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郑彦英爱好颇广,写小说写散文还写影视剧,既写得一手好字,又有独具一格的焦墨画,让周围人叹服。而真正和他交往后你会发现,他这人很真,对文学很崇敬,在文学面前没有一丝一毫的虚假。几年前他推出散文集《在河之南》,新奇的写法曾让文学界的同仁们看好,而他仍是很平静,不声不响,每天还在画他的画写他的字,并且把禅搬进画里修身养性。今年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拂尘》,又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风行水上》,似是由着天性而来不经意间完成的创作。一本《风行水上》浑然天成,看不到雕琢,让人一口气读下来,竟有余兴未尽之感,而那柔和的清风自水上静悄悄地滑过,使人身心清爽,荡去这尘世的灰尘,回归到原生的美与纯洁中来。
文人爱咬文嚼字。一篇《狗到犬》既写出趣味,又写出深奥的哲理。一个“犬”字让几个文人想到凌驾于万人之上颐指气使的人,想到了武器,想到人离不开狗,狗离了人只能是地面上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点。而郑彦英却在回味童年时光,想到最多的是那诚实的狗,想那黄土地上与人相依为命的狗。读者跟着他一起去幸福去感叹如今这已被舍弃的家狗时,几多伤感自文字的深处慢慢地滑出来,你只想大哭。他心的纤细还表现在身在闹市却天天去看那对白鹭的痴情,白鹭生了下一代,他跟着欢喜跟着担忧。行人讨厌白鹭毫不顾忌的粪便,一致要请求市政府采取措施驱赶居住在闹市的白鹭,他急得到处为白鹭说情,思考着人与动物怎样才能和平相处。情之真切,心之柔细,让人感动。对动物的怜悯,对人性的质问,处处洋溢着一个男人的温情,在《岚溪风景》和《相思树》里表现尤甚。那大山深处铁路养路工的孩子只能由狗陪着上学,由狗护着走在饿狼出没的山梁上;在大雪封山的严冬,狗与几岁的孩子走在雪地里,身边有狼幽幽的眼神盯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壮?在作者当兵的南方驻地有许多蜈蚣,细心的军医发现驱逐蜈蚣的最好办法是鹅的叫声,于是在养与禁养的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作者不露声色地讲着部队的教条主义和人的执著,把读者带进那遥远的地方浮想。陕西黄土地上秦腔的韵味,渗透在河南普通话里更显得敦厚与质朴,这又成为郑彦英特有的文字魅力,读着这些篇章,似是在听他不紧不慢地讲故事,讲到生动处会让听众跟着叫好。《武》中的弟弟初因习武而得罪人,后因学不会普通话、操一口生硬的陕西方言而又不断地得罪人,他这位兄长则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而读者却为文中含而不露的幽默忍俊不禁;对父母的孝与挂念,对弟弟的疼爱,显得又是那样的真情自然。
郑彦英自称这些文章为毛边散文,意在表现原生态的美感,而我却在这原生态的美感里读出回归的渴望。在几位茶将军正襟肃然地品着神秘的崤阪石茶时,读者跟着作者一起紧张一起怀旧。谁喝过必须用硬水才能冲开,再用软水柔柔地泡的茶?只有崤阪石茶这天然的神茶。一粒茶,在几位见多识广的茶将军面前展现出神秘的开天之光,震惊得人哑口无言,这是一种怎样的神奇?却让郑彦英稳妥妥地一路写来,让读者也跟着捏把汗。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中,使他渴望有一个能祛内火的老家的青砖水枕,当那块经年的老青砖被他宝贝似地搬回家、泡在水盆里喝足了水,成了真正的水枕后,却枕不出原来的清凉与舒贴,除了硌还是硌。看来城市生活已改变了人,此时内心的渴望与生活的现实形成了尴尬的对照,这就是人的无奈吧。在这无奈里也有中年男人的矫情,这细细的文字里,一个从贫穷的黄土地奋斗到大城市的成功男人,想念家乡,想念土地,更渴望回归的焦灼状态,被他毫无造作地一一表现出来。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变迁中危机暗藏。庄子说:“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的变迁、环境的变迁,人随着环境而变,自人内心深处涌现的压力,控制欲望,渴望回归,人与天地的合一,不经意间小文章见大风景大境界。
什么样的散文是好散文?是那种小资情调,还是大散文的厚重?在当今阅读疲乏之时,《风行水上》给我们带来的是空灵与自然清新的气息。作者写小说也写散文更写影视剧,他认为只要哪种叙述更容易传达生命个体对世界的感受,他就用哪种方式。虽由此忽略了散文写作的规范,却完整地记录下了生命的原生态感觉。他说自己这散文就是处于“无营”状态的毛边散文。其实,唐宋家之一的欧阳修曾说散文本就没有格式,形散而神不散。天下文章不去细分都可称为散文。现在郑彦英用的是小说语言也好,散文格式也罢,这种新文体的尝试令人眼前一亮,一气读下来,只感到不受约束的快哉和回归原生态的舒畅。
[本文系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惊隐诗社散文创作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A-199]
摘要:在我国明清时代,其散文流派比较多,不同的流派其创作的风格也不同。正是因为这些散文流派,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散文理论。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的特点,并且对其演变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特点;意义
明前的散文流派比较多,比较熟悉的有唐宋派、桐城派以及公安派以及湘乡派等。可以说明清散文是伴随着散文流派的演变而不断的发展的。明清散文流派不断涌现的因素有很多,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古代散文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明清思潮的涌动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明清散文流派的形成[1]。
