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

批评与自我批评发言稿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升高中英语学生作文批改有效性的策略

【摘 要】高中英语作文批改的有效性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保障。批改学生英语作文的方式在有效性、效率及长效性积累方面须进行提升。在互联网时代,在英语学科网上阅卷正逐步推广的背景下,尝试结合传统习作批改方式经验与新媒体的便利探索提升学生作文批改有效性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作文;批改有效性;订正符号;电子文稿

1 问题的提出

在现实情况中,上海高中学生的英语作文的批改有效性整体不高,原因有二:

一是教师。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的评价在有效性、及时性与针对性方面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阅卷方式。随着网上阅卷的逐步推广,英语考试中作文批阅已经电子化。这提高了阅卷的客观性和效率,但同时阅卷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任何形式的批注或批改,只能给出一个分数。考试结束后评讲试卷阶段,学生对于自己文章哪里有错,怎么改错,如何提高等几乎无从下手。

2 为什么要强调英语作文批改有效性

2.1 对作文进行批注和评判能对作文的作者带来最直观和实际的反馈。

全文阅读

高中英语学生作文批改研究

【摘要】教师的有效批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高中英语教师应严格管理学生的作文,并且对于学生的作文应当及时批改,并留下清晰明了、有利于师生有效沟通、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批语。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批改

一、问题的提出

在现实情况中,上海高中学生的英语作文的批改有效性整体不高,原因有如下两点。

一是教师。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作文的评价在有效性、及时性与针对性方面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阅卷方式。随着网上阅卷的逐步推广,英语考试中作文批阅已经电子化。这提高了阅卷的客观性和效率,但同时阅卷教师不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任何形式的批注或批改,只能给出一个分数。考试结束后评讲试卷阶段,学生对于自己文章哪里有错,怎么改错,如何提高等几乎无从下手。

二、为什么要强调英语作文批改有效性

(一)对作文进行批注和评判能对作文的作者带来最直观和实际的反馈。有利于学生迅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作文的反馈中找到知识的欠缺,并根据批注和评语的启发来改进自己的作文。因此,学生对于作文的批改十分看重,而且对于有挑战性和一定难度的作文还渴望迅速得到反馈,有的同学是自我比较,有的同学是互相比较,这样,作文及时批改还间接推动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全文阅读

两稿制作文批改法

摘 要:根据导学稿教学改的先进之处,即师生关系中重视学生的接受,教学关系中重视学的效果。针对我校小班型的实际情况,使用两稿制批改方法作文方法,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创造的成就感,坚定写作信心。

关键词:作文批改;两稿制;自信心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语文老师写细致的批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且不仅要有问题,还要有鼓励性评价。一名语文老师全部批改完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时至少需要两周时间。又因为语文老师课时多,教案作业忙。所以,作文批改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等到把老师辛辛苦苦写的批语发下去的时候,学生通常是走马观花,只注意等级和表扬性语言,对于写作当时的问题及对策基本已经遗忘殆尽,所以,老师的辛苦通常会事倍功半。究其原因就是讲评已失去时效性。作文批改应趁热打铁,写、评、改三项不能脱节。如今的导学稿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其先进之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关系中重视学生的接受,教学关系中重视学的效果。针对我校小班型的实际情况,我摸索着使用两稿制批改方法,效果还行。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下面我向大家浅谈一下我的做法。

两稿制,简言之就是一篇文章学生写两次,教师打两次分。

第一步:“筛”

作文布置好后,学生写完当天,教师就必须快速打好分。教师打分同时,筛选出优秀文章或语段,并整理好共性问题。第二天,老师进行集中讲评。为了把讲评内容理解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第一稿后整理好讲评要点。

第二步:“品”

对于优秀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品读。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脱离开自己作品去当小老师学生很愿意参与,而且也很有见地。对于优秀语段,学生进行摘记;对于优秀的成品全文,教师可适时点拨,要求学生记录范文梗概。

全文阅读

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摘要: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却应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57-01

如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让教师们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呢?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积极的探索:

1.改变习作教学的传统模式

每次习作教学之前,我都做好充分的备课。首先提前布置学生提前完成本次训练的初稿,不做任何指导,以免束缚学生的思维。收上初稿,评好等第,虽不为学生写评语,自己却做好详细记载:谁用词造句好,谁选材好,存在哪些共性问题,突出表扬哪些学生……我将初稿分类放齐,以便评议时抽拿。在作文指导课上,由于心中有数抓住关键,有的放矢,加上学生的实例,做到指导不空洞,再适时对学生闪光点大加赞赏,使学生思路打开了,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指导过后学生针对指导所提出的要求和问题,再次完成复稿。初稿质量好的,只需稍作修改。教师批改好誊写的作文后,根据需要二次交流,重点突出存在问题和复稿中有进步的学生,一般花时不多。导前初写——导时评议——导后再作——批后再议,这种流程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受到启发,作文水平提升很快,效果明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的初稿,尽管优劣参差,但自由发挥,使我看到了一篇篇充满个性的文稿。我惊喜地阅读着这些风格迥异的文稿:活泼风趣型、干净利落型、自然清新型、沉稳朴实型……

