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主阵地,由于运作方式、服务模式存在一些误区,其服务的对象基本局限于主城区所在的青少年学生,广大城市边缘社区和农村的学生还很少有接受校外教育的机会。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服务的普及程度还很低,远远没有形成公平、均等的发展格局。
青少年宫 均等化 服务体系 实践策略
一、构建青少年宫均等化服务组织体系
青少年宫均等化服务工作涵盖面广,运作复杂,要确保其健康、稳定、有序和高效运行,必须要有一套完整和通畅的运行组织机制,并建好青少年宫均等化服务的组织体系。
1.建立青少年宫均等化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为形成一个有利的政策和工作环境,根据“统一领导,全面推进,分工协作”的原则,由青少年宫牵头,制定了校外教育基本服务均等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会人员分别由团市委、教育局、青少年宫、教育科研机构、校外教育专家队伍的领导或代表组成。联席会议的功能:负责全市青少年宫均等化服务工作的决策、统筹、协调和推进。“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于市青少年宫,负责校外教育基本服务均等化的日常工作,对均等化工作中的人、事、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诸要素进行具体的规划、协调、操作、控制。
2.建立青少年宫均等化服务工作网络系统
为确保均等化工作顺利实施,建立了一个科学高效、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运行工作网络系统,用以开展和推进青少年宫均等化服务工作。工作网络系统是以现代管理为基本观念,倡导多元化、立体化,具有完整性与通畅性,推进校外教育服务空间的有效扩张与服务功能的高质拓展。
摘 要:“90后”是伴随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代,是受市场经济影响最深的一代,也是受信息化冲击最强的一代。“90后”的青少年文化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们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能够折射出未来国家文化发展变化的方向,由于他们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特性,能够折射出未来国家文化发展变化的方向,因此,“90后”青少年文化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为青少年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培育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成为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基础问题。
关键词:少年宫;青少年;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13-01
少年宫是我国在学校以外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教育和开展集体文化活动的机构。少年宫一词源于俄语дοΜ пиοнерοв,不同类型的少年宫在世界各国均有开展。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平壤少年宫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在日本有国立青少年之家和专门为双职工子女办的儿童馆等。美国许多博物馆、游乐园中也都有少年儿童活动的设施,如纽约的特伦屯芝麻街儿童乐园、华盛顿的首都儿童博物馆、旧金山的探索馆和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等。
从少年宫的本意上说,少年宫是看节目、玩游戏、做手工、学科学的地方,通俗之意就是提供一个孩子们玩乐的场所,就是孩子们的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以来,应试教育对青少年造成的竞争压力不断凸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的不少少年宫,青少年宫,少年活动站等之类的机构都变成了创办“培训班”的地方: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一应俱全;武术、摔跤、跆拳道,应有尽有。孩子们到了这里不仅被剥夺了玩的权利,承担繁重的课业负担,还要在这里肩负起“提高素质”的重担,没了应有的欢乐童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少年宫对促进群众文化建设,营造群众文化氛围的推进作用不断削弱,不仅没有发挥少年宫应有的功能,而且资源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90后”文化以探索求新、不拘一格为主要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依赖网络、戏谑粗俗、过度自我、追逐时尚等消极负面成分。少年宫作为青少年文化建设的基础场所,应当充当起青少年除了学校与家庭之外的文化培育基地的角色。因此在少年宫建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少年宫管理,完善职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推动力量。青少年宫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重视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是少年宫科普教育的特点,在培养青少年科普兴趣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笔者就青少年宫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宫 青少年 科普活动 现状 分析
一、最大程度发挥青少年宫科普基地指导中心的作用
(一)健全管理体制,抓好科普教育的落实工作。认真抓好管理队伍的建设,健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支事业心强、业务好、热爱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是确保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实施的重要措施。建立了两个管理体制。
1.基地自身队伍的建设,有青少年宫的主管领导主抓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由青少年宫科技中心负责全体科技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科研活动,并制定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定期检查、评估总结。
2.由学校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科技总辅导员、科技教师组成的各学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学校科技工作计划的制定,通过教研组或年级组进行操作落实、检查评估。两个管理体制的建立,统筹了全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力量,形成了科普教育工作齐抓共管、紧密协调的格局、强化了科普教育的整合力。
