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砌体结构论文:砌体结构建筑减震技术研讨

本文作者:周劲 单位: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对已有建筑抗震加固的首要任务是地基基础的加固,根据地基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及不利地基因素,分别采取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加固处理地基(注浆加固法、锚钎静压桩)、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大或加钢筋、结合灌浆等措施,提高基础承载能力,延长基础的使用年限。

上部结构根据实际工程概况分析加固原因和目的,进而确定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对抗震承载力不足或开裂受损的房屋而言,宜采取面层或板墙加固、拆除重砌、增设砌体或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裂缝灌浆加固等措施。对于整体性差的砌体结构,采用增设构造柱、圈梁、钢拉杆或锚杆等措施加强纵横墙及其与楼屋盖的连接;也可采取增设托梁、预制楼屋盖增设叠合层等方法加强楼屋盖,从而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局部薄弱部位,如无拉结筋的填充墙、“女儿墙”、悬挑构件、平面不规则处等,采取有关拉结、增强承载力、拆除或平面切割等措施。以上的加固措施均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承载力或整体性,主要措施是增大材料强度、加大构件截面、增设新构件等。

适用于砌体结构的直接加固方法[3,4]1)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加固后的承载力提高明显,技术经验比较成熟;常用于加固柱、带壁墙,但其现场湿作业施工时间长,加固后建筑结构的净空有所减小。2)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属于复合截面法。其原理是把欲加固墙体表面粉刷层剔除,在墙体两侧附设4mm~8mm的钢筋网片,然后抹水泥砂浆面层,常用于砌体墙加固及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带壁柱墙时两侧穿墙箍筋的封闭。3)增设扶壁柱加固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不易满足结构的抗震要求,一般仅用于非抗震设防地区。

适用于砌体结构的间接加固方法1)包钢加固———也称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以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时,称之为湿式包钢加固。这种措施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作业量小,但用钢量较大,加固费用高,防护措施要求较高,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加固。2)预应力撑杆加固法———其优点是最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适用于加固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缺点是不能在6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中使用。

砌体结构构造性加固与修补1)增设圈梁———这种措施可用于既有砌体结构的圈梁设置不符合抗震要求、纵横墙交接处有明显缺陷及房屋整体性较差等工况。2)增设梁垫———该措施可用于大梁下砖砌体被局部压碎或大梁下墙体局部产生竖向裂缝等工况。3)砌体局部拆砌———当房屋发生局部破裂,且未影响承重及结构性安全时,将破裂墙体局部拆除,并采用高一级强度的砂浆及整砖砌筑。4)砌体裂缝修补———可根据砌体构件的受力状态和裂缝特征及其产生原因,针对性地进行裂缝修补或加固。常采用水泥砂浆填缝修补、配筋水泥砂浆填缝修补、灌浆修复等措施。2抗震加固新技术2.1减震隔震随着减震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历次强烈地震中建筑结构破坏形式的总结,我们可通过分析地震作用效应,采用减震隔震技术,减小既有砌体房屋在强震中所承受的地震作用。目前在既有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减震技术主要有基础隔震技术、消能减震技术以及调谐减震技术等被动减震方法。

当今世界资源越来越短缺,地震频发,针对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这两项工程,许多学者提出了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并对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既有结构承载能力、改善既有结构的抗震性能,与传统抗震加固技术相比,一体化技术改造后结构的承载能力更高、抗震性能更好,能使既有建筑耗能能力有所降低,节约能源,实现了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有机结合,避免二次作业,设计施工一体化,降低运营成本。目前,玻化微珠保温砂浆[5,6]是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中最常用的无机材料。

既有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课题,不论是传统抗震加固方法,还是减震隔震技术,或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均能提高既有砌体房屋的承载力、改善其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进而提高结构本身的整体性。既有砌体结构的加固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在防震减灾和耗能两方面的压力,因此,必须做好既有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加快研究抗震加固的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与使用。

