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你那轻轻的脚步声,你那柔柔的欢笑声,还有你那脉脉眼神儿,悠悠直飘我身,我小心地把它收藏,把它拴在我的心窝里,让他成为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喜欢手被你握在掌心的那种感觉。想和你深爱到老,牵手一生。原谅我曾经的任性和刁蛮。爱你。
3、幸福的时刻,一半是同你在一起,一半是在梦里;痛苦的时刻,一半是分离,一半是默默地想着你。
4、缘分的天空与你寻寻觅觅,感情的接力陪你山山水水,生活中点点滴滴,与你共同采集,过去的一切皆成美好记忆。送虎迎兔,岁月更迭,浪漫情路,你知我心!情人节快乐!
5、爱情好比一把锁头,我就像你手中的一把钥匙,钥匙可以打开一段爱情,也可以锈蚀一段爱情,并不是每把钥匙都配合幸福的爱情,关键在于你怎么运用这把钥匙。
6、喜欢看你睡着的样子,因为那时的你不会有烦恼。喜欢你对我笑的样子,因为那时你最开心。我只希望你开心。
7、呐,说实话你在偷偷想我吗?你真的是在偷偷想我吗?如果你真的想我就告诉我啊!我不会不让你想我的,大家讲道理嘛,我也想你啊!
8、会因为一首歌喜欢上一个人,因为一个人喜欢一个城市,因为一个城市喜欢上一种生活,然后成为一首歌,想念某个人。
情人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拥有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快为心中的她或他送上情人节祝福语吧。下面是特意准备的2017情人节早安问候语大全参阅,希望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看完后有所收获和启示。
1. 这是和谐的早晨,阳光还是光彩,花朵还是盛开,微风还是徘徊,幸福还是开怀,我们还是精彩,早安!
2. 凡尘俗世,你来我往,纷纷扰扰难以回避。让你生气的人请不要在意,让你快乐的人请记得珍惜,让你无拘无束的人请藏在心底放进漫长的生命里。早安。
3. 晨曦依旧,梦短情长,道早安,快快起床,收拾好心情,晒晒阳光,温暖天,祝福伴随你身旁,简简单单最幸福,早晨希望最光芒,时刻微笑牢牢记,新的新希望!
4. 当第阳光射进窗前,带来清晨的金光点点;当第鸟鸣传进房间,带来清晨的欢歌笑颜;当第短信钻进手机,带来清晨的声声祝愿。宝贝,早安!
5. 清晨的第阳光照亮心房,清晨的第铃声唤醒希望,清晨的第问候由我轻轻送上:早安,朋友,祝福你都有好心情!
6. 清晨的雨露清澈透明,多事的蝉儿热闹的鸣唱,欢快的喜鹊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可人的小麻雀也叽叽喳喳,原来你醒了,轻轻的问候:早安开心天。
7. 手机响了,是不是很兴奋,有没有想到是我?我这么早联系你,是要送你好东西,你准备好了吗,我可说了哈!早安!说完了!
浪漫的情人节,是情侣们的欢乐日子,对各自的另一半表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下面是特意整理的2·14情人节给女朋友鲜花问候语盘点,供各位阅读,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
1. 当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相遇相吸,便是最珍贵的一份情愿,而过后便有了思念。美丽的心情,清凉秋天,好想告诉你,你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相遇!
2. 爱缠绵,心徘徊,痛苦滋味难忘怀;凡尘绕,俗世闹,无奈哀叹心中味;可奈何,是疯狂,迷恋追随为痴迷;心酸泪,甜蜜绕,幸福生活因有你。
3. 淡淡的风,淡淡的云,淡淡的阳光,淡淡的日子,淡淡的问候,却是深深的祝福。亲爱的,繁忙工作之余,别忘记喝一杯茶水休憩一会!
