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总结

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港口企业迅速壮大,但其带来的社会责任问题也不断凸显。在介绍我国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港口企业与相关方的利益关系,分析港口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和结构,并构建了港口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港口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55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贸发展步伐的加快,港口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所涉及的有关产品质量、企业诚信、劳工安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2010年大连码头输油管大爆炸,对居民用水、渔业和海产养殖业以及旅游业等都造成了巨大危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责任问题。因此,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港口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其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内涵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之外,还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包括保护雇员、消费者及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支持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等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还要关注债权人、消费者、职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社会责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1997年美国一家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国际(SAI)咨询委员会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的13个公约为依据起草了全球首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2005年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推出了GB/T19580标准,明确规定了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法和要求;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公司法》从法律角度规定了公司应履行社会责任;2009年,中国社科院研发并推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据《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6月30日,我国A股上市公司共社会责任报告531份,较2010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呈稳步增长趋势。《蓝皮书》指出,中央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远远领先于其他国有企业,部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亟待改进,少数企业得分为零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尚未建成。

二、 港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全文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构建

[摘要]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以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SA8000为指导,深入企业文化,研究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出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值,进而确定评价企业的优劣顺序,客观反映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差距,起到鼓励企业改善社会责任状况的目的。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评价体系 利益相关者理论 SA8000 层次分析法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承担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遵守法律法规、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等。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并不是可有可无、对社会的恩赐的行为,而是与其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品牌,而且是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企业应当将社会责任绩效作为战略性资产来经营,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上升到企业战略的角度来重视和经营。

然而,目前中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偷税漏税、忽视社会利益、破坏和污染环境等等。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评估体系和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管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评估体系,而且国外的评估标准中的很多指标和内容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的经营发展现状,因此,本文将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以督促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完善。

一、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理论依据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以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体系SA8000为指导,深入企业文化研究来探讨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进而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1.SA8000与企业社会责任

SA8000是国际民间组织于1997年,基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等公约中的原则,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标准体系。SA8000涉及了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自由结社及集体谈判权、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作报酬、管理体系九大领域,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全文阅读

新能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以24家新能源类上市公司2006~2010年的有关数据为样本,对我国新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当期社会责任与其当期、前期的盈利能力正相关,与当期成长能力负相关,与前期成长能力负相关。最后,文章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面板数据;企业财务绩效;滞后效应;利益相关者理论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52-02

一、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定量研究致力于探寻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一些学者对相关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Ullmann回顾了27份相关研究。发现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存在正相关、负相关、无关或者关系不确定等多种结论,不同学者的观点存在较大分歧,而这种分歧并没有随着研究的积累而减小。Griffin等总结了发现得到二者之间负相关、正相关及无关的研究在与之前的总结在数量上大致相当。

国内对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也存在正多种观点。李姝认为对企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会对企业的经济绩效有提升作用。田虹提出当期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与企业利润、企业成长和企业竞争力显著正相关。本文试图对我国新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总结我国新能源类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现状。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各期财务绩效的依赖程度,明确公司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方式。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全文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及机制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依据