一、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特点的分析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其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明后期就已经萌发。及时加强封建统治,依旧是不能阻止我国向近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明清时期,虽然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但是彰显人文精神的新的思潮却无法阻止,依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不断的盛行。站在散文的自身发展角度而言,明清散文的发展继承了前朝的优点,但是却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下面主要从演变的动因等方面阐述明清散文流派的演变特点:
(一)明清散文演变的动机分析
明清散文演变的动机主要有四点,首先就是受政治环境的影响,社会政治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流派的形成,散文流派的文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政治环境的需要,不承认社会政治环境对明清散文流派的影响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2]。其次,思想理论对散文流派的影响,明清的散文流派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学理之上,特别是具备一定的新人文精神的学理为明清的散文流派注入了新的血液。比如清代的桐城派就是建立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唐宋派就直接受王阳明的心理学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理学作为支撑,其散文流派也是无法获得一定的发展的。再次,前一流派的弊端会直接催化新的流派的崛起。正常情况下,新的流派在早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前期也是散文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基本上到了后期,散文的发展就会出现各种弊端,比如摹拟以及各种剽窃等。明清的散文流派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后来者能够除去前者的弊端。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更迭中,明清散文走完了它的演变路程。最后是受统治者的文风取向影响,明清统治者的文风取向对于其散文流派的形成与演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除此之外,明清散文还受八股文时存环境的影响,特殊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存方式对明清散文流派的形成与演变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摘要 :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他对中国的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精美的散文作品已经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散
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享誉文坛,至今仍为无数读者所称道。本文试从情景交融的诗意美、深邃幽远的意境美、简洁自然的口语美等
三个角度论述朱自清散文的独特意蕴。
关键词:朱自清 ; 散文;诗意美 ; 意境美;口语美;
散文作为我国的主流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史上灿若群星的名家骚客,运用这一载体,展示出迷人的文学才华。两千多年来的中国散文之路,是一条光彩夺目的心灵旅程,记载了一个个有思想、有文采的文化精英。朱自清就是在散文道路上留下足迹的著名作家,是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界的一颗璀璨的巨星,朱自清以他独特的思想特色、艺术特色和风格特色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在思想内容上,他的散文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及个性特点,显示了“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和爱国心;在艺术上,他的作品以漂亮、缜密著称,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与画的交融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本文试图分析朱自清散文在艺术上的独特意蕴,以期引起各位同仁对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深入思考。
一、情景交融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常常寓情于景,融景于情,在情景交融之中迸发出韵味深长的诗意。他在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身感受融合到景致当中,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文中扑面而来的诗意。一篇名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散文便是一例,该题原是一句旧词,朱自清借以为文题,写了这一篇内容为读画的散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是散文家。在新文学的拓荒期,他以辛勤的耕耘,以开拓者的胆识和勇气为白话文赢得了读者和荣誉,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现代散文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一个“宁馨儿”是伴随“人的发现”而产生的,是对传统散文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散文的核心是“载道论”,而现代散文的精神是“言志论”言个人之志,显个性神情,让活生生的人走进散文,1921年,周作人发表文章,敦促“治新文学的人”写作“美文”,“开辟出一块崭新的土地”(子严《美文》)算是它的发轫。不久白话美文日益增多,风格多彩多姿,朱自清就是这种多的散文作家中成绩卓著的一个。郁达夫曾给予其很高的评价,说朱自清的散文诗“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的确,朱自清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散文作家,他主张散文要写实,要精雕细琢,然而又不露斧凿之痕,如出水芙蓉,秀韵天成。朱自清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清新质朴的语言,飘洒秀逸的气韵,恬淡自然的意境,如饮一盏醇酒,使人感到余香满口,又如一曲清歌,良久地余音绕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视野并不宽广,多半是个人所见所闻,写自己生活的小天地。
