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与生活论文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精选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一、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品德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的活动桥梁。

1.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了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展示”、“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孩子体验――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洗衣服比赛”、“剪指甲比赛”、“缝纽扣比赛”以及“叠衣服比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展示――我已经长大。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我还特意为孩子们留影,为他们制作“成长的足迹”,给孩子的成长留一份宝贵的回忆。

2.及时交流,升华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从体验到认识,胜过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它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再说,农村教师一师任多课又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学了》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第一单元《上学了》和心理健康课中《我是小学生》。《我的同学和老师》,我将它整合到了体育课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老师和同学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品德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大自然真美丽》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采沙行为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采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出了“爱护沙滩不采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得到落实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品德教育课; 语文教学;促进作用

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教育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经常会担任语文教学和品德教学两项教学任务。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经常会发现品德教育课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品德课教学的特点

现行品德教育课的教材是《品德与生活》,在小学各个教学阶段都有。《品德与生活》以学生喜爱的卡通彩图,配以文字(对话等),向学生展示了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事件怎样正确的处理及思考来指导学生的思想行为。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旨在让学生知道了怎样去生活和学习,使之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思想道德风尚,让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个人修养和文明素质。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中第5课:“做个受欢迎的人”里通过故事和彩图描述了“在旅游的日子里”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文字是这样的:“暑假里,丹丹和晓方跟随爸爸妈妈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云南八日游’。 第一次乘飞机,丹丹可高兴啦。”下面就用彩图表现出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丹丹,一个是小男孩。它们的表现却各不相同:在飞机上,丹丹帮助老爷爷系安全带并且帮助飞机上的阿姨递东西给老爷爷,而小男孩,却对乘务员阿姨说:“喂,我还要喝橙汁!”……

从中,学生可以体会出丹丹懂得尊重、关心、帮助老人,而小男孩却是一个自私自立,不懂得讲礼貌的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知道了自己怎样做一个文明、受人欢迎的人。

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

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由此,我们在教育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还要重视树立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使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三、德育知识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1、品德教育课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意。

从小学开始,学生就接触到词语。“词”体现出我们祖先们对于道德评价的内容。例如,“弃恶扬善”、“万古流芳”、“与人为善”、“从善如流”、“为善最乐”、“发愤忘食”、“光明磊落”等等。这一些词语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些正能量。再如“口蜜腹剑”、“为富不仁”、“夸夸其谈”、“弄虚作假”、“两面三刀”、“别有用心”、“咎由自取”,这样的词语不胜枚举。这一类词语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了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应该弃之。

语文知识中的褒义词和贬义词是要求学生能掌握和运用的。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有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品德教育课”来完成或者是强化。例如,在教学“助人为乐”这一个词语的时候,可能教师告诉学生它的意思,学生不一定掌握得好。但是,我们在教学《品德与生活》时就可以找到某些相关素材,并拿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加深体验,自我理解和感悟。这样,学生对这个词语的认识变得更加的深刻,经久不忘。

2、德育教育课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因为试卷中的阅读题,既考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也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文本中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论述的道理。故而,在教学中的难度相对较大。然而,《品德与生活》所展示的彩图和文本更加适合于小学生年龄及心理认知特点,有助于小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获取知识和阅读的技巧,深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是道理。

在小学各个年级的教材中都有两则寓言。例如,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就安排了两则寓言故事,其中一则是“亡羊补牢”,通过对这一则寓言的教学,学生从中会明白一个道理:当发现了问题或者是犯了错误以后,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和感悟当中的道理。之后,有一天,我上了一节《品德与生活课》后,再来问学生“亡羊补牢”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竟然这部分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因此,德育教育里的教学内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3、要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作文,德育课也功不可没。

作文是对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考查的较为重要全面的手段。通过作文,可以发现学生对字、词、句、谋篇布局、表文达意、道德品质等方面掌握的情况。因此,要学生写好作文实属不易。

