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训与开发论文

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论文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经营界,很多企业对培训与开发的认识不足,在实践过程中也往往忽略培训与开发的作用,即使在开展培训与开发时也往往是流于形式,给人的感觉就是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自然效果也很差强人意,企业的整体绩效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有必要从战略角度对培训与开发的职能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一、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在此,我们应将培训和开发作进一步的细分。首先,培训是一种具有短期目标的行为,目的是使员工掌握当前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开发是一种具有长期目标规划的行为,目的是挖掘和激励员工潜在的能力和素质,使员工掌握将来工作可能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对员工工作上的新的要求。虽然两者的关注点不同:前者关注现在,后者着眼于未来;但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企业在对员工开展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培训与开发的内容应当与员工的工作相关联,与工作无关的不应当包括在培训与开发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时间和金钱的支出,有效提高培训的效率与效果。此外,培训与开发的内容还应当全面,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包括在内,比如知识技能、工作态度、企业战略规划、企业规章制度等。

2.培训与开发的规划应有完整的体系,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不只是部分员工。虽然每次培训不必所有的人都参加,但全体员工都应该包括在培训与开发的体系之内,而不应该有人被排斥在体系之外。

3.培训与开发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应对培训开发做统一的规划和积极的组织,以及实施效果的预测、反馈和考核,以便在培训与开发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效果。

二、企业培训与开发的作用

全文阅读

政研会论文:煤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探讨及实践

政研会论文:煤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探讨及实践

在煤矿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人、财、物、信息和时间共同构成了决定煤矿企业胜败兴衰的五大要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以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性资源。使人们认识到对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本的运营,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活动是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煤矿企业管理就是要把对人、对事、对物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人的管理为中心。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战略性资源,作为煤矿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和一种最富活力与创造力的资本,在煤矿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煤矿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发展及其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涉及人力资源的规划、战略、获得、整合、激励、控制与调整和开发等环节。其作用于最有效、最合理地配置、激励与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煤矿企业可持续性高效发展。

我们要发展,要在竞争中获取优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责任重大。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人力资源的投资是一切投资中收益最高、获利最大的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与生产经营、销售等一样,都能为煤矿企业带来效益与效率。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煤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之间具有强烈的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

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支持煤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要素,是由各种人力资源活动组成的。国有煤矿企业目前主要应有:一是人力资源的配置性管理;二是人力资源的利用性管理;三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白庄煤矿是肥矿集团的骨干矿井,井田面积15平方公里,于1979年建成投产,现核定生产能力为130万吨/年,现有在册员工3880人,上效利润每年一个多亿。如何盘活现有员工的人力资源,发挥着最大的效力,这是我们管理者亟待解决的管理。从事煤矿企业员工培训的责任心、事业心驱使我们对煤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与实践。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经济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悄然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概括了世界经济的最新和发展趋势。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独立要素。传统的生产与消费的观念被打破了,同时群众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精神和文化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单纯物质的需要。知识价值开始影响群众的生产和消费决策,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中有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必须适应以下几点。

1、煤矿企业要满足物质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需求,这是企业生存兴旺的根本。煤矿企业只有生产优质煤炭,提高信誉,打出自己的优质名牌,才会有市场,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市场就不会接受,就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商品质量和服务愈是具备独特文化内涵愈是具有交流性、世界性,其价值就愈高。

全文阅读

人力资源开发与公务员培训分析论文

一、如何进行公务员培训

1.西方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发展与变革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欧盟各国公务员培训体制和方法也在不断发生变革。积极关注和了解欧盟国家公务员培训的新的变化,学习和借鉴欧盟国家公务员培训中新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我国公务员培训方法的改革,提高培训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公务员培训领域的新变化

1.1.1欧盟事务成为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

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洲问题已完全进入各国政府高层次行政管理的范畴,这对各国政府的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各国培训机构针对这种需求,开设了大量与欧盟事务有关的培训课程。欧洲行政学院还专门为轮值国公务员开设处理欧盟事务必备的核心课程。各培训机构都普遍开设了谈判技巧课程,谈判技巧成为各国高级公务员的必备素质。