【摘要】林清玄是台湾乡土文学的重要代表,其独有的散文风格丰富了台湾乡土文学的内涵。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写平常生活,在叙述中透露出深厚的佛学意识,情景交融的散文形式展现了散文深厚的文化内涵,散文呈现出清新空灵的意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台湾乡土散文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林清玄 乡土散文 散文特质 佛学意识 情景交融 意境
在当代华文世界,林清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其散文创作在华人圈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声誉极高,有“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将佛学哲理融于平常生活之中,散文风格清新,语言朴素自然,又有情景合一的创作手法。此外,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呈现出清新空灵的散文意境,灵动唯美。
一、平常生活中的佛学意识
林清玄的乡土散文多写平常生活,生活中的点滴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源泉。同时,乡土散文中有着大量的文化意象,意象亦多为平常之物且范围广泛,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平常的生活和意象展现了林清玄平静安详的心态,平静安详的心态让林清玄能够冷静地观察当下的都市生活。而更深层次的则是浓郁的佛学意识。
平静安详的心态即是佛常说的“平常心”,不妄想,不分别,不执著之心。林清玄以“平常心”对待当下的都市生活,从中感悟到强烈的“平民情怀”和“平等意识”。这正是佛家所倡导的“慈悲仁爱”。出于宗教人文情怀的道德关爱,林清玄的乡土散文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的平凡之美。
在《木鱼馄饨》中,作者在深夜的巷口偶遇了一位卖馄饨的旧人。“虽然抵不过岁月的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但“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当被问及为何要选择木鱼做为馄饨的讯号时,老人的回答“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这令读者产生一股敬意。虽然平凡弱小的他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但仍考虑他者的感受。他以淡定的节奏边敲木鱼边卖馄饨,走过了一个个寻常巷陌,温暖着一个个迟睡者的心灵,有一股默默的温馨之感。在《卖茶老妇》中,林清玄用静默的安详展现了老者的温暖。
那位老妇人只有一只眼睛,她沉默的冲好了茶,就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到里面,沉默地坐着。……最好的是雨大的黄昏,一个人独自在龙山寺,要一壶乌龙茶,一碟瓜子,一小盘绿豆糕,一只脚跨在长条凳上……更好的是到黄昏的最后一刻,雨忽然停了,斜斜映进来一抹夕阳,金澄色的,透明而发光。
摘 要: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多为叙事写景,抒情言志的篇目,注重了写法上的“漂亮和缜密”,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且被誉为“美文”的模范。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清秀;朴实
自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文坛活跃着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一代散文大师的朱自清。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中文系主任20多年里,他的散文创作长盛不衰。他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第一次提出“意在表现自己”的美学创作原则,敢于同古代散文“文以载道”发起挑战,无论写景、叙事,朱自清都饱含着浓郁的感情。景中有情,景为情设,情从景出,以事写情,情事融合,以情动人,其完美的散文意境,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本文仅就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创作进行分析。
早期散文:诗情画意的清新隽永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了。其实朱自清在文坛开始是以新诗创作赢得声誉的,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1923年以后,他转向以撰写散文为主,当然诗的清新、含蓄,直接影响了他的早期散文创作风格。细细品味朱自清的第一篇散文《歌声》,对比《毁灭》。他的新诗完全用白话调的自然不少,诗行多长短不齐,有时长到二十几个字,又多不押韵,这就很近乎散文了。“自然的音节”近于散文而没有标准,除了比散文句短些、紧凑些,新诗的初期重在旧形式的破坏,那些白话调都趋向于散文化。朱自清原是一个诗人,所写散文自然不失其诗人本色。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集・散文二集导言》中说,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他的早期散文作品,正是受其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颇有些“诗人的散文”味,这也丰富并扩展了散文表现生活实感和内心世界的能力,早期的诗歌创作对其后来的抒情散文和散文创作颇有影响。
