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措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措施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试论水土保持如何与人居环境有机整合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规模宏大、任务艰巨、情况复杂、涉及面极广的一项系统工程,水土保持是新型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建设好新农村,本文主要阐述水土保持与新型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论述了水土保持和新型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分析了水土保持与新型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新型农村建设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新农村建设;辩证关系;对策措施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业丰收则基础强,农民富裕则国家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农村发展,解决“三农”的决心和信心。集中代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将有力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总领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使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保护生态环境,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新农村建设,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水土保持是相对水土流失而言的,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侵蚀被“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地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要建设社会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民风淳朴、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农村;是农村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它主要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农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建立“新机制。”对农村深化各项改革,要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二、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农村水土保持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态的承载力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人类社会只要存在,它就必然处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脱离一定生态环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生态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和前提,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优劣,可以加速和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它制约着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方向和程度。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潜力,这只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劳动生产效率、生产发展速度有着重要影响。自然环境的特征不同,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生产的方向、方式和程度就随之不同,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方向、途径和措施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结构的特点主要取决于人类本身的素质,社会环境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的特点、方式和程度,而这些因素又决定着环境改造、经济发展、生态破坏的性质和程度,影响着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方向和对策。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也就越来越大;社会生产越发展,就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扩大社会和自然之间越来越多的联系,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维护资源环境,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果盲目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不但会使生态环境恶化,而且会受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

全文阅读

政府开展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实施意见

各试点乡镇人民政府,县级相关部门:

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灾后农村基础设施和住房重建的重要途径,是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村社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省建设厅将我县柳树镇竹林村、金华镇上方村、瞿河乡金龟寺村、明星镇五通桥村、金鹤乡才子村列入省级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切实抓好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川建村镇发〔**〕203号)要求,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体要求,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规划建设为动力,以治理村容村貌和开展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为载体,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住房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各项工作。

二、组织机构

成立射洪县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政府办纪检组长

全文阅读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调研报告

以下是我们文秘站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阅!

为做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报告的准备工作,8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昌政带领部分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就我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先后深入盂县、郊区、平定县,实地视察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及搬迁工程、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农村清洁工程、易地移民搬迁、文化古村保护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并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了市农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部门的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全面了解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4月份,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正式启动。我市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将其列入全市转型综改重大项目来抓,半年来,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部署,有效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达到预期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划部署动作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和谐稳定。全省动员会后,市委、市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很快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永奇为组长,市委副书记王旭明、副市长董仙桃为副组长,市农委、发改委、住建局等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设立了办公室。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巩固两轮“五个全覆盖”成果、办好“五件实事”相结合,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相结合,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与加快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充分调研摸底,研究出台《阳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2014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总体目标任务和今年工作的重点。随即,召开全市动员会议,细化分解部门职责任务,各项工作启动实施。同时,成立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组,专题召开规划编制研讨会,落实六个专项规划以及县域规划的牵头单位,确保各类规划编制有重点有方向,科学引领。目前,各类规划按照既定要求进行,规划编制资金正在落实。

二、严格部门责任,统筹协调力度大。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市农委作为牵头部门,严格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履行职责,积极承担领导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相继建立完善了领导组调度会议、进度通报、信息报送、办公室协调会议、项目管理和督查落实制度等八项工作制度,不断规范、促进各部门工作有效落实。市农委还按照分工职责,在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工程、易地移民搬迁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以及畜禽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方面理思路、定措施、建制度,主动作为。其他17个相关部门也都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重点,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工作推进有力度、有质量。平定、盂县、郊区全部由县(区)长或分管县(区)长亲自主持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组和领导组办公室,出台《规划纲要》和《2014年行动计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顺利启动实施。截止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7月份,陈永奇市长亲自召开工作推进会,就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分管副市长董仙桃针对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多方协调,为全面推进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三、宣传大力跟进,营造氛围聚能量。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把信息交流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适时收集、整理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进展实况,及时梳理并向领导组反映汇报。随着各项工作正式启动,充分借力各级各类媒体,深入宣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调动群众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还在《阳泉日报》开设专版,全方位、多角度跟踪解读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强化舆论监督。市住建局也开辟专栏,宣传实施乡村清洁工程的相关支持政策,选树先进典型。与此同时,市县两级通过组织各类相关调研,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逐步深入人心,赢得支持,全民的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群策群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氛围正在形成。

四、力求投入到位,“四大工程”推进好。我市创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方法,确立了以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和宜居示范工程“四大工程”。工程实施主要依托公共

全文阅读

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行方案

各村(居、场)、镇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省级小城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邵政发[年]1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和城乡卫生环境卫生清洁春季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全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会议》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镇村主抓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改善我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我镇建设省级小城镇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环境卫生,宣传健康环境理念,增强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推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整治内容及其要求