1.1.2紧密结合本国政府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

各培训机构都把本国政府公务员的现实需求作为培训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培训课程。以荷兰公共行政学院为例,他们为确定新的培训战略,在2004年底,对国家公务员的培训需求进行了专项调研,力图搞清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个层次的公务员胜任本职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同时,还借鉴、参考了欧盟其它国家公务员培训的经验,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培训战略。

全文阅读

民营企业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论文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问题与分析

(一)培训与需求脱轨。第一,与其他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上投资的资源较少,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相对不足,基本只能满足目前的企业发展需要,而无法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第二,民营企业的培训体系一般不是十分的健全,在进行的每一次培训中,都是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直接培训,且企业培训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属于领导填鸭式培训,没有针对员工的具体特点和业务能力需求分析进行培训活动的实施,第三,对于员工的综合能力的培训尚未形成规章制度,培训的频率和培训时常都是基于民营企业现有的资源进行的培训活动,缺乏长期的战略视角。

(二)培训与开发不配比。企业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属于企业规模较小的主体单位,在具体的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上,民营企业根据员工的层级结构,一般采取了差异化的培训和开发活动。该现象主要是说,民营企业的底层员工仅仅熟悉自己工作任务内的操作技术,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手段以及企业的长期产品和业务发展方向等方面没有清晰的认识,相反,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讲是由民营企业家的家族人员担任,该类企业人员虽然对企业的整体管理以及长期的战略发展有明确的理解,但是对于企业的具体层面的业务却模糊不清。

(三)计划与评估分离。民营企业在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的时期,往往由于企业现有管理制度的非完善性,而导致在此期间缺乏培训的监督工作,即培训的实时互动及反馈。部分企业的培训完全交给培训机构管理,企业自身没有或没有及时地对受训员工的培训效果做出评估,企业内部培训的评估也多只是培训后的评估,该评估没有建立在具体培训过程的考核,是一种片面的培训实施评估措施。此外,有些民营企业基于自身资源的可利用性,通常采取临时培训的实施活动,这种培训对于企业员工的技术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其他方面,诸如管理能力、沟通技巧以及企业文化培训等方面的内容,临时性的培训活动由于培训过程的不完善,以及非常规的强化培训活动,最终使得临时培训在企业中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这种情况需要民营企业需要在以后的培训开发中得到解决。上述分析了民营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过程中主要出现的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没有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缺乏正确、科学的认识;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专业化程度低;民营企业家对于权力高度掌控倾向。

首先,民营企业大多是以企业家的多年努力经营形成的,这类企业多以第三产业的生产类和服务类企业为主,由于技术的非刚性化需求以及市场定位的原因,这类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培训意识往往是忽视的,在具体的生产经营中,人力资源一般还是被作为成本来进行培养和开发的。基于非资产化的人力资源视角,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过程中投入的资源占收入比重很少。其次,在民营企业建立初期,领导们更多的是注重企业的基础设施、厂区建设等硬件的管理上,却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导致人力资源部门的制度不健全,职能不明晰。其人力资源部门一般属于可有可无的企业单元,即使在有人力资源部门的民营企业内,其部门内部的设置不具有科学性,具体有人力培训管理人员、人力培训人员的配备缺失,部门的具体管理范围的界定相对模糊,从部门人员角度讲,配备的人员也很不专业,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专业训练,很多都只是停留在人事的事物性工作和简单的劳资福利。最后,培养与企业战略配套的人力资源队伍是民营企业在人力培训和开发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长期性的工作内容,以此来开发出为企业贡献出更多的人力资产,最大限度的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贡献水平。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一)从意识上转变对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认识。我国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问题,应转变人力成本的概念,把企业内部员工视作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来经营,在此观点之下,企业应该把经营收益中的一部分拿来作为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使用,从投入的角度保障人力资源培训的质量和实施过程。此外,民营企业的规则制度应考虑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单元,把人力资源管理当成企业的一种制度来执行,定期开展适应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训活动。

