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亲子教案

亲子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分析与思考,提出了单亲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呼吁全社会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爱护单亲家庭子女。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个案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11-1一、个案调查分析

初三(1)班学生樊学(化名),性格孤僻,不爱说话,爱打骂同学,经常逃学,伙同一些染黄发的社会青年玩耍,甚至夜不归宿,进游戏厅、录相厅、网吧等,故而学习成绩差,考试从未及格过。但是他劳动积极,老师安排他负责劳动,任务完成较好。

他从小随母亲生活,由于缺乏家庭温暖、放任自流、受人歧视,养成性格孤僻、自卑内向、自由散漫、欺小凌弱、逃学进网吧等坏习惯,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笔者作为樊学的班主任,对这样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1.单亲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忽视。许多夫妻由于感情恶化等原因离婚后,夫妻双方出于再婚或生活压力等方面的考虑,往往把孩子当“皮球”踢来踢去,不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扶养义务。也有的单亲家长因忙于工作、交际等,无暇照顾子女,使子女失去应有的教育和关心。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与坏人接触,最终走向犯罪。以樊学为例:①该生三岁时,父亲因在外风流“”,造成了家庭的破裂。父母离异后,樊学随母生活,父亲从没管教过他。而母亲虽对他疼爱,但由于早出晚归卖菜,加之嗜赌,且不说对樊学的管教无过多时间和耐心,就是对樊学的生活饱暖和学习情况也是关心不多。②受人歧视,平时少言少语,无童年欢乐,总想发泄自己的怨恨。有时间,不愿呆在家里,总想往外跑,找“同病相怜”的伙伴玩耍、倾诉。

2.单亲家庭对子女教育方法的不当。①过分溺爱,有求必应。这些单亲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被人看不起,或受人欺负,对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一味满足,而对孩子思想教育或学业方面则关心不够,导致孩子为所欲为,使得许多离异家庭子女从小就养成了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心理。一旦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便容易走向犯罪。②放任自由,撒手不管。由于婚姻的失败,这些离异家长在为生活奔波,加上自己的不良嗜好――赌博,所以顾不上管教孩子,更顾不上孩子的学习。这类的父母对孩子缺乏责任心,使孩子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从而有心理压抑和行为退缩的表现。③方法简单,态度粗暴。有些离异家庭不顾子女客观实际,在学业上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是有些家长脾气暴躁,当孩子达不到自己要求时,非打即骂。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无形中使青少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甚至于精神崩溃。有的孩子怕挨打,便夜不归宿,最后给家庭带来惨痛的后果。

3.家长不良言行对子女的负面影响。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有些离异家庭的家长,由于本身形象欠佳,或有不良嗜好,或赌博成性,或作风不检点,或脾气暴躁,动辄打人骂人。他们的所作所为,极易成为孩子们消极模仿的对象,从而染上种种恶习。而有的家长甚至对子女的不良行为采取纵容、支持的态度,严重扭曲了孩子们的心灵,造成孩子性格和心理方面的种种缺陷。由于残缺型家庭的这些负面影响,使许多单亲子女在性格和心理方面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猜疑心重、承受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看问题易走极端等。这些缺陷和不足使单亲子女成为当前青少年中一个高犯罪的易发群体。

全文阅读

亲子体育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摘 要:亲子体育课的出现,是实现学校体育对家庭体育影响的一种重要的机制,是沟通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的重要桥梁,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基础。通过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渗透家庭化的亲子活动,能行之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本文从亲子体育教学设计的思路解析入手,尝试解析亲子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原则,并通过实施,评估亲子体育课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学校;家庭;亲子体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3-072-2

笔者以亲子体育课为课例,尝试解析亲子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原则,并通过实施,评估亲子体育课的实际效果。

一、亲子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亲子体育课能否实现沟通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子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主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等。这里笔者首先给出一节体育亲子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备分析使用。

