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母语文化

母语文化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母语文化发展英语教学

一、造成母语文化失语的因素

1.长期忽视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同学在学习英语时,都对英语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对母语文化却不愿提及。不愿提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观念上的错误。许多学生及教师都认为英语学习中母语文化处于可以忽视的地位。有些教师也认为母语文化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很多人认为在英语学习中应该尽量避免母语文化的输入。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被无限地放大了。另一个主要方面是学生和教师本身的母语文化知识不够。教师自身对母语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文化能力较弱,这就造成母语文化一直不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重视。

2.应试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我国应试教育是造成母语文化失语的又一大原因。我国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其中试题极少涉及母语文化知识。这就使学生与教师更愿意将时间花费在一些功能性较强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操练上,母语文化内容基本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可喜的是,随着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的改革,母语文化知识也出现在卷面上,虽然考试内容添加了中国文化方面的中译英翻译题,但是其仍没有作为英语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出现。另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固守陈规,英语课堂依旧以讲解词汇及语法点为主,逐字逐句对课文进行中文翻译。期末考试时,教师划重点,学生背要点。这些都导致学生、教师对忽视文化学习,尤其是母语文化。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从根本做起,破除应试教育,打破传统模式,培养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3.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材的问题。笔者在所处省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程都集中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文化课程上,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西方文化。极少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学习研究”这类课程。谈及这种现状,多位教师认为开设这类课程是没有必要的。在教材的选择上,大多高校选用的教材也都突显了英语文化的主要地位,中国文化内容比例非常少。所以,笔者认为,高校从英语课程的设置到教材的选定,都比较注重英语文化,却把我们本身的文化内容束之高阁。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在课堂上接触到我国的优秀文化,也无法用英语正确地表达中国文化,这势必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准确性,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增加母语文化在教材中的比重是必须要达到的。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如何充分发挥母语文化正迁移的作用,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途径去做。

二、如何构建适宜母语文化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废除离不开社会各界及各因素的长期努力,同时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样也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制定。为了有利传播母语文化,我们应该构建一个适宜母语文化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重视母语文化的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师课堂上主要是以英语知识为基础,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模式,并错误地认为英语基础课程知识的积累是英语学习的全部。语言文化背后的知识往往不被提及,更不用提文化比较研究。英语教学也成了语音、词汇的专一课堂。英语课堂上,教师觉得没趣,学生也觉得无聊。而母语文化回归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母语的认同感,同时也起到了锻炼英语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意识上进行改变,把语言文化学习置于外语学习的重要地位,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重视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学习,取长补短并且充实自身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才会被充分发挥。

2.全面提高教师的母语文化知识水平。“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一、二年级的公共基础必修课。我国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各地文化。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该结合中西方文化,传授国际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教师要持续提升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在授课中重视语言文化。另一方面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英语文章背后的文化知识,并适时介绍相关母语文化,进行文化对比研究学习,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注重英语文化导入的同时,也重视母语文化的输入。新的教学观念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要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

全文阅读

外语文化教学母语文化作用研究论文

摘要: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论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使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全文阅读

外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

摘 要:在外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都很重要。综述外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同等重要作用。只有在外语教学中树立知己知彼的文化观,才能使外语教学真正成为传承中外优秀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外语教学;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伴随着交际外语教学法的渐次推广,对“目的语文化”(target language culture)的导入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界的共识。90年代以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以及语言教学界对语言文化的研究开始出现从单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学习转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问题。本文尝试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现象着手,从外语教学的目标出发,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1.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的导入

文化和语言互为目的和手段,共同构成外语教学的基础。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过去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放在首位,期望学生将来能够和说母语者(native speaker)水平相当。从语音、语义、语法等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说,这个目标可以理解,然而当我们认识到多数说母语者可能长期生活在单语言和单文化的环境中时,这个目标就值得重新定位了。