2.拓宽习作素材获取的渠道

大多数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渠道去捕捉习作素材,解决习作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全文阅读

一个驻站记者的“种刺”心得

【摘要】驻站记者在进行新闻监督、搞批评报道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阻力,本文将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进行总结归纳,以期能给从业者带来一些启迪。

【关键词】驻站记者 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

“驻站记者要多‘栽花’,少‘种刺’。”2000年,当我刚刚成为驻站记者时,一位新闻前辈送我这样的忠告。这话虽然失之偏颇,但是放在10年前的大环境下,却也不无道理。十年弹指一挥间,再回首驻站记者的经历,记忆最深的仍然是这句善意的忠告,它时时鞭策着我,在行使自己手中的新闻监督权力时,采访更细致一些、看问题更深刻一些、下笔更慎重一些,努力做到既说明问题,又少惹麻烦,争取让地方的领导和群众都满意。从2000年到2007年,我先后在安徽日报宿州、蚌埠两个记者站担任驻站记者,每年都要发表一些批评稿件,从未因此给记者站和报社工作造成被动,甚至有些扬言要对我施以“颜色”的批评对象,最后也和我成了朋友。

敢于发言 激浊扬清

新闻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记者的权力,也是记者的职责所在。面对地方出现的突发事件、突出矛盾和问题,省级党报的驻站记者要敢于发言,激浊扬清,率先发言,以正视听。

驻站记者搞批评报道,通常有一些顾虑和担心:一是出于服务地方工作、维护地方形象考虑,很多东西不宜报道;二是怕得罪了地方,今后不好开展工作;三是在地方工作久了,方方面面都比较熟悉,有些关系还很不错,曝光了谁都抹不开面子。2000年8月,我刚刚大学毕业就被派到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恰恰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我连续发表了3篇批评报道,内容包括试点失败的泗县宴席税、宿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停滞及倒退现象,以及某信用社破产,上千农户的储蓄存款打了水漂的事件。3篇稿件的连续发表,在宿州市形成了不小的震动,我这个尚在见习期的驻站记者也引起了争议。有人善意地提醒我:你虽然属于省级党报,但毕竟在地方工作,总写负面新闻,当心以后不好开展工作。幸运的是,这3篇稿件发表后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受到了宿州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潮起潮落宴席税》使社会上关于宴席税的各种谣传不攻自破;《农机化发展被上涨油价“撞了一下腰”》见报后,安徽省农机局立即组织人员到宿州市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宿州市的实际困难;以内参形式发表的《信用社破产,农民百万存款打了水漂》,经省领导批示后,宿州市主要领导多次约见记者,通报事件的处理情况和最新进展:地方财政和人民银行共同出资30多万元,迅速稳妥地安排好农民过冬的生产、生活资料,成功化解了一个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证明,批评报道并没有给我的工作带来麻烦,宿州市主要领导和市委宣传部一直很重视和关照我这个记者站的新兵,尽可能地为我提供新闻线索和采访便利。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2001年,我在《安徽日报》的头条位置发表了十多篇宣传宿州市的稿件,其中头版头条的稿件就有6篇。对于刚出校门的见习记者而言,取得这样的工作成绩是很不容易的。

善于发言 讲究方法

全文阅读

比较视野下纳博科夫文学批评观管窥

摘 要: 将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所体现的批评观念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的理论进行比较,可发现三者都将文学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在文学研究的方式、对象的认识上具有一致性,具有现代性的审美特征,同时纳博科夫又避免了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的缺陷,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 纳博科夫 《文学讲稿》 俄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一位目光独特、文风犀利的作家、文学评论家,他在《文学讲稿》中精选多部文学作品,进行了精彩、独到的解读。其评论表现出一种对于艺术独立性的追求,醉心于艺术风格的精微解读与鉴赏,他在艺术的自足领域内构建出一个诗意的世界,抵抗着外部世界的平庸,其评论理念呈现出现代性特征的审美倾向。本文将纳博科夫的批评方法与现代性批评语境中的俄国现实主义、英美“新批评”进行比较,探寻纳博科夫与这两种批评思潮的相似之处,同时在比较中发掘纳博科夫批评观的独特之处。

