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内控

企业内控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内控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实施越来越广泛,传统的会计控制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的内控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为依据,顺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针对企业内控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网络内部控制

笔者所在公司是广东省第一批的中级会计电算化培训机构以及省乡财信息化软件的服务商和新中大财务软件的商,对湛江市会计人员以及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接触。笔者作为一名会计电算化培训教师以及一名审计工作者,深感电子信息化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冲击,使得财务会计系统的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人们不得不关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企业内控的变化。

一、会计电算化下原手工会计控制方法的失效

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对会计信息的控制有很大的不同。手工会计主要采用结构控制方法,包括设置相互牵制和制约的会计岗位,通过对会计业务的多重反映或者相互稽核关系进行控制。比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分别记录,结果相互验证;通过对账和内部审计进行账证核对。账账核对,保证记账的明确;为防止滥用凭证或随意毁损、伪造、修改凭证的发生,采用多联套写凭证或预先编码方式等。而在电算化环境中账账核对已失去意义,对输入凭证的审核成为控制的重点,人员分工要通过系统的授权管理才能实现,数据处理流程要由计算机系统来控制等等,计算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内容更为广泛,技术要求也更高。

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新要求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高新技术的应用,诸如电子签约、电子交割、电子结算、电子报关、网上采购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都必须要求有一个能够与之相匹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在组织实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过程中,必须对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及其相关功能进行必要的调整。

1.会计业务流程的调整。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会计业务流程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会计数据的采集上。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数据源形式会变得复杂一些,其实时性也会要求得更高一些。例如,在一笔电子结算业务过程中,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既可以接受电子数据作为数据源,也可以接受业务发生以后的相关纸介质传票作为数据源。无疑,前者的实时性明显优于后者,但其安全性尚有待于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的发展与普及。笔者认为,可以以接受电子数据作为即时数据源,同时辅以接受纸介质传票作为验证数据源的方式,重组会计业务流程。这样,才能够满足现代财务管理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

全文阅读

从会计内控到企业内控

【摘要】 文章梳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长达8年的制定与发展历程,感慨于从会计内控到企业内控观念与认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期对业界了解这一过程,进而理解与掌握新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会计; 企业; 内控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从2001年出台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开始,至今已8年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历次修正与不断完善,体现了我国业界对内控的不断认识与发展的过程,笔者目睹这一过程并参与历次征求意见稿的征求意见,有感于这一与8年抗战同样漫长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制定与发展的艰辛历程,现将这一过程梳理列示,望能对业界了解这一过程进而理解与掌握新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有所帮助。

一、2001年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以资产负债表项目控制为主线

从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印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的通知(财会字〔2001〕41号)以后,财政部陆续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担保、对外投资等5个会计内控规范,另外成本费用、预算两个会计内控规范征求意见稿。

原《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包括六章,具体结构包括总则、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原则、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附则。

2001年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以资产负债表项目控制为主线,其内容涉及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具体控制规范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按照资产负债表项目顺序排列。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适用范围为所有单位即“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单位)。”

全文阅读

分析企业内控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一、引言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最主要是在企业的服务、销售、生产中体现出的资金的监督措施及运行规律,它是实行资金控制、核算、分析和计划,提升资金的运行效率,从而实现资金增值的一个管理过程。在我们国家的企业管理里,对企业内控加强的目的就是确保企业能在生产经营中,做到对资产、资金和相关信息的完整和

真实的监督和控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它的目的和企业内控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加强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尤其是财务的管理,不仅仅是健全企业管理体制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加强企业内控的必要性

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息息相关。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为了使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对企业内控进行不断加强,提升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不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成为企业节能增效的有力途径。因此,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状况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的资产管理需要企业内控提供保证和支持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要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与组织,一定要有效的控制它在生产与经营里面的各项资产,并且经过建立财务制度,使企业各部门的经济往来得到明确。

(二)企业内控需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做保护

包含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在内的各类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物质基础,在企业内部控制里面主要体现在对物资的验收、采购、领用以及对货币资金的收与支等的管理活动里面。加强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力度,使各职能部门与人员间的分工与相互制约能够在企业的经济业务中得到明确,使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利得到确定,不仅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前提,同时也是一种饱和企业财产和资金安全的手段。

全文阅读

企业内控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包括:一必须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以及之间的监督关系,明确财务相关人员的岗位分工及职责权限,形成部门之间、人员之间互相监督;二给处在经营活动中的人员确定权限范围,建立恰当的审批手续;三设计并使用恰当的凭证和记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四明确资产构建、转移记录,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分项管理债权债务,合理进行成本费用控制,非授权不得接触财务文件资料;五确定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具体分工、职责权限和程序方法,保证稽核工作独立性;六结合企业情况,在符合管理要求的情况下,制定和执行合理的会计政策方法和程序;七随着宏观政策和企业财务自身特点的变化,实行工作轮换与培训;八进行财务检查和内部审计,这是为完善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而实施的检查工作,指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方面的不足,进而进一步完善;九完善经营活动分析制度,这是年初预算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我处也颁布了许多管理制度,但是却忽略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即使颁布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规章,企业也不能很好、全面、彻底地执行内控制度,达不到制度本身发挥的效果。一是从组织构架上看我处没有完善处资金预算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二是从管理层面上看签订的外部合同不能按月进行结算,造成财务暂估漏项成本核算不准确。三是机关部门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楚,水、电、暖、液化气、小区内住户的运行管理数据准确性不高。四是财务资产部门不能及时掌握业务数据变化和预算外费用变化情况。