全文阅读

砌体建筑结构设计体会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性,选择可靠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增加工程效益。在此形势下,结合当前砌体建筑的实际发展情况,可知重视其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有利于完善建筑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需要提高对砌体建筑的整体认识,选择可靠的施工技术,保持施工作业高效性,扩大砌体建筑的实际应用范围。基于此,本文对砌体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砌体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设计;服务功能;施工效益

1砌块形状的合理选择

不同形状的砌块实际产生的作用效果有所差异。因此,需要结合砌体建筑的实际要求,选择合理的砌块形状,优化砌体建筑实际应用中的服务功能。当前砌块形状可分为:①端部为平头的砌块。这种形状的砌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某些地区水平灰缝的要求,但其竖缝砌筑难度相对较大,影响着砌体建筑竖缝的砌筑质量,间接降低了砌体的抗拉与抗剪强度,加大了墙体出现裂缝的概率。端部为平头的砌块使用时间早,其优点在于提高了砌体的抗压强度,使得砌体建筑结构设计中设置其强度值时无需考虑与之相关的折减系数。但是由于这种形状的砌块在多层建筑应用中难以达到弯曲强度控制的要求,致使其难以得到推广使用。②块形端部边缘构造的竖向边肋宽保持在35~40mm、中部凹进了4mm左右的砌块。相比端部为平头的砌块,这种砌块具有良好的抗渗、防裂性能,其砌筑难度有所降低,应用范围较为广泛。③基于第二种砌块形状发展而来的砌块。这种砌块端部边缘构造的竖向边肋宽保持在55mm左右,其中竖向凹槽的深度与宽度分别保持在5mm与15mm。使用这种块形的砌块时,为了使砌体端部中央形成一定宽度的竖向减压空腔,需要在55mm的边肋上设置竖缝砂浆,优化砌块竖向灰缝防渗水性能,并在减压腔的作用下增强砌体在隔音、隔热方面的实际作用效果。这些不同形状的砌块对砌体建筑设计与施工产生着较大影响,为砌体建筑强度指标的合理设置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因此,需要在砌体建筑建设中注重不同形状砌块的合理选择。

2砌体建筑的砌筑砂浆分析

结合当前砌体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实际发展情况可知,砌筑砂浆的合理设置关系着工程整体的质量可靠性及结构良好性。因此,需要在砌体建筑结构设计中充分地考虑砌筑砂浆的实际作用。相对而言,混合砂浆中由于石灰膏的含水率相对较高,致使实际操作中难以精确计量。同时,由于其为气硬性材料,水化反应中参与度低,影响砂浆的抗渗性能,加大了砂浆的收缩量,造成了砌体建筑长期使用中渗漏现象的出现。因此,在砌体建筑工程施工前应注重砌块含水率的有效控制,保持砂浆良好的和易性,设置科学的砂浆配合比,合理使用外加剂。而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砂浆配置难以进行精确计量,与之相关的材料质量难以达到工程建设要求,致使砌筑砂浆质量无法得到必要的保证。因此,未来砌体建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商品砂浆的合理使用。商品砂浆在性能可靠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支持下,提高了砂浆的制作效率,降低其环境污染率的同时提高了材料利用效率,实际操作中可以进行精确计算,从根本上保证了砂浆质量的可靠性。这项方面的内容,客观地说明了砌筑砂浆科学配置对砌体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3砌体建筑的控制缝分析