全文阅读

关于在大学设立语言写作培训项目的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的发展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需要强化与提高。目前国内大学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但由于培训的目的还不明确,特别是有些高校的领导还没有足够重视,因此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培训机构、程序、方法。在参考国外大学写作培训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大学写作教育培训项目的建议,以期建立适合我国高校持续发展的语言写作培训模式。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培训

作者简介:薛亚东(1971-),男,山西芮城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编号:IRT102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77-02

现在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卓越人才的培养,但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大学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所大学,只有拥有了一流的教师队伍,方有可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卓越学生,因此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1]教师的综合能力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研究交流能力等等。为了宣传与交流科研成果,各种论文的撰写就非常必要,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特别是撰写外文(英文为主)的科技论文,在高校国际化交流方面显得更为迫切。为此,已有不少高等院校在最近几年提出了教师写作方面的培训项目,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也推出了专门的写作培训课程。[2]另外,国外大学几乎都设置有相关机构开展学生、教师的写作与交流培训。考虑到国外大学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较早,已经建立了较完善的组织,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与方法,因此本文拟通过国内外大学写作培训模式的比较,提出完善我国大学写作交流项目的一些想法与建议,希望藉此推动大学教师写作培训项目的开展。

一、教师写作培训的目的

在高等学校,一方面学生要撰写毕业论文,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通过撰写科技论文来达到交流科技成果与推动科技发展的目的,因此论文写作能力就成为论文撰写的关键。

全文阅读

对大学语言写作培训的思考

一、教师写作培训的目的

在高等学校,一方面学生要撰写毕业论文,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通过撰写科技论文来达到交流科技成果与推动科技发展的目的,因此论文写作能力就成为论文撰写的关键。从目前国内高校教师的任职经历来看,大多数教师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是通过自学、模仿或导师指导的方式而训练获得的。这种形式的能力训练突出的是自我学习和总结。作为一种科技交流,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其自身的要求与特点,比如论文的框架组成、描述的用词与语句安排、图表与文字的搭配等等,都有着与其他语言作品显着的差别,而这方面的能力如果通过专门的训练会取得显着提高。目前能撰写外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英文)已成为对高校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但通过初步调查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培训方面还没有固定的机构或者组织,且已有的培训多注重形式,没有考虑到实践可行性,更没有可持续性的规划与实施思路。[3]最近几年,由于职称评定或者考核的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的同时,还需要发表足够数量的科技论文,这种要求可能导致出现论文重复发表、抄袭、数据造假等学术不端。虽然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论文写作的系统培训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在国外大学写作培训项目中,通常会安排专门的课程来讨论如何分辨重复发表、抄袭等行为,从而避免出现因疏忽而引发的不良影响。对比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大学(CSM)的语言培训项目可以发现,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如何撰写论文(包括学生毕业论文、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等)、论文的语法与表达、对英语是第二语言人员(ESL)的语言培训、论文相关的伦理与道德等。而国内写作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写作、论文学术规范知识。另外,CSM写作项目的初衷与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从而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更具竞争力、更有自信、更易成功,并最终取得更高职位从而影响他们所从事的领域甚至是整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开展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目的明确、意义重大。

二、写作培训的形式与方法

当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写作培训项目还比较少,尽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推出了在线培训课程,但课程只针对教师,且无法系统考虑写作培训目的,因此对比美国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探讨适合国内高校的写作培训形式与方法尤为重要。作为一种能力培训,讲授与训练必须相结合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培训首先应该明确培训的目的,根据目的制定培训课程大纲。可以通过集中讨论授课、集中专题讨论(针对某一方面开展专题研讨,如针对论文用词、语法和表达等)、分散教学讨论(针对某问题所涉及小群体开展的讨论)等形式进行培训。另外,还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在线培训。从实践情况来看,网络在线培训具有方便、灵活等优点,但也存在针对性差、不能起到积极督促作用等缺点,因此建议综合这两种模式,开展面授讨论与网上在线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以达到高校教师写作(包括学生写作)能力培训之目的。在具体培训方法方面,由于培训对象多数已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因此培训以理论方法为辅,实例讨论教学为主,并结合培训进展以及教师正在准备的论文进行实际训练点评,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由于培训内容涉及的面较广,因此针对不同内容所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在科技论文伦理道德培训方面,除了讨论辨别重复、抄袭的技术定义与方法外,更需要结合实例,辨明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等行为。另外,对学术不端涉及的法律、规范方面要做出解释,培养良好、严谨的治学与研究操守,这也是我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写作培训机构或平台

