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述职报告模板

企业述职报告模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部审计负责人性别特征与财务重述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本主体”之一,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其应有的职责。本文以2008~2013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内部审计负责人性别特征与财务重述的关系,发现当内审负责人为女性时,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抑制企业发生财务重述。

【关键词】内部审计 性别 财务重述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本主体”之一,其存在的必要性体现在监督和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和贯彻上。结合实务来看,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协同发挥作用,内部审计部门与审计委员会共同对董事会负责,确保管理层的报告质量是内部审计基本职能的体现;管理层自身也需要内部审计向董事会、股东鉴证和支持其受托责任的良好履行,财务报告的输出即其解释的内容之一;法律法规也鼓励外部审计可在一定程度上引用内部审计的成果或结论。因此,内部审计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质量和企业财报重述的可能性。

随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特别规定》、《中小企业板投资者权益保护指引》的颁布,中小板公司内部审计制度逐步规范化。本文将利用2008~2013年中小板公司的数据,试图探究内审负责人的性别特征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以期为完善公司治理提供经验支持。

二、文献综述

(一)内部审计文献回顾

以内部审计为整体,学术界对于内部审计是否能够改善公司治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张巧良和陈俊(2006)认为内部审计可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和改进建议,提升效率和公司价值。耿建新、续芹等(2006)研究表明IPO公司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能获得更好的治理效果。更进一步,学者们把视线聚焦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审人员特征等方面。程新生等(2005)研究发现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所属层次越高,但并没有发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会显著影响并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王兵等(2014)研究发现当操纵性应计利润为正时,内部审计负责人的年龄越大、学历越高,公司的盈余质量越高,其他特征与盈余质量的关系没有得到验证。

全文阅读

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改善策略的初探

摘 要:新三板市场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特别是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及完整,有利于提高市场的公开透明度,规范新三板市场行为,形成良好有序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但现阶段受到外部监管不力、会计信息披露规则存在缺陷、挂牌企业公司治理程度不高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较多问题,为此本文将对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改善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改善策略

大部分新三板炫破笠倒婺=闲。会计核算体系不够健全、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及披露通道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以上因素都影响着企业财务核算,因此对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第一,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问题比较突出,如延期披露季度报告、年度报告、关联方资金占用情况等。例如,盖特佳(430015)、七维航测(430088)、大树智能(430607)等2015年一季度财务报告至7月份才披露,上述公司因延迟披露财务报告而被全国股转公司采取约见谈话的自律监管措施;截至2016年2月27日,共有41家公司了关于延期披露2015年年报的提示性公告。

第二,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从股转公司公布的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公告中可以看出,在定期报告中,龙蛙农业(831258.OC)、杨开电力(831245.OC)、河源副马(430482.OC)、巨灵信息(430316.OC)等企业在2014年年报披露过程中未披露财务报表附注;中航新材(430056.OC)2013年年报中多处遗漏应披露信息,部分章节与《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指引(试行)》相关要求严重不符。

第三,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存在虚假披露问题,会计信息披露与事实不符,从股转公司信息披露更正公告及自律监管信息表中可以轻松找到虚假披露的案例,例如中控智联(430122.OC)2012年年报中财务数据与审计报告数据存在多处不一致,信息披露不准确且未及时更正;法福来(831267.OC)2014年年报“第三节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之“六非经常性损益”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合计”的“金额”有误。

二、新三板挂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改善策略

全文阅读

创业板高管薪酬、公司绩效与高管离职动因分析

摘要: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现象为契机,立足于激励理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创业板公司的激励机制是否完善以及其与高管离职现象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截至2011年深交所上市的246家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每股收益(EPS)、每股净资产(APS)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代表公司业绩,以资产总额(TA)和营业收入(IC)指标代表公司规模,应用SPSS统计软件检验了创业板公司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及持股比例同公司业绩、公司规模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报告期报酬总额同公司业绩、公司规模正相关,但高管持股比例同公司业绩、公司规模不相关。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分析总结出了创业板高管离职的主要动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 高管离职 高管薪酬 公司绩效

一、引言

2009年10月我国在深市推出了创业板,在其设立之后的近两年半的时间里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离职现象频现,且有越演越烈之势!根据所收集的截至2011年7月31日的数据,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105家企业存在高管人员离职现象,离职的高管人数(不包括监事会成员、证券事务代表等)共有176人。高管辞职本属正常,不过,当高管辞职大量出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时候,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特别是当创业板上市公司原始股解禁来临的时候,高管的辞职行为有理由让人们关注和思考以下问题:高管离职的背后动机或者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创业板公司高管的频繁离职现象会给公司和资本市场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应当如何规范高管离职行为,特别是对持有创业板上市公司原始股票的高管离职之后的减持套现行为应该如何才能有效监管……

