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精选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1篇

1.城市品牌的含义及功能

美国杜克大学KevinLaneKeller教授在《战略品牌管理》中对城市品牌定义如下:“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了解和知道某一区域,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座建筑之中,让竞争与生命和这个城市共存。”城市品牌是城市吸引人们的系统标志,它包括城市的名称、环境,城市的企业、产品、服务,以及城市形象、个人等。直观而言,城市品牌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感知,是城市整体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市民对城市、对其生活方式的自信心、自豪感及未来远景的表达。

城市品牌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吸引更多投资者和人才的关注;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有利于开展对外的交流和合作,也有利于本地区企业的发展。总体而言,城市品牌具有如下基本功能:(1)标志功能:城市品牌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牌。是城市间区分的标记,在观者看来,城市品牌的主要功能是一种速记符号。(2)象征功能:城市品牌是复杂的城市象征。这种象征因市民和观者的印象及自身内涵界定最终目的是创造可供识别的差异性。(3)认知功能:城市品牌是观者对城市的知觉。城市品牌是城市、市民、观者关系的载体,当观者对城市品牌有了积极的态度,城市品牌就能在观者心中形成正面影响。

2.城市品牌营销的含义

城市品牌营销是城市整体形象的营销,是城市决策层对城市整体性、独特性卖点的宣传推广活动。城市品牌营销是指城市营销者对城市的品牌特征的系统营销,包括对城市环境、经济、文化、精神等功能的战略规划、调查研究、形象定位、品牌设计、推广传播、经营管理等。这个过程也是城市营销者向观者传递城市品牌形象及内涵,建立城市知名度、忠诚度和美誉度的过程。

有些城市品牌自然而有,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出来的,无需刻意树立。但一些城市品牌,特别是发展历史较短,文化底蕴较薄的城市,则需要从经营中锤炼。作为只有三十年历史的年轻城市,深圳应积极树立鲜明的品牌形象,让市民和观者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品质和特色。

3.深圳城市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深圳综合竞争力名列第二,城市总体品牌名列第三。书中点评,深圳在显示性指标中,质量、就业、规模和结构指数名列前茅,生活质量水平、就业机会排名第3,但深圳的综合经济效益状况不佳,排名仅为77,产出效率、增长指数排名分别位于17位和19位。在创新环境,人才技术水平、财富水平方面深圳名列前茅,但深圳的社会环境竞争力排名仅为第54位,是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这说明深圳在经济发展中还亟待提高综合效益水平,才能落实“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奋斗目标。

深圳是梦想之城,是年轻人向往的城市。但深圳资源紧缺,人口密度大,城市发展历史短,文化底蕴薄,居民缺乏明晰的归属感。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这些问题已成为深圳进一步深化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深圳的城市经营需要进行多方面统筹兼顾、平衡发展,特别是要促进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步伐,使深圳人继续发扬勇于开拓的精神,使城市日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统一的城市品牌形象。城市品牌营销,是深圳提高综合实力的有效推动力量。

二、深圳实施品牌策略的SWOT分析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深圳的环境进行分析,通过SWOT分析为深圳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找到切入点。

1.优势(STRENGTH)

(1)政策优势: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将深圳划为经济特区,给予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深圳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力量。不到三十年内,深圳已建设成为基础建设完善、商业环境优良、制度相对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虽然优惠政策逐渐减少,特区“特”的精神依然存在,“特区”仍是深圳一张闪亮的名牌。(2)区域优势: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南接香港,东临大亚湾,西抵珠江口,北临东莞和惠州,是中国华南沿海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经济合作的中枢。西部通道的开通促进深港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香港城市品牌营销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是深圳学习的榜样。(3)产业集群优势: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了七个具有品牌优势的产业,品牌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明显。品牌产业辐射效应强,为拉动深圳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产业品牌效应与城市品牌效应互相促进。

2.劣势(WEAKNESS)

(1)资源贫乏:深圳可建设用地仅剩200多平方公里,存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人口急剧膨胀、环境质量也面临下降的威胁,原有支持深圳速度发展模式的众多生产要素、条件、基础已经弱化或者丧失。建立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的内在竞争力更为必要。(2)居民生活成本高: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居我国大中城市前列,美国美世咨询公司在2007年公布的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中,深圳居国内第三,制约了深圳的吸引力,降低了市民的凝聚力。城市品牌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积极的形象和提高城市的归属感。(3)文化底蕴薄:深圳经济建设速度很快,但文化发展的步伐远落后于经济。深圳外来人口超过总人口的90%,文化发展无统一基础。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文化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文化氛围是城市品牌的核心问题之一。

3.机会(OPORTUNITY)与威胁(THREAT)

(1)WTO与深圳对外贸易:深圳是全国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WTO关注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焦点。入世后深圳对外贸易取得迅猛发展,但同时也是贸易摩擦多发区。当前国际贸易争端中,非关税摩擦成为贸易争端的重点,非关税壁垒的内容与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品牌密切相关。(2)香港对深圳发展的影响:“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协议的签署,进一步提升深港合作关系。深圳可借助香港作为国际信息、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协议》也对深圳经济产生冲击,如关税的安排更有利于香港;同样的投资便利条件和零关税待遇,香港总体服务环境更好,跨国公司总部可能选择香港。面临香港的挑战,唯有树立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深圳才能脱颖而出。(3)珠三角区域化的机遇与挑战:珠三角地区是深圳发展的背景,为深圳的工业发展和转型提供良好条件。深圳工业化程度较高,制造业走向高新化,淘汰出去的工业可转移到周边城市,珠三角城市群将形成更完善的工业体系,但珠三角城市也逐渐成为深圳的主要竞争对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内地的大中城市也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在劳动力、资源、生活成本、环境等方面对深圳提出了挑战。

三、深圳城市品牌营销的具体策略

优势和劣势是内在要素,机会与威胁则是外在要素,通过SWOT分析后,可将深圳“能够做的”和“可能做的”进行有机组合。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向着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特区的开拓精神,发挥区域协同经济效应,展示作为中国“世界之窗”的迷人魅力;重点改善城市品牌建设中资源贫乏、生活成本较高、文化底蕴薄等薄弱环节,树立“构建创新体系,营造创新氛围”品牌形象;把握时代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推动城市的快速、良性发展步伐。

1.深圳城市品牌的定位

深圳临近广东省会广州,毗邻“亚洲国际都会”香港,清晰定位是城市品牌战略首要解决的问题。深圳的核心是经济特区,具有区位、政策和功能“三特”。从城市学角度来看,深圳与香港构成一个大都市圈,一方面向大陆辐射,另一方面向世界辐射。深圳需“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进一步提升深港一体化水平,建设世界级的“深港大都会”,体现出“改革开放之窗,创新活力之都”的魅力。深圳在政策和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个性,应继续发挥改革创新先锋作用,坚持并不断提升龙头产业的辐射力,以服务业、金融业、高新科技业为首,树立起区域国际大都会的品牌形象,以制度创新、形式创新、效益创新为品牌核心,更好的区别于其他大中城市。此过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定环境背景,为我国社会经济改革提供良好借鉴。

2.深圳城市品牌的塑造

一般而言,城市品牌的经营由政府及其相关职能机构完成。政府对整体城市形象进行设计,然后将具体落实工作交由对应部门实施。深圳需继续深化和细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各项标准,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文精神培育、城市品格塑造等方面坚持高品质、有特色。对于城市这一特殊形式产品,城市居民也是城市品牌的建设者和塑造者,因为人是城市的核心。近年来,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是深圳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深圳需进一步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不断积累城市人文厚度,培养市民的自豪感,让每个市民都成为一张锃亮的城市名片。

3.深圳城市品牌的推广

城市品牌塑造需要持久的积累,深圳品牌建设和推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除了运用一般宣传和推广手段外,也应当在市民和公众中进行传播。市民的言谈举止是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城市品牌策略由深圳全体市民共同实施,只有市民了解自己城市的最终目标,才能激发市民的斗志,鼓励市民为城市宣传做出努力。深圳是一个外向型城市,企业、商家与国内外接触的机会甚多,通过人与人的传递能更深刻地将深圳品牌深入人心。

4.事件聚焦策略的冲击

利用活动或事件,聚集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是城市品牌运营的重要策略之一。许多城市着力打造的“特色城市节”,目的就是要聚集世人目光,如南宁的“民族节”、青岛的“啤酒节”等。近年来,深圳举办的交易会、交流会越来越多,知名度和品质也不断提高,一方面能吸引国内外商家的眼光,另一方面也为深圳带来了新技术、新思想,促进深圳创新氛围发展。同时深圳给“客人”展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城市品牌广做宣传。2007年1月17日,国际大体联宣布2011年第26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办权花落深圳。这无疑为深圳的城市品牌营销提供了一次良机,通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能吸引全球的目光,借此良机将深圳的形象扬名海内外,获取长期软收益,是一个深圳城市发展的契机。

