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批评

批评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批评与批评家

摘 要:艺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同步,时间跨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艺术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繁荣阶段。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必然带来艺术事件的膨胀,批评(特指艺术批评,下同)作为对于艺术事件作出回复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不能缺席。中国的批评是有历史传统的,臧否人物之风尽管在六朝时期最盛,但是除特殊时期外都有一个较为平和的批评氛围。批评作为艺术发展的参考信息的历史不同于中国固有的批评,从人格批评转移到作品批评最终到事件批评是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的。

关键词:批评;批评家;艺术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45-02

中国现代意义的批评是“”以后才建立起来的,85新潮美术运动时期,作为冲破“一元传统”的旗手,出现了一大批批评家。这个时候的批评家固然今天已经成为我们批评界的重量级人物,但是当时却是在各自职位上工作兼带从事批评(或说“写文章”更准确些)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是杂志社的编辑们,或许是艺术院校的师生们,也或许是研究院的研究者,再或许是什么单位的闲杂人等,总之不是自诩为批评家的人。百废待兴的时期涌进了西方几千年的思潮,尽管对于每个这个时期的年轻人而言流行的不过是几百本书,但是它们背后的文化积累足以颠覆自己几十年学习的一套理论,于是对于现实改革的言论涌现出来。批评家自然是写了大量的批评文章,但是仔细考察这个时期的批评文章,艺术家自身的批评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建构的草创期就是把从西方理论中学习的东西拿来直接在中国艺术改革中进行实验,无论这些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总之对于中国艺术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作用。批评在这个时期就是介绍、归纳梳理、总结和指导,当代艺术的创作和批评是在一条战线上对于不合理开战的,诸多未开发的阵地被占领了,同时也抢夺了许多阵地。

89艺术大展之后的艺术进入短暂的休眠期,但是短短三年时间批评却取得了根本性的转变。如果说`80年代批评是大家都在用别人的理论共同面临中国艺术发展的问题的话,那么`90年代最大的不同就是批评家的真正独立和中国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尽管这种新建立的体系还十分粗糙。批评家理论的支撑是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和批评家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中国批评界的山头现象是这个时期发展的必然产物。`80年代批评人物的分流是因为相当一部分人出国发展和中国艺术发展与国际接轨。利益存在必然带来纷争,观点不同则出现群体分化。批评不是简单的信息提供,而是理论操纵的时候批评家的领导地位也便确立了。

90年代末一批新的言论出现并没有引起批评界的关注,但是时间推进21世纪两件事情的出现就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批评以及与批评相关的问题。一大批`70、`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参加到艺术批评中来,他们或许是艺术史论专业的科班出身,或许是艺术家转行,或许是中文、外语等专业人士的半路出家,总之批评界似乎一下热闹了起来。`80年代的美术运动是因为一批重要的杂志支持和参与其中,`90年代的杂志则逐渐蜕变成卖版面的盈利性机构,`90年代末网络的普及促使平面媒体的变革,从而使改革后出现的新杂志和网络共同带来了媒体新时代。批评新锐们纷纷出现,新媒体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时间批评如潮,但是我们的批评真的进步多少?在量的背后质有多少改变?追随自己师长或挑战某个权威出现的新锐批评家们是否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批评体系?一系列的新事件必然带来相关的问题,赢得了眼球之后是不会走路还是走的更好了这是`70、`80年代出生的青年批评家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批评的公众化

网络作为交流平台把大家的距离从空间和时间上一下浓缩到很近,博客、论坛、社区以及各种网站把信息的传播面和传播速度仅仅是系于一念之间和一个敲键盘的动作。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背后大量的工作却是一些不知名却与此有关的人们进行操作的。在不愁东西发表问题的情况下批评自然是成为一个普遍化的行为。

全文阅读

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改进工作的重要保障,是一门综合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表演学等多种学科的艺术,包括批评、自我批评、表扬和自我表扬四个层次。笔者根据多年来参加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的经验,总结出了对这门艺术的一些粗浅心得。

一、基本原则

下级应当歌颂上级,上级可以表扬下级,适当表扬自己,同级之间应自发地积极地互相表扬;下级要谨慎地批评上级,上级要科学地批评下级,灵活批评自己,同级之间可以无伤大雅地互相批评。

