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科护士议论文

内科护士议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施护士长竞聘上岗对护理队伍的影响

2003年1月,我院实行了护士长竞聘淘汰制,通过3年的实践,锻炼了护理队伍,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医院整体工作,护理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实施方法

竞聘条件: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任职5年以上或主管护师职称;本专业业务骨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责任心强。

采用积分制:50分为满分,每年竞聘护士长2名,淘汰护士长2名,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积分高低取前2名。

理论考试15分,采用微机操作。技术考试15分,规定的十项操作,每人可抽两项操作。应聘演讲占10分,以“我如何当好一名护士长”为主题,作8分钟演讲。领导评议占10分,由评委公正打分。

亲聘护士长由院领导发聘任书,院内公示后,由人事科登记进入人才库。

进行新护士长规范化培训[1],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高年资优秀护士长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岗前培训时间为3个月,第1个月理论学习,第2~3个月临床实践阶段,由优秀护士长带教。

在岗护士长末位淘汰条件:①采用积分制,满分50分,按积分高低末位淘汰2名。②科室评议20分。根据护士长个人基本素质、管理能力、业务能力、科研能力等,由所在科室护士、医生对护士长的工作进行逆向测评[1]。③护士长年度述职10分,按管理要求全面述职。④技术考试10分,抽签进行两项操作。⑤院领导、职能科室和科护士长评议10分。⑥所在科室护理单项排名前3名奖5分,后3名减5分。⑦论文撰写、专科新业务、新技术,开展1项奖5分,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奖3分。

全文阅读

书面形式反馈护士长例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以书面形式反馈护士长例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护士长例会由2名工作人员进行速记,将电子档由会议主持者过目修改后,存入医院内网,由护士长打印出来传达会议精神。结果 会议内容能完全传达到位,护理人员都能对护理工作发展的新动向、新方法和新知识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熟悉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结论 以书面形式反馈护士长例会能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保证了会议信息的正确传递。

关键词:书面形式;护士长例会;护理管理

随着医院医疗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它在减少误差、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使用成本、支持护理决策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1]。我院护理部自2013年6月起,护士长例会由原来护士长速记改为会后护理部以电子档形式存入医院内网。护士长通过听取会议内容再根据书面材料,反馈时能让各项信息正确传递,使护理管理决策得以顺畅执行,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及能力,保证了护理安全,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现报道如下。

1护士长例会时间及参加人员

我院护士长例会是每周一下午下班后召开,参加人员有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各科护士长、院感科科长,分管院长等。

2护士长例会内容

2.1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加强沟通 将最新信息,包括医学护理新动态、护理业务新技术及新经验等,利用例会时间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以提高护士长的业务水平。并且利用例会时间让护士长倾诉工作中的难处,会后护士长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达到信息反馈,互相理解,消除误会之目的,有效解决问题。

2.2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 利用护士长例会,护理部对本院发生的差错、纠纷及不良事件,叙述事情经过,分析存在问题、吸取经验教训、采取防范措施。以对全院护士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增强医疗安全防范意识。

全文阅读

微信群平台在护理管理信息沟通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微信群平台在护理管理信息沟通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科室微信群并运用到护理管理信息沟通中,利用微信群平台进行医院及科室相关信息的、工作细节的提醒、各种问题交流讨论、业务学习等。并将使用微信群平台前与使用微信群平台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微信群管理后,护理人员信息知晓率、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上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医院感染率及患者投诉下降明显。结论:微信群平台的应用,不仅使信息的传递更加通畅和便捷,也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壁垒,为护理管理信息沟通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有效补充了以往护理管理信息沟通手段的不足。

关键词

微信;信息沟通;护理管理

信息沟通广泛存在于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对管理者来说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1]。在病房工作中每天有大量的信息需要传递、落实,但由于病房工作的倒班制、有些信息要求的时限性及与其他科室联系的互动性,信息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传递与互通。为加强病房信息管理,我科于2014年3月起建立科室微信群,加强了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利于各种信息的传递,在科室护理管理信息沟通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科室为综合内科病房,病床45张。医护人员22人,其中医师6人,护理人员16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1076人,其中2013年6至12月534人,2014年1至6月542人。

