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修养

品德修养范文精选

品德修养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揭家新工作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把社会主义道德对“三德”的要求作为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核心内容

一个人的品行和道德修养,总会在他的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中体现出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与其个人品德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核心任务是把社会主义道德对“三德”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个人品德修养之中。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也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最坚实的基础和支柱。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对于高校而言,就需要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公德做起,从小节改起,文明修身,知行合一,养成良好的公德习惯。如做文明的大学生、合格的公民,言谈举止礼貌得体,讲究仪容仪表和个人形象,生活中与人为善,作风正派,遵纪守法,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于细微处实践个人文明行为,在举手投足间慢慢升华自己的社会公德境界。同时,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和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争做践行社会公德和遵守公共生活秩序的模范,努力推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也是一切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有20个字的基本要求,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从目前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反映看,对大学生入职后诟病最多的问题:一是敬业精神欠缺,服务奉献意识不足,功利思想严重。二是在职业生活中合作意识淡薄,缺少大局观念,组织纪律性不强。三是背信违约,诚信精神缺失。少数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业上抄袭舞弊,求职时伪造各种证书欺骗用人单位,随意签约毁约,缺乏起码的诚信意识,等等[3]。这些说明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一定要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从择业观念、职业精神、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等方面入手,帮助他们掌握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职业道德准则,并把奉献社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观念奉为自己的职业操守。这其中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明确自己将要担任的职业角色,自觉认识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深刻领悟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取向。二是抓住大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行为,通过教育使他们形成专业道德素质,锻炼好专业能力。当他们热爱所学专业并学有专长之后,一定能够激发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乐于合作,形成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践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对大学生家庭美德的教育和引导,重点应该放在感恩观和婚恋观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讲究尊老爱幼,父辈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又为抚养和教育下一代付出了心血和大量财力,大学生要尊敬、关心、体贴父母及长辈,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主义道德在大学生的恋爱和婚姻观上必须得到体现,忠贞专一、志同道合和责任仍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那种公共场合“晒亲密”、随便玩玩、朝婚夕离、甚至以肉体换金钱的婚恋观,是与社会主义婚恋道德格格不入的,必须予以坚决抵制。

社会主导的价值观要贯穿到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化途径之中

个人品德是一个综合性范畴,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构成的统一体;它们内部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特定的道德品质[4]。根据品德形成的内化规律,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个人品德修养,把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纳入这一过程并进行教育引导,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1.提高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认同。所谓道德认同,是指个人的道德认识要与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趋同或一致;它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从个人品德形成的外部环境看,能否达到道德要求的认同,取决于社会道德环境对个人道德认识的影响;就其内在因素而言,道德要求的认同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道德认识能力,取决于对社会道德要求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认知,通过各种途径加深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意义、地位、作用、要求的理解和掌握,并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宣传,营造道德教育和引导的良好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更要在大学生道德要求的认同上下功夫,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能力有了明显发展,已逐渐从经验性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转化,表现出思维的敏锐性、独立性、深刻性、全面性等品质。大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为他们的道德认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顺势引导他们完成对社会道德现象、行为准则及其意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2.升华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心理体验和态度倾向,是个人品德形成的内部动力。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5]没有道德情感的升华,就没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成。“道德情感的发展,是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变到比较稳定。”[6]我们在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过程中,一定要引导他们把个人道德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按照社会主导道德观去衡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而产生一种对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的自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品德修养与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积极进行道德实践体验,升华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稳固信念,并最终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和进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克服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缺乏道德意志,道德动机就无法转化为道德行为。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进行道德抉择和行动时总会碰到各种矛盾和困难,这就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学会运用道德意志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专注于完成所确定的道德行为。大学生锻炼道德意志,一方面要激发自己锻炼道德意志的愿望,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具有坚强意志力的道德榜样和先进人物学习,增强自己进行道德品质修养的信心。另一方面,在个人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树立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远的道德理想追求,抗拒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诱惑,使道德动机战胜其他非道德动机,专注于自己的道德行为。3.强化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及社会的行为;它是个人品德的外在结果。如果说道德的知情意属于道德“知”的范畴,那么道德行为习惯则是属于道德“行”的范畴,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没有道德行为也就不存在道德品质。目前社会对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研究,较多地指出他们知行脱节或只知不行,这说明他们在道德践行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亚里士多德说:“德性是用了才有”,“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的性质来决定的”[7]。在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过程中,要在实践中引导他们通过自律强化道德行为:一是注意培养社会主义道德需要,让道德行为变成自己内心的道德需要,那么道德行为就会随时随地贯穿在他们的日常行动中。二是面对道德选择的困境时,能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准则选择道德行为,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三是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长期坚持,必有所获。相信经过坚持和强化训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会由一种不经常、不稳定、有条件的初级水平,逐渐过渡到一种经常的、无条件的、比较固定的高级水平,也就是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具备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大学生,一定能成为一个真正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品德修养范文第2篇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德。也许是看史书有点多吧,受历史上的一些名人的个人经历影响:很多人以德显,也有很多人因德的问题而身败名裂。而在学习了这一学期的德育后,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传统的儒家思想更是把个人修养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故“德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学习了德育课,让我对个人的修养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你应该从哪些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调整自己的思想状况,以及培育自己的个性和气质。总之,面向新的世纪,时代对大学生的品德提出新的要求;而通过德育课,你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检查自己的思想漏洞。它为大学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支持。