在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的存在,委托问题就会出现。企业经理人与所有者的目标往往大相径庭,二者的利益冲突不容小觑。为解决二者的利益冲突,就需要通过契约的形式对经理人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因此,有必要对创业板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分析、评价创业板公司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及其与高管离职现象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问题就引起了各界学者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由于研究时间的不同以及所选取的样本和指标的差异,各方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我国对高管薪酬激励问题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张维迎、李增泉等。张维迎(1999)从委托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当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契约不完备时,资源配置就达不到帕累托的最优状态。为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让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达到配置最优级,可通过让经理人持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的途径,将公司的经营业绩与经理人的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李增泉(2000)采用OLS回归对高管薪酬、持股比例、公司绩效以及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年度报酬与企业绩效不相关,与企业规模显著相关,并且不同地区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全文阅读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2002年美国政府签署了要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这一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进入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阶段。2006年9月深交所颁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企业应当首先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且需要按相关的规定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应根据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5大要素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要求企业针对每个要素进行信息披露。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在深交所成立,基于其风险较大的特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需要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本文从年度财务报告(以下简称“年报”)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两个方面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

一、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1、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1)研究方法简介。本文在创业板市场中403家上市公司内进行样本选择,将研究对象定为2012年-2014年三年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概况、年报中的披露位置以及披露详细程度研究三个方面,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披露概况是指在所有样本中有多少家企业年报中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年报中披露的位置就是指企业在年报中的哪些板块,比如董事会报告等这些板块中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而披露详细程度是指企业在披露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方面是否只是简单提及内部控制还是详细地披露了内部控制的信息。(2)样本选取。本文在样本的选取上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按行业分层,样本总数为403家,在每个行业中任意选取50%的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总共选取200家上市公司,各行业选取的公司数如下表1.1。

2、统计分析(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概况。在统计中,只要公司年报中任何一方面提及内部控制信息,不论是简单地提到健全内部控制信息还是详细地阐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都认为该公司的年报中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否则便认为该公司该年年报中未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如表1.2所示,2012年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所占百分比高于2013年,但2014年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较2013年与2012年都有所提高,并且2014年未披露公司数所占的比率是三年中最低的,2014年被统计的公司总数为200家,其中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87家,占公司总数的93.50%,未披露的公司数为13家,占公司总数的6.5%;2013年被统计公司总数185家,其中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48家,占公司总数的79.45%,未披露的公司数为38家,占公司总数的20.54%;2012年公司总数为154家,其中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34家,占公司总数的87.01%,未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20家,占公司总数的12.99%。(2)内部控制信息在年报中披露的位置。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企业的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位置主要有董事会报告、公司治理结构和监事会报告。由于被统计企业2014年与2013年的监事会报告没有包括在年报中,所以本文没有对监事会报告的披露情况做统计,只对包括在年报内的董事会报告和公司治理结构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3所示,可以看出2014年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所占比率是三年中最高的,2014年在公司治理中几乎所有公司都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2014年被统计公司数为200家,其中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42家,占公司总数的71%,在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99家,占公司总数的99.5%;2013年被统计公司总数为185家,其中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96家,占公司总数的52%,在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113家,占公司总数的61.08%;2012年被统计公司总数为154家,其中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88家,占公司总数的57.14,在公司治理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为92家,占公司总数的59.74%。(3)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详细程度。董事会报告不是内部控制信息的主要披露载体,在董事会报告中企业只会简单的提及内部控制,不会说明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情况。例如,在董事会报告中,提到内部控制信息的用语为“进一步以增强企业文化影响力为导向优化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制度建设方面,公司继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等。因此董事会报告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都很简单,所以本文没有对其进行统计。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是有区别的,本文将详细程度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未披露:指完全没有提及内部控制;第二,简单披露:指仅仅简单的提及,例如,只使用“积极推动公司治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建设”或者在谈到业务延伸导致的管理风险时提到健全内部控制;第三,充分披露:是指详细程度不足深度披露,只披露了深度披露包含的内容中的一个或几个,没有披露出深度披露所有的披露内容;第四,深度披露:指在公司治理中会专门设一节说明公司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对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重要内部控制活动、内部控制检查监督部门的设立以及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公司治理中对内信息的披露详细程度如表1.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2014年公司治理中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状况为3年最好的,2014年深度披露的公司比率为71.5%,远远超过2013年与2012年,并且充分披露的公司比率也高于前两年。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质量研究