纳博科夫1899年出生于俄国,在国内近20年的时间正值俄罗斯诗歌复兴的“白银时代”,他说:“诗歌从没有如此普及,甚至普希金的时代也无法与之相比。我是那个阶段的产物,我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①1919年流亡国外后,他仍对俄国文学保持关注:“有年龄和才能各不相同的独立作家,有作家的小团体和派系,里面一些年轻的或年少的作家,有的很有天分”②。与此同时俄国出现俄国形式主义一派,影响巨大:“如果人们想为本世纪文学理论的重大变化确定一个开始的时间,最好是定在1917年。这一年,年轻的俄国形式主义者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发表了他的拓荒性的论文《艺术即手法》”③“欧洲各种新流派的文学理论中,几乎每一流派都从这一‘形式主义’传统中得到启示,都在强调俄国形式主义传统中的不同趋向,并竭力把自己对它的解释,说成唯一正确的看法。”④如此重要的批评流派,对俄国文坛保持密切关注的纳博科夫不会没有接触,也很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英美“新批评”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中叶成为美国批评界的主流,纳博科夫就是在这样的文学批评氛围中完成《文学讲稿》,约翰・厄普代克写道:“较之以后的六七十年代,五十年代对于纳博科夫的思想来说,是一个更为情趣相投的活动场所。”⑤“新批评”与纳博科夫的主张有所共通。当我们比较考察纳博科夫与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在文学观念上和批评实践方面的联系,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发现。

在文学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三者都强调文学是以艺术的方式对现实的加工,具有独立性。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艺术独立于社会生活和各种意识形态之外:“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⑥从创作过程来看:“任何艺术都使用取自自然界的某种材料。艺术用其特有的程序对这一材料进行特殊的加工;结果是自然事实(材料)被提升到美事实的地位,形成艺术作品。”⑦纳博科夫则以“大魔法师”的比喻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文学的加工方式及其与现实的距离:“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材料当然是很真实的,但却根本不是一般所公认的整体,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作家对这摊杂乱无章的东西大喝一声:‘开始!’霎时只见整个世界开始发光、熔化,又重新组合,不仅仅是外表,就连每一粒原子都经过了重新组合。”(《文学讲稿》,第2页)“新批评”代表人物韦勒克也表达了相似观点:“即使看起来是最现实主义的一部小说,甚至就是自然主义人生的片段,都不过是根据某些艺术成规而虚构成的。”⑧

在研究方法上,俄国形式主义与纳博科夫、“新批评”都主张对文学进行“内部研究”,不赞成外部研究。雅克布森指出文学研究的对象应是作品的“文学性”,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⑨纳博科夫也认为,“没有一件艺术品不是独创一个新天地的”(《文学讲稿》,第1页),“我们要把它当作一件同我们所了解的世界没有任何明显联系的崭新的东西来对待。”(《文学讲稿》,第1页)他对《包法利夫人》研究时保持着对其结构和风格的内部关注,他还指出是作者在指挥影响主人公性格形成的一些外部因素:“小说中的每件事都发生在福楼拜的头脑中。”故而反对在女主角“受到客观社会环境影响的论题上纠缠不休”(《文学讲稿》,第114页)。他拒绝从现实社会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作品人物,只是把人物作为作家作品世界中的独特设计,因为“这世界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规律和自己的例外”(《文学讲稿》,第128页)。《文学理论》也指出诸种外部研究无法“很恰当地分析、描述和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文学理论》,第110页),“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文学理论》,第154页),并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表示赞赏。

全文阅读

“互评自改”作文训练的尝试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这是目前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事实。这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把作文批改只作为我们老师的单边活动,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不能不说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失去写作的激情。如此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针对这种状况,笔者从初二第一学期开始,进行指导学生“互评自改”作文训练的尝试。

“互评自改”作文训练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好评改指导

在“互评自改”作文训练的尝试开始时,我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和教给评改的方法,做到从“教”到“扶”到“放”。在“互评自改”的训练指导中,主要抓了导评和导改。

导评,就是教师为学生的知识迁移铺路架桥,把阅读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互评”实践。

导改,就是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明确学生“互批自改”的重点和具体要求。批可以分为虚批、实批。

二、组织互评小组

为了搞好作文“互批自改”活动,我把全班36名学生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6名学生。个别学生如果与本组同学关系不是太和谐的,可以适当调整。在每组里面,让学生自己选出1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督促本组成员按时完成作文,并把作文收缴上来;同时小组长还要收集本组学生对本次作文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让老师在评讲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全文阅读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运用研究

摘 要: 本文着重研究在高中英语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和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训练 评价策略 过程性评价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背景和现状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比较理想和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创设与课文和学生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书面表达训练,加深对综合运用语言的理解,从而使言语技能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发展成为自然和可能。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文章缺少普遍的地道性和严谨性。部分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和动力,丧失对英语写作的信心甚至英语学习的信心。

