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配电装置论文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精选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1篇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模块和通讯模块五大部分组成。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升级。仪表在工作时,对低压配电房内低压配电柜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分别取样后,送到放大电路进行缓冲放大,再由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到CPU进行处理,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讯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2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需方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用电营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配电监控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给需方管理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技术支持;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用电营销管理和服务水平、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等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为此,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需方管理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2.1为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合理配置电力资源提供有效的原始数据资料。

以往的电力需求预测依赖政府提供的资料和待业用电统计报表。由于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及实时性较差,用于分析电力需求时,往往显得较为粗糙。要提高电力需求预测的精度,应选取典型电力用户作为电力需求分析的用户样本,收集其实际用电信息。配电监控装置可以准确采集和存储典型电力用户的日负荷曲线、分时电量及最高、最低负荷等关键数据,反映特定用户受市场、经营状况,宏观政策情况,以及季节、天气、节假日时用电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政府部分有关资料及行业用电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大大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为确保电力规划的经济性、前瞻性、合理性和电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2.2帮助电力企业合理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价格导向使电力用户对自身的电力消费情况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大多数客户缺乏技术条件和现代化用电管理手段,很难对电力消费情况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另外,供电企业的公用变压器配置的合理性也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数据分析依据。具有配套管理软件的配电监控装置所采集的分段电量、负荷曲线、最高最低负荷、时段电量比例、功率因数、分时电压等实际数据,经分析整理后,可由电力企业客户服务部的营销人员向客户提供合理用电建议,并充分分析利用现行的分时电价政策,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表面上看,这项工作使电力企业的销售量减少;但从长远看,经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必将扩大再生产,最终会增加用电量,即扩大电力企业在能源终端市场的占有率。客户按分时电价合理用电,从表面看,使供电企业收入减少,但实际上用户避峰用电,平滑负荷曲线,增加了系统的调峰能力,减少了低谷期间火电压火,水电弃水的情况,提高了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2.3利用监控装置的远程通讯功能,推动远程抄表的普及工作。

营业抄表是电力部门向用户收取电费的依据。传统的人工抄表往往因气候、道路及交通工具等外界条件及人为因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抄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利用低压线路载波等技术,加上配电监控装置可与管理中心进行远程通讯的功能,就可以形成从用户计量终端到台区配电变压器端、再到管理中心的用户营业自动化联网,实现用户远程抄表,提高抄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4利用监控装置的软件管理系统为配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用户用电信息,为配网运行、维护和用户接入提供分析、决策依据。

以往,配网管理利用变电站10kV侧反映的分时电流、电压及电量、功率因数以及配网巡视中对线路设备观察和营业统计报表中所得到的信息来分析、决策,比较粗糙。对配网运行的经济性、变压器配置的合理性、用户接入的可靠性都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数据分析。而配电监控软件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可给出用电企业和公用变压器的负荷曲线和电能质量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提高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2.5与监控装置配套使用的管理软件,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和因装置故障而漏计电量。

配电监控装置所具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可定时将用户计量电能表中储存的各时段用电量、最大需量、电能表缺相时间、过载时间等数据纪录下来,并随时采集。用电检查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逐一巡查,可有效杜绝窃电和因计量装置故障造成的漏计电量,并可在与客户交涉时出具计算机原始数据,增加了裁决的依据,减少纠葛。

2.6可以提供真实线损情况,为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服务。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2篇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模块和通讯模块五大部分组成。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升级。仪表在工作时,对低压配电房内低压配电柜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分别取样后,送到放大电路进行缓冲放大,再由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到CPU进行处理,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讯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2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需方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用电营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配电监控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给需方管理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技术支持;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用电营销管理和服务水平、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等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为此,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需方管理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2.1为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合理配置电力资源提供有效的原始数据资料。

以往的电力需求预测依赖政府提供的资料和待业用电统计报表。由于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及实时性较差,用于分析电力需求时,往往显得较为粗糙。要提高电力需求预测的精度,应选取典型电力用户作为电力需求分析的用户样本,收集其实际用电信息。配电监控装置可以准确采集和存储典型电力用户的日负荷曲线、分时电量及最高、最低负荷等关键数据,反映特定用户受市场、经营状况,宏观政策情况,以及季节、天气、节假日时用电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政府部分有关资料及行业用电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大大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为确保电力规划的经济性、前瞻性、合理性和电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2.2帮助电力企业合理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价格导向使电力用户对自身的电力消费情况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大多数客户缺乏技术条件和现代化用电管理手段,很难对电力消费情况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另外,供电企业的公用变压器配置的合理性也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数据分析依据。具有配套管理软件的配电监控装置所采集的分段电量、负荷曲线、最高最低负荷、时段电量比例、功率因数、分时电压等实际数据,经分析整理后,可由电力企业客户服务部的营销人员向客户提供合理用电建议,并充分分析利用现行的分时电价政策,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表面上看,这项工作使电力企业的销售量减少;但从长远看,经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必将扩大再生产,最终会增加用电量,即扩大电力企业在能源终端市场的占有率。客户按分时电价合理用电,从表面看,使供电企业收入减少,但实际上用户避峰用电,平滑负荷曲线,增加了系统的调峰能力,减少了低谷期间火电压火,水电弃水的情况,提高了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t

2.3利用监控装置的远程通讯功能,推动远程抄表的普及工作。

营业抄表是电力部门向用户收取电费的依据。传统的人工抄表往往因气候、道路及交通工具等外界条件及人为因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抄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利用低压线路载波等技术,加上配电监控装置可与管理中心进行远程通讯的功能,就可以形成从用户计量终端到台区配电变压器端、再到管理中心的用户营业自动化联网,实现用户远程抄表,提高抄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4利用监控装置的软件管理系统为配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用户用电信息,为配网运行、维护和用户接入提供分析、决策依据。