下面,我们来看看《品德与生活》对语文作文所能带给学生的“玉”。

上文提到《品德与生活》中都有一些文本,除此之外,彩图里都配有情境对话。这些文本和对话其实就是在作文:(1)、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里都配有彩图,这些彩图可以用来引导本学段的学生看图写话。(2)、《品德与生活》中每课开头的文本,就如作文的开头一般,需要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开头语就能够给学生启示:作文可以怎样来开头。(3)、小学生作文主要涉及写景、写事类作文居多。《品德与生活》中配有的插图有的详细描述了事情的具体经过,有的是其中人物的对话。这些经过和对话难道不是写事类作文的基本要素?(4)、《品德与生活》所倡导的思想品德正是作文中要表达的思想道德精神。作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才有可能成为一篇优秀的文章。正如上文中说到的,“做个受欢迎的人”,要学习丹丹做一个懂得尊重、关心、帮助老人,而不要做小男孩那样自私自立的人。作文中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像这样才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品德教育课对语文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能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品德教育课,并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是指以课本画面、场景或其他内容为素材,经过教师的加工创造,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调动孩子的情绪体验,引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的形式。例如鲁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单元《美丽的校园》,教材中的画面、场景是静止的,是没有情节的,情节要靠学生的想象延伸。教师可在课前用手机录制几组有情节的录像,如学校的草坪花丛、课间操、体育游戏活动、使用中的各功能室等,配上音乐、解说词,制成短视频在电子白板上播放,选材突出“美丽的校园”,使学生对校园充满向往热爱之情。当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后,教学转向“我们怎样爱护美丽的校园呢?”教师组织孩子进行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教材中编入的一些儿歌古诗,教师网上搜集相关视频播放,变无声为有声,变文字为画面,增加趣味性愉悦性,增强教育效果。

2、情境链接

是指品德与生活教材之外,孩子已学习感知过的,同样有教育意义的且同品德与生活课有共同点的能够创设情境的内容。如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孩子学前教育中学过的儿歌古诗,大多已有现成的课件,教师把其使用在品德与生活课上,具有正迁移教育效果。如教学(鲁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就可以和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秋天》(鲁教版)等课的相关课件链接,通过情境化教学,引导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感受生活的美,“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接下来教师就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感受“金色的秋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再深入到怎样留住“金色的秋天”的实践活动,指导组织学生课外观察、画画、和父母春游秋游用手机拍摄图片录像,留下“金色的秋天”的记忆。

3、情境移植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三维技术的使用,能够很好地为我们展示事物发展的历程。一棵小草的成长过程,陆地的演变,小猫的成长等等,电脑可谓无所不能。用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客观现象,在电脑中都能得到完美的演示,再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能够化枯燥为趣味,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品德与社会中年级的《我从哪儿来》一课。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孩子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激和热爱。难点在于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如果由老师给学生讲解从的过关斩将到妈妈的十月怀胎,应该说难于表达,学生听得也是云里雾里。要是使用视频课件给学生展示生命孕育的过程,配上适当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受精的过程,体会的竞争,感受生命的神奇,认识到自己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阶段就是胜利者,对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和珍惜。同时感受到母亲十月怀胎的不容易,更感受自己这个小生命给家庭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加上一些成长历程家庭温馨图片的呈现。这课的重难点突破就显得容易得多了。

二、借助功能因材施教

作为老师都知道,要想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就应该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要求根据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学习速度和学习风格等个人特点来安排教学,于是就有许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就加大了教师在教学管理上的难度。就学习进度而言,需要对学生小组或个人安排不同的学习时间,完成不重复的测验等。有了CMI,计算机就成了教学管理的好帮手。通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教学单元,将知识分解成许多相关的知识点,计算机形象生动地逐步讲解演示,边讲边练,逐步展开,逐步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进行分析、与学生对话、交互得知学生什么地方不明白,设法多举一些例子,讲得更详细、更透彻。即使在实行集体同步教学的情况下,计算机在教学管理方面仍是大有作为的。

三、增加信息丰富课堂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5篇

一、课内外结合,寓道德与生活

学生的世界不仅精彩,而且充满童真。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老师讲的相矛盾的现象,进而产生许多困惑。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实现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一听他们说的,看一看他们做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应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生活空间。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二、活用教材,理论联系生活

传统的书本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却缺乏情感的体验。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例如:在《购物ABC》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购物的乐趣及购物中需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购物,亲自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总结了一些购物的经验。他们也认识了一些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活动中是主动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获取知识。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三、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构建正确道德标准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去认识。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会遭受挫折,例如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坐公共汽车时不拥挤,给老弱残病的人让座。可是在现实社会中也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残病的人视而不见,这些让学生产生了困惑。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亲自去体验,感受人们的评价,构建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活动、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与生活应紧密联系,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才能充分实现它的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讲的就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的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也真实的感受到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老师,××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看到一个‘跷脚’,他笑话他呢!”那个被打报告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我马上就不笑了的,我觉得他有点可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二、走进社会,让学生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也是《品德