1、研究方法简介信息披露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法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进行了分析。传统的内容分析法认为传播内容的字数或者页数与信息的质量成正比,也就是披露的字数或者页数越多也就说明信息的质量越高,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在文件中重复信息的存在,在一篇页数很多的文献也有可能有相同信息的冗余,这样对信息的评价就不准确了。为弥补内容分析法的缺陷,更多的研究者采取7级李克特量表对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进行评价。李克特量表是最常用的一种评分总式量表,以被调查者所持态度的相应分数之和表示。该量表由层次不同的态度以及相应的分数组成,例如非常同意记为5分,同意记为4分、不一定记为3分、不同意记为2分、非常不同意记为1分,回答问题的总分即被调查者的态度。本文以7级李克特量表的评分方式为参考,设计了21个指标,对评价报告进行评分。

2、评分指标体系(1)研究设计。本文在建立评分指标体系时参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其规定的5要素为基础,以5要素为一级指标,将一级指标细化最后确定出21个二级指标。建立的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2)评分标准及赋值。完整的评价体系由两部分组成,即评价指标与评分标准,接下来将确定各指标的评分标准并进行赋值。Holder-Webb,Cohen,Nath和Wood通过建立一个7级李克特量表对披露内容进行分析,将计分的等级分为6级,分别是:0分—相关内容未提及;1分—提及但仅仅是引用了其他的文档或报告;2分—没有细节的描述;3分—对细节进行了讨论但内容不够广泛;4分—描述了细节;5分—超过整篇文档的50%是相关内容的论述;6分—对该内容的讨论占据基本所有篇幅。也有研究者在进行信息披露研究时简单的将计分分为2级,即0分—相关内容没有进行披露;1分—相关内容进行了披露;参考以上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计分的等级分为了3级。

3、评分结果对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评分后,得到所选取样本公司的平均分为26.11,评分的结果中的最高分的公司是纳川股份(300198)得分为39分,最低分为爱尔眼科(300015)得分为7分。本文对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的平均分进行了计算,由于无法取得每一个指标所占的权重,本文仅计算了平均分。从表2.3中可以看出,平均分最低的二级指标是信息与沟通中的“反舞弊机制”,仅得到了0.24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明确的内容有: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反舞弊工作的关键环节以及企业中的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明确舞弊案件发生时的相关工作程序。然而在评分的过程中发现的确有大量的公司会直接写到“本公司的缺陷是没有建立反舞弊机制。”平均分最高的二级指标为“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平均分达到了1.89分。在企业的自我评价报告中,对该二级指标的评价一般会先说明职能部门设置的合理性,例如会写到“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符合公司业务规模和经营管理需要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然后会分别说明各职能机构的设置与权责分配情况。如表2.3所示,一级指标的评分中最高分的指标是内部环境,平均分为1.68分,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级指标中分数最低的指标是控制活动,平均分为0.85分,控制活动是指企业首先对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基于评估结果,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为,从表2.3可以看出在7项控制活动中除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外,其余的控制活动平均分都在1分以下,在控制活动中的7项控制活动中,平均分最低的是运营分析控制与绩效考评控制,得分为0.63分。在评分的过程中发现,得分较高的企业,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全面,结构完整,在报告中对于内部控制的披露,结构上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相同,也基本披露了要求披露的内容,其字数约在6000字以上,且最高分的纳川股份字数达到了8000字。而得分较低的企业,其报告结构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差较大,结构不太完整并且内容也比较简单,字数约在3000字到6000字左右,如得分最低的爱尔眼科报告仅有3000字左右。

全文阅读

分国信息报告制度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和挑战

一、概述

2014年9月16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了第一批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其中就包括备受期待的行动计划13以及推荐的分国别报告模板,跨国公司必须使用该模版分年度分国别报告他们在开展业务的国家实现的收入、税前利润、缴纳和应缴所得税。除此之外,还需报告的有在每个国家的雇佣的职工人数、资本额、留存收益和有形资产,跨国公司还必须明确列明集团内每个实体在哪些国家开展业务并描述其业务活动。

2015年2月6日,经合组织宣布了分国报告实施指南,指南指出跨国公司应从2016年1月1日开始的会计年度为所属期提交报告模版,在该所属期结束的次年内即2017年内提交模版。也就是说以一个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的跨国公司应该在2017年12月31日前报送2016年的分国别报告模版,该指南强调会计年度指的是跨国公司合并财务报告期,而不是依照纳税年度或者单个实体的财务报告期,这样,一国提交模板和进行纳税申报的期限可以大体保持一致。

