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精选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1篇

.ozp312 { display:none; }

摘 要:产品质量责任问题是企业难以自觉履行,机构难以全面监管的重大问题。行业协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其在产品质量责任履行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概述了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重要地位和有利优势,对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关键词:行业协会;质量监管;路径优化 论文

1、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重要地位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企业缺乏自我约束。企业存在的价值虽然不单单是追逐利润,但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其本质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赢得利润毫无疑问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突出的表现为其对利润的追逐能力。利润,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企业作为社会这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必然与整个社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生大量互动。在这些互动过程中,由于外部性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垄断等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使企业的逐利活动就会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产生矛盾,其结果是企业缺乏必要的责任。企业趋利的本性决定了它可能会以损害社会利益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的。企业为了获得利润,过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必然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而产品质量是关系到民生的社会问题。对产品质量控制的缺失,是企业自身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企业的经济性质影响了其在承担产品质量上的责任,因而保证产品质量的履行不能单方面依靠企业的力量。 论文网

政府机构对产品质量责任履行的约束有限。我国的质量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但质量监督机构也存在缺陷,并不是所有的质量问题质检机构都能很好的检测和控制。质检机构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一些地方甚至没有用于监督抽查的专项经费,难以及时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业技术知识不能满足执法要求,这不单是表现在一些执法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同时也是有碍于专业特点,执法人员不可能样样通晓;质量问题信息来源单一,大多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信息来源于群众投诉,很少一部分是受损企业的举报;对某一行业生产企业的公共需求缺少了解等,都会影响对质量监管的理想切入。 毕业论文

抓好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是全国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在小政府大服务的前提下,面对产品质量监管的重任,质监部门通过对行业产品实行绝对全面监控确保不出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徐小龙认为,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章制度,规定机构和人员的共同行为准则,惩处和排斥违规的咨询机构,提高咨询机构的行业风险。只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监管主体与监管相对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方可有效解决在某些产品质量监管领域出现监管缺位的问题。 论文网

行业协会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社会力量。行业协会是具有统一、相近或相似市场地位的特殊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的,界定和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和政府机构之外的第三种参与主体,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有着其他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通过行业协会自律在经济部门的治理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论文网

行业协会集中了同行业的大多数的企业,其服务职能、协调职能和参政职能的发挥能够代表同行业的大多数企业的心声、维护大多数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树立了行业协会在企业管理中的权威性,使其可以通过制定行业协会自律规则实现真正的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律是介于政府干预和市场自由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由于通过企业之间自愿达成协议,能产生与各行业内竞争状况相适应的竞争制度,行业自律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达到对协会成员的约束和管理,在拥有潜在共同利益的人们之间,形成有效集体行动。行业自律虽然不具有类似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但对公平竞争有很强的有效性,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保证产品质量不可替代的社会力量。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优势地位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行政协会制定行业的章程,作为行业中的根本性大纲。能在行业所有成员中起着“宪法”作用。所有行业成员必须遵守协会章程。协会通过将国家有关行业产品质量的规定予以吸收作为行业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并通过对违规成员进行处罚方式促使成员严格遵守行业章程,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为实现设立本协会的目的,按照协会章程对协会及有关组成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协会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协会对成员行为规范和制约作用,也有利于降低了公共产品支出成本,解决政府监管缺位问题,提高监管效率,是一举多得之策。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①代表职能。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②沟通职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向政府传达企业的共同要求,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③协调职能。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同行业之间的经营行为;④监督职能。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⑤公正职能。政府委托,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等;⑥统计职能。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果;⑦研究职能。开展对本国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出版刊物,供企业和政府参考;⑧狭义的服务职能。如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等。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行业协会组织在帮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发挥是由行业协会自身的性质特征和职能决定的。行业协会具有非营利性、经济群益性、自治性的特征。行业协会不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其成立和运作的目的在于为其成员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促进行业内一定范围整体利益增加;行业协会是同行的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寻求合作共赢的结果,行业协会的组建、运行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协调同行业竞争关系,增进相互间的共同利益或降低个别成本,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能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达到对协会成员的约束和管理,实现行业管理的自治性。行业协会的性质也决定了行业协会的职能主要是对成员的服务和利益协调,以及参与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论文

由质量监督部门牵头,按照产品的特点,划分出不同的行业,组建行业协会或小组。这些行业协会或小组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一是能有效地实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企业服务的目的,通过行业协会或小组的活动,组织企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向企业传达上级部门对行业的有关要求,企业之间出可通过协会或小组沟通信息,推广经验;二是能借此掌握和监控行业产品质量的总体状况,进入行业协会的企业应是当地生产条件完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正规企业,他们的产品质量可以代表这个行业较高水平的一面,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确定执法检查的目标和方向,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是有利于打假扶优工作,通过行业协会,容易把打假治劣和扶优扶强结合起来,使之有力度;四是能促进企业间的团结交流,通过行业协会的活动,加强企业对自身的约束;同时也可以协调相互问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 作文 /zuowen/

3、行业协会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化路径 毕业论文

(1)加强对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宣传。根据近年来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由于产品质量差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表明部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真正的了解,并没有把产品质量差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看作是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说明在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宣传推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行业协会组织正可当此大任。 论文

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办好行业内管理刊物,宣传企业积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以国为先,以民为先,把产品质量看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同时,规范企业诚实守法,公平、公正、接受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利用协会宣传阵地和各种场所,宣传监督会员依法经营,规范服务,遵守企业职业道德,推动职业道德建设。让产品质量责任意识深入到每个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使他们认识到企业以产品质量的存在而存在。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制定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由于各行各业产品差异巨大和技术限制,质检机构并不能及时了解不同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这就要求行业协会根据行业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辅助质检机构完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各个行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我发展需要,在学习借鉴国际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各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以此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3)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凡是在企业质量安全方面走在前面的国内外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企业社会责任的产品生产和质量监测制度比较完备,有专设的负责产品质量事务的部门机构。作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事务的专门机构,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及国际普遍作法,制定企业质量安全守则,并协调其他部门的活动,使在企业决策和执行的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体现出对质量安全的关切。同时能够做到定期向社会披露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相关信息。 毕业论文

(4)致力于诚信环境的建设。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以及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隐瞒,更多的体现了企业的不诚信。在诚信环境的建设方面,行业协会组织也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发挥相应的作用。比如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向全行业发出“诚信自律,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倡议;起草行业管理者、从业者遵守的执业品德、纪律、操守等行为规范;进行企业诚信的评级等。 论文

现在各地大都已建立了质监协会,可以在协会下面直接设置相应的行业分会或小组,他们既是政府与企业交往的桥梁,也是企业间建立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生力军。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 徐小龙,邓念国.我国is09000认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0)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2 余晖,等.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毕业论文网

3 谢家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共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j].中国物业管理,2007(4) 毕业论文网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日益频繁,关于贸易方面的理论也经历了从比较优势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等几个阶段,而质量在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被众多的学者所重视,本文按照贸易发展的相关脉络做了一个关于贸易方面的相关文献的整理,重点关注关于质量方面的相关文献。

关键词:贸易;比较优势;质量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古典经济学逐渐形成,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也随之产生。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il F Heckscher)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1930年代,这一论点被他的学生伯尔蒂尔·俄林(Beltil G Ohlin)所充实论证,其代表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因而这一理论又称为H-O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样的贸易模式能使参与国都从中获利。

但是里昂惕夫悖论对现有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按照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技术和要素禀赋接近的国家是不会有大规模贸易的,但实际上,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额占据全球贸易的绝大部分份额,以此为背景,Krugman(1980、1981)、Helpman(1981)在市场垄断竞争框架下,强调产品的多样性和规模经济,禀赋结构相近的经济体之间同样可以发生贸易,消费者可以从贸易中得到更多的福利,而且贸易主的集中度很高,从而创建了新贸易理论。Helpman and Krugman(1985)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产品多样性等新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引入传统贸易理论模型,并在该范式下研究技术差异、要素价格差异、贸易成本等相关问题,对产业内贸易等现象能提供很好的解释,这一理论整合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随后,引入企业异质性的现代贸易理论成为了主流,大家开始从企业层面来强调产品的差异性,代表作是Melitz(2003),这篇文章将企业生产效率差异性引入Krugman(1979)框架,通过企业生产效率差异性解释企业贸易行为差异性,由此揭开了新新贸易理论时代。但是Melitz(2003)它无法解释企业行为的所有差异性,特别是企业出口的价格行为,比如Baldwin and Harrigan(2011)发现美国企业出口产品价格随地理位置的距离而增加,如果根据Melitz(2003)的分析,地理位置越远,那么就只有生产效率越高、出口产品价格越低的企业出口,这显然存在着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一个很自然的逻辑就是放松或者更改Melitz(2003)的假设,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入企业产品品质的异质性,现在许多学者都把产品品质的异质性放在与企业生产效率的异质性同等重要的位置,例如Kugler and Verhoogen(2012)、Johnson(2012)、Crozet et al.(2012)等。从模型的结构来看,部分模型将产品品质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效用函数,并不深究其来源,大部分的模型将企业产品品质内生化,认为产品品质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产品的品质越高,那么企业投入的成本也就越高,从而出口的价格也就越高;从消费解的角度来说,购买商品不仅仅会考虑其价格,还会考虑其质量,只有性价比最优的产品最终会成为消费购买的首选产品,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会更具有消费者认可的能力以及获利的能力,从而可以解释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以及出口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的价格差异。

在我国,关于企业出口产品品质方面的文献还不是很多,其中包括关于中国出口产品的品质的相关研究有施炳展(2010)发现随着中国出口不断的增长,中国出口的产品的价格并未有大幅度的变化,这说明产品的品质偏低;李坤望、施炳展和宋立刚(2012)利用单位价值量指标来测度产品品质,发现中国出口的产品无一例外都处于低品质阶段;Rodrik(2006)也发现如果从产品内角度看,中国出口结构没有优化的趋势。还有部分文献旨在从利用品质视角解读企业出口的价格行为,旨在说明中国出口企业存在品质调整,例如Manova and Zhang(2012)利用海关数据分析了中国企业出口价格的企业间、企业内、企业-产品内的差异性;Mark et al.(2012)利用中国纺织业层面海关数据和工业数据库匹配,研究品质和生产效率对企业贸易行为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樊纲、关志雄、姚枝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 贸易品的技术分布》.《经济研究》2006年第8 期。

[2]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4 期。

[3]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研究》.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Abowd JM,Kramarz F,Margolis DN. 1999. High Wage Workers and High Wage Firms. Econometrica.67(2): 251-333.