与生活》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本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第二册第12课《别把花草弄疼了》时,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内的绿化区进行调查。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组内分工,1号同学负责采访提问;2号同学负责画下被养护的花草树木;3号同学负责记录养护的方法;4号同学负责拟订意见;5号同学负责聘请活动指导者。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合作,用许多办法了解到了小组所关心的问题,找到了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并从中了解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成立调查组,到自己所在地区去调查残疾人的生活情况,并进行组内分工,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团结合作, 了解到本镇残疾人生活的基本情况,有什么困难等,通过调查,尽力为残疾人做点什么。教学《怎样才凉快》一课时,要求学生分组去调查2004年以来本镇的断电断水情况,从而了解到国家水电的缺乏,增强学生节约水电、爱惜资源的意识。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懂得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引自大纲)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讨论,让学生学会交流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6篇

1、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德育课程《思想品德》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学生文化。她坚持“回归生活”的课改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确立生活主题,营造学生文化,强调对学生生活的服务、指导和提升。

②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重视淡化教育痕迹,启发道德自觉,强调在主体认知中自主建构,致力于情感的浸润和培植,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育境界。

③现行的品德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自身的观察、反思等进行活动和相互交流、深化认识,在自主的参与和体验中,习得道德素质。

2、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的问题

思想品德课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人,冷冰冰的理性。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把他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以知识的机械复制、行为的刻意规训为主。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她忠实地体现了新课改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①忽视学生主体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而当前品德教育以管代导,主客体颠倒现象还较严重,忽视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特点,忽视学生品德形成的自主性和发展性,学生主体意识得不到唤发,学生习得过程简单,方式单一,自主建构道德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②轻视学生生活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真实生活,最后回归学生生活。而当前品德教育中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轻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与学生生活脱离,学生知行脱节,机械唯本现象仍有存在。

③漠视资源利用 品德课标指出:“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目前,教师仅停留在使用教材上,缺少对学生生活资源的提炼和生成资源的捕捉,缺少对教材、学生、家庭等资源的开发、吸纳和整合。

④无视学生文化 品德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一种学生文化。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往往忽略学生发展环境,把学生看作“小大人”,习惯用那墨守成规、刻板僵化、居高临下的化来组织教学,学生自由、自主的天性受到禁锢,生命的活力、张力无法施展。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品德课程实施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课题的研究,将提升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效果。

3、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研究以课程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文化的特点,梳理、整合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内容,将之趣化、人本化,对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文化缺失的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为丰厚思想品德课程文化、教师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提供有效途径,切实提升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实效。

二、课题界定

以思想品德教材为蓝本和载体,立足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实践,细化、活化、趣化课程内容及资源,着重突出思想品德学课的实用性,让思想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再回归到生活中去。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的认识。对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学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撑。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学生成长目标:细化、活化思想品德课程内容和相关资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建构、体认、感悟、形成道德;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浓厚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家庭、社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提升品德修养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和生活情趣。

3、课题成果目标:构建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开发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课程资源;撰写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四、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中的实际问题及环境的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了解初中生在日常生活和知识传授式德育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和困惑,存在哪些干扰、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不利因素,教师德育工作方式上存在哪些不足,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以便确定以生活为主题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

2、构建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的策略研究

研究制定以生活实际为活动主题的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影响他们成长的兴趣、特长、个性特征、能力倾向、价值观取向、道德观导向等因素,来构建思想品德课内容体系。每项活动都从生活实际中来,与学生的道德观导向等相吻合,同时确定明确的目标,通过生活实践把德育、心育结合起来,把道德、知识、行为结合起来,并通过教师的发现、唤醒、引导,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例如:在学生中开展以“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玩”、“怎样做人”、“怎样竞争”、“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父母”等为主题的活动进行自我设计,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和科学的道德观,促使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3、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学习的策略研究(即着重研究促使学校思想品德课生活化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① 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思想品德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主体。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应该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联系,增加道德人文关怀成分,善于在最现实、最本质的生活中,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善良之弦,让正直之举、同情之心成为他们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生活行为。如:开展“一日家长”、“一日校长”、“一日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等,使他们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命学会尊重、关怀和爱护。在宣扬生活真善美的同时,要敢于让学生面对和剖析生活中的矛盾和丑恶现象。如:开展“关于学校收费问题的调查”、“影响家乡经济发展的社会调查”、“单亲家庭生活状况调查”、“家庭体罚情况的调查”等活动,通过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形成过程,来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和内化。