1、主要整治内容:清除主干道及各村居的卫生死角,整治沿富屯溪两岸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行为;组织清理房前屋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家禽家畜实行圈养,污水粪便统一排放;及时清理垃圾积存,疏通沟渠,清理坑塘及室内外环境卫生;组织力量,集中清理影响辖区环境卫生的重点地段,如镇村结合公路、内河沿线及各向外出口周边环境卫生;清理镇区所有公厕,做到坑位清洁、无污水横流、清除“四害”、环境整洁。

全文阅读

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及长效管治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五件实事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全镇动员、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以农村改厕、生活垃圾集中投运为重点的群众性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

(二) 目标任务

全面取缔农村露天粪缸,至年底。实现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全面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投运,无暴露垃圾,努力实现环境卫生的长治久洁。

1农村改厕。每个自然村建设2-3只大三格化粪池。彻底消除露天粪缸,全镇农村无害化家庭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5%以上。

2垃圾处理。全镇农村每20户左右居民设置一只生活垃圾箱(桶、房)各行政村建立专职环卫队伍。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定期清运。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随地乱倒乱抛现象。

二、方法和步骤

全文阅读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办法

一、整治目的

坚持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协调、指导、督促、检查、考

核”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河道沟渠等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安排专人管理,使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全力提升村居的环境卫生质量。

二、整治范围

㈠城区:城区的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郊结合部、河道沟渠,城区西出入口主要道路两侧可视范围。

㈡村及村级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四季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周边环境。

三、整治任务

㈠加快推进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完成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垃圾收集容器建造(布局合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清理积存垃圾,清理粪堆、草堆,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制止乱搭乱建。完善城中村垃圾收集和运输体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设施,农户定点投放,村(组)集中收集,专人清运至附近垃圾转运站进行统一转运。

全文阅读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策略研究

【摘要】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好乡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本文旨在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针对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现有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例如制定科学村庄规划、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建设宜居、宜业、富裕、文明与和谐的美好乡村。

【关键词】 美好乡村建设 农村人居环境 策略

一、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概述

1、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概念

(1)美好乡村建设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想,而“美丽中国”的实现离不开美好乡村的建设。建设美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城乡人民的共同福祉。

美好乡村建设,顾名思义就是建设又“美”又“好”的乡村。所谓“美”,主要体现在乡村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具体表现为乡村的生活美、自然美、环境美、特色美;而“好”则是内在的,是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等措施,来最终实现乡村的宜居、宜业、富裕、文明与和谐。

(2)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全文阅读

关于农村居民点的土地整理

【摘 要】据调查,农村居民点在土地利用方面普遍存在着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占用土地面积增加,使农村地区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人地矛盾,拟通过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土地整理,以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

一、土地整理

(一)土地整理的概念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调整农用地结构,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与村办企业等;复垦自然灾害损毁的废弃土地;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划地定界,确定权属。

(二)土地整理的分类

土地整理通常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以农用地整理为主,重点放在农村地区。农用地整理是指在耕作区内进行地块合并、农田平整、兴修水利、调整道路等,并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的整理;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和手段,对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包括村镇建设用地整理、城镇用地整理、独立工矿用地整理、基础设施用地整理。村镇用地整理包括村镇的撤并、撤迁和就地改扩建。

二、农村居民点

(一)农村居民点的概念

全文阅读

村庄建设工作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村庄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认真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村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农民住房条件及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村庄布局不合理,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共享度低,农房建设设计档次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村庄建设工作,改变村容村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符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把解决村庄建设难问题作为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以做好规划间的衔接、加快村民居住点规划选址、鼓励适度集中建房、保障农房建设用地、简化审批手续、加大宅基地调整、加强农房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依法处理违章建筑等为重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政策措施。

二、理清思路,明确村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群众主体、科学规划、试点先行为基本原则,结合省委省政府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总体要求,有序开展村庄建设,节约集约用地,协同推进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加快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任务: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有序推进”的要求,大力支持村民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改善居住条件,引导能够集中成片改造或建设的地方先行启动,让经济条件较好、建房积极性较高的农户率先启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分期分批展开,确保建设有成效、群众得实惠。

2.具体目标任务:通过试点启动、典型示范、以点扩面,力争到2010年末,全市基本建成10—15个交通便捷、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功能齐全,既富有现代气息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建设试点村。到2012年,全市达到村庄建设试点村50个。

全文阅读

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探讨

摘要: 水土保持规划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指导性文件,只有优化、科学、合理地制定,才能使水土流失治理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原则进行了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新农村建设

Abstract: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 is the guiding file harnes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only the optimization, scientific, reasonable, can make th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has remarkabl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principl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水土保持是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在维护防洪安全、生态安全、饮水安全和山丘区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在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必须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现新跨越、新发展。水土保持规划是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只有优化、科学、合理地制定,才能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内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