[5]Abowd JM,Creecy RH,Kramarz F. 2002. Computing Person and Firm E_ects Using Linked LongitudinalEmployer-Employee Data. (Cornell University,Unpublished).

[6]Ahn JB,Khandelwal A,Wei SJ. 2011. The Role of Intermediaries in Facilitating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orthcoming.

[7]Akerman A. 2010. A Theory on the Role of Wholesaler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Based on Economies of Scope.(Stockholm University,Unpublished).

[8]Akhmetova Z. 2011. Firm Experimentation in New Market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published).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品横向差异化;产品纵向差异化;市场势力;研究综述

一、 引言

产品差异化问题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结构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形成市场力量和取得非价格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形成细分市场,进行有效的市场定位,集中优势资源,获取最大利润。有关产品差异化的研究最初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关于垄断竞争的讨论,之后随着博弈理论在经济学中广泛应用,产品差异化理论逐步发展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

产品差异化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提供同类的产品和品牌不能完全替代。构成产品差别化的因素很多,很多学者都认为产品差异化源于产品相关“特征”的改变。这些特征包括物理差异、心理差异、服务差异、空间差异。物理差异是指企业的产品在设计、质量、结构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心理差异是指企业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手段而造成消费者主观上认识的差异;服务差异是指企业在售前和售后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存在差异;生产或销售产品的企业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导致了产品空间差异。除了上述因素以外,产品差异化还源于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不同,无论同类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客观差异,只要消费者认为产品不同,那么该类产品就存在差异。可以发现下文关于产品差异化的研究都围绕产品差别化的构成因素而展开,得到了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的结论。

产品差异的划分方式很多,比较重要的划分方式是按照产品差异化的方向来划分,可分为横向产品差异化和纵向产品差异化。企业无论是采用纵向差异化策略还是横向差异化策略,企业愿意遵循最大差异化原则。企业这一行为不仅降低企业间的价格竞争强度,而且产品差异化使企业具有了在边际成本之上的定价能力,可以给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越大,所具有的特性越难以替代和模仿,企业的市场势力越强。绝大多数文献都力证了这一观点。

二、 横向产品差异化

横向差异化是指在同类产品中,一部分消费者偏好某种特征的产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偏好另外某种特征的产品。横向差异化学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在不同市场条件下,企业最优产品选择问题,很多文献证明企业选择产品最大差异化。

横向差异的思想最早来源于豪特林(1929)的线性城市模型。但是他指出在线性运输成本条件下两企业都会尽量定位于市场的中心处,得到出现最小的产品差异化的结论。Hotelling模型企业产品差异最小化的结论受到了学界的质疑,很多学者通过修改模型假定条件从空间选址的角度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其他学者则从消费者、产品特征维度的角度对产品横向差异化进行研究,并都得到相同的结论。如表1所示。

三、 纵向差异化

1. 纵向差异化基本理论研究。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偏好某种特征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差异化称为纵向差异化。纵向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产品质量展开。多数文献得出了企业选择最大差异化的产品质量。Mussa和Rosen(1978) 最早提出产品质量差异化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假设信息完全的市场上有高低两种质量的同类产品,消费者偏好高质量并且具有单位需求,一个类型为θ的消费者购买质量为s,价格为p的效用为u(θ,s.p)=θs-p。在双寡头情形下,企业产品质量决策的纵向差异化最大。后续的相关研究多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如表2所示。

上述文献均是在如下假定进行的研究并得到高质量产品具有市场优势, 获得更多利润的结论。这些假定包括提高质量的成本为零、信息完全、市场完全覆盖、差异化的产品不存在网络外部性。事实上,以上假定仅仅是一种理想的市场情况,与以上假设相反的情况更符合现实经济。因此为了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众多学者针对假设条件,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同样得出与主流文献相似的结论。如表3所示。

2. 纵向差异化理论的发展。服务差异是纵向差异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难以只通过有形产品获得战略性竞争优势,企业意识到可以通过增加不同的服务来获取成长与利润的机遇,许多企业如IBM、通用电气已经开始由制造型企业转向服务及与顾客为中心,作为差别化和形成竞争优势的方式。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服务差异化”。显然有关服务差异化的研究最早是从制造业开始的。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学者则提出了“服务差异型产品”、“服务差异型制造业”等概念。

无论是“服务差异型产品”还是“服务差异型制造业”涉及到的“服务”指的是“客户服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客户服务依托于服务存在,并且可以为制造品增加附加价值,提高顾客的购买意愿,促使制造企业获取更高的利润。而“服务”与“客户服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服务”是顾客估价和购买的无形产品提供物,即服务企业的核心产品是则是“服务”。“服务”产品同样也可以包括客户服务,如银行的24小时客服电话、美发店的预约热线等。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我国学者的研究本质仍是从新的角度围绕制造业产品如何实现差异化而展开,企业通过投资服务以及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作为差别化和形成竞争优势的方式。该研究拓展了产品纵向差异化的内容。

3. 对实践违背“产品质量最大差异化原则”的阐述。经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同质或者呈现较小差异化。这一事实与主流理论相矛盾,很多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对现实经济很有指导意义。张福利与施建军(2010)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假定双寡头垄断市场中高质量企业在生产方面依赖于低质量企业,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行为来看,两个企业存在低质量优势。刁新军等人(2011)研究了不完全覆盖市场中,具有不对称网络外部性的纵向差异化产品进行价格竞争或数量竞争的情形,他们认为当低质量产品具有较大网络外部性,低质量产品也可以获得较大的市场利润。Boccard与Wauthy(2010)建立生产能力约束下的双寡头纵向差异化模型,讨论了企业依次进行选择质量、生产能力与价格博弈竞争的情形,他们认为生产能力约束弱化了企业进行产品质量差异化的动机,当出现生产能力约束时,产品质量差异化会使企业的利润降低,企业产品质量存在较小的差异化。

从上述文献不难看出,企业选择产品质量最小差异化的行为并没有违背最大差异化原则,恰恰是从新的角度证明了高质量产品具有市场优势这一观点。由于企业间生产的相互依赖性、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生产能力约束的影响,企业不使用质量差异化策略同样可以降低价格竞争强度,获取较高利润,这些因素弱化了企业采用质量差异化策略的动机。或者说如果没有上述因素的影响,企业将采用最大质量差异化利润,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

基于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视角,产品差异化的文献研究很多,并且基于该视角的理论研究对知识经济、服务经济与互联网对产品差异化的影响做出阐述,日益地全面、具体贴近现实,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多数学者在差异化模型中主要考虑固定成本,对于边际成本不为零的情况,研究文献不是很多,且大多数是阶段性的静态博弈;第二,现有文献主要对制造业的产品差异化进行研究,而对纯粹的服务企业的“服务”差异化的研究较少,只能将有形产品差异化理论模糊而近似的对服务企业进行差异化分析。这将是产品差异化以后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Hotelling H,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Economic Journal,1929,39(153):41-57.

[2] Mussa, M., Rosen, S.Monopoly and product qualit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8,(18):301-317.

[3] 张福利,施建军.垄断市场中双寡头企业的市场行为研究――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7):93-99.

[4] 刁新军,杨德礼,佟斌.具有不对称网络外部性和纵向差异化的产品竞争策略[J].运筹与管理,2011,20(3):23-29.

