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批评教育

批评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批评教育

一、转化工作时,批评时机选择的恰当,有利于学生认识错误的根源,产生改正错误的决心。

所谓批评时机,就是什么时候批评。常言道:‘打铁须看火候’。批评也要把握时机,早了晚了都不行。批评早了条件不成熟,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还可能出现僵局,批评迟了,就会事过境迁,失去意义,使错误发展。

怎样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呢?

(1)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了解学生,摸准批评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比如,当一名学生在劳动中(或其他方面)受到表扬时,给他指出学习上的某些缺点和不足,即使比较严厉,他也容易接受;而当一名学生在有关个人荣辱上受到刺激,或在学习中受到挫折,心情沮丧,缺乏前进信心时,对其批评,即使不重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2)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注意时间性。从现代的心理学、生理学来看,晚餐前的四时至六时,一天的疲劳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已达到了顶峰,于是焦躁不安,思考力减弱。由此,下午四时至六时,是不宜批评人的时间。只要时间允许,尽可能避免在被批评者疲倦、不安时批评他。

(3)选择恰当的批评时机,这需要经验的积累,有时甚至是灵感。九五年下半年,我教初一三班,并担任该班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强化教育时,有幸选择到一次恰当的批评时机,利用这次时机为强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得当时,有这么一天,我较早地来到班里,发现学生张某不经他人同意就把他人的课本、练习册借给其他班的同学,结合其他同学的反映,我当即决定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教育。如何进行呢?我乘其将他人的课本等东西拿出教室之际,来到他的桌前,把放在课桌上的数学课本、练习册拿起,然后放到讲桌上,等铃声一响,学生就座时,我宣布上课,并让全体学生打开课本,此时,张某发现自己桌上的课本没有了,便着急起来,东瞅瞅、西望望,我见状,叫起张某问道:“张某,你在干什么呢?”张某答道:“老师,我的课本不见了,不知谁给拿走了,真是,也不经我的允许就拿走,太不象话。”我借机诱导他,“你知道,拿你课本的人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哪一条吗?”他沉吟了一会儿道:“违反了‘未经他人允许,不得私自动用他人物品’这一条。”此时,我认为批评教育的时机已到,便当着大家的面说:“同学们,对不起,老师今天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未经张某同学同意,私自把他的课本拿走了。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条文,在此,特向张某同学道歉,对不起。希望同学们,不要像老师这样,把这种‘未经他人允许,私自动用他人物品’的陋习沿袭下去,更希望有这种不良习惯的同学彻底改正它。同学们能做到吗?”虽然我未直接批评,却收到了好的效果。至此以后,张某果真改变了自己这一行为习惯。

可见,转化工作中,批评时机选择的恰当,十分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二、转化工作中,批评方式的选用妥当与否,直接关系着转化效率。批评方式有多种,事后批评是其中的一种。在实际工作中,事后批评的选用,有时更能敲开后进生的心扉,为了解当时情况,公正地进行评价、处理打下教育基础。当然,事后批评决不是姑息迁就,而是等待时机,以求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全文阅读

批评教育,我看行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可见,教育成果的丰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严”字。一位学徒能不能成长为“高徒”也就要看他有没有一位“严师”了。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此规定一出,立即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有的认为这有利于教学,有的认为这于孩子不利。在我看来,批评教育不就是对“严”的诠释吗?那些持否定态度的人难道忘了我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的劝戒吗?