全文阅读

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目标明确、计划周详、责任落实

二、加强护理队伍建设,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

1、骨干队伍建设

人文与专业培训相结合,院内外培训相结合

2、专科队伍建设

抓基础(心理护理,健康促进,基础护理)

抓特色(康复科、老年科、心身综合科等)

抓专项(礼仪服务、引入五常法管理、申请成立xx市护理学会精神科护理分会,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

三、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全文阅读

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意见及建议,旨在为全面改革和提升护理学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40名纳入对象进行质性访谈,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受访者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意见包括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因素、培养模式的设定、毕业后的岗位职责、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士衔接的必要性及对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今后的期望和建议。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设置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的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临床实践方案及其与专科护士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质性研究

2010年1月,国务院第27次学位委员会审议并批准设置了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下称专硕)[1],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也应运而生,即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护理研究生教育仍处于稚嫩期[3-4]。现全国已有多所高校拥有护理学专硕学位授权点,然而对于如何培养专硕研究生,各护理院校还处在探索阶段。笔者于2015年10月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采集与分析护理专硕毕业生、培养院校、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对于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探索高质量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为完善护理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积累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质性访谈对象包括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培养院校、护理专硕研究生4个群体共40人。其中用人单位6人,包括主管护理的院长1人,主管人事的院长1人,护理部主任1人,临床带教老师3人;行业协会2人,包括湖南省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湖南省护理学会主任委员;培养院校16人,包括湖南省3所护理院校院长2人、副院长3人、系主任3人、教师8人;护理专硕研究生共访谈16人,其中在校13人,2人毕业1年,1人毕业2年。将各访谈对象编码,用人单位为D1~D6,行业协会为X1~X2,培养院校为Y1~Y16,护理专硕研究生为Z1~Z16。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通过面对面、个体化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前向访谈对象介绍本研究的目的与过程,征得同意后开始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用编码代替受访者以保护其隐私,访谈时间10~20min。访谈提纲由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护理分委会拟定,访谈内容主要包括:①当前影响专硕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因素;②专硕研究生学习期间应该如何培养其核心能力;③专硕研究生临床能力如何考核;④专硕学位与科学学位应如何区分,是否需要限制其学位论文的研究范畴及大小;⑤用人单位对护理专硕研究生的职业生涯期望,岗位工作要求;⑥护理专硕研究生与专科护士培养衔接的必要性及衔接方式;⑦对护理专硕研究生的期望和培养建议。1.2.2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通过回忆访谈情景及整理录音资料,遵循Colaizzi7步分析法[5],结合访谈提纲提炼受访者观点,进而对各种观点进行标示和分类,辨别出相似的观点,最后返回参与者求证。

全文阅读

医院护士辐射防护知识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北京市某肿瘤专科医院护士110人。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内科、外科、门诊、放射治疗与诊断相关科室(放疗科、介入科和影像科室)4个临床科室作为抽样单位,以当日上班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为:从事护理工作满1年;自愿参加;充分知情。

1.2.2调查方法

采用根据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调查对象一般情况;②辐射基础和防护知识,共20道题,每部分10题,1题计5分,满分为100分。据既往评分标准,以80分及以上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③辐射防护培训经历和培训意愿。

全文阅读

科室三级质控联合质量反馈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 目的 探讨科室三级质控联合质量反馈对提高护理质量的的效果。方法 建立科室三级质控体系,即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网络,联合每周一次的护理质量反馈会议,对质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结果 质控体系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纠纷隐患,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结论 科室三级质控联合每周一次的护理质量反馈,使护理各环节处于有效的动态监控中,使护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关键词] 科室; 三级质控; 质量反馈; 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261-02

