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母婴活动总结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精选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为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依据《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省助产技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开展创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内涵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全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水平与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稳定和降低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我区出生人口素质,为母亲安全和儿童优先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一是重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切实加强全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规范专项技术服务行为,建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质量管理办公室(设在区妇幼保健所),主要负责聘请本市产科和相关学科的专家以及有关临床质控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做好全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的督导检查、业务指导及技术培训工作。

二是着力抓好标准化建设。要进一步改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条件,提升服务质量,按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许可及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基本标准》、《省助产技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全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特别是新申请机构的建设,从房屋、设备、科室、人员、服务职能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

三、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将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数量、服务范围、有无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以及持证人员上岗、培训等情况纳入日常监管范围。规范执业行为,严格落实准入制度,对不具备准入条件和未经许可擅自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严肃查处。

三、活动范围及评选对象

在我区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均要参加创建活动。

三、创建活动内容

参见《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评审标准》,星级母婴保健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内容包括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服务项目等二大类内容,具体分:机构资质、人员标准、科室设置、房屋标准、设备及药品标准、管理规范要求等10方面的内容。评定标准为:机构总分达1000分,各子项目的单项得分不低于该项指标分值的85%。将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分为三星至五星级三个级别,其中分值低于700分的将不予评分;得分700-800分的,为三星级;得分在800-900分的,为四星级;得分900-1000分的,为五星级。

四、评审程序及方法

(一)准备阶段(年2月)

制定并印发《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

(二)实施阶段(年3月-11月)

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依照《实施方案》和《评审标准》,在明确创建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制定本机构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确定自评结果,并将工作方案、自查报告和创建申请表于年8月8日前报区妇幼保健所办公室。

2、考核督导

区卫生局组织医政科、区妇幼保健所、区卫生监督所专家组,每年对照《审评标准》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考核评定1次。

3、情况通报

区卫生局根据督导情况,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及整改意见。

(三)总结表彰(年12月)

区卫生局对星级评定工作进行总结,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表彰通报。

五、有关要求

创建“星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活动是我区完善提高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相关单位要加强领导,根据工作重点和要求,努力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品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孕妇;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

梅毒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影响胎儿的妊娠结局,并且随着该病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孕妇出现梅毒的发生率也不断提高,影响我国的人口质量。因此,文章主要对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医院产科检查的500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孕妇的年龄为20~35岁,平均年龄为(25.8±1.6)岁,妊娠期为24~36周,平均妊娠期为(32.5±1.0)周。本次所选孕妇为城市与农村常住人口以及暂住人口。孕妇均对本次问卷调查知情,并能够配合随访调查。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并排除认知障碍、精神异常患者。

1.2方法

为每位孕妇建立档案并进行问卷调查,档案内记录孕妇的一般资料,其中包括年龄、户籍所在地、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等。问卷调查主要为梅毒基础知识和母婴传播知识,内容以《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为主,其中梅毒基础知识涉及的方面有传染性、传播途径、梅毒类型、预防措施、梅毒并发症状以及相关性知识,共有20题,每答对1题加1分;母氪播知识涉及的方面有:梅毒母婴传播性、影响妊娠结局因素、常见妊娠结局以及相关预防措施。共有20题,每答对1题加1分。总分超过18分为基本知晓。

1.3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经审核后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l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孕妇梅毒基础知识水平

500名孕妇中,仅有282名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基本知晓,知晓率为56.4%,平均得分为(21.8±3.7)分,其中梅毒基础知识平均得分为(11.2±2.5)分,梅毒基础知识得分占总得分的51.38%,且传染性、传播途径、梅毒类型、预防措施、梅毒并发症状以及相关性知识所占总分的比例分别为16.58%、20.65%、22.23%、16.87%、16.38%、7.29%。

2.2孕妇梅毒母婴传播知识

500名孕妇中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基本知晓平均得分为(21.8±3.7)分,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平均得分为(10.6±1.2)分,梅毒母婴传播知识平均得分占总得分的48.62%,且梅毒母婴传播性、影响妊娠结局因素、常见妊娠结局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所占总分的比例分别为22.36%、25.65%、20.87%、31.12%。

2.3影响孕妇梅毒母婴传播知识认知水平因素

282名孕妇中,城市人口151名,农村人口63名,流动人口68名,城市孕妇在梅毒知晓情况中优于农村以及流动人口。通过Logistic分析发现,文化水平、户籍所在地是影响孕妇对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因素。见表1。