二、投资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我处工程投资和环境绿化投资与公用物业服务,是根据当年维护需求和服务需求列入成本 ,在工程投资的项目分析和可行性评估以及投资质量分析方面要加强。,对工程投资和环境绿化投资的受益人没有很好的区分,造成企业成本负担过重;最后,投资后缺乏对项目的质量分析,对投资项目未按内部控制要求进行管理,忽略了其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

三、管理会计环节较为薄弱。现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方面,管理会计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为企业内部决策者进行各类决策、投资等提供信息。很多单位只重视财务会计,而忽略了管理会计,甚至未配备专门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因此无法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投资信息,使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财务内部控制手段落后。财务内部控制手段可以分为三种,事前的管理,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核算考核,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事后核算是进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现代计划管理手段的落后以及企业尚未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使事前的管理流于形式,事中控制仅限于某些手段,如对相关凭证的审核等,而很多控制手段并没有真正应用,如限额领料等,事前的管理和事中控制的缺陷又导致无法为事后核算提供依据。要发挥财务部门和人员事前管理、提供决策上的财务支持、作为内部控制流程中的作用。

完善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首先树立全面预算意识,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模型,提高预算效率和科学性,还要加大资金预算,改变现金流量预算与企业业务、投资、收支预算等脱节的现象,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财务制度、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收益管理、财务人员、财务信息、财务风险及业绩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财务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建立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

全文阅读

企业内控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探讨

摘要:现如今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正在逐渐激烈,所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也为此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原因,而面对严峻的经济情形,利用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进行管理,这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办法起到有效 影响。因此,对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探索分析,使得企业达到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高度,加速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控;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概述

1.内部控制的内涵

内部控制也就是一个企业为了可以达到经营的目的,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性,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增强经营体制的实施和推广,提升经营活动的效率性经济性和效果性等,并且在企业的内部制定自身调整约束的评价规划以及控制的手续规则和举措的总称。内部控制的主要包括:财产安全控制、分工控制、业务记录控制、内部审计控制、授权控制、风险防范控制、全面预算控制和人员素质控制。

2.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关系

(1)实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目标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内部控制

全文阅读

论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检查各项经济运行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可靠性,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保证国家方针政策执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和财产管理等所进行的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薄弱

1、董事会定位不明,缺乏分工。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是完整的,但在实际运作中有很大的弊端。一人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为数不少,而董事长又是控股大股东方出任,而且国内董事会基本是唯董事长命令是从,因此,董事会毫无顾忌地执行控股大股东意志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可见,这种所谓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过是给中小股民作个样子罢了,起不到任何作用。

2、内控人员素质不高。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不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经常误解,那么,再好的内控制度也很难发挥作用。

3、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企业文化在短期内造成的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效用是一个企业成长壮大和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基因。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员工士气不足,企业缺乏凝聚力,这样企业很难有好的经营效益。

(二)内部监督失灵或没有内部监督。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有两项职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内部审计;二是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十几年来,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在我国基本没有形成气候,这一点在国有企业表现得更明显。因为,国有企业本身就缺少建立内部控制的源动力,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也只是为了满足有关部门的要求。

(三)风险意识薄弱。现实中,我国企业对风险的认识、管理,无论是在主观意识方面,还是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都显得远远不够。同时,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产品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外汇风险、人事风险、体制风险、购并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公关危机、政策风险、外交风险等。无论何种风险,企业都应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的风险机制,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缺乏这种机制,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

全文阅读

备战企业内控

2010年,中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成员代表组成的小组到英国会计师公会相关机构进行实习,回国后写的报告中,提到了三点:

第一,国内培训更注重理论层面的教育,而实操性方面比较欠缺。

第二,国内比较注重国情化、本土化的培训和相关知识,比较忽略与国际接轨。

第三,国内会计师、CFO等的职业团队,对职业道德的规范培训不如国外有力。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们的差距。

国际内部控制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张玉表示,作为美国内控协会在中国的独家机构,通过这两年的合作,他们基本上了解了中国的内控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所在,未来在落地的方法、评估标准、设计以及计算机标准等方面,我们应该从何入手,如何着手。

实施难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已经到了提升我们自己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时候。要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建立务实有效的内控体系,就要深刻理解并改善现实中的不足。

全文阅读

论企业税收内控

摘要:所谓税收内控,是由企业董事会等管理或治理机构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实现“在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收价值”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内部流程、规范等控制活动。作者从如何建立税收内控制度并有效运行着手,来阐述建立税收内控对我国企业控制税收风险的重要性。

关键词:内控制度;税收内控;税收风险;风险预警;风险测评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137-02