笔者认为这主要与传统英语的终结性评价机制有关。其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运用的意义

1.变传统的片面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还评价个体的兴趣、态度、策略等。

2.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努力和尝试作为评价的重点,包括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预、复习的进程等。

全文阅读

“多维度”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模式下的动态评估体系构建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写作能力偏低,大学英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对于英语写作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多以学生上交的最终作文为批改文本,静态测试为主要形式。因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所教授英语班级为例,将动态评估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当中,详细阐述了动态评估体系构建过程及评价标准,将小组评价、网络在线评价、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自我评价能力,为以后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关键词:多维度;大学英语写作;动态评估;小组评价;网络在线评价;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83―02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和评估现状

目前,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偏低,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对写作能力重视程度远远不足,课堂教学活动多围绕词汇、语法、课文内容理解等客观内容展开,在有限的课时分配中,对于写作的涉及仅仅停留在语篇结构的分析上,写作实践多在课下完成。教师对于学生课后完成的写作任务的评价过于笼统,多以分数(等级)加评语的形式反馈给学生。大学英语教师多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力,而在写作任务等输出方面很难做到有的放矢,给予针对性较强的指导。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词汇、语法等识记和理解方面,而对于口语和写作两大方面的输出重视程度和训练程度都远远不够。口语表达在课堂上跟随教师引导很容易完成,而写作这一需要课后完成的任务,从话题的分析、准备,到语篇的组织和词汇的选择都无法得到教师及时和个性化的指导。《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专门对教学评估内容进行了补充, 强调了评估的过程性和发展性。综上所述,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评估学生的写作任务,如何“多维度”地动态评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多维度”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实施和特点

大学英语课的主要特征是集听、说、读、写、译教学于一体,大学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写作与听力、阅读、口语、翻译教学相结合,形成形式多样、不同渠道的写作任务输入,将大学英语课堂的作用发挥至极致。本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本为依托,结合各单元教学内容辅以一定的媒体材料,从以下方面开展:利用口试的形式,将阅读、口语与写作相结合;翻译、听力与写作实践相结合。课堂上教师将课文按照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布置不同的口语作文练习。例如,在微观分析课文内容时,教师给出讨论话题,学生4人一组进行讨论,并且以作文总―分―总形式进行讨论结果汇报,将作文结构与课文内容相结合,既有逻辑,又有充实的内容。在宏观分析篇章结构和文章主题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或者课后复习,以摘要或者大意的形式以总―分―总的结构在下次课的课堂上进行汇报,对学生概括和提炼的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些课堂上进行的隐性的作文训练,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热点话题的关注,积极形成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考模式。

三、动态评估体系构建

全文阅读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2009年9月1日河南省开始实施的《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对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分材自学稿应运而生。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校开始运用分材自学稿进行教学,经过实践、反思,证明实施分材自学稿,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什么是分材自学稿

分材自学稿是实施自主学习的载体,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分材自学稿为载体,包括:课前年级地理学科组教师编写分材自学稿,学生利用分材自学稿自学教材后填写分材自学稿,教师批阅分材自学稿;课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课后学生完成学习反思和拓展训练,教师批阅分材自学稿。分材自学稿与学案的区别主要在于分材自学稿对不同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不同,使不同智力、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分材自学稿的编制

1.分材自学稿的组成。

地理分材自学稿一般由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自学检测、新知探究、巩固训练、达标反馈、智者加速、网络构建等8部分组成,可根据教学需要有所增减。

2.分材自学稿的编制原则。

(1)课时化原则。分材自学稿大多以课时为单位,按章节依次编号,插入页码。对于教师而言,课时化编制分材自学稿,便于分工合作和集体备课;便于控制教学容量,学进度;便于布置作业、批阅分材自学稿。对于学生而言,预习分材自学稿,便于了解每个课时的学习目标、授课内容等。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行星地球》一章可编制成“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圈层结构”四节6个课时,“地球的运动”一节编3个课时,其余各用1个课时。(2)问题化原则。分材自学稿中的问题设计不能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要有针对性,要将考查要点、能力要求巧妙地融入问题之中;要有梯度性,从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有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自学检测中的问题要源于教材,便于学生寻找答案;智者加速中的问题要源于教材之外,便于学生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在“地球的运动”分材自学稿中出现“郑州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范围”,问题设计包括:郑州市的地理纬度是多少?怎么表示?冬至日郑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夏至日郑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3)生活化原则。结合实例和案例,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将生活现象、热点问题编入分材自学稿,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材自学稿要体现生活气息,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如在“全球气候变化”分材自学稿中可设置“近年来郑州郊区小麦成熟日期的变化”、“郑州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的调查”等案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