(一)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持轻物掷准

全文阅读

高中生亲子沟通辅导课教学案例研究

〔关键词〕亲子沟通;案例研究;心理辅导

一、引言

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对个人将来的自主、自立、性格发展和问题行为等都有长远的影响。引导青少年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有正面的意义。良好的亲子关系始于有效的亲子沟通,然而,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问题就变得棘手多了。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中生,独立意识与叛逆心理较为明显,即便孩子们内心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知道“我们爱你,一切都是为你好”是父母的肺腑之言,但仍然抵挡不住两代人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的冲突所引发的“唇枪舌剑”。“我是如此地爱你,你也是如此地爱我,但我们却在彼此伤害”,显然,“爱你在心伤你在口”,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当先从良好的亲子沟通开始。俗语说,没有天生的沟通大师,每个孩子与父母都需要学习亲子沟通的艺术。

二、案例研究的过程

无论是心理健康课还是德育班会课,探讨亲子相处之道的内容尤为常见,而且大多是沿袭一个套路,即教师设计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讨论或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提炼出若干条亲子相处原则或技巧。比如,笔者的一节亲子辅导课,在第一次教学实践中,也按照老套路设计了以下情景。

情景一

母:“你野到哪里去了?都过了10点半了,你说好9点之前一定回来,你这个人根本就无法让人信任!”

子:“噢,我刚跨进家门,你也不管我浑身湿透了,也不给我解释的机会,有你这样做母亲的吗?”

全文阅读

教育根植于爱――关爱单亲孩子的教育个案

单亲家庭是指一些只有一位母亲或一位父亲所带领的家庭,其成因主要是离婚、分居、配偶一方死亡或出走。其次就是未婚妈妈或未婚爸爸独立养活儿女。今年来随着父母离异或其他因素,单亲孩子成了一种现象,教育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群孩子,要么由母亲或者父亲单方面照顾,要么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照顾,有的甚至寄放在亲戚、朋友家中,如何让这样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下面就笔者班上一个单亲孩子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做法。

他今年12岁,父亲在他两岁时,因车祸意外死亡。母亲文化水平不太高,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疏于关心、交流、照顾。从小由外公外婆代为照顾,两老文化水平较低,只能照看孩子的日常起居,无法辅导作业或交流见闻。家庭的动荡和关爱缺失使他养成了不良习惯,性格、行为以及心理出现了明显偏差:散漫任性、性格暴躁,爱发脾气、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性差;上课不守纪律,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自卑、消极悲观;又错误或缺点时不愿承认,谎话连篇。

一、个案分析

因为父亲车祸去世,母亲忙于养家糊口,由外公外婆代为照管,缺少双亲的关怀,使他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缺少父母良好的形象引领,使他烦躁、攻击、复仇心理严重,对家庭缺乏归属感。学校生活方面,由于平时疏于家庭管教,性格暴躁,克制力差,爱打闹,常常与同学发生争执,缺乏理智、以攻击性和破坏报复别人,受到批评或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还常做一些小动作来哗众取宠,从而想向大家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二、采取措施

我首先翻阅了该生的相关材料,与其班主任交流,了解他的个性品质、生活状态、学习情况,与他的同学交谈,了解他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从而找到病根,精心设计对症处方。单亲的孩子将心里话压抑在自己的心中,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心理负担。我主动接近他,和他谈心,让他的心中有一种亲切感,愿意和我聊天,讲心里话,排除心中烦恼。

(一)唤起童心、感恩教育

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在他们班级的美术课中,他的状态与以往的活跃、接嘴甚至影响课堂纪律完全不同,他表现得十分低沉、消极。下课后,我将他请到办公室,给他接了一杯温水,让他和我并排坐下。经过前段时间的情感交流,他主动打开心扉,告诉我:“明天是六一儿童节,可是妈妈不在身边”。他怀疑妈妈谎称工作很忙其实是和一位叔叔在恋爱。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很重要的儿童节妈妈却不陪自己,而陪叔叔,他很生气、失望甚至仇恨抢走妈妈的那位叔叔。知晓了原因。我便教育他,妈妈工作真的很忙,她没有骗你,妈妈是你最亲的人,她忙于工作是为了养活这个家庭,更是为了你的成长考虑,为你组织一个新的家庭,是让叔叔和妈妈一起来爱你,你应该抱有一颗感恩的心,用行动来感恩你的妈妈。

