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摘 要:青春电影作为一种常见叙事类片种,从最开始泛滥跟风,到现如今难以取胜,需要我们对其进一步反思。叙事传达最重要的是通过符号合理设置来实现,所以,笔者选取音乐符号、语言符号、道具符号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我国青春电影要取得成功,离不开正确的策略,如信息的传达符合青春期生活的客观性、符合受众的期待性、符合叙事的连贯性等。
关键词:青春电影;叙事符号;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117-02
青春电影,指以青少年为主要人物,讲述青春期故事的叙事艺术[1]。叙事是传达信息,信息需要符号承载。把叙事结构和情节融合进电影特殊的构成符号:声音、图像等之中,才能进行主题表达。
青春电影在叙事符号表达过程中,存在与其他电影的不同。从《那些年》到《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再到2015年票房过亿的《夏洛特烦恼》,青春电影叙事符号在保持一贯策略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多改变和尝试。《夏洛特烦恼》讲述的是穿越回高中的夏洛,在追回心中女神,获得成功之后,恍然发现,真正的美好和幸福就在身边的故事,讲述的是珍惜的主题。激发我们对青春和人生的感悟,也成功反映出我国青春电影叙事符号表达策略在不断提升,笔者通过人物体态语符号、音乐符号、语言符号、道具符号等浅析我国青春电影叙事符号的表达策略。
一、人物体态语符号突破定势,成为个性彰显及叙事线索
人物及体态语的表现对叙事的合理性,对人物信息传达有重要影响。
青春电影人物符号通常都是适龄演员来塑造,如《致青春》《同桌的你》等,这更符合受众心理期待。《匆匆那年》选择了大龄青年彭于晏充当高中生,虽在造型上有所打造,但还是让观众很出戏。青春电影的人物符号期待能否适合,《夏洛特烦恼》给出了一个满意的答卷。岁数较大的沈腾也扮作高中生,但不做作的青春才是真青春,人物体态语恰当的表达,对青春的真正理解才能走出这一困境。什么样身份的角色,作出什么样的行为,是需要按一定的情理和根据的。体态符号不仅可以展现人物,还可以构成叙事线索。
[摘 要]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产电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作为以中小成本制作为主的青春电影展示别样风景,“第六代”导演叛逆中的回归,风格迥然的“新锐”导演的加入,使内地青春电影在新世纪以来既有对过往青春怀念的集体记忆,更有对当下年轻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同时商业化倾向的青春片也逐渐增多,其多元化呈丰富性的一面,却也淡化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电影所拥有的深刻文化意义和独特个性。
[关键词] 青春电影;集体记忆;残酷物语;消费青春
青春电影,这一概念近年来作为类型片种出现于中国电影的理论探研中。究其源头,是美国的校园电影,20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后,重点展示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感,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首次由日本影评家提出。”①
在中国内地,长期以来无“青春片”概念,但并不代表没有此类电影,相反,中国早期电影《桃李劫》(1934)、《新女性》(1934)、《十字街头》(1937)、《马路天使》(1937)等可谓名副其实的青春残酷物语,并且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缺少的是理论体系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第六代导演出道之初推出的风格各异的作品,其实也都是形形青春日子和情感的展现,可称“青春片”或青春电影。进入新世纪,随着国产电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作为以中小成本制作为主的青春电影展示别样风景,第六代导演的嬗变与回归及新锐导演的加入,使内地青春电影在进入21世纪以来既有对过往青春的怀念,更有对当下年轻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更加深厚,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如《十七岁的单车》(2000)、《北京乐与路》(2001)、《站台》(2000)、《无法尖叫》(2004)《青红》(2005)、《孔雀》(2005)、《红颜》(2005)、《独自等待》(2005)、《十三棵泡桐》(2006)等。同时具有商业化倾向的青春片也逐渐增多,其多元化有其丰富性的一面,却淡化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片所拥有的深刻文化意义和独特个性。
一、“第六代”导演叛逆中的回归