2.4知识来源途径对孕妇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的影响

通过询问孕妇发现其主要的梅毒母婴传播防治知识获取途径依次为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医院教育、宣传活动,亲属、朋友以及其他途径。可以得出,知识来源途径是主要影响孕妇梅毒母婴传播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见表2。

3.讨论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母婴分离;开场实验;生命早期应激

临床研究表明,生命早期应激容易导致个体成年后患精神疾病的倾向。例如,幼年时有受虐待经历成年后易出现心境障碍或者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1]。Brewin 等[2]研究证明少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受虐待是形成PTSD重要的的危险因素。母婴分离被认为是研究人在幼年时期被忽视和受虐待有效的动物模型。大量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母婴分离能导致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的异常而出现抑郁和焦虑样反应[3]。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生命早期应激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深远而持续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导致各种行为学异常和大脑内长时期的生物化学改变。本实验应用母婴分离的动物模型,旨在研究生命早期不良经历对大鼠发育过程中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分组

怀孕Wistar雌鼠8只(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鼠生产后在光暗周期为12 h/12 h,光照时间8:00-20:00,温度23±2℃,湿度(52±2)%的条件下饲养。22 d后断奶后每笼4只饲养。22 d后将新生雄性大鼠分为母婴分离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

1.2 主要材料

ZH-ZFT型自发活动实验视频分析系统(安徽省淮北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3 动物模型的复制

母婴分离组在新生鼠出生后的第2~15 d给予每天母婴分离3 h的应激刺激。将新生大鼠小心移出,放进另外准备好的鼠笼里,移至另一临近房间,保持温度在25.0℃±0.5℃,母鼠留在原笼中,仔鼠被带离母鼠3 h后放回母鼠笼中,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复制均在上午(8:00AM-13:00AM)进行。

1.4 自发活动检测

于仔鼠生后22(PND22)d、60 (PND60)d和90 (PND90)d的相同时间,在安静、四周由全封闭的遮光帘隔离开人及电脑干扰并杜绝参照物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5 min内大鼠活动情况。

1.5 数据处理

测定值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母婴分离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22日龄大鼠:

仔鼠出生后第22日龄检测其自发活动。结果显示母婴分离组大鼠自发活动总路程和周边路程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

图1

22日龄大鼠自发活动各路程

60日龄大鼠:

仔鼠出生后第60日龄进行第二次自发活动检测。结果显示,母婴分离组中央路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90日龄大鼠:

仔鼠出生后第90日龄进行第三次自发活动检测。结果显示,母婴分离组大鼠自发活动总路程、周边路程、中央时间和周边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

图2

60日龄大鼠自发活动各路程

3 讨论

人类生命早期应激,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可诱发重性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注意缺陷症及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关于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动物模型是应用于啮齿类动物的母婴分离模型,因其符合人类生命早期母子分离的特征,得到广泛应用。

自发活动(Animal Locomotion)试验是观察实验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活动情况,在神经精神药理学、行为药理学和毒理学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些研究认为动物在自发活动实验中出现自发活动的减少,尤其是中央区域探索活动的减少,提示动物表现为抑郁样行为。也有研究表明,在自发活动实验中动物活动的增加,尤其是周边区域活动的增多,反映动物处于焦虑恐惧状态。Platel等研究认为,动物若重复暴露在同一环境中,会出现对该环境的习惯化,从而表现在第二次重复试验中表现为自发活动的减少,而且在第二次重复实验中动物的活动路程越少,表明其记忆能力越好。本实验结果显示,22 d母婴分离组大鼠在表现为自发活动总路程和周边路程较对照组显著增多,90 d剥夺组大鼠总路程、周边路程和周边时间明显增加,中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我们认为母婴分离应激诱发了大鼠的焦虑样和抑郁行为。

综上所述,出生后经历生命早期应激会影响个体的神经发育,导致发育过程中及成年后行为活动能力的受损。

参 考 文 献

[1] Wolfe, D.A. L. Sas, and C. Weker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mong child victims of sexual abuse. Child Abuse Negl, 1994,18(1):37-50.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期母婴分离;C-Jun蛋白氨基末端激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Protect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SP600125 on the Behavior Change in Adult Rats after 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