企业是不是一定要有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究竟是什么?理论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等都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并且引发了强烈的争论,本文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必须摆脱传统认识的束缚,不然将很难继续向前发展。传统观点认为,企业是服务于公司股东的,因此企业以实现资本的最大回报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且将其作为自己的主要和唯一的责任。企业运用市场机制的方法来对资源占有并进行利用,从而得到相应的回报。我们现在认为,企业的能动性在于它是经济实体,这种实体作用体现在为社会实现了一种价值创造。企业对于其他资源,比如人力资本资源、环境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不只是单纯的利用,而是一种巧妙的投资,虽然在此过程中会有风险,但其潜在收益是可观的。从这个新的理论角度来看,公司治理已经突破了纯粹的股东和人之间的简单问题。公司治理已变成各种关系与企业行为的多元化的问题,企业处于一个包括了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全新体系之中,企业为这些关系负责,为这些关系所决定,并为实现这些多重关系而努力着,以实现超额的利益。公司治理也不再是单纯的投资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安排问题,而是企业与企业中的部门、个人、群体等各级人和各种投资元素的多重契约方面的问题。[3]美国的一家高级研究所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弗里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写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解答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须对谁负责任的问题。他在该文中指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指对企业目标的实现起影响作用的任何群体和个人或者在企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所能够影响到的任何个人或群体。[1]企业社会责任从整个社会出发说明对企业行为的要求与期望,并考虑企业的整个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社会契约理论从契约的角度阐述了社会行为要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的要求。下面有三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典型理论:(1)股东利益最大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企业不一定有社会责任,即使有社会责任的话它也是唯一的——那就是竭尽全力为股东创造最大利润。股东权益最大化理论也可以被这样认为,企业有且仅有一个社会责任,即按照既定的行业规则,充分使用它现有的资源,去产生期望利润的活动,只要它存在就会一直保持如此。(2)金字塔理论。这个理论是由著名学者阿尔奇•卡罗尔所提出来的,他在该理论中指出了四个层面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处于最底端的是经济责任,经济责任就是保证企业获得利润的责任,这是最基本的,其他的责任都以此为基础;位于金字塔第二层的是法律责任,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时必须遵守联邦、国家的法律,它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起框架作用;第三层是伦理、道德责任,指企业的运营行为不能有违社会伦理,避免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最顶层是慈善责任,企业通过对社区进行捐赠以改变社会整体的生活水准,进而成为公众所期望的好公民。卡罗尔的金字塔理论生动形象而又全面地总括了企业要承担的各项具体责任,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及慈善责任作为社会责任的具体子项而列出。(3)利益相关者理论。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响应这种观点的学者越来越多,也就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一般来说,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雇员、债权人、消费者、社区等等。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包含对股东的责任,而另一种则是除股东外对所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种理论在实践中运用得比较多,其原因就在于它对于谁应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具体化。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随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了其能力评价体系,这主要是通过一些指数来体现,比如多米尼道德指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等。在我国民间已经开始有一些团体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进行除经济评价之外的相关评价,这是很值得推崇的。由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所以结合中国的自身情况,本文将我国目前与企业具有紧密联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竞争者、股东、环境资源、政府、社区、供应商、债权人等纳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之中,并得出相应的机制,即定性和定量评价的相应指标。下面给出几个主要的指标分类进行陈述:(一)员工评价指标企业对员工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员工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及增长率、工作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职业素养及职位晋升的机会等方面,明细指标包括:1.员工基本工资增长率=本年度员工平均收入总额÷上年员工平均收入总额×100%员工人均培训经费率=公司年培训支出经费总额÷员工总人数×100%工伤安全事故发生率=本年内公司工伤安全事故所导致的伤亡人数÷员工总人数×100%童工使用率=公司内童工数量÷公司员工总人数×100%工资支付率=(工资总额未付工资总额)÷应付工资总额×100%受集体谈判协议保障的员工比例=公司内签订集体谈判协议保障的员工数÷员工总数×100%定期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的比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员工数÷员工总人数×100%员工参加工会组织率=参加工会的员工数量÷员工总数×100%2.定性指标在对待员工方面是否无性别、种族歧视是否侵犯了员工的隐私(二)消费者评价指标企业对消费者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主要在于能否保证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质量,具体包括如下:1.定量指标消费者投诉率=消费者投诉次数÷产品销售总量×100%顾客流失率=流失的顾客数÷顾客总人数×100%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承诺实现率=承诺实现的次数÷承诺次数×100%2.定性指标产品或服务是否满足顾客需求(三)竞争者评价指标企业对竞争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一些定性指标:公司章程或制度中是否有明确的反腐败和反垄断原则、企业是否有恶意侵犯竞争对手的商标权的行为、企业是否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上进行了重大创新等方面。(四)股东评价指标企业对股东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主要表现在最基本的经济责任方面,具体如下:1.定量指标销售增长率=(当期销售收入总额上期销售收入总额)÷上期销售收入总额×100%资本保值增值率[4]=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2.定性指标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是否经过审计(五)环境资源评价指标企业对环境应履行的社会责任主要在于节约资源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1.定量指标单位产出废弃物排放量=(1单位产出废弃物排放量÷行业平均水平)×100%就业人员增长率=新增加的就业人员÷上一年的总员工数×10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消耗能源总量×100%环保经费增长率=本年度环保费用÷上年环保费用×100%材料用费率=可再循环使用的废旧资源加工的材料÷总的材料消耗量×100%2.定性指标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否达标企业是否对自身所造成的环境损害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化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学者也开始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但那时的研究比较零碎,成果也比较少,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企业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三鹿毒奶粉”、“双汇瘦肉精”等,这些事件强烈地考验了我们的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大众,从而引起了对企业社会责任新的关注。但是我国企业在理念和行动上都要远远落后于跨国公司,我国企业在生产条件、员工基本权利保障和产品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企业要实现一种转变,那就是从简单的捐助转变为更加符合自身特点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对社区的回馈、对员工的关怀、保护环境并减少消耗、对自身产业创新及健康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对供应商的约束及共同发展等诸多方面。2.努力积极地寻求多方合作、协同促进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现今,在国内外都有很多的学术机构和国际组织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他们拥有先进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一手的实践经验。因此,我国企业要积极地与这些机构取得联系,不断地为企业注入新血液,进而开拓自身的国际视野,积累经验。3.我国企业宜将企业社会责任与自身的商业模式相结合,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规划奠定基础。4.我国企业可以运用技术或管理上的改进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对于员工的关怀方面,除了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之外,企业应该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员工的潜能,提供结构完善的培训体系,达成公司和个人的共同成长壮大。5.环境保护可以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工作重点来推广。环境保护虽然意味着经济投入的进一步加大,但是对企业来说可能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的潜力是巨大的,企业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本文作者:黄知然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全文阅读

