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范畴
目前,我国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事业,从办学主体上来说,在总体上属于地方办学,但同时交叉着某些部门办学、企业办学、私人办学及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从办学层次上来说,涵盖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多种,中等职业教育是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主要力量,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也有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学校主要是专门的职业美术学校,以及职业学院、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开设的美术类专业。从专业类别上来说,主要包括传统工艺美术类专业、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以及一些近几十年兴起的专门性美术技能类专业。传统工艺美术类专业有木雕、石雕、陶瓷、染织、民间版画、刺绣等专业。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专门性美术技能类专业有商品油画、婚纱摄影等专业。社会教育主要是指民间的耳耳相传以及作坊内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授教模式。本研究主要针对学校教育,下图为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学校教育)的范畴图示。
二、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辨析
1.关于职业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
基础美术教育一般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普通美术教育,“是指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综合学力,并以此完善学生的人格学科”。3基础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受教育者掌握美术史论初浅知识,培养多种美术方面的能力,如形象感知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形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修养等。职业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它除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外,更侧重于培养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受教育者成为专门的实用美术人才,使其能运用美术知识、技能进入物质生产和服务领域,直接作用于社会。不难看出二者的培养目的是不同的,其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估也必然迥异。
2.关于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城市职业美术教育
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和城市职业美术教育在性质上是同一的,但因“所居场所”相殊异,决定影响着两者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相应的层次结构、服务对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等都有所差异,教育也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色。近年来,城市职业美术教育如雨后春笋,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相对来说,城市地区经济发达,教育发展条件优越,有利于职业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城市职业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上,正走向扬弃低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转向重点发展本、专科层次、甚至是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如资金、技术、人才等远远优于农村地区。近几十年,艺术设计类产业在城市地区发展迅猛,这也使得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艺术设计类专业便成为了我国各大城市高校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目前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占全国院校总数的一半以上,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由此,艺术设计类专业成了城市职业美术教育中的主要专业,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较普遍。各地有趋同化倾向,专业特色不明显。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还有我国教育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存有突出的“城市取向”,致使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普遍贫乏,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的要求、劳动力素质偏低等现状,决定了我国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在总体上都是以培养初、中级美术职业人才为重点,以中职教育为主,以低层次为基本特征。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普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以及招生困难等问题。总体上看,当前中国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城市职业美术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当人们言说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之时,或明或暗的会存在轻视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倾向。但是,农村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条件是一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各地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除了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外,更多的是打造与本地传统手工艺相关的专业,如陶瓷专业、木雕专业、刺绣专业等,专业特色明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文化资源各异,所以各地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会趋同。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因其有地域性特点,它直接为当地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推动传统文化生产性保护与传承,求解农村发展命题,服务民生等方面展现出比城市职业美术教育所缺少的功能。
3.关于现代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传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特点
(一)启蒙性。
初中美术教育是美育的初始阶段,对学生美感的培养起着诱发和启蒙的作用。美术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艺术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没有边际,学生不可能通过几年的美术课的学习,就达到至高点。初中美术教育对整个美的教育来说,只是一个起点。初中美术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通过几年的美术教育,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辨别美与丑的能力,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二)创造性。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还要培养其创造美的能力,初中美术教育虽然是美育的初始阶段,但也应时刻牢记这一使命。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对新课标认识不足,忽视美术的重要性。
新课标在课程的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比原有课程有了更大的改进,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师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或已经意识到这一改变,却囿于各种因素,无法真正实施。他们或在课堂上放任学生自流,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或只草草讲述几句,连简单的示范也忽略不做,或因循守旧,仍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学生是否理解。除此之外,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疲于应付升学考试,往往把美术作为副科对待,师生缺乏对美术重要性的认识,一周一节的美术课还经常被其它所谓主课挤掉,导致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名存实亡的现状。
一、农村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美术师资力量的缺乏
高中学习在所有人的眼里几乎还是上大学的唯一直通车,而那些必考的科目学校都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变着法的进行各类模拟考试,而在这些目标要求之下,学校是多方挖掘优秀教师。随着教师工资和社会地位的逐步下滑,很多优秀教师都走向城市或者高收入地区,更有甚者放弃教师职业。所以,农村高中教育优秀教师就越来越少,美术教育本就不是主业的老师就更少,堪称得上专业的老师就更是屈指可数了。
(二)教学教育资源缺乏
城乡地域差别和优势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造成了农村高中美术教育仍然是走老传统的教学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缺乏,使一些想用新方法授课教学的老师无计可施,不得不再次拿起粉笔把黑板作为主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单一的绘画,还需要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通过对图像、视频等媒介了解更多的东西,才能启蒙心底里对于美术更多的想象和创新。农村教学硬件差,这个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美术老师,怎么给美术课堂带来新活力呢
(一)灌输给学生美术教育新观念
高中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未来的承上启下,不管未来学生们要走上大学还是走向社会,美术都会陪伴一生,在人一生的际遇中,美术扮演着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可以说美术无处不在,具体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而日常生活中无论平面画,立体画、壁画、还是如今的高科技画,都是美术的载体在不断的创新,而创新就需要学生们孜孜不倦的钻研和持续不断的学习,要欢迎同学们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表现一幅画,用新的美术方式来表现一幅作品。美术既是可以共享的,又是属于自己独享的,也可以说是自己隐私的。所谓的美术家,就是将大家都看得懂的共性的展示出去,而那份独特的、隐私的恐怕就是美术独特的创新思维了,也就是这幅美术的魅力了吧!
