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品德与社会课

欣赏“花红柳绿,”感触“和风习习”,就知道是春天来了;听取“蛙声一片”、“蝉鸣阵阵”,就明白是夏天到了;静悉“秋虫呢喃”、“硕果累累”,就晓得是秋天近了……这些司空见惯的视、听、触场景不正是大自然为我们认识生活、感知生活创设的“情境”吗?利用视、听、触等立体感受来感知品德与社会课堂,从情感、情境上施加影响,使小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品德与社会教育,不愧为一种好的方法。纵观现实,尽管我们已跟随课改的脚步走了许久,为尝试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努力了许久,但静心体味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所呈现的情境教学会是怎样的呢?

一、回味情境教学的“尴尬”

1.在一次全县的公开课展评中,一教师在教学《我敬爱的老师》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敬仰之情,课前自己搜集了大量的优秀教师(甚至有好多为学生、为教育献身的老师)的图文资料,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位位优秀教师的事迹,还利用滚动字幕打出许多已经为教育事业献出生命的教师名单,在深情而又悲壮的《感恩的心》的音乐渲染下,时而激昂、时而哽咽,最后泪流满面……可学生却一脸茫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老师期盼的眼神顿时写满了无奈与尴尬……

2.“画出自己心中理想学校的样子”,教师一声令下,我们的学生只有拿着彩笔,在一张白纸上没有目的、没有构思地涂着什么。走近一看,学生心里的学校的样子只是一排楼房、一个操场、一杆升旗杆,真的很苍白、尴尬。

二、反思情境教学“尴尬”的背后

1.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失去了对教学资源提前知情的权利。

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为学习主题内容或解决学习问题的一个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让学生的经验更加丰富,对社会生活有更广更深的认识、更高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教师要让学生接触、观察、体验他们未曾经历、未曾听说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比如,在教学《我敬爱的老师》一课时,教师应该提前让学生走近生活中的广大老师们,留心观察老师的每日工作,处理班级事情的辛劳,回忆整理自己与老师难忘的故事,甚至走近那些远离我们而有感人事迹的老师们……也可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敬爱的老师的了解情况,这样当教师创设情境后,学生对这些信息早已知情,就有展示的欲望、有不吐不快的要求,面对教师的情绪宣泄、情感迸发,他们会被轻易地感染,触动,从而一起走近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平凡、可爱、可敬之伟大。这样创设有效情境才会把学生带到一个多样、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收获知识。

2.环境的缺失,是学习课堂“尴尬”的诱因。

全文阅读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体会

要让小学生将来成为诚实和富有责任心的人,重在加强学生健康、向上的品德的培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品德教育。下面就我个人的一些尝试和耳濡目染,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社与社会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

二、注重体验,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体验产生理解,体验产生情感。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模拟活动,它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模拟体验。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以体验肢残人、盲人及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促使学生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这就是品德教育的成功之处。

三、注重解决问题,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平等交流、合作,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解决问题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且尝试提出某种解释或解决方案。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制作等途径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如上《我们的合作》这一主题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完成学校平面图的制作后,说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及其范围,接着询问学生回家的道路,然后按照四个方向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调查学校不同方向都有哪些建筑物等。在调查活动中,我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明确分工,引导学生记录好自己的整个调查过程和体会,完成小组调查表,将调查结果进行组合,共享成果。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调查所得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再进行交流。

全文阅读

走进小学“品德与社会”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关系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的形成,所以作为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重视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品德与社会学习,有一个良好的品德与是非观念。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师;小学生

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科目学习的效果好坏,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一、扮演教材中的典型人物角色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内涵丰富、情节非常吸引人的课文,这些课文之所以故事动人,是因为课文内容由一个个各式各样的人物组成,这些人物在不同的课文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而师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内容的生动性。小学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书中的典型角色,然后组织一部分学生将书中的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这种扮演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并且由于是亲身体验,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出现了各行各业的工人,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扮演这些角色,如:工人、电脑工程师、农民、销售员等。通过扮演不同行业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行业职工对于社会的贡献,这样学生能够很快地明白课文表达的含义。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教师不能够将教育局限在教材之中,而是应该适当地进行拓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之中,教师除了需要完成课内的教学之外,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室外的实践教学。这需要教师组织小学生进行课文的实践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情感更加的理智,让学生能够有是非认识。例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一课“红灯的约束与绿灯的自由”强调了规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并不强,教师在讲解这一课内容的时候,如果只是简单将课文叙述一遍,学生可能绝大部分对于“规则”只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此教师要想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去室外亲身体验“规则”。例如,让学生感受一下马路的交通规则,或者让其在售票厅感受一下排队的规则。在学生体验完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规则会怎么样,这样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能够真正认识规则的作用,并能在生活中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三、安排小组辩论,提高思想认识