20世纪90年代,第六代导演是青春电影创作的主力军,鲜明的反叛风格和边缘人物表达,使他们的影像风格更显另类。进入新世纪以后,“第六代”导演在继续坚持记录当下青年人生活和质朴的影像风格的同时,逐渐被主流意识形态接纳,逐渐成为内地电影创作主力军,“王小帅浮出水面之后也完成了一部讲述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的生活,因为一部自行车而发生联系和冲撞的《十七岁的单车》(2000)。”②《十七岁的单车》城乡两个青年与一部单车的不乏辛酸的故事,反映了他俩各不相同又殊途同归的成长过程。而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的《青红》则将视线转向刚翻过的一页,青红的父母为了给女儿一个好前程,千方百计想返回上海,为此粗暴地扼杀了青红刚刚萌芽的爱情,青红脆弱之身难以抵抗强势的父权,青红的追求者小根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张扬的《向日葵》表现的是普通而不另类的青春成长史,着力表达在成长中父子之间的冲突和对抗。“”中失去画画的手的父亲,将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的叛逆表现为不愿做时时向阳的“向日葵”,而《向日葵》之所以能够触动每个人的神经,是因为其表达出来的个人印记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大部分家庭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王小帅、张扬、娄烨们不再刻意追求青春的叛逆和颠覆性,不仅仅是个体“自我”的言说,更是将人物置身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平淡而不平凡的叙述中流露出淡淡的感伤和脉脉温情,是对青春成长的感伤和无奈,表达的是这一代人的集体青春记忆。
各团市委,各团县(市,区)委,省各直属团委,省各直属高校团委,省各重点企业团委:
为了推动“青春风尚,文明导航“活动在全省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并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导青少年牢记历史、学习先进、奉献社会,近日,团省委将在河北共青团微博推出”青春引领风尚“微博系列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主题
青春引领风尚
三.活动内容
(一)风尚的力量-----青春风尚人物宣传活动
在河北共青团微博上青春风尚人物事迹简介和工作照片。定期利用腾讯微博平台对人物进行微访谈,充分旋床百名青年风尚人物的感人事迹,号召全省广大青少年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并通过此项活动,进一步动员青年挖掘身边默默无闻、不断奉献的风尚使者,为全社会树立更多引领时代风尚的青年典型。
青春是诗,格调高昂,音节响亮,空灵而蕴藉深厚,含蓄耐读耐品……
青春是一首歌,一首旋律优美,高吭响亮的歌。这首歌,无论是浅唱还是低吟,都能让人沉醉,让人遐想……
青春是一幅画,一幅五彩缤纷,艳丽夺目的画。看这幅画,如看青山,如看秋水,总也看不尽,看不够……青春无烦恼,不言愁。我喜欢辛弃疾的诗“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没有愁,所以便不识愁的滋味,所谓的愁绪满怀,多愁善感,那是无愁的独特的青春的表现。在青春的眼中,愁是属于成人的。属于李白,杜甫这些文人骚客的。
青春不言败,我喜欢“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因为这是对青春的一种礼赞,对青春的一种放歌。是的,青春不言败,青春无敌。青春是人生的阶段,青春是不固执,不偏激,不保守,不僵化的时代。
青春时代,是人生大放光彩的时代。
我爱诗,我最爱的一句诗是:当人生的交响乐奏响以后,青春是最动人的一章。
[摘要] 青春电影是专指以“青春”为题材的一类电影,它往往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叙述正值青春时期的少男少女的生活故事,重视对个人成长体验的叙述。青春电影一直是台湾电影的主流,近几年,台湾青春电影秉承了岩井俊二影片独有的清新质地,并且结合台湾本土文化特征,获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
[关键词] 岩井俊二 成长纯爱 交叉剪辑 视听唯美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6.005
所谓青春电影,主要是讲述青少年的生活故事,并以其作为影片主角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1]台湾电影大师杨德昌曾经说过:“台湾只有两类电影――青春片与非青春片。”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以2002年易智言导演的《蓝色大门》为开山之作,影片讲述了三位台湾高中生对爱情与友情、成长与现实、未来与梦想之间的迷茫和抉择,展现出青春期特有的清新质地与浪漫温馨的基调,给当时死气沉沉的台湾影坛带来了一股清风。