随着传统教学法弊端的显现以及交际教学法的推广,“就语言而教授语言”的外语教学模式受到质疑,随之“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因为只重视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例如,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很典型的问题是“高分低能”“聋哑英语”。这与我国英语教学长期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目前,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状况正在改变。实际教学中,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体现为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被越来越多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这种兼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理论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界的共识,并在2001年7月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实验稿)中被写进教学任务。

全文阅读

外语文化教学母语文化作用

摘要: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写作论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使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全文阅读

文化要用母语讲

我觉得现在我们有点乱套。一方面,特别想走出去,好像文化大国说来就来,我们要变成文化大国了,于是乎就成文化大国了。然后就花好多好多钱,在国外建孔子学院,教人家外国人学汉语。与此同时,我前些日子刚听到,上海几个名牌大学自主考试,理工科干脆不考中文了,我觉得很荒唐,所以就先从这件事情讲起。

你要是讲文化,首先母语是最重要的,文盲跟一个有文化的人的区别,不就是因为他认字,越学越多吗?你是靠什么来思考的?一定是用中国话来思考,不是用外文,除非你从小就在外国生长,先学外文,后学中文。你的中文学到什么程度,你认的中文字有多少,用中文掌握了多少知识,就决定了你思维的复杂程度和文化程度。

我们现在讲这个人文化水平很高,那个人文化水平比较低,实际上是他的中文水平比较高或比较低。我是学外文专业出身的,我从小学就开始学外文,专业学的是英国文学,但是到今天我也不认为,学不学英国文学能够决定我的文化程度。我的文化程度还是我的中文决定的,我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取决于中文。当然,我学了外文之后,懂了很多东西,丰富了我的文化,应该说是个仓库吧。但是如果我不学外文,根本不会外文,我已经学了这么多中文,再去学另外一个专业,我觉得我的文化水平应该还是像现在一样。所以对中文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看。

一个国家的母语是它文化的载体,你学了多少,你掌握了多少母语,你就会成为有什么样文化修养的人。我见到好几位大出版家学历很低,甚至是小学刚毕业,但是他们读了好多书,尽管不会外文,也没怎么学过数理化,但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还有一些革命老干部,基本上没上过学,但看过很多书,中国的历史知识丰富,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只举一位大家都知道的,。

有些名牌大学居然认为理工科就可以不考中文,这是非常荒谬的,他们只想培养高级工匠。理科、自然科学和哲学是相通的,连母语都不要掌握,怎么可能培养出发明家来?当然可以说这只是几个大学的自主考试,教育部并没有统一取消理工科的语文考试,但是它所释放出来的信号是非常有害的。因为我们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取消语文考试,哪怕是部分地取消,就会让语文不太好的学生觉得用不着学了,老师也觉得用不着认真教了。与此同时,外文是非学不可的,因为不学外文是没有前途的――据说做这个决定的校长们是这样说的。不学外文没有前途,但是不学中文可以有前途,可能他以为中国人都说中国话,多认几个字,少认几个字,多学一点,少学一点,没关系。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说要加强我们的“软实力”,然后花那么多钱去教外国人学中文,看来,我们确实有_二种危机感。我们也要输出文化,问题是:我们拿什么东西输出?只好又请出老祖宗来,一会儿挖一个墓,一天到晚搞文化遗产,现在好多地方把“申遗”作为天下第一大事了,好像申到了一个“遗”,我们的文化就上多了一层。申的“遗”都是祖宗留下的遗产,不是我们新创造的东西,挥霍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而且还没有用好。

我觉得与其一天到晚说要弘扬这个、弘扬那个,不如首先好好把电视屏幕里头的白字消灭掉。现在这个危害极大,对中小学学生比教科书影响大。我听商务印书馆新版汉语字典的编辑跟我说,他接到一些中学生来信,说你们的字典错了,因为电视屏幕上不是这么写的。

要扎扎实实地把这些事情搞好,把错别字改了,把成语说对,不要闹“你到我贵府上来”“您的家父”“我的令妹”这类笑话。假如能把这些东西弄干净了,我觉得我们的文化就稍微进步一些了。