对学生适当地进行批评教育,我看行。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多少批评教育取得成果的例子。

子路是孔子的优秀学生,但是子路年少轻狂的缺点也在成长的过程中暴露无遗。对此,孔夫子“深让之”,批评他“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孔子对子路的批评教育,使子路最终成为七十二贤士的杰出代表人物。

从孟母三迁,断织以戒孟子到岳母训飞,赐字;从诸葛亮的《戒子书》到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无一不是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取得成效的明证。

在家时,批评教育权由父母行使,而在学校时,批评教育权则由老师行使,这很正常。

现今,不少人的心被都市的喧嚣与浮躁所笼罩,歌舞升平平息了斗志,纸醉金迷迷住了双眼。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又怎能不受其影响?学习怎能做到专心致志?以自我为中心,只听得好话听不得坏话,心胸狭窄,心理脆弱,有时老师的“传道授业”无异于对牛弹琴。在此情况下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合情合理的。当然,拿起批评的武器并不是叫我们重拾封建时代的“戒尺”,并不是辱骂学生体罚学生,而是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符合现代社会民主之法则。

全文阅读

批评教育的学问

千百年来,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人尊重。可是现在,教师却成为“高危职业”,这个饭碗太“泥”了,一个家长折腾一下可能就碎了。别说是打学生了,就是骂几句也要慎之又慎。也许就因为你受“教不严,师之惰”观念的影响,当时“恨铁不成钢”地狠批了几句,结果就出了“安全事故”,让你从此不再太平。那么,当学生犯错后,当老师的该不该批评他们呢?

爱要发自内心

批评学生的基础是真诚地爱学生。当学生有了过失,处于痛苦和不知所措的时候,是最需要别人帮助的,这时教师应当把亲切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送到学生的心中,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完全丧失上进心,采取破罐子破摔的处事方法的学生,尤其需要理解。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真诚的爱,对学生冷漠无情,动不动就对他们严加训斥,甚至产生厌恶情绪,这样师生关系一定会紧张,学生就会对老师关闭其心灵的大门,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

今年,我带的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他个子大,脾气暴,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经常捣乱,父母经常不在家,缺少监管。课间时,他更是为所欲为,无论男女,无论是本班的还是别班的,照样欺负。那时,同学们都很怕他,家长们都嫌他,谁都不希望他坐在自己孩子身边,来自各方的告状声不断,令我头痛不已。怎么办?听之任之,毁掉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全班的班风,我一定要找到良策,花时间来驯服这匹“烈马”。但这样的学生如果只靠训斥只能越训越皮,越训越没自尊心。

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很真诚,就对我慢慢亲近了。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小马”。在日常生活中,我慢慢诱导他走上道德规范的正轨,在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他,给他为集体做事的机会,使他把老师的关心变为自己的道德情感。现在,这匹“小马”懂事多了,做事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了,行为上也能自觉约束自己。

批评要讲究技巧

箭伤肉体,话伤灵魂。虽然说学生犯了错,老师予以批评是自己的职责,但如果没有掌握批评学生的决窍,不分场合,不分轻重,措词过于激烈,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批评学生要注意场合 学生犯错误后,在大庭广众之下,不留情面地批评,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僵局,这种做法是最不可取的。人人都要面子,青少年学生也是如此。所以,有时明知学生不对,教师也不宜开门见山地批评,特别是不宜在大庭广众面前批评。此时,教师最好是放他一马,给学生找个台阶,帮助学生下台,化解尴尬的局面,同时不忘提出暗示或事后进行批评教育。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有两个同学追打着进教室,经过讲台时,把我放在桌上的手机碰掉在地上,屏幕裂了。这孩子手足无措,大家对老师如何处理这件事拭目以待。我笑了笑,不以为然地对大家说:“我这手机屏幕原本就裂了一道口子,我正想换掉它呢。”事后,这个学生主动找到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种“巧下台阶,放他一马”的方法,即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让他明白教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希望。留一片空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错误,这对帮助他矫正自己的行为,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全文阅读

批评教育要得法

摘 要:批评教育学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效果如何,与教师批评教育的方法是否得当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批评教育之法,与同仁们共享。

关键词:批评教育;得法;方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缺点、错误,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批评教育就成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批评教育学生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下面介绍几种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批评教育之法。

一、爱心激励法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的关爱去感化、打动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的确,师爱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对学生来说,师爱是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是对他们进行鞭策、鼓舞的教育力量,也是促成他们积极上进的强大动力。当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时,老师充满爱怜的分析指正、鼓励期盼,会在学生的心里引起感情的“共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师生“共振”“共鸣”期提出的要求可接受性强,教育效果最佳。