四、结束语

构建深圳城市品牌,需要在城市营销理论实践中不断创新,进行科学定位,培养民众的品牌意识,塑造城市独特个性,利用时代赋予的机遇,提升深圳的竞争力,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辉:城市营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刘彦平:城市营销战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杨玉梅:论我国城市营销现存的问题及其策略[J].技术与市场,2005(7)

[5]徐敏豪施向农:城市品牌营销有讲究[J].中华建筑,2006(11~12)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品牌;品牌营销战略;营销渠道

一、资生堂营销案例分析

1.资生堂品牌形象

“资生”一词取自中国的《易经》,坤卦中有“至哉坤元,万物资生”的说法,这一名称将先进技术与传统理念相结合,是资生堂品牌形象的反映。公司在1916年成立资生堂的设计部门,以富有独特装饰艺术风格的字母来设定资生堂名字的外貌,并以山茶花作公司标志,再加上富有阿拉伯色彩的花叶阔形来装饰产品瓶身。1923年资生堂开展连锁经营模式,加强作全国性的宣传,形象亦同时变得更加鲜明。据生理学家调查显示,在人们接受的外界信息中,83%以上是通过眼睛,11%要借助听觉,3.5%依赖触觉,其余的则源于味觉和嗅觉。一个品牌拥有好的视觉符号,它的成功已经完成了一半。在资生堂形象广告里,你总能感觉到在前卫的西方面孔下,蛰伏着一个神秘鬼魅的东方灵魂:冷艳前卫的浓妆眼角,旁逸斜出一丛水墨梅花……资生堂在自我包装上的精心雕琢和巨额投入,常常让企业形象的研究者赞赏不已。所以品牌形象是通过品牌营销活动建立的,受形象感知主体影响而在心里联想方面所形成的关于品牌各要素的图像、概念及态度的集合体。

2.资生堂品牌文化

资生堂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里,不遗余力地“努力创造真正有价值且质量超群的产品,帮助消费者实现他们追求幸福、欢乐和美好的梦想”。每个国家的文化习俗都不一样,资生堂都不会用强迫的手段让消费者认同自己,无论到哪一个国家它都不会说“你这样不好看”、“你要那样打扮”,而是通过品牌包装、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品牌文化,通过自己的广告、店堂和美容顾问向大家展示他们所认为的美,通过这种自然而然的熏陶,获得消费者认同,从而锁定目标客户群,所以品牌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之中的企业价值观念的综合。”

3.资生堂品牌营销管理

(1)品牌定位。首先是对中国市场推出专门品牌,资生堂进行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历时两年多的研发,推出了针对中国市场,只在中国生产、销售的品牌--欧珀莱,目前欧珀莱在中国的专柜就已达到三百多个,这一品牌也夺得了中国最畅销合资化妆品的宝座。看来资生堂的“针对市场”策略非常成功,其次是对消费者有效细分进行多品牌定位,增加了品牌覆盖面和目标客户群体。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购买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依据不同年龄顾客的皮肤状况不同,适合使用的护肤品的功能也不同,资生堂将顾客按照年龄划分为几个层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顾客提供不同品牌的化妆品。

(2)品牌推广。包括广告推广、文化推广、公关关系推广等,资生堂最突出的是文化推广,1937年资生堂建立了以资生堂标识为名的“山茶花俱乐部”,资生堂还通过自己的连锁店网络发行一本名叫“山茶花”的文化时尚刊物,不仅请来日本著名的文学家撰稿发表时评和散文,还介绍国内外最新的时尚潮流、旅游信息和艺术动态。现在山茶花俱乐部已经有900万会员,而《山茶花》杂志现在还在发行。资生堂对化妆品市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一般消费者不仅需要化妆品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更需要他们提供高水平的美容咨询服务。资生堂强调其各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咨询能力,能把化妆品店变成美容咨询室,为顾客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3)品牌创新能力。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保障资生堂能够不断研发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保障了集团的成功营销。资生堂是世界上科研实力最强大的化妆品企业之一,分别在法国、日本和美国设立了三大科研中心,其中日本横滨的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已经超越了皮肤研究的范围,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以及免疫学角度,对整个人体系统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进行深入的基础科学研究,保证了资生堂在未来化妆品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保证进一步发展全球化企业,推进全球性研发系统和扩张现有的海外研发基地领域,资生堂于2006年10月在法国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在那里研发中心将加强对当地消费者的肌肤、化妆习惯、美容意识等进行研究,并将根据地域情况结合现有技术尽快开发具有全球性水准的产品。

(4)品牌维护手段。资生堂十分注重品牌的维护,如果一种产品要打入新的市场,这种产品在新市场中的固定消费群稳定在一定份额以上,才会在产品上印上资生堂商标;资生堂从不单独参加任何商场举行的打折、积分等活动,促销活动必须由总部统一安排执行;在产品的定价上,制定严格规范的零售价格体系。

4.资生堂品牌营销策略

资生堂所采取的是复合品牌战略,指企业对其生产或经营的各种产品在使用同一个主品牌的同时,再根据各种产品的不同性能和特点分别适用不同的副品牌策略。资生堂所采用是多品牌战略,倚仗于资生堂品牌自身良好的声誉,另外资生堂旗下的众多子品牌分别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定位明确,个性鲜明,保证了多品牌策略有效执行。采取多品牌策略,可以同时享有统一品牌战略和单一品牌战略的好处,不仅能够突出产品的正统性,使各种产品都享受到公司的良好声誉,还能突出产品特色和个性,方便消费者识别和选购,为企业进一步开发新产品留下了更大的空间。二、对中国化妆品行业营销策略的建议

中国本土有众多的中小化妆品企业,但各自的形象差异、文化差异界限模糊,让消费者无从选择,因此更多地去选择个性鲜明、包装精美的进口产品。

1.探索消费者需求,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力

在中国当前经济转轨、经济快速发展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应注意到消费者需求的转变。化妆品在生活中的地位已由奢侈品变为必需品,品牌意识的增强,中国居民对外国品牌、中高端品牌的需求也大大增强。中国企业应抓住这个机遇和挑战,着力加强品牌塑造,打造名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2.加强分销渠道建设,增加渠道创新

我国许多化妆品企业的产品销售仍然停留初级的超市、便利店、批发市场等领域,而专卖店、商场专柜等中高端领域几乎没有涉足,这极大的限制了市场领域的拓宽,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连锁的负面影响。因此,本土企业必须向国外企业学习,进行营销渠道的创新。另外我国许多化妆品企业的传统分销渠道模式是:厂家—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经典层级模式。这种一级压一级的分销模式使厂家对渠道的了解与管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中国化妆品企业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统筹设计能力,缺乏对分销渠道的调整和把握能力,缺乏对分销渠道的理论指导和管理控制体系。因此迫切需要拓宽现有的销售渠道,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奥运营销后奥运营销品牌持久性品牌塑造

伴随着奥运会的开幕,奥运营销的话题已经接近了尾声,在2008年12月之后,大多数赞助商企业和非赞助商企业又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奥运会的结束是否意味着与奥运相关的品牌营销的结束?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重大体育赛事是一个可以突破文化、地域疆界的营销平台,能够吸引无数的消费者眼球。但本文认为,品牌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因此,后奥运时代不是一个企业营销的终结,而是新的奥运营销的开始。

后奥运营销的前提反思

对于希望改变自身在价值链中地位的企业,需要考虑后奥运时代的业务模式,下列问题要被提上企业的议事日程:企业品牌定位是否利用了奥运会这样的机遇?在奥运会之后,企业品牌策略是否需要调整?下一步的体育营销策略究竟该走向何方?是继续参与奥运还是选择其他赛事的体育赞助?在后奥运时代,首要的工作任务是要对过往的奥运营销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不仅是为了总结,也是为了确定下一个阶段的品牌行动,越是把体育营销作为重要的营销战略的企业,对于这步工作就越重视,如三星专门有一套奥运会评估的系统,由四项内容构成:第一项是信赖度、第二项是品牌的喜爱度、第三项是品牌知名度、第四项是品牌的美誉度,并对预期的目标进行修订,将其用到后续的体育营销活动中。

(一)走出“盲目奥运”的误区

对于奥运营销企业而言,要如何持续“奥运营销”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产品与运动的关联性越紧密,奥运营销的效果就会越好,而在后奥运时代继续采用体育营销策略或者奥运平台也就顺理成章,而一些跟体育关联性不强的企业和品牌,就需要思考是否需要进行营销转型了。