台湾电影研究学者孙慰川在《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中提及:“易智言电影的题材、主题、情调和风格与日本新生代电影导演岩井俊二的《情书》(1995)、《四月物语》(1998)等片颇为接近,但却没有岩井俊二的《梦旅人》(1995)、《燕尾蝶》(1996)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0)中的社会批评和人性批判。”[2]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是青春电影的大师,他的影片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地展现青涩的爱情、纯真的友情等多种情感的相互交织,多用交叉蒙太奇的方式来叙述故事,唯美的画面、大块的色彩、感人的音乐等因素形成了他独特的青春电影风格,他因《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等青春影片,表现出的清新映像、细腻的感情基调而受到中国影迷的喜爱,并被亲切地称为“日本王家卫”。有电影评论家指出,岩井俊二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那就是“青春片”。
一、纯爱与成长的主题
1、纯爱的主题
岩井俊二在1998年拍摄的电影《四月物语》讲述了一个简单而美好的暗恋故事,女主角榆野卯月因为暗恋学长而考入东京武藏野大学,最终她在书店如愿找到了暗恋的学长山崎,当她得知学长同样记得自己时,她拿着破旧的红雨伞在大雨中兴奋不已。这是属于青春期特有的暗恋情结,影片洋溢着温暖的气氛、淡淡的情愫,岩井俊二没有表现出这场暗恋的结局是喜是悲,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相见,就足以让观众会心一笑、暖人心间。
青春无言,梦里花开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意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涌泉在涌流!”
——题记
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不能说青春是什么,我只能说青春像什么,青春如同一江春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年少的我们又该以
何种心情来装饰这段不寻常但却刻苦铭心的岁月?也许此刻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茫然。我们时常拥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也时常拥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悠悠情怀;我们时常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旷达,也时常拥有“兴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迷惘困惑。于是,伫立于青春途中的我们,忙于欣赏路上的风景,同时对未知的明天又多了一份畏惧与彷徨。
我们承载着人生的印迹,带着生活的期望,在泪水的承载下,我们扬帆远航!
[摘 要] 东方(尤其是东亚)青春电影有着某种共通性,如研究内地青春电影时,台湾、香港的相关电影是不可忽视的参照。中国与日本近年来都涌现出年轻化的,对于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比较敏感的电影创作团队,两国又都拥有较为相近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人们所面对的青年问题,对青年人行为规范的要求等也颇为类似,但两国的青春电影毕竟诞生在不同的土壤中,这也就必然导致了二者在审美风格上的同中有异。
[关键词] 青春电影;中国;日本;审美风格;比较
青春电影正在当前的电影市场上日益彰显着自己的活力。青春电影,指的是以青年人为主要表现对象,以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为叙事题材,关注青年人的情感世界和成长经历,以青年人为主要的观众对象,以鲜明、独特的青年文化性为主,甚至在主创人员队伍上也主要以青年人为主的电影作品。[1]东方(尤其是东亚)青春电影有着某种共通性,如研究内地青春电影时,台湾、香港的相关电影是不可忽视的参照。中国与日本近年来都涌现出年轻化的,对于青年人的自我意识比较敏感的电影创作团队,两国又都拥有较为相近的文化心理与价值观念,人们所面对的青年问题,对青年人行为规范的要求等也颇为类似,但两国的青春电影毕竟诞生在不同的土壤中,这也就必然导致了二者在审美风格上的同中有异。目前有关青春电影的研究往往针对孤立的国家(地区),但实际上将中国与日本青春电影的异同纳入我们的视野是极有必要的。
一、中日青春电影的诞生和发展
青春时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值得回忆的岁月,在电影这一艺术诞生之后,它自然也成为电影中的重要题材。青少年最早在电影之中出现始于20世纪30年代法国导演让・维果执导的《操行零分》(1933)。随后各国的电影创作者们纷纷将青春这一母题引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唤起观众对于不同青春情感的回忆与共鸣。