全文阅读

幼儿园亲子读书家庭教育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产生的背景:当今社会是学习型、信息型社会,人们需要终身学习,大量接触信息,学习和信息处理能力都依赖于一种基本的能力:阅读能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2-6岁是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结合我园很多家长没有陪同孩子共同阅读的习惯,加之很多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缺少照看的科学知识,针对这些情况,我园特开展“打开阅读之门,让书香飘进万家”的亲子阅读主题活动。

一、活动目的

培养幼儿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环境氛围。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与经典好书交朋友,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指导家长共同营造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二、活动主题:打开阅读之门,让书香飘进万家,让亲子共读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

三、活动口号: “我与孩子同读书、共成长”

四、活动时间:2013年4月——2013年5月

五、活动对象:全体教师、幼儿及家长。

六、活动准备

全文阅读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案例)

一、案例

我班有个学生叫小强。父母离异,现在与母亲一起生活。人长得活泼,漂亮。但行为习惯不规范。性格外向、倔强,脾气暴躁,喜欢我行我素,他精力旺盛,自尊心强,上课东张西望,不遵守纪律。而她的妈妈工作也忙,孩子的事情虽有关心,但方法不对,不好时就狠狠打一顿,因此收效甚微。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小孩逐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针对小强同学的特点,我对他采取了如下心理辅导:

二、分析

1.克服自卑,建立自信

他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和同学的轻视,因此存在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对他的学习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在这种自卑心理的影响下,他对学习不够努力,因为觉得努力也没有用,同时,她对于老师的批评和帮助无动于衷,觉得自己也就这样了,怎么也好不了。因此,帮助他克服自卑,建立自信是帮助他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对他多进行表扬,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即使他有一点点进步,就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同时,对他进行批评时,注意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批评,在批评后要向他提出希望,使他感到老师对他很有信心。总之,帮助他建立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抓住时机,不断进行工作。但是,一旦他建立了良好的自信后,他身上的的变化将是十分明显的,他会热情地投入到学习和班级工作中去,不仅在行为方面大有好转,连学习成绩也会有显著的提高。

2.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

为了真正使小强走向重新塑造自我的道路,我想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取得家长的配合,所以我坚持一学期多次家访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教育,同时帮他补缺补差,当他成绩有进步时及时表扬他,使他找回信心,找回了失去的学习愉悦感。

3.成功和喜悦

全文阅读

QQ群里的亲子教育——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背景:

我校地处小县城,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我校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不断增加。目前学校有留守儿童150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的30%。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尤为突出,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小学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为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我校致力于留守儿童的亲子教育。利用QQ群拉近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从而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

过程描述:

1、留守儿童情况调查。

(1)利用表格的方式,请各班主任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表格如下:

这份表格主要是针对留守儿童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要求表格的每一项都必填。当时考虑到有些家长受条件限制,不一定有条件上网,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会上网,可能没有QQ号,想着怎么让家长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管理,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临时去学习一下上网,申请一个QQ号。但真实进行下去发现,时代变了,手机也能上网了,而且随身携带。很多家长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没文化。这样一来,留守儿童的文字档案就建立好了。

(2)问卷调查

利用调查问卷,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对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典型,确定思想道德教育个案研究对象。

全文阅读

建立家长档案,提高共育水平

为了了解各类家长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亲子教育,提高家园共育水平,我们尝试建立了幼儿家长档案,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收获。