它的得在于适应了社会,而它的失也在于它的滞后,比如它没有关于当前相当流行的网络上的道德。网络在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科技、优秀文化成果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我们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也为我们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也要看到,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至,道德意识方面无政府主义泛滥、人际情感疏远;道德规范方面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道德行为方面,网上盗窃、诈骗,电脑病毒的制作和传播、盗版等屡有发生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网络道德建设成为当今国内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视的前沿性课题,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了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要引导网络机构和广大网民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本人也是一个网虫,平时对网络的事情多有了解,很希望能通过德育课学习多方面的道德理念。——但是事与愿违。既然有关于爱情的内容,为什么忽略掉网络呢?实在难以理解。

大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络是今后最重要的传媒工具,假如一个国家的一代精英在网上都无视道德,实在是难以想象。而且现在大学生上网比率超过95%,网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而且日益深刻。如果所有的大学都没有关于网络道德的教育,网络上差不多就乌烟瘴气,而高智商犯罪恐怕也会泛滥成灾。如果他们日后归罪于大学教育上的缺失,那校长书记们就真是无言以对了。

另外我想,我们德育课的的最终目的是为大学生的心理及道德修养提供支持,而我们的德育课的另一个重要欠缺就是关于个性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跨文化的智力测验证明,中国人的智力在全世界各种族中是最高的,能与中国人智力相提并论的只有犹太人和亚洲的一些民族。但是当中国的孩子们经过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这条教育“流水线”的“加工”之后,其有些“产品”的质量却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

就是因为当我们的学生在为考试得高分而拼命地算题、背书的时候,人家的学生却在那里高高兴兴地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着他们的创造力、社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等等。诚然,中国人的突出计算能力确实令外国人刮目相看,但是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大学数学系之外,又有哪些职业需要这种高超的计算能力呢?作为大学生,我们迫切地需要关于个性的追求和教育。对于学院的教学计划我并不清楚,不知道下学期是否会有相关课程。但编排这本德育书的作者一定对此漠不关心,或者闭目塞听,而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趋势毫不知情。

我们的德育课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或者说是当前所有“官方课本”的通病。在政治因素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之下,这些课本的形式呆板,毫无新意,根本没有任何当前提倡的的人文理念。比如我们的德育课本,形式和初中第一册的政治课本毫无二致,甚至还不如后者的教育意义。一本德育书看下来,全是条条框框,简直就是为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制作的(还好,我们只是写一篇论文,但毛概就相当麻烦了)。这种德育书,还不如在大街的地摊上卖的一些卡奈基系列,甚至那些“厚黑学”“老狐狸经”之流有更强的实际意义和收藏价值。如果某位同学在大学毕业卖书时遗漏了我们的德育书,而在廿年后的一次打扫卫生时发现了它的话,他对它的回忆和感受也许只有当年考试的紧张或者写论文时的难产了吧。

品德修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敬业;奉献;爱生;尊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8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54

近年来舆论不断曝出教育行业个别教师道德缺失的事情,我深感痛心,为人师,师之父母。道德缺失,良心何在?因此,我再谈教师品德修养。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教师至少要做到十二个字:敬业、奉献、爱生、尊重学生人格。

一、教师要有忠于职守、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准则之一。教师从事教育事业,首先要热爱这个事业,以之为荣,以之为乐,并为之而奋斗不息。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说过:“谁要是没有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上。”我从事中学教育工作30多年,在这30多年的教学之路上,我对教育事业矢志不移,教师的清苦、劳累不在乎,依然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为做一名专家型教师不停地努力着。在工作实践中刻苦磨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精心施教,既教书又育人,默默奉献,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拥戴,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诚然,我不敢说已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但我可以自豪地说已尽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

作为教师,应以“敬业”为天职,冲破各种羁绊,摆脱困惑,树立一代师风,塑造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从事业上体现自我价值。

二、教师要有但问耕耘、不计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

如前所说,我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责任和奉献成为我奋发进取的两根支柱。我把党和政府给予我的各种荣誉当作新的起点,追求的一部分,时刻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使自己焚膏继晷,继续奋进。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的先进例子,使我们明白,当教师,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就不可能把“上班”和“下班”“分内”和“分外”截然分开。这说明,从事教师职业,就需要有超常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就需要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无私奉献是教师人生幸福的源泉。一位全国模范班主任说过:人生短海不可碌碌无为而求享乐;道路漫长,不应昏昏度日以图安逸。把自己的知识献给人民,是我最大的追求和幸福。这一切又说明,勇于奉献,乐于奉献,正是我国广大教师具有悠久历史的光荣传统和最值得称颂的优良品德。这种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勇气,正是我们教育事业的希望之所在。我们广大的人民教师,就是要弘扬这种精神,使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登上一个新的境界。像蜡烛,向世界奉献光明;像园丁,向生活奉献美景;像人梯,向人类奉献进步;像铺路石,向学生奉献坦途。