二、基本要领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措辞和语气直接表明了你的立场,是影响气氛和结果的主要因素。笔者从普通干部的角度,介绍一些措辞、神态及动作要领,具体运用时可灵活掌握。

(一)批评:批评他人之前务必先表扬对方一番;转折时应作犹豫状,神色飘忽不定,给人一种欲言又止、左右为难的感觉,可选用“当然,也有些许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委婉措辞进行过渡;批评时须作诚恳状,神色镇定自若,给人一种语出肺腑、坦诚相见的感觉,尽量使用“我个人认为”、“偶尔发现”、“可能存在”等模糊措辞淡化攻击性;批评之后应作自责状,神色忧郁黯淡,给人一种打在你身、痛在我心的感觉,应使用“说得不对请多包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家之言不尽准确”等谦虚措辞进行收尾。

(二)被批评:在对方开始批评之前要笑容可掬,一副广纳良言,谦虚淡泊的高姿态;被批评时要唯唯诺诺,一副低三下四任人宰割的熊样;被批评之后要感恩戴德,一副承蒙教诲受益匪浅的谦恭状。

(三)表扬:作为普通干部,由于地位不高,在歌颂领导时,应当避免有溜须拍马的嫌疑,不可开门见山,要拐弯抹角地进入主题;不可平铺直叙,要引经据典地进行赞美;不可简单贫乏,要洋洋洒洒地加以描述;不可言不由衷,要声情并茂地直抒胸臆。而夸奖同事时,不可拐弯抹角,以免显得婆妈;不可引经据典,以免显得卖弄;不可洋洋洒洒,以免显得累赘;不可声情并茂,以免显得虚假,只须直接、简洁、明了、平淡即可。

全文阅读

批评与自我批评倡仪书

全体员工同志们:

曾经大力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他说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

一个人有点缺点、毛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以致小病拖成大病,甚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敢于亮丑,严于解剖自己是自我觉悟的表现,是进步的开始,得到的将是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和肯定。

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是关心和帮助同事的善举,得到的将是同事的理解和感激。

虚心地、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展示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和知错就改的勇气,得到的也将是自己的进步和同事的信任。

批评与被批评的活动中,每个人都是批评者也是被批评者。批评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反省。人不但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还要有一对会聆听的耳朵,更要有一颗常思己过的心!批评者需要反省,被批评者也需要反省。不知反省、不思己过的批评者和被批评者都只是空口说白话的人。一个人要反省,一个企业要反省,一个国家也要反省。所谓的反省就是思考自己的过错。一个人常思己过,社会就多一份安宁和谐;一个企业常思己过,就会不断发展和壮大;一个国家常思己过,国家就能繁荣稳定,人民生活就会幸福安康!唐朝之所以能有“贞观”盛世,是因为魏徵与李世民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君一臣成就了千古佳话。

全文阅读

从生态批评到环境批评

摘 要:生态批评是自90年代在北美诞生,短时间内就开始迅速向世界范围内扩展的一中新兴批评流派。劳伦斯・布依尔是美国生态批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布依尔的生态批评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自然,而是还包括城市、人类等,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更确切的名词――环境批评。

关键词:生态批评 环境批评 环境无意识 地缘感

20世纪90年代初,生态批评成为一种文学批评流派,这之后它显示了持久的生命力,并涌现出了一大批非常有影响力的生态批评家和生态批评专著。考察生态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生态批评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如首先探索“生态诗学”的约瑟夫・密克,第一个提出“生态批评”概念的威廉・鲁克特,以及格伦・沃夫、安古斯・弗莱彻等。这其中美国著名生态批评学者劳伦斯・布依尔(Lawrence Buell)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连续出版了一系列生态批评专著,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逐渐成为了一位在西方生态批评领域中颇有影响的学者。他于2005年推出了其重要学术著作《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The Future of Environmental Criticism:Environmental Crisi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以别具一格的视角挑战了传统的生态批评概念。在此书中,布依尔首次将生态批评分为第一波浪潮和第二波浪潮,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第一波生态批评浪潮着重研究自然写作,关注非人类生命,亲近自然科学,疏远人文科学;第二波生态批评浪潮则着重自然与城市的对话,关注濒危人群与物种,批判工具理性主义,积极吸收人文科学的思想。”布依尔在此基础上给了第二波生态批评一个新的名称――“环境批评”(environmental criticism),这对生态批评是一个重大和必要的进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从生态批评到环境批评,术语的变更和转变其不可逆的趋势和原因。

