稳定性。不会因日常经营环境的变化、制造技术的改变、某些员工的流动而激烈动荡。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指导性,一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远比规章制度及其他公司章程对员工更具影响力。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好比清新的空气,通过点点滴滴、似有若无地渗透,于无声处浸透了企业成员的思想, 它积淀于人们的观念深处,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和习惯。

(三)系统性与多样性

企业文化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不是空洞的抽象。这些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系统。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传统不同、企业产生背景乃至企业领导与员工个性、素质不同,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多样性。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的内涵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规模已经从最初的家庭作坊逐步地扩张,部分企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发展空间由家乡一直延伸到海外,经营内容也由单一产品扩大为多领域的产品与服务集合。在此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伴随着企业的建立、成长,正确地认识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对企业进一步、持续的成长就十分关键,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为本的“新儒商”文化

重诺守信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我国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国家,许多组织的组织文化均继承了儒家思想,民营企业也不例外。作为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文化观念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约束条件,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信用经济”。塑造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公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诚信为基本目标,如何能在公司内部营造出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公司应该建立诚信模式。诚信模式是一种动态的模式,它通过检查组织中要求明确沟通的具体领域以建立诚信文化,这些领域包括增长、赢利、明确反馈、承诺、迅速解决、尊重和责任。在此过程中,还要创造和持续更新适合自己企业情况的一整套关于诚信模式的战略。

(二)企业家应将其性格特征体现在企业文化当中

企业发展所需的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企业家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是企业家品质、才华、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展和放大。由于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是企业精神的化身和倡导者,企业家个人的形象,往往在员工中起着模特效应,促进企业文化的转化和创新。

(三)以用人唯贤的人才策略替代任人唯亲的世袭制

家族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这句古语深深地影响着很多的企业主。诚然在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组织形式中,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可以增进决策和公司运营的效率。但随着企业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以取代原有的血缘体系,是民营企业文化塑造的重要内涵。

企业的发展要靠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努力,因此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功和谐的统一起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考察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是否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方面。现如今很多民营企业均有了自己的员工培训体系,也有些企业将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当作竞争的战略,并确立激励和监督机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员工流失是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通过员工关怀、营造企业温馨气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来增进企业的凝聚力也是衡量当代企业文化优与劣、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志。同时公司的选拔制度要透明化,要以能力作为基准而不是以关系的远近作为标准,也是用人唯贤的企业文化的必然要求。

(四)确立长久发展的公司理念并与员工、社会分享企业愿景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总是给人一种目光短浅、缺乏远大抱负的印象。通过塑造注重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公司的愿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企业内部人员以及外部社会是改变这种形象的重要手段。公司应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促进这种文化在公司内部生根、发芽直到茁壮成长为公司的强势文化。这样,公司的员工会更加认可公司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加强公司的凝聚力,同时也可以加强社会对公司的了解、信任。

(五)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乃至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的核心单元。因此,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不能只考虑其自身的技术指标,例如:股价、市场占有率等,还应该观察其社会职责的履行程度。美国每年都要评选出最受民众尊重的十大公司,这些公司无一不是业绩良好、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大公司,同时,这些公司也都承担着很多的社会责任,例如:员工的保险、社会的环保支出等。

我国的民营企业如何改变原来那种一心只想着赚钱而不关心社会的“小”形象,是现如今民企企业文化、经营哲学的关键体现。一个成功企业最重要的推销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其自身。一个产品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而过时被淘汰,但一个公司的形象或理念会被消费者一直记住。因此这就要求民营企业除了自身的经营还要积极的投身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之中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阿瑟•R•辛库提,托马斯•L•斯坦丁.塑造诚信型组织[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文化动力;民营企业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B127)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区域文化特征与民营企业文化动力源泉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8日

文化动力是指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化动力观就是对这种推动作用的认识。企业文化动力中所包含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科学与技术文化、精神文化、传统与惯例文化、突破与范式文化、道德与责任文化等。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的文化动力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然而,其本身的动力来源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现代区域之间的竞争,是不同地域范围内区域间综合实力的角逐,既是其资源、能源、技术、项目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生态、科技、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其中文化是一个区域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在特定的区域里一点一滴形成的,是当地所特有的,是一个区域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区域品格的象征。看一个区域有没有吸引力,有没有竞争力,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至关重要。

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制度经济学派认为,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被称为文化的东西,是影响制度创新和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从风俗习惯到观念系统,从心理到意识,形成了对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独特看法;传统文化所确认的行为规范、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在人们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任何制度中都包含着文化内涵,制度的内涵从文化的角度就是以自身的存在包含、象征、实现着人的观念及其所体现的人内心感悟的生存世界和意义。传统文化所表现的习惯和风俗,在制度创新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为制度创新的新资源,把民间流行的风俗习惯演变为有效的制度;二是成为制度创新的“瓶颈”,即它们唯有改变方能建立新制度。一种制度只有与文化相容才能被接受和发展进而发挥作用。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优秀的区域文化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优秀的区域文化能够发挥创造能力,培育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他能决定创业企业经营的理念。许多具有潜在创业优势资源的创业者在优秀区域文化的激励下尝试经营活动和在此激励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形成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创新文化决定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是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得以形成和高效运转的环境,是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的源泉。企业文化的形成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成员在企业内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区域文化的结果。

区域文化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同,从以下方面发挥作用:第一,区域文化影响企业文化个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的个性。一个企业的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区人文特征、商业特征的缩影。区域文化观念对区域内企业文化的培育、形成、发展都有无形影响;第二,区域文化有利于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消费者的文化渊源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认同;第三,区域文化有助于企业规避文化风险。企业文化风险的产生“源自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内部来看,文化风险主要是针对来自不同文化员工的管理风险,即由于不同文化导致的管理风格的差异以及由于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员之间和员工之间不能建立起协调关系而带来的管理失败的风险。化解企业文化风险,需要文化整合。区域文化能有效建立文化认同,有效缓解文化冲突,消除文化差异。

二、典型区域文化形成的企业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的区域文化按地理位置,主要有潮汕文化、徽商文化、晋商文化、湖湘文化、江浙文化等。在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文化,无一不打下当地区域文化的深深烙印。

(一)潮汕文化。潮汕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两个方面的精髓。一是精细。农业的精耕细作、手工业的精雕细刻、商贸的精心经营、饮食的精工制作、艺术的精益求精,无一不与精细有关。在地少人多、孤身下南洋的窘迫下,激发了潮汕人敢闯敢拼的同时,他们还学会了善于谋略、精打细算、精明细致地经营事业,精而不奸,使他们在异国他乡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成熟事业;二是乐群。潮汕人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们乐观、团结、能与人为善,既能团结内部族群,又善于与异族打交道。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族群,与其他族群互为影响、碰撞、交汇、融合而发展成的民系。潮汕文化通过移民、商业传播以扩散出去,同时又受到华侨文化的影响,焕发出独特的侨乡色彩。在2016年的“宝万之争”中,据报道,宝能集团得到了来自潮汕商会的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支持。