以往,配网管理利用变电站10kV侧反映的分时电流、电压及电量、功率因数以及配网巡视中对线路设备观察和营业统计报表中所得到的信息来分析、决策,比较粗糙。对配网运行的经济性、变压器配置的合理性、用户接入的可靠性都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数据分析。而配电监控软件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可给出用电企业和公用变压器的负荷曲线和电能质量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提高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2.5与监控装置配套使用的管理软件,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和因装置故障而漏计电量。

配电监控装置所具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可定时将用户计量电能表中储存的各时段用电量、最大需量、电能表缺相时间、过载时间等数据纪录下来,并随时采集。用电检查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逐一巡查,可有效杜绝窃电和因计量装置故障造成的漏计电量,并可在与客户交涉时出具计算机原始数据,增加了裁决的依据,减少纠葛。

2.6可以提供真实线损情况,为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服务。

长期以来,线损分析数据源于变电站关口表及其他相关表计的人工抄读数据,同样存在诸如气候、道路及交通工具等外界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数据统计时间缺乏统一性。这种统计线损的方法过去曾为各电网经营企业的电价测算、经营效益分析等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可靠性和可信性不太高,经常出现波动太大的异常现象。在电力体制深入改革的今天,这一传统的线损分析方法已不能适应要求。利用配电综合监控装置的远程抄表功能和数据采集、可存储功能,以及管理系统功能强大的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对线损的实时分析,数据详实可靠,并能够节约专项投资。

利用监控装置形成完整的低压配电网信息采集系统,为供电企业的用电侧电能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该类监控装置尚无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配套软件功能也有待提高。希望各生产企业与供电企业紧密协作,在实际运行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监控装置的各项功能,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快该类监控装置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规范企业生产标准,使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中切实发挥作用。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应用功能作用

1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电用,良好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社会对供电企业要求的重要部分。在电力管理发展过程中,原来以拉闸限电为目的的负荷控制正逐渐向用电管理方向过渡,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低压配电监控装置是整套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般以低压网中的配变为监测对象,使电力部门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为线损分析、负荷预测、电压合格率、配电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2配电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2.1配电监控装置硬件构成与工作原理

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模块和通讯模块五大部分组成。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升级。仪表在工作时,对低压配电房内低压配电柜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分别取样后,送到放大电路进行缓冲放大,再由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到CPU进行处理,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讯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2.2配电监控装置的功能描述

(1)测量、显示及存储功能:

在工作中,配电监控装置对低压配电柜内的各种电压、电流进行采样后,经过计算模块,将电流、电压、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环境温度等各类数据传输给CPU或DSP,进行数据处理,这样最终得到的电网状态信息将会通过显示模块反映给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的读取,对于那些需要存储的数据,系统会将其存储在大容量的存储器中。

(2)数据的现场采集及远程通讯功能:

目前,这类仪表除了可以利用手抄机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手工抄表外,一般还可以扩展各种通讯接口,支持RS232、RS485、ISDN等多种通讯协议,从而实现了数据采集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随着USB技术的日渐成熟,利用电子盘进行数据的现场采集已经成为可能。这种方式具有传输误码率低、采集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比较适合于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需要。在实现数据的远程通讯方面,可以利用监控装置的RS232、RS485通讯接口与光端机联系,通过光纤实现数据的远程通讯;还可以在监控装置表内置一个modem通讯模块,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号连接的方式访问监控装置,进行远程数据采集;更新的技术是在监控装置内置GPRS通讯模块,使监控装置成为一个GPRS终端,管理中心便可以利用移动通讯的GPRS网络进行远程数据采集。

(3)停电抄表和电路保护功能:

在停电或设备电源模块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仍然可能需要对测控仪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取操作,因此监控装置应设有备用电源接口,从而实现测控仪存储的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供读取。此外存储器还应具备静态存储功能,保证在停电时,数据可以有效的保存在内部存储单元,而不会丢失。测控仪应配置过流、过压保护元件,可以对短路、过载或过压状况进行自动保护。

(4)动态无功补偿功能:

在低压配电网中,尤其对公用配变台区,由于负荷的分散性和用电的不定期性等因素,决定了其三相电流及无功功率很难分配得完全平衡,在此方面,利用低压配电监控装置的动态无功补偿功能,可实现对电容器组的智能投切。监控系统的控制软件可以在配电网的多种接线方式下,通过中央处理器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开关,实现补偿功能。当需要进行无功补偿时,配变运行的三相无功电流及三相电压输入到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模块,无功补偿控制器根据配变当时需要补偿无功量,决定补偿电容的投入或切除。

(5)数据综合处理功能:

配电监控装置还应具备配套的后台管理软件,帮助用电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目前此类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一般包括报表分析(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采集记录数据的统计;电压、电流等参数曲线的绘制;无功补偿的电容器投切状态分析等。

通过后台管理软件对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2.3监控系统的控制软件设计

配电监控软件的设计一般包括两个部分:配电监控装置控制软件和后台管理软件。本文重点介绍配电监控装置控制软件的设计流程和实现功能。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遵循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以便于调试。

系统复位以后,硬件电路便开始对电网数据进行采集,根据GB检验规范采集到的数据应该在规定范围以内,CPU根据此标准来判断数据是否达到规范,若采集数据不准确,程序返回到初始化部分重新开始。若这样循环一定的次数,那么系统便会发出报警信号来提示技术人员检修,否则,CPU便对得到的准确数据进行各种计算并存储。接下来显示程序便将准确的数据通过LCD或数码显示模块显示出来。系统监测到电网电压、电流的不平衡,便会通过程序进行自动补偿。这样,一次操作完成后,程序便返回到采集部分,进入循环状态,直到系统被重新复位。