一、农村发展存在问题
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困难重重,绝大多数的偏远地区无专业美术教师,教学硬件更无从谈起,偏远的地方连彩色纸,卡纸,水粉颜料,浆糊都买不到。教师只有在上公开课的时候,学校才给准备必需品,学生才可以尽情享受美术课堂的乐趣。本来想动员家长支持学生,但是家长大都不乐意把更多的钱用在“非主课”上。美术课作为一种文化,依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有美术爱好的学生,他们对美术课的喜爱有时超过其他学科。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因地制宜地去挖黄土,自己做泥塑来替代陶塑,自己种葫芦以备雕刻使用。英国著名艺术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美术教学应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少年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的自然成长。大多数的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从心,个人的努力杯水车薪,然而工作还得继续做,我们要有信心去慢慢地改变这种现状。
1.改变观念,提高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认识
首先开好课、开足课,让学生对美术感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成立美术小组来带动其他的同学一起参与美术创作,像一起出黑板报,海报,宣传画等。这无形之中在改变着校园文化生活。美术可以提高整体观察力,让你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学校对面有一个生意不错的老板,专门做广告门市牌,海报等,镇里的多数设计都是他在做。他跟我说“我学过美术,就在第十一初级中学,那时我学了一年的素描,它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学会了整体观察,这对我的工作终生受用。”
2.营造氛围,感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010年以来,我们学校把美术设置为特色课程,2011年我们学校的美术课成为第一个校本课,学校在教学楼二楼特设教师作品展,学生作品展。每年十月份艺术节之季,我们为剪纸爱好者举办个人作品展,书法作品展、绘画作品展。大家欣赏作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高着自己的审美能力,慢慢地从内心去接受并喜欢它,自然就会动起手去创作了。还有更好的事是,自从有了特色班,学生辍学率明显减少了。因为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曾经“误入歧途”,所以我倍加珍惜这些中下等的学生,我甚至试图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我告诉他们“只要你想来,我就愿意教,美术画室一直招兵买马,无期限。”这是我在画室门口的标语。看着初一的同学踊跃报名,初二的同学积极加入,初三的孩子欣喜到来的时候,我感到欣慰极了,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绘画的经历,并为之一直坚持,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3.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只要美术教育对农村学生有所帮助就行,也许他们谁都成不了艺术家,但有一天回忆起初中的美术课起码是快乐的事就好。当没有创作材料的时候,我们一起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材料,如草编、泥土、葫芦、废纸壳、塑料瓶等。只要能利用上的材料,就是好素材。
一、学生健康的心理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每幅作品背后都赋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好比写作文一样,我们用绘画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用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来向人们讲述着作品背后的故事。所以,我们说作品能够展现学生的心理,能够诠释作者感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学生的作品中来感受和揣摩学生的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并组织其他学生一起去感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而且还能给学生的作品赋予生机,让其活起来。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可见,学生的心理决定了绘画作品的情趣,作品展现了学生赋予的内涵,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健康的心理对美术教学的意义
1.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
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我会用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挑选主题和素材,让他们从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入手,例如,他们喜欢的卡通漫画、剪纸手工、身边的各种花草等,通过变形、添加、组合等各种方式创作,寻找每幅作品的特色展示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实践证明,积极的心理学习态度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活动之中去创作,去用作品展现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美术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而且对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给作品赋予意义
绘画作为一个能够展现学生心理的平台,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的心情,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还能传递亲情。例如,一次以“星空”为主题的创作课上,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女孩画了满满的星星,下面是空空的草坪,然后在那里发呆。我就跟她聊天,她告诉我她喜欢星星,她说看到星星就想妈妈,可是妈妈在好远的地方打工,好久不见妈妈,好像不太记得妈妈的样子了。我问她还记得妈妈的背影吗,这么美好的夜晚,你和妈妈都坐在草坪看星星,和星星聊天好吗?等暑假的时候给妈妈看,告诉她你跟星星说了什么,问妈妈想跟星星说什么好吗?她顿时眼睛放光,高兴地说老师我试试,后来她在画面上画出了一对相依的母女看星星的场景,感动了整个班级。所以,学生的心理直接决定了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所要传递的情感。如果作品中表达的是爱,那么,爱就会随着作品的鉴赏而被传递下去。因此,学生的作品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同时,学生的心理给作品赋予了情感和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走进学生心理,帮助和引导学生用作品传递正能量,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学” “美术” “专业素质” “美术教育” “美术课程”
论文摘要: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缺失现象严重,让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蒙上了阴影。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深思。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以求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情况(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老师兼课。不少学校为了执行省“五严”规定,虽然没有合格的美术教师,为了开齐开足美术课程,没有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其实,由于兼课老师根本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处理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情况(三)美术课程仅反映在课表上,此类情况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在我所熟悉的周边几个乡镇中学中,大多在近二十年来从未配备过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因而干脆没有开设美术课程,美术课程大多被语、数、外所取代。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如果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完全是一句空谈!