严格来说,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流变情况较为复杂,首先,在成熟程度和风格取向上,应该分为陆、港、台三个区域分别论述;其次,在对青春电影的态度上,中国从来没有像日本那样将“青春片”视作一个单独的片种,电影人几乎没有创作青春电影的明晰概念。[2]从儒家文化中对儿童“少年老成”的“催化式”期待,到“”等政治运动对青少年正常成长的摧残,以及官方意识形态上对于集体话语的强调(如早期内地的青春电影往往是带有集体主义话语的,如20世纪50年代陈怀恺的《青春之歌》、王炎的《战火中的青春》等),青少年的个人话语权长期没有得到重视,青年人的个性也无从在电影中得到释放。随着“第六代”导演的崛起,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日常中感到的迷茫、焦灼、困惑等开始被正视,青春中残酷的一面被搬上了大银幕,此时内地出现了如管虎《头发乱了》(1994)、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等佳作。
香港青春电影的发展则先于内地成熟,但与台湾青春电影占据了主流地位不同,香港青春电影是整个香港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腾飞的产物之一。此时的香港青春电影主要是以描写黑帮青少年、街头混混们的颓废、暴力生活的作品为主。[3]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古惑仔之人在江湖》(1996)等。在当时香港以商业价值为宗的创作环境下,这一批电影几乎称不上可圈可点。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新世纪之后,同是作为整个中国电影发展的一部分,香港青春电影也面貌一新,出现了如麦曦茵的《烈日当空》(2008)等具有一定深度的作品,一扫回归之前的低俗不堪。而同样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台湾开展了“新电影运动”,以徐进良、侯孝贤、杨德昌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导演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贡献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电影,如《光阴的故事》(198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等作品在表现这批导演的人文主义追求的同时也创造了当时台湾电影的辉煌。青春电影在台湾如此风靡,以至于杨德昌曾经认为台湾的电影只有青春电影和非青春电影两种。此时的内地与台湾之间的交流刚刚开始,台湾一方面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由于多年的日本“皇民化”统治和迁台又深受美日文化的熏陶,因此,此时的中国台湾扮演了中国内地与日本文化沟通者的重要角色,台湾青春电影之中的审美取向也势必影响到后来内地青春电影的创作。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占领,日本青春电影的起步则相较中国为早,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一方面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面“西化”,另一方面又抗拒着现状,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太阳族心理”。而表现青少年叛逆、困惑的青春电影也在《太阳的季节》(1956)之后应运而生。但是这一套喧嚣的话语并没有随着日本社会的稳定发展而持续太久。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及新世纪之后,日本青春电影中叛逆主旋律已经转变为唯美、感伤主旋律,尤其是在以《情书》(1995)、《四月物语》(1998)的导演岩井俊二和《蓝色青春》(2001)的导演丰田利晃为代表的一批导演涌现后,标榜着“纯爱”的青春电影大行其道,人们又看到了日本青春电影的新活力。日本当代青春电影的繁荣导致了包括一批原本并不以青春电影见长的日本导演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有执导《那一年,静静的海》(1991)的北野武等。
正方:寓言本色,青春起舞
六百年来的昆曲艺术,多数人都惯于欣赏其词工之美巧,而忽略了它在音韵、舞蹈和趣味方面的多指义性。于是,青春寓言昆剧《一片桃花红》刚出炉,便首先遭遇了在风格定位上的争论。
演出现场,观众随着钟妩妍和齐王之间的爱恨纠葛时喜时忧,当全剧以桃花逝、少年留的结局收场时,人们不禁心生长叹。《一片桃花红》非喜非悲,但却直指人心,真乃一篇“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寓言。试问,是否所有女子都命犯“桃花劫”,是否所有男子都易患“齐王病”?当大幕落下,齐王与千树桃花为伴时,真是“繁华落尽无觅处,一抹桃花相映红”!