三、教师要有关爱学生胜过关爱父母、关爱子女的仁爱精神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夏D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这就指出了教育成功与失败的主要原因。教育要成功就必须有情有爱,而教育的失败就在于缺少了情和爱。就如优秀人民教师江润农为了学生的成长倾注了全部的爱。她视学生为自己的亲人和子女,在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默默资助28位特困生,她深刻认识到爱生的重要性,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品德,她把心血全部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无私奉献,默默耕耘,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楷模。这是我们这几年开展“崇教厚德,为人师表”教育活动打造出来的典型、范例。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才能换来学生主动地与自己亲近,进而乐于接受教育。情感的升华必然转化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普遍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尊重、关心和爱护,而教师普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教师将真诚的情感投入到学生身上,就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以及在课上课下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付出大量心血,才能和学生结成互相信赖、互相尊重的情感纽带。教师热爱学生能使学生尊重、信任教师,从而产生无形的教育力量。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要明白这个道理,而且要付诸行动。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效果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师生感情是否融洽,心理是否协调;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对学生爱之以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 “以养成健全人格”,我们的事业就必定成功。

四、教师要有尊重学生自尊和人格的人文精神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教师,被教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品德修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如何加强;品德修养;培养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而品德修养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下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此观点仅供参考。

1.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品德修养的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品德修养的培养不可缺少的,师应不失时机地点燃学生兴趣之火,变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梁启超说:用情感动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所以情感是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课型特点,利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具、现场体验等形式来创设情景,营造氛围,加深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等。如:教学《春》时,可播放配乐朗诵或美妙的春天景象,让学生陶醉于盎然的春天气息中;教学《小巷深处》可让学生听优美深情的歌曲《妈妈的吻》;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播放激昂慷慨的《好汉歌》及《水浒传》的电影片段,这种情景熏染,让学生耳濡目染、全面感知,从内心深处激发学语文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众所周知,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是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基础阶段相对枯燥乏味的部分。如:字、词积累,师可结合猜字谜,成语接龙等活动来激发兴趣。又如:朗读背诵,体悟情感,阅读理解训练,师可举行诗词朗诵会,背诵比赛,限时阅读能力比赛等活动。通过竞赛,体会到竞争的激情和成功的欢乐,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劲头更足了,从而品德修养得以培养。

2.品德修养在教材中体现与分类

品德修养在教材中体现与分类:①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大公无私,崇尚正义是小学语文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我爱祖国》、《詹天佑》、《难忘的一课》等;②勤劳善良,治学求进是品德修养的又一重要内容。古人云:治生之道,莫尚乎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勤劳善良成为我国劳动人民的本色,而勤奋好学又历来被看作成功之母。在积累和运用中有许多名言警句讲了此道理。如:《王冕学画》《幸福是什么》《春蚕》等和“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③仁爱礼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一种高尚的道德原则和理想,仁爱是爱人、同情帮助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礼让有礼貌、礼节、谦让等内容。如:《窗前的气球》《纸船和风筝》《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仁爱礼让。④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勤俭持国,克勤理政,也给孩子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如:《》《在花山》《一夜的工作》。⑤唐朝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充分展示几千年来母爱,让人产生共鸣的中华传统美德。如:《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荔枝》等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爱子之心,尊师之情。⑥诚实守信是一个人起码品德,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魅力,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反复告戒他的弟子:要“谨而信”,一个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先得学会诚实。如:《诚实的孩子》《我为你骄傲》等课文体现诚实守信,乐于奉献。⑦热爱自然增强环保意识是语文教学中品德修养的又一重要内容。如:《黄山奇石》《日月潭》《五彩池》等课文展现大自然的神奇与可爱,而《清澈的湖水》《清清的溪水》、《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等课文侧重于环保意识的培养。⑧自信自强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本素质,科学是使人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如:《我成功了》《桃花心木》《长城专》等课文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品质。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品德修养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情景渲染气氛,不仅能调动学习兴趣,还能给学生切身感受,增强教育效果。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用课件展示宇航员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沙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母亲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再引领学生研读课文,展开讨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被破坏的、资源枯竭的地球会是怎样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用图画展示出来,和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地球比比,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4.品德修养教育同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统一起来