作为砌体建筑施工中重要的垂直通缝,控制缝的合理设置有利于减少温度变化影响,降低砌块干缩变形问题发生的概率。设置控制缝的要求与墙体的灰缝要求相同,缝内通过弹性密封材料的合理使用,有效地避免了墙体不规则裂缝的出现。相对而言,小型混凝土砌块整体结构对裂缝问题更加关注。主要在于:混凝土砌体的抗剪强度低,远小于砖砌体抗剪强度。砌体结构的竖缝大且饱满性能不显著,各应力较为集中,致使其沿灰缝处易产生裂缝;相比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的干缩性良好;砌块的温度敏感性强,砌体建筑工程建设中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可能会影响砌体性能。因此,为了提高砌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应在墙体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控制缝。设置时应充分考虑:①将竖向控制缝设置于墙体高度变化处;②将竖向控制缝按照合理的方式设置于墙的厚度变化处;③在小于离相交墙或者转角墙允许接缝距离的50%处采取合理的方式设置竖向控制缝;④砌体建筑门窗洞口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竖向控制缝;⑤在设置竖向控制缝时,若砌体建筑高度保持在3层以下,应对房屋墙体进行全高设置;当砌体建筑物保持在3层以上,可在其顶层墙体处设置控制缝;⑥在楼层盖处设置控制缝时可设置为假缝,实现对可预料裂缝的有效控制;⑦结合砌体建筑的整体结构特点,将其控制缝设置为隐式,并与墙体灰缝保持相一致,将控制缝宽度设置在合理的范围内,并通过弹性密封材料的作用进行填缝,确保控制缝的设置合理性。结合砌体建筑的施工要求及结构特点,可知其中的裂缝难以避免,加大了实际的操作难度。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砌体建筑结构的裂缝宽度评定的相关参考标准,并对钢筋混凝土砌块结构的耐久性进行科学评估,确保砌体建筑裂缝宽度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与此同时,根据经济性及居住习惯方面的要求,注重墙面抹灰法的合理使用,并注重新型墙体装修材料的研发及推广使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砌体建筑施工中的实际要求。

全文阅读

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加固设计

【摘 要】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的技术。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砌体结构的加固;钢结构加固

1. 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有

1.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扩大截面面积,从而提高构件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起到加固补强的作用。 在适筋范围内,混凝土弯变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钢筋面积和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在原构件正截面配筋率不太高的情况下,增大主筋面积可有效地提高原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在截面的受拉区加现浇混凝土围套增加构件截面,通过新加部分和原构件共同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构件承载力,改善正常使用性能。 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1.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1.3 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是把型钢或钢板包在被加固构件的外边,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一般应采用湿式外包法,即采用环氧树脂化灌浆等方法把型钢与被加固构佣粘结成一整体,加固后的构件,由于受拉和受压钢截面面积大幅度提高,因此正截面承载力和截面刚度大幅度提高。 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C以上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

1.4 粘钢加固法。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是在构件承载力不足区段(正截面受拉区、正截面受压区或斜截面)表面粘贴钢板,这样可提高被加固构件的承载力,且施工方便。 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1.5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 外贴纤维加固是用胶结材料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贴于被加固构件的受拉区域,使它与被加固截面共同工作,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全文阅读

砌体结构的发展现状

摘要:在我国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许多的名胜古迹都是砌体结构,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砌体结构已经具有了独特的理论和技艺,但是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在总结我国的砌体结构发展历程的同时,指出了未来我国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我国 砌体结构 发展

中国是砌体结构使用的大国,历史上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万年前用建造的砌体工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结构工程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兴修水利,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在今天仍然起灌溉的作用;1400年前用料石修建的赵县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敞肩式的拱桥。该桥梁已被选入世界第十二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这些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也对弘扬中国文化遗产起到积极作用。建国后我国在砌体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下面进行这方面的介绍:

1. 我国砌体结构发展现状

1949年建国以来,砌体结构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近些年我国砖的年产量达到了世界其他各国年产量的总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墙体都采用砌体作为材料。我国已经从过去的用砖石建造底层的民房,发展到现在的建造大量的多层住宅等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影剧院、食堂等等建筑。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小型空心砌块以及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很大的发展,近些年来砌块与砌块建筑的年增量都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国已经提出了墙体材料需要革新,九十年代末至今我国墙体材料的革新已经迈入了第三个阶段。2000年我国的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占墙体材料总用量的百分之二十八,超过“十五”计划百分之二十的目标。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达到了2100亿块标准砖,新型墙体材料总建筑面积在3.3亿平方米。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吸收以及消化国外配筋砌体结构发展的成果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色的钢筋混凝土砌块的砌体剪力墙结构体系,大大地发展了砌体结构在高层房屋和在抗震设防地区的应用。还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在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在,全中国范围内对砌体结构作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以及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总结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先进的砌体结构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应用经验[1]。