【内容摘要】美术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文章以推动农村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发展为切入点,探讨改变旧有教学模式,发展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智能式”素质教育。并提出通过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培养、教学内容更新,以及美育教育,改善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的现状,为农村基础美术课程教学与美术课程改革及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村基础美术教育 基本策略 “智能式”发展
一、农村基础美术教育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素质教育已有明显提高,但农村基础美术教育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由于认识不足和客观条件所限。美术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中小学甚至处于没有教师、没有教材、没有作业、没有考核的状态中。学生成了“音盲”和“美盲”,这对中小学生的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可谓错失良机,更对于学生的升学、就业缺少了一个发展平台,造成农村学生多数综合素质低等。目前来看,农村中小学重主科、轻副科,尤其是艺术类学科落实不够。在客观上,美术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投入不够,无形之中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难度。其次,农村美术教师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教师学历水平普遍不高,整体能力较差,导致美术理论和技能学习得不到正规培养,学校逐渐成为进行“智育”教育的场所,对美育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完全忽视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政策。虽然农村中小学也实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年度考核制,但对于美术学科却无人问津。面对这样的教育形势,改善这种状况已是当务之急。
二、“智能式”教育的名称界定
“智能式”主要指智和能,强调智慧和能力。智能教育包括思维能力、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技术水平、科学素养的教育。“智能式”美术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通过美术教育的智能化发展,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出来。美术教育的“智能式”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智能水平、发展力、创造力、竞争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发展“智能式”教育还要注重学生身心发展,顺应学生成长规律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意象美术教学,以意取质,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提高学生设计动手的能力。因此,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开设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体验,最终可以获得美术学习的快乐。
三、发展农村“智能式”美术教育的基本策略
农村“智能式”美术教育的发展要以国家教育政策为首,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主要任务,达到美育与智育同步发展,进而使农村基础素质教育的质量有质的提升。
[摘要]探究乡野文化资源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摸索出具有农村特色的农村幼儿美术教育方式,具有促进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建立农村师生的自信心、培养农村孩子的良好品格等多重意义。其中关键是加大农村幼师的培训,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乡野文化资源;农村幼儿美术教育;幼儿发展;特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9-0047-04[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民间艺术教育课程在广西农村幼儿园的运用研究”(11FGL043)。
[作者简介]朱艺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乡野”一词较之“乡土”,更具有自由自在的深远意味,更符合幼儿生长的特征,更蕴含了一种生机勃勃的茁壮生命力。“乡野文化资源”较之“乡土素材”,范围更大,层次更深。“乡野文化资源”包括自然和文化两个层次的内容,自然层主要是指乡土素材和农村劳作材料,如树叶、泥巴、斗笠等自然资源和农村劳作工具;文化层主要是指民间文化在美育中的运用,如蜡染、剪纸、扎龙、绣花、仪式、戏剧等在幼儿作品中的体现。目前研究运用“乡土素材”的较多,对文化层的运用深度挖掘还不够充分。自然层资源容易获取,文化层的实现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和研究能力。“乡野文化资源”融合了乡土素材、民间文化、乡土文化等多种形态。教育家陈鹤琴曾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1]研究乡野文化资源在农村幼儿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对努力缩小城乡幼儿的艺术素质差距、促进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如下的现实意义。
一、保证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活动能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孩童时期的美术教育对促进人一生的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由于经济相对城市较为落后,幼儿园的场地、教具、玩具、画具等硬性条件不佳,尤其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我国幼儿总人口6000多万,农村幼儿占幼儿总人口的58%[2],这些农村幼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中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也影响到中国的未来。许多幼儿园的美术教材主要是以城镇幼儿的生活背景设计的,忽视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习,忽视幼儿的感性生活世界和原发性的发展,[3]这不但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也不能保障农村孩子的健康发展。健康的心理是每个孩子正常成长的基本条件,学习内容脱离农村幼儿生活的真实环境,会使孩子对生活产生距离感,是对农村孩子成长心理的一种伤害,是对“以人为本”的一种漠视。农村幼儿的美术教育应该生活化,“生活化”的内涵在于强调幼儿经历、感受、体验的教育价值,着重幼儿对知识的获取、积累、构建与链接的过程,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动用多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追求幼儿在活动中的整体性的人格的发展。[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艺术教育活动的目标之一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只有让农村美术教育回归其所属的乡野天地,发掘农村自然纯朴的教学素材,才能真正使农村孩子喜爱上自己生活中的美,才能使农村幼儿美术教育在一个健康的环境里绽放蓬勃的生命力。基于此,农村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应积极开发和使用乡野文化资源,创设真实的生活氛围,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培养农村幼儿的良好品格