作为长线的体育营销,首先需要行业的适合性,比如运动产品、IT通信、啤酒、运动饮料行业都能够和体育赛事本身建立很好的产品属性关联,其次考虑品牌元素与体育赛事的吻合度,品牌是不是能够与体育赛事所包含的“活力”、“拼搏”、“畅快”、“自由”等精神结合,都是需要考虑的。第三是商业的空间度延展性,奥运本身是高度商业运作的,企业在传播奥运精神和奥运的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商业运作的投入产出,逐步带来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

(二)品牌塑造的资金投入成为企业长期成本

对于一个品牌而言,一旦选择了奥运营销,在后奥运时代必须坚持体育营销的策略,否则之前的所有投入都将变成沉没成本。消费者需要一个稳定的不断为他们带来惊喜的品牌,而不是一个品牌“投机分子”。

很多品牌都将奥运营销继续下去,并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例如,可口可乐已经连续赞助奥运会长达80年之久,是公认的奥运营销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80年的合作历程中,可口可乐将奥运精神融入到品牌文化中,可口可乐的奥运营销没有节点,一届奥运会的结束就是下届奥运营销的开始,可口可乐借助奥运营销所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大,“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与可口可乐“乐观奔放、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品牌精神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和持续的传播,让可口可乐的品牌特点得以清晰的展现。

后奥运营销的品牌塑造

(一)充分利用后奥运的余热期

期盼与等待是漫长的,从2001年申办成功到2008年成功举办,整整历时七年。然而奥运会毕竟只有短短的十六天,随着奥运大幕的落下,奥运热也必将逐渐降温,笔者认为可以利用的奥运余热期只有半年到一年有效期。

后奥运影响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由面集中到点,即奥运盛宴过后,热点将主要集中在夺得金牌的明星身上。二是随着大众的激情逐步回归平静与理性,奥运留给大家的将更多的是内涵的回味与分享。

(二)应更注重品牌内涵

对于很多品牌而言,有影响的体育赛事固然是很好的媒介平台,但品牌不能只看到这一点,体育营销不仅仅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问题,而要很好地把体育运动的激情、拼搏的体育精神注入品牌内涵中,使整个品牌充满活力。

作为后奥运时代的体育营销,品牌的赞助不能太随意,什么项目都去赞助,只有变“散弹打鸟”为“定点爆破”,才能不断强化品牌的核心价值。提炼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首先需要对这个品牌抱有全面而深刻的认知。什么都说就等于没说,处处都浓妆艳抹就成了东施效颦,贻笑大方。联想在后奥运时代,将通过F1、高尔夫、NBA等体育赛事进行全球宣传,塑造高端的品牌形象。因此,奥运会结束并不意味放弃体育营销,这种营销的结合更有助于其品牌的延续性。后奥运营销理念创新

(一)时尚融入运动与运动塑造时尚

对于运动品牌而言,时尚化将是品牌创新的关键点,比如特步品牌在近期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运动时装的口号,聘请了潘玮柏、蔡依林、谢霆锋、TWINS做代言人,将时尚的态度展露无遗;做内衣起家的猫人开始进入运动服装领域,其设计理念是以时尚风格演绎性感态度,赋予运动装以时装的剪裁,为此他们特意聘请有亚洲第一天王之称的演员RAIN作为形象代言人,这种旗帜鲜明的观点为运动品牌带来了活力。而企业借助运动氛围展开的时尚营销也为很多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二)数字化营销

数字化营销是指使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沟通、销售和支付等营销活动。由于现代连锁企业的出现,零售企业的规模空前庞大,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数字化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技术的层面,数字化改造已成为许多零售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数字化营销的概念也成为现代营销管理的一个子系统。

数字化营销具有空间的广域性、时间的快捷性、供需的互动性、成本的可控性等特点。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与互联网的配合使营销活动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其效率。借助于IT技术的数字化营销,数据传输只需一瞬间,并且维护方便,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特别适合后奥运时代的品牌推广。数字化营销能与客户进行互动,增加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的体验式感受,增添顾客的购物乐趣;而且商家也能及时得到市场反馈,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成功机率。

毋容置疑,巨额奥运营销的费用使部分企业不得不对后奥运时代的营销成本持审慎的态度,而数字化营销可提供多种方式的组合,改变单一选择的被动地位,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营销的费用预算。总之,数字化营销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后奥运营销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的营销理念。

(三)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就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

精准营销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精准的营销思想,营销的终极追求就是无营销的营销,到达终极思想的过渡就是逐步精准;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精准营销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个性化营销活动,通过市场定量分析的手段、个性化沟通技术等实现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

以前的营销理论和实践是一种定性的科学,从4P到4C,都是一种定性理论,通过他们实现服务的细分。精准营销通过现代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沟通技术实现了对目标人群的精准定位,实现了对营销过程的定量跟踪,实现了对营销结果的定量预测。所以精准营销的一大贡献就是使营销理论从定性跃升到一个定量的高度。

精准营销对于后奥运营销的意义不言而喻,他将定量管理的思想融入到营销管理中,以最直观的方式时刻监控营销的效果,尤其对于前期投入巨大的奥运营销企业意义更为重大。

参考文献:

1.肖明超.后奥运时代的奥运营销[J].亚洲财富论坛,2008.9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奥运营销后奥运营销品牌持久性品牌塑造

伴随着奥运会的开幕,奥运营销的话题已经接近了尾声,在2008年12月之后,大多数赞助商企业和非赞助商企业又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奥运会的结束是否意味着与奥运相关的品牌营销的结束?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重大体育赛事是一个可以突破文化、地域疆界的营销平台,能够吸引无数的消费者眼球。但本文认为,品牌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因此,后奥运时代不是一个企业营销的终结,而是新的奥运营销的开始。

后奥运营销的前提反思

对于希望改变自身在价值链中地位的企业,需要考虑后奥运时代的业务模式,下列问题要被提上企业的议事日程:企业品牌定位是否利用了奥运会这样的机遇?在奥运会之后,企业品牌策略是否需要调整?下一步的体育营销策略究竟该走向何方?是继续参与奥运还是选择其他赛事的体育赞助?在后奥运时代,首要的工作任务是要对过往的奥运营销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不仅是为了总结,也是为了确定下一个阶段的品牌行动,越是把体育营销作为重要的营销战略的企业,对于这步工作就越重视,如三星专门有一套奥运会评估的系统,由四项内容构成:第一项是信赖度、第二项是品牌的喜爱度、第三项是品牌知名度、第四项是品牌的美誉度,并对预期的目标进行修订,将其用到后续的体育营销活动中。

(一)走出“盲目奥运”的误区

对于奥运营销企业而言,要如何持续“奥运营销”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产品与运动的关联性越紧密,奥运营销的效果就会越好,而在后奥运时代继续采用体育营销策略或者奥运平台也就顺理成章,而一些跟体育关联性不强的企业和品牌,就需要思考是否需要进行营销转型了。

作为长线的体育营销,首先需要行业的适合性,比如运动产品、IT通信、啤酒、运动饮料行业都能够和体育赛事本身建立很好的产品属性关联,其次考虑品牌元素与体育赛事的吻合度,品牌是不是能够与体育赛事所包含的“活力”、“拼搏”、“畅快”、“自由”等精神结合,都是需要考虑的。第三是商业的空间度延展性,奥运本身是高度商业运作的,企业在传播奥运精神和奥运的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商业运作的投入产出,逐步带来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

(二)品牌塑造的资金投入成为企业长期成本

对于一个品牌而言,一旦选择了奥运营销,在后奥运时代必须坚持体育营销的策略,否则之前的所有投入都将变成沉没成本。消费者需要一个稳定的不断为他们带来惊喜的品牌,而不是一个品牌“投机分子”。

很多品牌都将奥运营销继续下去,并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例如,可口可乐已经连续赞助奥运会长达80年之久,是公认的奥运营销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80年的合作历程中,可口可乐将奥运精神融入到品牌文化中,可口可乐的奥运营销没有节点,一届奥运会的结束就是下届奥运营销的开始,可口可乐借助奥运营销所建立起来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大,“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与可口可乐“乐观奔放、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品牌精神实现了有机的融合和持续的传播,让可口可乐的品牌特点得以清晰的展现。

后奥运营销的品牌塑造

(一)充分利用后奥运的余热期

期盼与等待是漫长的,从2001年申办成功到2008年成功举办,整整历时七年。然而奥运会毕竟只有短短的十六天,随着奥运大幕的落下,奥运热也必将逐渐降温,笔者认为可以利用的奥运余热期只有半年到一年有效期。

后奥运影响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由面集中到点,即奥运盛宴过后,热点将主要集中在夺得金牌的明星身上。二是随着大众的激情逐步回归平静与理性,奥运留给大家的将更多的是内涵的回味与分享。