②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班集体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班集体内一种生活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人生初期思想品德观形成的重要支柱和基石,教师可以用自己的遗憾警示学生,用自己的人格感染学生。可以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单位,开展有关德育生活化的大讨论、沙龙等活动,组织指导学生走进生活,探究、思考人生发展的道路,感悟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

③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品德课文化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文化情趣。由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只注重道德的说教和灌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校内广播、校刊、报告、参观、集会、访问、绘画、书法、工艺制作、戏剧等文化艺术方面的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缓解学生的压力和生活情绪。进而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培养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五、研究的方法

①理论研究:邀请专家作理论讲座;读理论书籍,写读书笔记;结合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研讨。

②调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前的问卷调查;课题研究结题时的问卷调查。

③行动研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诊断,从而发现问题,制定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始行动(观察、记录),进而作出评价(分析、归纳)。

④经验总结:定期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定期举行课堂教学改革论文或比赛活动;定期编辑师生作品与研究成果。

⑤个案研究法:通过对问题学生的个案跟踪分析,不断总结与反思,以促使思想品德课真正回归生活。

⑥另外,再采用实证研究法、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研究法。通过理论分析,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科学性。

六、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能力

①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学校制订了严格的课题管理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及成果奖励制度等)。

②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都参加过省级课题和市级课题,并都获奖,已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匀已参加过二轮以上的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途径等匀有所了解,并能合作开展研究工作

2、时间保证

本课题确立后,课题组成员将花费更大的精力,利用每周三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业务辅导和研究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每月对课题研究情况一次调研,布置研究工作,每学期对课题组教师的研究情况做一次总结考核,切实保证课题研究深入、有序的进行。

3、设备保障

学校先后组建多功能综合媒体教室,购置了实物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今年学校已投重资组建了校园网;学校图书室有教师用书二百余册,供实验教师借阅;课题组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运用,每个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可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七、课题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XX年年10月至2010年6月

①课题研究网络组建;②课题研究方案设计;③学习相关课程理论;

2、实施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0月

①策略研究;②分专题开展行动研究;③收集研究案例。

3、总结阶段:2010年10月至2010年10月

①课题总结报告。②整理课题研究成果材料。③完成与品德教材配套的课件等。

八、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总结报告

2、教师专题论文集(论文、教学随想、教学日记)

3、思想品德课教案集(初中各年级,word形式)

4、思想品德课教学课件集(初中各年级,ppt形式)

5、与思想品德教材匹配的教学视频(初中各年级,avi、wmv、rm等形式)

附:主要参考文献

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教学行为策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7篇

1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从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具体开展状况来说,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缺乏系统化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思维,还是准确的教学定位,均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很多老师仍然是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角度出发,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理念,还是相应的教学方案,其都未能展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整个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案,完善教学内容。其次,当前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普遍缺乏教学新意,无论是选择的教学素材,还是整个教学理念的实施状况,更多都只是将其看做一门普通的课程来教学,无论是学生的具体参与度,还是其教学实效,都未能与学生实际学习之间产生相应关联,特别是在互联网资源对学生的影响日益提升的今天,将互联网理念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通过丰富教学理念,从而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实效性。当然,最重要的是必须转变对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全面认知,相对于其他教学学科来说,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具体引导,因此在开展这一教学活动时,要从思想内涵引导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视角来具体切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从而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当前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大多只是将其看做独立的一门课程,既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互动,同时也未能融入到整个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之内。思想品德教学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不能脱离其他教学科目,尤其是不能将思想品德教学与学生其他素质培养单独开展,通过对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多数教学活动中,都是将其割裂开展,因此,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活动,还是相应的教学效果,都与实际期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最后,当前多数高校在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时,其只是以问题解决为开展导向,忽略了思想品德教学的价值作用,未能将问题预防与解决系统化结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门普通的课程,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其实际上都需要从预防学生出现相应心理问题入手。如果整个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只能从某一个点来切入,那么无论其具体的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心理成熟度,其实际上都与具体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因此,随着当前学生培养要求不断提升,优化思想品德教学的具体思路就极为必要。