(二)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成功的关键。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师对所教的专业知识必须非常熟谙,精通,才能保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且不能仅限于教科书中所限定的内容,要避免照本宣科,真正把知识讲“活”,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教师必须掌握牢靠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所教学科的内容应非常精通,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地讲解,教师的学问,要像金字塔一样,既博大,又精深。教师除了精通本学科以外,还必须掌握好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才能激发学生去追求美的价值,美的知识,从而自觉主动得去揭示科学知识领域的奥妙,知识如同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教师如能拥有这株大树,即博学多才、多才多艺,在教学活动中,思维就灵活,联想就越广泛,表达就越富有魅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才多艺的教师,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又可信,亲其师信其道,方能激其行。
二、青少年宫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分析
青少年宫是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专门场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其建设与发展状况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必须做好的文化建设工程。为进一步了解我县当前青少年宫建设的现状,加快青少年宫建设步伐,为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按照《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调研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组织各相关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对全县青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青少年宫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有158所中小学校,其中,高中4所,驻城3所,初中20所,驻城3所,中心小学18所,驻城4所,学区小学116所。总的情况看,各乡镇和县教育部门对青少年宫建设工作都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各中小学校根据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宫建设,我们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了“六个一”的建设标准。“六个一”是:挂好一块牌子,学校青少年宫,统一规格为长0.7米,宽0.5米;一组活动场所,有专门的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劳动技能教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和体育运动场所;一套特色活动,结合各自实际,安排设计德育、文体、手工、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内容;一支师资队伍,青少年宫实行学校管理体制,由中小学校长兼任主任,学校老师兼任辅导员和管理人员,实行“一师两用、一表双用”;一套制度,学校要制定青少年宫活动管理规定,规范活动的时间、内容和注意事项,明确各类辅导员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一张活动介绍,对场所建设、开展的主要活动情况及成效作简要介绍。依据“六个一”的规范标准,我们在青少年宫的建设模式上,采取了两种模式:一是校内独立模式。在条件较好的学校整合现有资源,改建为青少年宫,能够独立地开展活动。二是校内两用模式。在不具备建设独立青少年宫的学校,拓展现有教室的活动功能,正常时间教学,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展活动,一室两用,教学与活动两不误。两种模式的青少年宫都坚持公益性原则,在课余时间、周末和节假日免费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场所、设施,免费施教,免费培训,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为充分发挥青少年宫的作用,我们确立了必须把握的“四项原则”:一是公益性原则,始终坚持把公益性放在首位,明确规定不开展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免费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场所和设施,免费施教,平时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向社会开放。同时,通过校际之间资源共享,努力让广大未成年人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避免了只为少数有特长的孩子服务的倾向;二是基础性原则,通过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活动,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科技、艺术、体育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三是依托学校原则,主要依托中小学校管理和建设,充分整合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师资等资源,使现有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长效运行;四是特色发展原则,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项目,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优秀品牌。在活动开展上,充分发挥各各自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精心设计活动内容,结合杞柳、中国结编织及泥陶制作等,开展特色手工活动。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书法艺术教育活动等。
由于措施得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青少年宫132所,在建青少年宫26所,基本达到了全覆盖的要求。从调研的学校情况来看,各中心中学、中心小学都能达到青少年宫建设要求的标准。其中,比较好的学校有:四中、镇初级中学、乡初级中学、镇东庄树华希望小学、镇中心小学、泉源乡中心小学。这几所学校的青少年宫不仅建设标准高、设施全、利用率高,而且都能按照要求,充分发挥各类功能教室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我县青少年宫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青少年宫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教育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浙江团组织高度重视青少年校外教育,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为孩子打开成长的另一扇“窗”。
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校外教育场所被称为浙江孩子成长的“加油站”。至今,全省共有青少年宫(少年宫、活动中心)91家,基本实现了“县县有青少年宫”的目标。
目前,全省青少年宫总占地面积达77.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9.5万平方米。近5年,全省新建、易地重建、改扩建青少年宫就有30余家。
同时,浙江还探索未成年人校外日常活动场所建设新途径,采取综合利用方式新建青少年校外日常活动场所,开办“流动少年宫”,打造“空中青少年宫”“数字少年宫”等,弥补校外活动场所空间资源的不足。