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健康,也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1]。为强化全员质量管理意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我科自2008年1月建立了由质控员-质控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 对本科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科室床位37张,护理人员16人,均为女性,年龄21-41岁,平均33岁。学历:中专3名,大专10名,本科3名;职称:初级14名,中级2名;职务:护士长1名,护士15名。

1.2 方法

1.2.1 三级质控体系的建立及其职责

全文阅读

护士节护理策划方案

一、会议议程:

*.主持人简短介绍会议议程及参会人员。

*.护理部主任总结护理工作

*.表彰。

*.领导讲话。

*.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二、活动安排:

*.总结暨表彰会:时间暂定*月*日下午*:*,地点在*会议室或交通局会议室。会议内容:

全文阅读

品管圈在提高骨科交接班质量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通过品管圈及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的管理手法,应用个性化的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提高骨科交接班质量及医护、护护沟通效率。方法 通过2015年4~9月我院交接班质量不良因素的查检,设立标杆值,计算交接班质量合格率等,设计骨科个性化SBAR交班报告卡,完善和制定集中及床旁交接流程、交接班质量考核标准,推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落实护理程序临床应用,并将改善前后查检表中交接班质量不良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施质量改进交接班后,集中交接班合格率、护士床旁交接班合格率分别由42.86%、40.21%上升到80.95%、79.89%;护士体验综合评分比例由改善前的60.53%上升到改善后的81.60%;交接班各类不良因素得到较大改善,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品管圈;骨科;交接班;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a)-0185-04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活动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的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交接班制度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制度,它不仅能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且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2]。

随着现代医疗专业发展的日趋精细化,护理服务作为医疗服务中的一个环节,各类交接点不断增加,复杂多变的情况及信息丢失的情况不断出现,因此交接班流程设计的根本理念是先找到关键交接点,分析交接类型和内容,减少不必要的交接环节,提高患者的诊治效率,降低医疗风险[3-4]。为提高骨科交接班质量,突出专科交接重点,减少信息传递的缺失,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意识,我们利用质量管理手段及QCC精神,使骨科护理交接班达到一个质量控制的持续改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通过QCC及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 action,PDCA)循环的管理手法,应用个性化的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沟通模式,测评2015年4~9月改善前与改善后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体验综合评分,评价交接班质量合格率,具体方法如下。

1.1现状把握与质量分析

全文阅读

晨会交流制度在护理人文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455000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

通讯作者:李玉英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晨会交流制度”,鼓励护士把对人生、职业的见解或感悟及时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交流,从而实现增加护士知识储备、提高人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最终达到促进医-护-患沟通的目的。方法 晨会交流实行轮流主持,要求主持交流会的护士把自己在工作期间和读书、上网,甚至看电视的过程中,引发的思考和感触进行简单的整理,作为当天的话题呈现给大家,其余护士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发表看法,进行交流。结果 护士在为晨间交流会做准备的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在进行晨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大家的感悟、体会共享,也增加了对职业的思考和认识,增进了护士彼此间的了解,分享了快乐,分担了压力。结论 晨会交流制度促使护士认真思考工作和生活,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交流信息,对提高护士人文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周20 min左右的晨间交流会,不会对病区的日常工作造成影响,使护理人文教育的持续进行成为一种可能。

【关键词】 晨会交流; 人文教育; 护理

护士的人文素质和沟通能力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护士人文素质和沟通能力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1]。护理院校的人文教育仅仅为提高护士人文素质打下了基础,医院的护理人文教育才能给予护士更直观、生动的体验,引发她们更认真、深刻的思考[2]。作为基层的护理管理者,病区护士长对护士进行的护理人文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提高,最终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所在病区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通过建立护士“晨会交流制度”,每周一在病区晨会后,开始护理查房前进行20 min左右的相互交流,分享工作、生活体会,交流心得,有效提高了护士的人文综合素质,增强了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为探索护理人文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三级甲等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区护士11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6名,年龄22~35岁,工作年限1~14年。工作岗位:药疗护士、责任护士、夜班护士。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每月开展4期晨间交流会,除去节假日,共开展50期。

2 方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