(二)应更注重品牌内涵

对于很多品牌而言,有影响的体育赛事固然是很好的媒介平台,但品牌不能只看到这一点,体育营销不仅仅是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问题,而要很好地把体育运动的激情、拼搏的体育精神注入品牌内涵中,使整个品牌充满活力。

作为后奥运时代的体育营销,品牌的赞助不能太随意,什么项目都去赞助,只有变“散弹打鸟”为“定点爆破”,才能不断强化品牌的核心价值。提炼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首先需要对这个品牌抱有全面而深刻的认知。什么都说就等于没说,处处都浓妆艳抹就成了东施效颦,贻笑大方。联想在后奥运时代,将通过F1、高尔夫、NBA等体育赛事进行全球宣传,塑造高端的品牌形象。因此,奥运会结束并不意味放弃体育营销,这种营销的结合更有助于其品牌的延续性。后奥运营销理念创新

(一)时尚融入运动与运动塑造时尚

对于运动品牌而言,时尚化将是品牌创新的关键点,比如特步品牌在近期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运动时装的口号,聘请了潘玮柏、蔡依林、谢霆锋、TWINS做代言人,将时尚的态度展露无遗;做内衣起家的猫人开始进入运动服装领域,其设计理念是以时尚风格演绎性感态度,赋予运动装以时装的剪裁,为此他们特意聘请有亚洲第一天王之称的演员RAIN作为形象代言人,这种旗帜鲜明的观点为运动品牌带来了活力。而企业借助运动氛围展开的时尚营销也为很多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二)数字化营销

数字化营销是指使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来进行沟通、销售和支付等营销活动。由于现代连锁企业的出现,零售企业的规模空前庞大,大量采用信息技术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数字化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技术的层面,数字化改造已成为许多零售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数字化营销的概念也成为现代营销管理的一个子系统。

数字化营销具有空间的广域性、时间的快捷性、供需的互动性、成本的可控性等特点。通过企业内部的局域网与互联网的配合使营销活动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其效率。借助于IT技术的数字化营销,数据传输只需一瞬间,并且维护方便,有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特别适合后奥运时代的品牌推广。数字化营销能与客户进行互动,增加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的体验式感受,增添顾客的购物乐趣;而且商家也能及时得到市场反馈,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成功机率。

毋容置疑,巨额奥运营销的费用使部分企业不得不对后奥运时代的营销成本持审慎的态度,而数字化营销可提供多种方式的组合,改变单一选择的被动地位,有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营销的费用预算。总之,数字化营销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后奥运营销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的营销理念。

(三)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就是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可度量的低成本扩张之路。

精准营销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精准的营销思想,营销的终极追求就是无营销的营销,到达终极思想的过渡就是逐步精准;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精准营销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个性化营销活动,通过市场定量分析的手段、个性化沟通技术等实现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

以前的营销理论和实践是一种定性的科学,从4P到4C,都是一种定性理论,通过他们实现服务的细分。精准营销通过现代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沟通技术实现了对目标人群的精准定位,实现了对营销过程的定量跟踪,实现了对营销结果的定量预测。所以精准营销的一大贡献就是使营销理论从定性跃升到一个定量的高度。

精准营销对于后奥运营销的意义不言而喻,他将定量管理的思想融入到营销管理中,以最直观的方式时刻监控营销的效果,尤其对于前期投入巨大的奥运营销企业意义更为重大。

参考文献:

1.肖明超.后奥运时代的奥运营销[J].亚洲财富论坛,2008.9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品牌资产;普洱茶

1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概述及其对大益的适用性

1.1理论概述

整合营销传播IMC是现代营销学一种重要的传播理论,舒尔茨教授所在的美国西北大学IMC研究组从“战略性”的角度来定义和理解IMC:“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IMC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全面的、一致化的营销。

品牌的整合传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由广告、销售促进、公关、市场生动化等环节组合而成,一般企业会选择其中一种为主要的传播手段,而以其他为辅助。有力的整合营销传播系统可以为打造品牌并建立品牌资产提供有力的保证,品牌意识、品牌联想、品牌忠诚和品牌形象是与整合营销传播中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的。

1.2IMC对大益普洱茶的适用性

由于茶产业的行业特性、产品特点,加上大益集团自身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策略,进行营销体制创新。下面是其适用性根据:

(1)全国普洱茶品种繁多,大量劣质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很难对某个品种的普洱茶形成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来突出产品的特色,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2)大众媒体的传播效果下降,传播成本上升。消费者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一些老茶人消费群,单一的大众媒体很难有效地向不同的受众群体传达信息。同时单一运用大众媒体,相对于综合各种传播媒介,其传播成本也越来越高。

(3)博闻集团2004年收购大益的生产企业勐海茶厂,给大益集团提供充足的发展资金,为王后大益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开展提供了厚实资金。

2大益普洱茶的整合营销传播

2.1广告媒介策略

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媒体策略,就无法将信息通过合理的媒体组合全面传到给目标受众,并试图感动、说服目标消费者来购买产品。大益茶业集团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招标中,以5000万元夺得特A时段和焦点访谈提要后广告投放权,成为第一家在央视招标中亮相并获成功的茶品牌企业。大益茶业不仅站在企业自身的高度来做这个广告,就如他们的广告语传递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茶有益”,这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一种呼唤式宣传,这对于企业、行业来说都是意义重大,是一个品牌制高点。在中国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前夕进行央视黄金时间广告宣传,是个非常关键的品牌举措。

2.2公关赞助

(1)2005年:“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行”。2005年11月10日由云南省青少年展基金会主办,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承办的“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行”大型公益活动的大益爱心大马帮从勐海县曼贺大佛寺出发,于2006年7月1日胜利抵达圣城拉萨。这不仅仅是一次重走千年茶马古道,再现历史鼎盛时期的茶马商旅之行,同时也是云南茶界回馈社会奉献爱心之旅、民族团结之旅、云茶与藏区人民之间的生命之旅,将千年茶文化与现代文明璀璨辉映,意义重大且深远。

(2)2006年:我的长征。2006年由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赞助并提供公益支持的CCTV大益大型电视节目《我的长征》,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支持下,云南勐海茶厂和北京大益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我的长征——红色大益”爱心专项基金。红色大益基金筹措一千万人民币的资金,用于红军当年长征沿途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及助学、扶贫等项目,把爱心送到长征沿途的贫困地区,为《我的长征》电视行动增添社会效益。

(3)2007年:祖国不会忘记。2007年由云南大益普洱茶业有限公司赞助并提供公益支持的CCTV大益大型电视节目《祖国不会忘记》,自6月7日首集《沂蒙红嫂》公益活动开始,至7月7日最后一集《铁道游击队》结束,全程历时一个月,大益公益足迹东北至黑龙江漠河,西至新疆轮台,南到海南琼海,直接受益人群近万人,其中包括部队、地方、科研机构和学校等,既包括对寻访对象个体的直接慰问,也包括对相关群体的大公益活动。

(4)2007年:北京晚报“大益杯”北京高尔夫巡回赛。该比赛由云南勐海茶厂冠名举办,联手打造该比赛的有北京晚报、北京高尔夫球运动协会和云南勐海茶厂。巡回赛将一如既往地与慈善活动相结合。在每站比赛中都设立一个慈善洞,进行“大益普洱茶”慈善乐捐活动,所筹款项继续用于红色大益爱心基金的一系列爱心项目。

2.3市场生动化

市场生动化,就是要解决一些零售终端的问题,通过气氛营造、技巧陈列等手段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大益茶业由于采取经销商网络经营销售终端,而它接触消费者的大多是在茶博会和展会,在各地举行的茶博会、茶展会上,大益品牌的知名度和亲和力制造了排队品饮、排队付款买茶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在北京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即“茶博会”),大益就将“茶文化中心”搬进了茶博会。大益的“茶建筑”凭借独到的创意,吸引了众多过往观众驻足观看、上前咨询。现实中的建筑所包含的“皇茶会”、“养生茶宴馆”和“茶文化交流中心”一个不少地完全被复制到茶博会现场。这种实景式的展台以创新的情景体验模式,使参观者可以在融合丰富茶文化元素的空间内,如观看茶艺表演、品饮陈年普洱、聊茶评茶等。

2.4关系营销

三维营销理论认为,营销人员应该向消费者提供三候方面的利益:产品功能利益、过程利益和关系利益,当前营销人员普遍在前两个方面做的不错,但是第三个方面就做得不够好。也正因为如此,关系营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和利用,大益建立关系营销的具体措施有:

(1)皇茶会的成立。皇茶会以源源不断的高品质茶品服务会员,皇茶会的茶品均由拥有六十七年生产上等普洱茶的勐海茶厂独家供应,倾力打造最尊贵、最专业的中国茶文化会所经典品牌。对于专业收藏家会员,皇茶会还提供茶品交易平台,存茶服务、茶品鉴别服务及茶专业知识讲座等。正如大益皇茶会的宗旨:以“大气、睿智、融合”的精神特质吸引着社会精英、都市新贵、名流雅士、乃至国际皇室贵戚的莅临。

(2)北京大益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大益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总面积12000平方米。中心建筑风格由中央美院专家主笔设计,悠久的茶马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建筑本身。中心形成了一套传播中国茶文化的独特方式:专业精深的茶文化交流、轻松休闲的茶饮服务、钟鼓馔玉的养生茶宴、极致尊贵的皇茶体验,中国茶文化在这里存贮、发酵,向世界传播。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集茶事与文化活动交流于一身,地理位置优越,是京城名仕儒商的雅集之所。茶文化主题是中心推广与服务的一大亮色,植根于中华千年茶文明,融合茶道、茶学、茶艺、茶饮。中心茶艺师及工作人员以茶人事茶之心,为客户提供精确到每一个细节的专业化服务。

同时,中心也被誉为“京城最富文化气息的会议场所”,以其独特的文化定位与优雅氛围,成为举办各类文化与商务会议、论坛、联谊活动的绝佳场所。中心更定期推出传统文化与艺术大师专题讲座及艺术品展览鉴赏活动,讲展结合,相得益彰,提供高品质的综合性文化体验。

2.5软性传播

太多的硬性广告会给人以戒备心理,而软性宣传却可以突破人们心理的防线,轻而易举地进入受众的心扉。这就是一些企业为什么设立新闻中心的原因所在。

大益集团官方主页设有新闻集萃(集团新闻和媒体聚焦)栏目,勐海茶厂主页设有资讯动态(大益新闻和媒体聚焦),皇茶会主页设有新闻资讯(皇茶快讯和大益动态),大益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主页设有新闻集萃(公司新闻和媒体聚焦),大益爱心基金会主页有新闻动态这一栏目。这些新闻中心网页对于消费者了解公司情况大有裨益,也拉近了消费者和公司之间的距离。

3品牌营销传播策略对大益品牌资产的作用

品牌资产是靠营销活动积累起来的,因此弄清楚那些营销手段对哪些品牌资产构成成分起作用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根据日后对品牌资产评估结果进行有效的完善,对症下药。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如何,几乎都可以从营销因素找到解释,下面着重看看各种营销因素对品牌资产所能产生的贡献,如图1:

4小结

综上所述,企业在要进行品牌建设过程中,在认识整合营销传播给品牌建设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认清它也是个耗时耗力的任务,要持之以行,从广告、销售促进、公关、市场生动化等各个环节落实措施,实现整合营销传播真正的价值,打造企业品牌,领跑竞争对手,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戴春山.整合营销传播在房地产营销中的应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1).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6篇

1.1“平价”策略的利与弊网购蓬勃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价格优势,以虚拟网为平台,减少了实体店铺的租金、人员等费用,相对于线下的实体店,线上产品自然就有了价格上的优势。多数消费者也正是为了追求高性价比,才舍弃实体店铺而选择网购。而韩都衣舍正是在保证品牌质量的前提下价格较为亲民,并以此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目前,韩都衣舍服装品牌价格较为亲民,100~300元较多,个别品牌产品价格在500元左右,但总体来说较为“平价”。但随着中国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的追逐,中国大众“轻奢主义”开始泛滥,25~40岁之间的白领中产阶级不同于传统的中产阶级,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审美与文化品位,也具有较强的购买力。对于韩都衣舍来说,要抓住这部分购买力极强的中产阶级,就必须在产品质量与价格上做文章,从而迎合中产阶级的购买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1.2渠道策略的利与弊目前,韩都衣舍主要的营销渠道就是网络线上营销,拥有韩都衣舍自己的网站,并在淘宝网平台上拥有官网,网站设计精美,年轻时尚,凸显了韩风个性,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另外,网站设计功能齐全,品牌故事、会员活动、一键购物等应用尽有,使用方便快捷,官网成本较低,而且深入淘宝平台,效果较好。但有一部分的网民不接受在网上购买服装,尤其是对衣服颇有要求的女性,比起网购来,她们更喜欢逛实体店。实体店表面看来只是销售终端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却能强有力地树立品牌形象,因此,作为韩都衣舍来说,能否转做一部分线下销售,也是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2品牌电商运营策略的几点建议

2.1提升品牌形象内涵建设

“没空去韩国,就来韩都衣舍”的口号,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了韩都衣舍,但其更多的只是韩风产品的销售,缺乏品牌内涵的建设与输出。随着“多品牌运营模式”启动,韩都衣舍如何在更多的品牌集群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打造品牌核心价值观,构建品牌内涵与文化则显得至关重要。

2.1.1构建品牌形象与战略韩都衣舍品牌定位于“韩风快时尚”,品牌定位虽然明确,但缺乏鲜明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与代言广告等,虽然韩都衣舍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但缺乏直观的品牌形象领导者,品牌发展受限。近日,有传言说韩都衣舍已经邀请到全智贤代言产品,无疑韩国明星的代言与强大的影响力,将迅速提升品牌地位,在韩粉影响力中迅速提升。同时,也加快了韩都衣舍由二三线品牌向一线品牌迈进的步伐。

2.1.2打造品牌核心价值与内涵品牌不仅是品牌形象与代言人,品牌真正屹立不倒的根基是品牌核心价值与内涵。众所周知,Prada代表一个绝对强悍的女人,安娜苏则代表一个温柔如水的公主。韩都衣舍代表的是一种时尚的、简约的、小资的生活方式。但是韩都衣舍的境界却显得不够,缺乏一种尊贵的感觉。因此,韩都衣舍品牌要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与文化积淀,提升品牌尊贵感,强调品牌低端价格、高端个性以及高傲的尊贵感。

2.2线上+线下,O2O多元营销

秋水伊人凭借网上的影响力迅速在线下开设实体店,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收到了良好效果。目前,韩都衣舍还没有开启线下模式,缺乏线下实体品牌形象展示,实际上,实体店是品牌实力与个性最好的展示平台,给予消费者最强有力的暗示。繁华的地段、时尚的装修、精致的布局、鲜明的品牌形象、热情周到的服务都将是展示品牌的最好手段,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更直观的感觉与暗示,从而也让消费者对网络上的展示有了直观深刻的记忆。因此,随着韩都衣舍品牌的扩展与发展,抽调一部分精力转作线下营销未尝不可,同时,是否可以尝试进行O2O模式营销,即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下单,实体店试穿后直接拿走,减少物流环节;或消费者实体店选择,合适后手机一键支付,即方便消费者又减少线上各种环节,线上线下整合营销运营极致,将大大减少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2.3打造一流设计团队,注重个性与体验营销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绿色营销和零售商业企业品牌建设进行探讨,提出零售商业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绿色营销的作用。

企业建立品牌的初衷,就是将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区分,在市场竞争中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虽然品牌建设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费用,但带给企业的收益会远远大于成本,所以现在在市场上所见的产品都具有品牌,品牌建设及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品牌建设不仅仅是为自己的产品起一个好的名字;在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如何维护和塑造品牌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获得长期支持,才是企业在品牌建设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塑造品牌的关键是寻求差异化。

零售商业企业属于第三产业,在缺乏竞争的年代,商业零售企业无所谓自身品牌的塑造,只是所售卖的产品具有品牌。在竞争激烈的现状下,为了占据大的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顾客,商业零售企业也开始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

零售商业企业品牌建设的内容

有形部分的感知。零售商业企业的品牌当中有形的被消费者直接感知的内容包括:从各种途径得到的有关该零售商业企业的信息,零售商业企业所作的广告、在大众媒体上传播的信息、在受众之间的口碑;对零售商业企业的物质方面的直接感受,零售商业企业所在的地理位置、面积、购物环境、场内的设施和设备、商品的布局、员工的着装、仪表、礼仪、谈吐。以上都是消费者对企业的直接感知,对零售商业企业的品牌形成具有直接印象。

对服务过程的体验。消费者在发生购物的过程中,形成对零售商业企业的服务感受。如销售人员对顾客的态度,是否能对商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讲解,帮助顾客解决购买中的问题,顾客在交款时是否拥挤、排队等待的时间是否过长。这些购买过程中的体验会加深或修改顾客由于直接感知所获得的品牌影响。

由服务带来的品牌价值。作为零售商业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后,向顾客提供的品牌服务,与无品牌服务相比,由于品牌服务提供给潜在消费者或顾客的品牌承诺,是无品牌服务所不具备的,顾客愿意为品牌服务支付溢价,当此溢价部分与品牌投入相当时,品牌的建设确保了企业更好的生存(无品牌服务的市场份额将被压缩);当此溢价部分超过了品牌投入时,企业产生了品牌利润。