品德修养教育是建立在自身语言形象,文章情感基础上的渗透感染。只有学生被浓厚的情感渗透,产生强烈的情绪活动时,才能受到熏陶感染,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①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培养,离不开对语言的分析品味。如:课文《詹天佑》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抓住对“阻挠,要挟,控制”等词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帝国主义裸的侵略行径,蛮横干涉和卑鄙的伎俩,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的满腔仇恨,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这一事的心情,反映民意民愿,也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腐败不满感情的流露。只有学生理解了人民的心境,阅读时感情脉搏才能和中华民众跳动在一起,从而激起学生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和民族之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②教学中,引导把事情发生的环境与人物的行为联系起来,帮助去认识社会,认识人,形成自己的爱憎感情和做人的道德标准。如:《小珊迪》讲述的是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孤儿小珊迪,在为“我”换零钱穿过马路时,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临死前托付弟弟还零钱,牵挂弟弟无人照顾,最后悲惨死去的故事,赞扬了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由于课文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师可利用多媒体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后,再引领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然后讨论、交流,从课文对小珊迪外貌的描写及‘乞求’‘我’买火柴时的语言、神情的描写中体会到小珊迪挨饿受冻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后来他被马车轧断了双腿,伤势非常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让弟弟送还零钱和牵挂着弟弟无人照顾,体会到他是多么诚实和善良。小珊迪饱受饥寒的悲惨遭遇与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前后联系,对照比较,让学生深切体会‘永远’的内涵,诚实、守信、善良的美德这时已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这间接地对学生进行了品德修养教育。③语文教学中引导探究文章中感人情节,让学生同文中人物的思想活动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如:《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几处感人的情节:老班长偷偷嚼草根、吞鱼骨刺、讲述挖野菜、钓鱼的艰难、命令我们吃鱼烫等,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品味,领悟老班长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产生对老班长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引起强烈的情绪活动,使之受到感染和教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总之,语文教学中,只要找准语文教材内容与品德修养的结合点,力求做到寓德于事、寓德于理、寓德于美,避免空洞的说教,相信:品德修养的培养是有明显效果的。

参考文献

品德修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特殊性;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96-03

收稿日期:2006-10-18

作者简介:李弘国(1967-),男,吉林龙井市人,讲师,法学硕士,从事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课属于“修身课”。“修身课”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具备 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正确地把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不仅是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且对教师正确引导教学对象,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接受知识、信息的特殊过 程”

“所有的教学过程均是以教学对象的一定接受心理为基础而展开的”。然而,在思想道德 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对象的接受心理是比较复杂而微妙的。这是因为,学生在思 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接受教师所给的有目的性教学内容之前,受到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影 响而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这些自我意识虽然是以尚不成熟的观念形态存在着,但是 ,它具有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过滤”的“特殊技能”。换句话说,“它并不愿意全 盘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有的认定,有的厌恶,有的删除,甚至有的进行补充和修正。”假 如,教师以“肩负使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主题给学生讲一堂课,这时,在学生主体 的接受心理中一般会形成“赞成”与“否定”两种不同的接受状态。抱有“赞成心理”状态 的学生主体,一般有下列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类是,在接受学校教育、接受上述教育内容之 前 ,通过其他途径初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的学生群体;另一种类型是,虽然还没有认识到学 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偶像心理”作用,促使他认定教师的教育是正确的,并且愿意全 盘接受教师教育的学生群体。怀有“否定心理”状态的学生主体,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 一类是,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已接受了“学习是为了自己对父母报恩”等内容的片面教育的 学生群体;另一类型是干脆接受“知识无用”论的否定性教育的学生群体。陈秉公教授把这 样的思想道德修养课课堂形象地比喻为“一首教育诗”。他认为,这首教育诗的上阙由一个 教师来做,下阙是由多个不同的学生来做。完美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诗,要求上阙做得好 ,下阙合得好。如果只上阙做得好,下阙合不好,算不上好的教育诗。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意识的“过滤”作用,不仅有区别地接受知识 和信息,而且还不断地分解和反省自我意识,即在教师有目的性的知识传授和影响下,在学 生的自我意识形态中,逐步形成“理想的自我形象”和“现实中的自我形象”,并且不断以 “ 理想的自我形象”对照“现实中的自我形象”。例如,假设教师以“坚持艰苦奋斗,反对骄 奢淫逸”为主题给学生讲授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我意识中会浮 现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会找出自己的很多 不足点。如果这时典型形象和自我形象之间的差距越大,对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的冲击力 就越大,那么“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矛盾的反省过程就越快。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所产生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反省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课教学过程内在的基础和目的,而教师的传授活动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反省 的条件和手段。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的上述特征,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会产生极大影响,即它促使教师牢 固树立“学生学习主体观”,对正确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流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思想道 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学 习当成把外部知识和信息主动纳入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当成学生的积极体验过程和个性发 展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必要条件,其作用必须通过诱导、启发、辅导等形式,才能转 化成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适宜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内部矛盾正确地、有效地转化。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隐含的这些特性,明确地提示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因为,即使教师 的知识传授搞得再好,如果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变化,也就无法达到预期 的教学目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培养情感、意志、信念 、人格的特殊的“情感教育”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意识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要 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和变化,必须要充分发挥直接影响意识活动的“理性”和“非理性 ”两个因素的作用。“理性因素”起着培养意识主体的科学认知、逻辑思维等作用;“非理 性因素”则起着培养情感、意志、信念、人格等作用。