2. 砌体结构发展趋势

随着新型砌体结构材料和新的结构形式的出现,砌体结构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促进砌体结构的向前发展。根据世界各国的砌体应用情况,我国砌体结构正向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发展现代砌体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其特点如下:

(1)发展和推广应用砌体结构的新材料。为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要限制黏土砖的应用,而改为大力发展新型砌体材料,充分把工业废料和地方性材料利用起来,发展节能的砌体结构。加大限制高能耗的、高资源消耗的、高污染的低效益的产品的生产力度。大力发展蒸压灰砂废渣砌体材料制品,包括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墙板、粉煤灰砖、炉渣砖及空心砌块、钢渣砖等。

全文阅读

我国砌体结构发展

一砌体结构量大面广[2]

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据统计[3],1980年的全国年产量为1600亿块,1996年增至6200亿块,为世界其它各国砖每年产量的总和。全国基建中采用砌体作墙体材料约占90%左右。在办公、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砖墙承重。50年代这类房屋一般为3-4层,现在已为5-6层,不少城市一般建到7-8层。现在每年兴建的城市住宅建筑面积多达1亿m2以上。根据重庆市1980~1983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为503万m2,其中采用砖承重的占98%,7~7层以上的占50%,1972年还建成12层住宅。

在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

砖石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如镇江市建成的顶部外经2.18m、底部外径4.78m、高60m的砖烟囱;用料石建成的80m排气塔;在湖南建造的高12.4m、直径6.3m、壁厚240mm的砖砌粮仓群;福建用毛石建造的横跨云宵—东山两县的大型引水工程—向东渠,其中陈岱渡槽全长4400m,高20m,槽支墩共258座,工程规模宏大。此外我国在古代建桥技术的基础上,于1959年建成跨度60m、高52m的石拱桥,接着又建成了敞肩式现代公路桥,最大跨度达120m——湖南乌巢河大桥。我国建成的100m以上的石拱桥有10座,每座都有新发展和世界纪录。

我国还积累了在地震区建造砌体结构房屋的宝贵经验。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设防区。地震烈度≤6度的砌体结构经受了地震的考验。经过设计和构造上的改进和处理,还在7度区和8度区建造了大量的砌体结构房屋。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初至今10多年间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建筑面积已达70-80亿m2[4]。

二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60年代以来,我国粘土空心砖的生产和应用有较大的发展,在南京建造了6-8层的空心砖承重的旅馆。当时空心砖孔洞率为22%,与实心砖强度等效,但可减轻自重17%、墙厚减小20%,节省砂浆20~30%,砌筑工时少20-25%,墙体造价降低19~23%。根据节能进一步要求,近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规格为380240190、孔洞率为40%的烧结保温空心砖,这种保温砖的密度为1012kg/m3,抗压强度10.5Mpa,热阻1.649m2K/W。在主要力学和热工性能的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5]。《多孔砖砌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为这种砖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近10余年来,采用砼、轻骨料砼或加气砼,以及利用河砂、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干石等制无热料水泥煤渣砼砌块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等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1958年建成采用砌块作墙体的房屋,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砌块墙体已成为我国墙体革新的有效途径之一。砌块种类、规格较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块较为普遍,在小型砌块中又开发出多种强度等级的承重砌块和装饰砌块。据不完全统计[6],1996年全国砌块总产量约为2500万m3,各类砌块建筑

全文阅读

我国砌体结构研究论文

摘要: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名胜古迹都是古人留下的砌体结构。经过近几十年我国砌体结构已具有了自身的特性和理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向新型的绿色材料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砌体结构砌块绿色材料发展过程发展方向

砌体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建筑结构。我国的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纪录。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建于北魏时期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为高40米的砖砌密檐式塔;建于隋大业年问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净跨37.37米,全长50.82米,宽约9米,拱高7.2米,为世界上最早的空腹式石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还有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承的。解放后我国在砌体结构方面更有了很大的发展,下面分三个方面来概括介绍。