3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用电营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配电监控手段对用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给用电管理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技术支持,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用电营销管理、营销服务水平、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在此,我们把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负荷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6点:

(1)为及时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合理进行电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资料。

(2)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从而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3)利用远程通信功能,可以推动用户远程抄表的普及工作。

(4)利用软件管理系统,为配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用户用电信息,提高配网管理水平,为配网运行、维护和用户接入提供分析、决策依据。

(5)配套使用的管理软件,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和因装置故障而漏抄电量。

(6)提供真实线损,为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服务。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4篇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模块和通讯模块五大部分组成。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升级。仪表在工作时,对低压配电房内低压配电柜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分别取样后,送到放大电路进行缓冲放大,再由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到CPU进行处理,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讯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2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需方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用电营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配电监控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给需方管理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技术支持;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用电营销管理和服务水平、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等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为此,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需方管理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2.1为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合理配置电力资源提供有效的原始数据资料。

以往的电力需求预测依赖政府提供的资料和待业用电统计报表。由于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及实时性较差,用于分析电力需求时,往往显得较为粗糙。要提高电力需求预测的精度,应选取典型电力用户作为电力需求分析的用户样本,收集其实际用电信息。配电监控装置可以准确采集和存储典型电力用户的日负荷曲线、分时电量及最高、最低负荷等关键数据,反映特定用户受市场、经营状况,宏观政策情况,以及季节、天气、节假日时用电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政府部分有关资料及行业用电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大大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为确保电力规划的经济性、前瞻性、合理性和电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2.2帮助电力企业合理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价格导向使电力用户对自身的电力消费情况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大多数客户缺乏技术条件和现代化用电管理手段,很难对电力消费情况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另外,供电企业的公用变压器配置的合理性也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数据分析依据。具有配套管理软件的配电监控装置所采集的分段电量、负荷曲线、最高最低负荷、时段电量比例、功率因数、分时电压等实际数据,经分析整理后,可由电力企业客户服务部的营销人员向客户提供合理用电建议,并充分分析利用现行的分时电价政策,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表面上看,这项工作使电力企业的销售量减少;但从长远看,经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必将扩大再生产,最终会增加用电量,即扩大电力企业在能源终端市场的占有率。客户按分时电价合理用电,从表面看,使供电企业收入减少,但实际上用户避峰用电,平滑负荷曲线,增加了系统的调峰能力,减少了低谷期间火电压火,水电弃水的情况,提高了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2.3利用监控装置的远程通讯功能,推动远程抄表的普及工作。

营业抄表是电力部门向用户收取电费的依据。传统的人工抄表往往因气候、道路及交通工具等外界条件及人为因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抄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利用低压线路载波等技术,加上配电监控装置可与管理中心进行远程通讯的功能,就可以形成从用户计量终端到台区配电变压器端、再到管理中心的用户营业自动化联网,实现用户远程抄表,提高抄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4利用监控装置的软件管理系统为配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用户用电信息,为配网运行、维护和用户接入提供分析、决策依据。

以往,配网管理利用变电站10kV侧反映的分时电流、电压及电量、功率因数以及配网巡视中对线路设备观察和营业统计报表中所得到的信息来分析、决策,比较粗糙。对配网运行的经济性、变压器配置的合理性、用户接入的可靠性都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数据分析。而配电监控软件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可给出用电企业和公用变压器的负荷曲线和电能质量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提高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2.5与监控装置配套使用的管理软件,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和因装置故障而漏计电量。

配电监控装置所具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可定时将用户计量电能表中储存的各时段用电量、最大需量、电能表缺相时间、过载时间等数据纪录下来,并随时采集。用电检查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逐一巡查,可有效杜绝窃电和因计量装置故障造成的漏计电量,并可在与客户交涉时出具计算机原始数据,增加了裁决的依据,减少纠葛。

2.6可以提供真实线损情况,为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服务。

长期以来,线损分析数据源于变电站关口表及其他相关表计的人工抄读数据,同样存在诸如气候、道路及交通工具等外界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数据统计时间缺乏统一性。这种统计线损的方法过去曾为各电网经营企业的电价测算、经营效益分析等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可靠性和可信性不太高,经常出现波动太大的异常现象。在电力体制深入改革的今天,这一传统的线损分析方法已不能适应要求。利用配电综合监控装置的远程抄表功能和数据采集、可存储功能,以及管理系统功能强大的分析软件,可以实现对线损的实时分析,数据详实可靠,并能够节约专项投资。

利用监控装置形成完整的低压配电网信息采集系统,为供电企业的用电侧电能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目前该类监控装置尚无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配套软件功能也有待提高。希望各生产企业与供电企业紧密协作,在实际运行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监控装置的各项功能,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快该类监控装置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规范企业生产标准,使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中切实发挥作用。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5篇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模块和通讯模块五大部分组成。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升级。仪表在工作时,对低压配电房内低压配电柜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分别取样后,送到放大电路进行缓冲放大,再由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到CPU进行处理,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讯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2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需方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用电营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配电监控手段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给需方管理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技术支持;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用电营销管理和服务水平、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等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为此,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需方管理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六点:

2.1为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合理配置电力资源提供有效的原始数据资料。

以往的电力需求预测依赖政府提供的资料和待业用电统计报表。由于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及实时性较差,用于分析电力需求时,往往显得较为粗糙。要提高电力需求预测的精度,应选取典型电力用户作为电力需求分析的用户样本,收集其实际用电信息。配电监控装置可以准确采集和存储典型电力用户的日负荷曲线、分时电量及最高、最低负荷等关键数据,反映特定用户受市场、经营状况,宏观政策情况,以及季节、天气、节假日时用电状况的影响,再结合政府部分有关资料及行业用电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便可大大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为确保电力规划的经济性、前瞻性、合理性和电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供坚实的基础。