[5] N.Boccard X.Y.Wauthy.Relaxing Bertrand Competition: Capacity Commitment Beats Quality Di?erentiation Equilibrium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in a Ber- trand model with capacity precommit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2010,(28):288-297.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辽宁制造业的研发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项目号:L12DJY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双边集体声誉约束下的认证产业绩效提升机制研究”(项目号:71373033)。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双因素理论产品竞争力

在买方市场的经济活动中,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同类产品,消费者的选择决定着产品的销量。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对产品进行竞争力分析,这是所有企业产品设计开发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双因素理论,从分析产品竞争因素入手,找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方法。

一、基于双因素理论的产品竞争力系统模式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动机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大类。在产品竞争力中同样存在“双因素”问题,即:产品的基本因素与竞争因素。

1.基本因素。基本因素包括产品的基本功能、一般质量、习惯价格、通常供货周期等因素。这些因素为竞争的同类产品所共有,因而并不构成产品的竞争因素。但是,它们构成产品竞争力的基础,如果抽去基本因素,则产品即失去了作为商品的基本素质。基本因素主要反应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2.竞争因素。竞争因素包括产品的附加功能、质量优良、成本低廉、和出手速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为该项产品在与同类产品竞争中体现出来,是用户在同类产品中进行识别和选择的依据。竞争因素主要反应了产品的交换价值。(具体因素对照参见表1)

表1产品竞争力双因素理论

二、提高产品竞争因素的策略

由上面提到的产品竞争力的双因素理论可知,提高产品的竞争因素,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根据双因素理论,本文把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方法归纳为十六个字:“敌无我有,敌有我优,敌优我廉,敌廉我快。”

1.敌无我有――增加产品附加值。消费者对产品的整体观念除了包括产品本体之外,还包括产品的各种附加服务和利益。美国著名的营销学家李维特断言:“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工厂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而在于产品所提供的附加价值。”产品的附加值主要包括:派生功能、延续功能、新异功能和适应功能,以及一机多用、配套性、可维护性和外观装潢等。企业应不断改进产品,不断创新,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作为企业改进产品的重点方向。

2.敌有我优――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企业能否提供高质量的优质产品。产品的质量大致可以分解为一般性质量和赢得消费者满意的质量。赢得消费者满意的优质品主要包含着耐用、好用、好看、方便、好修等更多方面的有关产品质量的内容。一个企业的产品,只有达到了赢得消费者满意的质量标准,才会受消费者喜欢,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

3.敌优我廉――降低产品成本。敌优我廉主要指的是产品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低。企业产品的价格可以分解为市场上的习惯价格和可能降低的竞争价格。价格本身并不构成竞争因素,决定降价幅度的成本才是企业产品的竞争因素。可见,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必须降低产品的成本。为此,企业可以通过采用标准化、通用化、价值工程、等方法来寻求降低成本,力求达到以廉取胜。

4.敌廉我快――加快产品供应速度。敌廉我快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供应速度方面。企业产品的供货期可以分为通常供货期和供货提前期两种。企业的产品要想具有竞争力,供货期提前也至关重要。为此,企业应该采取预先捕捉市场信息,储备预研产品,加快技术改造,对外横向联合,对内专项承包等方法,来加速供货时间,力求达到以快制胜。

三、以产品的竞争因素为导向,强化企业的竞争职能

以上我们根据产品的双因素理论,从产品的竞争因素入手,提出了企业的产品竞争策略,而企业竞争策略的产生、实施和完成,要依赖于企业的竞争职能,并为实现这些竞争职能,相应的产生了与之对应的管理机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产品竞争因素、企业竞争职能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可见,运用双因素理论对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研究,不仅分析了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所在,更进一步以其为导向,通过对产品竞争因素、企业竞争职能及相应的管理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企业应具备竞争优势的关键特质,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陈圻:产品竞争力及其要素研究[J].工作论文,2002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 品牌文化 市场竞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现代企业的竞争日益演变为品牌的竞争和文化的竞争。企业能否拥有自己的优秀品牌,决定着它能否在国际国内不断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民营企业依其实力和条件,要想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必须增强品牌意识,注重实施品牌战略,力创自己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优秀品牌文化。

1 品牌文化是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所谓品牌是指具有一定知名度、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以特定的商标作为其标志的定型产品。它是生产、销售同质商品的不同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产物,集中反映和体现了企业的产品形象和综合素质,是企业间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竞争形式。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一个好的成功品牌,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而稳定的市场、忠诚的消费者群体和超额利润,而且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不断升值的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品牌都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文化是价值观和信念的体现,对组织的决策形成、行动方式和个人行为都有深刻的影响。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由企业领导者倡导,并为广大员工逐渐接受认同而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和信念的根本体现,是企业最显著的特点,能够引领企业发展方向、激励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由于文化的持久性,统一的积极的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一笔重要财富。特别是当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相适应时,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会成为巨大的优势力量。但是,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企业文化也会成为企业最大的劣势,最终会把企业引向失败。因此,对于规模化、集团化的大企业而言,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决定着它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而对于规模小、实力弱的民营中小企业而言,能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文化,则更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品牌意识都很淡薄,现已形成品牌文化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一些企业还仍然在冒用别人的品牌去占领市场。这在我国曾经处于短缺经济时代和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条件下还能够维持,而在进入相对过剩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如果不争创品牌进而形成优秀的品牌文化就难以为继了。

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民营企业都已受到没有自己品牌的困扰。如,辽宁一些民营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其产品质量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有的企业产品在全国性的展览会上还荣获了金奖,超过了其他一些地区企业生产的同质产品的质量,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同样难以占领市场。

事实表明,当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填满了消费者的需求空间之后,产品的品牌便成为赢得消费者偏好的唯一法宝了。目前,品牌营销虽然在我国还不十分成熟,但消费者大都已开始具备了品牌意识。相当数量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已经把品牌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这说明,在当今市场环境中,品牌营销已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市场发展和消费者消费层次提高的客观需求,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虽然先天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但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如果掌握了市场规则和发展规律,面向市场,面向消费需求,把开发品牌作为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品牌文化,并贯穿于企业内部运转的各个环节,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民营中小企业就不一定是容易被风浪摧垮的“小舢板”,而是畅游四海、灵活自如的鱼。

2 推动民营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若干路径

与国有大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要真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优质品牌,构建起别人难以复制的卓越品牌文化,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2.1 民营企业要大力增强品牌意识。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特别是决策者要首先树立起较强的品牌理念,充分认识到争创品牌对于拓展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树立企业乃至国家的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设计和实施品牌战略。同时,还要教育和引导企业员工认识和理解品牌的内涵,增强品牌观念,形成人人崇尚和追求品牌的企业环境。

2.2 民营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是品牌的根基,只有不断强化质量管理,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才能创造出深受消费者信任和喜爱的优质品牌。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小型民营企业必须尽快改变粗制滥造的生产习惯,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标准化、计量等基础管理工作,始终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服务质量的提高能使其产品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更胜一筹,更有利于品牌的形成。为此,民营企业不但要强化产品的质量管理,还要强化售后服务的质量管理,在服务竞争中不断创新,创造真正一流的服务。

2.3 民营企业要注重增加投入,强化企业及其产品形象的塑造与宣传。品牌虽然不是单靠广告等宣传手段就能吹打出来的,但是,品牌也不会因为产品质量的提高而自然形成。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摒弃“产品质量好,自然会好卖”和“酒好不怕巷子深”等传统观念,在改进产品质量的同时,一定要有超前的市场意识,善于抓住市场缝隙和空间,在宣传上舍得投入,充分利用新闻舆论、广告宣传、社会活动等手段,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同时,还要通过一些创造性的市场营销活动和手段,沟通企业及其产品与消费者的联系,从而引起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的关注、兴趣、认同和渴望。

2.4 民营企业要善于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很大变化,消费者不但注重产品的质量好坏,还越来越追求产品的文化品位。企业产品的文化承载量越大,越与人的思想情感相关联,就越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也就越能吸引消费者,其品牌就越有可能形成。因此,民营企业要善于挖掘消费者的新的消费需求,通过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含量,来达到物质文化化或精神物质化,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以求得广大消费者恒久而广泛的认同。

2.5 民营企业要积极营造持续创新的文化氛围。长期以来,历史上形成的一些传统道德和思维方式孕育了官僚、安稳、内向的民营企业文化,很多民营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充斥着较为严重的小农经济和小生产者意识,因循守旧,求稳怕变,缺乏危机感和冒险精神,不善于提出和接受挑战,畏惧当开路先锋的风险,只会步他人后尘,充当追随者。这些思想和文化严重束缚和制约着民营企业创建品牌文化。因此,民营企业必须打破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向陈旧、愚腐的思想文化进行挑战,把持续创新引入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中,加速营造一种不断追求创新的文化氛围,增强创新理念,始终保持创新的活力。

2.6 政府和社会有关方面要为民营企业创建品牌文化提供有利平台。一是各级政府应积极制定和完善扶持民营企业争创品牌文化的规划,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与配合,以化解民营企业在创立品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对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帮助其强化质量管理。有关质量管理、检验、标准化、计量等社会团体和认证、咨询等中介组织及检测、科研等技术机构,要积极发挥社会监督和服务职能,协助政府推进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三是政府要努力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公平竞争机制和评价体系,严格制止名目繁多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和以企业规模为标准的乱评品牌活动,形成由消费者和市场评价企业及其产品的机制与环境,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利益。四是舆论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优秀品牌的宣传力度,营造一种全社会宣传、保护和发展民营企业品牌的舆论氛围。同时要指导和帮助中小企业科学合理地策划、设计和制作好广告宣传,以降低中小企业的广告成本,提高其广告效益。

参考文献:

[1]朱燕.关于温州民营企业品牌建设的研究与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9).