1.砌体结构用量大、范围广

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1990年砖产量增长到6200亿块,是世界其它各国年产量的总和。全国基本建设中,将砌体作为墙体的已占90%左右。在办公室、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都是采用砌体结构,50年代砌体结构的房屋一般只能建到4~5层,而现在很多城市已可建到7~8层。我国许多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砌体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如烟囱、排气塔、粮仓、水渠等。此外我国在古代建桥技术的基础上还建造了多座100米以上的石拱桥,有些还在不同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我国积累了在地震地区建造砌体结构房屋的宝贵经验,我国的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设防区,在地震裂度≤6度地区的砌体结构经受了地震的考验。经过对设计和构造的处理,还在7度区和8度区建造了大量的砌体房屋。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已达70~80亿平方米。

2.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

60年代以来,我国粘土空心砖(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南京建造了8层空心砖承重的大桥旅馆。当时空心砖孔洞率为22%,与实心砖强度等效,但可减轻自重17%,减少墙厚20%,节省砂浆20%~30%,砌筑工时少20%~25%,墙体造价降低19%~23%。根据进一步节能要求,近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规格为280mm×2~XlU1]×19、孔洞率为40%的烧结保温空心砖(块),这种保温砖的密度为1012kg/m3,抗压强度10.5MPa主要力学和热工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同时《多孔砖砌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为这种砖的推广创造了条件。近10多年来,采用砼、轻骨料砼或加气砼,以及利用砂、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无熟料水泥砼砌块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等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砌块种类、规格很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块较为普遍,在小型砌块中又开发出多种强度等级的承重砌块和装饰砌块。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国砌块总产量约为2500万立方米,各类砌块建筑约5000万平方米。近十年砼砌块与砌块建筑的年递增率都在20%左右,尤其在大中城市中推广特别迅速。这些砌块建筑大多是多层的,至于中高层、高层砌块建筑我国于80年代就着手进行试点工作,在几座城市都做了试验楼,为我国中高层砌块建筑的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90年代初期,在总结国内外配筋砌块结构的配套材料、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上获得了突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试点工程。试点工程实践证明,中高层配筋砌块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将中高层配筋砌块结构体系纳入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是理所当然的。砌块作为粘土砖的主要替代材料,在某些功能上强于粘土砖,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和约束配筋砌体对应的是所谓均匀配筋砌体,即国外广泛应用配筋砼砌块剪力墙结构,这种砌体和钢筋砼剪力墙一样,对水平和竖向配筋有最小含钢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类同于砼剪刀墙结构,它是利用配筋砌块剪力墙筋砌块剪力墙承受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作用,是结构的承重和抗侧力构件。配筋砌体强度、延性好,和钢筋砼剪刀墙性能十分类似,可以用于大开间和高层建筑结构。我国从80年代初期主持编制国家标准《配筋砌体设计规范》起,对配筋砌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配筋砌体可建造一定高度的既经济又安全的建筑结构。

3.砌体结构理论的发展

全文阅读

砌体结构发展过程论文

摘要: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名胜古迹都是古人留下的砌体结构。经过近几十年我国砌体结构已具有了自身的特性和理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向新型的绿色材料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砌体结构砌块绿色材料发展过程发展方向

砌体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建筑结构。我国的砌体结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纪录。在历史上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它是两千多年前用“秦砖汉瓦”建造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砌体工程之一;建于北魏时期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为高40米的砖砌密檐式塔;建于隋大业年问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净跨37.37米,全长50.82米,宽约9米,拱高7.2米,为世界上最早的空腹式石拱桥,该桥已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选为世界第12个土木工程里程碑;还有如今仍然起灌溉作用的秦代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自豪和继承的。解放后我国在砌体结构方面更有了很大的发展,下面分三个方面来概括介绍。