2.2帮助电力企业合理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价格导向使电力用户对自身的电力消费情况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大多数客户缺乏技术条件和现代化用电管理手段,很难对电力消费情况做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另外,供电企业的公用变压器配置的合理性也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数据分析依据。具有配套管理软件的配电监控装置所采集的分段电量、负荷曲线、最高最低负荷、时段电量比例、功率因数、分时电压等实际数据,经分析整理后,可由电力企业客户服务部的营销人员向客户提供合理用电建议,并充分分析利用现行的分时电价政策,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表面上看,这项工作使电力企业的销售量减少;但从长远看,经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必将扩大再生产,最终会增加用电量,即扩大电力企业在能源终端市场的占有率。客户按分时电价合理用电,从表面看,使供电企业收入减少,但实际上用户避峰用电,平滑负荷曲线,增加了系统的调峰能力,减少了低谷期间火电压火,水电弃水的情况,提高了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2.3利用监控装置的远程通讯功能,推动远程抄表的普及工作。

营业抄表是电力部门向用户收取电费的依据。传统的人工抄表往往因气候、道路及交通工具等外界条件及人为因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抄表的及时性、准确性。利用低压线路载波等技术,加上配电监控装置可与管理中心进行远程通讯的功能,就可以形成从用户计量终端到台区配电变压器端、再到管理中心的用户营业自动化联网,实现用户远程抄表,提高抄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4利用监控装置的软件管理系统为配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用户用电信息,为配网运行、维护和用户接入提供分析、决策依据。

以往,配网管理利用变电站10kV侧反映的分时电流、电压及电量、功率因数以及配网巡视中对线路设备观察和营业统计报表中所得到的信息来分析、决策,比较粗糙。对配网运行的经济性、变压器配置的合理性、用户接入的可靠性都缺乏有效的、科学的数据分析。而配电监控软件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一系列数据,可给出用电企业和公用变压器的负荷曲线和电能质量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可以提高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2.5与监控装置配套使用的管理软件,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和因装置故障而漏计电量。

配电监控装置所具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可定时将用户计量电能表中储存的各时段用电量、最大需量、电能表缺相时间、过载时间等数据纪录下来,并随时采集。用电检查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逐一巡查,可有效杜绝窃电和因计量装置故障造成的漏计电量,并可在与客户交涉时出具计算机原始数据,增加了裁决的依据,减少纠葛。

2.6可以提供真实线损情况,为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服务。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应用功能作用

1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有电用,良好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社会对供电企业要求的重要部分。在电力管理发展过程中,原来以拉闸限电为目的的负荷控制正逐渐向用电管理方向过渡,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低压配电监控装置是整套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般以低压网中的配变为监测对象,使电力部门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为线损分析、负荷预测、电压合格率、配电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2配电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2.1配电监控装置硬件构成与工作原理

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模块和通讯模块五大部分组成。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升级。仪表在工作时,对低压配电房内低压配电柜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分别取样后,送到放大电路进行缓冲放大,再由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到CPU进行处理,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讯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2.2配电监控装置的功能描述

(1)测量、显示及存储功能:

在工作中,配电监控装置对低压配电柜内的各种电压、电流进行采样后,经过计算模块,将电流、电压、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环境温度等各类数据传输给CPU或DSP,进行数据处理,这样最终得到的电网状态信息将会通过显示模块反映给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的读取,对于那些需要存储的数据,系统会将其存储在大容量的存储器中。

(2)数据的现场采集及远程通讯功能:

目前,这类仪表除了可以利用手抄机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手工抄表外,一般还可以扩展各种通讯接口,支持RS232、RS485、ISDN等多种通讯协议,从而实现了数据采集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随着USB技术的日渐成熟,利用电子盘进行数据的现场采集已经成为可能。这种方式具有传输误码率低、采集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比较适合于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需要。在实现数据的远程通讯方面,可以利用监控装置的RS232、RS485通讯接口与光端机联系,通过光纤实现数据的远程通讯;还可以在监控装置表内置一个modem通讯模块,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号连接的方式访问监控装置,进行远程数据采集;更新的技术是在监控装置内置GPRS通讯模块,使监控装置成为一个GPRS终端,管理中心便可以利用移动通讯的GPRS网络进行远程数据采集。

(3)停电抄表和电路保护功能:

在停电或设备电源模块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仍然可能需要对测控仪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取操作,因此监控装置应设有备用电源接口,从而实现测控仪存储的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供读取。此外存储器还应具备静态存储功能,保证在停电时,数据可以有效的保存在内部存储单元,而不会丢失。测控仪应配置过流、过压保护元件,可以对短路、过载或过压状况进行自动保护。

(4)动态无功补偿功能:

在低压配电网中,尤其对公用配变台区,由于负荷的分散性和用电的不定期性等因素,决定了其三相电流及无功功率很难分配得完全平衡,在此方面,利用低压配电监控装置的动态无功补偿功能,可实现对电容器组的智能投切。监控系统的控制软件可以在配电网的多种接线方式下,通过中央处理器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开关,实现补偿功能。当需要进行无功补偿时,配变运行的三相无功电流及三相电压输入到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模块,无功补偿控制器根据配变当时需要补偿无功量,决定补偿电容的投入或切除。

(5)数据综合处理功能:

配电监控装置还应具备配套的后台管理软件,帮助用电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目前此类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一般包括报表分析(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采集记录数据的统计;电压、电流等参数曲线的绘制;无功补偿的电容器投切状态分析等。

