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六、七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摘 要】英语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在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版本的英语教材。面对教材多样化的现象,其带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受教师关注的就是中小学英语教材衔接问题。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可以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从而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教材 中小学英语教材 教材衔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英语学习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语言技能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听和读是理解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技能。语言技能分为九级目标,小学六年级毕业需要达到二级目标,初中一年级,即七年级需要达到三级目标。显然,要落实好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关注教材的衔接问题,注重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从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本文笔者即以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内容为例,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对比分析,以期为有效开展教学提供帮助。

一、语言技能维度的对比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首先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听、说、读、写技能部分进行文本分析归纳,以体现教材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的目标,进而对比初中和小学衔接部分教材内容在听、说、读、写技能上的差异(见表1)。

笔者将表1里涉及的各语言学习项目按照年级进行了整理,以六年级和七年级教材中每个新授课单元为基准,以课文中的每个独立语言练习项目为单位,汇总形成了表2。

从表1、表2所呈现的教材在听、说、读、写四项中安排的操练栏目所占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结合表1六年级教材(上、下册)和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在语言实践活动设计的项目总数上大致相当,其中北师大版七年级教材(上、下册)每个新授课单元下设Warm-up, Reading,Speaking, Vocabulary等板块,每个板块下面设有具体的相关听、说、读、写的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所以总体来讲包含的实践活动要稍多于北师大版小学教科书。

全文阅读

地理“活动”课文的功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2-0103-02

摘要:为适应新课改的理念,以活动促进探究作为教材设计的主要思路,地理教材的编写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更多的增加了活动内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新教材中每一个框题的内容分解为"叙述课文" 和"活动课文"两大块,现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中的"活动课文"的功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活动课文功能知识构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共有五章,我们对其中的“活动课文”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读图答题,填充表格,知识迁移,阅读材料,实验操作,辩论探讨,资料收集,角色模拟,科学探索这九类,统计出每类活动式课文在每一章的分布及占全书的百分比,如下表格和分析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在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中,共有89个活动内容,这在全书编排体系所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读图答题类在活动课文中所在比例较大,占到了全书活动栏目的46.03%,并且覆盖了每一个章节,并且相对于其它活动题目在每一个章节也是比较多的。据统计,七年级上册地理新教材有各类图表135幅,通过读图,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读图,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了解和分析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技能。结合叙述式课文具体内容,统一安排,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材结合各部分所涉及的图像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类图像的读图,用图的基本技能。

“活动”课文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和对教材知识的拓展。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活动课文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功能也已从过去单纯的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的作用,转而成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和对教材知识的拓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载体。通过“活动”这种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活动中领会教材内容,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锻炼了实践能力,在交流中展现了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拓展了知识领域。

“活动”课文提供给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机会。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学生结合自身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又以验证活动为主线, 自己去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发现总结,自主建构知识。

案例:以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和人种》为例

全文阅读

依据学生认知特点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和要求,在分析和总结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科学》教材(以下简称“2001年版《科学》”)在10年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所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初中段学生认知特点,围绕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总目标,浙江教育出版社对2001年版《科学》进行全面修订,出版了2012年版初中《科学》教材(以下简称“2012年版《科学》”)。笔者有幸参与了此次教材的修订工作,现将修订内容总结为以下几个特征,以飨读者。

一、优化教材的结构体系

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学生对自然的认识也应具有整体性。2012年版《科学》以新修订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整合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等三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从“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从相对静态地描述自然界的图景开始,逐步过渡到可观察的“运动和变化”“相互作用”,以及较为抽象的“结构与功能”“转化与平衡”“发展与和谐”等动态地描述自然界的图景,形成了以“存在的自然―演化的自然―人与自然”为主线的结构体系。这样的结构体系不仅避免了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知识的重复,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从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角度深入地理解科学,建立开放型的科学知识结构,深化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

