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科普教育

农村科普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局加强农村科普实施意见(区)

为认真贯彻《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全社会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大观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大观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大观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全文阅读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的普法教育

摘要:依法治国是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治国方略。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即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更加需要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普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047-02

依法治国是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治国方略,普法宣传教育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今年是中国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 “五五”普法制宣传教育的最后一年。经过长期的普法宣传教育,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显著提高。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更好地、更深入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懂法律、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农村普法教育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下面针对农村普法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进一步搞好农村的普法教育。

1.健全体制。普法教育是长期而艰巨的,没有一套完善的科学而实用的配套体制是不行的。有些农村普法体制还不完善,普法宣传教育的手段简单化,只是出一下板报、搞搞专栏、张贴一下标语而已。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要继续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组织机构,构建以县乡村三级为主干,村支部、村委会为核心,驻村干部、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为主要法制宣传员的普法宣传的骨干队伍。并把政治素质高、法律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吃苦精神好、群众观念强的的年轻人不断充实到普法队伍中来。

二是要赏罚分明。要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农村普法考核制度。每年可由普法主管部门联合综治、组织、宣传、人大、政协等部门及部分村民代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评优评先、晋升职称、提拔任用挂钩。重奖工作努力、成效显著者。对那些敷衍了事、推诿扯皮甚至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人员,绝不容情。以调动干部群众的学法积极性,使农村普法队伍由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变。

全文阅读

社会教育与农村数字化科普工作的推广

摘 要:社会教育与农村数字化科学普及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阐述了社会教育在农村科普推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广大农户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转变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学到了技能。

关键词:社会教育;科技培训;重要性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这是以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要任务的科普工作的主要内容,农村社会教育与农村科普工作的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借助社会教育主阵地加大对农村科普工作的宣传与推广,惠及广大农户

墩尚镇无公害高效棚室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创建于2005年,被确定为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该基地中心面积600亩,有温室大棚500余个,其中项目实验区面积50亩,生产示范区面积550亩,其辐射面达周边10多个村庄,辐射面积达2000余亩。园区的试验项目由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6名技术人员承担,种植管理和技术培训由镇社会教育中心校和镇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两家承担,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同时负责邀请外地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基地建设以市、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依托单位,有稳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近几年各方投入了近500万元资金,还建立了农业科技信息技术服务网站,逐渐成为基地网络健全,科普设施完善,服务手段先进,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集技术、经济、服务于一体的经济实体组织。为更快、更高效地发展无公害棚室蔬菜的种植和技术推广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墩尚镇无公害蔬菜科普示范基地秉承“科技先导,绿色生产、科普惠农,务求实效”的经营理念,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范围。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科协的指导下,重点开展了无公害蔬菜技术的开发、试验示范、普及、推广、咨询和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活动。自主开发和推广西红柿、芹菜、辣椒、黄瓜、土豆等新品种,使农户基本掌握了蔬菜温室育苗、物理生物防控、保护地栽培等技术,发挥了基地和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推动蔬菜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找准工作立足点,强化科技培训

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逐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创新转移培训机制。采取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办法,把集中培训、院村合作、挂图讲解、实地观摩、实地讲授、媒体宣传、能人现身说法、知识竞赛、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开展培训。每年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入镇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实行目标考核。明确提出农村新增劳动力(应届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实行100%培训。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强素质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培训就业一体化、技能培训规范化、农民教育终身化的体系和机制。

全文阅读

成人学校创建通知

各县(市)区、高新区教育(成教)局、科协: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市农村文明乡风的形成和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按照全国、全省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研究决定,将依托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积极推进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教育(成教)、科协等部门的合力优势,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搭建农民科技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推动“科技下乡进村”的经常化、制度化,为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共享资源、农民受益”的思路,在进一步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办学网络体系的同时。“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市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创建30至40处科普服务站,使其成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农村文明建设、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

三、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标准和条件

乡镇科普服务站是指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等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依托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资源优势,承担科技培训、示范推广、信息交流、科普宣传等多项任务的乡镇农民科普教育基地。

全文阅读

新形势下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提升研究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科学素养较高的农民。通过对当前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现状进行分析,了解造成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低的因素,进而对提高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廊坊市;新农村建设:农民科学素养

一、新形势下农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随着科技进步、先进文化发展,对农民的科学素养的要求和内涵也将随之提高,其主要包括:1.科学知识。不是仅局限于简单的农业科学知识,还应包括生活科学知识、法律知识、民主科学和信息科学知识等。2.科学精神。我国农民应该具备的科学精神,主要有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创新进取精神、宽容精神、贡献精神等。3.科学与社会关系。新形势下的农民在促进农业发展、管理乡村、重构乡风时应当充分利用当今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优秀成果。因此,新农村建设是一个融农民、科技、经济与社会为一体的综合工程,对农民科学素养要求的提高迫在眉睫。4.运用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它是一种智能型因素,而不是实体性的要素,只有当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并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其才能将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才能带来农村、农业的发展。

二、当前廊坊市农民的科学素养现状

1.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据《廊坊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市农民中文化程度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24%、33.47%、62.85%、4.81%和0.21%。可以看出农民大多为小学和初中文化,这既是我市农民科学素养低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是也导致农村出现许多不和谐因素的重要原因。如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地利用、农业技术水平落后、社会治安差、迷信赌博等不安定因素。