1.砌体结构用量大、范围广

解放以来,我国砖的产量逐年增长,1990年砖产量增长到6200亿块,是世界其它各国年产量的总和。全国基本建设中,将砌体作为墙体的已占90%左右。在办公室、住宅等民用建筑中大都是采用砌体结构,50年代砌体结构的房屋一般只能建到4~5层,而现在很多城市已可建到7~8层。我国许多中小型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轻工业厂房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也广泛采用砖墙、柱承重结构。砌体结构还用于建造各种构筑物,如烟囱、排气塔、粮仓、水渠等。此外我国在古代建桥技术的基础上还建造了多座100米以上的石拱桥,有些还在不同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我国积累了在地震地区建造砌体结构房屋的宝贵经验,我国的绝大多数大中城市在6度或6度以上地震设防区,在地震裂度≤6度地区的砌体结构经受了地震的考验。经过对设计和构造的处理,还在7度区和8度区建造了大量的砌体房屋。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建造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已达70~80亿平方米。

2.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

60年代以来,我国粘土空心砖(多孔砖)的生产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南京建造了8层空心砖承重的大桥旅馆。当时空心砖孔洞率为22%,与实心砖强度等效,但可减轻自重17%,减少墙厚20%,节省砂浆20%~30%,砌筑工时少20%~25%,墙体造价降低19%~23%。根据进一步节能要求,近年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制造出规格为280mm×2~XlU1]×19、孔洞率为40%的烧结保温空心砖(块),这种保温砖的密度为1012kg/m3,抗压强度10.5MPa主要力学和热工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同时《多孔砖砌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为这种砖的推广创造了条件。近10多年来,采用砼、轻骨料砼或加气砼,以及利用砂、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矸石等制成无熟料水泥砼砌块或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硅酸盐砖、砌块等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砌块种类、规格很多,其中以中、小型砌块较为普遍,在小型砌块中又开发出多种强度等级的承重砌块和装饰砌块。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国砌块总产量约为2500万立方米,各类砌块建筑约5000万平方米。近十年砼砌块与砌块建筑的年递增率都在20%左右,尤其在大中城市中推广特别迅速。这些砌块建筑大多是多层的,至于中高层、高层砌块建筑我国于80年代就着手进行试点工作,在几座城市都做了试验楼,为我国中高层砌块建筑的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90年代初期,在总结国内外配筋砌块结构的配套材料、配套应用技术的研究上获得了突破,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更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试点工程。试点工程实践证明,中高层配筋砌块建筑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将中高层配筋砌块结构体系纳入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是理所当然的。砌块作为粘土砖的主要替代材料,在某些功能上强于粘土砖,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和约束配筋砌体对应的是所谓均匀配筋砌体,即国外广泛应用配筋砼砌块剪力墙结构,这种砌体和钢筋砼剪力墙一样,对水平和竖向配筋有最小含钢率要求,而且在受力模式上也类同于砼剪刀墙结构,它是利用配筋砌块剪力墙筋砌块剪力墙承受结构的竖向和水平作用,是结构的承重和抗侧力构件。配筋砌体强度、延性好,和钢筋砼剪刀墙性能十分类似,可以用于大开间和高层建筑结构。我国从80年代初期主持编制国家标准《配筋砌体设计规范》起,对配筋砌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配筋砌体可建造一定高度的既经济又安全的建筑结构。

3.砌体结构理论的发展

全文阅读

砌体结构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砌体结构是砖材与石材结构的合称,相对木结构而言强度更高,耐久性更好,故多用来建造重要的宗教、军事、政治建筑。中国早期的砌体结构的代表建筑有万里长城。中国砖石作为建筑材料使用可以上推至汉朝,汉以下各朝代一直沿用,乃至于现在。最具体的代表建筑是卷拱形墓室、砖石佛塔、砖城墙、石桥、长城。

关键词:砌体结构现状 前景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是由块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泛,这是因为它可以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较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约水泥和钢材,砌筑时不需模板及特殊的技术设备,可节约木材。砌体结构的缺点是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

由于砖、石、砌块和砂浆间粘结力较弱,因此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都很低。由于其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它的脆性性质,从而使其遭受地震时破坏较重,抗震性能很差,因此对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采用构造柱、圈梁及其它拉结等构造措施以提高其延性和抗倒塌能力。