一般来说,所有的教育学科教学都在谈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问题”(即科学认知或逻 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和“情感问题”(即培养情感、意志、信念、人格等问题)。事实上 “认知问题”和“情感问题”,是在一个特定的教学过程中已被自然融合,是相辅相成的两 个侧面,“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某一个侧面,而省略另一个侧面完全取决于不同 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属性”。例如,《数学》、《外语》等纯技能性学科,往往特别强调“认 知问题”,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接受知识的状况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却不去谈论 或很少谈论“情感问题”。相反,像一般的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课等富有社 会性内容的学科的教学,必然要多多谈论“情感问题”。但是,从教学目的角度来考察,这 些课程的“情感问题”谈论毕竟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的重要的补充而已, 决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这些课程的主要的教学目的始终是而且应当是培养学生 主体的“科学认知”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具有区别于上述学科教学过程的十分鲜明的特点。在思想道德修 养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理性因素”的作用,正确解决“认知问题”,同时也 需要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恰当解决“情感问题”。品德教育的研究结果和教学 经验证明,情感、意志、信念、人格知觉等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看 重。实际上,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包含诸多“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内的复杂的个性成长和发展过程。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解决“认知问题”和解决“情 感问题”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即解决“认知问题”是要解决“情感问题”的手段,而解决 “情感问题”是解决“认知问题”必然要达到的目的。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存在的“认知问题”和“情感问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互依存性 ,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把知识与理论的开启与对意志、信 念的培养紧密地统一起来。在这里需要再三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必须重视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外,还要注意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因为学生主体人格的 形成往往依靠教师所传授的古今中外典型形象的感化,有时也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影响直 接形成。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在学生主体意识活动的“直觉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现 象。这时,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形象,而是已经提升 为能够起到感化作用的典型形象。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不但要努力掌握丰富的理论知 识,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感、信念以及情操,以渊博的理论知识魅力和高雅的人格魅力引 导、教育学生,使他们达到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

三、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形成价值观的特殊过程

一般地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能 力的过程”。所谓的“是非判断”能力就是指分清什么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什么是违背 客观实际的谬误,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以解决认识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认知关系。所谓 的“价值判断”能力指的是,要分清什么是具有肯定价值的东西,什么是具有否定价值的东 西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解决价值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

培养“是非判断”能力不仅是培养“价值判断”能力的基础,而且是在任何学科教学过 程中,必须要首先解决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是非判断”问题 和“价值判断”问题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显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一般的知识技能 学科经常把教学重点放在解决“是非判断”问题上,并且解决“是非判断”问题的过程直接 表现为解决“价值判断”问题的过程。譬如,假设数学教师给学生说明1/2=0.5的问题, 这时,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教导下,很快认识到1/2=0.5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真理,同 时认定这些运算方法和规则很有价值。到了这个程度,教师就没有必要再花费更大的精力去 引导学生进行另外的特别的“价值判断”,因为学生主体通过科学认识过程,已经判断出这 种科学知识很有价值。当然,除了思想道德修养课以外,其他富有社会性内容的学科,“价 值判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比上述技能学科可能略微大一些,但是,与在思想道德修养课 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价值判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相比,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其鲜明的差 异点。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是非判断”问题,而且还必须解决“价值 判断”问题。假如说,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这一内容时 ,教师首先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也就是说要解决 “是非判断”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要有 说服力地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主动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从学生主体 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既是从“真理性认识”转换为“价值性认识”的过程,又是对特定事物 或特定现象形成特定价值观的复杂而又艰苦的过程。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解决“价值判断”问题的过程既复杂又艰苦的根本原因 是“学生树立价值观念的过程不是单纯依靠认识能力,而是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密切相关” 。换句话来说,当人们认定某一种认识或行为符合自身特定的“需要”和“利益”时,就 会形成对其事物或现象的肯定的价值观,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价值观。更具体地说,假如有 位学生主体通过教学过程认定教师讲的“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这句话很有道理,并准备接 受它。但是,后来这位学生主体通过现实生活的体验得到“诚实守信却会被伤害”的否定性 结论时,这位学生主体对教师在教学当中所讲的内容会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是因为学生 主体已经得出: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内容对自己已毫无益处的否定性结论。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的上述特殊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 相当高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应该及时汲取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了解各新学科、边缘学科的基本内容,以便及时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强教 学工作的预见性。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大特点就是“讲理”,即必须通过讲理论来(用逻辑 的力量来)说服人,征服人。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应不断地掌握和充实理论知识,但 “决不能只局限于把握一般的是非理论,而是要更加有效,更加系统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 义价 值观的理论知识,并且以出色的教学艺术和非凡的气质,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他们 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利益矛盾问题”。