一如罗怀臻的其他创作,《一片桃花红》始终致力于时代精神的诉求,并担负着推进剧种创新的职责。“青春”、“寓言”之于“昆剧”,无疑是一种新的追求,但她的“新”却深深植根于古典戏曲的美学土壤、植根于古老昆剧的纯正品格。因此她仍是昆剧,是一出时代的原创昆剧。这也让多年来一直看罗怀臻剧作的观众,再一次探寻到他多思多辩、“先生教人”的本色。
“桃花红”的故事脱胎于传统戏曲《棋盘会》,只不过“无盐娘娘”的半张黑脸演变成了今天的“人面彩绘”。依然是“美与丑”、“男人与女人”的古老话题,却演绎出了令人怦然心动的现代爱情寓言。这里的“青春”,已不局限于演员年龄的“青春”和舞台视觉的时尚,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古典昆剧与当代青年观众在审美观念和情感取向上的一致,实现了当下内涵的“青春”。
以谷好好、张军为代表的新一代昆剧青年演员的集体亮相,更是证明了昆剧艺术薪火延续、新人辈出。一代有一代的昆剧,一代有一代的追求。“昆曲第三代传人”从艺已20年,该戏集中体现了他们的整体风貌和实力,真可谓文武兼备、行当齐全,在表演上也日渐成熟。尤其是戏份很重的谷好好,她在人物塑造上集合了刀马旦、娃娃生、花旦等行当特点,很好地诠释了钟妩妍这一角色。
曾与罗怀臻成功合作过“青春越剧”《梅龙镇》的著名戏曲导演张曼君,精准地把握了《一片桃花红》的舞台气质,在二度开掘、尤其是表现传统的手段上大为用心。开打与亮相、交流和程式,无不在时时回归昆曲的本体。她的处理随性而不逾矩,舞台大气简洁,视觉精美,但却绝不夺戏、夺曲、夺技,始终把演员的表演置于舞台中心,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暌违已久的纯粹表演魅力。
反方:成也青春,败也青春
[摘 要]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都是关于青春题材的影片。两部影片均运用大量反映20世纪90年代的时代符号因素,营造出鲜明的时代感,呈现出后青春时代的怀旧色彩。主题上两部影片也呈现出很大相似性,都是通过描写青春爱情故事,隐喻性地表达对于成长的理解和感悟。但是因为两位导演性别的不同,在处理爱情时,视角明显不同,在选择戏剧化叙事抑或是日常叙事上,两人则是各有所爱。
[关键词] 青春;怀旧情调;成长寓言;两性视角
2010年上映的由九把刀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3年女性导演赵薇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①,是近年来青春题材电影中的翘楚之作,两部影片都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下面将从怀旧情调的营造,成长主题的表达,两性视角的差异三方面,对两部影片展开比较赏析。
一、后青春时代的怀旧
两部影片从片名看就表现出浓厚的怀旧色彩。两位导演都是“70后”生人,都已过了而立之年,进入到后青春时代。青春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是一段难以抹去的记忆,青春也是赵薇和九把刀心中无法割舍的光辉岁月。
《致青春》影片开头的一段仰拍,镜头缓缓摇过碧树蓝天,浓密的树叶间透出点点阳光,配以节奏舒缓、悠扬的乐曲,营造出浓厚的怀旧色彩。紧接着镜头跳转到20世纪90年代大学校园开学的热闹场面,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就此穿越时空,拉开帷幕。《那些年》则采用倒叙手法,以几个高中好友一起去参加沈佳宜的婚礼作为开端。镜头由苹果的特写转到一本被风吹起的日记本,然后切到印有墨水点的校服,镜头慢慢拉远,成年的柯景腾准备去参加沈佳宜的婚礼。接着同样也是一个镜头跳转,回到了1994年的台湾彰化。影片通过男主角柯景腾的旁白,用回忆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段跨越十年的青春故事。
两部影片的故事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讲起,因此都不约而同运用了大量反映90年代的时代符号元素。
《致青春》中运用大量的细节刻画,逼真地再现了90年代大陆大学校园:杂乱无章的男生宿舍,如火如荼的社团活动,宿舍用电炉,听知心姐姐聊情感故事,新年晚会上的健美操表演,英语角,毕业招聘会,等等。《那些年》的故事跨度相对比较大,其中涉及很多从1994到2004十年间的台湾往事,流行歌手张雨生、张学友、张惠妹、周杰伦,台湾职业棒球联赛中的龙象之战,台湾9・21大地震。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歌是属于“70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