4. 真的好爱你,如果你愿意,我愿用我那并不宽阔的肩膀,为你撑出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
5. 茫茫人海,温柔是爱你的导航;凄凄寒夜,温暖只想为你拥抱;漫漫人生,携手与你共赏美好;天地悠悠,爱你直到天荒地老;这个世界只有你是我心灵的依靠!
6. 一朵玫瑰代表一份简单纯洁的爱情,一束玫瑰代表一段狂热冲动的爱情,一团玫瑰则代表一句一生一世的承诺!情人节快乐!
7. 爱本身就是一块领地。它有自己的绿荫 . 小道和房屋,甚至有自己的太阳 . 月亮和星辰。
摘 要:两次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感慨颇多。说明文怎么就有“语文味”了呢?第一次教学,语文味缺失,上得就像是一节常识课。再一次教学,一定要把语文味找回来。寻找语文味的过程仿佛进行冒险,寻找语文宝库里的宝藏。最终,寻到“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语文味,并在“语言”中深刻地体会到了语文味。
关键词:语文味;缺失;寻找
实习,让我有机会亲自进行说明文教学。
第一次教《大自然的语言》
1.课前准备
第一次教说明文,我教《大自然的语言》,面对的是初二的学生。在上课之前,我仔细研读课文,不仅深入文本,还把它放在整体设计里面去思考。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初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中学阶段的第八篇课文。它说明的对象是物候学,文题“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学的形象化说法。说明的内容是物候对动植物及农业生产的影响规律,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的语言准确而不失生动。
我又了解了一下学生的情况,学生已经学过七篇说明文,对于说明文基本常识有所认识,但没有全面把握说明文,有些概念容易混淆,比如说说明方法中的下定义和作诠释,总体来说,学生学习说明文还处于初级阶段。
【摘 要】电视谈话节目是以电视媒介为传播手段,通过话语形式,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双渠道传递信息,营造荧屏内外面对面人际传播的信息“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它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和信息性。本文从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入手,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代词三个方面分析电视访谈节目中人际意义的实现情况。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 人际意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24-03
电视访谈节目以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通过电视媒介再现或还原日常谈话状态的一种节目形态,通过由主持人、嘉宾(有时还有现场观众)在演播现场围绕话题或个案展开即兴、双向、平等的交流。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人际交流的节目形式。《鲁豫有约》是国内非常知名的一个访谈节目,主持人以其真诚、幽默、平实的主持风格获得了数以千万观众群体的喜欢。可以说,《鲁豫有约》是电视访谈节目的典范,以它为例分析访谈节目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非常具有代表性。
一 人际功能概述
人际功能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三大元功能之一,指的是“人们使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互动,建立、维持某种关系,并影响他们的行为;使用语言表明他们对事物的看法,诱导或者改变他人的看法、观点。”
Halliday(1994)提出实现人际元功能的词汇语法资源主要是语气、情态和语调。此外,他还提到了其他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包括人称系统、表示态度的修饰语、一些词的内涵意义、骂人话和声音质地的韵律特征等。在对人际意义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Thompson(2000)认为评价也是人际意义的一个方面。Martin (1992)指出人际意义主要由小句、动词短语、名词短语、副词短语、词汇和信息单位等来实现。
在国内,中山大学黄国文教授(2001)把系统功能语法应用在广告语篇的分析中。他(2002)分析了杜牧《清明》一诗的六个英译版本,并认为对人际意义的分析可以帮助判定翻译的准确度。复旦大学的朱永生和严世清(2001)认为人际功能还可以借助称呼语、人称代词以及可以表达讲话者态度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具体词汇来体现。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李战子教授在《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2002)一书中分析讨论了情态、人称、时态、直接引语和评价手段等的人际意义,认为除语气、情态、语调外,还有多种实现人际意义的手段。本文试图从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角度,以《鲁豫有约――双面赵薇》一期为例对电视访谈节目进行分析,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三大系统去解析人际功能在访谈节目中的实现。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交际能力又是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发展交际能力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学生造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固然重要,然而学生选出符合语言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句子,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知道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怎么说,这才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此教育学生在交际场合中,注意英汉文化差异极为重要。