推荐模板的正式版本还要求企业报告其在每个国家的收益、所得税前利润、已缴纳和应缴所得税、职工总数、资本留存收益和有形资产,但是这只是一般的要求,如果有国家需要额外的信息,也可以修改模板获取想要的信息。

该新需求对跨国公司税务部带来很多新的额外负担,首先是准备模板本身的工作量很大,同时由于这些分国报告提供的信息,税务部门会从中发现很多线索来开展税务检查,让公司疲于应付。此外,跨国公司在数据获取上也必须使得报告模板的数据和公司对外财务报表、法定实体账目、本地纳税申报表数据相一致。分国别报告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保密制度,许多企业和业内人士认为,有一些国家已经将信息公开报道或信息泄露给公众。

实施该行动计划在第一次给了全世界税务机关一个抓手,让他们能够确定跨国公司在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其他国家如何分配他们的收入和纳税情况,模板也将作为征税机关必不可少的工具来识别和选择将被税务审计的公司。

借助跨国公司分国报告提供的信息可以有效提高税务机关的早期风险评估能力。在其所在居住国年总收入超过7.5亿欧元(折合8.5亿美元)的跨国企业应于2016年开始提交分国别报告,提交名单还包括了一些特殊行业、投资基金、非公司实体以及非公开公司实体。而且,一个国家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并提供安全措施才有资格接收模板。

条件具体指:

全文阅读

基于模板化的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探讨

摘 要 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管理,对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工作方法,阐述了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重要意义,列示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实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模板化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财务会计 模板化

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离不开规范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加强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财务会计工作自身的要求,也是记录、反映、监控企业管理行为和经济活动的需要,更是加强和提升企业综合管理的需要。实行模板化的财务会计管理,能够有效地做好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

一、开展模板化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管理规范化。将企业财务活动、会计核算等工作,以模板的形式固化下来,有助于企业管理活动和经济行为的规范,防止管理随意性,便于稽核、检查和监督。

2.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将财务会计工作模板化,能够贯彻企业内控要求,将管理制度格式化、表单化、程序化,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3.有助于充分发挥财务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对各类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检查等按照规定的模板进行撰写,能够从全面性、强制性等方面进行深刻财务分析,支持企业管理决策,充分发挥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4.有助于提升财会人员的综合能力。模板化简洁明了,使财会人员既能从全局、又能从微观了解具体工作,能够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

全文阅读

基于5W传播模式理论的组织传播学运用

摘 要:本文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解读地板企业的5W传播模式下的组织传播学行为,来分析地板企业的传播模式,力图提高企业传播的效果,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5W传播模式;组织传播学;地板企业传播

目前对地板企业研究大多从产品、技术的专业角度入手,即使对于地板企业软实力研究也大多基于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的专业角度。没有从传播学专业这一角度认识和深入研究企业传播问题。而地板企业的传播活动恰恰能够做到提升传播效果的目的。这类的研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软实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另一方面,地板企业传播在理论研究、传播观念和实践操作上都存在着许多误区,大多数地板企业认为“企业传播”等同于“企业宣传”,受经济和观念限制,地板企业对内传播没有完整的信息系统,对外传播主要是被动、肤浅的广告宣传,没有战略规划,没有远见卓识。缺乏对传播正确认识,在实践上就无法保证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由此可见,传统的地板企业传播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地板企业传播模式需要新的解读。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先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了5W传播模式(如图1):“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模型第一次将人类从事的传播活动明确的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5W传播模式引出了传播研究的五个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这对人们理解传播活动及传播活动的过程研究提供了出发点,特别是对地板企业在传播模式领域的研究给予理论指导。

地板企业传播者作为5W模式的首要要素,主要包含地板企业专门设立的公关部门、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员工,体现在团队价值传播和个人魅力传播。对全球500强总经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被危机困扰时间平均8周半, 无公关计划比有公关计划的公司长25倍;危机后遗症波及时间平均8周,无公关计划比有公关计划的公司长25倍。因此公关团队的价值是地板企业应对危机事件(如地板的“双反”事件、国内地板质量问题曝光等)的钥匙,并且危机会周期性地出现,地板企业应该时刻总结前面的经验和教训。另外企业领导和员工个人魅力的传播是一定程度提升企业形象价值的因素,万科的董事长王石是企业家同时也是冒险家,他在2003年时成为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他曾被医生诊断可能下半辈子将在轮椅上度过,但此后四年成功登上11座高峰。王石所展现的意志和个人魅力,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万科企业的社会形象。