四、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社会

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真正来源和基础,人们只有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才能获取对客 观事物的正确信息,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实践又是检验认识的唯 一标准。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检验其是否正确,除了实践,没有别的东西 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也只能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才能真正形成和 表现出来,社会实践是学生形成品德的源泉,也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和归宿。“在社会实 践中,人并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不断地改造环境。在长期的 社会实践基础上达到主客观世界的统一,从而形成某种道德品质”。

学生主体在上面已提到的几个教学环节可以形成对某种特定事物和现象的知识,即可以 能够形成概念、判断、甚至是价值判断。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知识和价值判断的形成 并不意味着学生主体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学生通过课堂教 学所学到的知识、判断和道德品质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因为,道德品质并不是某种 知识和价值判断的简单的总和,也不是个人一时一事的偶然的思想言行的表现,而是个人根 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因 此,要考察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注重考虑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其一是实践的“中介作用 ”,其二是“时间的磨炼作用”。实践的“中介作用”是基础、动力,时间的磨炼作用是形 成道德行为特性(是稳固还是脆弱的特性)的重要的前提条件。若没有实践的“中介作用”和 较长时间的磨炼过程,人的道德品质是不可能形成的。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按教师的要求 实现某一德育任务,只是一个具体德育过程的结束。德育过程并未就此完结,它总是通过 实践活动与交往产生心理内部矛盾,再通过活动与交往产生新的心理内部矛盾,由低级到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即通过不断教育和自我教育从 量变到质变的无穷的过程。

一般的教育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在其事先确定的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指导下,通过一个或者 几个教学过程来实现的。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与一般教学过程不一样,它是需要长 期的、反复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肯定地说,对不少学生主体来讲,要形成稳固的道德 品质,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要经过他们整个一生的努力与修炼过程。从这个角度来 考察,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 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课堂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必然的延续。

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 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设计和组织可采 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的教学实践和军政训练;不按照教学 大 纲要求设计,但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家务劳动、带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和其他社会 公益性的活动等,也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应避免单纯追求表面形式 、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讲究实效,使学生既从社会实践中学到真正本领, 又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又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上述四个方面特殊性,实质上是道德 品质的形成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反映。可是,学生主体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绝不是经 过简简单单的一两次教学过程所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 过程才能得到实现。所以,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注意把握和运用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律,组织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 学效果,努力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论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逻辑思路[J].高校德育科学,1996(3).

[2]学校德育工作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3]王守实,等.高效德育学与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

[4]李铮.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品德修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动之以情;创设情境;与时俱进;思想品德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是人们的思想品德却滑坡。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浅谈几点看法:

一、摸透学生心理,动之以情

提高道德素质情感体验是学生对教育情境中有道德意义的各种事物的内心评价感受。情感体验过程与道德认识过程有效“合成”构成道德内化。这种体验经常与学生的道德观念相联系。当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或已经掌握的道德认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举止时,就会产生一种自觉的、概括的、稳定的情感体验。经过多次证明这种体验、认识是正确的,才能将其内化为观念或形成态度,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那么,通过哪些教学手段来达到内化的目的呢?

1.1 身临其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身临其境的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爱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讲《亲社会行为》一课时,可在讲述一个左脚瘫痪的残疾人在街上行走受到一些人嘲笑、戏弄的现象后,让学生体验那个残疾人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残疾人走路不方便,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又如,讲《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丢失东西和别人将失物交给自己时的心情。由心情沉重到心情欢快,两种情感体验,内化了自己的认识,认识到拾金不昧会给失主、给社会带来好处,所以要从小养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这样的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1.2 辨析法。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去评价、辨析获得评价体验,形成一种道德素质。例如《爱护大自然》的教学,在学生懂得应该爱护花草树木的道理后,可设计这样一组对应的幻灯片内容。第一幅:一个小朋友给花坛浇水;一个小朋友在花坛摘花。第二幅:两个小朋友把快要折断的树木加固起来;两个小朋友折树枝做“打仗”游戏。第三幅:几个小朋友在修剪草坪;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踢球。通过这些对比判断,更加深了对爱护花草树木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对比体验,无疑会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3 动动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学完《孝敬父母》一课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叠被、叠衣服、洗碗、摘菜等,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体验。这样的体验更深刻,维持的时间更长。

二、创设和谐氛围

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健康发展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和谐氛围,可以激发、唤醒学生的情感,促进他们身心素质健康发展。那么,采取哪些手段来创设和谐氛围呢?