朱自清的写作重心数度转移,由诗而散文而杂文,在他众多作品中,散文成就最为突出,他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朱自清早期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功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如朱自清在《说逼真与如画》中说的“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叶绍钧在《朱佩弦先生》中也称朱自清早期散文真挚深厚、清幽,被视为“文体的完美”。细读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作品,就让人真切体会到作者清幽、细密的艺术风格,其散文的诗情画意很浓,是抒情与纪实交融的结晶。即在真实描绘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反应,构成心物交映的美丽图画。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抒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做骨子,加以观察的细致准确,描写精工传神,想像的五彩缤纷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朱自清主张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他是求诚求真的。不造作、不掩饰,真正做到了情从肺腑出。秦淮河的灯月交辉,画舫凌波,与游览者的快意、渴慕之情相谐调,而由歌妓卖唱引起的彷徨、矛盾、怅惘、幻灭等情思,意使“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月色冷清清的随着我们的归舟”,“森林的水影,如黑暗张着巨口,要将我们的船吞了下去”。那烟一般轻、梦一般美的荷塘月色,则浸透着作家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疏朗的荷花,清幽的香气与淡淡的月色,同作家意欲摆脱人世烦恼而偷得片刻逍遥的情怀融洽无间。写景则融情于景,叙事则化意入事,这正是朱自清白话美文的动人力量之所在。
摘 要:朱自清作为一位散文大家,朱自清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着重论述了朱自清散文在抒情、意境、构思、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散文;艺术特色;朱自清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13-01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海人,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中最重要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色彩浓郁
散文是长于抒情的文体,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有着浓郁的抒彩,把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是其散文创作的突出特色。《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作品中,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这个重心四次点题,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把真情与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这些都是轻淡的,情态交融,静美淡雅,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显示出多姿的美,丰富的情感,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二、意境情景交融
朱自清原本是一个诗人,在散文创作中自然也不失其诗人的本色,力求“绘画美”,意境清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后人对他的评价。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荷塘月色》全篇描写了五个场景,从小路到荷塘,从停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继而转向历史的回顾,又形成清晰的时间顺序,既精镂细刻,又大开大合,奇峰异起,顿生波澜,整个画面极富有层次感、立体感,月下荷塘的跃然约上,“神异”奇美,无美不备。《绿》中“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春》中 “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这些内在诗情与外在景物和谐,情景交融的意境营造,往往会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上世纪70年代,余光中写了一篇《论朱自清的散文》,从比喻技巧、意象选择、艺术人格等方面对朱自清散文进行了尖锐地批评,指出其或有温厚朴素,却失之风华潇洒,《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等名篇无一幸免,“历史意义”大于“艺术价值”,是为“名家”而非“大家”。由于朱自清散文在中国享有盛誉,因此余光中此文引发了众声喧哗,很多人撰文为朱自清散文辩驳,也有人支持余光中的论断,时至今日仍未平息。