全文阅读

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素养育成探究

摘要: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到目前的外语教学仍然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提出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素养程度取决于其母语文化造诣的观点,主张外语教学要平等对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最后从课程设置、教学法理念及教师与教材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展文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母语文化;目的语文化;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刘丽丽(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朱世波(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200047)、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3203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61-02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心理学的影响,中国的外语教育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形式的教学上,认为语言技能训练就是外语学习的全部,文化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境地。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外语教育中应导入目的语文化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但该理念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过度强调对目的语文化的吸纳与理解,一味“求同”忘记了“存异”,母语文化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文化交际以及语言教学界对语言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开始出现从单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学习转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问题,代表性研究有何自然(1993)、王宗炎(1993)、高一虹(1994、2002)等。[1-4]虽然语言学界已经认识到文化与语言的不可分割性,但是由于结构主义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若要外语教学模式短期内从技能训练走向文化理解是不现实的。况且,外语教学中的文化不单单是指目的语文化,还包括母语文化,因此,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及其补救策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重视。[5-7]

梳理先行研究的发展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不足:一是绝大部分研究者是一线外语教师,对于外语教学中文化的缺失有着痛切感受,但同时论点也偏向从自身经验与感受出发,缺乏实证调查;二是虽然文化导入已经成为共识,但是文化范畴极广,在具体的文化教育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项目往往局限于对一些社会风俗习惯的介绍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导入,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三是外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是解决母语文化失语现象的一条出路,不仅如此,母语文化素养的培育与目的语习得及目的语文化素养提高必然有着内在联系。以“添加式”开展起来的母语文化补救策略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那么如何实现双向文化素养育成与目的语习得的共赢,仍需要各方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与实践。

一、外语专业学生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素养调查――以日语专业为例

全文阅读

外语和母语文化探讨

反对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的观点,是随着本世纪初直接教学法(DirectMethod)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直接法强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会话、交谈和阅读实施外语教学,明确提出外语教学不应使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虽然直接法已不那么时髦,但它的影响却相当广泛。

本世纪60年代,以英国学者为主,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Approach)又登上了外语教学的“舞台”。交际法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反对以语法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又摒弃听说法(Audio-lingualMethod)。它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外语学外语”(EnglishOnlyApproach),主张教会学生语言的不同功能(function)、使用语言的方法等等。这也就承袭了直接法轻视母语的观点。交际法影响颇大,它的倡导者和追随者则纷纷著书立说,来宣扬它的理论和方法。让我们回顾一下近年来在外语教学界颇具影响的几本书。Hubbard等人著的ATrainingCourseforTEFL和Haycraft的AnIntroductiontoEnglishLanguageTeaching两本书根本没涉及到母语的作用,Harmer所著ThePracticeofEnglishLanguageTeaching只在4处偶尔提及,Gower和Walters合著的ATeachingPracticeHandbook没有提及母语的作用,却警告人们不要滥用母语。在一些称为“人本主义”(humanistic)教学著作中,如Moskovitz的CaringandSharingintheForeignLanguageClassroom和Sterick的TeachingEnglishaWayandWays也没涉及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语言是与思维直接联系的。那么,有多少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完全脱离母语,而仅用外语思维来进行交际呢?

80年代以来,又有强调外语习得的说法,其代表人物克拉申曾讲过,学习的语言与习得的语言在人脑中是分别贮存并且分别运用的,而且从有意识地学习到的语言中不可能产生自发的语言,一个人要想习得语言,必须通过有意义的信号参加到交流信息的语言中去。由于上述种种理论影响,人们似乎可以得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的结论。因此,外语课堂中不宜使用母语进行教学。