通过后台管理软件对数据的统计与计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软件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2.3监控系统的控制软件设计

配电监控软件的设计一般包括两个部分:配电监控装置控制软件和后台管理软件。本文重点介绍配电监控装置控制软件的设计流程和实现功能。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遵循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以便于调试。

系统复位以后,硬件电路便开始对电网数据进行采集,根据GB检验规范采集到的数据应该在规定范围以内,CPU根据此标准来判断数据是否达到规范,若采集数据不准确,程序返回到初始化部分重新开始。若这样循环一定的次数,那么系统便会发出报警信号来提示技术人员检修,否则,CPU便对得到的准确数据进行各种计算并存储。接下来显示程序便将准确的数据通过LCD或数码显示模块显示出来。系统监测到电网电压、电流的不平衡,便会通过程序进行自动补偿。这样,一次操作完成后,程序便返回到采集部分,进入循环状态,直到系统被重新复位。

3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用电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用电营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配电监控手段对用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给用电管理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技术支持,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用电营销管理、营销服务水平、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在此,我们把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负荷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6点:

(1)为及时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合理进行电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资料。

(2)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从而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3)利用远程通信功能,可以推动用户远程抄表的普及工作。

(4)利用软件管理系统,为配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用户用电信息,提高配网管理水平,为配网运行、维护和用户接入提供分析、决策依据。

(5)配套使用的管理软件,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和因装置故障而漏抄电量。

(6)提供真实线损,为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服务。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氧化铝厂;变电设备;设备安装

中图分类号:TF8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我国的电力能源主要依赖于煤炭,即火力发电,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紧缺,加上一年一度的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用电紧张,作为用电大户的氧化铝厂,其电能需求量十分庞大,因此,在用电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为氧化铝厂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能源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氧化铝厂需要构建一套全面完善的变电配电系统,而氧化铝厂的变电设备也以设备众多、安装复杂而出名。

本论文主要结合笔者所参加的某氧化铝厂的变电设备的安装为具体工程进行分析,从中对变电设备安装事宜和技术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从中找到安全可靠的变电设备安装技术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氧化铝厂变电设备安装工程概述

800Kt/a氧化铝项目工程110/10.5kV总降压站,整个电力系统总体配置为:

全厂设一座110/10.5kV总降压站,整个110/10.5 kV总降压站由110kV GIS开关站、10kV总配电所、中央控制室三部分组成。110kV配电装置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配置方案。变电站为二层建(构)筑物,110kV配电装置的进线为架空线,出线采用电缆线。10kV总配电所为三层建(构)筑物,紧靠主变压器10kV侧,与110kV变电站平行布置,一层为电抗器室、二层为电缆夹层、三层为10kV配电装置及站用电等装置。10kV配电装置采用双母线中置式开关柜。中央控制室为三层建(构)筑物,紧靠10kV总配电所布置,可作为全厂动力车间办公楼,一层为会议室及办公室、二层为电缆夹层、三层为配电室及主控室。

其中,需要重点安装施工的变电设备主要有动力变压器,110KV GIS高压配电装置,高压隔离开关,氧化锌避雷器,中性点隔离开关,中性点避雷器,各种控制、保护柜,各种高、低压开关柜,电容补偿柜,直流系统,五防模拟屏,电抗器,各种支架、配管及桥架,防雷接地,照明工程,暖通工程,消防工程,各种高、低压电缆、控制电缆等安装调试工程。

3 氧化铝厂变电设备的安装探讨

3.1 变电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①配备齐全有关的施工规范以及标准图集等技术资料。

②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和掌握图纸要求、技术标准和规范及操作规程,使有关人员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要求有高度的重视。

③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要点。

④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方案,合理安排组织施工,掌握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编制作业指导书。

⑤各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合同文件,严格执行合同条款。

⑥编制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提出主要和辅助材料、施工措施用料需用计划、劳动力计划和机械进场计划。

(2)工机具准备

①根据机械进场计划,组织机械设备进场,准备投入施工的机械、机具、工具运出前应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②施工机具的技术、安全、经济性能必须符合施工对象的需要。

③所有量具及实验仪表,在施工前必须按规定送有关部门校验合格。

3.2 变电设备的安装与施工探讨

(1) GIS的安装调试

本工程110kV GIS配电装置采用GIS 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配置成七个间隔:两回进线、两回主变馈线、两回电压互感器及一个母线分段间隔组成。

吊装用器具及吊点选择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如吊装元件中心不平衡,应采用吊链来调节平衡后再起吊。制造厂已装配好的各电器元件,在现场组装时不应解体检查;如需现场解体时,应经制造厂同意,并在厂方人员指导下进行。按产品技术规定,在充气前对设备内部进行真空净化处理。抽真空时,应防止真空泵突然停止或因误操作而引起倒灌事故;在使用麦氏真空计测量真空度时,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并检查水银量是否符合要求,防止水银进入GIS设备内。应专人负责,正确操作,并在管路一侧加装电磁逆止阀。GIS设备安装完毕后,一定要检查各部开口销开开,防止销子脱落造成指示位置同实际位置不符。

(2)高压电气的安装

安装前必须要找正,如果绝缘子较高,防止中心偏移翻倒,绝缘子顶部用绳子将牵引绳与绝缘子捆成一体。

支柱绝缘子底座槽钢与绝缘子连接统一找正(平),要求同一平面或垂直面上的支柱绝缘子,应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心线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母线直线段的支柱绝缘子的安装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满足要求后,与预埋件焊接,同时焊上接地线,焊接时应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损伤瓷件,防腐采用刷两遍樟丹漆,一遍灰调和漆。绝缘子串则挂到设定的位置上。