朱自清与余光中均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二人各有相当数量的作品被收录进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朱自清破除了白话不能作“美文”的陈腐观念,记人散文平实质朴,写景散文细腻浓丽,其中《荷塘月色》家喻户晓;余光中诗文双璧,情感浓烈,构思奇诡,文字跳脱酣畅,一首《乡愁》凝结了海峡两岸的情思,脍炙人口。一篇文、一首诗,都是我国中学师生津津乐道的华文经典。其实,在这两篇经典中,都主要使用了同一个修辞手法,即譬喻,而如何“取譬”,这正是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进行批判的焦点问题之一。
《荷塘月色》中有大量的譬喻,为月光下的清华园荷塘营造了一片浓丽的光影,声色动人;将抽象的美感具象化,这也正是很多读者喜爱这篇散文的原因之一。《乡愁》作为一首诗,非常注重意象的塑造,思乡愁肠是更加抽象的情怀,作者通过暗喻构建了乡愁的四个层次,由个人的爱情、亲情的遗憾推进到民族的遗憾。初步看来,譬喻是两位作家都很擅长的手法,但实际上,二人的譬喻风格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余光中指出,朱自清行文常常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并不是写散文的好办法,因为会影响想象的发挥,他以《荷塘月色》中的第4、5、6段为例,11个句子中便有14处譬喻,用喻十分密集却乏善可陈,诸如叶子像“亭亭的的裙”、零星点缀的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等等并没有特别的想象,而且13处都是明喻,依托“如”、“仿佛”、“像”等喻词来连接“喻体”和“喻依”的关系,造成文字的重复、浮泛、不新颖,反复以女性比喻,显得庸俗;这些句子中仅有一句暗喻,“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却未见精警,也没有美感,文风之浅白由此可见。余光中认为,只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两处,前者有一些韵味,后者用了寓美于丑的手法,算是不错的譬喻[1]。
密集地使用譬喻并不是余光中指摘的地方,他最主张散文要有“弹性”、“密度”和“质料”,“弹性”是文体兼容并包的能力,“密度”是文章要包蕴最大限度的美感,“质料”是指语言的品质[2]。他本人就很喜欢使用密集的譬喻来实现文章的密度,例如在他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中,有这么一句,“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用冰冷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用非常集中的多个暗喻形容了一场雨,“温柔”、“灰美人”、“冰冷的纤手”、“黑键”、“灰键”等均有所喻指,将绵绵细雨写得冰凉悠长又令人陶醉。可见,余光中与朱自清的主要矛盾还是在对本体和喻体的选择上。
譬喻,即比喻,以彼喻此。余光中所说的“喻体”和“喻依”就是我们常说的“本体”和“喻体”。从余光中的评语中,能发现他所认为的理想的譬喻应该是新颖而且富有想象力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尽量在貌似不关联的事物中寻找出诗意的关联,而且应发人所未发,二者的组合出人意料之外,以作者出众的想象力、敏感的艺术嗅觉来拨动读者感知的神经。这其实和朱自清的观点并不矛盾。朱自清也曾经提出过譬喻应当作“远取譬”,而非“近取譬”,“所谓远近不指比喻的材料而指比喻的方法”,远是“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间看出同来”,“发见事物间的新关系,并且用最经济的方法将这关系组织成诗”[3],朱自清谈论的是李金发的象征派诗歌,他认为能实现远取譬是象征诗派的生命。“取譬”之远近一说,出自《论语・庸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后来这个词成为形容本体和喻体相近的比喻手法。中国传统文学中使用近取譬手法比较多,如“美人如花隔云端”、“芙蓉如面柳如眉”,就是用美丽的花朵形容美丽的容颜,很明显,这种譬喻是建立在几个不同事物的相同性基础上的,有相同、相通之处,就能构建比喻的关系。
但是到了“五四”之后,随着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从朱自清对远取譬的解释就可以看出来,他以象征派诗歌为例,主张譬喻建立在几个不同事物的相异性的基础上,相异性越大,构建成譬喻关系时,二者之间的张力也就越大,增加了感知的难度,读起来就更耐人寻味,能产生新奇感。
这种变化和“五四”后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倾向增强有很大的关系,陌生化是指文学语言应该有意违反日常语言的规范和习惯,突破人们的文本经验,产生一种陌生的体验。特里・伊格尔顿解释为“诗人通过采用异乎寻常的用词方式,借助特有的节奏及韵律从整体上打乱普通语言的常规性,对日常语言符号进行‘强化、浓缩、扭曲、套叠、拖长、颠倒’,语言‘变得疏远’,由于这种疏远作用,使日常生活突然变得陌生了”[4]。还是通过例子来理解,1926年,诗人冯至写了一首《蛇》,“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静静的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旅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这是非常典型的使用了远取譬以达到陌生化效果的作品。文学写寂寞者多矣,但是用“长蛇”来比喻“寂寞”者罕有,开篇第一句就令人惊诧并回味,两个相异性很大的事物,都会有一些静寂、冰冷的特点,成为构成比喻的基础,而不那么美好的、冰冷的长蛇与热烈的、美好的思念又形成对比强烈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陌生化的效果,这正是这首诗成为冯至的代表作的原因。
【摘 要】散文教学,点多面广。从文字到文章,从文学到文化,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平常的积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理清思路,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阅读思维,引领学生从文字、语言入手,感悟散文语言之美、情感之美。让学生实现从"敢读"到"善读"再到"乐读"的心理成长,回归语文学习的根本,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掌握阅读、鉴赏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想的启迪。本文试论述朱自清散文的独特意蕴。