一般交际场合的常用语主要包括称呼语、问候语、辞别语、应答语、致谢语、电话用语及其他一些社交用语。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都有所不同。这里笔者只初略地谈谈英汉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望读者不吝赐教。
1.称呼语之差异
我们中国人的人名称呼,多以出生日、出生地、自然现象及动、植物等作为名,而英国人的人名称呼,多用与宗教有关的词、与植物有关的词、与武器有关的词,或与知识和权利有关的词来作人名,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而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与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m相称,人家会感到莫明其妙,不知所云。比如说,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 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 = 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 士”称为Secretary T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2.问候语之差异
我们中国人与他人打招呼,常常习惯于问候“你吃饭了吗”“你好吗”,用英语问候:Have you had your dinner?Are you well?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问候,他会认为你是想请他吃饭,你在说你自己好,他不好,甚至产生误会。英语国家的人与人打招呼是不这样问候的,他们通常是以交通、天气、体育、健康和兴趣爱好为话题进行问候。
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别人问什么答什么,别人是关切的问候就客气的答谢。如当别人问及你是否要吃点什么或喝点什么时,通常习惯地客气地说:“谢谢,不用了,不麻烦你了”等,在英语中,当问及你是否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de something to eat/drink? )英语国家习惯,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 ,若不想要,就说声“NO thanks”,直截了当地表示出来。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中不用或很少用“谢谢”之类的答谢语,用了反而觉得不舒服,反会觉得拉开了相互关系的距离。然而,在英语国家像“Thank you”这样的答谢语,适用于所有场合,所有人之间,包括父母子女兄妹等。送上一杯饮料,端上一杯茶,或在公共场合,别人帮做的任何事,都要习惯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一种礼节。因此,中国人答谢语的使用较含蓄,而英语国家坦率直爽,这就是英汉文化中的答谢用语之不同。
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多讲多说多练,适量板书”,抛弃过去的精讲细说,教师满黑板板书,学生拼命做笔记的陈旧教学模式,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听说练习。在讲授精读课时,彻底改变以往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填鸭式、满堂灌的模式,采用全的教学模式:“(学生)试读生词—听课文朗读—自读—学生朗读演示—(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老师)接受咨询—解答疑难问题—归纳总结”。具体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试读生词,教师做听众,同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讲解重点单词。然后要求学生合上课本,聚精会神地听三至五遍的课文朗读,接着翻开课文,教师以快慢朗读,要求学生跟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在朗读时字句的重音、停顿、意群等,以加强语感的培养。随后,学生朗读演示,并纠正其错误的发音,这样反复地多次听、读训练以后,学生在课文听、读训练中逐渐熟悉了课文内容。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可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分组进行讨论,老师也可参与,并对讨论过程中学生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集中起来讲解。最后,要求学生以口语或作业形式,归纳文中的重要词句以及主题思想。
二、情景对话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在讲解一些重要单词或短语时,老师总是列举一些例句来说明其用法。这些句子没有语言背景、枯燥单一,缺乏一定的实用性。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所学单词印象仍然不深刻,很快就会遗忘。如果我们把精讲课和口语结合起来,课堂效果就会更好,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也可以更轻松地去掌握一些重要的词或短语。例如,讲解“sound”作为形容词,表示“完好的”含义时,讲到短语“safeandsound”,并设置这样一个情景对话: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墙上的一幅画不见了,于是就向班长询问,以下就是他们之间的对话:Teacher:Whathappenedtothepaintingthatusedtobeonthewall?Monitor:Itfelldownandtheglassbroke,soIhaditreframed.I’llgetitbackthisafternoon.Teacher:Thepaintingisnotchanged,isit?Monitor:No,Itissafeandsound.