一、文学的环境化转向――环境无意识

1972年,约瑟夫・密克在其专著《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第一次提出了“文学生态学”,他这样解释道,“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生物主题和关系研究。他同时是挖掘文学在人类生态学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的一种尝试”。而生态批评这一术语是1978年由威廉・鲁克特在他的论文《文学和生态学:生态批评实验》中创造的。鲁克特认为,生态批评指的是“把生态学和生态概念应用于文学研究”。此后谢里尔・格洛特菲尔蒂又提出一种更为成熟的定义,“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大相互关系之间的学问”。正如女性主义批评从性别意识的视角审视男权中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掠夺,马克思主义批评从生产方式和阶级意识的角度抵制人的异化一样,生态批评研究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而其围绕的核心是一种对人对环境的责任感。

一般来说,文学理论都会考察作家、、读者、文本和世界的关系。传统的文学理论中“世界”指的是人类社会,生态批评则把世界的概念扩展到了整个生态圈,把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但是,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都有意识无意识的开始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文学研究和创作都开始向环境转向。

早期的生态文学作家从事的是一种自然写作,其写作成果被称为自然文学。自然写作的历史可以概括成这样一个故事:它企图通过巩固自然客体,来抢救和稳定在现代化面前硕果仅存的野生自然部分。他们封闭在自然的圈子内与世隔绝,大多对真实自然世界进行了密集而精确的再现,偶尔会加入部分虚拟的描写。他们主要的描写对象是自然环境,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梭罗的《瓦尔登湖》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文学创作和研究的范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态――大自然,更开始关注城市环境,远郊环境等。生态危机问题不再只存在于大自然中。如瑞秋・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种用忧伤而抒情的笔调描述了一个的故事,美国中部曾经一个美丽热闹的小镇,但是现在草木枯萎,小鸟鱼虫不见踪影, 居民纷纷离奇死去, 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一种被称作DDT的农药。所以生态问题已经不止存在于自然中,城镇中也会面临。近来的北方城市严重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关于“环境危机”的讨论也可以同样说明这个问题。

全文阅读

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

到公司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我们商业公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虽然在开会之前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但直到会议开始,心里还有很多的不安,也可能是生怕同事及领导尖锐的批评会使我难堪,但在开会之前张总的动员让我稍稍打消了部分顾虑,但心情还是非常的忐忑。

在会议进行中,看到大家都在积极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过程之中都没有丝毫的顾虑,都能直接找到每个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随着会议的不断进行,我也完全放开了,大家是一个集体,我们都是亲爱的同事,虽然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但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此次会议,发现每个人身上的不足之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我发言指出同事存在的问题时,我能看到也能感觉到每一个同事都在认真地倾听,并能虚心的接受,大家毫无顾忌指出每个人存在的问题,畅所欲言,将此次会议推向了高潮。

同事指出来我存在的问题有两点:1、在工作中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工作较为强势;2、缺乏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首先,同事对于我的两点批评意见我认为非常准确和到位,就像张总最后总结发言一样:在工作中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工作强势其实就是工作方式简单粗暴,在处理问题时不问明原因,不分析问题,直接按照自己的方式武断的处理问题,这样往往使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而且还容易激化矛盾;缺乏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对我来说确实存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还有报喜不报忧的缺点,再深一点就是害怕承担责任,并缺乏请示与汇报的意识。对于以上两点,我会在平时的工作中改进。

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首先,对于批评,我们必须要有愿意接受别人持续长期批评的态度,并学会快速调节自己的心态。我们必须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并且可能是持续的批评,不是一次、两次的批评,因为一般人能够接受别人偶尔的批评,但不能接受别人长期的批评,所以时间长了以后,就会自暴自弃,以为自己真得不如别人,就会丢失进取心,这样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一个人就不能真正了解自己,就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而不能更快地提升自己,则会使自己慢慢地被淘汰。当然,别人批评自己时,可能会给自己当时带来不快乐,所以一个人必须学会快速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一直处于工作的积极状态,不能因为批评而消极地工作。一个人消极地工作,最大的受害者还是自己本人。

其次,对于自我批评,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的功课。如果一个人不能学会自我批评,时间长了就会养成目空一切、夜郎自大的心态,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这样就必须会使自己落后于别人,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古人云:“日省吾身。”所以我们要想使自己进步得比别人快,就必须学会每天对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每天要进行思考自己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自己的目标是否实现?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地方如何改善?