美术教育实习是高校美术学专业(美术教育方向)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职前培训的实践环节。美术教育实习能够检验实习生教育理论和专业应用,而且能够检验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到内蒙古地区,因地域广大,民族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特征,都给美术教育实习带来不同的思考和尝试,从而推动实习生不断加深对美术教育理论的认识与理解。
一、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美术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就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目前的现状来看,美术教育的影响作用非常有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牧区学校缺乏充足的教育资源和必备的教学设备,受到材料和工具的限制,许多地方无法开展美术教学,美术学习成了学生们的“奢望”,美术教育缺失现象严重。第二,师资力量薄弱。农村牧区缺乏优秀的美术教育师资力量,主要原因有:1.部分主管领导没有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2.专业教师隐性流失,部分教师改教“主科”,严重影响美术教育的学科发展;3.因编制原因,师资力量得不到及时补充。第三,农村牧区学校缺少美术教师,多数中小学生无法得到美术的沁润,师范毕业生因缺少编制无法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这些现实状况令人担忧,需要积极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径,改善这一局面。应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促进“教、研、学”一体,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农村牧区美术教育现状,促进美术教育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
二、开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的意义
第一,提升科研和教研效果。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并获得初步的教育科研训练。通过实践表明,农村牧区美术教育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城市学校条件优越却不易达成理想效果。主要原因是农村牧区教学机会明显增多,师生之间交流活跃,农村牧区教师也学到许多新的教学思路和技能技巧,共同点燃了师生相互学习的热情。第二,培养和树立实习生的生活观。培养实习生的劳动技能和态度,改变其原先散漫的生活态度。农村牧区具有很强的境遇性,需要实习生认同牧区,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第三,凸显实习生的专业优势。实习生在农村牧区能够发挥专业特长,留下丰富的精神食粮,包括纸本作品、墙上壁画、浮雕与圆雕、校园文化长廊乃至班级的板报,以培养实习生对作品的表现能力。
三、开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的有效措施
开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活动有利于解决农村牧区缺乏美术教育的状况,因此,需要积极探索出有效措施,以保证农村牧区美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开展农村牧区美术教育实习活动应当积极动员,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如组织观看有关教育成长的电影并开展讨论,研读《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银说话》等反映农牧民生活的书籍,分别从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等方面,解读农村牧区美术师生教育实习的优点。选派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带队实习教师。同样的教育实习,因带队教师的优劣会带来差异极大的教学效果,优秀的带队教师会通过高涨的工作热情和严谨务实的态度感染实习生,增强实习效果。
【摘要】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认识差异。他们很少甚至从未受过美的教育,也很少感受到美的熏陶,所以他们对美术的认知和领悟也很低。这就要求作为农村的中学美术老师,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开展农村特色化美术教学活动,使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也激起农村孩子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培养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既是学校美术教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
一、端正美术教育思想,摆正美术教育位置,克服美术教育中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
1.必须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入手,以多种形式开展端正教育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美术教育法规和美术教育理论;深入讨论美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美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的内在联系,美术教育对于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需要美术,人的生活离不开美术。
2.必须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摆正美术教育位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村美术教育事业,如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向美术教育要有所倾斜,创造良好条件。
3.必须从我国的教育实际出发,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育。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教育工作者都应接受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并不是仅仅为培养美术人才的专门教育,是全民教育,是促进全民族、全人类发展的基础教育。可以在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中进行必要的美术教育法规、理论学习与考核等,这是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农村美术教育落后局面的最重要的办法。
二、开发美术教育资源,优化美术教育环境
根据农村的实际,克服一些实际困难,应积极开发利用好当地资源进行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