【关键词】 散文 朱自清 几点思考
内容是散文最本质的凭借。如果说文章的结构是骨架的话,内容就是它的血肉。有了血肉,文章才生动鲜活。散文取材自由,题材广泛,其抒写的内容一般是细致的、琐碎的、看似零乱的,但这些内容都是有指向的。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作者内心“真我”的抒发、表现。换一句话说,它们能进入文章,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受着同一个主题的制约、统率。它们共同承载起作者表情达意的任务。因此,这些内容,就有了别样的韵味和内涵。本文试论述朱自清散文的独特意蕴。
一、散文的诗意美
朱自清的散文常常寓情于景,融景于情,在情景交融之中迸发出韵味深长的诗意。他在对情景的细致描写之中,自然而然地将自身感受融合到景致当中,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文中扑面而来的诗意。一篇名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散文便是一例,该题原是一句旧词,朱自清借以为文题,写了这一篇内容为读画的散文。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是散文家。在新文学的拓荒期,他以辛勤的耕耘,以开拓者的胆识和勇气为白话文赢得了读者和荣誉,成为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现代散文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一个“宁馨儿”是伴随“人的发现”而产生的,是对传统散文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散文的核心是“载道论”,而现代散文的精神是“言志论”言个人之志,显个性神情,让活生生的人走进散文,1921年,周作人发表文章,敦促“治新文学的人”写作“美文”,“开辟出一块崭新的土地”(子严《美文》)算是它的发轫。不久白话美文日益增多,风格多彩多姿,朱自清就是这种多的散文作家中成绩卓著的一个。郁达夫曾给予其很高的评价。说朱自清的散文诗“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的确,朱自清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散文作家,他主张散文要写实,要精雕细琢,然而又不露斧凿之痕,如出水芙蓉,秀韵天成。朱自清的散文贮满了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那清新质朴的语言,飘洒秀逸的气韵,恬淡自然的意境,如饮一盏醇酒,使人感到余香满口,又如一曲清歌,良久地余音绕梁。朱自清的散文创作视野并不宽广,多半是个人所见所闻,写自己生活的小天地。但是他能对生活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体会,善于捕捉一瞬即逝的现象,并挖掘其内在的深远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意义,使读者从常见的生活现象,事物中,从自然景色的描绘中窥见当时黑暗的社会风貌,体察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内在的思绪和潜在的情感细流。
二、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的丰富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的真实实境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和自然感。不是只有诗才讲究意境的,散文也讲究意境。朱自清散文注重创设优美的意境,感情真挚浓郁,不论写景、叙事、议论、抒情,都包含着独特的个性和情趣。他的写景散文,缘情写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他的叙事散文,叙事抒情有机结合,达到物我的一致;他的议论散文,擅长用饱含感情的优美的文字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他的抒情散文,叙议结合,情深理至,没有虚伪的夸饰和做作。总之,叙写现实人生的悲剧美,寄情山水风月的诗意美,传达亲情体验的人性美,剖析自我内心的人格美,追求韵律和谐的语言美,共同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三、散文的口语美
摘要: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描写见闻、表达感悟,是就散文的内容而言;自由灵活,是就散文的形式而言。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本文以朱自清散文为例解析散文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散文 描述 感悟 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I207.6
什么是散文语言?散文语言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内心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语言形式。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 :“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以及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因此品味散文的语言,就要走进散文的语言世界,才能真正了解散文。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描述,还要认真评为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内心感悟。