通过本次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对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有了一个更加清醒地认识,同时也会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自己的缺点,并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改进。

商业公司营运部-董永胜

批评与自我批评

全文阅读

只有“好批评”和“坏批评”

最新一期的《南方文坛》,刊登了两位女性青年批评家申霞艳和项静的对话录,其中有一节是深谈“批评的文体意识”。难能可贵的是,两位青年批评家在对于如何将“写下的东西传达得更远”上,反思的触角尖锐而清醒。

比如对于“学院派批评”的普遍诟病,她们认为,学院派、学术化,这些都应该是中性的词语,之所以成为指摘别人的判断词语,是我们自己的写作方式出了问题,并且连累了它们。“学院派受诟病最根本的原因是很多批评家缺乏审美能力,没有见地,没有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清醒认知尤为难得。我们常见的情形是,大众批评和学院批评严重对立,前者虽能呼风唤雨吸引拥趸但缺乏学理支撑,后者虽然振振有词引经据典却鲜有粉丝支持。能否有这样的“嫁接”呢――学院派以其扎实的学养,介入大众批评,以深入浅出的文学笔法,提高大众批评的趣味和品位,而不是孤芳自赏,囿于小圈子内?

这样的案例是有的,比如两位批评家推崇的梁鸿与毛尖。梁鸿“在克服困境困惑时做出了具体的行动,努力寻找跟自己内心情感相匹配的写作方式,而不是在旧套子中继续绕圈,自我循环、重复。梁鸿的转型具有示范意义,批评家有很多路可走”。而毛尖“以专栏的方式,跟大众跟现实生活短兵相接,比起传统的文学评论,她拥有大量的读者和粉丝群。相对于作家,文学批评家其实是有忽略读者嫌疑的,至少没有明确的读者意识”。青年批评家对“忽略读者”的反思,十分重要,学院派批评之所以会受到“连累”,主要在于缺乏读者意识。

不过话又说回来,创作也好,批评也罢,谁不希望产生社会影响?然而不少批评家即使有“读者意识”,也未必有“吸引读者”的才能。毋庸讳言,有的批评家能够适度转型,而有的根本转不了型,即使操持其所谓的“学院派批评”,也是味同嚼蜡缺乏学术含量。文艺批评不是象牙塔中的产物,它必须直接面对具体文艺作品,你再怎么“学院派”,也得将“学院”所得,化为你的骨血,成为有血有肉的文字。严格地说,文艺批评家就是作家,文艺批评的文字,应该属于文学范畴。

我的华东师大中文系导师、著名作家和文艺理论家许杰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写过一篇著名文章,题为《文艺批评首先应该是文艺》,他说,“谈到文艺批评,我认为,它首先应该是文艺,是文艺作品之一种,是富有文艺性的评论文字”,“如果从文艺批评中抽去了文艺性或艺术性,它失去了艺术的美感趣味和感人的能力,这可能也可以称为一种批评――如同人生批评、社会批评或思想批评――但不一定能够称为文艺批评”。在他看来,文艺批评的批评对象是文艺,即便你的论述是对艺术作品作出价值论断,或者对艺术手段的是非得失进行剖析,也不应该是冷冰冰的“纯学术用语”,而是应该将思想性融于文学性之中。所谓批评家的“文体意识”,或许就是:自觉地将你的“文艺批评”,不要写成“人生批评、社会批评或思想批评”,而是具有文学的特点,理性与感性共舞,哲理与诗性齐飞,读之可喜,阅之开怀。