三、通过题外话,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所载的内容,他们相互影响,彼此依靠。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观点以外,还应该使学生熟悉说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使学生能得体地进行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交际文化的导入。此外,在英语学习中只有让学生了解了母语为英语的国家的文化习俗,他们才能正确地、得体地去运用英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例如,在讲有关圣诞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将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做比较,让学生了解西方节日与中国节日的不同。比如,在讲问候语时,教师可以将西方不同的问候方式做比较,西方人在熟人见面时的问候方式,多是说“Hi,hello”或“Howareyou?Howiseverysinggo”,而中国熟人见面常见的问候多是“去哪“”吃饭没”。中国人的问候方式对西方人而言根本不是问候,而是在问问题,如果你问候他们的时候说“你吃了吗”,他们会以为你邀请他们吃饭。让学生体验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总之,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学习语言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多读、多听、多开口说,同时,还要抓住机会给他们补充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在教学中尽可能做到组织教学“英语化”,设计活动“情景化”和活动形式“多样化”,给学生创造实际运用语言的环境和机会。
作者:许青云 单位: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摘要】
关于对语文课堂中课堂语言影响整堂课的进展及效果的反思,认为我们平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堂语言的打磨不多,导致课堂语言越来越随意而不能很好地利用好语言原本的功能,未能在导学教学中把“导”的功能发挥出来。本文就这一问题,基于日常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从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不确定性、可塑性及艺术性四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以期能给与我有同样问题的教师参考。
【关键词】课堂语言打磨 语文课堂 导学
1.案例反思――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与整堂课的重难点设置,各个环节的衔接等。但是一堂课的每个环节,涉及到细节的问题,能否成功地完成相应的目的,更是决定一堂课是否有效与成功的依据。
【案例】《风筝》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弃医从文的鲁迅,其文学创作以改变国民精神为目的,充满着战斗性。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他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人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中,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触。不知道《风筝》一文中,作者表达了他的什么感触呢?我们走进课文来看一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德育课程,同时也是中考的必考课目。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不太重视这门课的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师生互动环节学生不积极配合,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自己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运用,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不愿意学变成乐意学,取得了很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浓厚,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笔者的做法是:
一、课堂引入要有悬念性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堂课,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是很重要的。就像节目预告那样,总能诱导你,使你有欲罢不能的向往,即所谓的“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精彩的导课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应当有准确的把握教材,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导语。导语可以通过讲述与本节有关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名言、俗语等导入新课;可在新课的开头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也可用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作为讲解的导语,使它成为印发学生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如,我在讲鲁人版八年级上册“与诚信结伴而行”一节内容的时候,我先说了一件发生在本校的真实事例:某班一男生因迟到被值班领导挡住,在登记班级姓名的时候,他谎报了另外一个班的一位同学,后来被学校查出来,该同学受到了学校的处分。也因为该事件,他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下滑,朋友也少了。从而引入做人必须要讲诚信的课题,不讲诚信,必然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和损失,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诚信是金。再结合学术剽窃、考试作弊、轻率许诺等现象,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教育他们要诚信做人到永远。