[2]朱焕辉,基于营销时代下的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6).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6篇

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摘要]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存货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占用的资金大,而且品种繁多。存货管理的目的在于既满足需要,又能在不同情况下使相关总成本最低。存货管理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中小企业应适时加强存货管理以确保资产安全性。文章通过对存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以寻求中小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适时制成本

零存货实管理是指物料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是适时生产系统(JIT)对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为消除产品制造周期中可能存在的“停工待料“或”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JIT要求做到在供、产、销三个环节上都没有库存储备量,即达到零存货。

企业实现零存货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零存货消除了原材料的库存现象,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保管、储存、领发手续和对原材料存货的确认和计价等方面的开支;(2)企业实现了零存货,产品成本不受期初存货成本结转的影响,不仅可以大大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由于当期产品成本中没有掺杂上期成本高低的因素,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企业当期生产经营工作的质量和经营业绩。

零存货管理是要求企业按需求引入存货,而不是按照各种模型制定的计划引入存货。存货利用程度的好坏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很大,但在当前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仅限于日常管理,忽视存货储存成本管理和数量管理。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对增加企业效益十分有益。

一、中小企业推行零存货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反对产品过分积压,这一目标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存货在适时制下被认为对企业的经营存在负面影响。

1.企业持有存货,占压流动资金。当企业持有大量存货时,相应数额的资金就暂时沉淀下来,直到产品销售出去才能重新参加周转。如果企业存货严重积压,为了获得流动资金支付工资等必要的开支,企业可能被迫增加举债,支付额外利息;反之,如果企业能够大量减少存货,甚至是零存货,将这部分资金运用到其他方面,则可以取得投资收益。可见,企业持有存货存在机会成本。

2.企业持有存货,会发生仓储成本。大量存货必然要占用仓储空间,要耗费企业人工进行管理,存货本身在仓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损耗。这种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将提高企业的成本水平。

3.企业持有存货,会掩盖生产质量问题,掩盖生产效率,增加企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当企业后一道工序进行加工过程中,如果发现从在产品库中取出的在产品有次品,则可以再去在产品库中取用合格品,这时次品的出现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会立即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不利于企业寻找次品出现原因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假设企业生产效率低,市场需要大量成品时,有库存成品起缓冲的作用,不利于督促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二、中小企业推行零存货

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实现零存货管理有两层涵义:一是生产和消费达到均衡,供需基本实现一致,二是实际生产数额较少,形成供小于求的局面,即中小企业通过调研分析对市场作出准确的预测,从而制定与需求相吻合的生产方案,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产品积压。但是中小企业在推行零存货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满足客户需求问题。零存货管理下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不是建立存货,而是大幅度缩减从接到订单到交货之间的时间,增强企业在交货日交货,以及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措施有发展柔性生产、缩减生产准备时间、建立制造单元、提高产品质量、直接由工厂而非产生成品仓库提货、缩短搬运距离等。

2.避免停工问题。大多数停工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机器故障、材料次品和材料未运达。零存货管理认为存货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而是掩盖和隐蔽了问题。通过将存货缩减至零,问题暴露出来,才能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零存货管理通过全面的预防性维护和全面质量控制,以及和供货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保证供货质量、实行看板制等措施解决问题。

3.折扣和价格上涨产题。传统存货管理认为应持有存货以取得折扣,并预防未来的价格上涨,目的是降底存货成本。零存货管理认为即使不持有存货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解决方法是和少数几个选定的的与生产地点尽可能接近的供货商签订长期合同。它的优点是在于规定了价格和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有助于减少订货成本,可使外购部件的成本下降5%~20%。此外,这样做大大减少了企业供货商的数量,使购进的部件质量大大提高,与质量有关的成本就可以避免或减少,如不再需要验收购进材料、返工减少等。

三、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的措施——推行适时制生产系统

适时制生产系统(JIT)指企业在生产自动化、电算化的情况下,合理规划并大大简化生产和销售过程,使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进入市场的每个环节都能够紧密衔接,使整个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像钟表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进行运转,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样一种先进生产管理系统。它的核心思想是致力于减少企业存货,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最终增加企业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

企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零存货。适时制生产系统实行的关键是降低存货水平,又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均衡进行,努力达到零存货。要达到零存货,就必须推行JIT生产系统,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好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将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等适时送达生产现场交企业使用;各生产程序之间也不保存半成品,前道生产程序应根据下道生产程序的加工要求保质保量地生产,并适时送达后一道生产程序;在销售环节上也要做到没有产成品存货,要广开销售渠道,建立完备的销售体系,做到在最后一个生产程序保质保量地加工出产成品后,就能够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

推行适时制生产系统的主要措施有六个方面:

1.采用拉动式生产系统。在拉动式系统中,每一个工序的员工致力于补充后续工序的员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是流星毕业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而的,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是篇高质量的论文,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希望此文章能对您论文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为免费毕业论文提供,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工耗用掉的存货,绝对禁止生产超量的存货。当存货量达到确定的上限时,该工序要停止工作,直到后续工序从在产品库中取走在问品为止。在这一方法下,存货水平较低,需要全体员工的努力,为避免停工,必须保持均衡的加工速度和良好的设备工作状态,并且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

2.改变材料采购策略。适时制为企业和供货商之间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利益伙伴”关系。实现途径上主要有5个方面。(1)原材料采购上,只与有限数量的比较了解的供应商发展长期合作关系;(2)选择供货商时既考虑其供货价格又考虑其服务质量和材料质量;(3)建立生产员工直接向经批准的供货商订购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流程;(4)将供货商的供货直接送至生产场所;(5)企业和供货商应付出更大努力来缩减原材料存货。

3.建立无库存的生产制造单元。无库存制造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仓库作用。出口存放处放置着本单元已加工完毕的在产品,入口存放处放置着待加工的原材料或在产品,不断减少工序间的在产品库存,使仓库逐步消失,以实现无库存生产。

4.减少不增加价值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缩短生产周期可以有效的减少在产品存货,降低成本。生产周期由生产准备时间、加工时间、搬运时间、等侯时间和检验时间构成,在这个五个要素中,只有加工时间内产品增值,其他时间内的经营活动都不增加产品价值,应予以压缩。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食品质量管制;博弈论;纳什均衡

中图分类号:F203;F224.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4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111-02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质量切实关系到人们的最基本生活需要,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政府应该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管制政策是当今社会性管制的一个重点。食品质量管制过程实质上是管制部门和被管制企业之间的一个博弈过程,因此,从博弈论的角度来对管制模式进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食品安全管制模式分析

我国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起步较晚,很多理论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但是毋庸置疑,政府部门有必要对食品质量进行管制,从而确保我国食品安全。谢敏(2007)等从公共经济学角度,提出食品、食品质量信息以及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等都属于公共品,需要政府参与。赵农等(2005)从政府进入管制方面实证研究了管制对于厂商最优质量水平的影响。当然,也不缺乏从博弈论角度来对食品质量管制进行研究,如李宗平等 (2008)采用博弈论对食品厂商、政府和消费者进行多重博弈行为分析,就相关利益主体行为提出实现食品安全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由于食品供给的无限分散,必然会造成管制的成本过大,管制机构对食品行业的管制只能采取概率式的检查。而在管制机构执行管制政策时,由于激励机制设计的不合理性,在执法的过程中会产生执法人员偷懒行为,从而产生道德风险。由于执法人员并不切实履行自己的执法任务,从而对管制者即食品生产企业抱有侥幸心理,有动机进行生产伪劣产品,从而使得伪劣产品流向市场。这也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这里面必然存在一个管制部门和生产企业之间的博弈过程,而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视角来进行分析,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改变管制机构以及企业的行为,从而为政府管制政策的实施提供建议。

二、纳什均衡下的管制政策分析

从成本的角度考虑,管制部门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只能够通过随机的抽查来进行质量检测。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会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从而这是一个管制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博弈,而博弈论的基本知识告诉我们,双方之间的博弈必然存在纳什均衡。一个博弈可能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但是必然会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现在,我们构建博弈论模型来分析这种均衡的形成过程。

我们假设,管制机构,即质监部门会以一个随机的概率P抽查企业,对企业进行质量检测。而企业由于侥幸心理的存在会以一个随机的概率Q选择生产优质产品和劣质产品。从而建立下面的博弈模型。

先来解释一下这个博弈中数字的含义,假如企业生产优质产品,无论有没有被质监部门通过审查,他均获得正常利润为2,如果生产劣质产品,由于劣质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要低,在没有被审查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为4。而一旦企业被检查出生产劣质产品,将会接受高额罚款,从而其收益为-10。在企业生产优质产品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质量检测,则质检部门的收益为2,质监部门进行质量检测将获得的收益为4(因为质检部门进行质量检测也需要付出成本)。在企业生产劣质产品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检测,质检部门的收益为4,而如果不进行检测,收益为0。(这是一种激励机制的设计,4大于0,从而质监部门有动机去进行质量检测)。现在我们来寻找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很显然,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只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假设在均衡时质监部门进行质量检测的概率为P,企业生产优质产品的概率为Q。

从而:2Q+4(1-Q)=4Q+0(1-Q)

2P+2(1-P)=-10P+4(1-P)

解得:Q=2/3 P=1/7

对于上述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我们不把它看做成一个随机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们看做成一个比例的过程,即所有企业中选择生产优质产品企业的比例为2/3,现在,假如说政府为了企业能够更加自主的生产优质产品。此时,人们肯定会想到的措施是加大惩罚力度。

第一,现在我们把惩罚力度加大,即数字-10变为-20。此时博弈如下:

再来寻找这个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从而:2Q+4(1-Q)=4Q+0(1-Q)

2P+2(1-P)=-20P+4(1-P)

解得:Q=2/3 P=1/12

由此可见,Q并没有发生改变,而P却下降了。这反而带来了一个更加坏的结果,因为行业中生产优质产品企业的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质量部门进行质量检测的次数反而减少了。从而会导致更多的伪劣产品流入市场。由此可见,加大惩罚力度得到的结果反而是一个比原来更差的结果。