地板企业的传播内容包括资讯价值和企业文化。在这一点上需要注意在资讯价值的把握上应如何有力地迎合记者和读者。媒体在信息选择上遵循新闻价值规律,即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这五点理应被企业传播者奉为圭臬。地板企业如果片面强调成绩或单项输出信息,忽视了媒体和受众的需求,这个是比较愚蠢的做法。在新闻方面应有意识地融入最新的行业动态,提高读者兴趣。

全文阅读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模式的研究

【摘要】国有大中型企业因其集团化内细分较多的特点,信息化项目分类为自主开发型、引进试点型、项目推广型及基础建设型等不同类别。这一特点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模式必须要满足各种不同的分类项目的要求。文章根据国有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项目对各环节的要求侧重点不同出发,研究了国有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模式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73-02

信息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信息化项目展开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将直接决定信息化项目的最终质量。要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项目可行性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模式也不尽相同。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大型综合企业集团。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具有其独特模式,与一般企业信息化存在着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化项目分类为自主开发型、引进试点型、提升完善、项目推广型及基础建设型等不同类别。这一特点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模式必须要满足以上不同分类项目的要求。

下面是根据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求出发,给出了可行性报告编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背景方面应该列出本项目依据的有关企业或集团的战略、规划、计划、文件、有关指示、纪要及上级机关的批文、批件、业务部门提出的需求等。

全文阅读

投资类集团公司财务分析报告要点

【摘要】

针对投资类集团企业,由于涉及的行业尤为复杂,如何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交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对集团经营者利用该财务分析报告做出有效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从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讲起,围绕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编制准备工作、报告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旨在为集团经营者提供高效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内部管理竞争力。

【关键词】

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准备工作;报告要点

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现在的集团公司,特别是投资类集团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庞大,通常跨地区、跨行业,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子、孙公司众多,管理链条较长。如何才能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经营状况,做出有效的决策和战略选择,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及时准确完整的将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过去、现在的经营成果有充足的认知和反思,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决策水平。

一、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

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依据会计报表、财务分析表及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所提供的丰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将公司的经营情况、资本运作情况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而形成的书面报告。而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与一般企业的差别较大,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投资类集团公司由集团总部、产业子集团和成员单位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本投资,产业子集团是二级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产配置,成员单位是经济实体,核心职能是业务运营。投资类集团公司核心在于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针对这一的特征,财务分析报告应更加关注集团的战略目标达成、企业价值创造、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二是由于投资类集团公司下面的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管理链条较长,以至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需要由下而上的进行报送,各企业报告侧重点不同,且上报的流程复杂,周期较长。三是投资类集团公司重点关注股东财务是否保值增值,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应避免陷入经营管理细节的分析中去。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准备工作

全文阅读

投资类集团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摘要】

针对投资类集团企业,由于涉及的行业尤为复杂,如何能够及时、准确的提交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对集团经营者利用该财务分析报告做出有效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从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讲起,围绕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编制准备工作、报告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旨在为集团经营者提供高效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和内部管理竞争力。

【关键词】

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准备工作;报告要点

集团公司,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现在的集团公司,特别是投资类集团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庞大,通常跨地区、跨行业,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特点,子、孙公司众多,管理链条较长。如何才能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经营状况,做出有效的决策和战略选择,一份高质量的集团财务分析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及时准确完整的将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对过去、现在的经营成果有充足的认知和反思,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决策水平。

一、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的特点

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依据会计报表、财务分析表及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所提供的丰富、重要的信息及其内在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分析方法,将公司的经营情况、资本运作情况做出客观、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科学预测而形成的书面报告。而投资类集团财务分析报告与一般企业的差别较大,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投资类集团公司由集团总部、产业子集团和成员单位组成。集团总部是最高的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本投资,产业子集团是二级决策机构,核心职能是资产配置,成员单位是经济实体,核心职能是业务运营。投资类集团公司核心在于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针对这一的特征,财务分析报告应更加关注集团的战略目标达成、企业价值创造、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情况。二是由于投资类集团公司下面的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管理链条较长,以至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很大一部分需要由下而上的进行报送,各企业报告侧重点不同,且上报的流程复杂,周期较长。三是投资类集团公司重点关注股东财务是否保值增值,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应避免陷入经营管理细节的分析中去。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准备工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