(3)配电盘、柜及二次接线的安装

①盘、柜及盘、柜内设备与各构件间连接应牢固。主控制盘、继电保护盘和自动装置盘等不宜与基础型钢焊死。

②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③盘、柜、台、箱的接地应牢固良好。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应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

④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2;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2;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2截面的绝缘导线。

结语

氧化铝厂是生产铝制品的重要场所,对于电能的需求量十分庞大,是真正的用电大户,因此氧化铝厂内电气设备,不论是设备的电压等级,还是设备的安装复杂程度,都可以与专业的变电所相提并论了,因此一般都需要专业的安装人员进行安装。本论文针对氧化铝厂内的生产需求,对相关的变电设备的安装进了分析探讨,并给出了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对于提高氧化铝厂内变电设备的安装水平、加强对相关变电设备的管理有着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因此,本论文所探讨的有关变电设备的安装问题,是值得推广应用的。当然,本论文仅仅是针对氧化铝厂的变电设备的安装所进行的探讨,更多的变电设备的安装技术问题还有赖于广大专业电气安装技术人员的共同探讨,才能够实现变电设备的安全安装施工。

参考文献

[1] 柳国良,张新育,胡兆明.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研究综述[M].电网技术,2008,32(14):101-102.

[2] 邹福来,叶斌.110kv变电站综合变电楼钢结构技改方案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11):24-25.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110 kV内桥接线;变电站;回路缺陷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0-0094-02

1 110 kV内桥变电站备自投动作逻辑

随着德阳地区220 kV电网已成为区域供电的主网架,110 kV线路成为辐射性供电的主要通道,110 kV变电站越来越多的采用内桥接线方式。这种方式精简了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缩减了变电站的占地面积,节约了建设投资,给电网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

德阳辖区110 kV内桥接线变电站多采用进线备自投方式,一次接线如上图,两回进线分别由两个电源点供电,110kV侧配置进线备自投,有两种动作方式,分别是进线1、进线2作为主供电源的方式,下面以1DL作为主供电源进行说明。

线路一供电,1DL、3DL开关运行,Ⅰ、Ⅱ#主变运行,2DL开关备用,备自投充电,当进线电源失压的情况下,备自投就会动作,跳开进线开关1DL,合上备用开关2DL。由进线2保证Ⅱ#主变继续供电,避免扩大停电范围,供电线路如图1所示。

2 缺陷情况分析

对于内桥接线变电站,电源失压有以下几种情况,①1DL开关未动作,远方电源点失去;②线路故障,1DL开关跳开;③Ⅰ#主变主变故障,1DL、3DL故障;④手动跳开1DL开关。

前三种方式的情况下,要求备自投装置动作,而第四种情况要求备自投放电不动作。

大部分厂家备自投装置开关量中都通过配置采集各开关的KKJ作为手动跳闸的判据,避免备自投误动作,KKJ置1,备自投充电,KKJ置0,备自投放电不动作。

通过查阅辖区内变电站施工图纸,Ⅰ、Ⅱ#主变跳1DL、2DL、3DL开关回路,均配置操作回路手跳接入。考虑到1 DL、2 DL既作为线路开关,又作为Ⅰ#主变高压侧开关,主变动作要避免线路开关重合闸这一要求,开关跳闸通常接入手动跳闸回路。

但作为配置有高压侧进线备自投装置的内桥变电站,当出现主变故障跳开三侧开关时,高压侧开关KKJ也复归为0,将导致备自投装置放电,引起备自投装置拒动,造成停电范围的扩大。

3 现场情况分析

二次系统检修班在发现上述问题后,结合预试工作进行了现场情况的搜集与分析工作,全局检修公司管辖范围内有12座内桥进线变电站,均配置有110 kV备自投装置,见表1。

经过检查,旌湖站、光明站、庐山站线路开关均接入手动跳闸回路,清平站接入保护跳闸,母联开关也有接入手动跳闸的情况,在检查过的变电站中,回路配置均有问题,因此这一缺陷回路的存在,将导致我局内桥接线变电站的备自投装置均无法正确动作。

4 建议处理方案及改进措施

4.1 分段开关

由于分段开关本身不具备重合闸回路,可以全部取消掉手动跳闸接入,改接至保护跳闸。

4.2 线路开关

通过上述分析,对于线路开关,建议有两种改进方案。

①在线路保护装置处安装重动继电器来处理该缺陷。

将主变跳闸回路接入重动继电器,电源取自线路开关操作电源,输出两组接点,一组接入保护跳闸回路,一组接入闭锁重合闸,如图2所示。

该种解决方案回路修改少,配置简单,又能满足要求。但由于涉及开关跳闸的继电器未封装,应对重动继电器应做好标识,防止误碰。

②查找主变保护装置是否有备用空接点,将原手动跳闸改接入保护跳闸,多增加配置主变保护出口至线路开关闭锁重合闸回路。此种方案回路更加清晰,但受装置约束性强,需要查找主变保护装置是否有备用接点。

5 结 语

内桥变电站高压侧开关既作为线路开关、分段开关,又作为主变高压侧开关,涉及到线路保护、主变保护、备自投多个装置的动作逻辑,增加了各装置配合的复杂程度。工作中应对施工图纸、装置原理深入分析,尽可能以开关带各种保护模拟实际作动作试验,保证开关的动作正确性,保障辖区内继电保护设备的正确动作率。

参考文献:

[1] 汤大海.基于双电源扩大内桥的备自投解耦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 动化,2009,(23).

[2] 单永梅,王磊.数字式远方备自投装置[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5,(9).

[3] 董立天.微机备用电源自投装置现场运行分析[J].湖南电力,2007,(2).