2012年版《科学》力求适度地呈现统一的概念和原理,梳理并提炼出不同章节所要呈现的核心概念以及学习主题,然后把它们结构化、逻辑系统化,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有条理、有层次,便于知识的迁移。例如,2012年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主题是“物质系统的层次”,教材安排了“观察生物”“人类的家园――地球”“物质的特性”三章内容的学习:“观察生物”阐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层次”;“人类的家园――地球” 阐述了“地球的结构与层次”;“物质的特性”阐述了“物质的结构与层次”。这些内容的编排采用由近及远、由宏观到微观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建构出一个比较有层次性的物质系统结构图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材内容的编排力求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要求,实现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逻辑的统一。例如,2012年版《科学》对“地球和宇宙”的编排进行了适当调整,即对2001年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地球与宇宙”和七年级下册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进行了重新整合,将这两章内容中与地球概况有关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形状、地球仪和地图、组成地壳的岩石、泥石流、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地球表面的板块、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等)调整在一起,形成2012年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人类家园――地球”;将这两章内容中与地球与太阳系、地球与宇宙相关的教学内容(太阳与月球、地球的运动、地球与月球、探索宇宙等)调整在一起,形成2012年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地球与宇宙”。这样的调整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由静态到动态的认识特点,关注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的内在联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2012年版《科学》在知识内容的编排上,更加符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例如,2001年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内容的编排顺序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常见的动物―常见的植物―细胞―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单细胞生物、细菌和真菌、组织)―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系统)―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这样的编排是按照“个体―细胞―个体”的逻辑顺序展开,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基于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许多动物、植物的内容,已经有许多关于动物、植物的感性认识,2012年版《科学》将这一内容编排顺序调整为“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常见的动物―常见的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这样的内容编排顺序,使“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得到了明显体现,也使内容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逻辑结构的形成。

三、注重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

全文阅读

修订后的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七至九年级)教材分析

摘要: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摇英语》是一套面向全国的义务阶段的英语教材,本套教材伴随着国家英语课程的发展和研究,历经十多年的成长。本文从编辑角度介绍了本套教材依照修订后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所进行的新一轮修订工作,对教材修订后的容量、话题、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等作了具体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英语;教材;修订;容量;话题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18-03

2011年,根据修订后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实验情况,《义务教育教科书?摇英语》(七至九年级)教材开始了新的一轮修订。截止到2013年,整套教材的修订已经基本完成。修订后的教材仍以单元话题形式编排,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各单元、各册之间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学校、家庭等日常生活和活动,但是话题更为广泛,体裁也更为丰富,结构也更加清晰。修订教材到底有哪些具体变化呢?现就本人工作角度的一点认识,分析如下。

一、教材容量和难度减低了

1.总体编排体系。初中阶段教材编写继续采用教案式编排,但修订后原九年级上下册合并为全一册。其中,七年级分为上下册,每册8个单元;八年级分上下册,每册8个单元;九年级全一册,共10个单元。这样,原来的初中阶段6册调整为5册;原有整套教材44个单元降为42个单元;新授课由原有308个减为252个,适当降低了教材容量。

2.单元结构。在保持教材原内容特点和教案式编排等风格基础上,每单元由7+1模式改为6+1模式,即将原来的7个新授课加复习课改为6个新授课加复习课,以方便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安排教学计划。

3.具体内容。本次修订对语法、语音、词汇等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梳理。改写或替换了部分课文内容,对语法、词汇、功能意念的呈现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安排,删除了部分超标词汇和超标语法项目。初中阶段词汇在小学阶段掌握423个核心词汇的基础上,学生能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达到英语五级目标要求。语法教学从七年级上册开始系统介绍,采用归纳法展示语法规则,并对语法项目进行小结。从七年级上册开始,在复习课中听与说部分增加语音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读音规则,及时总结归纳。

全文阅读

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的统计分析

摘要:初中生物对将来的生物学习起着地基的作用。教材是课程的依托,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笔者通过扫描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出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经过手工统计得到其中的生物词汇和词频,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课程标准,通过专业词汇的词频分析了对初中生物教材知识点的符合程度,结合维吾尔文语言学的特点,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给出教材改进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生物词汇;高词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5-03

Abstract: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plays the role of subgrade in biology study in the future. Teaching material,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based on course. The author obtain four copies of electronic Uyghur'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ical teaching materials' content by scanning and neatening. Then use statistical software statistics the words and its frequency in four copie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fter that, get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from them by manual statistics, choose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with high frequency, refer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published in 2011, analys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in line with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points through the word frequency of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yghur language,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our copies in Uyghur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High frequency; Curriculum standard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及应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

笔者通过对纸质版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进行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词典,经过手工处理从中提取出生物词汇,对提取出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中的专业词汇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重要知识点,然后结合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对现有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