全文阅读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程

摘 要: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发掘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潜力。教师应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使其在逐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例谈了《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其突出的特点是以育人为本,重视培养儿童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目的是发掘学生热爱生活、乐于探究的潜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实践,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简而言之,即教师引导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我对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如下想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

良好的导语设计会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兴趣盎然,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四年级品德教学中有这样一课:《今天,你安全吗?》。在这节课中,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天我们背上书包离开家门时,关心你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要对你说什么?他们希望你安全,你的健康平安就是所有关心你的人的快乐幸福。所以对于你们而言健康平安地长大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今天你安全吗?》,学完这课后,你们会知道很多知识。”当孩子们听完了这段导语,顿时求知欲提升,激发了孩子探寻的兴趣。

二、挖掘教学资源,让课堂更精彩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于教学资源的认识主要局限于教科书、教学挂图等,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活动中对某方面思维的触动等。教学资源的挖掘,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精彩。在讲《温暖的家》一课时,我先出示了自己的家庭合影,这样首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紧接着我结合照片上的人物对学生进行了分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发言。这样让学生明白了每个人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为下面整个单元的教学做了铺垫。

三、增加生活体验,促进认识的深化

全文阅读

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

摘 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课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来教会学生用健康、客观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看待发展,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在小学课堂中的完善与落实。

关键词:传统;优秀;发展;教学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育,自从有了人类文明,就产生了,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曾经的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到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都映射了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同样,我们的长辈也一再告诉我们,不成才但要成人的重要性。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加强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决心。但,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的性格与人格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使得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难度也加大了。如何管理好这些学生,并带领他们学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

一、强化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智商;可以没有很完美的艺术修养;也可以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必须要拥有优秀的品德与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样他们才不会偏离生活轨道;不会让他们迷失方向。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现在的社会犯罪,如今也呈现高知化与低龄化趋势。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依旧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在我们看来,这就是教育的缺失,就是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缺失。这些人往往从小就忽略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特别是离异家庭教育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都有偏激、自私、心里无他人的表现,而让他们误入歧途。所以,在科技、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要完善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并将其列为重中之重。

二、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

全文阅读

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然而,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去进行品德教育,致使品德教育因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我认为最起码的是应让儿童走向生活。因为“回归生活”是新课程背景下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理念,也是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要求我们的品德课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使儿童在获取其真实内心体验中,作出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的正确判断和合理选择。无数事实证明: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起点,筛选出符合儿童需要的课程素材,才能激活品德课堂。我们必须珍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对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高度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儿童生活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新的品德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从单元主题到活动主题甚至每一个话题,都是儿童真实生活的再现和提升,非常有利于教学。但教材是相对静止的,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而学生的生活是鲜活的、丰富多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做到尊重课标,用活教材。一是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尤其是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二是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和儿童身边的“真”事,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如我在上《认认标志》一课时,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前,我让学生到马路上的十字路口旁,看交警指挥交通,看红绿灯指路,看行人、车辆如何安全通行。第一课时,先让学生交流所见所闻,然后请交警介绍常见的交通标志,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辨别遵守交通规则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种种表现。最后结合本地区农村公路没有红绿灯和人行道等实际情况,创设了“到农村看奶奶”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乡下该如何安全地过马路与在乡村小路上该如何安全行走等问题。第二课时,结合班队课开展“游公园”活动,进行“实地演习”。途中要经过十字路口、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我相机引导学生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学生之间也能相互提醒。本主题的教学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但认识了交通标志,还懂得了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并积极地内化为自觉行动。