[4] 徐佳.浅谈备自投装置在扩大内桥接线方式下的应用[A].2009年云南 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文摘部分)[C].2009.

[5] 魏玉荣,贾凯,李冉,等.变电站双单母线分段布置方案介绍[A].山东电 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

[6] 杨琳.浅谈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考虑[A].山东电机工程 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62-02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仍以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等“五大伤害”为主,其中触电死亡占全部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6.5%。触电事故之所以频发、多发,其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往往认为施工现场用电都是临时性的,只要能够满足施工机具和照明的用电需要就可以了,而对有关安全用电就不十分重视了,并且对施工用电有关规范标准的学习理解也不透彻。而客观上,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也给施工用电安全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现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通病问题,结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有关规定,提出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正确做法和防护方法,希望对消除事故隐患提供帮助,以推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一、用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

目前仍有一些施工项目部没有配备专职电气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而让土建专业方面的技术管理人员代为管理电气专业方面工作。有的甚至还让略懂一些用电知识的人员去从事电气特种作业操作。有些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电工不按规范要求设置用电线路和保护装置,不正确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甚至带电作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临时施工用电工程不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只凭电工个人经验自行布设,没有全面的统筹临时用电计划,随意性非常强,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有的施工单位编制的临时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没有用电负荷计算,无线路图,甚至有的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严重脱节,根本起不到指导现场施工用电的作用。如常此以往,最终将酿成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毕业论文

正确做法: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时,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并且要有人在旁边监护其操作。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电工操作属于特种作业,由于特种作业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存在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经过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组织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方准许其独立作业。电工作业时应正确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毕业论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其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现场勘测,确定主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等。

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进行用电负荷计算,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型号等。

3、设计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设备;设计接地装置。

4、绘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等。 毕业论文

5、设计防雷接地系统装置。业论文

6、确定防护措施。

毕业论文

7、毕业论文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经本单位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后实施。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等资料。

二、三级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

存在的问题:配电系统未按“总配电箱(柜)-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箱)”形成三级配电。存在一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共用一个开关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之间距离超标,用电设备与其控制的开关箱距离过远等问题。

正确做法:施工用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即在总配电箱(柜)以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置开关箱(用电设备箱),最后从开关箱接线到用电设备。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施工现场应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设置,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每个开关箱里必须设置有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当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装设断路器或熔断器。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并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当断路器是具有可见分断点时,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三、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用电系统设置少于二级的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参数不匹配或动作失灵,漏电保护器安装于靠近电源一侧。

正确做法: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是指用电系统至少应设置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和开关箱漏电保护的二级保护系统,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二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形成分级分段保护;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器设备的操作,即用电线路先经过电源隔离开关,再到漏电保护器,不得反装;漏电保护器应满足以下要求: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使用于潮湿场所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漏电保护器应动作灵敏,不得出现不动作或者误动作的现象。

四、保护接零 毕业论文

存在的问题:保护零线引出不符合规范要求,重复接地点不足。未采用规范规定色标的电线作保护零线,且线径过小。保护零线未随所有用电线路自始至终,未与用电设备外壳相连接,起不到保护作用。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总配电箱(柜)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单独敷设不作他用;在TN-S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TN-S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总配电箱(柜)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在TN-S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电阻应不大于10Ω;保护零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作负荷线;三相四线制架空线路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线路的保护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保护零线截面为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保护零线截面为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应从线路始端开始设置,随线路至末端,与电气设备(包括电箱)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相连。

五、电箱设置

存在的问题:电箱内无隔离开关或设置不规范。使用木制电箱,电箱无标记。电线从电箱箱体侧面、上顶面、后面或箱门进出。电器安装于没有采取阻燃绝缘措施的木板上。电箱安装位置不合理。

正确做法: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者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进行编号,并标明其名称、用途,配电箱内多路配电线路应作出标记。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均应设置电源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即为电线进入电箱后的第一个电器。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不能用空气开关或者漏电保护器作隔离开关。电线应从电箱箱体的下底面进出,电箱进出线口处应作绝缘护套管保护。电箱内电器安装板应用金属板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若用金属板,则金属板应与金属箱体作电气绝缘接地连接。电箱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的电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电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影响操作、维修的物料,电箱安装位置应为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物体撞击、强烈震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等场所。

六、线路敷设存在问题

存在的问题:临时用电架空线路架设在脚手架上或穿越脚手架引入在建工程内;采用竹竿或者钢管作为电线杆;架空线路和灯具架设高度过低;电线、电缆沿地面或建筑物周围明设;电线和电缆外皮老化、破损,绝缘性差;采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根导线代替五芯电缆,两种线路绝缘程度、机械强度、抗腐蚀能力以及载流量不匹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应架空或穿管埋地敷设。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架空线路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室外架空电线最大弧垂与施工现场地面最小距离为4m,与机动车道最小距离为6m,与建筑物(含外脚手架)最小距离为1m。室内配线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电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m。电杆不得采用竹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木杆梢径不应小于140mm。电缆线路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在建工程内,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上楼层不得与外脚手架相连,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电缆垂直敷设也可穿套管沿外墙敷设,固定点每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埋地敷设埋深不得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易受损伤场所及引出地面至2.0m高处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接零保护系统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电线及电缆应保持外皮完好,绝缘良好。

参考文献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配电装置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集成装置;隔离断路器;保护测控合一装置

0. 引言

智能电网建设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智能变电站是衔接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的关键,是智能电网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之一,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装置是智能变电站实现装置配置简化、接线优化的重要载体。