(二)徽商文化。徽商发端于东晋,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以经营盐、典当、茶木为主,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曾雄踞中国商界达三百年之久,拥有“无徽不成镇”的盛名。徽商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贾而好儒的文化追求。其“晓诗书、通大义、好贤礼士、雅好艺事”的儒商形象,体现了徽商对高文化素质的一种追求,在此追求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方能在商道中运筹帷幄,立于不败之地;二是以义取利的诚信品格。徽商在经营活动中,坚守“财自道生,利缘义取”的信条,以儒术饰贾事,遵行“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徽商“以义取利”的诚信品格,守信用、重承诺,正是当今社会最为可贵的品质;三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徽商的创业历程可形象的称之为“徽骆驼”精神,“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充分地体现了徽商的这种驼商创业文化;四是回报社会的感恩情怀。徽商在致富之后,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捐资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建义仓、修水利、筑道路、兴学校等。

(三)晋商文化。晋商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明清时期,他们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在国际贸易中也是实力雄厚的商业集团。他们经营的品种之繁多、商业资本之雄厚、活动区域之广大、在商业界的影响之深远,与犹太商人、威尼斯商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人。中国传统商人主要在儒家思想文化影响下从事商业活动,可称作儒商,而晋商则是儒商现象的典型形态。晋商文化及其精神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差,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及客观地理环境的影响,造就了晋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二是集群发展的抱团意识。晋商的集群发展是以利缘、地缘、神缘、亲缘、业缘为纽带而形成的抱团意识;三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晋商在创业过程中,勇于开拓,不怕风险,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他们曾经摆脱地域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弃农经商、背井离乡、走出故里、闯关东、下江南、越戈壁、甚至到国外发展;四是竞合相间的兼容策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眼光敏锐,审时度势;积极主动,适机而上;协调关系,增强友谊;既能与人宽容共处、和平共事,又能让利经营、薄利取信。

(四)江浙文化。作为工业化时代一个社会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别适应市场化、工业化变革的精神素质,江浙文化实质是一种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的自主创新精神。在江浙人的性格中张扬着创新、开拓、不墨守成规的精神或文化因子。正是这些文化因子使浙江、江苏成为制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江浙文化核心内容有:一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不断创业及创新创业则是江浙商人的共同本质特征。@种勇于创业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都无所畏,这种善于创业的能力,也源于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硬是在别人不愿做、不敢做、做不到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二是勤于思考、灵活应变的竞争意识,强烈的经营谋利动机和敏锐的市场意识,调动了江浙创业者大脑中的每一个神经,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开动脑筋、勇于探索、挖空心思地捕捉商机,绞尽脑汁地寻找市场空当,乘势而上,乘虚而入;三是学习模仿,小中见大的务实精神;四是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冒险精神。

(五)湖湘文化。湖湘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来源于两种文化的融合:南下的中原文化,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唐宋以前的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这两个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在思想学术层面,中原的儒学是湖湘文化的来源。从社会心理层面,如湖湘的民风民俗、心理特征等,则主要源于本土文化传统。湖湘文化的精髓主要有:一是心忧天下的精神,具有责任意识。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到变法图强的谭嗣同、辛亥革命中的湖湘志士,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潇湘大地上一代又一代伟人先贤心忧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救国图强为理想的伟大精神凝聚成了湖湘文化的核心精髓;二是兼收并蓄的精神,具有开放意识。从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率先打破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思想禁锢,创立了具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思想光辉的哲学体系,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主张而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开放思想的首创者,再到率先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三是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创新意识。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创新精神;四是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传统儒学的一种“入世哲学”,目的就是要改变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理想中的社会秩序。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三、识别民营企业文化构建的动力源泉

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千变万化,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也存在差异,企业的发展历程也完全不相同,企业成员的背景各异,由于复杂的经历、学识、能力等个性因素与市场竞争、社会责任观等共性因素的综合结果,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企业发展的文化有着相似的动力来源,识别这些文化动力来源,有助于企业培育与强化软实力。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民营企业管理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百花齐放,如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政”,即民本思想或人本主义,其主要内容包括:和、中庸、仁、富民、德治,教化、正己、礼、正名、义利、信、尚贤等。道家《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既有“治国”,又有“用兵”;既有宏观调控,又有微观权术,是被称为“君王南面之术”的重要著作。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原则,善下的用人思想。老子说:“知人者智”。意思是说:认识人才,发现人才,才称得上有智慧。如何使用人才呢?老子形象地比喻:“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句话的意思是:江海之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所集聚的缘故,是因为它处于低下的好地位。老子把江海比作领导者,把许多河流比作众多的人才,领导者对待人才应该谦下。法家的以法治国的行政管理思想、富国以农的经济管理思想、用人唯贤的人事管理思想。兵家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而索其情”的索情――信息管理,“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的五事与系统管理文化。孙子曰:“将者,国之辅也”,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谓之曰领导者的才能素质。其他的流派,谓之曰诸子百家,各有所长。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文化特征;建设之道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1-0078-02

创业型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抓住市场机会进入某领域的新建企业,获得立足之地;一类是内部资源整合重构的“老企业创新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当前时期,在知识经济爆炸、行业竞争激烈、社会就业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主动或被动的创业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是,创业型企业的发展和延续却是十分棘手和极为敏感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创业型企业在短暂的发展后就风光不再,更多的企业则面临着后劲不足的风险。反观那些成长迅速、发展稳固的创业型企业,则一直洋溢着“在创业、再创业”的文化氛围。

一、创业型企业的特点和短板

创业型企业拥有巨大的创新性、市场性、动态性及其适应性。所谓创新性是不断地突破原有的技术或者产品格局,用创造性的新产品、新方案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所谓市场性是指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动态需求变化状态来调整企业的业务及其发展方向;所谓动态性既包括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又包括外部的运营策略、竞争方式都是因时制宜、不停变化,没有既定的格局和模式;所谓适应性就是创业型企业更加灵活地配置资源、更加主动地迎接变化、更加积极地应对风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确保生存。

创业型企业虽然抓得住机会,但是缺乏品牌影响力、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缺乏稳固的经营团队、缺乏必要的机制保障。那么,一个创业型的企业依赖什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是文化,是精神,是价值观。

大家都熟知马云所带领的阿里巴巴,其之所以创业成功,发展势头强劲,最核心的资源其实是它的企业文化。在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团队在最艰难的时候依赖的就是价值观、使命感,不仅仅是树立了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用阿里巴巴、马云自己特殊的语言、特殊的动作和特殊的程序不停地宣扬。宣扬“独孤九剑”、“六脉神剑”、“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代表”,这样被不停宣扬的特殊的话语所表达的就是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