二、对症下药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有时越批评问题越多。最好的办法是静下心来研究学生的性格特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以前我班有一位学生年龄比较大,不愿让人当众批评。针对这一特点,我采取了“有优点当众表扬,有缺点个别指出”的方法。这位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经验告诉我们:批评教育学生,要特别注意场合,尽量避免在大庭广众下点名批评。那种当面指责训斥,并要学生当场承认错误的做法,不如换一个场合给学生点面子,给他们一个思考的余地,也给他们一个“转弯”的机会,那样他们才可能真正愿意接受

全文阅读

反思批评教育

摘要: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离不开激励表扬,同时也离不开适度的批评。成功的批评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手段。

关键词:批评教育;正确批评;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78-01

做了这么多年的教师,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杨瑞是外校转来的,调皮但挺聪明,由于基础较差学习很被动懒散。我的一节课上,他在课本下放了一本漫画集在偷偷的看。我很气愤,当即走过去没收了他的漫画集并在全班同学面前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了一大堆“不学好”、“做事不得要领”、“不争气”之类的话。当时我想,这样严厉的批评也许能刺激一下他懒散的思维神经,让他反省一下不求上进的后果,进而产生上进的欲望。可接下来,他的表现并没有如我所想象的那样,反倒摆出一副蛮不在乎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下了课我把他叫到办公室的走廊上。他一开始不吭声象霜打的茄子抵着头,憋了半天才小声的说了一句:“你别管我,我反正学不好,就这样子了!”

“你没有去努力,怎么就知道自己学不好呢?”我问。

“你批评我时就这么说的。”

全文阅读

批评教育小技巧

如果说赞扬是抚慰学生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学生心灵的巨镜。“闻过则喜”自然是件好事,但人非圣贤,本性渴望得到尊重,潜藏着对批评的抵触,以至于不能真实地认识自己,影响师生情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批评的技巧。

不做无谓的批评抱怨

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唯有一个:帮助学生进步。本意是帮助学生,但往往由于控制不住情绪对学生泄愤、发泄不满,有时只是为了抱怨、甚至斥责学生。、学生爱面子乃至维持自己人格权利,都需要自尊和被他人尊重。自尊是学生人格尊严的支柱,是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取得成就的动力。而伤害学生自尊是批评的最大的弊端。也是我们最大的“犯罪”。每当学生做错事情或考分不高时,本来自己就觉得“无颜他人”,如果我们再无谓指责、抱怨,刺伤他们的自尊,以至于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与学生沟通、协作的黄金时机,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要抱定一个宗旨:“尽量不要指责,抱怨,批评学生。”

要谅解有容忍之心

作为教师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要试着了解学生,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批评和斥责更有益处。当我们真正了解学生之后,往往就会发现原来他们是值得原谅,值得同情的。

一位教师,若以对待儿女之心来对待学生,宽容学生,他才是最“伟大”的。遇到学生犯错误,需要我们理智的化解矛盾,打开心结。忍一忍,让一让,放一放,凉一凉。真正的体凉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制力,也会增强我们的魅力,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亲人、是挚友。容忍和谅解,虽不如热情的感染力,似疾风骤雨,但仿如丝丝春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田。

让学生知道批评是为他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学习方面,有良好行为得到奖励的学生比有不良行为受到惩罚的学生学得快的多,而且也更能记住所学内容。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多鼓励少斥责。但是批评既然是照亮学生的巨镜,那么有些批评也是必须的。我们不能一味的迎合,赞扬学生。如能巧妙地恰到好处地提出建议,既不伤到学生自尊、引起反感,又能起到批评教育的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觉得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只有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亲人,是知己,才能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真正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全文阅读