二、语言表达要有趣味性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都用普通话、书面语。很多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对生硬的书面语理解不到位,就会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不愿意学这么门课了。如果老师能把一些书面语通俗化,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用大家都熟悉的古诗词、用流行的网络术语甚至学生们玩的游戏语言、广告语、歌曲的歌词等,就会增加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交友要谨慎的时候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合作重要性的时候,用既是俗语又是歌词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讲交往礼仪必须尊重他人的时候,就用母亲教育一个缺少礼貌待人的男孩子的故事。母亲为了教育孩子,就把他带到山谷中,让他对着周围的群山喊“你好!你好!”山谷自然回应“你好!你好!”妈妈又让他喊“我爱你!”山谷也回应他“我爱你!”小孩子很惊奇,问妈妈这时为什么?妈妈告诉他“朝天上吐唾沫的人,唾沫就会落到他的脸上。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重他。”丰富巧妙的语言,会给教学增添意想不到的魅力。
三、调动学生要有广泛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体现在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想品德课教材有很多材料、图片、漫画等情景内容,在情景教学中,每遇到讨论问题的时候,或者分成小组,或者单独思考回答,都要让大部分同学都参加进来,而不要只照顾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这样既体现了平等和民主,也能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要特别注意照顾那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给他们提问的时候,要选简单点的问题,有时候甚至要给他们提示,要耐心引导,尽量使他们都能回答上来。如果他们回答的好,还要及时表扬鼓励,他们就有了成功感,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增强的。大部分同学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就会活跃,效果自会不一般。
四、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
【摘 要】文学不是数学,这是一定的,但是不是文学就不要严谨呢?我以为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有属于语文的价值取向。也许,语文不需要像数学、物理、化学那么的严谨,但是语文也不可以信口开河,语文教育的价值是无形的,它不是数学的“1+1”,不是物理的广义或者狭义的相对论,也不是化学方程式……但是,我们得明确的告诉学生,语文也不是顺口成章而已,语文也有语文的价值。
【关键词】价值取向 严谨 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14
最近开始了人教版必修五小说单元的备课,第一篇是节选自《水浒》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备课前又将文本品读了一番,感概颇深。
《水浒》是一部在人物细节方面十分成功的作品,教材节选的林冲的部分,在细节上尤其的精彩,在李小二的店铺里,先是陆虞侯“闪”进去,接着富安也“闪”进去,两个看来地位不对等人居然平等的坐在了一起;后来林冲在山神庙杀人时,差役拨跑的最快又熟悉地形,所以林冲先杀了;富安稍慢,第二个杀;陆虞侯本来应该就心虚了,他在干坏事的经验上比不得前二人,看见林冲先杀了,等林冲杀完二人他基本才回过神来,想跑跑不掉,林冲有机会慢慢地杀他……至于其他经典的细节,就不一一详细的叙述。
突然就回忆起必修四里面曹禺先生话剧《雷雨》的节选,在《雷雨》中,关于时间的细节,应该说曹禺先生是犯了些许小错误的。文中一直是强调30年前的事情,但是曹先生又说鲁大海27岁,周萍28岁。这个错误其实稍微注意就可以避免。想想当年曹禺先生还很年轻,估计一时的兴奋忽略了这个细节。但是之后的态度就值得商榷。在人教版《语文-必修4-教师用书》第22页第6行节录了曹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曹禺说:我写的是文学,不是数学,怎么可能拿数学的方法来分析文学呢,文学不能那么清楚啊。”这是曹禺的观点,恐怕也是现在很多语文教育者的观点。
文学不是数学,这是一定的,但是这是不是文学就不要严谨呢?无独有偶,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作品《咬文嚼字》也入选了人教版教材必修五,里面在论证有关“文字的情感”相关内容的r候,提到了唐朝诗人贾岛著名的诗句“僧敲月下门”中关于“推敲”问题的叙述,一是朱先生把韩愈和贾岛相遇的时间问题弄错了;二是在对“推敲”的分析的时候主观臆断的将“僧”理解为“和尚”,而没有对全文进行有效的分析。朱先生在批评郭沫若的时候,没想到自己也在犯一样的错误。
朱光潜先生是名人,中国人一向是听名人的话的,名人的话一旦说出来,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真理”,毕竟高考指挥棒在那里,当出现疑问的时候,我们当老师的只能强调一切以“教材”为准。问题是这个“准”,到底怎么看?人教版教材必修四第83页《表达交流》板块《辩论》专题后面留下一个思考题,说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因为暑假打工受了伤上学迟到的问题,抛出了一个“请以‘中学生暑假打工利弊孰大’为题展开辩论”的话题,我估计出题人的原意只是想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然而就这个问题本身而言,现在的中学生本来最缺乏的就是生活的体验(我曾经问过我两个班的学生关于日出的问题,结果两个班一百多高中学生居然都没有看过日出),这个问题的提出在学生心中产生影响其实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