零售商业企业品牌建设的传统策略

用硬件建设品牌。零售商业企业为了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能够脱颖而出,最早采用的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策略是对自身的硬件设施不断升级改造、扩大购物场所规模、改善购物环境等。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身边的购物场所为了迎合顾客,而频频装修、调整结构。

提高服务质量建设。在不断提高硬件设施的同时,零售商业企业感觉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提高硬件设施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当硬件设施提高到一定层次后,进一步提高带来的收益会越来越不明显,这时零售商业企业会把品牌建设的方向放到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方能取得更好的收益。

运用情感维系建立长期关系。消费者属于小额多次的购买,当消费者对零售商业企业建立起品牌忠诚度时,会对零售商业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品牌印象。零售商业企业可以通过情感维系手段,与顾客建立起长期的关系。如商家经常使用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在顾客和商家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

在以上策略已经被大多数企业普遍采用之后,零售商业企业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在目前,通过在企业中建设绿色营销,可以认为是企业建设品牌的又一条新途径。

零售商业企业建设绿色品牌的营销策略

很多人认为,绿色营销就是企业应该有环保观念,在零售商业企业中应该销售绿色商品。有些企业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如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东明家具基地提出把企业建设为“绿色环保商场”,即所销售的所有商品为环保产品,对居室无污染。但如果把绿色营销只局限于销售绿色产品,则是对绿色营销的一种误解。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和可持续发展,其要求形成可循环的消费生态链,以维持人们生存环境的长期平衡。日常影响人们生存环境长期平衡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人们生活消费所必须的资源不断地被消耗而日趋减少;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消费所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不断积累而日益增加,其所形成的结果将是,可消费物质逐渐枯竭,而不可消费的物质则逐渐增多。

对于零售商业企业来讲,绿色营销不仅是向顾客提供绿色商品,即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能够保障顾客健康的商品。还意味着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也要做到绿色,在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尽量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寻求资源的再循环利用。零售商业企业要做到绿色营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

在零售商业企业最流行的说法是“顾客是上帝”、“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认为只要顾客有需求,企业应尽量满足。但从社会营销的观念来讲,这种经营观念并不完全正确,应该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分析,从专业角度分析顾客的需求和社会、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引导,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如引起大家关注的“白色污染”问题,引起的主要原因就是废弃的塑料袋和泡沫餐盒,商家不能只顾消费者图方便的意愿,就无限制地向顾客提供此类包装,而应向顾客进行宣传,提倡大家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购物包装。

(二)在经营中引入逆向流通

所谓的逆向流通是指产品或物质从后消费领域(废弃、淘汰、闲置)向生产领域或再消费领域运转的过程。包含对后消费领域的各种产品与物质的收集、分拣、归类、运送、加工处理及再销售的问题。通过逆向流通,使资源实现可循环的利用。

目前,我国现有的逆向流通渠道大体上由以下一些机构所构成:旧货经营机构(又称调剂商店),主要是回购或寄售消费者不再使用的日常消费用品、服装及耐用消费品;废品回收机构(又称废品回收站),同旧货经营机构不同的是其回收的东西大多没有继续使用的价值,而是送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提炼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垃圾处理机构,主要是指由环保部门负责的垃圾收集、运送、分拣、归类、焚烧、掩埋等机构和企业,他们处理的就是居民们每天倾倒的大量垃圾。除此之外,目前在批发和零售企业中也有将商品的包装物直接收集并向生产部门返回的情况,其中主要是一些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物或生产部门要求进行返回的包装物。我国的逆向流通渠道目前尚未形成,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零售商业企业,在逆向流通渠道的形成中可以承担重要的功能。如有偿从消费者手中回收消费者淘汰的旧商品,转售给其它的企业进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等。

(三)在自身的消耗中注重绿色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8篇

一、OTC的“品牌宣传+渠道分销”营销模式分析

(一)品牌宣传

根据一组对患者购买OTC药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的调查数据显示,疗效、产品知名度、口碑、产品安全性和价格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其中,70%的消费者重视产品知名度,重要性仅次于疗效。其实,深入分析产品疗效、产品安全性、口碑等也都与品牌知名度有关。因为不知道产品,就不敢试用产品,不试用产品又怎知道产品对自身有疗效?一般来说,产品越知名,安全度越是相对越高;口碑也是其他患者对OTC产品的推荐,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价格更是与OTC品牌知名度紧密相关。不知名的产品,消费者怎会愿意花高价购买呢?药品不同于快消品的是:药品是用于自助解决消费者生命息息相关的治病救人的问题。消费者购买OTC产品时,目地性非常强,即吃什么药能解决疾病且不伤身体。例如,一个消费者从未听说过的低价格8元感冒药和一个强势品牌高价格15元的感冒药摆放在货架同一个位置,消费者肯定更愿意选择价格高一些的知名OTC。其一,在“生命”与“金钱”之间,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还是“要命不要钱”;其二,8元钱的没听说过的感冒药是否能真能帮我消除感冒的难受?8元钱承载不了消费者对它的信任。①在某种意义上,OTC品牌主控高价产品。所以对于OTC营销,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是至关重要的。知名OTC品牌也一直实施大规模的品牌宣传营销策略。

(二)渠道分销

根据一组调查数据,87%以上的患者主要前往药店购买OTC,只13%的患者会选择医院和超市,这说明药店是OTC消费者的主要集中区域,尤其是连锁药店。OTC产品要想建立市场份额和顾客忠诚度、压倒竞争对手,必须重视发展、维护商业渠道和连锁药店。品牌OTC大多都建立了自己的渠道销售队伍,从省会到二三城市,渠道经理、主管和终端销售代表全部都有,以此加快产品的渠道分销和提升终端纯销量,也加速非品牌产品的淘汰出局。OTC品牌药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意味着“信任、可靠”。依靠这种传统的“品牌宣传+渠道分销”的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如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广东凉茶颗粒、修正斯达舒、感康等。但OTC目前面临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如终端高毛利产品的拦截、太多同类知名度较高产品在竞争。企业必须创新营销模式,才能实现营销的突破。

二、OTC药品面临的营销环境变化

(一)品牌竞争日趋激励

OTC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品牌格局已基本形成。老品牌基础雄厚,新品牌市场日趋扩大,市场趋向于成熟。另外每年都有上万个药品批文通过,在国内医药市场规模容量4000亿左右的情况下,药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另外OTC产品被仿制的威胁非常高,如果品牌不设立一定的技术壁垒或品牌独特差异化,市场份额将日趋缩小。

(二)成熟OTC品牌创新力缺乏,面临过时的威胁

市场众多OTC品牌为“老字号”产品,基本成为普药。但这些普药基本未有企业去做深度产品创新研究,药理机制数十年不变,与其他非品牌药品差别不大:营销手段未适应消费者新的生活方式变化,如大型药丸(年轻人很难接受);未呈现多种选择,如口服液、胶囊、片剂适合不同的年龄群患者服用;再加上许多保健品、消字号模糊其与药品之间的界限,影响消费者的选择等。品牌OTC既面临严重竞争,又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没有新意的老面孔。OTC营销同样需要与快速消费品一样与时俱进,实现持续性品牌传播。不断提升、强化自身在消费者心智阶梯中的唯一性。

(三)品牌OTC药品很难提价,但终端成本高升,利润难以提高

终端队伍费用提升,药店进场费、上架费、陈列费、促销活动支持费用等,成本高升令品牌产品难以承受。而品牌OTC的市场价格数十年已基本形成“心理定势”,提价即“自毁形象和市场”。另外,很多药店都有自己的主推高毛利产品,品牌产品利润低,终端都不愿意卖,但消费者认可不得不买,但决不“首推、二推和三推”,从而发展受限。

(四)广告宣传费用不断上升但效果下降

现在全国有近2500个电视台,超过5000个电视频道。消费者选择的电视频道千差万别,再加上互联网网页浏览的个性化,大大降低了广告有效宣传,要想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一年央视黄金时段播放也可能“听说而已”。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才可能成就一个知名品牌,甚至线下的作用更大。

三、OTC品牌渠道管理精细化创新

精细化营销即企业改变以往的行销渠道及方法,以生产厂商的客户和销售商为中心,恰当而贴切地对自己的市场进行细分,并采取精耕细作式的营销操作方式,将市场做深做透,进而获得预期效益。精细化营销已成为未来营销模式的发展趋势。OTC品牌的精细化营销,应体现在:

(一)理顺价差体系很关键

只有产品保持合理、明晰和稳定的价差利润,渠道客户和终端才有兴趣参与赚钱,从而有利于加强市场秩序的维护。

(二)经销商很重要,但对经销商的甄选和管理更重要

理顺与经销商之间要建立的关系层次,扶植比依赖更重要;以区域核心经销商和企业区域销售队伍为主体,对核心销售节点进行科学化的统筹人员、地区、网点、线路、销售期间、时间等,力求专业化服务,掌控产品竞争节奏,提升销售渠道铺货率,实现分销的网络化管理。同时,尽量加强渠道的扁平化建设、对营销作业进行流程标准化设置和管理,加强经销商由开拓市场向服务市场功能的转化,尽量“掌握有价值的经销商”。

(三)实施渠道的网络化管理

市场成熟阶段,产品普及率有待继续提升,但销量趋稳和利润降低。OTC药企在搭建区域分销管理系统时,必须由市区向周边市场进行渗透,不断扩展新型渠道模式,实施网络化管理。(1)设置专门的队伍来负责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联系和加强,专业负责重点大型客户的进、补货与合作目标、营销策略的设置、激励培训等;(2)建立渠道和终端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有区别性的客户拜访,将进货信息、分销信息、促销活动信息、竞争对手信息、VIP店员等全部体现客户管理信息系统中,从而发展有价值的客户,实施点对点式的服务重点客户,优化技术服务支持等。

四、多个OTC产品协同化营销创新

消费者购买OTC药品,首选药店。这意味着药企必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终端将各类药品进行协同化营销,发挥产品整合效果,从而增强自身在销售终端的品牌优势和竞争力。

(一)超越普通功能

分类陈列,加强终端生动化陈列但药店药品的摆放往往是按功能分区陈列的。OTC和RX处方药的分区摆放更加明显。如此分散的陈列,怎样增强不同企业不同功能的OTC产品的协同化发展或陈列呢?大量的OTC品牌如江中健胃消食片、广东凉茶颗粒、板蓝根、小儿七星茶等早就超越了药品的概念,变成“大健康产品”,完全可以以快速消费品的模式进行营销。终端生动化陈列则是快速消费品决胜终端的不二法宝。所以,药企在进行药店终端陈列时,不仅要重视一般功能区的货架陈列,更要重视多点陈列、生动化陈列,如同公司产品的堆头陈列、建造公司产品统一形象展示区,进行陈列架陈列、包柱展示、关联销售、药店招贴广告、药店促销广告牌、发放促销活动会员宣传单页、社区宣传物料丰富化、从而打造某一治疗领域领导者的市场形象,从而出现消化药品选江中,去火产品必属“王老吉”类等。

(二)塑造核心品牌,统一品牌标识,形成产品群合力优势

对于药企来讲,拥有多个知名的OTC品牌当然好,但分品牌营销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并且消费者很难联想到生产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但如果企业没有这么多资源,那就最好实施核心品牌带动其他众多产品的发展,强化核心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例如王老吉药业在“王老吉”品牌知名度最大化后,将公司改名为“王老吉药业”,将旗下保济丸、保济口服液、人丹等等都改为“王老吉”商标。其他的还有新康泰克的“胶囊先生”,涵盖蓝色装、红色装、通气鼻贴、润喉糖等;大快克和小快克的“绿色超人”等,极易进行产品协同化营销,形成产品群合力发展优势。

五、OTC药品的大健康营销模式创新趋势化

OTC药品的过度竞争,致使OTC品牌发展受阻。因此具备快速做大的唯有大健康产品品类,药企应快速大胆创新拓展大健康产品市场。大健康类产品理论上可以做到无限大,可以长期使用,可以扩大消费者使用范围。如王老吉凉茶可以做到300亿元的市场规模,任何降火的药品都不可能做到这么大;中国药店:大健康产品可以广泛在各种销售渠道铺货,但药品只能在医药销售渠道销售;此外,知名药企生产大健康产品,本身具有功效性,可信度高,品质过关。中国药店:云南白药(药物牙膏系列)、王老吉(凉茶)、江中(初元、健胃消食片、参灵草)、东阿阿胶系列等大牌药企都有成功的大健康产品产销经验。实施大健康营销模式的关键有三:

(一)塑造著名品牌,实施单品突破,带动品类的发展

即选择优势品种,实施整合营销沟通,360度全品牌营销,当在消费者的品类心智阶梯模式中占据“数一数二”位置时,强化消费者的品牌形象和丰富品牌联想,然后进行品类扩展。

(二)工商协作,共同做大企业和客户

可以联合实施柜台承包、品类承包构建、战略贴牌、驻店促销、社区联合推广、独家主推、门店空间资源倾斜化等方式,以整体营业额提升和利润额提升为标准。双方合作建立战略品类管理部门,相互作为营销顾问,实现资源共享,实施以优势品类带动工商企业共同做大。

(三)质量和安全优先保证,同时辅之以新型营销方式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9篇

房地产产品的核心层次、形式层次以及附加层次是构成房地产产品策略的坚实基石和有机整体。在这三个层次中,核心产品层次是房地产产品的基础,也是房地产产品对于消费者购买意义的本质所在。核心产品层次只有在成功转化为形式产品层次后,消费者的效用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才有实现的可能。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如何创造高水平的产品附加值,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多层次的需要,是决定房地产企业竞争水平高低的关键。因此,在房地产企业制定产品策略和营销战略时,必须充分重视附加产品功能的创新。只有房地产企业对产品的内涵有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产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市场需求方的青睐和认可。总之,房地产产品的三个层次实质上是房地产企业营销战略的整体体现,也是提升房地产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的理论基础。房地产企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认识产品的整体概念,不断改革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的主要感受者是消费者,他们决定着房地产开发企业应采取何种行为和态度,并最终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和兴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已由过去的仅仅注重物质满足转变为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部分消费者已进入“品牌消费”阶段。消费者的住房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过去相比,人们对住房的追求已经从有房子变成了拥有高品质的房子。因此,房地产品牌战略的制定要以向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基础。品牌不是空中楼阁,金字招牌的背后要有实实在在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作为依托,而且通过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远比百句溢美之词的堆砌更见效,这是品牌的说服力和渗透性也就更强,因此,品牌战略的制定必须以房地产产品策略为基础。

二、如何提高房地产产品品质

房地产品牌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开发经营时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和塑造,并由社会公众通过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品质和价值的认知而确定的商号或商标,是公众对企业及其产品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总和。房地产品牌由企业品牌和项目品牌共同构成。结合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实际状况,高品质的楼盘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合适的客户定位、实用的套型设计、节能的建筑科技、和谐的设计形象、完善的社区配套、优美的小区景观、安全的安保体系和以人为本的物业管理。

1.从房地产产品的核心层次入手,提高房地产产品品质。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能够稳定的生活、居住,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安全需要。房地产产品的核心层次是提高房地产产品品质的坚实基础,想做出高品质的楼盘,首先应该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定位出客户类型,做出正确的发展策划,结合策划对房地产进行规范化的设计。比如在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生活和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室内空气质量和住宅的通风性作为检验楼盘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住宅”标准之一就是住宅是否装有换气性能良好的换气设备,能否将室内污染物质排出室外。其次,在建造过程中,对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使用国家规定标准的材料,使房地产产品的硬质量过关。而且在房地产产品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尽可能的考虑资源的节约、循环和环保的因素,房地产产品竞争在经历了住宅质量,装修标准等硬环境竞争后,也开始在软环境上比拼。

2.加强房地产产品的形式层次,提高房地产产品品质。房地产产品的形式层次实质上是核心产品层次的外在表现形式。形式产品是房地产企业向市场提供房地产产品实体和劳务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可以为消费者识别的面貌特征。房地产的有形产品主要有区位、质量、规格、设施、环境等。所以,有形产品是消费者限购房地产产品的直观依据。房地产企业应该首先着眼于消费者购买时追求的利益,以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一点出发再去寻找使其利益得以实现的形式,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楼盘质量,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提升房地产产品的品质,在营造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会使房地产开发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核心产品层次只有在成功转化为形式产品层次后,消费者的效用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济利益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要提高房地产产品的品质,只从理论上论述是不够的,要切实的提高房地产产品的品质,需要有一支精干的设计和建造团队,只有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团结合作,才会切实的提高房地产产品的品质。现在,我国的房地产已经逐步从营销时代向产品时代的过渡,房地产产品的品质的提升受到越来越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视。