此外,砖砌体所用粘土砖用量很大,占用农田土地过多,因此把实心砖改成空心砖,特别发展高孔洞率、高强度、大块的空心砖以节约材料,以及利用工业废料,如粉煤灰、煤渣或者混凝土制成空心砖块代替红砖等都是今后砌体结构的方向。

二、砌体结构现状

全文阅读

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加固浅析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增高,但是在经过长期的使用条件下,建筑结构的功能会不断地减弱,除了前期的设计工作外,还要对结构损伤和客观的规律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且尽力采取有效地方法保证结构的安全和增加使用的年限。那么如何加固建筑的物的结构成为影响建筑工程之类的关键。目前我国建筑物的结构以混凝土、钢结构、砌体结构为主,被窝呢就对这三中锋结构的加固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加固措施

前言:三种材料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中优劣并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建筑物的稳固性增加,这就要求建筑物的结构更加稳固。

1.混凝土结构加固措施

混凝土是目前建筑结构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对其加固一般采取直接加固或者间接加固的措施,加固手段的选择要根据实际的条件以及具体的环境进行确定。

1.1 直接加固的方法

1.1.1 加大截面的加固法

钢筋混凝土的受弯能力直接体现其稳固性,在其受弯构件受压区,加混凝土现浇层,这样可以增加截面的有效高度,扩大截面面积,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刚度,进而起到了一定的加固作用。这种方法相对简单,适用性强,而且经验成熟,便于施工,但其需要的施工时间较长,会对生活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全文阅读

浅谈砌体结构加固

摘 要:砌体结构由于材料来源广泛,施工方便,相对造价低廉,因而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由于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在工程中常常出现墙体的强度不足,墙体错位和变形,甚至墙体局部倒塌等事故。因此,在工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结构进行加固。

关键词:砌体结构;整体加固;构件加固;承载力;抗震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以砌体为主制作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它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和其它材料的砌块结构。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砖石结构上给我们乃至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举世文明的万里长城、赵州桥、灵谷寺的无梁殿等,无不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砌体材料在当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现在相当一部分办公楼、商店特别是住宅都是砌体结构的建筑。虽然随着国民经济以及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正在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但是砌体结构现在乃至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由于砌体结构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针对砌体结构加固的问题需要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去研究解决。比如一些砌体结构古建筑的修缮加固以及一些砌体结构个别房屋因功能改变或加层改造等原因需要对原有房屋进行墙柱的加固处理。对砌体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虽然很多,但一般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即整体加固和构件加固。

整体加固方法有增设抗测力结构、捆绑法增设构件、改变受力形式加固等。增设抗测力结构包括增设抗震墙、水平支撑、柱间支撑、闭合墙段、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等;捆绑法是在原砌体结构中加混凝土构造柱(组合柱、约束住)和圈梁,形成约束砌体结构体系;或拆除部分抗震墙,减少地震力;采用钢拉杆、长锚杆、外加柱或圈梁增强纵横墙的连接;增设满足楼屋盖支撑长度的托梁;在建筑物纵向、横向、竖向增设预应力拉杆;预制楼盖或预制屋面上增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构件加固方法有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砂浆面层加固法、混凝土加大截面法、外包型钢加固法、砌体托换加固法、外粘纤维材料加固法。下面我们着重介绍这几种加固方法。

1.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该法就是通常所说的钢筋网夹板墙,加固砌体墙可大幅度提高墙体的受压、受剪承载力,大幅度提高刚度和抗震性能,该法施工工艺简单,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是砌体结构加固最常用的方法,但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面积有一定的减少。

2.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该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载力不如前者,适用于砌体墙的加固。砂浆面层加固按材料组成分为三种,即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面层、水泥砂浆内配置钢筋网面层、聚合物砂浆和钢绞线面层,三种方法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墙体的受压、受剪承载力,提高砌体刚度提高抗震性能。砂浆面层施工可采用喷涂,也可采用手工抹制,是砌体结构加固中较常用的方法。在水泥砂浆中如果掺入短玻璃纤维丝,形成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的复合材料,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增强加固效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