二、创业型企业更需要企业文化

很多人说,创业期一切都未定型,何谈企业文化?此阶段讨论和建设企业文化,更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这样的说法不算错,但是时过境迁、不合时宜。今天的创业型企业面临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复杂的环境,虽然缺乏的资源很多,但是创业的理想、信念和决心却前所未有,而将上述因素熔炼在一起的“企业文化”才是今天那些缺乏资金、缺乏人脉的创业型企业的灵魂和支柱。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战略。权且不谈战略和企业文化之间究竟有何关系,但是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战略,就是一个创业团队所共有的价值观和共同的理想,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便是不够准确的语言表达,但却是创业型企业所有员工对于企业的创立初衷、业务范围、资源运作和远景蓝图的共同认识。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组织凝聚力。创业企业的组织结构不会最优、创业阶段的业务困难难以想象,在不断地迎接市场冲击和竞争挤压的情况下,创业企业的组织何以不散?那是因为有一种独有的企业文化在支撑、感召和吸引。很多创业型企业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内涵中最光辉的一点,在最困难的时候吸引了人才、稳固了团队。

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市场需求。可以说,任何一家从小而大的创业型企业都会经历市场从不理解、嫌弃到逐渐认可、欣然接受的过程。在“我时代”特征愈加清晰的今天,在产品同质更加明显的今天,消费者选择倾向于认知一致、行为一致的创业型企业就无可厚非了。

三、创业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型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中所面临的都是苛刻的经营环境,这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不同的企业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是其共性的企业文化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可以说,创业型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再普通不过却最了不得的二十个字:激情、学习、互敬、冒险、直觉、少说多做、亲如一家、向上。

1.激情。不再墨守成规,愿意另辟蹊径开创一份新的事业,首要的是激情。据说,微软的企业文化中就渗透着一种激情,每一个员工都认为自己做的事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甚至连看门的人也会觉得能给微软看门是一件异常荣耀的事,正是这种引以为傲的工作激情像心理基石一样支撑着微软王国多年来在IT界傲视群雄。

2.学习。曾经说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套用在今天的企业创业上来讲就是:在创业中学习创业。创业型企业不像守业型企业那样一切有模式、有制度、有经验,都需要大家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理念是任何企业的创业之本。

3.互敬。斯坦福大学著名管理学家吉姆·科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总结道:“在我们采访的那些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中,员工对工作的热爱,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与之共事的伙伴的热爱。”可以说,互敬是投入工作的前提,投入工作是创业成功的保证。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特征

我国改革开发的近30年里,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真正担当起了“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重任。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约为49.7%,民营工业在我国工业中的比重达到60%左右,比2000年提高了约14个百分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国家税收的重要途径、对外贸易的生力军。随着自身的发展,民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成长、生存中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企业只是单纯模仿国外知名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做法的必然结果就是企业内部并没有产生一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正面文化,反而变成了阻碍企业运营的负面文化。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了仅仅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入地探讨什么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解决单纯模仿、生搬硬套的问题。而现如今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稀缺的,以下笔者将通过对企业文化特征的探讨,提出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所应具备的特征。

企业文化及其特征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以科学管理为基础,组织物质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其特征主要包括无形性与有形性、稳定性与前瞻性、系统性与多样性等几个方面。

(一)无形性与有形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信念、道德和心理的力量。它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营哲学等都是无形的。企业文化由不同层次的文化组成的系统,有表层文化、中间层文化、深层文化,三个层次的文化相互联系,构成企业文化的有机整体。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规范和约束是一种“软约束”。注重无形性的同时,不可忽视企业中有形的因素。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的发挥必须通过企业中有形的载体,没有这些有形载体,那么企业文化是无法存在的。

(二)稳定性与前瞻性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强大的相对稳定性。不会因日常经营环境的变化、制造技术的改变、某些员工的流动而激烈动荡。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指导性,一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职称论文人们的行为,远比规章制度及其他公司章程对员工更具影响力。企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好比清新的空气,通过点点滴滴、似有若无地渗透,于无声处浸透了企业成员的思想,它积淀于人们的观念深处,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和习惯。

(三)系统性与多样性

企业文化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不是空洞的抽象。这些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系统。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传统不同、企业产生背景乃至企业领导与员工个性、素质不同,导致了企业文化的多样性。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显著特征,是企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工业社会企业文化功能反功能特征创新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而企业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并非所有的关系或行为的范围和形式都是可以事先预测的。企业文化会引导企业成员自觉地作出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选择;特定的价值观会激励员工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行为;受同一价值观的影响,企业员工在不同时空的行为准则必然会趋向相互协调一致。

知识经济正向我们悄然走来。知识在企业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人事管理、财务制度等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正日显重要。知识及其运用的产品化、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知识化是我们在愈来愈多的企业中可观察到的、正在发生的客观现象。不管人们是否已经认识到,也不管人们是否或愿意,知识经济正逐渐取代工业经济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与反攻能

企业文化最简单的定义为“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这种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可能未被明确宣布,但他们通常隐含于企业成员作为其行为前提的思维模式的假设中,是已经被企业成员无意识地普遍认可的。他们的行为会自觉地,甚至是会不自觉地受到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的行为影响具体表现在行为导向、行为激励以及行为协调等三个方面。因此,企业文化具有也具有行为导向功能、行为激励功能和行为协调功能。

企业文化的反功能与企业文化的功能相对应的:当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与企业的战略选择相适应时,企业文化便表现出上述的行为导向、激励以及协调的作用。然而,当企业战略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需要进行调整时,企业文化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造,否则人们所熟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就可能导致人们在行为准则上惯性,从而严重阻滞的战略调整,企业文化因此而表现出制约企业发展的反攻能或负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其功能和反攻能可能表现得同样出色。因此。我们既要注意充分利用文化引导这个低成本的管理、特别是战略管理的工具;同时,又更应关注在战略调整时的文化改造,以避免文化对企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制约作用。

二、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特征

在迄今为止的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通常是事后总结的结果,主要与历史和传统有关,因此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

1.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副产品而出现的

企业文化的概念在管理研究中大概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对日美企业经营方式以及美国不同企业经营方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美日的一些学者的出了“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起支持作用”的结论,但这些成功的企业文化都不是企业可以追求的结果,而是企业经营者,甚至十几代经营者在企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与行为方式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成了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结果。

2.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经过岁月流逝逐渐积累而成的。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反映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行为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所体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所以用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实际上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员工今天的行动。

3.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发挥作用的

在工业社会中,企业通过制度结构规范不同参与者类群间的权利关系,通过统一指挥、分层授权的层级结构来规范制约员工在企业经营中的正式关系,通过设计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来制约和诱导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则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在制度结构和层级结构不能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