我很赞同青年批评家项静的表述,她说:“我对学院派与非学院派没什么偏见,而是觉得只有一个标准:好的批评与坏的批评的区别。无论我们的旨归是什么,心中的尺度是什么,总是要落实到文章中去。”这让我想到曾经以《辛德勒的名单》《角斗士》摘获两枚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好莱坞制片人布兰科・勒斯蒂格曾经的“名言”――他在回答记者“你怎么看待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提问时,如是答:“我的回答只有一个,没有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只有好电影和坏电影。你不能掩饰自己拍得不好的电影,而把它称作艺术电影。”我想同样的道理,你不能掩饰自己写得不好的批评文章,而把它称作学院派批评。学院派也可以文采斐然,非学院派也可以思想精深。骏马还是劣马,都要拉出来遛遛才知道。“好的批评”其实是对学养、思想、文采、技巧全面综合考量的佳评,反之“坏的批评”就是综合差评。文章摆在那儿,读者自有公论,就像电影放在那儿,观众自有选择一样。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常常是“商业”和“艺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是“商业的艺术”和“艺术的商业”。融汇得好不好,就看你的功力,没有任何借口可用,最终判断就是“好电影”或者“坏电影”。

我想,批评文章亦然,只有“好批评”和“坏批评”。

全文阅读

艺术的批评,有效的批评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可能不犯错。尽管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多鼓励学生,但我认为,学生的优点应大力表扬,但面对学生的缺点,该批评的还是要批评。批评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常规武器”。这种武器使用得好,其教育效果就会如愿以偿,使用不好,就会事与愿违。因此,对教师来说,讲究批评的艺术,是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的标准。下面我就谈谈批评应具有哪些艺术。

一、不指名道姓,用眼神去批评

对那些时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应采用不指名的批评。例如上课时,可能老师要讲的内容较多,时间较长,而自控力稍差的学生,就会忍不住开小差,这时,你不必要怒声呵斥,只需要一边讲课一边用眼神提醒他,醒目的同学一般能回过神来。若不行,就干脆停顿下来,用严厉的眼神注视着他……此时,全班学生会鸦雀无声,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也会随着你的目光望向开小差的学生……这种情况下,基本没人敢再“造次”了。这招在课堂上特管用,可见用眼神批评学生的威力真不错!无声胜有声!

二、个别私下批评教育,“入骨入肉”

对那些违纪较多较严重的学生,需要严厉批评的,仅是不指名批评是不到“肉”的。但如果众目睽睽下批评他们,他们通常觉得老师在失他们的面子、伤他们的自尊心、视他们为“眼中钉”。双方火气一来就容易造成僵持,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使这些学生变得更叛逆,甚至与你对立,影响上课,造成教师难以下台。面对此种情况,不能采用急于压服学生的硬办法,而是应作冷处理。我通常是在下课后,人少的地方,比如教室、校园里的大树底下,一个一个找他们批评教育。有些学生的坏习惯形成已久,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改好,所以这要求教育者要理解,要有耐心。给定时间,制订计划,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哪怕学生只有一点点成绩,只有一点点进步也要鼓励。此时,批评教育的目的就容易达到。例如,我班的汪××、李××在第一学期早读经常迟到,课堂上不是窃窃私语就是睡觉。我前前后后找他们谈话了十多次,最后他俩终于“忍无可忍”:按时上课,专心听课。毫无疑问,他俩的成绩也赶上来了。他俩还开玩笑说:“老师的唠叨就像刀子架在脖子上!”实际上,这样的批评方式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诚心诚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心都是肉做的,哪有不感动的呢?

三、无声批评,证据确凿,暗藏玄机

学生犯了错误,有时他自己都不明白,糊里糊涂的,老师如果没有事实根据,空讲几句批评的话,就达不到矫正的效果。例如宿舍或教室有同学嘈吵,你一进门就说:“不要吵!安静下来!”有时他们当你不存在,或即使静一下,你一离开,他们又吵了。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因此,我经常随身带一本学生违纪记录的笔记本,有同学违纪,就瞪他几眼,再不改的,就走到他跟前轻轻敲几下他的桌子或拍下他的肩膀,在笔记本上记上他的名字,一声不响地走开。我不开声,他摸不准我将会怎样处理他,而且还留有“案底”,反而更怕。我就遇到了这么一位学生,他是全级出了名的被称为屡教不改的“牛精”。每次他犯了错误之后,总是“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干,还摆出一副老师冤枉人的架势,有好几个科任老师都拿他没办法。针对他的个性,我每次批评他之前,一定从各方面掌握他犯错误的所有材料,不放过一个小小的细节,然后告诉他,他犯了班规、校规中的哪几条或《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哪几条?他见我每次都说得有根有据,反复几次下来,他的侥幸心理和倔劲就渐渐弱了,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进。