DANG Jia-wen, DONG Wen-bin, GUO Lin, KANG Lan

(Luzhou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Hospital Neonatology Department, Luzhou Sichuan 64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P600125 on the behavior change inrats after 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 Methods Neonatal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trol group,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 group,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 group+SP600125 group. On the two months old,by "three links exchange apparatus of brain function" the changes ofrat behavior were tested;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3 in hippocampu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Compared with 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 group,both the total distance and average speed of locomotor activity were increased in SP600125 group,but not to the same as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hippocampus caspase-3 in neonatal maternal separation group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Neonatal mother separation; JNK; Caspase-3

新生儿期母婴分离是人类生命早期最为常见的应激事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新生期母婴分离后可引起成年大鼠自发活动减少,导致新生鼠成年后认知障碍,学习记忆能力减退[1]。而海马组织是学习和记忆的关键部位。为此,本研究在前期建立新生期母婴分离模型基础上[1],观察C-Jun蛋白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抑制剂SP600125干预下海马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JNK信号转导通路在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认知能力下降中的调控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同窝新生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母婴分离组(NMS组),母婴分离+SP600125干预组(SP600125组),每组12只。NMS组、SP600125组建立母婴分离模型,即于出生后第2~21 d,同时间分离3 h/d。SP600125组于造模第1 d一次性腹腔注射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15 mg/Kg),对照组、NMS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饲养至大鼠2个月龄。

1.2观察指标

1.2.1新生期母婴分离大鼠成年后行为的变化 采用三桶互通脑功能仪测定大鼠的行为变化,并由红外线摄像系统和视频合成器记录大鼠自发活动,计算机分析系统分析大鼠在脑功能仪运动轨迹、行走速度、距离等。每只大鼠记录3 min。

1.2.2海马caspase-3蛋白的表达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在成年大鼠脑组织海马中的表达情况,并采用Image-pro6.0图象分析软件对图象进行分析,测定其光密度值(IOD),取平均值作为该切片的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所有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2.1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行为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母婴分离组成年后大鼠在三桶互通脑功能仪自发活动的总路程显著减少(10.52±3.83 vs 21.41±5.56),平均速度减慢(0.06±0.03 vs 0.12±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 与对照组比较,母婴分离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5.51±42.82 vs 112.01±63.74,P

3讨论

新生儿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未发育成熟, 易发生各种危重症, 特别是多数早产儿出生后需立即住进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并放入暖箱, 但在生命得到救治同时, 这些新生儿持续处于母婴分离状态,处于缺乏母子交流环境中。已证实: 新生儿期MS很可能使该婴儿神经系统的成熟被阻断,导致觉醒调节、应激反应、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终生损害,对心理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因此,探讨新生期MS对发育期幼鼠远期影响及其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早期负性生活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JNK是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家族成员,被细胞应激、炎性因子信号激活后,其底物ATF-2、c-Jun磷酸化,活化的ATF-2结合到c-Jun启动子,进而提高c-Jun的转录活性,大量活化的c-Jun进一步调节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进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产生损伤效应。JNK信号通路在脑内有丰富的表达,研究证明JNK信号通路在大脑神经元迁移生长、发育、树突的构建以及损伤后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用[3]。在动物模型中β淀粉样蛋白可明显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同时磷酸化JNK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表明JN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性损伤作用,而且与海马神经元凋亡关系密切[4] 。Jiang等[5]在对新生大鼠海马和皮质缺血/缺氧的研究中发现,二氮嗪预处理能抑制细胞核JNK的底物c-Jun蛋白的表达增加而减低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以上说明JNK信号转导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病变或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有着密切联系。但JNK转导通路是否作用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从而调控新生期母婴分离后成年大鼠认知能力的改变,目前尚不清楚。

SP600125是JNK特异性抑制剂,通过抑制JNK激活,降低p-c-Jun的表达水平,并阻止其进入核内,进一步抑制bcl-2的激活,从而抑制凋亡程序的启动,使神经元免于损伤。

本实验发现,与对照组成鼠相比,母婴分离组成年后大鼠活动的路程明显减少、活动速度也减慢,而预先给予SP600125,成年后大鼠活动的路程、速度均较母婴分离组有所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损害明显减轻, 说明SP600125可减轻早期母婴分离对远期行为发育的损伤,提示JN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认知能力下降中具有调控作用。