此外,在团浙江省委的推动下,浙江还先后出台了全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浙江省青少年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十余项重要政策文件,同时把青少年校外场所的建设和管理纳入了浙江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为提升青少年宫管理人员素质和教师专业化水平,浙江还以“分层分类”方式对校外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成立舞蹈、书画、音乐和活动等省本级专业教研组,以提升校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快乐为“主线”丰富孩子生活
“艺术”作为一种审美之源与精神寄托,并非技能、技巧而是创造,是包含思想内涵与方法手段的指称,是满足个人情趣与个好的精神元素。从本质意义上看,艺术就是人的精神创造性的体现。突破现有生活状态,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理想追求,是艺术根本的价值所在。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作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载体,是青少年宫的传统优势。从青少年宫创办至今,千千万万青少年在青少年宫里沐浴艺术的熏陶,感受艺术的欢乐,在艺术的浓厚氛围中成长、成才。随着艺术教育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艺术课程改革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了广大青少年艺术教育的需求,为青少年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课堂,但同时也对青少年宫开展艺术教育造成了极大的挑战。如何顺应形势发展,充分发挥青少年宫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建立起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的青少年宫艺术教育,全面、高效地履行青少年宫应有的艺术功能,提升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养,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自身独特优势
首先,从组织机构的角度看,青少年宫与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不同,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教育机构。青少年宫与学校共同服务于青少年,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两者互为补充、互相合作、相得益彰。青少年宫要发挥传统艺术专业优势,研究总结艺术教育的最新经验,帮助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社团活动,做好校内外的结合。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注重商业化运作,而青少年宫面向全体青少年,体现政府的公益性原则。青少年宫要发挥对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的研究指导功能,有效整合这些社会资源。
其次,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看,要正确对待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艺术素质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是青少年宫的工作对象、服务对象,在新的形势下,青少年宫要深入研究青少年艺术发展的新需求、新变化,不断改善服务手段、创新服务载体,提高青少年的艺术素质。青少年宫的艺术教育不是面向少数特长生的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也不是一种职业培训教育,而是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青少年宫首先应面向全体青少年,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享受到;其次要体现差异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青少年的艺术潜能得到发挥,实现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普及。
青少年宫的艺术教育是社会化教育,它融入社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有效整合文化艺术资源;青少年的艺术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教育,它因材施教,能有效挖掘潜能,发展特长,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青少年宫要明确自身功能定位,让青少年充分投入到各种审美活动中去,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充分表现自我的条件,并对每个青少年的个性予以充分尊重。
二、实施差异发展战略
作为艺术教育,要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正确把握艺术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方式。通过给青少年提供感受、表现、创造艺术的机会,使青少年主动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并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艺术文化知识,培养青少年的艺术兴趣和爱好,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享受艺术、学习艺术、发展艺术能力的坚实基础。
和谐教育就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出发,优化教育教学结构中的诸要素,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的协调的生动活泼发展的教育。要实施和谐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摸索促进校外教育和谐发展的可行性方法,把和谐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校外教育和谐发展教育公平近年来,校外教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专业化趋向日渐显现。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促进教育和谐发展必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校外教育也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解决实现中小学生校外社会活动和谐发展的认识和实践问题。山东省枣庄市青少年宫作为枣庄市校外教育的重要阵地,科学规划,全面统筹,积极探寻促进校外教育发展的前瞻性的方向和可行性的方法,在工作中提升作为,坚持更加有为地服务大局、更加有效地服务社会、更加有力地服务青少年,努力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校外教育机制,以实现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快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深化体制改革,丰富教育载体,促进校外教育立体化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校外教育工作的内涵与社会影响正在发生着质的飞跃。单一的、传统的艺术、文化、体育培训项目已逐渐显现出自身的局限性。按照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逐步调整校外教育活动结构,使校外教育更加科学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校外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教育形势,正确把握校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不断调整工作结构,完善教育内容。