2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认知

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理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丰富的人文理念,乃至人文关怀,尤其是其中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正是引导人们形成全面完善理念的基础和关键。而茶性人文,最根本的就是整个茶文化理念。因此,系统化认知其中所存在的具体内涵,对于我们利用和了解传统茶文化,有着重要推动力和影响力。在茶性人文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正确、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将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进行提炼,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那么其必然能够为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茶文化体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如果能够将其中所具备的茶性人文理念系统化融入到整个品德教学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实现对学生成长有效推动的最佳教学效果。通过对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整个教学活动中缺乏必要的教学理念创新以及教学方法融入,所以探究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其中,无疑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补充元素。茶性人文理念在融入过程中,其重点和关键在于人文理念的实质性融入,特别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关注。人文内涵的系统化融入,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内涵和价值理念。

3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随着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如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不断提升,无论是对学生的教学要求,还是整个教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使得我们必须创新整个品德教育活动,通过完善教学元素,优化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其要求主要表现为: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要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通过打破传统的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融入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思维理念。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时,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元素。不仅如此,当前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理念融入其中,融入文化内涵,是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解决长期以来学生教学活动内涵缺失问题的重要要求,文化内涵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完善的文化要素是当前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创新完善开展的重要要求。而融入传统文化,其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茶性人文理念进行系统化学习,从而构建自身完善的思想品德素质体系。当然,在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其整体作为一项教育创新,无论是教学元素的选择应用,还是教学理念的创新融入,都必须结合当前整个时代特点的具体发展状况,通过理念内涵的全面融入,尤其是时代性元素的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注重与时代特点的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认识到很多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都是在时代变化特点下所形成的,因此,结合时代形式和特点,正是整个教育工作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4茶性人文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茶性人文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茶性人文理念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素质理念,更是能够弥补当前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想要应用好茶性人文理念,就需要做到:首先,要针对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系统化分析,从而探究茶性人文的合适切入思路。实际上,茶性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理念,其中不仅系统化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所具备的行为规范正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欠缺的内容。因此,探究茶性人文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系统化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才能够实现其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必须全面认识到在信息技术成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元素应用,都需要结合互联网这一广泛应用趋势,进行融入,也就是说只有借鉴互联网形式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媒介,实际上也是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创新与完善。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学生的具体接受效果,还是其整体教学传播效果都实现了超越以往的成熟发展。最后,当前在将茶性人文应用到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理论与具体素材的完善性,尤其是不能机械的将这一系列元素进行嫁接,必须通过创新与完善,尤其是将生活的事例融入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从而实现茶性人文理念的成熟融入。茶性人文理念是一种价值理念,无论是具体的价值思维,还是其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内涵性和导向性的,因此在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具体元素理念的融入,特别是要将生活内涵融入其中,从而使其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5结语

对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要注重完善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的机制,同时还要充分注重对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尤其是要注重将多样教育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创新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从而必然能够实现整个高校思想品德教学的理想效果。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内涵,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能够对学生形成健康思想理念提供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不足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探究茶性人文的具体内涵,极具传承价值和意义。

作者:丁言 单位:永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董世全.探析如何在民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2):54-156.

[2]张志伦,高校教师如何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135-139.

[3]尹淑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创新的使命与挑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266-268.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08-01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学科不被学校、家长重视,有些老师也是占用,拿来上语文或数学,根本没有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建设。因此,我们的国家,不难发现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作为这门学科的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是否教学到位,研究如何上好这门学科,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质量呢?以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喜欢《品德与社会》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如果喜欢《品德与社会》课,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兴趣要从备课开始,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查阅大量的美德故事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上画面、文字、解说、评论等,把一节节容易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的品德课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呈现出来,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评价,“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主流价值观正能量去感染熏陶学生,让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积极讨论,认真践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点不错,当孩子们真正以上思想品德课为莫大乐趣,那么我们的德育教育也就落到了实处。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只要《品德与社会》的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那么,真实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每个小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认知、判断、评价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能够做的事,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一些视频或讲一些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讲出这些事情是否正确,换做是自己应该怎么做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优秀的品质和恶劣的品质有什么不同。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体验社会生活和将要经历的人生。之所以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是因为这门课对学生的一生有很大影响。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通过研究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好、更实际的品德教育,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提高该门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 “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四、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的三个特点。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个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评教”和“评学”。“评教”针对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评学”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对教师的工作情况加以全面掌握,采取激励方法,让教师能够端正教学态度,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评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业完成情况加以评价,并且结合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对学生高尚情操以及正确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需要肩负起责任,不断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完成道德、品德塑造,为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志华.浅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03)