四、表扬式的批评

全文阅读

修辞批评之批评修辞

【摘要】批评修辞,又称意识形态修辞批评、后现代主义修辞批评,是修辞批评的一种形式,强调透过修辞话语符号发现其背后的理想观念、价值观以及其中暗示的假设。批评修辞学大体分为两个领域:一是针对话语霸权进行批评的传统意识形态批评,二是针对日常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批评的自身批评。

【关键词】批评修辞;范式;局限;修辞批评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西方修辞批评逐渐发展,如今修辞批评与修辞理论交织在一起,成为修辞理论与实践之间一个相当重要、不可或缺的领域。然而,我国对于西方修辞批评,尤其是当代的修辞批评几乎还是空白点[1]104。近几年来,我国修辞学界一批年轻的新生代对修辞批评作了颇为有益的引进和探讨,但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均远远未能体现西方修辞批评的研究成果,甚至一些核心的概念术语也厘定不清,例如“修辞批评”与“批评修辞”之间鲜有论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拟重点对“批评修辞”与“修辞批评”的区别,特别是“批评修辞”的范式和局限等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批评”的内涵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批评”作为普通词语,本身均具有“挑剔、贬低、否定”等负面意义。然而,在学术研究领域中,“批评”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具有与普通词汇不同的特殊含义。在诸多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批评”的定义多与某种学派或学说的综合性理论密切相连,既可以指运用某种视角或方法对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诠释或评论的理论与方法,又可以指这些理论与方法在特定领域中的主观或客观的诠释或评论过程或行为,还可以指相应的学科或研究领域。作为专业术语的“批评”,至少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批评不是非专业的、普通意义上的吹毛求疵,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还可以是中性的;(2)批评行为揭示的内容一般较为隐晦,不易发觉;(3)批评是主观的评判,但批评家个体或群体均试图更加客观、公正、有效。

“修辞批评”的内涵

术语“修辞批评”是由“修辞”与“批评”复合而成。现代西方“修辞批评”的创立者维切恩斯在其奠基之作《演讲的文学批评》中,把“修辞批评”界定为“对演说者将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听众的方法所作的分析和评价”[2]6。亨久克斯等在选编的《修辞批评:方法与模式》序言中把“修辞批评”界定为“对口头或笔头形式的信息性或说服性语篇所作的分析、解释以及评价”[3]26,将修辞批评的对象从以说服性为特征的演讲语篇扩大至说明性语篇。当代修辞学家坎贝尔在《当代修辞批评》中将“修辞批评”定义为“对说服性语言运用所作的描述、分析、解释以及评价”[4]76。20世纪最著名的修辞学家肯尼斯·博克认为,“修辞批评考察的是想象性作品并将其作为对情景中所产生问题的策略而独具风格的应答来分析”[5]2。当代修辞学家福斯在《修辞批评:探索与实践》中指出,“修辞批评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它系统考察和解释象征及人工制品,目的是为了理解修辞过程”[6]16。

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西方修辞理论得以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语言哲学和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符号学、诠释学、新语用学、论辩理论以及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人类学甚至所谓的硬科学”[7]6,修辞学从最初的演讲术横跨到语境学、语体学、风格学、文风学等多门学科,研究对象也由语言修辞手段、修辞格、语体风格、言语接受转向修辞行为、修辞交际过程、修辞运作规律的研究[8]52。如果把话语扩大到一切象征行为的话,修辞学则是研究用一切象征行为去劝说听(读)者的学问,是研究人们用符号尤其语言在他人身上诱发合作的学问,这就是当今西方非常流行的修辞观[9]24。

全文阅读

小议“批评与自我批评”

前些日子与一亦师亦长的党内理论家畅谈,他的一些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别是他深深惋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来能得到很好的发扬,更是引起了我的思考。以科学发展观看,批评和自我批评既需要勇气,也需要环境。

批评。对他人(当然也包括“事”)提出批评,不仅可一逞口舌之利,一泄心中郁闷,说不定还能博得令名,沽得清誉,如魏征直言敢谏,之批《海瑞罢官》。但以言贾祸,以文字招狱者也不在少数,如司马迁之被宫,坡之被贬。可见批评对批评者来说,高风险与高收益是并存的。