2012年,华东地区校外教育年会明确以“未成年人校外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均衡发展”为主题加以探讨,彰显了校外教育领域在不断扩展,内涵在不断延伸。枣庄市青少年宫以专业培训为基点,大力发展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积极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改进服务方式,以培养未成年人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和增强人格素养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参与,实现校内外教育的有机结合。扩大校外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加强青少年社团建设,开展创新型少年儿童群体性活动,提高服务未成年人的覆盖面。枣庄市青少年宫以各类艺术团体、文学院、书画院、兴趣小组、少年军校、夏令营等为活动载体,通过举办艺术交流、社会实践、室外写生、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等十余项主题活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模式,为青少年提供更宽广的校外知识领域和活动空间,使之学到有益的知识,接受正确的引导,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和生活能力。同时,开办了“红色之旅”夏令营、龅牙兔情商教育夏令营等活动阵地,对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公民教育、健康教育、生存教育等,活动参与人数每年达8000余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丰富的校外教育,使青少年的素质得以提升,使教育整体水平得以提升,实现了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校外教育均衡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明显存在群体差异、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十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而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是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把公益性放在首要位置的校外教育主阵地的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无论是在教育设施、师资力量,还是在教育形式、活动规划等方面都有着学校教育不可企及的优势,在一定形式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短板。枣庄市青少年宫充分灵活地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辟青少年校外教育新天地。通过“流动青少年宫”“网络流动青少年宫”“七彩课堂”青年志愿者山村支教、城乡小伙伴手拉手、冬夏令营,送图书下乡,送科技下乡,送教师下乡等等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活动120余次,达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学有所教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扩大青少年宫辐射效应,把城市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带到农村、社区,给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共享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和成果,从而既能让孩子们更多地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又推动了校外教育机构更好地向公益性方向发展。面向社会贫困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枣庄市青少年宫制定年度公益培训计划,对1500名学生免费开放和培训,让社会弱势群体也享受到相同的社会教育资源;枣庄市青少年宫还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共青团周末剧场,每年为3000多农民工以及进城务工者的子女提供免费的优秀文化服务。多种举措,全面实施,实现教育的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三、拓展活动广度,提升教育力度,确立校外教育一体化发展
目前,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校外教育机构是“散漫式发展”,自成一体,互不干涉,枣庄市青少年宫尝试改变现在的运行模式,拓展活动的广度与宽度,确立校外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首先,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在活动、培训的开展上,争取到教育部门的官方支持与认定,以便把活动以更顺畅的渠道推广到每一个学生身边。其次,充分利用自己的优质的教师资源,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到学校进行课堂辅导,把各类专业的知识技能直接输送到每个孩子身边;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及活动专业人员到青少年宫设计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活动项目,并组织青少年到青少年宫来举办各类活动;青少年宫招募各类志愿者参与到青少年的校外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激发青少年参加活动的兴趣与好奇心。现在,枣庄市青少年宫已成功与市中区文化路小学联合办学,书法、舞蹈专业也基本实现了宫校一体化的培训模式。再次,青少年宫充分利用场所与设施的优势功能,为学校教育提供科技、信息、馆藏、生物等多方面的帮助。以青少年宫为媒介,邀请大学教授、各领域专家,与青少年一起研究,一起学习,探讨问题,让青少年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目前枣庄市青少年宫已邀请了教育活动家欧阳维建、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国家运载火箭专家黄春平院长、枣庄市营养学会、峄城聚好人俱乐部及枣庄市国学研究会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来青少年宫讲学指导,累计举办活动30余次,已有35000余名青少年从中受益。
[摘要]学员社团是青少年宫实施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促进青少年宫文化建设、提高学员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兰溪青少年宫充分认识到了学员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各项目培训中全面铺开了学员社团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就我宫在各类社团建设与管理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并进行思考和改进做法。
[关键词]青少年宫 学员社团建设 问题 对策
青少年宫的教育始终带有“个性化培养”的鲜明特色,个性化教育最适宜的土壤就是以学员共同的兴趣、爱好组织而成的各种学员社团。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少年宫如何顺应时展的需要开展社团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成了青少年宫校外教育模式运行的必然课题。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现把我们的问题、思考和做法写出来,与同行交流。