二、 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回归儿童生活。

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生活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基础,儿童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所有的道德概念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外在的东西,教育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再现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教《不携带危险品》一课时,我在学生基本了解危险品种类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创设了一个小品《芳芳的礼物能带上飞机吗》,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快过年了,芳芳和妈妈一起要乘坐飞机到外婆家去,芳芳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高兴地向大家介绍所买的礼物:打火机送给外公,围巾送给外婆,小刀送给舅舅,鞭炮留给自己放(所有的礼物全部实物展示给学生)。这时,妈妈想起了新闻里强调乘坐飞机不能携带小刀、鞭炮等危险品,芳芳却固执地认为“我愿意带什么就带什么,他们管不着”。如果你在场,你怎样劝说芳芳?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小品中,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劝芳芳。上台的学生作为劝说者,将其中几样物品不能携带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一位学生说:“小刀是危险品不能带上飞机。暑假我和妈妈去旅游,安全检查时水果刀都没能带上去。”另一位学生在说到打火机的危险性时还特意找到了瓶子上印的“易燃品”三个字给芳芳看,使芳芳心服口服。再有一学生在劝说不能携带鞭炮时说:“如果有人把没熄灭的香烟头扔在鞭炮上,鞭炮遇到火星就会爆炸,那么飞机就会被炸毁,飞机上的人也会被炸死或炸伤。”从学生的劝说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危险品的危害性已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情景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变枯燥的讲解为生动的情景交流。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儿童的生活。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在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沟,需要用实践来把这一条沟填满。”实践证明: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自我实践中才能形成。如我在教学《节约用水》这一课时,首先结合日常生活中浪费用水、水源污染和遭遇停水等生活经历,布置学生课前做调查,同时结合调查情况制定出各种适合家庭生活实际的节约用水措施,并设计了“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检测表,通过自评、同学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法,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转化为自觉行为。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类环境正遭到各种污染,缺水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活,我们必须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由于实践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育内容之间的距离,而且通过实践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节约用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总之,生活处处是课堂,这意味着我们平时不但要解读课标,把握教材,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关注生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品德课堂,只有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充分利用真实鲜活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走向生活,回归生活,才能使教学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引导学生学习做人,才能开辟出真实的、灵动的、富有积极向上的生命力的教学理想天地,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充分感受品德学科的无穷魅力吧!

全文阅读

乡村《品德与社会》教法谈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此门功课的主要目标是改变小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不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力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1.扩展教学空间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教师主动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2.让学生扮演角色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品德与社会》,教学体现活动化。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情节,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让学生演了后自评,互评,评了可以再演。例如:教学《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一课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请一名同学扮演消防队员接听火灾报警电话,选几名同学拨打火警119电话,要求报警的同学必须在一分钟内,说清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起火原因、火势等内容。其他同学当评判员,如果打电话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把内容说清楚,“消防队员”便可开车到打电话同学的座位,表示消防车到他家。之后,以此类推看看有多少同学当上“消防队员”。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品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内化。

3.参与实践,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例如:在思想品德课《火灾逃生》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在嘴上可以防止烟呛。教师事先准备好水和衣服,要求学生把湿衣服或者湿毛巾披在身上,防止烧伤。再把鲜艳的衣服或塑料袋用棍子挑在窗户外,可让人及时发现你。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全文阅读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资源,做到与时俱进,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只有教师率先垂范,才能打造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关键词:品德社会 教学 建议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营造一定的情境,用真实的情景激发和启迪学生,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气氛中去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掌握书本上的内容,对于时事新闻、当地的传统文化底蕴,甚至于人文传说,都应该通晓。只有这样,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上出新意,达到既长知识,又育人的目的。像《我们爱和平》单元,我把索马里战争难民,特别是儿童的苦难生活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后,很快就激起了学生对战争时期难民们的同情,对战争的痛恨。同时,我把正在发生的利比亚战争也搬进课堂,让学生结合我们中国曾经遭受的种种耻辱,体会落后就要被列强欺负的道理,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在《直面灾害》一单元,把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也搬进课堂,并就日本把核废水排入公海的行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知道,无论遭遇什么,都应该有责任心,做人如此,作为一个国家,更应该如此!这样就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与过去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1.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全文阅读

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一下几点:

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全文阅读

《品德与社会》之我见

通过连续两年思品学科的培训学习,我认真聆听了教育专家们的讲座,这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小学思品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不断反思教学工作,进而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让我在困惑、迷茫的思品学科教学中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现就如何通过《品德与社会》教学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才能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如教学《我们的生命》一课时:课前,我先让班上学生回家访问妈妈,妈妈怀你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访问家人,你出生的那天,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自己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一是让学生汇报访问情况,二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一小孩出生时的情境剧,再是出示学生收集的照片,并请当事学生讲相关的故事,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一个人成长的不容易,体会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凝结了家人极大的关爱与付出。从而真正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在课堂上以学生家庭生活为基础,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学应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自身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活动设计只有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