3.升华房地产产品的附加层次,提高房地产产品品质。房地产产品的附加层次是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房地产产品而得到的附加服务与附加利益的总和。比如房地产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信贷服务、咨询服务、售后服务、物业服务等。附加层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利益和更为强烈的满足感。在当前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产品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因此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集中到了附加产品上来。附加产品的发展要求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人员要深入挖掘和总结消费者要求的综合性和多层次性。在制定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战略时,房地产企业还要注意结合自身的资金实力和经营特点,控制延伸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在房地产产品的附加层次上要体现出高品质,就要有整体上合理的规划。首先,房地产企业的专业人士要从项目的选址、建筑的规划、周边的环境、市政配套和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该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还可以通过对房地产产品进行精装修、设计精美、使公共场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升楼盘品质。其次,在项目选址确定后,对房地产产品的整体规划要合理,在建设过程中选用环保节能的材料,提高施工质量和装修标准,完善项目的整体景观绿化。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如何创造高水平的产品附加值,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多层次的需要,是决定房地产企业竞争水平高低的关键。因此,在房地产企业制定产品策略和营销战略时,必须充分重视附加产品功能的创新。

三、加强房地产产品策略对提升房地产品牌的重要意义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策略

一、体育营销的内涵

完整的体育营销包含两方面的形态:体育实体本身的市场营销,以及企业借助体育主题和资源进行的市场营销。所谓体育实体,指自身拥有体育资源的赛事、组织机构、团体等,譬如足球、篮球联赛,体育赛事组织者,体育俱乐部等。体育实体本身的市场营销,是这些资源所有方针对他们所拥有的体育资源而进行的市场营销行为,企业的体育营销,无论采取何种具体方式,想要取得成功的效果,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做到体育营销策略必须与整体的市场战略相吻合。偏离企业整体策略而实施的体育营销,结果往往是资源的浪费。不同的体育资源具有不同的市场针对性,因此,体育资源的选择及其相对于企业战略的价值的评估,也是取得成功的重点。在获得体育资源所赋予的权益后,需要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营销的完整效果。

体育实体的营销提升体育资源的价值,促进着其在社会、商业环境中的形象和影响,也使其成为值得企业去借助的营销资源,同时,体育实体的市场营销在推动体育资源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与这些体育资源相联结的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体育实体的营销与企业体育营销之间这种种微妙关系相结合,便促成了体育与企业之间的整合体育营销。

二、品牌国际化的国内外企业现状

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在进行跨国生产经营的活动中,推出国际化的品牌,并占领世界市场的过程。在国际上,列世界10大品牌之首的可口可乐公司,其品牌建设的成功与体育营销密不可分。从1907年可口可乐公司就开始赞助美国的棒球比赛,从1985年第一期国际奥委会合作伙伴赞助计划起一直是这一计划的核心成员,它还是国际足球联合会的长期合作伙伴,以及其他许多国际和美国体育组织和赛事的热心赞助者。韩国的三星集团也可谓是体育营销的典范,其品牌的提升几乎完全来自于体育营销。“TOP计划可以说是三星体育营销的最高策略,通过它,三星使其品牌价值上升到2002年的世界第34位,品牌价值高达83亿美元,成为该年度世界品牌价值提升最高的品牌。”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使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成为必然。又由于我国国际体育顶级赛事承办的增加,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战略提供了良机。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企业牵手体育赛事,希望通过体育营销方式开始其品牌国际化道路。联想集团2004年3月26日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为第6期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这也是奥运历史上中国企业首次获此资格;海尔集团电脑冠名澳大利亚老牌篮球队墨尔本老虎队,同时聘请该队著名球星担任海尔笔记本电脑的形象代言人。这些举动成为我国企业体育营销的大手笔,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开创了先河;但是,体育营销目前在我国还属于初级阶段,无论是营销网络还是资金实力,以及营销战略都难以与国外大公司相提并论。

三、我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资源的商业管理、运营水平偏低

作为体育营销的灵魂——体育资源,若其拥有和开发者不能很好地在各方面实施整体开发,其价值当然无法得到体现,故而也无法协助企业良好地实现体育营销策略。甚至有可能由于无法满足企业对价值的需求,而根本形成不了市场吸引力。除了2008北京奥运以外,无论是国内的体育赛事、团队、或运动明星个人,都一定程度地为之困扰。2005年中超足球联赛的“无冠名”现象,正是这一问题最典型的体现。在世界范围,无论是世界杯、奥运会等全球的大型赛事,还是英超、意甲、NBA等顶尖的区域赛事,能够做到长足的飞跃,都离不开电视媒体的发展和支撑。进行体育营销的企业,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与体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更大规模的媒体效益,而电视媒体仍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在电视媒体无法展现体育资源有效的曝光和价值的情况下,体育营销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最佳效果。

2.缺乏体育营销价值的评估依据

如何准确地评估一项体育资源的营销价值,这即使在国际上都还是一个有些难度的话题。在国内,对体育赞助等模式的营销价值的评估,可以说还处于一个接近空白的状态。除了近两年出现的一些按照国际模式制作的媒体和调研数据,在体育营销当中,几乎找不到可以参考和依赖的量化信息。这种情况下,体育资源所有者难以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来体现资源的价值;而营销企业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往往带有赌博性,对营销行为带来的实际价值,也缺乏有效、科学的分析。

3.体育营销人才的缺乏

国内体育营销市场存在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据北京奥组委官方统计,截至2005年中,其对专业体育管理、营销人才的缺口达3000余名,而全国同类人才的缺口超过万名。到2008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超过3万。目前,国内具有高级、海外专业背景的体育产业人才仅能以百位计算。这相对于日渐火热的体育市场,可谓是杯水车薪。

4.对体育资源整合不足

体育营销属于一种整合营销。既然是整合,就需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及合理的方式,来实现策略目的。国内企业在体育营销的过程中,往往对体育项目所赋予的资源和权益利用不足。赞助一个体育项目的企业往往在看重场地、服装、肖像及媒体权益等静态资源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动态资源,即体育项目所有方自身进行的市场营销资源的整合。举例而言,英超的曼联是世界第一大足球俱乐部,沃达丰成为其主赞助商可以获得强有力的静态资源。按理说沃达丰应该知足了,可事实上不然:在曼联俱乐部面向全球实施的“OneUnited”推广计划中,为满足沃达丰的营销要求而做的工作占了很大篇幅。这是充分调动体育资源的能动性而获得最大化营销利益的一个范例,遗憾的是在国内鲜有所见。5.缺乏长期的体育营销战略

当国际品牌把大型的体育项目纳人体育营销战略,成为品牌建设的有机部分并提前几年开始筹划时,我们的企业大多关心的仍是一时的知名度和销售目标。在一些表面的细节上,如赞助合同的期限,国际品牌对体育项目的赞助期限,少则三五年,多的甚至超过十年,而国内企业更倾向于一年一签的模式。进行体育营销的一些企业带有一种不成熟的心态:把体育简单地作为实现其短期目标的一种传播介质,而非一种市场策略资源。这种营销方式,无论对于企业自身市场策略的实现,还是对于体育资源的长期发展,都是一种不利的行为。

四、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策略的对策与建议

1.加深对体育营销的价值认识

企业开展体育营销的出发点是要借助体育建立和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即通过把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融入到企业及其品牌当中,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其品牌产生认同。世界许多知名企业正是基于对体育营销价值的深刻认识成功地通过体育营销树立起了其全球性的品牌形象。国内企业虽然也开始意识到了体育营销的巨大魅力,对体育营销日益热情和敏感,但在营销的认识上还不到位,在营销的策略上尚显稚嫩,在营销的运作模式上也还欠成熟。

2.加强体育营销管理,创新体育营销组合策略

我国企业必须加强体育营销管理,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体育营销的风险性。面对外国跨国公司的强大竞争,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体育营销组合创新。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言:“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新千年的营销手段必须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市场营销需要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确定某个组织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并且设计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方案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要。”整合体育营销既要善于选择先进的有穿透力的媒体,要有超前的震撼力的策划或广告创意,让体育精神和现代化的产品完美结合,使消费者和广大受众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企业理念,进而达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

3.坚持长期性、系统性、文化性

毋庸置疑,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单通过支持一二次大规模的体育运动是无法进行核心“价值传递”的,必须是在与自己产品相对应的运动领域内,找到该项运动与产品的内在结合点,长期持续地投放下去,才有可能形成效果。它要求企业在体育营销战略的指引下达到资源重新整合,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的融合,从而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文化性是体育营销的内容和高层次表达,是体育营销的灵魂。体育产品的核心利益是身体健康、社交互动、消遣娱乐、家庭和睦、追求知识、审美和消除生活乏味等等。因此,体育产品所提供的核心利益具有无形性、动态性,消费者感受的经验性和主观性。而企业体育营销只有体现出适合各种文化层次、各种审美情趣、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需要的文化特色,才能吸引人们广泛地参与。体育营销究其实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文化精神生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刘宝亮:体育营销决战中国[N].中国经济导报,2001-07-26

[2]吴军磊:体育营销中的品牌决定论[Z].中国营销传播网,2004

[3]张华鑫田坤: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战略[J].体育科学,2005,25(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