4.企业文化是一元的

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倡导一种被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以及由这种价值观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具有异种价值观的员工是难以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其行为通常难以被企业的其他员工所接受。工业社会的企业文化,根据定义排斥异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企业文化的这种一元性与工业社会中层级组织的等级指挥、标准作业、规则一致的特点以及影响这些特点的早期工业社会的消费需求的无差异性是互相呼应的。三、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正在到来的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从而将对企业文化带来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整。

1.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文化手段重要性的这种变化是与层级结构的网络化改造相关的。在层级结构中,管理中枢利用严格的等级制度统一指挥和控制着整个企业的活动,而在实行分权化管理的网络化层级结构中,各工作单元也是决策中心。管理中枢主要通过信息的提供去影响、引导和协调这些单元的决策以及决策的组织实施。在这些情况下,用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影响各工作单元在不同时空的行为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文化”将成为保证和促进网络化层级结构条件下企业组织活动一体化的粘合剂。

2.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

文化一旦成为企业管理重要的甚至主要的手段,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旦成为协调和统一人们行为的主要工具,人们便不能再消极地等待,让文化在经过漫长的岁月流逝后再缓慢形成。实际上,在网络化的层级结构中,当管理中枢无需直接利用权力去分配和协调下属单位的活动后,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就不仅是组织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而是要通过基本政策的制定,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倡导某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文化,总结和介绍这种文化影响下成功工作单元的事例,以促进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各工作单元迅速普遍地接受,并使之成为影响他们行为选择的基本规范。

3.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或者更准确说,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

传统工业社会的企业文化体现的主要是企业的“组织记忆”。这种记忆记录了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假使环境参数不发生重要变化,人们依据昨天的经验和惯例还可以应对未来的变化。然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环境是急剧变化的,过去的,过去成功的经验在今天崭新的现实面前往往显得无力。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在客观上需要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的不断创新。这种创新要求企业文化必须是学习型的。

实际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组织记忆的形成。在管理中枢的倡导和推动下,人们必须迅速学习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因此,网络化层级结构中的企业文化首先是自觉学习的结果,网络化的层级结构也将有利于组织文化的学习:各工作单元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将会使组织不断习得新的知识。而组织内纵横交错的沟通网络则会使得各单元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在组织内迅速传播。知识的迅速习得与经验的迅速交流将促使网络化层级组织不断创新并推广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

4.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金融企业 企业文化 特征

金融企业文化其本质是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发展中的一项分支,是从金融企业的发展特点从出发,对企业文化应该重视的侧重点进行了深入的解析。金融企业是指执行业务需要取得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金融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包括执业需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等;执业需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执业需取得保险业务许可证的各类保险公司等。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在经营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货币的管理和经营,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要重视经济哲学理论的运用。所谓经济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需要科学的理论来加以指导,而通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指导方式,最终会形成经营哲学。例如:“全能银行”的案例就是很好的说明,80年代美国的银行业出现了一种极为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就是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逐步挣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桎梏,通过各种迂回曲折的方式,包括兼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始向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渗透,由此形成可办理几乎所有金融业务的所谓“全能银行”。通过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任何成功的经营哲学都是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在实践之中验证和补充经营理念,同时发展自身的经营特点,这种转变从本质来讲就是经济哲学的合理运用,发展了全面化的金融企业发展策略,同时又在这种发展之中渗透了“以经济发展”为主的金融银行企业文化内涵。其次,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内涵还要考虑到价值观念,企业价值观念往往反映着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常常规定出企业在对内管理和对外竞争等方面行为和思维方式上“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如何进行”、“什么是基础”等原则,因而看上去企业价值观念似乎是非常强大的,然而并不尽然,企业价值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脆弱的一面,如果企业文化的发展脱离了企业原有的经济价值观念和市场竞争价值观念,任何企业文化都会显示出不长久的内在缺陷,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价值观念。

一、我国金融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优势特征分析

金融企业文化管理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其包括鲜明的政治性、广泛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和企业个性等基本特征。其中,有着这样一些建设及管理的优势特征:

(一)“以人为本”思想优势

金融企业文化管理的发展必然走向管理工作内容更为突出的方向,从这些年来中国金融企业的文化管理发展来看,很多金融企业将其文化本质表现为“以人为本”、“激励导向”等管理模式,实现了透过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实质性转变。由此可见,未来的金融企业文化管理发展必将培育先进文化作为主导因素,从现实经济效益、长远动力效益和人力资源开发效益等方面出发,整体推进企业发展。而企业文化理论的重点在管理和文化的结合,中心工作应是抓住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方式。金融企业文化管理的作用要有明确的个性化发展方向,因为企业文化毕竟是刚刚兴起的一门企业管理的学科,诸多金融企业尚处在探索阶段,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雷同、模仿等现象屡见不鲜,企业文化建设中个性化模糊、不鲜明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共性问题。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信息社会不断地给现代社会造成巨大压力,企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在迅速弱化,金融自创资源的作用日益强化,创建独有的企业生存发展资源,才能使企业显示强大的个性化特征,又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保持强劲的生命力。自创丰富的独有资源,主要依赖于企业的文化创新能力。

(二)“文化品牌”管理优势

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积淀,将成为现代金融企业家的首要任务和最终成功的目标境界。企业只要有灿烂丰厚、内涵隽永的企业文化,就可以支撑企业在大浪淘沙中成为中流砥柱。独具魅力的金融企业文化,能给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品牌的成长需要对外宣传的扩张,更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积淀。后者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对于金融企业而言,文化内涵不是硬性规定的,而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有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习惯。文化和习惯都需要养成、需要自觉。古代的“文德教化”,实质上讲的就是习惯养成。中国金融企业的文化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文化养成上下工夫,在强化执行和令行禁止上下工夫。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用文化的伟力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但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及管理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发展劣势。

二、我国金融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及管理劣势特征分析

(一)文化有形,内涵无形

当前金融企业对文化的创设十分重视,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来实现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其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企业管理者内心,成为金融企业发展的方向指引措施。但是对企业现有的文化内涵分析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文化建设属于“文化有形,内涵无形”,也就是在整体的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找到了金融企业文化的“突破口”和“宣传点”,形成了文化制度模式,也已经成为了文字内容,在企业内部宣传,但是却没有在企业中形成深刻的文化内涵。首先,当前金融企业的企业文化只体现少数人的价值观,难以在企业内开展与传播,往往是以单纯化的企业发展口号为主,以企业的整体利益为主。这种文化要求其本质是没有错误的,因为任何企业文化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企业建设,但是这种利益指标的反应就使得多数企业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降低。只体现少数人的企业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注定是要消亡的。例如:很多家族式的银行企业在发展之初有着较为良好的前景,但是却没有迎合市场经济做出改革创新,仍然是以维护家族利益进行企业经营,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走向企业文化的消亡,最终形成企业发展的薄弱,而后被吞并或破产。这些都说明企业发展离不开多数人的利益共享机制。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没有认清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利益,甚至更多的金融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金融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管理者并没有主观认同,他们认为与其建设企业文化,不如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当前金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不能因为有侧重点就对企业文化全面忽视,要制定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利润增长有着隐性的、长期的推动作用,我国金融企业发展必须正视很多企业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总结经验,重视对企业文化内在形式的创设和外在形式的宣传。