1 概念界定

全文阅读

提升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教学新尝试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从培养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目的出发,我们对初中三年学生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探讨。

一、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分步实践

1.基于情感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讲演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情感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的七年级学生,我们倡导教师通过侧重培养他们的讲演表达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学科学习能力。

在七年级分步推进的第一阶段,我们将第一阶段的目标定位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大多数学生讲演时外在方面做到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速适中、大胆自信等;内容上做到有针对性。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讲演时外在方面做到姿态端庄,注重礼仪礼貌,能恰到好处地以手势、动作,目光、表情帮助讲演;内容上做到有逻辑性,层次清楚,有条理。第三阶段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指导、帮助学生为讲演做准备,如收集、整理资料,开展讨论;在内容上做到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第四阶段目标是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为讲演撰写发言稿(详稿)、发言卡片(简稿);在内容上做到能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第五阶段目标是学会使用PPT辅助讲演;内容上进一步做到针对性、逻辑性、辩证、多角度,并强调语言的精炼与概括。第六阶段目标是讲演时在内容上进一步做到具有感染性、独创性。第七阶段目标是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团队的讲演。第八阶段目标是学会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演练、学科讲演。

通过对以上阶段具体目标的实施,我们认为时政播报、演讲、点评同学的发言、讲述事例、表演小品或课本剧、根据情境回答问题、辩论、课堂讨论等是提升初中思品学科学习能力的重要形式。学生自评、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是教学点评的重要方式。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要求和布置不同任务,优等生要求独立讲演,声情并茂;中等生鼓励独立讲演,声音洪亮;后进生可以找人合作。

2.基于认知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学课堂教学还需要解决认知领域的学习,因此对于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八年级学生,我们倡导

全文阅读

中图版《地理图册》修订前后的难度变化

一、中图版《地理图册》修订简介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以下简称中图版)《地理图册》(实验教材)于2004年秋季开始投入使用,至2011年春季,本套实验教材的使用地区已经遍布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验教材使用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累计使用总量达2 700多万册。

2012年,教育部启动义务教育教材的全面修订工作,中图版《地理图册》也与中图版《地理》同步进行修订。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实验教材过程中的反映和反馈是其使用效果的最佳体现,为掌握一线地理教学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和最前沿资讯,进而更真实和全面地了解本套实验教材在贯彻课程标准及服务于教学方面的作用,我们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在多个省区展开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调研内容,以便使调研结果尽可能建立在真实、完整和翔实的资料基础上。

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讨论和综合分析等多种形式,对本套教材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整理和分析了师生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本套实验教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

二、中图版《地理图册》修订变化

1.内容组织

在内容组织上严格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将减负落到实处。抽象性知识的难度有所降低,而形象性知识的覆盖面有所加大,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覆盖广度;集中性的思维难度有所降低,发散性的思维难度有所增加。同时,在章节内容安排上适当分散难点,如原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移至八年级上册,既兼顾七、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相对平衡了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保持一个持续、均衡的学习状态。

再如,七年级下册区域特征一章由四节变为七节,即由原来的“北京”、“台湾”、“黄土高原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四节变为“首都北京”、“台湾省”、“四川省”、“福建省泰宁县”、“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七节。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难度增加,修订后内容尺度的层次性更为全面,可引导学生从不同尺度的地理视角认识和分析我国不同区域的特征和差异,进而培养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获得理性的分析方法,这种理性的区域分析方法进而用来指导完成认识区域特征,真正做到分散难点并为学生减负。

全文阅读

对新目标七年级英语新教材的分析

摘 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为了是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Go For it!教材进行了改版。本文将探讨新教材的变化之处及优势,并就如何更好地使用这套教材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目标;新教材;七年级英语

自Go For it!教材使用以来,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本教材变化大,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使用起来有较大的困难,比如,单词量太大、知识面太广、所涉及的内容知识体系繁杂零散且难度较大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七年级英语教材进行了改版。最新版的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有了很大改变,充分考虑了学生们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一、旧版教材所具备的特征

1.从教材编写理念与思路看,以任务型语言教学为编写理念,以“合理引进国外语言教育理念,适应我国英语教育实际状况”为宗旨,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初中英语教育的现实情况,力图把基于生活任务的语言教学模式引入到我国的英语教学领域中来。本套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