Caspases家族是哺乳动物细胞凋亡中的重要分子,其中,caspase-3的激活是凋亡信号的共同途径和最终执行者,在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aspase-3一旦被激活,即发生下游的级联反应,使凋亡不可避免,因而caspase-3被称为"死亡蛋白酶"。Caspase基因促细胞凋亡的级联激活途径有:①内源性途径,cyt-c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后与dATP、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af-1)结合成复合物,激活Caspase-9,Caspase-9切割后激活Caspase-3;②外源性途径,Fas膜受体系统激活Caspase-8,Caspase-8直接激活Caspase-3。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成年大鼠脑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海马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量母婴分离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P600125组较母婴分离组明显减少。上述实验结果提示SP600125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改善新生期母婴分离后成年大鼠的认知障碍。

综上所述,新生期母婴分离后成年大鼠的认知能力明显下降,应用SP600125 能够减轻对大鼠的这种损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SP600125抑制JNK信号通路,降低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参考文献:

[1]孙鸿燕,朱小霞,等.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行为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6(19):2984-2986.

[2]杨燕珍,吴斌.新生鼠母婴分离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及相关机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479-481.

[3]Li-cai Yang, Quan -Guang Zhang, et al. Extranuclear Estrogen Receptors Mediat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Estrogen in the Rat Hippocampus[J].PLoS One,2010,5(5):9851.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母婴健康服务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2(c)-0134-03

产褥期是女性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女性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上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变,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存在诸多健康隐患[1]。产妇从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和组成新家庭,这一过程对产妇及其他家庭成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2]。但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医院与家庭存在脱节现象,且产后家庭访视面临经费严重缺乏、基础设施不足、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等诸多问题[3]。本研究对出院后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的各种健康问题或育儿问题进行调查和指导,以便保健部门提供针对,进一步探讨适合本地区的产褥期促进母婴健康的新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1~6月于我院分娩并定期回访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调查500名产妇。

1.2 调查方法

参照有关文献自行设计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知识需求调查表,并经5名专家进行效度测试。在产后42 d回访时,派遣专业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取得知情同意后,调查人员采取面对面半结构访谈形式对产妇进行现场调查。共发问卷500份,最后完成调查且资料完整者496份,有效率为99.2%。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部分:①产妇一般资料,如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经济情况、分娩方式、新生儿性别、是否初产等;②产褥期母婴健康状况,如有无母乳喂养困难、产褥感染、新生儿黄疸等;③最想了解的产后母婴保健知识排位。

1.3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通过预调查反复修改定稿;随访过程中调查人员固定不变;所有人员通过统一培训;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Fridman多个相关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对11项母婴保健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以P

2 结果

2.1不同文化层次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

总体上,母婴保健知识需求顺序排列前5位的是婴儿日常护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早期教育、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婴儿意外预防。其中,不同文化层次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状况见表1。在相同文化层次组内,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居住地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情况

不同居住地产妇对各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情况见表2。在相同居住地组内,各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顺序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产妇渴望得到多渠道、全方位的母婴保健指导

本文通过对496名产妇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表明,由于住院时间短暂,产后健康宣教无法在住院期间完全提供[4]。同时由于产妇身体的原因,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各方面的自我保健和婴儿护理知识,绝大多数产妇在调查中表示缺乏母婴保健知识。在产后最初的阶段,新父母要适应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但其往往对要承担的新角色缺乏准备,出院后随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多数的需求都体现出来[5]。因此,为产妇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母婴保健指导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

3.2 母婴病房健康教育流程需进一步完善

本组研究表明,婴儿健康需求明显高于产妇健康需求。由于本研究多为初产妇,母亲更加关注婴儿健康,但又缺乏育婴经验,因此,育儿知识在产褥期妇女知识需求中占相当大的比例[6],其中,婴儿日常护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早期教育、新生儿疾病认识及预防、婴儿意外预防的平均秩次较高,产妇希望得到医务人员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对产后疾病知识预防、产妇膳食营养、性生活及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需求相对较低;另外,关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需求也并不高。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产妇认为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对产褥期饮食、卫生、休息、母乳喂养等相关知识宣教到位,而新生儿相关知识则相对薄弱。因此,应制订更全面的母婴病房健康教育流程,并灵活主动地实施,以提高产妇自我照护及新生儿护理的能力。