智能变电站设备对常规变电站设备实现的功能进行整合和重新划分,把进线侧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集成或者取消,部分原保护和测控装置实现的功能下放到就地安装的智能终端实现,电流和电压信号有合并单元采集后通过光缆发送至信号量需求装置。设备的集成、功能的整合和重新划分直接导致变电站主接线的简化和新装置的出现。

本文重点介绍隔离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断路器集成装置)、保护测控合一装置(集成保护、测控、非关口计量功能)、合智一体装置(集成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功能)、多合一装置(集成保护、测控、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非关口计量功能)的配置。

1. 工程概况

本文所依托的智能变电站本期及终期规模如下:

本站为110kV新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终期2回110kV进线,1回来自220kV某变电站110kV间隔,1回T接至某变电站―某变电站110kV线路。

主变压器规模:本期2×50MVA,终期3×50MVA;

110 kV侧接线方式:本、终期进线2回,本期采用内桥接线,终期采用扩大内桥接线;

35kV侧接线方式:本期6回出线,单母分段接线;终期9回出线,单母三分段接线;每段母线配电压互感器1组;

10 kV侧接线方式:本期8回出线,单母分段接线;终期12回出线,单母三分段接线;每段母线配电压互感器1组,电容器2组;2台站用变兼接地变分别接至10kVⅠ母线和Ⅱ母线上。

2. 集成装置配置

2.1 隔离断路器的应用

常规智能站仍采用与以往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相同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分开配置模式,导致110kV进线间隔设备配置多,纵向距离长,给安装施工、运行维护、检修等带来不便。常规智能站下,110kV侧接线方式见图2。

在新一代变电站设计中,采用隔离开关和常规断路器集成的隔离断路器,可以将接地开关、电流互感器集成至隔离断路器,减少站内一次设备的数量,能够简化主接线,缩短110kV进线间隔的纵向长度,减少征地面积,降低工程成本,符合国家土地保护政策。另外由于设备的集成,原来隔离开关和断路器之间通过电缆传输的连闭锁信号及接线均由厂家在隔离断路器内部完成,减少设计工作量。厂家在隔离断路器的设计中,使其具有完备的机械闭锁系统和电气闭锁系统。隔离断路器与其集成的接地开关之间设置有机械闭锁装置,即在隔离断路器合闸状态下不允许接地开关合闸,并将其闭锁在分闸位置,大大提高设备动作的可靠性。

在依托的变电站设计中,对2个110kV进线间隔和2个110kV内桥间隔的一次设备进行集成。采用常规智能站设计时,需要13组隔离开关、4组(每组3支)电路互感器和4台断路器,而采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进行设计,对设备进行集成优化后,仅需要7组隔离开关和4台隔离断路器。

2.2 保护测控集成装置配置

在新建常规智能变电站设计中,由于在建站初期多为终端负荷站,在主接线为扩大内桥接线模式下,110kV进线间隔和2个内桥一般只配置单独的测控装置,不配置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设计中,要求保护测控集成装置集成费关口计量功能,非用户专线不允许配置独立的电能计量表。在图1所示的110kV变电站中,2回进线及2个内桥均配置保护测控集成装置。与与常规智能站只配置测控装置相比,装置数量没有增加,功能增强。对于作为终端负荷站,进线保护功能不是必须的。但随着电网的发展,本站一旦变成联络站,则需要保护功能。采用保护测控合一装置配置,能够减少后期改造工程量。

另外由于110kV进线所配置的保护测控集成装置集成考核计量,与常规智能站相比,新一代智能站优化减少电能表屏1面。本站配置4套保护测控集成装置,组一面屏,与常规配置110kV线路测控屏和桥测控及备自投屏相比,也优化减少屏柜1面。

2.3 合智一体装置配置

常规智能站通过在就地的智能控制柜内安装合并单元实现对电流和电压量的数字化,通过智能终端收发信号和控制命令实现对断路器的监测和控制。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合智一体装置。合智一体装置是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的集成,一方面具有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功能,另一方面具有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如:断路器、刀闸、主变压器等)的测量、控制等功能。

对于图1所示变电站,在常规智能站建设模式下,2个110kV进线间隔和2个内桥分别配置1套智能终端和2套合并单元,主变35kV及10kV进线间隔分别配置1套智能终端和2套合并单元。110kV I母线PT和III母PT分别配置1套智能终端和1套合并单元,每台主变本体配置1套智能终端和1套合并单元。35kV和10kV除主变进线间隔外,均不配置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而在新一代智能站建设模式下,2个110kV进线间隔和2个内桥分别配置2套合智一体装置,主变35kV及10kV进线间隔分别配置2套合智一体装置。110kV I母线PT和III母PT分别配置1套合智一体装置,每台主变本体和35kV及10kV每段母线配置1套合智一体装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合智一体装置的配置的采用有利于减少柜内设备数量,简化二次接线,方便维护,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

2.4 多合一装置配置

在常规智能变电站设计中,35kV及10kV电压等级除主变进线间隔外,其余间隔按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模式设计,根据间隔需要配置保护测量装置、计量装置、并列装置等。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设计中,主变35kV及10kV进线间隔和35kV及10kVPT柜间隔配置合智一体装置,其余间隔按断路器对应均配置1套多合一装置。由于多合一装置集成保护、测量、计量、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的功能,通过多合一装置的配置,能够极大的减少开关柜内装置数量,压缩开关柜柜体尺寸,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运维效率。

3. 结论

通过集成装置的配置,能够优化二次设备室内屏柜数量,减少开关柜内设备的数量,简化接线,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本文结合某新建新一代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对在新一代智能站建设模式下的二次集成装置配置进行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宋璇坤,李敬如,肖智宏,林弘宇,李震宇,邹国辉,黄宝莹,李勇.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整体设计方案[J]. 电力建设.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