一、什么是幼儿家长档案

幼儿家长档案是在调查问卷的情况下,将家长的基本信息及教育需求等建立的档案系统。它能为幼儿园开展亲子教育提供有效的家长信息,建立一个家长资料的可视平台,帮助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家长的现状,并根据家长们的实际素质和需求设计相关活动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监控亲子教育的进程,展示出家园共育的成效,同时也便于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及时反思,以更好地推进幼儿园亲子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幼儿家长档案的类型及组成部分

1.幼儿家长档案的类型

根据问卷调查,我们对各类家长进行了分析归类:有关心幼儿园课程的家长组,有注重幼儿知识获得的家长组,有关心幼儿技能学习的家长组,有关心幼儿日常生活和性格养成的家长组,有祖辈带养的家长组,有单亲家庭的家长组等,为差异性地开展亲子教育做好准备。

2.幼儿家长档案的组成部分

(1)家长问卷

全文阅读

城市小学生亲子沟通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亲子沟通是家长与孩子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自编问卷对某城市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发现家长与孩子在沟通话题、沟通评价等方面存在代际差异,60%的家长认为需要亲子沟通方面的指导。本文以问卷调查结果和需求评估为依据,探索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家庭治疗等方法介入亲子沟通教育领域,以解决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亲子沟通的需求。

亲子沟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亲子沟通,是指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良好的亲子沟通能促进孩子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不良的沟通会引发亲子冲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学龄期到青春期过渡的阶段,是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期。

社会工作是帮助人和社会解决问题的专业,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本文试图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亲子沟通特点,发现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尝试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由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小学生顺利度过成长关键期,避免心理社会危机。

二、城市小学生亲子沟通状况

通过自编家长版和学生版亲子沟通问卷,对某城市小学4~6年级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家长版亲子沟通问卷主要了解家长在沟通动力(沟通的动机和意愿)、沟通能力(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和沟通评价(对沟通的满意水平)三个方面的情况。本次调查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8份,有效问卷162份,四、五、六年级家长问卷分别为53份(30.2%)、61份(37.7%)、48份(29.6%)。同时对四、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开放式调查,结果发现:

(一)部分家庭亲子沟通状况不良,60%的家长认为需要亲子沟通指导

全文阅读

浅析清代子孙违犯教令罪

摘 要:在传统社会孝文化背景下,子孙对尊长负有绝对服从的义务。子孙违背了尊长的意志,不听教令,往往构成违犯教令罪。清代《刑案汇览》中此类案例很多,包括子孙不能养赡尊长、子孙不服管教顶撞尊长、子孙不当行为间接导致尊长轻生、子孙对他人实施盗或奸间接导致尊长死亡和尊长教令子孙犯奸盗畏罪自尽,绝非子孙不服从管教这一种犯罪行为所能涵盖。清代刑律对各种类型的“违犯教令”均科以重刑,反映出中国古人“孝亲无违”的文化观念。

关键词:清代 违犯教令 刑案汇览 孝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86-02

“子孙违犯教令”是我国传统社会中的一条特别刑律,专门针对子孙卑幼“不听教令”的行为(包括不法之徒自作孽而连累其亲自尽)。清代《刑案汇览》汇集了59个相关案例,类型繁多,凸现了孝亲文化背景下子孙对尊长绝对服从之义务。

一、子孙不能养赡尊长

在传统社会中,孝道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养亲,“孝,畜也,畜,养也”。父母为养育子女耗尽心血,而父母年老之后逐渐失去劳动能力,如无积蓄,就会衣食无着;即使衣食无忧,也会因为身体衰老,疾病缠身而削弱或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社会规范要求子女对父母必须尽到养口、养体、养身之“反哺”义务。正所谓“善事父母为孝”(《尔雅・释训》)。又有“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庶人章》)。从孟子对不孝的论述中,可以反证出养亲是为人子的基本义务。他所论述的五不孝中有三种是关于养亲的,“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孟子・离娄下》)。

孝源于子女爱父母之道德感情(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念)的推动,而国家法律规范肯定、强化了这种脉脉温情,对不孝的行为起到了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刑案汇览》中就记录了为人子孙未好好尽赡养义务(供养有缺)者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