3.3 不同文化层次、居住地的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有所不同

产妇的文化层次直接影响其获取母婴保健知识的多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较快,能够主动或被动参与孕期保健知识的各种培训,能够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而城市产妇的整体文化水平比农村产妇高[7],因此,不同文化层次、居住地的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需求有所不同。结果表1提示大专及以上学历产妇对婴儿早期教育的需求相对较高,这与产妇受教育的程度呈正相关。结果表2提示不同居住地产妇对产后康复的需求不同,可能与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的就业及经济压力有关。

3.4 产褥期延伸服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更好地促进母婴健康

现阶段我国“80后”独生子女明显增多,且民间产妇有“坐月子”的习俗,传统的产后修养误区依然在部分产妇中存在,加之住院时间短暂、产后访视存在局限性等相关问题,因此,尽管已经开展的产后延伸服务对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展产科延伸服务新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将护理的范畴从医院延伸到家庭、社会,是现阶段产科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8]。医疗机构应根据不同产妇的具体情况,以及产褥期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的优质母婴保健护理服务,扩大服务领域,使临床整体护理得到延伸,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切实保障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素勉,田溢卿,王敬联,等.产褥期妇女知识及生活需求调查与母婴保健[J].中国妇幼保健,2008,24(23):3371-3372.

[2] 卜秀青,尤黎明,颜君,等.产褥期妇女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2):1065-1067.

[3] 赵春霞.母婴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66-267

[4] 尤艳,刘春红,李东妹.孕产妇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36-137.

[5] 肖艳琼.产后家访对母婴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83-1385.

[6] 刘爱君.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4):96-98.

[7] 徐冠英.城市与农村妇女孕期保健状况的比较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22-24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6篇

2017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的活动主题是“ 母乳喂养 共同坚持”。为进一步营造促进母乳喂养的社会氛围,提高孕产妇和儿童健康保障水平,现将我区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1.紧紧围绕今年母乳喂养周活动主题,大力开展促进母乳喂养及合理添加辅食的宣传活动。

2.严格落实《爱婴医院》标准和要求,加强爱婴医院的监督与管理,及时解决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认真遵守《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在院内禁止宣传和推销母乳代用品,切实提高母乳喂养率。

二、活动内容

1.制订和发放有关宣传材料,或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或悬挂“2017世界母乳喂养周——母乳喂养 共同坚持”标语和条幅。

2. 对所有来产检的孕妇面对面宣传并发放宣传材料。

3.对院内分娩的产妇进行宣传并手把手进行指导喂奶、哺乳及含接姿势。

4.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进行知识更新,以便更好地宣传指导。

5.严禁医务人员向孕产妇及家人宣传代乳品或将产品提供给孕妇及婴儿母亲。

三、活动要求

1.积极开展母乳喂养周宣传活动。各单位要紧紧围绕今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推行母乳喂养,努力提高母乳喂养率,营造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

2.切实加强爱婴医院的管理和监督。各单位要建立爱婴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将爱婴医院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将爱婴医院监督管理与助产技术管理、产科、儿科医疗质量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加强爱婴医院日常监管。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母婴同室;产妇;婴儿;护理;基层医院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09-02

母婴同室是目前好多医院里都采用的新型护理模式,此法带来诸多益处,但是对医院的管理本身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基层医院对这种护理模式在应用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母婴同室的益处

1.1 有利于增进母婴感情 婴儿出生后母婴同室可以快速的增进母婴的感情,婴儿在母亲的呵护下会感觉温暖、安全感倍增。当母亲用手抚摸婴儿肌肤或亲吻婴儿时,这种肌肤相亲会稳定婴儿的情绪,抚慰婴儿的心灵。

1.2 有利于母乳喂养 母婴同室后会方便母乳喂养,根据每个婴儿的个体不同,每个孩子喂奶的次数和时间也不尽相同。母婴同室后可以方便产妇及时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一方面,婴儿吃母乳后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对今后的健康成长有利;另一方面,产妇尽早进行母乳喂养,对自身的产后恢复、乳腺健康都有利,可以降低乳腺炎等发病率。

1.3 有利于对产妇心理干预 产妇生产后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第一胎的产妇,除了生理上的疼痛之外,有些人心理上还不能马上适应妈妈的角色,甚至会有一些烦躁情绪。母婴同室,可以让产妇随时看到自己的孩子,那种母性的伟大会油然而生,也会有种成就感。每天看着孩子会分散产妇的注意力,不再关注自己疼痛,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时,医护人员再对产妇做一些产后心理干预就有助于平复她的情绪,减少患产后抑郁症的几率。