上述诸理论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我国的外语教学。60年代,直接法逐渐在我国试用,80年代,交际法又影响到我们的外语教学。客观地讲、这两种教学法对我们的英语教学产生过积极影响,直接法使我们注意到口语训练的重要性,交际法使我们注意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这两种方法都反对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母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在我国方兴未艾。大量的说英语国家的教师执教于我国大中学校。其中有些是称职的(qualified),但也有一些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unqualifed),雇请他们的原因往往仅是因为他们是讲英语的本族人。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绝大部分不懂汉语。开始一段时间里,学生对外籍教师的“全英化课堂”(allEnglishclass。)感到新鲜,因此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尤其在口语训练方面,更是受益匪浅,我们似乎因此可以得出学习外语就要忘掉母语的结论。但结果如何呢?学生和外籍教师之间产生了摩擦,学生报怨不懂的知识外教不去教,对已掌握的东西外教却讲个不停。甚至有的学生拒绝去听外教的课,与开始的积极性形成明显的对比。当然,这其中原因很复杂,有文化差异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我们是否已认识到:教师不懂学生的母语,外语教学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呢?

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肯定母语作用并非新的观点,这我们完全可以在外语教学理论中找到依据。只是伴随着各种新的理论的冲击,我们似乎把它淡忘了。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每一位外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都在琢磨母语(本族语)和目的语(外语)有哪些异同。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斯大林讲:“思想的真实性是表现在语言之中。”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说,外语作为一种第二信号系统,在实现它的功能时,可以同母语一样,与思维直接联系。但是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的同时,还须承认,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一个人学习和掌握母语都是自幼开始的。幼儿学话的过程是和言语器官的成长、发育过程同时进行的,也是和思维的过程相辅进行的。因此,这个过程是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进行的自觉过程。而作为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完全不同。他们的言语器官和思维器官已发展成型,他们的思维已和母语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联系。母语和思维的联系是自然的,而外语和思维的联系却要把思维从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基础上,这个过程是不能离开母语的。直接法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

下面我们再从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和对比法(ContrastiveMethod)的使用中看母语的作用。翻译法名目较多,但我们可给它下一个简单的定义,那就是:用母语来教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征就是母语与所学外语并用,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母语和所学外语打交道。在我国大中学校的外语教学中,翻译法所创建的翻译教学手段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和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翻译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保证了学生确切理解外语词和句子的涵义,特别是在外语学习初期,翻译可以使学生摆脱推测、猜想的困惑,避免对外语词句造成理解不确切的情况和因而养成的一知半解的坏习惯。确切理解在外语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会牢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大大发挥。其次,翻译法使用方便,不需要什么教具设备,在初学阶段节省了教师讲解新材料的时间。例如,教师在教“revolution”,“brave”,“work”,“minute”这些词时,只要告知它们分别相当于汉语中的“革命”、“勇敢”、“工作”、“分钟”,而不必去阐述这些词的意义,就可着重讲解这些词跟其他词的搭配关系,帮助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但在教学中过多依赖翻译,教师就会觉得如果某一语言点未给学生译成母语,学生就不可真正理解。这样,也就忽视了两种语言形式语义语用方面的等值特征(translationequivalence),而一味求助于生硬的翻译,势必走上把两种语言进行机械对比之路,这也是翻译法失宠的主要原因。无论如何,翻译法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创建了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这一点已为广大外语教师所接受。近年来,直接法、交际法、功能法(FunctionalMethod)的出现把翻译法推向了对立面。然而大多数外语教师并不随波逐流,而是冷静思考,不少教师在学习了新的教学法后,采取了折中法(EclecticMethod),在保留翻译法优点的基础上,广采各家之长,加强听说训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文阅读

基于母语文化的英语跨文化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各国人员之间的交往频繁,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过于强调语音、语法、词汇等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难以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与干扰,导致交际失败。教师要针对以上实际现状,探讨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负迁移;英语教学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在任何一个地方,会接触到不同文化的人。当人们见面时,必须得交流,这种交流的行为就称之为跨文化交流。当然,跨文化交流是很难的,即使我们克服自然障碍,语言的差异也会使我们无法理解或被理解,甚至造成误解。英语教学中必须通过讨论本土文化负面影响的传播,帮助我们解决跨文化交际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不可分离。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语言,其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的方式决定两种语言之间有无共同之处。