2.1 环境设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最初形成的新知识是感性的。这种感性知识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更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思维。环境设计得好,能从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出发,就会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改革开放》一课,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论证世界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道理,教者绘出了大庆会战前一片大荒原的荒凉景象,又让学生看今天大庆高楼林立的繁荣景象。使学生体会到现在的大庆一年一个样,几年大变样,为自己身为大庆人而深感自豪,并雄心勃勃,立志长大为大庆和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此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氛围,学生会触景生情,激发起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了思想素质。

2.2 角色扮演。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课,有关蚂蚁王国得探子报告的消息后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各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集体的力量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办好事情,取得胜利。这样,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了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总之,精心创设各种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品德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与时俱进,树立新观念

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树立自强、竞争意识。这种观念的树立能使人永远无止境地攀登,能使人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应注意渲染、强化竞争意识。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挖教材,并对教材内容适当引导、补充。例如,《自强》一课的教学,在深刻明理时运用参考资料《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强化观点,而我认为教学这一环节时,对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栾菊杰的成功,不能仅仅从意志角度引导学生,更重要的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栾菊杰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因为当时栾菊杰已经是全国冠军,是一种强烈的自强竞争意识使她产生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使她在受伤不轻的情况下,冒着某种危险,顽强拼搏。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要着眼于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敢于竞争、不怕受挫、勇于探索的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是时时刻刻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尤其是在课堂中更要渗透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学兼优的国家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品德修养范文第7篇

一、品德修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1.品德修养教育教学途径狭窄

当前我国中小学仍然以思想品德课为品德修养教育的主要渠道,甚至以其来代替整个品德修养教育。事实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都可以融入品德修养教育。例如,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竞赛评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公式法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法治精神;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完成英语练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强化集体协作意识。

2.德育教师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当前,不少中学的德育在教学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题,教师照本宣科,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德育课堂变成了单纯的理论灌输,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帮助不大,对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潜能效果甚微。这一切都说明,德育教师的素质水平亟待提高。

3.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低

笔者经实际观察发现,当下中学生中,学习目的性不强、意志薄弱、缺乏创造力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靠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低效。此外,一些中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在处理问题时不善于研究方法和策略等,这也是导致学校品德修养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教学的策略

1.多途径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首先,德育需要渗透到每个学科领域,这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其次,要以课外活动为补充,丰富德育形式,课外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课内外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系统。最后,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内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实践也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磨炼学生意志,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2.全方位提升德育教师素质

对于“立德树人”之“立德”不能将其狭隘地理解为学生之德育,“立德”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加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同时还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便与其更有效地交流。

品德修养范文第8篇

还有更多隐性考查的命题,比如北京卷,似乎谈体育竞赛问题,其实就“生丙”的议论:“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即可从“品德修养”立意:“公平与道德缺一不可”或“竞争与诚信”等。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素材的积累,要写出好的品德修养类作文是很困难的。作者除了要有一定量素材的积累,还要具备高考作文写作的能力与技巧。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题要“准”

如今江苏高考命题采用“提示语+文题”的形式,大都提供一些哲理性、寓意性强,生活味、现实味浓,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性的材料,涉及到“品德修养”因素的内容比较丰富,角度也较多,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品德修养类作文审题的准确性。

审题时除了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外,还要准确理解文题中的概念内涵,注意找准“题眼”,即关键的概念。抓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写作的牛鼻子。如江苏卷的“拒绝平庸”,不仅要注意提示语,还要准确理解“平庸”的内涵,明确“平庸”是什么,要能区分“平庸”与“平凡”的差别,有一定的思辨色彩。“题眼”应该是“拒绝”这个词:为什么要拒绝,怎样拒绝。

(二)立意要“高”

品德修养是永恒的话题,要翻出新意,绝非易事。这就要求在立意上境界要有高度。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在立意境界上都应有“高度”。议论文的“立意高远”,主要表现为观点新颖而正确,立论宏大,立言不凡,境界高远。记叙文的立意应能够做到洞察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揭示素材的普遍意义,以小见大,以点滴小事折射时代和社会的影子,显露健康高尚的情趣。

(三)构思要“巧”

品德修养类作文的构思也要精巧。主要表现在切入角度巧妙、行文思路独特、情节曲折起伏等方面。如江苏的一篇满分记叙文的构思就比较精巧。采用分列小标题式构思形式:一、五只粽子;二、一只鸽子;三、一棵树。从文化、生态、人生负载三个角度选取的三个生活片断,看似独立,从文中的“昨天是端午节。清晨……”、“中午……”、“傍晚时分,金色的夕阳……”这些词句,可以看出三个片断其实一脉相连,是一个整体。

(四)选材要“妥”

选材要新颖比较容易做到,但难的是如何妥当地选用材料。

品德修养范文第9篇

误区一、重视品德修养理论在课堂上的传授,轻视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品德修养的养成。

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教育者往往习惯于将品德修养的理论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在教育中表现出:重灌输、轻引导;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理论说教、轻行为养成;重考试、轻做人等现象。忽视了人的德性养成,主要来源于对生活实践感悟这一主要德育过程,淡化了德育实践活动这一品德形成的基础地位,使品德修养教育演化成一种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和应付考试。这种做法难免使得品德修养教育工作沾染浮躁之风,重轰动效应,新闻炒作,华而不实。使教育难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教育效果苍白无力,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应付考试,追求分数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学生品德养成的规律,脱离了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很容易导致学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

误区二、认为大学生已具备了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导致管理上的缺位,消弱了规范和制度在学生品德养成中起的作用。