2.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由于廊坊市的农民受教育年限普遍较少,相应地农业技术人员也是很少的。据统计到2006年末,全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279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有1224人。而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在全市农业从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0.13%、0.05%和0.02%。又由于廊坊市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又很低,截止到2006年末,全市只有14.3%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因而使很多农民不能得到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这种现况不仅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影响他们脱贫致富,同时也阻碍了我市新农村的发展进程。

3.农民经营管理素质较差。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加之农民的科学素养较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农村劳动者的市场意识还比较淡薄,经营管理素质较差。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来源非常有限,同时对信息的分析与反馈能力都比较差,这就制约了他们适应和参与市场的经济能力。

全文阅读

农村高中文化教育

一、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因

1.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241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2.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241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892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913107人,普通高中招生551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3.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可缓解就业压力,积累人力资本

农村初中毕业生大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回乡务农,或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已有1.5亿富余劳动力,城市也有大量下岗工人,如果创造条件让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学习,可推迟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从国际经验看,进入失业高峰期,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这既是解决失业的治标之策,也是提高未来劳动力竞争能力的治本之计。

4.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才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全文阅读

发展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根据我国农村教育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然而,一些人对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不够重视,且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办学条件差,以致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进度缓慢,因此,应多方面采取措施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农村不同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实施对农村贫困高中生的资助政策;扩充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进一步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扩大农村普通高中的教育供给;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其吸引力。

关键词: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在我国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主要包括县镇及村屯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不但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高等学校提供优质、充足的生源,而且还能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一、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原因

1.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供小于求,未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无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达90%,高校招生数量自1999年以来也快速增长。然而,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增长缓慢,作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的中介,普通高中教育成了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县镇普通初中生毕业生4 241 585人,普通高中招生1 892 528人;村屯普通初中毕业生8 913 107人,普通高中招生 551 471人,由此计算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仅为18.6%,远低于城市60%-70%的升学率。未能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第一,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但由于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种种缺陷以及其他原因,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寥寥无几。第二,复读。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大,九年的义务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的“离农”意识,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校扩招增加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他们读高中、上大学的愿望更加强烈。然而复读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使本来就短缺的农村教育资源更加紧张,而且加重了复读生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第三,进入民办普通高中。农村民办普通高中数量少,教学质量与公立学校有很大差距,大部分读民办高中的学生期望值较低,仅仅为了获得高中学历。第四,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毕业生中小部分回乡务农,大部分离乡打工,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这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给社会安全造成隐患。

2.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办学困境,未能充分发挥其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萎缩状态,生源严重不足。据1999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县镇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41 852人,普通初中毕业生4 241 585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12 065人;村屯初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91 843人,普通初中毕业生8 913 10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42 543人。县镇、村屯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6,4%,远低于城市27%的比例,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只能靠招收普通高中生和初中生维持生存,造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础设施落后。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校舍、图书资料都非常陈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其次,合格的专业教师紧缺,不少学校的专业教师是由文化课教师改任的,高水平、高学历的教师特别少,因而学生的专业技能差。第三,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率低。第四,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增加了学生升入大学的机会,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原本处于弱势的职业技术学校雪上加霜。在这种办学条件下,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可能发挥为地方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功能。

全文阅读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制度

一、目标任务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紧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大力开展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努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主要任务是:

(一)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意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管理意识;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气;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二)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生产和生活能力。提高农村公众了解科学文化常识、适应现代文明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家园的能力;提高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

(三)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符合我市“三农”实际、具有时代特点的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体系和机制;搭建农民教育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

二、组织实施

根据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市委组织部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农林局、水产局、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工商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卫生局、环保局、文广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等部门为责任单位。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组织实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牵头部门召集会议研究协调。

三、各部门工作职责

全文阅读

区委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意见

为认真贯彻《中国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见》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全社会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具有城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区“奋力崛起、率先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全区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科教兴区战略落实到基层,对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区上下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组织实施。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全文阅读

我国农村妇女保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妇女的保健意识在不断增强,农村妇女保健工作已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农村妇女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还非常多:妇女保健工作设备落后,保健队伍素质不高,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缺乏了解健康知识的途径等,导致很多疾病不能及时预防和治疗,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家已逐步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和健全农村妇女保健体系,完善妇女保健基本设备;妇女保健医疗队伍不断稳定,妇女保健医生素质不断提高。由于加强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妇女健康教育,农村妇女保健知识已逐渐普及开来。

关键词:妇女保健;卫生健康知识;医生素质:保健网络

目前我国还是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妇女承担着人类繁衍的光荣使命,妇女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出生人口的质量,进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稳定、儿童的成长、受教育的程度和未来发展的空间。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工作的不断深入落实,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国的妇女保健工作创新思路,规范管理,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目前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让人担忧的是我国广大农村妇女由于受传统思想或观念的束缚,对自身的保健意识相当淡漠,同时也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还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妇女的身体健康。

1.在农村妇女保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妇科病严重地危害了农村妇女的身心健康,成为当前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的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现把这些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1.1农村妇女保健工作所需设备相当落后

由于受地方经济落后的影响,存在着农村妇女保健设备的相对滞后。如在为农村妇女做保健工作时候,仅仅是很一般的妇科检查、做B超等,还有很多设备不健全:实现不了宫颈刮片、宫颈活检、x光检查等:缺乏心理疏导、精神卫生等检测设备,影响了妇女保健工作的全面开展。

1.2农村妇女保健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普遍较低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