散文语言以散见长,但却“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就散文得取材而言可以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也可以发表议论,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散文语言散中见长,清新自然。散文语言具有朴实、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不刻意雕饰而缺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散文语言经过内心情感的陶冶锻炼,具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一、修辞多样,用词灵活
(一)叠字叠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法。巧用叠词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色,在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看让人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而将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了。“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相信读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的人都深有体会。“阴森森”的小径,“淡淡”的月色,以寂静的氛围,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情。真是所谓“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啊!“悄悄”出门,“轻轻”进门,反映了作者不影响家人而放轻动作以及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让一字一句都令人回味。“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薄薄”二字,写出了雾的轻飘,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气氛。细细品味朱自清散文,散文中富有特色的叠词使用,使他那精雕细琢的作品更添光彩,使他的作品的文学艺术形象更上一层楼。叠词不但把静态的景物写实了,而且把动态的实物写神了,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读起来音节和谐,琅琅上口,再三品味,词简意深。一组组叠词的巧妙运用,使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妙笔生花的奇美功效。
(二)比喻:它是人们说话和写作时使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地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以新颖的设喻。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叶子出水很高,象婷婷的的裙”,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当我读到此句时,自己心中那种长期对荷叶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豁然冰释。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
说到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物,那就是朱自清。朱自清作为我国现代文坛的一位大家,他的散文蕴含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朱自清特色。那么朱自清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
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带有他所处时代的深刻印记。朱自清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就是受到了当时的“”的影响。从那以后,朱自清散文的发展无一不与时代共进退,后来的的低潮、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以及残酷的现实,都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渐渐地,朱自清的散文日渐成熟,风格也日趋明显,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自清式的散文。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解读。本文主要是从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论述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二、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1.结构上的艺术风格
散文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随性。人们在读散文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文中的语句总是东一句、西一句,看起来非常松散随意。但是,再随意的散文也会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思想,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散文,这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朱自清的散文也是一样,在他的散文中往往有着大量的看似毫无关联的语句,但是通篇读下来会发现,他的散文到处都充斥着精巧的构思和缜密的结构。例如在《荷塘月色》中,一会儿叙事,一会儿写景,看似毫无关联,事实上都是为了抒发作者苦闷的心情,通篇下来,就会发觉,整篇文章紧扣主旨,结构缜密,中心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也是异常地能够打动人,这就是优秀的散文所必须具备的气质之一。
2.抒情上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