1.培训机构高校写作培训项目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如何去实施、如何保证实施的效果则还需要软硬件方面的保障。从国内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都已经具备开展写作培训的条件,特别是有外语系或学院的高校,都已具备了培训所需的基本师资力量。但作为一项系统培训工程项目,建立相应的培训组织机构非常必要。[4,5]在CSM,写作培训是由人文科学与国际研究系来承担的,在美国的其他高校也基本是由语言与人文学科系来承担写作培训项目。通常情况下,培训机构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但多数人员都是兼职工作。培训机构有自己的办公室与培训场地,机构运行所需费用来源于学校拨款和社会捐赠。2.人员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包括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以及特聘的专家。人员数量根据学校规模不同从3~5人到十余人不等。专职的工作人员通常具有文学、语言学、科学与 哲学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具有多年从事培训的经验。可以看出,国外高校对写作培训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以确保在用词、语法、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在我国,培训人员多由有中文语言学和英文语言学、文学等专业背景,同时兼顾科技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除了安排固定的培训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聘请校内外的专家进行讲座或讨论,特别是可以聘请国外的专家,开展英文科技论文撰写的讲座。3.网站网站是现代社会信息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高校的写作培训项目也离不开网站的建设与支持。培训机构的网站通常挂靠在所在学校的院系下面,主要作为两个方面的平台:信息平台与培训平台。信息平台用于介绍机构、培训科目的设置、培训人员组成,以及培训信息等。培训平台更多是一种交流平台,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培训相关资料,以及培训教师与学员之间的问题交流。从CSM多年的培训经验来看,写作培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能力训练,这与学校的重视、培训教师的认真负责是分不开的。培训机构印刷了大量的培训资料,并免费发放给学员。同时,培训机构与其他高校的培训机构也建立了多方合作关系,以保证新思想、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快速推广应用。

国外高校,特别是美国大学基本都设置了专门的语言写作培训机构,用于开展相关的培训项目,这些培训对提高大学生、高校教师的写作、交流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我国,专门的科技论文写作培训项目开展的还较少,高校的发展对此提出了更为迫切、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多数大学具备了开展写作培训的软硬件条件,需要高校领导能更加重视,并从经费与制度方面给予保障,从而推动大学语言写作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

全文阅读

我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

摘要:本文立足于CNKI(即“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对2010―2011年数据库中所收录的有关“国培计划”的学术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数量的年代分布、论文选题的主题分布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两年我国有关“国培计划”的研究状况。文章指出,我国在有关这一领域的若干基础问题与热门问题的研究上还相对薄弱,研究的领域范围尤其是对培训内容、培训团队、培训方式、培训管理以及培训机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国培计划”;教师培训;培训模式与途径

教育大业,教师为本。教师培训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作用重大。“国培计划”作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出台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从一开始实施便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梳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我们了解有关“国培计划”的研究状况,促进我国在职教师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关本研究的若干说明

(1)关于搜索范围。为了弄清“国培计划”的研究现状,在“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上,以“国培计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总共获得期刊文献78篇,其中“中国知网”66篇,并从维普数据库上补充了“中国知网”不包含的12篇,以此作为研究的样本。