第二,现在我们改变质检部门的收益,如果企业生产劣质产品,而被质检部门查获,质检部门的收益由原来的4变成5,而其余的收益不改变的情况下,博弈如下:

再来寻找这个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从而:2Q+5(1-Q)=4Q+0(1-Q)

2P+2(1-P)=-10P+4(1-P)

解得:Q=3/4 P=1/7

由此可见,Q由原来的2/3增加到现在的3/4,即再达到均衡状态时,更多的企业将生产优质产品。

第三,现在,我们同时改变质监部门和企业的收益,在其他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生产劣质产品,而被质检部门查获,质检部门的收益由原来的4变成5,而企业生产劣质产品且被查获的情况下,惩罚力度变小,由原来的-10降低为-8,此时博弈如下:

再来寻找这个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从而:2Q+4(1-Q)=5Q+0(1-Q)

2P+2(1-P)=-8P+4(1-P)

解得:Q=3/4 P=1/6

由此均衡结果可以看出,生产优质产品企业的比例将会增加,由原来的2/3增加到3/4,质监部门进行检验的概率将增加,由原来的1/7增加到现在的1/6,很显然,市场上的低质产品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

三、结论及对政府管制政策的建议

当我们想到要如何降低企业生产劣质产品的概率时,其实也可以说减少整个市场上生产劣质产品企业的数量时,通常的做法是加大惩罚力度,然而,以上的纳什均衡结果分析,在其他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惩罚力度,企业的行为并没有发生改变,反而质监部门的检查次数降低了,也就是说将会有更多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这个结果最终与我们的常识截然相反。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结论。因为,这将给管制政策的建立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即并不是加大惩罚力度就能够改变企业的行为。因此,这一结论会给现有的管制政策的修订带来理论依据。

由本文第二部分的纳什均衡的分析可知,决定食品生产企业生产优质产品的行为与惩罚力度无关,反而与质监部门的收益相关,当质检部门的收益增加时,生产优质产品的数量将会增加。而质监部门进行质量检测的次数与质检部门的收益无关,反而与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的惩罚力度相关,当惩罚力度减小时,质监部门进行质量检测的次数反而增加了。由此可见,要想同时使得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数量增加,而质检部门的检查次数增加,政府管制政策的制定应该是当生产劣质产品的企业被查获时,增加质监部门的收益,同时适当降低对生产劣质产品企业的惩罚力度。这是本文第二个重要结论。

以上两个结论不仅有助于对食品行业质量的管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同时也能为其他社会性管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政策性建议和指导。比如说对于环境的管制,当今社会存在许多企业随意排放污水、废气的现象。同时还有生产安全的管制,现在中国许多从事地下作业的企业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生产环境不达标的现象。这两种管制都涉及到质检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博弈,从而该模型也同样适用于这两类社会性管制。因此,该模型在社会性管制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谢敏.从市场失灵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消费经济,2007,(12) .

[2] 李宗平、翟书斌.基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5) .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环境管制;产品质量;罚金

一、引言

自从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后,环境问题一直吸引着国际学术界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文献关注于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生产的微观影响。传统假说的观点是,环境管制会负面影响企业生产,因为较高的环境标准将导致国内厂商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损害其竞争力,因此采用较高的环境标准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以Walley和Whitehead(1994)为代表的观点是,对单个企业而言,随着环境治理成本的增加,企业的收益会减少,从而企业越来越难以实现环境与竞争力的双赢。

然而,Porter(1991)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管制可以激发被管制企业创新,相对于不受管制的企业,这可能会产生绝对竞争优势,从而会提高企业的收益;相对于管制标准较低的国外竞争者而言,环境管制通过刺激创新可对本国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产生正面影响。Christmann(2000)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完善产品设计等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加收益。曲如晓(2001)认为,政府通过严格的环境政策可以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取竞争优势。傅京燕(2002)指出,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以及需求弹性的差异,通过实行差异化策略来增加利润,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Simpson和Bradford(1996)却指出,环境管制的影响取决于被管制行业的具体特点,行业不同,影响也不同,而且理论上也不太可能精确估计这种影响。Sartzetakis和Constantatos(1995)用一个国际寡头模型分析,在古诺―纳什均衡下,用排污许可证交易体系的企业与用命令和控制方法的企业相比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企业竞争力的高低不仅与环境管制措施的松弛程度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环境管制的形式。Porter和Vander Linde(1995)指出,之所以有环境管制降低国际竞争力的观点,主要是观察问题时所采取的静态方法。如果进行动态分析,由于环境管制会刺激创新,所以严厉的环境管制是完全有可能提升一国企业的收益,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并且Eliste和Fredriksson(1998)为此观点提供了理论支持。他们的模型显示,环境质量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两个政策变量即污染税和生产补贴的同时增加。通过游说,污染者可能得到补偿,以弥补其在新管制标准下增加的支出。结果,企业收益增加,竞争力不降反升。

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环境管制对企业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管制对一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实证方面,主要是关于单个企业的环境管理策略与企业收益关系的研究。而研究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中,消费者偏好、政府的管制行为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却是很少的(许士春,2006)。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环境管制的特点通常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以某些环保标准为依据,而往往呈现出转型经济的特色。从以往的事实可知,政府进行环境管制主要是通过征收污染税或罚金的方式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往往没有关注到实施这些管制措施是否会使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考虑到中国的现实情况,本文试图建立一个三部门经济模型,分析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政府对污染厂商征收罚金时,对厂商的产品质量和净收益带来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就目前有关环境管制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给出了本文的假设条件和模型框架,在博弈论的思想方法下阐明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最优决策;第三部分探讨了政府环境管制措施对厂商产品环境质量的影响,论证了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下,政府征收污染罚金时,会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第四部分探讨政府环境管制措施对厂商收益的影响,论证了政府加大罚金力度会提高生产清洁产品企业的净收益,而降低生产污染产品企业的净收益,并且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比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高;第五部分是本文更深一步的讨论,假如政府放弃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对清洁生产的企业予以激励,对污染的企业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责令其限期整改,否则即对其征收罚金,这样会使两类企业都进行清洁生产;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基本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考虑到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管制的动机,以及问题处理的简化,我们给出了以下假定条件:

由于厂商1是清洁生产的,因而政府对其征收正常的从量税t。厂商2是污染生产的,因其污染了环境,政府除了要对其征收正常的从量税t外,还会征收一定的罚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只能以θ的概率对其单位产量征收罚金F。

根据假设4我们知道,如果消费者选择购买了产品i,那么根据显示性偏好弱公理就有:

由此,政府是不会让厂商2退出市场的,否则政府无法实现财政收入的最大化。此时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是大于零的。

三、政府环境管制与厂商产品质量

如果厂商2进入市场,则厂商2的产品价格必与厂商1的产品价格相等,这主要由于政府知道市场上清洁产品的正常价格,如果厂商2产品的价格低于厂商1产品的价格,即P2<P1,那么这一价格信号就会很容易吸引政府的注意力,从而政府会很容易鉴别出厂商2产品的环境质量,此时厂商2被处罚的概率是1,即θ=1。这样,在F≥P2的前提下就有π2<0,因而厂商2一定会令自己的价格水平等于厂商1的价格水平。那么其均衡价格一定为P2=P1=P*。最终在均衡条件下,厂商1实际上充当了价格领导者的角色,厂商2是价格的追随者。在均衡条件下,厂商的最优价格P*将由下式决定:

由于两个厂商的产品价格始终相等,根据式(4)厂商i的市场份额变为:

下面我们讨论在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1和厂商2产品的环境质量。

当政府对污染厂商进行环境管制时,我们分别考虑厂商1和厂商2应对政府罚金的情况。

对式(7)求F的偏导数,经整理可得:

命题1:在本模型经济中,政府加大对污染产品的罚金力度会降低污染产品的环境质量,也会降低清洁产品的环境质量。

命题1说明,在政府加大征收罚金力度时,虽然厂商2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会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参见式(6)),但面临政府的高额罚金,厂商2只有被迫通过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来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厂商1预期到厂商2会降低产品环境质量,而厂商1的产品一直被认为是清洁产品而不会受到处罚,从而厂商1也会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来节约成本(注:根据式(6)可知,厂商1降低产品环境质量和维持原来的产品环境质量相比,会失去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厂商1降低产品环境质量后节约成本的收益会大于失去一定市场份额的损失。否则,厂商1不会降低自身产品的环境质量。这一结论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在对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进行管制时,同时还要监督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因为如果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降低产品质量时,原先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可能也会跟着降低产品质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我们对T2/T1求F的偏导数,并将式(14)代入可得:

命题2:在本模型经济中,政府加大对污染产品的罚金力度会加大两种产品环境质量的差异程度。

命题2说明,在政府加大征收罚金力度时,厂商2与厂商1的产品环境质量差距会变大,这意味着厂商2较厂商1的产品环境质量下降的幅度大。这主要由于政府仅对厂商2处以罚金,面临政府的高额罚金,厂商2只有被迫通过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来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除非让厂商2退出市场,否则政府处以罚金的力度越大,厂商2的产品环境质量下降的幅度越大。

四、政府环境管制与厂商的收益

以上我们主要探讨了政府征收污染罚金对厂商产品质量的影响,下面我们探讨政府罚金会如何影响两类厂商的净收益(利润)。

(20)等号右边各项为负,所以π*2/F<0,这说明政府加大罚金力度会减少厂商2净收益。由此我们可得如下结论:

命题3:在本模型经济中,政府加大对污染产品的罚金力度会提高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而降低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

命题3的经济含义是:在政府加大征收罚金力度时,厂商2面临政府的高额罚金,其成本负担加大了,利润也就会自然减少;厂商1的利润会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而增加。

现在比较在政府征收罚金的情形下两类厂商的利润,用式(18)减式(19)得出:

命题4:在政府对污染生产企业征收罚金时,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比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高。

五、简短的讨论

从上文的分析得出: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时,政府采用污染罚金会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同时,提高罚金力度会提高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而降低污染生产企业的利润。这说明在现实经济中,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特别当企业提高产品环境质量的边际成本很高时,政府提高惩罚力度可能会适得其反,不能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此时,如果能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帮助一些污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效果会比征收罚金要更好些。

我们假设政府放弃了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并且政府不进行环境管制时,比较式(10)与式(11),当F=0,即政府不对厂商2进行环境管制时,则式(11)与式(10)是一样的。厂商2和厂商1的产品环境质量水平都是T1,此时市场产品的平均环境质量为T1;当政府进行环境管制时,根据式(11)可知厂商2的产品环境质量肯定低于厂商1的产品环境质量,即T2<T1,市场产品的平均环境质量为TS1T1+S2T2<T1。由此可得如下结论:

命题5:在本模型的经济中,政府不征收污染罚金时,两厂商都进行清洁生产(因为T2T1);当政府征收罚金时,厂商2进行污染生产(因为T2<T1),市场产品的平均环境质量水平小于不征收罚金时的情形。

此结论初看好像与常理相悖,其实之所以出现这种结论主要是由于:在政府不征收罚金时,厂商2还可以利用目前的资源来提高生产的清洁水平,从而提高其市场份额来增加收益。然而在政府对其征收罚金时,企业只有通过降低产品的环境质量来节约成本,从而会出现这种情形。这就说明在现实经济中,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特别当企业提高环境质量的边际成本很高时,政府提高惩罚力度可能会适得其反;此时,如果能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教育引导一些污染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效果会比征收罚金更好些。这点我们将予以证实。

我们假设政府放弃了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政府实施环境管制并对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发现清洁生产就按单位产品给予补贴,假设补贴为B,对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企业,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责令其限期整改,否则即对其每件产品征收罚金F(此措施有的学者称为“创新弃权书”(注:创新弃权书是基于激励策略尤其是创新激励而设立的一种环境手段,通常由政府与企业签订弃权或豁免证书,企业承诺如果进行技术创新而清洁生产,他们在豁免期间将免除惩罚。创新弃权书是推进环境政策改革的一种新尝试,曾在一些国家获得过成功。笔者认为创新弃权书给予了企业必须进行清洁生产的整改时间,这有利于企业“改过自新”。))。假设此时清洁生产的产品环境质量为T′1,污染生产的产品环境质量为T′2。在这种情形下,两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收罚金,厂商1的利润比厂商2的利润高,所以对于厂商2来说,其最优选择也是进行清洁生产,并且环境质量也提高到T′1的水平。本结论可由下面的命题来表述:

命题6:当政府放弃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对从事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激励,对污染企业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创新弃权书的管制方式,否则即对其征收罚金,这样会使两类企业都进行清洁生产,并且生产的清洁水平会更高。

这点表明了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要对从事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激励,对污染的企业不能一味地采用惩罚的方法,而应是首先采用教育引导方法,要给予污染生产企业整改的时间,特别是企业初始环境质量水平为T′2,如果立即征收罚金,只会使企业在征收罚金的约束下处于次优选择的状态,如果政府能给予污染生产企业一定的整改期限,并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其改进生产,则T′1的环境质量水平也是污染企业的最优选择。所以,罚金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政府环境管制的目的。罚金政策必须在督促企业整改之前使用才会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否则,不分情况搞“一刀切”,很难达到其预期的使用效率。在现实中,单纯的惩罚经常是以关、停、并、转中小企业为代价来寻求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一做法即使有利于环境保护,却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加重了各地执行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也使环境保护政策难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建立了一个三部门的经济模型,分析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市场均衡情况。由于在经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主要考虑财政收入,所以在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的情况下,政府征收污染罚金是不会让生产污染产品的企业退出市场的,这也是市场经常出现劣质企业“打而不死”的主要原因。在本文的假定条件下,政府征收污染罚金会降低产品环境质量;同时,政府这种环境管制措施会提高清洁生产企业的利润,降低污染生产企业利润。

在本模型中,我们首先假定政府以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这主要是由于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往往会追求政绩而一味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这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往往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故意降低监管力度,如烟草行业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对人身健康危害很大,但因其能给政府创收而未被禁止;还有在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中,经常出现“打而不死”的现象。然而,如果政府放弃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并对从事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激励,对污染的企业首先采用教育引导的方法并给予一定的“整改”期限,惩罚则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为起到“威慑”作用而使用时,两类企业都会进行清洁生产,并且环境质量较原先更高。本文的分析发现,无论政府是否管制,清洁生产企业的净收益都高于污染生产的企业(至少相等),这点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主动采取清洁生产,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此外,在本模型分析中,发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厂商的影响很大,因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决定了厂商的市场份额。这点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在进行环境管制时,不能仅仅针对企业,还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

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对当地政府来说,要尽量从长远利益出发,不要为了暂时的政绩而追求财政收入。在进行环境管制时,不能仅仅为了征收罚金就认为进行了环境管制,罚金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政府更应重视政策的使用效率,要能深入企业了解具体情况,重在教育引导,并建立起激励型生态补偿制度。

第二,政府应为企业提供优惠的财税政策,以财政资助形式推动研究开发,对从事新技术研究开发的公司、科研组织或个人提供无偿拨款或补贴,对有助于技术进步的项目给予相应的减免税收政策;在金融市场上,可以采用各种措施促进金融机构为企业进步提供资金,并重视对风险资本的投资,从而鼓励引导国内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政府要特别关注污染生产的企业,通过资金、税收等政策手段予以扶持,使其尽快获得清洁的生产技术,引领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有效地结合,促进中国的环境保护由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又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宣传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在我国消费者中普及绿色观念,引导绿色消费,为我国的绿色产业发展开拓空间。因为消费者的环境意识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消费者对高环境质量的产品偏好越强,产品的市场需求越大,企业越会通过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来提高竞争力,从而会激励企业进行绿色生产。

第四,对企业自身而言,应注重提高产品的环境质量来提高其竞争力。因为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得知,无论政府对企业的生产是否进行环境管制,生产清洁产品的企业都比生产污染产品的企业利润高,也更具有竞争力。企业应积极引进和学习国内外的清洁生产技术,要在政府的环境管制与企业的科技创新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

参考文献:

傅京燕. 2002. 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产业国际竞争力[J]. 中国工业经济(6).

曲如晓. 2001. 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新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9).

许士春. 2006. 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综述[J]. 经济学动态(6).

CHRISTMANN P. 2000. Effects of best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n cost advantage: the role of complementary asset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 663-680.

ELISTE P, FREDRIKSSON P G. 1998. Does open trade result in a race to the bottom? Cross-country evidence[M]. Mimeo,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213-236.

PORTER M A. 1991. America's green strategy[M]. Scientific American,16(8):264-267.

PORTER M A, VANDER LINDE C. 1995. Towards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9):97-118.

SIMPSON R D, BRADFPRD R L. 1996. Taxing variable cos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s industrial polic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30:282-300.

SARTZETAKIS E S, CONSTANTATOS C. 1995.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8):61-72.

WALLEY N, WHITEHEAD B. 1994. It's not easy being gree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 45-55.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roduct Quality and Profit of Enterprises

――Research on the Efficiency of Pollution Fines Policy

XU Shichun1 HE Zhengxia2

(1.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2.School of Commerc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9)

Abstract: The paper utilizes a consumer′s utility function, government cost function and enterprise cost function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profit of enterprises.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1)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overnment maximizing financial incomes, the government won′t allow the enterprises to retreat from the market; (2)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overnments maximizing financial incomes, consumers maximizing utilities and enterprises maximizing profi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ill debas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products; (3) The more fines that the government levies, the low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products in the market. The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will increase the profit of enterprise that produces clean products, and reduce the profit of enterprise that produce pollutive products;(4) If the government abandons financial incomes and gives subsidy to enterprises that manufactures clean products and induces enterprise that manufactures pollutive products to manufactures clean products, both of them will manufacture clean product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9篇

内容摘要:文章以产权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区域品牌内核问题,指出共用性产权是区域品牌的核心特征,区域品牌内核是一个层次性内核,以区域价值观为区域品牌的内核是区域品牌竞争力之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品牌的外在作用形式。

关键词:区域品牌 内核 外在作用形式

目前,关于品牌发展与品牌经营的研究正成为企业经济研究的重点。研究人员试图从品牌作用机理的角度分析品牌的内在核心竞争力及其外在市场竞争力。然而,关于品牌作用机理的研究总是建立在以下理论内核之下,即品牌理论研究是一种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企业品牌理论研究。关于共有产权基础上的区域品牌理论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分析范式。本文试图从共用性产权角度探讨区域品牌的内核及其外在作用形式。