寻找切入点构 建社会责任推进模式

中央企业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所处的行业和领域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模范履行社会责任责无旁贷。长期以来,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备受社会公众关注。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显著。

201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了“国资委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为中央企业深入开展社会责任工作提供指导。2013年4月12日,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会上明确要求“要引导企业紧密结合所处的行业特点,企业特点,在业务影响的范围内开展有比较优势的社会责任实践,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责任模式”。

那么究竟何谓模式?通俗地讲,模式(pattern)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即是模式。模式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每个模式描述的是在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且提供了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依此类推,社会责任模式是解决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管理过程中面临困难和问题的方法论。社会责任模式是在社会责任理念指导下,在系统总结企业长期社会责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的社会责任推进模型,提供了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运营和日常管理的系统方法和工具。

一般意义来讲,社会责任推进模式包括社会责任理念、社会责任模型、社会责任工具三大部分,具备理念指导、模型引导和工具使用三方面的功能。其中,社会责任理念是指企业对社会责任理解和认识。包括社会责任观、社会责任愿景及对社会责任的详细界定等,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对社会责任的共识。社会责任理念提供了社会责任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社会责任模型是指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的总体构想,包括指导责任领域、实施路径、重点举措、优先选项、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等。社会责任模型为企业推进社会责任推进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社会责任工具是指为实现社会责任模型而采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如责任层次分析法、利益相关方分析法、责任议题识别矩阵等。

中央企业推进社会责任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找准切入点,结合自身实际,构建社会责任推进模式。以下几点建议可供中央企业构建社会责任推进模式参考:

一是明确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明确的意愿是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的基础。企业应梳理、提炼明确的履责意愿,把社会责任的理念和要求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体现在社会责任理念、组织体系建设、教育培训、利益相关方沟通和参与、品牌塑造等工作中。

二是明确推进社会责任的总体设想。从企业整体层面明确推进社会责任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举措、优先选项和里程碑事项,指导企业有计划、有步骤深入推进社会责任管理。

三是找准切入点,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工具,体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鲜明特色。企业推进社会责任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性质、规模、运营业务、地域分布等方面的因素,找准社会责任推进的切入点,开展能够体现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社会责任实践。比如战略部门主管社会责任,可以构建发展战略导向型的社会责任推进模式,文化部门主管社会责任,可以构建文化引导型的社会责任推进模式,质量/环境体系部门主管社会责任,可以构建体系导向型社会责任推进模式。(作者为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全文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社会福利;股东利益最大化

摘要:企业正确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一个成本、利益重新分担和分配的过程,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利益诉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社区、政府七个方面。

中图分类号:F27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6-0130-06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是社会化分工的产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为人类社会提品和服务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其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在为社会提品和服务过程中,以社会目标为导向进行战略制定、决策和行动,即履行其社会责任〔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总体上,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法律上、伦理上、自愿方面的期望〔2〕。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更多地着眼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收益,重点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整个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人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世界兴起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众多的企业开始以社会责任守则或标准来审查其产业链的合作方、供应商,要求他们必须接受劳保标准和环保标准等,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从多个层面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了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作为行为主体为了社会福利的改善所必须关注的有关道德方面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自身和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承担的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义务,其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3~4〕。企业谋求自身合法、适当利益,保障社会经济秩序的责任就是狭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如果将企业视为一个社会系统,利益相关者就必须纳入到整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系中,由此企业社会责任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一种必要责任,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所应承担的,以社会利益为目标的必要责任〔5〕。系统性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时,企业在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6〕。而在社会利益的框架内,其利益主体包括:员工、顾客、消费者、债权人、环境、社区、竞争者等。企业社会责任的“元定义”,是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下,企业有效管理自身运营对社会、利益相关方、自然环境的影响,追求在预期存续期内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利的意愿、行为和绩效。不同的视角,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不同的内涵、运行机制和表现形式〔7~9〕。在企业社会责任框架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要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还要努力提高社会福利,企业本质上就是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均衡,其职责包括人本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环境责任〔10〕。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6期冯骢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利益相关者为视角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定义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一是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上并不统一,对经济责任的强调重于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二是企业是社会责任的主体已经形成共识,但由于社会责任本身的内涵不一致,企业社会责任的客体在范围上存在差异。结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史,我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公众在某一时期,期望企业在经济、法律、伦理和文化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即企业不能仅仅是最大化自身经济利益,其他社会利益也必须加以考虑,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利益也应自觉维护和增进,追求长远绩效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企业必尽的是经济和法律上的责任,应尽的是伦理和文化上的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基础理论与企业利益相关者集合1.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基础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自身目标的实现不仅受制于企业,而且其行为选择也能够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这样的个人或群体即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11〕。企业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要以智力和专业化投资为基础,不仅满足股东的期望,而且对各利益相关者期望回应的质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企业而言,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最好途径就是尽量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期望,这一思想奠定了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了新的发展,美国学者Clarkson根据与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将利益相关者区分为首要和次要,并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纳入到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中,从而深化了人们对企业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认识〔12〕。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股东至上”原则做出了修正。传统的企业治理结构以股东利益为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所处环境不仅竞争激烈而且追求利益共享,以企业为中心所形成的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既相互协作又对峙,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必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必须采取能够保证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治理措施。企业在处理好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还必须协调处理好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履行对其他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应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审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某种程度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有利于企业强化社会责任障碍的消除〔12〕。