“文化有形,内涵无形”导致了企业文化不能跟进企业的发展,不能管理企业的制度。形象塑造与品牌建设方面缺乏企业特色,企业管理按照管理的系统划分,又可分为企业战略、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企业结构、企业制度等系统的管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金融企业,在创业及发展阶段,都特别重视流程、结构、制度的管理,而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精神和品牌形象。在进行企业形象塑造和品牌建设时,由于认识不足造成有的轻视企业形象导入、有的企业夸大企业形象作用;有的企业偏重企业标志设计,忽视信息传达;也有的企业跟风随大流,忽视市场调查,忽视自身特点,缺乏自身文化内涵。以上种种表现均属于文化内涵无形的问题表现,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单纯的一项简单工程,而是涉及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文化建设,金融企业必须从自身的发展考虑,从企业每个人的利益出发,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形象的促进作用,保证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业务发展、企业制度等方面的优势化促进作用。

(二)重视文化,脱离管理

对于我国的金融企业而言,多数管理组织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文化生活的丰富,同时将企业的营销和形象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这种错误的认知使得金融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时,将文化建设作为一条单行线来发展,将其与企业的其他业务流程独立出来,形成了专门化的“文化建设”。这样一来,这种文化建设其实就是对企业的文化生活调整,与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相去甚远。在这种思想的建设下,企业内部往往会进行运动会、网站建设、报刊建设、工会活动、传媒宣传等活动,这些活动均属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管理”。

无论是目标的类别还是构成要素,企业管理包含了企业文化建设。从目标来看,“企业管理整合框架”较之“企业文化整体框架”增加了另一类目标,即战略目标,它处于比其他目标更高的层次。战略目标来自于一个主体的使命或愿景,因而经营、报告、目标必须与其相协调。金融企业管理应用在战略制订以及朝着实现其他三类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而“企业管理整合框架”的目标较之“企业文化整体框架”从构成要素来看,企业文化被涵盖在企业管理之内,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管理比企业文化建设更广泛,拓展和细化了目标及措施对策,因此企业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但同时,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的协调是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困惑。文化务虚,制度务实,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困扰中国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目前长期存在的管理模式包括:一是重视管理,轻视文化。由于行业特征,多数金融企业都有着相当严格的管理措施,而对于企业文化而言则是近些年提倡起来的活动内容,很多企业领导都将其视为金融企业的宣传手段,没有投入过多的制度化、模式化的创新思想,也没有考虑到其文化的可拓展空间。二是轻视管理,重视文化。很多金融企业在机构改革创新思考的背景下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会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带动的管理风气视为企业在同行业领先的优势,因此不断地扩大文化影响面。与此同时就使得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失控。三是过度管理,过度文化。金融企业领导组织认为制度和文化管理是双向发展的途径,两方面必须都投入资金、人力物力进行全面的开发和创新,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组织内部的职工压力过大,无形之中多了很多任务,使得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以上三种情况其实都不适合中国金融企业文化的发展路径,必须尽快进行观念转变,当然这种转变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促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模式就是以企业文化的发展理念来控制,企业的所有建设者都了解和遵循企业发展制度,对制度的遵从成为了建设者内在的主观认同,而这种认同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制度管理人成为了基本依据。

反之,中国的金融企业发展首先管理规范程度不够,观念陈旧。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只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面对市场竞争趋势的加大,企业为创造各自的利益,不愿意安排时间给职工培训。造成企业职工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缺乏。没有形成或完善有利于调动高技能人才积极性的分配制度。没有建立并完善职工凭职业技能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大小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在这种管理影响下,企业的发展没有融合作用,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必须进行双向融合。我国金融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以制度为转换力度,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在整体企业制度化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完善发展我国金融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确保制度效力,避免人为干预。

(三)追求传统,缺乏创新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就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内容作了深入分析,并对物业管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 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使商品经济领域的竞争 日趋激烈,也引发了人们服务观念、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全球化经济竞争时代,没有文化和品格是万万不能的,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

一、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以房屋为管理对象,以人为服务对象 的市场主体,应对企业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实际就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物业管理企业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具体来说,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物业管理企业在长期经营服务实践过程形成,并为本企业员工自学遵守和奉行的的共同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化制度和企业形象的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价值理念,作用对象则是企业全体员工。

将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文化与其他行业企业的企业文化 比较起来 ,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把握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创新性文化

由于物业管理产品的均质化及市场竞争激烈化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首要特征——创新文化。物业管理公司要做出良好业绩,靠得是过硬的管理服务,这是物业管理企业生存的基础。然而,由于各个物业管理公司,无论是在物业管理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差异都是细微的。无论你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知名企业还是非知名企业,就物业管理服务而言,内容上日复一 日,物业管理服务各个岗位绿化、清洁、维修、保安,工作内容也趋于一致。就这样,在物业管理产品质地无差别化的前提下,一个物业管理企业要想从众多同质企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物业管理从内容到方式各个环节上不断创新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服务,适应个性化市场需要,创造个性化物业管理品牌。倡导物业管理服务创新精神、创新物业管理理念与模式,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二)服务性文化

物业管理行业性质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服务文化。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企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说“管理”,其对象指的是“物”,即物业;说“服务”,其对象是“人”,即业主。所谓“管理”,实质上是“服务”的内容。归根到底,是为业主去管理物业。因此,提倡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强调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微利性文化

物业管理企业所处行业属微利行业,企业经营的目标不是获取暴利。所以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策略不同于一般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要做到“开源节流”。一方面,造就物业管理企业经 营理念 的“规模经济 、多元化和智能化”三种价值取向。这三种价值取向,旨在“开源”。其中,规模经济重在提高物业市场占有率,多元化重在挖掘既得市场经济潜力,智能化则重在提高物业管理科技含量以期提高获利能力。另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能不强调“节流”,追求人员精干化,工作流程简约化 ,工作方式效率化。而且也由于物业管理企业在与业主的角色关系中兼有管家的角色定位,因而其文化内涵不能不包含一些由此而决定的精神特色,如节约节俭精神等等。

(四)社区性文化

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对象都是一定范围社区的物业,服务对象是业主与使用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物业管理企业也是众多文化建设主体中的一个自然主体之一。但是,我们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中的特殊地位,使物业管理企业成为社区文化的天然组织者,而社区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使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打上深深的社区文化烙印。而物业管理企业企业文化社区化价值取向,在性质上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价值观念在社区的渗透、辐射、影响,在形式上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的文化管理、氛围管理、公约管理。从而,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社区性倾向。