文献综述及评价

关于区域品牌的界定,现有的研究资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倾向于从品牌的外在形式角度进行界定,将区域品牌界定为“区域品牌是区域内具有共同产业特征的品牌”。这种区域品牌界定给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即区域品牌并不是一个具有实质运用特征的资产运用范畴,只是一种区域产业的共同个性特征的总结。消费者只能获知区域产业的整体特征,并不能获得一个明确的单一品牌信息。如德国的制造业是一个生产过程严谨、质量稳定的产业。这种产业评价方式提供一个准确的信息,即德国制造业是一个拥有较好质量信息的区域品牌产业,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区域性品牌。二是从私有产权角度分析区域品牌内涵,将区域品牌认定为“区域性共同使用的单一品牌”。这种品牌理论界定方法,将区域品牌作为企业的一项独立资产,是企业完全控制的核心经济资源。从私有产权角度界定区域品牌,揭示了品牌的本质属性,即私有产权是区域品牌的核心。区域品牌的其他权利延伸,并没有改变这一核心范畴,只是变更区域品牌的外在形式。确切的说,区域品牌是一个不断更换外衣的个体,外衣是其外在形式,本质特征内核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区域品牌界定,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品牌的区域性特征,及品牌权利开放性问题。

区域品牌的内涵界定

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上的区域品牌的界定,并没有准确揭示区域品牌的最本质特征,即区域品牌是一种建立在共用产权基础上的品牌,是区域内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使用的共用性品牌。这种区域品牌界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核心产权的共用性

区域品牌具有共用性产权特征,即其产权并没有独立控制在某一个经济组织的手中,区域中所有符合区域品牌使用标准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区域品牌进行市场营销活动。这说明,区域品牌的核心产权具有产权不明晰特征,产权并没有直接归属于某一特定企业,区域中所有从事品牌产品开发及管理的企业都拥有产权。因而,区域品牌核心产权具有共用性特征。核心产权具有共用性特征是区域品牌的核心,也是区域品牌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之所在。

(二)区域品牌的开放性

品牌的使用权利并不需要严格的授权。区域品牌的使用主要以质量标准审核作为基准,对于完全按照区域品牌运作标准进行市场开发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区域品牌进行市场推广活动。而那些没有使用共同质量标准进行产品生产的企业,其品牌使用能力将受到限制,其经济行为将受到市场的制约。

(三)区域品牌的扩张性

品牌的扩张性是指品牌产权权利的不断发展壮大。与私有产权品牌相比,区域品牌产权处于不断扩张状态。由于区域品牌只是明确品牌的核心产权,对产权的其他附加权利并没有加以约束,导致其其他附加权利处于不断扩张阶段。品牌使用者在满足区域品牌核心产权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开发附加权利,来提高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区域品牌的内核分析

区域品牌的内核分析必须充分考虑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因素,才能获得完整的内核。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在于塑造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供依据。消费者可以通过信任品牌进而信任品牌产品,形成品牌信赖,并做出正确的品牌选择。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分析,为导出区域品牌的内核提供理论基础。

(一)区域品牌的内核和私有产权品牌的内核比较

品牌基础理论研究表明,品牌竞争力核心在于塑造完整的价值观,为建立品牌信赖提供基础,为降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行为提供依据。消费者通过信任品牌进而信任品牌产品,以此来减少品牌产品鉴定和比较成本。这说明,品牌竞争力核心在于塑造企业价值观。基于私有产权的品牌,是企业自有品牌,容易解决品牌的企业价值观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并实施完整的企业价值观,加强市场销售宣传,以品牌作为外在表现形式,来表现品牌中所包涵的企业价值观信息。企业的品牌宣传和推广行为,就是塑造企业价值观的过程。因而,企业价值观是私有产权品牌的核心,也是其概念中的内核。

私有产权品牌的内核能否也代表区域品牌的内核?关于此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区域品牌的内核和私有产权品牌的内核有很大的区别。之所以会有此结论,在于私有产权品牌的理论基础和区域品牌的理论基础有很大区别。私有品牌的理论基础为私有产权,而区域品牌的理论基础为共有产权。产权理论研究表明,产权是一种权利约束,是各种权利的组合,其中所用权为基础,其他权利为附加权利。私有品牌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剩余收益索取权等。由于私有品牌的剩余收益索取权全部归于品牌所有权拥有者,因而能提高品牌所有者的发展热情。私有品牌所有者为了提高品牌竞争力,会赋予品牌价值内涵,来推介企业的价值观信息。而共有产权基础上的区域品牌,其产权并不属于某一个体企业,而是由所有从事区域品牌开发的企业所共同拥有。每一个独立企业都拥有不完整的品牌产权,即拥有不完整的所有权和部分剩余收益索取权等附加权利。这说明,单一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具体行为的约束力较低,无法实施完整的产权制约。因而,单一企业的价值观不能完全直接作用于区域品牌。这也就意味着单一企业的价值观对区域品牌的作用能力较低,影响力较弱。因此,以企业价值观作为区域品牌的内核是不可能实现的结果。

(二)区域品牌的内核界定

区域品牌的内核究竟是什么?本文认为区域品牌的内核是一种层次性内核,是一种建立在共用性非完整产权基础上,以区域产品共同质量特征及文化信息为重点的区域价值观。区域品牌的内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品牌的质量内核为区域产品所具有的共同质量信息。质量内核是指区域产品所具有的相同质量信息。由于区域产品的生产条件基本相同,其产品质量具有相似的共性特征。质量特征是区域品牌共同开发的基础,是区域品牌竞争力之所在。如海南农产品品牌,产品的纯天然性是一个共同质量特征,为海南农产品创建区域品牌提供基础。共同质量性特征,是区域品牌内核的一个主要层面。

2.区域品牌的资源内核为区域产品所具有的优势自然资源信息。作为区域品牌发展基础的产品,通常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即都包含区域特定的自然资源特征。自然资源优势是区域产品发展的基础,是区域产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其他区域产品所无法复制的信息,是产品竞争力源泉。

3.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核为地区特有的文化信息。品牌产品不仅是一种具有实物形态的固定性产品,还是一种携带区域文化信息的产品。文化特征不仅表现为严谨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设计等生产文化,还表示为区域内所有从事产品生产的企业文化。区域文化是一种共同行为发展模式信息,包括生产工艺的同一性、生产理念的同样性、产品质量检验的高要求性等文化内涵。

4.区域品牌的产权内核为共用性非完整产权。区域品牌的产权主要表现为所有权被虚化,其所有权并不是由某一独立企业拥有,而是由所有从事产品开发的企业共同拥有。区域中的每一个从事品牌产品生产的企业,都可能获得品牌的部分所有权,所有权并不具有完全排他性。而区域品牌的使用权,具有较为广泛的开放性特征,任何符合品牌使用标准指标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区域品牌进行市场推广。区域品牌的剩余收益索取权,将由各企业独立控制,并不是由一个独立企业完全控制。因而,区域品牌是一个共用性的非完整性产权。

区域品牌的外在作用形式

(一)单一品牌制

单一品牌制是指区域品牌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独立品牌,是一个在市场竞争中独立存在的单一品牌。作为一个市场竞争品牌,单一品牌将承载着区域品牌的所有内在价值信息,并通过单一品牌形式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过程。单一品牌在承载区域价值观时,主要突出区域品牌所承载的共同产品质量信息。消费者对区域品牌的认识,只限于感知单一品牌的总体质量信息层面,并不能准确获知每一个生产企业的个性化信息。因而,共同质量信息是其竞争力的源泉,也是区分其他地区产品质量的关键。产品的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共同质量信息的塑造,非单一产品个性化质量差异。

(二)虚拟品牌制

虚拟品牌制是指产品开发并不存在一个具有固定形态的品牌,而只是一个概念上的虚拟品牌。例如海南农产品品牌,就是一个区域性虚拟品牌。消费者并没有直接感知一个独立的实际存在的海南农产品品牌,只是感知概念上的虚拟品牌。消费者由于相信产地来源于海南的农产品质量,因而认可这些产品品牌。“海南农产品”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区域产品的虚拟品牌,是一个可以从市场上感知的品牌。对于虚拟品牌而言,品牌的价值及其内核将主要由所有从事产品品牌开发的企业产品共性特征组成。如消费者通过消费海南企业品牌产品,来感知海南农产品的共性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来深化对海南农产品的认识,并进而形成品牌信赖。虚拟品牌是区域品牌的一种特殊作用形式,也是一种承载区域产品共性质量信息的品牌形式。虚拟品牌的竞争力核心在于产地质量差异信息。消费者通常通过产地区别,来判定虚拟品牌的质量差异,来区分品牌价值。

(三)主副品牌制

主副品牌制是指两个品牌的组合,其中一个为主品牌,一个为副品牌。主品牌可以是区域品牌,也可以是企业品牌。副品牌既可以是企业品牌,也可以是区域品牌。在主副品牌作用形式中,各品牌的作用完全不同,其重点主要根据企业品牌价值与区域品牌价值的含量大小来确定。如区域品牌的价值含量较高,则区域品牌将成为主品牌;若企业品牌的价值含量较高,则企业品牌将成为主品牌。由于主副品牌制涉及两个品牌的组合,因而,其宣传重点不同。区域品牌的宣传重点将体现在区域产品共性质量信息上,而不是特定企业产品质量信息。消费者通过区域品牌来判定主副品牌的价值。主副品牌中的企业品牌,将是区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之间差异的表现,体现一种同类产品中的不同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差异信息,而不是区域产品质量差异信息。在主副品牌形式下,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的初始点,在于区域产品质量差异,而非企业产品质量差异。因而,主副品牌的价值诉求重点,应是区域产品共性质量特征。