2.从教材的发展性来看,毋庸置疑本教材是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除此以外,本教材同其他学科教材在跨培养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不失时机的包含了德育教育的因素。常常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一些有德育渗透点的内容与世界优秀文化放在同一教学活动中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从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来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课程,英语的教学内容包含着其他各个学科的内容,不论是从科学、文化知识、还是人文方面的知识等方面来说都是正确和科学的。总的来说教材编写从易到难,单词语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循环出现,构成达到五级水平的标准内容体系。这种传统的编排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4.从教材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来看。这是本教材一直以来最大的特点。翻开课本,在每一页上看到一幅幅充满情趣,幽默生动的画面。它不仅版面设计充满新意,而且在内容和结构方面更富有创意,更具时代感,更有现代气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现代年轻人的认知情趣。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页都有一个图文并茂的小幽默,非常生动有趣,在读完每一则小幽默之后,同学们常常发出开心愉快的笑声;教材中为一些活动增加的附加材料也很有趣。从内容上看,大量的话题来源于生活实际,大部分贴近学生实际,例如谈论家庭、天气、礼仪、假期等等,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因此,学生在学习了语言目标之后,就有要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学习热情自然就高。使教学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习效果好。

全文阅读

初三总复习阶段如何进行分册复习

初三英语教学进入总复习阶段后,如何通过短时间的复习,做到事半功倍,是摆在我们全体初三学生和科任老师面前紧张而艰巨的任务。而总复习的第一轮,就是对陪伴了我们三年的朋友进行复习——英语教材复习,即分册复习。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初三总复习的分册复习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一、复习课教学思路:

课标对中考提出的原则: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具体地讲就是应该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能力。

因此,在总复习阶段,通过一本书的单元整合复习的方式进行分册复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坚持大量训练学生的听和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教材的效率的目的。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听说练习,始终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归纳总结这几个复习单元的重点知识、内容——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来阅读这几个单元,抓出这几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补全在活动中呈现的单元知识内容;

课堂练习——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形成反馈的内容

全文阅读

妙用七年级语文知识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练习任务

【摘 要】 课堂练习任务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利用语文知识设置信息技术课堂练习任务能够促进语文学科的教学。通过教学实例表明:在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巧用语文背诵课文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练习任务,能促进读背教学;巧用文言文知识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练习任务,能促进文言文教学;巧用学生自己的作文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练习任务,能促进写作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练习任务;七年级语文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练习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课堂练习做得好,便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和类型,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原则,选择适当的课堂练习内容及题量,巧妙,灵活的开展练习活动。在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怎样巧妙运用七年级语文知识设计课堂练习呢?我将结合教学实际,以案例的形式介绍几种课堂练习的有效设置。

一、巧用语文背诵课文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练习任务,促进读背教学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熟读背诵一部分名篇佳作,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记诵这些佳作本身,还在于通过记诵,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字、词、句,并将其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利用语文背诵课文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练习,有利于促进读背教学。

例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智能ABC输入法》时,课本的练习任务是:运行Windows中的“写字板”程序,使用键盘录入下面的一段日记。日记的内容是周杰伦《蜗牛》的歌词及感想。我将课堂练习任务录入日记的内容更改为录入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朱自清的《春》。《春》是一篇要求背诵全文的名篇佳作,七年级的学生尚未从小学的学习方法向初中过渡,仍未清晰地认识到学习任务的艰巨性。经调查,七年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语文欠自觉,需在老师督促下学习,对语文背诵等复习巩固,也只有30%的同学能做到。通过《春》的录入,既能提高学生背诵的自觉性,又复习了旧知识,让学生有了一次在新同学和教师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在充满诱惑的电脑前学生能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更利于学生文字输入速度的提高。这类作业的设计既能提高学生重视语文学习的意识,纠正学生会背不会认的学习随意性,又能解决信息技术普遍的课堂纪律问题,学生不会再想着去打游戏了。

二、巧用文言文知识设计信息技术课堂练习任务,促进文言文教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言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习难度比较大。对于刚升入初中的新生而言,涉及到的文言文内容的难度比小学巨升,跨度较大,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等。这些难度使中下基础的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恐惧,久而久之就会对文言文学习失去信心。通过调查,语文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也普遍感到难以入手。利用文言文知识设计信息课堂练习任务,可促进文言文教学。以下以促进《论语》学习为例,介绍我的做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