(五)细节文化

细节文化是指企业以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创造一种超越一般行业标准,超常规的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以求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更好的市场宣传效果的一种企业文化。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即业主。因此提倡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强调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这个特征又决定了其细节文化。物业管理中的细节是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代表,细节最富有表现力,最容易形成口碑宣传和新闻效应,细节在势均力敌的竞争中,往往能够起到一种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六)执行力文化

物业管理企业尤其强调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企业管理运行当中制定的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够使企业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是业主和使用人;物业管理强调竞争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物业管理服务注重细节。这些都需要一整套成体系的技术、行为等规范。

二、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基本任务是构建富有竞争活力的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凝炼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 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企业价值观在不同领域的体现或具体化。凝炼企业价值观念,主要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定位,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在企业员工中引起共鸣,实现员工对本企业价值、理念、精神的认同。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2.形成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理念是企业思想、文化观念等意识特质的总和,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经营企业的哲学、思想、观念,它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方针、战略决策、行为准则和工作方法,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形成企业经营理念,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思考,提炼特色鲜明、充满生机而又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使企业的资金、人员、设备、信息等资源真正发挥效力。

3.确立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中的决定性要素,它反映了企业员工集体的心理状态、意志状态、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以及相应的精神氛围。确立企业精神,就是将企业现有的思想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使企业改革发展的经营思想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

4.明确企业发展目标

企业发展目标是企业文化的引航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使之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将自己的岗位工作与实现企业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把企业的经营发展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责任。

5.建设企业道德规范

建设企业道德规范,主要是加强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建设,形成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形成企业微观意识形态。

6.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为实现其发展目标,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是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是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各项有关法规,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经验,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构筑完整的制度体系,完善管理环境。坚持制度在先,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服务。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保证整个企业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运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并在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使全体职工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7.塑造企业形象

塑造企业形象,是从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做起,它们是建设企业形象战略的三大支柱,即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s)、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通过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建设,铸造企业灵魂,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塑造现代企业新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对内对外良好 的公众形象 。

三、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企业 自身特点、市场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目标不断加以充实完善,还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其他管理制度冲突碰撞,防止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脱节。应当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还要看到企业员工接受和自己价值观有一定差异的企业价值观念,是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服从行为,是一种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行为。企业应该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应该避免下面几个问题 :

1.避免无文化现象

没有文化的物业管理企业必定是失败的企业如果企业仅有十分系统、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必须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能会导致企业活力不足、缺乏忧患意识,甚至会有离心现象产生。

2.避免文化愚民现象

如果过于强调企业的某种文化理念,推广教育手段过急,可能会使企业员工盲从,而缺乏独立思考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如果企业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无异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避免文化理想现象

企业文化如脱离实际,其倡导的文化理念超出企业范围,或认为企业文化可代替一切企业管理所有其他内容,可能会使企业忽视眼前的险恶环境,会流于假大空的陷阱。甚至可能和业主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从而使企业的运作不灵验,导致企业运作环境恶化。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创新性细节执行力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就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内容作了深入分析,并对物业管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使商品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也引发了人们服务观念、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企业发展和生存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全球化经济竞争时代,没有文化和品格是万万不能的,物业管理企业也不例外。

一、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物业管理企业作为以房屋为管理对象,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市场主体,应对企业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实际就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对物业管理企业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具体来说,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物业管理企业在长期经营服务实践过程形成,并为本企业员工自学遵守和奉行的的共同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化制度和企业形象的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价值理念,作用对象则是企业全体员工。

将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业文化与其他行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起来,可以从六个方面来把握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创新性文化

由于物业管理产品的均质化及市场竞争激烈化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首要特征——创新文化。物业管理公司要做出良好业绩,靠得是过硬的管理服务,这是物业管理企业生存的基础。然而,由于各个物业管理公司,无论是在物业管理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差异都是细微的。无论你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知名企业还是非知名企业,就物业管理服务而言,内容上日复一日,物业管理服务各个岗位绿化、清洁、维修、保安,工作内容也趋于一致。就这样,在物业管理产品质地无差别化的前提下,一个物业管理企业要想从众多同质企业中脱颖而出,就需要在物业管理从内容到方式各个环节上不断创新形成个性化的管理服务,适应个性化市场需要,创造个性化物业管理品牌。倡导物业管理服务创新精神、创新物业管理理念与模式,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二)服务性文化

物业管理行业性质决定了物业管理企业文化是服务文化。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企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说“管理”,其对象指的是“物”,即物业;说“服务”,其对象是“人”,即业主。所谓“管理”,实质上是“服务”的内容。归根到底,是为业主去管理物业。因此,提倡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强调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

(三)微利性文化

物业管理企业所处行业属微利行业,企业经营的目标不是获取暴利。所以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策略不同于一般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要做到“开源节流”。一方面,造就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理念的“规模经济、多元化和智能化”三种价值取向。这三种价值取向,旨在“开源”。其中,规模经济重在提高物业市场占有率,多元化重在挖掘既得市场经济潜力,智能化则重在提高物业管理科技含量以期提高获利能力。另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能不强调“节流”,追求人员精干化,工作流程简约化,工作方式效率化。而且也由于物业管理企业在与业主的角色关系中兼有管家的角色定位,因而其文化内涵不能不包含一些由此而决定的精神特色,如节约节俭精神等等。

(四)社区性文化

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对象都是一定范围社区的物业,服务对象是业主与使用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物业管理企业也是众多文化建设主体中的一个自然主体之一。但是,我们物业管理公司在社区中的特殊地位,使物业管理企业成为社区文化的天然组织者,而社区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使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打上深深的社区文化烙印。而物业管理企业企业文化社区化价值取向,在性质上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价值观念在社区的渗透、辐射、影响,在形式上表现为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的文化管理、氛围管理、公约管理。从而,物业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明显的社区性倾向。

(五)细节文化

细节文化是指企业以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努力创造一种超越一般行业标准,超常规的个性化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以求获得更高的顾客满意度和更好的市场宣传效果的一种企业文化。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物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即业主。因此提倡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强调服务理念、服务意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物业管理企业文化的这个特征又决定了其细节文化。物业管理中的细节是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的代表,细节最富有表现力,最容易形成口碑宣传和新闻效应,细节在势均力敌的竞争中,往往能够起到一种四两拨千斤的重要作用。

(六)执行力文化

物业管理企业尤其强调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企业管理运行当中制定的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够使企业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物业管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服务对象是业主和使用人;物业管理强调竞争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物业管理服务注重细节。这些都需要一整套成体系的技术、行为等规范。

二、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基本任务是构建富有竞争活力的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凝炼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企业文化的所有内容都是在企业价值观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企业价值观在不同领域的体现或具体化。凝炼企业价值观念,主要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企业定位,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在企业员工中引起共鸣,实现员工对本企业价值、理念、精神的认同。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2.形成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理念是企业思想、文化观念等意识特质的总和,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经营企业的哲学、思想、观念,它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方针、战略决策、行为准则和工作方法,是企业一切工作的思想基础,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形成企业经营理念,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生产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策略的思考,提炼特色鲜明、充满生机而又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从而使企业的资金、人员、设备、信息等资源真正发挥效力。