也谈批评教育

【摘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关键词】批评教育;表扬;情感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多鼓励少埋怨、多表扬少批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还能用表扬来蒙蔽他们的过错吗?这样下去的结果会好吗?其实,批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老师批评学生,是为了唤起学生的警觉,限制和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并使之及时纠正从而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常规方法”。艺术地使用批评教育,不仅能指点迷津,更能启迪心智。在此,就我个人的感受,谈一些真实的体会和想法。

1 目的明确。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事而不对人,不应是发泄解恨,而是为了学生更健康地成长。批评就应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错,什么是对,引导学生走向进步。

2 言辞慎重。“一句好话三冬暖,一句恶语六月寒”,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要注意言辞。在批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多为言语交流,可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批评艺术的核心,教师批评学生的言语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批评教育的成效,因此教师批评学生时言辞一定要慎重。比如:“你真是咱们班的害群之马,我怎么会遇上你这样的学生!”,“你永远也学不好,你要能及格,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些定性的话、消极的断言,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学生的主体性。有时,班主任一句伤学生的话,就可能使学生永远不能原谅老师,产生对立的情绪,教育工作就更难进行了。有意义的批评是要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发表意见,甚至可以和老师有不同意见,激发学生自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次批评可以是一次师生共同进步的机会,只有当我们真正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敞开心扉,献出挚情,我们才能取得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的双赢。

3 倾注情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理解、尊重、信任和爱护之心,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老师的批评要发于内心深处,出于真切关怀,学生才乐意接受,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4 饱含期待。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变化,教师饱含期待情感的批评,往往会收到奇效,使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你很快就能改过来的!”“再坚持下去,你就成功了!”这种尊重、期待式的批评,学生听了不但不会灰心丧气,倒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5 先扬后抑。即先表扬后批评,当学生犯错时,为了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批评之前,老师先表扬学生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绩或表现出的优点,然后再批评学生当前存在的缺点错误,希望学生改正。这种表扬在先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先得到良好的积极心态,为后面的批评做铺垫,使批评的效果更好。人才学家卡耐基说:“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表示赞赏后,再听到批评,心里往往好受得多”。所以,首先肯定其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再进行激励,这样,不但学生容易接受,而且会增添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有一次,一个学生在扫完地以后,垃圾没有倒而是放在墙角边,于是,老师这样批评他:第一步――赞扬:“今天的地面扫得很干净”,第二步――提醒(实为批评);“只是还有一个地方需要再完善一下”,第三步一激励:“这是个小问题,我相信,以后不会再有了”。听完老师的话,这个学生立即把垃圾扫起来倒掉了。

全文阅读

批评教育学前教育论文

一、引导学生在对儿童批评教育时收起负面情绪

很多学生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很可能因为儿童的种种错误而“大发脾气”,认为儿童的行为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是在为自己找麻烦,所以对儿童进行批评教育时会产生负面情绪,将自己心里的“委屈”一并发泄给儿童。儿童对于教师批评反馈行为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儿童会对教师的批评感到恐惧,尤其是教师的批评行为中带有负面情感特征的时候。教师的负面情绪会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传达给儿童,让儿童觉得教师是在讨厌自己,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在接下来与老师的学习与交流中埋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对教师接下来的管理有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先收起自己的负面情绪,再对儿童进行批评教育。要让学生明白,对学前儿童耐心教育管理是自己的职责。教师需要为儿童提供安全、舒适的心理环境,在此基础上学习、成长,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在对儿童进行管理教育时注意说话态度,即使自己很生气,也应该在批评中掌握说话表达方式和艺术性,在儿童心里真正塑造启蒙教师的形象。

二、让学生了解适度批评的重要性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明白学前教育中,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应该认真了解儿童行为的原因,有许多行为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教师不应对儿童进行深度批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这样的行为再次发生。应该循循善诱,用平和的语言告诉儿童,这样行为的错误性和这样的行为长期下来会造成的结果,在对儿童进行讲解之后,可以做出一种期望或向儿童指明如果再次发生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教训。教师要认识到学前教育中批评不需要谩骂与侮辱,教师对幼儿要该奖则讲、该罚则罚,奖惩并济且奖惩适度,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抑制儿童的不良行为。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各种学前教育中教师对学生过度批评的案例,通过各种新闻、社会调查结果、调查报告等,告诫学生对幼儿深度批评的负面影响,并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批评的度。