[2] 尹青芝.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愉快教学新探[J].新课程(下),2013,11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活化 思品课教学 初探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德性成长生活发展的序列,以及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身发展所遇到的生活问题,以教材文本为载体,实施思想品德新课标的内涵,组织开展贴近生活的思想品德教学。即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重视学生的参与、体验、践行、思考,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内容与形式,活化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活价值观,追求向正、向善、向美的生活。一方面使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获得教育,在教育中学会生活。摒弃过去思想品德教学的教条、空洞、无趣,打破过去背文本、考文本的评价体系,建构鲜活灵动的思想品德教学与评价体系。避免过去思想品德课程学科化的倾向,追求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

在实施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会出现一对矛盾,即学生生活价值观的自主建构与社会生活主流价值观引导之间的矛盾。

针对这一矛盾,我们在实施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要遵循几个原则:

1.整体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生活是复杂的,德性成长是复杂的。学生所经历和学习的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生活内容,既有知识的科学性,也有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的发展性、复杂性。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与形式时,既要注意知识的整合,又要关注学生不同生活阶段的不同反映,重视知识的科学发展与学生的变化成长。力争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不同阶段的生活,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发展性、成长性,不能为统一而机械相加、简单拼凑,导致教学形式远离学生心身发展特点和生活变化。如: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闪现在在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每个学期;从小学刚进初中的学生与临近初中毕业的学生无论在生理与心理、智商与情商发展方面都不尽相同。

2.传承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即我们在重视从生活传承学科知识时,我们还要通过鲜活的生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成建构新的自主价值观。不能死教书、说空话。

3.生活性与德育性相结合的原则。生活教育人。我们要使学生真正体悟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用生活教育自己,用德育引导生活。

最后,在实践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时,需重视两方面的建设:

一、探究开发生活化思想品德教学的资源

1.用好教材文本中生活化资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行教材文本的知识内容时时处处闪现着学生的成长生活和生活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如何与家长、同学、朋友、教师正确交往?如何调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如何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应对考试?如何做网络的主人,学会正确使用网络?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知识内容无不与学生生活相关。打开教材文本,这些生活资源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学生在体验这些生活片断时,探究知识的生成,价值观的建构。用好这些教材文本中生活化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2.用好学生熟知的生活化资源。学生已有的知识、看法、观点拓展了教材文本的外延,补充了教材文本少有的鲜活性。如:我和家长、同学、朋友、教师的交往之道;我调控情绪的方法;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事例;我知道的自强不息的先进人物事迹;我知道的孝敬老人的故事等等。我知道的与教材文本内容的诗词图画等等。每当学生讨论举例时,学生都会脱口而出,信手拣来,课堂气氛也随之“热闹”起来。课堂的“开放性”也随之体现。

3.用好社会中新鲜的生活化资源。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时代性。新鲜的生活资源最易引导学生建构文本知识,生成主流价值观。如:党和国家、人民战胜汶川地震生活图文、音像资源,学生观赏后,会油然生起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会自然表达援助他人的传统美德;再如:学生看到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他们会感到祖国的伟大,产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学生看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标牌,会联想到低碳生活等等。

二、创设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学形式

1.根据思想品德教学内容选择适应学生特点、文本知识传授的形式。如:网络链接体验、小组讨论、观点辩论、参观调查、图文展示、演讲表演、案例分析、诗文欣赏、访问讲座等等。这些教学形式一要满足学生喜闻乐见,不能曲高和寡或一味附和学生;二要贴切课标文本。慎记:形式为内容服务。

品德与生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四位一体 教学结构 思想政治

一、建立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一)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二)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三)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式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好思想政治(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三、建立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政治(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一)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政治(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