对被批评者,因为有批评者的存在,不论是做官经商还是写文章,他必然十分小心。若人人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政治昌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顺理成章。如果他稍不注意,逾出了常规,就难以逃脱批评者的眼睛,口诛笔伐自不用说,身败名裂也并非没有可能。当然,如果批评者居心不良,以打击被批评者为能事,被批者就此消沉的结果也不少见。

有一点是肯定的,社会需要批评者,需要批评的风气,因为批评就是舆论的监督。但正如前文所述,批评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如何降低批评的风险,让人敢于勇于批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创造一个批评的环境。

魏征的时代并不是理想的批评环境,因为他只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素质。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有一句名言:“民主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种制度。”一个良好的批评环境必须有民主和法治的保障,实行真正的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理性健康的批评之风自然会真正兴起。

自我批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省”是总结与反思。“省”是自律,是内心的自我批评。人能做到自省,相当不易,自省同时也是提高道德与修养的必由之路。自我批评源于自省,但又高于自省,是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没有深刻的自省,自我批评只是形式主义;自省是个人内心活动,但自我批评是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的,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自我批评仅有勇气还不够。如果做了自我批评,得到的是嘲笑、指责、恶评,名誉受损,社会评价降低,恐怕没有人会愿意再来一次自我批评。如果做了自我批评,实现了心灵的沟通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个人修养进一步加强,单位运转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党社会基础更加牢靠,社会的和谐程度进一步深化,自我批评必能蔚然成风。

梁启超曾说过,“独善其身”谓之私德,“相善其群”谓之公德。中国的道德发达虽然久远,但偏重于私德,而关乎社会、国家的公德还需加强。道德的发展应以固其群、善其群、进其群的公德为旨归。法治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两者不可或缺。

全文阅读

《批评万科》引发的“批评”

“万科是中国屈指可数的房地产企业,这是谁都无法抹杀的事实。王石是中国优秀企业家群体中的一员,这同样是谁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蔡鸿岩批评万科究竟为什么?”房地产高级经济师、财经专栏作者章林晓对老蔡率先开“批”。

主流媒体全面开“批”

“或许媒体都特别喜欢搞人的眼球,号称就是‘挑事’……‘批评万科’没有锚,但不能总去批评,也别总拿人家万科说事,提建议或许会更好。”北京住总天麒投资公司市场部总监陈辉为万科鸣不平,但《华夏时报》的书评作者则认为:对“领跑者”万科近年扩张、异动情况的深入观察,仅仅是老蔡选取的一块“切片”,从中透视出的是,房地产10年超高速发展的背景因缘,以及近两年楼市大起大落的幕后动因。无论反驳或支持,至少表明一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批评万科》,也会有更多人去批评万科,在批评中摸清房地产市场变换的本相。

《批评万科》从3月中旬面市开“批”后,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当当网、卓越网等渠道全面铺网发信,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日前上架后已有多人问寻,而此前该书早已在《社科新书目》、《中华图书商报》上做了全国范围的图书征订,甫一开“批”,即引发全城热议。

纵览近日各大主流媒体,包括《华夏时报》、《京华时报》、《北京晨报》、《中国消费者报》等在内,相继推出了《批评万科》一书面市的相关报道,报道均评价此书“除了检讨分析中国房地产行业及市场近年‘过山车’式的变动外,更从中国城镇化战略布局、城市规划、政经体制及社会人文角度反思房地产出现的问题及未来应对的办法”。

名人名博“评”万科

自《批评万科》广泛在业内散播开来,众多牛博与媒体评论人纷纷落笔抒发心中所感。其中不乏异议者,对“批评”的言论不甚苟同。

《华夏时报》慈冰名为《为什么要批评万科》的书评开篇即质疑:“如果让万科选一个最不喜欢的媒体人,估计蔡鸿岩就是首当其冲的那个……更何况,老蔡最近写了本新书,标题四个大黑字就是――《批评万科》。即便书的副标题表明,本书的主旨是对‘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反思’,老蔡也从城市化布局、城市规划、政经体制以及社会人文等角度提出16大反思,求解房地产发展的趋向大计,但不能否认的是,最先触动读者神经的依然是‘万科’二字,或者是,老蔡究竟意欲何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