由于高职学生层次多样、思想水平差异较大、厌学情绪比较明显,增加了品德修养教育的难度,使得高职生品德修养的教育需要系统化和全员参与。但是,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与科研,而未能把育人看成是自己的根本任务,他们往往认为高职生是成人,已具备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和约束自己行为的水平,用不着教师再去管理他们的行为,对他们进行管理就等同于将他们与中学生同样对待,会压抑他们的个性发展。于是,出现一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顾教学、不顾教育;只管讲课、不管纪律。即使学生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也应该由辅导员或学管科教师、政工干部来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全员育人的意识。学生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在实践中虚化。表现一:学习上课迟到早退、看小说或睡觉,教师不过问,造成了学生在教室内的学习纪律和学习态度管理上的缺位。表现二:学生在校园内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部分男生抽烟无人管理。正当全世界都在提倡戒烟、文明行为时,我国大学校园内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最有前途的群体表露出与其身份不相适应的行为,教师却视而不见,造成了校园内对学生一些不文明行为管理上的缺位。表现三:由于宿舍管理部门只管物不管人,只管损坏物品的赔偿,不管违纪学生的教育,造成了学生宿舍生活秩序和行为上的管理缺位。这种缺位恰恰是没有认识到寝室的氛围对学生人格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这些管理上的缺位得不到及时修正,时间一长,就会滋长学生的不良行为。高职院校的品德修养教育要将学生的行为规范纳入社会所要求的规范体系,将道德修养课中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点,使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转化为自觉行为。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上脱节,认为高职生已是成人,应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不需要严格管理的思想,导致在课堂上传授的品德修养的理论,将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被谈化的一干二净,使得品德修养教育的结果是理论是理论,实践归实践,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

误区三、《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对学生恋爱的限制,教师对此可以不闻不问。

由于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适龄人口入学率迅速提高,学生的年龄逐渐呈分散发展的趋势,学生成分多元化。针对此情况,教育部在2005年3月颁布的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取消了“在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规定。

品德修养范文第10篇

1.重视前期申报,忽视后期实际应用和推广。目前全国各个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对精品课程的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更是重中之重。各高校之所以热衷于精品课程的申报,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申报期各高校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前期的申报工作能够顺利完成。但是当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相当多的精品课程被束之高阁,只有参加申报的教师能够运用,没有及时进行推广;有的虽然进行了推广,但是由于教师水平和个人认知和接受程度的问题,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没有全部推广出去。虽然精品课程得到了建设,但是没有落地、生根、发芽,违背了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

2.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运用不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一门大一学生的必修课,涵盖内容丰富,可以运用的教育教学方法多样,但是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明显感觉,教师对网络等新的教学资源运用不够,通达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运用较少。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高校推广不够,另一方面是教师的问题。有的教师单纯的接受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理解不够,难以掌握精品课程的精髓。有的教师对先进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掌握不了,或不屑于掌握,影响了精品课程的推广。

3.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的持续改进不足。目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的教学中,发现一些申报成功的课程,过了三年五年还是申报成功时的状态,教学内容方法,没有丝毫改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频繁更新,各种新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经走进了高校的课堂。有些地方精品课程更新不及时已经失去了“精品课程”的意义。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学术交流探讨不足。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可能百人有百样,更何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内容比较多,单单依靠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达到百分百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现实工作中,精品课程学习培训少,交流沟通少,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掌握,自己学习消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效果。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点建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特色,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于一身的主干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我认为要建设好,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科学有效规划,严格全程监管。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课程在建立之初就要从学科、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好长期规划,注重实际效果、实际运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标。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也要适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推广规划,使精品课程成为真正的精品,使更多高校大学生收益。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只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始,而不是终结。精品课程建设政府部门要有规划、有目标,适时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学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要有计划、有步骤、有主管部门、有责任人,能够合理有效持续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要建立政府部门监督检查,学校自查,学生评定的有效动态管理机制。政府、高校要形成精品课程建设的全程监管和服务体系。

2.加强学习沟通,建设好教师队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是涉及思想道德、心灵深处问题的课程,内容涵盖广、意义深,不单纯是知识性的教学。教师要想将精品课程传授好、表达清,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汲取好的教学方法、思路。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学校、政府要提供一个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政府组织精品课程院校特别是国家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团队到各高校开展培训,组织各高校到精品课程院校学习。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培训。学习是提高知识和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学习培训可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教师要努力掌握新的学术信息,自觉的将学术研究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深度和广度,丰富课程的学术内涵,使课程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学术交流、培训学习,最终达到提高精品课程的含金量,使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形象、鲜活,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3.有奖有罚,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各高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实施中,明确申报成功不是目的,充分有效运用到教学中,提高教质才是目的。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机制,每年对课程进行课程评定和检查评估。检查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学到位与否,即在师资质量、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是否与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符,学生是否喜欢该课程,学生是否能从中获益,是否提高了理论素养,改善了行为习惯。在课程建设上要从师资准备、教材整合、教法创新、教学管理、成绩考核五个方面进行考评。对于考评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合格的要给予一定的处罚。通过奖惩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改进,保持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