参考文献:

1.邱红彬.关于品牌定位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4)

2.畅榕.体验―品牌定位的新要素[J].市场观察,2002(7)

3.王山宝.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协同效应与品牌策略[J].经济与管理,2004(7)

4.姜文君.多品牌策略中的品牌关系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6(3)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微观层面 质量差异 异质性

一、引言

本文就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进行说明。第一节是对经典贸易理论及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综述,交代论文选题目的理论背景,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第二节通过对研究对象总体情况的分析,介绍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

二、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兴起

传统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产生归结于国家间的差异性。传统贸易模型都是以国家层面上的差异性为出发点,并假设了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其中古典贸易理论从绝对比较优势、相对比较优势出发,要素禀赋理论从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性出发,两种理论都在

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与国之间发生贸易的原因。但是随着更多的经验事实的发生,传统贸易理论的说法逐渐受到了挑战。比如依照传统贸易理论预测,发达国家应与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间贸易更为活跃。但从国际贸易的实际发展来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大量增加,并且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又占了很大的比重。发达国家的要素禀赋相近,且在产业内贸易中所交易的大部分是要素密集度相近的相似产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经济现象。

新贸易理论则重点对发达国家之间方兴未艾的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分析,指出除了国家要素禀赋的差异之外,规模经济也是国际贸易起因和贸易来源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新贸易理论以产业层面为分析出发点,引入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新贸易理论虽然通过引入产品差异和垄断竞争所产生的产业内异质性,解决了新古典贸易理论中企业规模不确定的问题。但是在新贸易模型中,企业都是同质的,即每个国家都是由多个将多样性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代表性企业”组成的经济体。这个假设显然与经验现象相悖,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而且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生产效率或规模的差异。因此源起“企业同质性”的新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为何同一行业内,只有部分企业进行着国际贸易,而另一部分企业只服务于国内市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产业内企业异质性理论的研究,正是源于新贸易理论中的“企业同质性"假设与经验现象相悖。

基于微观层面的经验文献进一步发现,贸易自由化导致了产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效应,如迫使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或关闭、导致市场份额向较高生产率的企业重新配置 (Bernard and Jensen,1999:Clerides,Lach and Tybout,1998:AW,Chung and Roberts,2000:Pavcnik,2002:Bernard and Jensen and Schott,2003)。这些经验事实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当普遍。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正是在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一些经济现象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产生的。首先是Bernard(1997)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服务国外市场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应用实证研究发现运输成本,工厂层面的固定成本,企业层面的固定成本,关税等因素都会影响企业选择服务国外市场方式。Melitz(2003)将垄断竞争模型与企业异质性假设结合起来,完整论证了企业的异质性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选择是否出口的临界生产成本(即生产效率水平)条件,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为何行业内只存在一小部分企业进行出口。Helpman,Melitz和Yeaple(2004)拓展了Melitz模型,将异质性企业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FDI)相结合,考虑企业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即企业是以出口还是FDI的方式服务国外市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另一框架是由Bernard(2003)创立,他们将随机生产率引入到Eaton 和Kortum(2002)的多国李嘉图模型中。

在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以Melitz的异质性企业理论最具代表性,它成为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基石。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正是从微观层面―企业出发,探讨企业层面的出口贸易决策行为。它不仅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无法解释的经验事实,弥补了贸易理论所存在的空白,更是开拓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

三、企业异质性模型

企业异质性模型认为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对国际贸易中异质性企业的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多位学者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实证研究均表明: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都只有很小一部分企业选择从事出口,而且与非出口企业相比,出口企业的生产率较高且规模也较大。各企业生产效率及规模的差异成为企业异质性。异质性企业是如何进行自我选择从事国际贸易的,贸易对企业的生产和利润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异质性企业模型探讨的问题

1. Melitz模型

Melitz(2003)以Hopenhayn(1992)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垄断竞争动态产业模型为基础,并在Krugman(1980)贸易模型的垄断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下,嵌入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建立了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中每个企业面临着出口的固定成本。每个企业也都面临着内生的生产率水平。企业在了解其生产率状况后才会做出是否出口的决策。贸易能够促使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谋求更高利润,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为避免损失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同时贸易进一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使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占据更高市场

份额 。

Melitz将异质性企业引入不变替代弹性(CES)偏好的垄断竞争模型,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研究结果。例如,一个产业部门的贸易开放度提高将会抬高工资和其他要素价格,生产成本的上升使生产率最低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除生产成本外,生产率最高的企业还能够承担开辟海外市场的固定成本并开始出口。生产率居于中游的企业将继续为本土市场服务。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使资源重新进行分配,更多得流向那些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从而整个产业的生产率因为贸易而得到了提升。Melitz的研究揭示了产业的总体生产率由于资源的重新配置获得了提高,这种社会福利是传统贸易理论没有发现并解释过的贸易利得。

因此Melitz模型尽管建立在微观结构上,却有助于从宏观层面上理解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一个亮点在于它清楚且有说服力的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产品根本没有被出口。

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贸易中的零值问题,却无法解释贸易价格的空间模式,即平均单位价值随着距离明显增加的事实,且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预测却与该事实相反。

2. Melitz-Baldwin-Harrigan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

出口产品平均单位价值(出口价值/出口数量)常被用来衡量产品质量。认为企业同时以质量和价格为基础竞争的思想在国际贸易经济学中由来已久。早在1961年,Linder就将质量作为影响贸易方向的决定因素引入。在他的理论中:单位资本收入相近的国家由于在生产、消费模式上的相似,而使这些国家间的双边贸易更

活跃 。

在解释质量和国家贸易模式时,主流文献多采用引力方程对双边贸易流进行建模,解释双边贸易流的构成(如出口产品种类、数量及平均单位价值)因贸易伙伴的特征(距离、市场规模)变化而产生的反映。引力模型预测:国家间距离越远,双边贸易流越小。但在部分研究中发现,平均单位价值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

为了更准确的理解进口国特征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并解释贸易价格的空间模式,Baldwin 和Harrigan将质量差异纳入到Melitz(2003)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中,形成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或QHFT模型)。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重要创新是引入了一个严格为正的质量-成本弹性,并假定各企业在边际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上都是异质的。在同样的产品中,高边际成本使产品具有高质量和高价格。由于出口固定成本的存在,企业根据自身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对是否进入出口市场进行自我选择。在他们的理论中,当时,成本的增加使质量产生不均匀的提高,从而高成本高质量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成为出口市场上的一员。而低成本低质量的企业则只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随着贸易成本上升或进口市场规模缩小,进入出口市场的质量门槛被提高了,市场对企业的选择更强烈了。因此,产品平均质量和FOB价格均随距离增加而提高,随市场规模扩大而降低。当时,传导机制则是反向的:低成本低质量的企业选择进入出口市场,距离增加和进口市场规模缩小使产品平均质量和FOB价格下降 。总的来说,在Baldwin and Harrigan(2007)中,市场规模,距离和单位价格的关系如表1所示:

自从Baldwin 和Harrigan的初稿在2007.3首次公开以来,许多“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被开发出来或正处于开发阶段。Richard Kneller and Zhihong Yu(2008)改变Melitz-Baldwin-Harrigan模型中CES效用函数的假设,并放宽Melitz-Ottaviano中垄断竞争的条件,允许非对称的商品种类及产品质量与成本间的正相关关系。作者将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影响分为两种机制(Baldwin-Harrigan的理论模型只有一种机制,没有细分):选择效应与价格区别效应。当质量弹性时,企业为“质量竞争型企业”,此时选择效应导致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正向作用;当质量弹性时,企业为“效益竞争型企业”,此时选择效应导致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的负向作用。而对价格区别效应而言,无论与1的关系如何,距离、目的市场对出口产品单位价值均呈负向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Melitz模型与质量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区别在于:Melitz(2003)模型将生产成本作为衡量企业异质性的标准,而质量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同时将质量和生产成本作为衡量标准,在该模型中高成本不一定是坏事。Melitz(2003)模型扩展到多个非对称国家后能够很好的解释出口零值,但是无法解释价格的空间模式。QHFT模型的零值空间模式新的内涵在于价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由于高质量意味着强的竞争能力,边际成本界值随距离增加而增加,而不是Melitz(2003)模型所预测的下降。

以微观层面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质量差异的企业质量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出现为研究质量对双边贸易流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Hallak and Schott(2008)开发出的度量商品质量方法则提供了方法论依据,为接下来就中国工业制成品质量及其贸易流量的研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Bernard, Andrew, Bradford Jensen, Steve Redding, and Peter Schott, 2007, “Firms in International Trade”[J] ,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21(3), pages 105-130, Summer.

[2] Baldwin and Harrigan, 2007, "Zeros, Quality and Space: Trade Theory and Trade Evidence", [OL] NBER Working Paper No. W13214

[3] Eaton, J. and S. Kortum (2002), “Technology, Geography, and Trade,” [J] Econometrica, 70,1741-1779.

[4] Hallak, Juan Carlos, and Peter Schott, 2008, “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 NBER Working Paper 13807 (February)

[5] Hallak , Juan Carlos , 2006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Direction of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8(1), pp. 238-265

[6] Melitz, Marc,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 Econometrica 71(6), pp. 1695-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