由于文化差异,在语言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引入不同的形式和用法,帮助学生们了解如何有效沟通。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文化在很多方面影响着语言,如:词汇方面、语法方面及环境方面等等。很多英语老师平时教学中却忽略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反而一味地强调英语教学中的发音、语法、词汇等。结果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难以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与干扰,甚至不能成功地表达或接受语言信息载体。实践操作中,如何形成一种文化语言观来克服本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英语语言教学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母语成为第一语言系统形成时,学习者是不学其他语言的,而英语在成为学习者第二语言时,他们已经学会了母语,而且母语有其特殊的语言环境。而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教学系统的文化,主要侧重教学生掌握语法知识和句型,而没有把语言和文化分开,远离了第二语言国家性质的文化语言环境,从而使文化中断。

全文阅读

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传播

内容摘要: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培养即外语学习者要发展的是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文化的交际能力。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同时对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将母语文化传播出去的前提下,跨文化交际才能走得更远更好。

关键词:跨文化 外语教学 母语文化

一.前言

外语教学不仅是一个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 更是一个了解不同文化、拓展思维方式以及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通过学习外语,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地接触和感受两种不同文化间的摩擦与融合。所以,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际,更是文化的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

“交际”一词本身就含有相互沟通的意思,也就是说是指交际双方“双向”的信息流通。然而,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很多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用外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无法体现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等等。没有中国文化的输出,跨文化交际就成了单向的文化流动,就能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出现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反思一下外语教学了。

外语人才不仅仅是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还应肩负着传播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使命。既然是文化交流,就不能单纯是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同样需要输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刘润清先生提出,在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跨文化交际不等同于外来文化的单向灌输,母语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缺一不可。2000年,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明确指出了我国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外语教学中的严重性以及提出了改善这种困境的拯救措施。袁芳从外语教学的目标出发,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改革指导思想,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树立知己知彼的文化观,探讨了,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李海刚通过对高校英语文化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这些研究和探索都为外语教学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和改革的方向。

三.母语文化融入到外语教学中的策略

全文阅读

母语文化缺失成因

[摘要]母语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以下三个原因是分不开的:崇洋之风积习难改;教学大纲形同虚设;母语正迁移作用被忽视。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母语文化教育,解决母语文化失语问题是我们教学目标的应有之义,也是跨文化交际之所需。

[关键词]母语文化英语教学缺失

引言

当前,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目的语文化教学对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学习目的语文化的途径和资源十分广泛,各种媒体对外国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的介绍铺天盖地。学习者从中掌握了相当数量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增强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发展。然而,母语文化却依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文化失语症”依然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某高校被调查学生中有70%的学生了解并能用英语简单地介绍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西方传统节日,90%以上的学生却步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春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灯谜对联、文房四宝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1]甚至许多英语程度相当高的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也显示不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之成员所应具备的文化底蕴和素养。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理应对此文化失衡现象出深刻的反思。

一、崇洋之风积习难改

近代以降,中华民族备受欺凌,饱经磨难,于是西学东渐。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轻视本族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风气。对西方文化津津乐道,了解很多;对本族文化渐行渐远,知之甚少。“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就是一个典型的写照。当前,由于我国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尚赶不上欧美国家,我们的语言文化还得不到全球的重视,在国内弱化中国文化甚至是文化西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思潮依然存在。另外,经久不衰的托福、雅思、GRE的考试狂潮;无处不在的可口可乐、摇滚乐、肯德基、麦当劳、迪斯尼动画和好莱坞影片,如此种种隐秘但极具杀伤力的文化扩张和渗透,正无情的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为此,2006年圣诞节前夕,南京大学刘聪、中国政法大学刘冰雪、清华大学张连文等十位博士连署了《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一文,旨在“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他们呼吁国人应谨慎对待“圣诞狂欢”并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的表现”。[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一个民族的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必须自觉维护自己的根,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北京大学国学院院长袁行霈教授谈“国学”的作用时说道:“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一个国家如何在对外开放融入世界主流文明当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主体性,保持母语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成为一个重大的命题和挑战。袁先生的这番话说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所在,也为我们为什么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做出了极好的注脚。

二、教学大纲形同虚设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