1 企业建立税收内控的必要性

由于税收政策的复杂性与企业多种经营、长线生产的复杂性,企业税收风险已经成为企业诸多风险中的重中之重。帮助企业建立税收风险防范体系既是企业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企业税收管理的基础要求。

而且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征稽分开”的税收管理模式,税收稽查是历年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几年将重点监控行业列为税收稽点,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加强对各个行业税收监管的力度和决心,由于不规范的涉税事项处理给公司带来的涉税风险及违法成本都很高,这样,企业如果一旦遇到税收稽查,税收机关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轻易突破,而使企业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所以,企业建立税收内控是迫在眉睫。

什么是税收内控?税收内部控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原因是税收内控只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内容。为了便于理解与运用,税收内控可以理解为,由企业董事会等管理或治理机构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实现“在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上,创造税收价值”这一目标的一系列内部流程、规范等控制活动,在企业的具体体现就是实施有效的内部税收管理!

2 如何建立并运行税收内控

全文阅读

谈企业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及目标

1、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其实质是一种管理控制,是有效执行组织策略的必备工具。

1992年美国COSO报告中对内部控制做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最为全面的描述。这些概念的提出,同意了当时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并为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

2、内部控制的目标。企业目标就是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一个能动的驾驭、监测和推动的系统,它不仅要关注企业现实的生存,更应着眼企业未来的发展;不但要重视企业的微观活动,而且应关心企业的宏观环境,不只是简单的规避风险,更应建立健全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原因

1、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现代企业的运行造就了职业的管理者阶层和管理者市场,出现了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彻底分离,这一分离体现了这样一个契约控制权的授权过程――作为所有者的股东,除保留诸如通过投票选择董事与审计师、兼并及发行新股等剩余控制权外,将本应由他们拥有的契约控制权绝大部分授予了董事会,而董事会则保留了聘用和解雇首席行政官(CEO)、重大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战略性的“决策控制权”外,将日常生产、销售、雇佣等“决策管理权”授予了公司经理阶层。公司治理机制是股东、董事会、总经理之间的责、权、利安排和相互制衡的机制。但是,职业管理者取代业主控制企业的经营又产生了“人”问题。从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出发,委托人和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契约关系的制度安排来确保委托人的权益不被侵害。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其中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者和工人,或者说它是法人财产制度的组织结构形态。这一制度安排或组织结构形态的内在逻辑是通过制衡来实现对管理者的约束与激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权益。

2、现代化管理的需要。现代化的生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计划、组织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企业的规模、技术含量、市场竞争带来的机遇和风险、确立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等问题是传统业主式企业没有碰到的。经营管理者要达到预定的目标,提高经营效率,保护公司资产,获取决策所需的及时正确的财务信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控制制度,对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科学而严谨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可靠保证。

全文阅读

企业内控建设

摘 要 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更好地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公司都面临的问题。在信息时代,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尤为重要。

关键词 内控 重大风险预警 应急机制

当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更好地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一个公司都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企业通过对内控体系建设,对各业务、各流程进行梳理,认真辨识各关键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近来有很多事件值得反思。上市公司频频出现危机,虽有内控机制,却不能及时进行突发事件预警,导致企业受损。曾有某媒体披露,记者将3家国内上市企业共10款葡萄酒送往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均检测出多菌灵或甲霜灵农药残留。而多菌灵为美国禁用的农药,有导致肝癌的风险。此事沸沸扬扬,虽然不疾而终,却使张裕销售业绩下滑。同年11月,酒鬼酒受白酒塑化剂问题影响,白酒股大跌之后再度出现暴跌的情况。近期的三星Note手机起火爆炸事件,几家公司事后都做出补救措施,但都不尽如人意,没有相应的预案出台。在信息时代,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尤为重要。

目前,上市公司把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但在加强风险预控和应急机制制度的建设方面重视不够,以致不能化危为机,疲于应付。企业通过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可以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效处理重大事件或敏感事件,制定应急预案能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公司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一,企业风险的有效控制不到位。影响企业经营的风险因素较多,虽然企业建立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但流于形式,缺乏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管理,遇到突发问题无法形成有效的管控队伍,效果不佳,容易造成很多负面信息。尤其在当今社会,各类媒介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如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可见,风险防范控制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已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第二,内控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很多企业平时不注重内控机制的建设,出现问题就临时出台政策,政策的衔接性差。

第三,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政府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在食品行业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产品的生产没有行业标准,或者有标准但缺少监督,以致近两年频频发生生食品行业的危机事件。比如2004年的伊利“高管被拘”事件;2005年的光明“回收奶、早产奶”事件;2008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2011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蒙牛的“黄曲霉毒素M1”事件,接着是今年的酒类风波。导致的结果是,上市公司的股票停牌,股价价暴跌,企业破产,由酒鬼酒引l的塑化剂事件更是演变成席卷整个中国白酒业的一场风暴。不仅白酒行业的形象受到了影响,在资本市场,白酒股集体大跌。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一定要依据规范和制度进行信息披露,突发事件要有应急预案和措施,在信息公开的背后,还要建立健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是做强做优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保障。发生了风险事项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风险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如果突发问题的应对不能让公众满意,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市场经营活动,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导致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