3.确立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中的决定性要素,它反映了企业员工集体的心理状态、意志状态、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以及相应的精神氛围。确立企业精神,就是将企业现有的思想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有意识地提倡、培养员工群体的优良精神风貌,使企业改革发展的经营思想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

4.明确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发展目标是企业文化的引航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使之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形成企业的凝聚力从而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将自己的岗位工作与实现企业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把企业的经营发展转化为每一位员工的责任。

5.建设企业道德规范

建设企业道德规范,主要是加强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建设,形成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形成企业微观意识形态。

6.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为实现其发展目标,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是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是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发的各项有关法规,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物业管理企业经验,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构筑完整的制度体系,完善管理环境。坚持制度在先,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服务。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保证整个企业能够分工协作、井然有序、高效运转,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并在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使全体职工感受到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7.塑造企业形象

塑造企业形象,是从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做起,它们是建设企业形象战略的三大支柱,即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S)、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IS)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通过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和建设,铸造企业灵魂,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塑造现代企业新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对内对外良好的公众形象。

三、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针对企业自身特点、市场状况以及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目标不断加以充实完善,还要防止企业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其他管理制度冲突碰撞,防止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脱节。应当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还要看到企业员工接受和自己价值观有一定差异的企业价值观念,是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服从行为,是一种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行为。企业应该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应该避免下面几个问题:

1.避免无文化现象

没有文化的物业管理企业必定是失败的企业如果企业仅有十分系统、严明的各种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必须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没有明确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疏于对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能会导致企业活力不足、缺乏忧患意识,甚至会有离心现象产生。

2.避免文化愚民现象

如果过于强调企业的某种文化理念,推广教育手段过急,可能会使企业员工盲从,而缺乏独立思考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如果企业不思进取,故步自封,无异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3.避免文化理想现象

企业文化如脱离实际,其倡导的文化理念超出企业范围,或认为企业文化可代替一切企业管理所有其他内容,可能会使企业忽视眼前的险恶环境,会流于假大空的陷阱。甚至可能和业主的价值观发生冲突,从而使企业的运作不灵验,导致企业运作环境恶化。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人本文化

一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涵

文化(Culture)一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霍夫斯特认为,所谓文化,是某组织成员或某一划分方式下的人群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方面的集体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关于风俗习惯道德价值观以及心理结构的精神复合体企业文化在这种意义上说不仅是指企业内部成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信念价值观及企业的生命力凝聚力等因素,还应包括企业的个体形象品牌形象对外界造成的吸引力及认同感等具体的方面

21世纪将是一个智力竞争科技竞争特别是创新竞争的时代创新是现代企业经济活力之源,技术创新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生产率增长的基本驱动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孤立进行的,总要依赖创新环境条件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活动需要具有创新本质的文化来支撑,企业创新文化对企业技术起着内在的无形的推动作用,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建设企业创新型文化

现代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与创新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形势而形成的关于创新的一系列知识内容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战略新范式的定位

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都离不开企业至上而下的正确的有效的引导而创新型文化是基于战略新范式的定位传统的战略竞争的范式主要注重的是市场地位的竞争,即在产业中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已经明确的基础上,关于产品的功能成本价格等方面为夺取市场地位的竞争;而战略的新范式除了关注市场地位的外显竞争之外,更加关注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即对未来产业变化的预见的竞争以及为使产业预见变为现实而塑造核心能力的竞争创新型文化以这种战略范式为基础,着眼于企业和产业的未来来开展和引导创新活动,以推动企业各方面的创新活动来逐步塑造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因此,创新型文化的构建更需要富有挑战性但又具有前瞻性的组织愿景的引导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以及充满激情的管理队伍的带领

(二)人本文化

创新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知识创造的过程,新知识的创造非常强调相互合作,知识分享和开展建设性的冲突,因此,创新型文化的塑造注重员工在知识专业和思维方式上的多样性;而且员工的知识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默会的知识,只有在员工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最好的知识分享和相互合作传递默会知识的效果因此,创新型文化不仅强调组织结构部门设置上要便于员工交流沟通和协作;而且更加强调一种人本文化,重视每一个员工的创新价值,注重决策的民主性,尊重员工的意见,对员工充分授权;注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鼓励员工进行合作和沟通

(三)鼓励冒险允许失败激励创新的价值观念,是创新型企业文化的灵魂

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把高新技术发明应用在本企业的主导产品上,从而不断地开发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高技术产品的开发成功,无疑会带来高额利润良好的投资回报一旦研制失败或产品没有市场价值,巨额的投资就会付诸东流,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巨大影响如果缺少激励机制,开发人员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创新型企业必须建立鼓励冒险,允许失败,在冒险中求创新的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成功的创新型企业无不以“追求卓越”作为经营理念,形成了敢于冒险大胆创新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根据以往理论研究的成果,及对创新型文化的界定和特征分析,笔者总结了构建创新型文化的十二个要素

1.被企业员工理解和广泛接受的富有挑战性的企业目标和愿景:必要要素

2.富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和尝试的企业家:必要要素

3.有效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管理队伍:必要要素

4.鼓励冒险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容忍善意的失败:必要要素

5.员工允许参与决策,自由发表意见,欢迎异议:较强的必要性

6.倡导相互合作知识分享和相互沟通:较强的必要性

7.各级管理者在支持创新容忍失败上的表率和言行一致:较强的必要性

8.对员工的创新行为给予及时的认可和奖励:必要要素

9.便于信息沟通和创新协作的组织结构和部门设置:辅助要素

10.注重员工知识结构专业思维方式等的多样性:辅助要素

11.树立来自一线员工的创新模范和典型:辅助要素

12.注重培养员工创新自主性和实践的主动精神,授权充分:较强的必要性

三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蕴涵着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管理方法制度员工的行为规范企业历史传统等等,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在企业的价值观念中要确立创新求变追求卓越的内涵,要形成并推广以创新为重心的价值观念,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激发创新精神,鼓励创新行为,促进创新成功

(一)建立创新型的企业文化,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其次是制度的创新

创新首先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着企业的市场方略营销策略竞争策略的制定,也决定着企业的各项有利于创新制度的制定

企业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产品创新,还包括与产品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创新,如品牌商标服务,以及管理方式方法,人力资本运营等,形成一种有效的创新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里,与这个企业与生俱来的企业文化对于催生创新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何进行观念的革新是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关键