全文阅读

基于不同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 本文在通过分析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然后从利益相关者、公司绩效、核心竞争力、贸易与投资、可持续发展战略六个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并得出我国企业预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fulfillment statu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impact of fulfill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is analyzed from stakeholders,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rade and invest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ix perspective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hina's corporate must enhance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核心竞争力;公司绩效;可持续发展战略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takeholders;core competitiveness;corporate performan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35-03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理论演进历程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欧文·谢尔顿提出。他认为,企业在追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兼顾除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包括股东在内的整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企业不应该把最大限度为股东赚钱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应该适度均衡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使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整体,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成为各领域界研究的热点,不断地有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指标来界定社会责任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迄今为止仍未提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例如,戈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为:解决由企业引发的全部或部分社会问题的责任或义务;博文在研究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后,提出:企业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和采取行动。其中,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界定的研究中,颇具有影响力的是A.B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卢代富先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A.B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是在国际上颇具有影响力的,他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经济和法律责任,还应该包含企业的道德和慈善责任。而卢代富先生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可,他指出: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卢代富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来看,他更倾向于欧文·谢尔顿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探讨企业经营者的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是围绕“企业的管理者是谁的受托人”来展开的,由该问题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观点,企业的管理者是股东的受托人,企业应该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唯一的目的,股东的利益要高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二个阶段主要探讨企业的慈善捐赠和经营者的社会责任。该阶段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来使企业进行慈善活动合法化。第三个阶段围绕三个问题展开:①是否应该承担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②对利益相关者应承担的责任;③跨国公司是否应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全文阅读

《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报告》(摘编)

1.引言

1.1评估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责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履行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企业的共同挑战和追求。特别是2010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标志着社会责任管理新时代的来临,也使得政府、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媒体、社区等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报告,既是企业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期望的结果,又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过程;既是利益相关方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业绩的重要依据,又是企业深入推进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全球社会责任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传播社会责任理念、提升社会管理、改善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社会责任报告的行列。

2009年起,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民政部、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安监总局八部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工经联每年召开一届“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率先搭建起中国工业领域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这是国内首个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平台,旨在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工业协会提供社会责任工作展示和交流平台。

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召开“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会”。在此次会上,共有43家企业201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为推动更多企业编制高质量的社会责任报告,提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在前两次评估的基础上,组织此次评估工作,形成((2011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综合评估报告》。

1.2评估目的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社会责任报告评估的目的在于:

全文阅读

河南省企业社会责任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基本理论出发,对河南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河南省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河南省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财务指标体系和非财务指标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河南省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175-02

一、企业社会责任财务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谢尔顿首次提出社会责任的内涵。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范围,所以至今理论界与实务界对社会责任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国际上主流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履行其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即要求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以及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之上,构建企业与员工、环境、社会等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政府以及生态环境共六类责任。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而都应该得到企业的回报,这便是相对比较认可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而言,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和消费者,但是在高度融合、高度多元化的社会中,除了以上三类利益相关者外,债权人、政府、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社会,也都应该是利益相关者。

全文阅读

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 要】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企业缺失社会责任,究其缘由,是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不愿承担社会责任。文章以2009―2014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造纸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更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建议从企业层面自律、政府层面推动和社会层面监督三个方面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财务绩效; 造纸业;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 F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4-0075-05

一、引言

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国际问题,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不强。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环境深度污染、资源过度消耗、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安全隐患、商业道德缺失、员工权益保护等社会问题。近年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等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事件,更是令人担忧。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担心承担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导致部分企业失责行为时常发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目前主要是从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两方面来进行研究。国内文献不多,而实证定量检验的文献就更少。本文通过具体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结论,以消除企业的疑虑,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文献回顾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的难点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衡量方法的不同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国外研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