(2)关于搜索方法。本研究仅统计在标题上出现“国培计划”字样的期刊文献。在内容上与“国培计划”有关,但在标题中未出现“国培计划”字样的论文不在本研究的范围内。

(3)关于研究方法。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本领域研究的主题分布,寻找出“国培计划”当前的研究热点,展示了“国培计划”从2010年发展至今的历程与现状,为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国培计划”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研究现状分析

全文阅读

供电企业新员工培训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供电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从培训课程设置、培训老师的选择、培训效果考核和员工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阐述,以增进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了解,拓展供电企业新员工岗前培训思路,挖掘新员工潜力,从而使新员工岗前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供电企业;新员工;培训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11—02



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引入高技能人才是电力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最重要的生力军与潜在资源。而新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但同时也存在着因为对工作环境不熟悉和对公司了解不够而无所适从,引发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足。因此,进行适当的系统职业化培训是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电力企业的必要过程,从而提升整个电力企业的团队职业形象和团队协作技能,使得新员工便于管理和进行自我管理,形成企业发展的良好动力。如何结合本单位的现状有针对性、有目标,卓有成效地有的放矢则是培训组织单位的关键。

一、新员工培训的类型分析

(一)针对培训目标而言,新员工培训具有高层次性。最近几年,国网公司的新进员工多数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员,一般都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还有许多学员有留学经历,由此可见,新员工培训具有高层次性,其目标是使其成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训的本质而言,新员工培训具有创造性的特点。作为高级技术人才,与一般人才最基本的区别就在于其创造性,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专业技术人员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能勤于探索,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因此,在新员工培训中,除了了解岗位本身所需的技能外,还需要选择一些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开发创造性思维,激发其创造欲望,以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尝试性的创造实践。

全文阅读

移动智能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笔者所在的陕西省依托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手机学院(中国陕电手机学院)先进的技术平台和课程资源优势在省内“一市两县”针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开展了移动智能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将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培训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措施。移动智能教育培训包括这样几个要件:一是移动智能工具。目前智能手机已在基层党员干部中逐步普及,因此借助移终端平台来实施远程培训已经成为可能。二是该项培训模式的优势。通过移动智能教育培训模式有助于将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便捷地大规模配置给面临工学矛盾的基层人员,实现培训教育与参训人员日常工作之间形成无缝衔接。三是该项培训的质量管控。针对远程培训难以进行质量监管的难题,陕西电视广播大学实施了线上管理+线下辅助的方式来应对。但从中仍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且这些难点问题也在参训人员的培训总结中反映出来。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开展移动智能教育培训的现实分析

结合该项培训工作开展的实际状况,现从目的、手段、结果三个方面进行现实分析。

(一)开展移动智能教育培训的目的

为了促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能及时有效地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由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提供培训平台,在陕西省汉中市和澄城县、泾阳县试点开展了移动智能教育培训工作。在这一背景下的教育培训目的可细分如下:

1.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提升不仅依赖于他们的自觉学习,还需要通过培训的方式给予解决。关于认真学习和领会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而言,则需要通过大量的文本材料和视频材料来向党员干部们进行宣讲。

2.适应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特点基层党员干部身处乡镇等重要岗位,每天将面对繁杂的日常工作,因此,试图通过传统集中培训来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打乱他们的工作计划。因此,在移动智能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下,因模式的灵活性和弹性等优势将有效解决培训与工作之间的矛盾,以及培训与空间距离之间的矛盾。

(二)开展移动智能教育培训的手段

全文阅读

国内外员工培训理论研究综述

[摘 要]企业员工培训对于企业的绩效、生存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研究国内外员工培训理论的发展演变,以期对国内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国内外;培训理论;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3-000-02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传递知识、技能、标准、信息、信念和管理训诫的过程。通过培训可以实现规范化作业,让员工达到预期的绩效水平。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P·克莱门斯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把培训看成是企业极其重要的一项活动,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只会带来失败。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一大批具备卓越知识和技能并与时俱进的员工。

培训对于企业的绩效、生存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视为21世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发达国家尤其重视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其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15%。

一、国外员工培训理论发展演变

(一)早期员工培训理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