企业文化因素决定了企业对市场的选择,影响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而创新观念常常能使企业出奇制胜企业创新从本质上看,是为企业赢得竞争实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只以一种模式是适应不了飞速变化的市场,只有不断创新,满足市场需求,企业才有竞争力,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获得市场巩固市场,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此,顾客满意度是很重要的,而顾客需求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企业必需靠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一般地说,新产品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顾客在使用产品中产生不满足感,需求功能更齐全更先进的产品,企业顺应消费需求推出新一代产品;二是新产品先于消费需求而产生,企业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引导消费,让公众认可接受新产品在竞争时代,第二种更为重要,企业不能跟在顾客后面,而必需去创造需求,引导需求,指导消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市场走势

其次是将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外化为有利于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建立各种鼓励创新激励创新的政策制度,包括创新与政策支持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

创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与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企业制度规章条例组织结构等良好的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基本保证如果企业只有创新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而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和落实,那么企业的创新只能停留于观念上在现阶段,我国企业设置和构建的创新制度文化应包括:创新组织体系的设置创新的行为规范创新的管理制度创新的激励制度创新的考评制度创新的约束制度等等

美国的硅谷虽有许多企业,但宏观地看,它又是一个整体,硅谷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的整体氛围,“硅谷最为崇尚的是尝试的自由创业的快乐和对技术创新的兴趣”①美国《商业周刊》把“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硅谷文化归结为硅谷成功的四大要素之一IBM的成功就在于“IBM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环境,这种环境由于强烈的信心和原则而与众不同它几乎绝对影响着雇员并间接影响着顾客”②

国家的政策企业政策支持同样是很重要的,德国在1995年推出《创新促进计划》,目的就是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发明和创新的环境,意大利也是通过立法鼓励企业创新使创新活动得到法律的保护③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领导的重视,二是全体员工的参与

领导的作用至关重要领导者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是营造环境的重要一环公共关系学中,“公共关系的动力来自最上层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公共关系实务,同样也适用于企业文化企业环境的建立因为,创新既有人员本身素质能力问题,也有机遇环境问题后二者甚至起主要作用有了后二者,才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创新欲望,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一个创新的企业确实需要在管理作风上表现出乐于接受新的观念,在人员政策上鼓励有新的创造发明,在制度上面向顾客并吸收他们的创新意见,在技能上将革新观念转化为行动”④这些都必须依靠领导的重视并在企业政策层面的具体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

创新动力的第二方面是员工有了领导的重视和各项制度,“但如果员工不信任企业,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自己的好主意,公司就无法获得新观念”⑤,同时,员工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整体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海尔提倡创新,提倡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提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让每个员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在员工中兴起技术革新之风,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成功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一种“育人”文化,能够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营造环境,不但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还要使人尽其才

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强调人的因素现代企业的成功,机器设备已退居次要地位,人员素质日显重要加入WTO,企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竞争企业必须重视“会跑的资产”,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如果人才总是外流或者流进的人才不如流出的人才,那就不正常了现在提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还应加上以政策留人以环境留人

人才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人才二是全体员工素质全员素质关系到企业创新环境的建立,长虹文化别重视提高全员素质,并把它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一个根本手段,投巨资对员工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在全员素质中,特别要重视群体合作精神,也即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卡尔•佩格尔斯认为日本公司获得高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管理⑥,使每一个雇员对公司的事都负有责任,都负有管理的责任,“这样,每一个雇员就承担起了全部个人责任这种个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作法,使得每个雇员对团体有一种归属感,并成为很好的激励手段结果,“个人的成就和公司的成功就结合在一起了”⑦,联想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是“三心”,即“高层领导的事业心中层领导的进取心普通员工的责任心”,形成上下的通力合作,是联想制胜的根本保证首钢集团的创新活动与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相结合,形成一种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为首钢集团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3.

[2]王志强.王江.浅议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科技信息.2000.3.

企业文化征文范文第10篇

现在每个公司都在提倡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是有偏差,他们认为企业文化仅是企业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增加一些员工福利,这是对企业文化的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应有更多的理解。元征公司也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在企业文化建设之前,我们应该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什么是企业文化,我们要提倡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什么是企业文化呢?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企业文化是全体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这个总和的说法几乎涵盖了企业范围内的所有方面,涉及了企业战略、人才、制度、规范、生产、营销、产品、品牌、公关宣传、形象设计等等。它认为企业文化分为精神层、行为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精神层有一系列的表述,如共同目标、价值观、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氛围等,说法不一的种种。行为层是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经营活动,基于制度体现思想,所以制定制度和行为规范的事情也划归了企业文化,经营中涉及到的一些对于创新、开拓、竞争、风险意识的态度等也都是企业文化的事情。物质层当然就是看得见的东西,大到房子、机器、产品,小到用品、招牌、一举一动,都体现企业文化。这个定义对企业文化是正确理解的,但是他也相对说来有点宽。可以把企业文化的定位进一步清晰化,把它的相对性剖析开来,有利于集中解决主要的问题,再辐射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从而我们要进一步定义企业文化,也就是说要在企业范围内,找出企业文化定位的参照物。一般人认为,企业文化的参照物主要有这么几个:企业决策(战略)、行政管理、生产经营、人力资源、利益分配和公共关系。从而我们知道,企业文化的特点大致是:非决策的、非经营的、非制度的、非管理的、非功利的。从而在企业范围内,企业文化的目标就主要指向――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问题。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员工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从精神状态这一块产生出一种力量,可以叫企业的文化力,主要的几种可以看作有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企业文化力,就可以在管理通畅、制度贯彻、人才发挥、市场开拓、形象展现等各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各做各的事的同时,企业运转多了一层最好的剂和推动力。从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也就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合谐的员工精神氛围。

我们明白了企业文化是什么,那我们元征公司应该怎样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要提倡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我们的企业文化包括很多方面,但主要的是提倡‘以人为本,效率为先,质量为纲,创新为魂’。总结起来就是‘认真’两字。

以人为本,是元征公司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征公司的所有员工只有工作岗位的不同,没有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元征公司首先要求员工尊重自身的价值,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元征公司的员工只有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才能获得尊重,而这所有是以自我尊重为基础。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各司其责,爱岗敬业,才可能保证整体的素质,做到以人为本。

效率为先,元征公司认为简单明了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简单就是简洁,不复杂。在简单明了的基础上才能够讲究效率。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争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定了的事情就要立即去做,做就要做得最好:有意见有想法就要提出,提出后别人才知道:不怕犯错误,但要不断总结失误,不能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地犯: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环境才会变得轻松愉快、简单明了。从而我们才能有高的效率。

质量为纲,质量是元征公司的生命。元征公司希望工作的环境有高质量,每份报告有高质量,每个人的工作有高质量,维修清洁工作有高质量,产品也是高质量!质量关系到元征公司的兴亡和荣辱,追求百分之百的品质是元征公司永恒的目标。

创新为魂,元征公司的经营方针就是要科技创新。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我们要不断总结过去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发挥自己的潜力,发展新的方法、开拓新的眼界,把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