问题一:学员流动性大,社团稳定性差
青少年宫的社团、社员来自全市不同的学校,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参加同一社团。由于分布范围广,社员行动受制于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使得社员流动大、稳定性差,经常换新面孔,能多年自始至终坚持到底的社员微乎其微。特别是一些老社员的流失,给社团组织建设和活动质量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对此,我们从两方面做了努力:一是提高社团活动含金量。活动设置强调趣味性和知识性,让参加的社员感兴趣,能学到东西。二是走校内外联办之路。我们依托学校特色招募社员,同时选拔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使宫校双赢,不但社员基本稳定,而且有效整合了学校的各方面资源。
问题二:活动形式培训化,社团建设质量低
目前,很多社团组织者,基于安全考虑,或者为了省心了事,往往活动培训不分,甚至以培训教学代替社团活动,使得社团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缺少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直接影响了社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市青少年宫创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37人,是共青团*市委下属的青少年社会教育阵地。
5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市青少年宫在团市委的领导下,在中国宫协的指导下,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技术普及、文艺体育培训、劳动技能锻炼、心理健康咨询等社会教育活动,不断满足青少年的兴趣需求和成长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青少年人才,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2005年、2007年连续两届被授予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奖。
一、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是一种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素是发展,唯有牢牢把握发展这一促进事业进步的主题,青少年宫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与育人的阵地作用。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抓基础建设,原来设施陈旧、条件简陋、功能单一的青少年宫变成设施一流、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青少年活动场所;通过抓活动建设,素质培训渐成体系,实践活动实现了常态化、规模化,社会影响不断增强;通过创新运行机制,使社会资源得到整合,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不断深入,社会认同度日益提升。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强化以青少年为本的工作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青少年宫的服务对象是青少年,我们必须坚持以青少年为本,根据青少年的服务需求和身心特点策划活动项目、设计活动方式、规划活动场地。在建设艺术综合楼时,我们在素描教室开设天窗、器乐教室增加吸音设施等,满足青少年的学习环境要求;在进行后区整体改造时,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设立了“翻滚坡”、“欢乐谷”、“海盗船”、“坐井观天”等青少年喜爱的游乐景点;在组织开展活动时,策划实施了“儿童安全训练营”、“奇奇趣味运动会”、“绿色环保夏令营”、“飞绳比赛”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在素质培训时,根据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习要求,免费开展了农民工子女和特殊困难家庭子女“爱心课堂”活动。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青少年社会教育”理念提出的时间不长,其规律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把握。近几年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青少年需求变化,我们注重加强理论研究,从青少年宫的功能定位、科学管理、教学培训、活动组织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制订了《2009—2013年发展规划》,全面指导全宫未来五年的各项工作;将2007年定位为“基础建设年”,20*年定位为“建设发展年”,2009年定位为“队伍建设年”,每年解决一个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青少年宫一步一个脚印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积极探索实践,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
【摘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改革。校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青少年宫中建立起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校外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青少年宫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56-01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变革。校外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能否建立起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跨世纪青少年宫进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笔者愿就此课题略陈已见。
1 我市青少年师资队伍结构的现状分析
建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现有在编教师5名,教师平均年龄41岁,学历大专以上达100%。现有外聘教师10名,平均年龄35岁左右,教师学历大专以上达100%,中级职称以上有5人。可以说,我们这支师资队伍相对年纪较轻。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锻炼,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得到了相应的加强。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本中心在编专业师资不足的矛盾日显突出。因而我中心素质教育培训班主要依靠外聘专家、优秀教师。但单一地外聘办学从发展角度来看,也存在较大弊端:
外聘教师组成的师资力量虽强,但不稳定,教师更换频繁。而素质教育是一种长期性,循环渐进的教学过程。从教学的发展规律来看,它不利于巩固我们的办学成果,长期依赖外聘办学,青少年宫的办学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外聘大量教师,需要一笔很大的经费开支。青少年宫本身就面临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加上还要专门工作人员参与共同管理,从教育成本分析,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