三、引导学生在对儿童的批评过程中渗透情感关爱

在课程教学中,应该从儿童的种种特性出发,让学生结合经历换位思考。让学生了解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简单性及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的情感发展往往具有薄弱性、可塑性、依赖性等特点。也就是说,儿童的情感体验比较单一、情感交流能力十分有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或干扰,其情感能力的发展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幼儿情感特点给我们提出了对其进行情感关爱的客观要求。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前知识,还要与儿童的生活细节紧密联系。儿童在学前教育中会进行集体吃饭、睡午觉、游戏等活动。教师要对每个活动进行规范管理,为了让儿童在生活性活动过程中得到放松,教师的管理模式需要转换。不仅作为管理者,还要作为每个儿童的关爱者,教师在进行这些生活活动的时候,应该给予儿童贴心的关爱,满足儿童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拉近儿童与教师的距离,让接下来的管理更容易。在学生了解了学前教育中教师工作的基本属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儿时进行回忆思考,让自己小时候出现过的无助、需要关爱的场景慢慢浮现,如果自己作为一名学前教育者出现在学前时代时,给予自己怎样的帮助与关爱。灌输关爱儿童的思想,使学生在实际工作时真正体会儿童的想法。如果教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那么对师范院校中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的培养就直接影响到“祖国花朵”的成长。在学前教育中,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是教师工作的一大方面,要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学会技巧,还需要师范院校的教师进行更贴切的教学方法体验和尝试。

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全文阅读

批评道德教育

“你近来怎么变得如此差,是不是交了一些狐朋狗友?还是见鬼了,中邪了?或者吃错了药,神经断路了?”

“老师,你连珠炮式的批评,顿时,我呆若木鸡。让我整节课再也没敢抬起头来!我伤心极了!也‘恨’极了你。老师,你可不知道,我刚上初中时最喜欢的是你教的这门功课呀,而今……”看了学生的这篇周记,面对孩子的内心的独白和呐喊,作为教育同行的我,内心别有一番滋味。

这几天我收集了一些关于教师批评学生的话,并整理归纳为七大类型:

1、逼迫型。“没有人请你来!滚!滚!”

2、孤立型。“全班同学都讨厌你,还整天笑嘻嘻的,感觉极好,真不要脸!”

3、鄙视型。“成绩差,又不遵守纪律,不如回家开小店去。”

4、揭短型。“肚皮鼓鼓却滴不出一点墨水,不如回家卖红薯。”

5、挑拨离间型。“希望爱学习和求上进的同学,不要和这样的人来往,否则会害了你的一生。”

全文阅读

绿色批评教育

“边老师,杨飞(化名)在楼道里跑,值周生给咱们班扣了一分!”我一听火冒三丈。从开学到现在,我们班的行为规范评比一直是100分,前几天我还在班上反复强调,做什么事都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而且同学们还讨论了如何做才是规范的行为。这一扣分,不仅仅评比会落后,争夺“免检牌”和期末优秀班集体的评选都会受影响,老师的脸面也……想到这些我更是怒火难平。

这时,杨飞回来了。我堵住他的去路,怒不可遏地质问道:“你刚才是不是在楼道里跑来的?”

他满不在乎地说:“没跑!我是快走!”

“快走?那为什么值周生说你跑来的?”

“边老师,他还跟值周生嚷嚷呢!”同学们纷纷给他告状。

“没有!我没有!”杨飞大喊道。

我越听越生气。于是,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毫不客气地斥责他:“你给集体丢分就是不对!还狡辩!”同学们也在一旁不停的指责他,表示对他的不满。

平日怎么批评也不哭的他,这回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不住地落在地上。此时的我,看到他哭了,才稍稍地消了一点气。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