1.4 有利于陪护照顾 母婴同室后陪护的家人就不需要每天两头跑,即照顾产妇又挂念婴儿。因为初为父母,总会有人在母婴分离时,担心医护人员是否能照顾好婴儿,是否会报错婴儿,这些疑虑会转化为焦虑的情绪,使得陪护人员即辛苦又着急。母婴同室可以在同一个病房即照顾产妇又照顾婴儿,方便是不言而喻的。

1.5 有利于产妇尽早学习照顾婴儿的方法 母婴同室可以让产妇尽早学会照顾婴儿的方法。医护人员先讲解,然后让产妇跟着做,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可以当面及时的指出,进行纠正,这样可以让产妇及家人尽快学会正确的照顾孩子的方法,不至于出院回家后因不会照顾而手足无措。例如,如何喂奶,正确的姿势是怎样的,喂奶后怎么防止溢奶,产妇喂奶前要做好清洁手和、的工作等,这些细节问题一定要在出院前就彻底了解清楚,而母婴同室就为此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 母婴同室护理所存在的问题

母婴同室有诸多好处,但是在我们这种基层医院实行母婴同室的护理模式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一一罗列。

2.1 卫生环境存在问题,新生儿易受感染 由于产妇的病房中除了有产妇外还有陪护的家人及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人多就有可能使得病房卫生不好、清洁不到位,加之人杂就可能带来一些病菌或细菌,而新生儿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又差,所以极易受到感染,从而影响婴儿的身体健康。

2.2 护士流动量大,资深护士少 由于基层医院的经费紧张,投入有限,不像一线城市的知名医院都有稳定的医护队伍,加上待遇优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量优秀医护人员。基层医院中护士的流动量大,资历深、经验多的护士不是很多,所以在护理方面和大医院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距。

2.3 护士忽视巡房,责任心减弱 有些护士认为母婴同室后婴儿和母亲在同一个病房,理应由母亲自己照看,自己可以减少巡房次数。但是忽略了大多数新生儿的父母都没有照顾婴儿的经验,一旦婴儿出现异常也不能及时发现,从而延误病情,容易引发医患纠纷。

2.4 产妇照顾婴儿的经验不足,易发意外 大多数产妇是头胎,没有育儿经验,母婴同室后可能会出现无意中将婴儿坠地、压着婴儿等情况。这些问题也是母婴同室后应该提醒产妇及陪护注意的事情。

3 对母婴同室护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特总结了以下对策。

3.1 加强对产妇及陪护的宣传教育,保证病房卫生环境适合婴儿生活 制作一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随时满足产妇及家属的需要[1]。对产妇及陪护的家属进行各种注意事项的宣传。例如,如何喂养初乳、婴儿的哪些举动说明此时就该喂奶;如何给婴儿洗澡,洗澡时怎样注意呛水,怎样防止鼻子、耳朵进水等。产妇应该注意哪些个人卫生问题、饮食问题等。母婴同室的房间内不易摆放鲜花,因为有些婴儿会对花粉敏感,容易造成过敏。此外,鲜花是病室中的贮菌场所之一,是细菌积聚的地方,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外源性感染源之一。其沉积的细菌尘埃随着蒸发飘散,在空气中飞扬,致空气污染,对新生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2]。

病房的卫生环境除了要依靠医院的保洁人员打扫干净外,还要让产妇及家属注意保持室内卫生。尽可能的为产妇和婴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合格的卫生环境。

3.2 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巡房次数不能减少 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教育,母婴同室更要注意巡房的次数,避免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3.3 加强医护人员和产妇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医护人员要勤于和产妇沟通,和蔼的对待产妇,一些刚生产完的产妇本身就有一种焦虑的情绪,再加上没有完全适应妈妈的角色,对于婴儿出现问题时就会不知所措。这时,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和有效沟通就可以舒缓产妇的负面情绪,帮助她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并且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可以有效减少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

4 总结

本文从母婴同室带来的好处、在基层医院中母婴同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三个大方面来讨论。最终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我们医护人员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多多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产妇及陪护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多加宣传,就可以将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做好、让更多的产妇和婴儿受益,从而使得我们自身的职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婴儿哭声;声学变量;看护行为;脑神经机制;个体差异

分类号:B844

主动行为和信号行为是婴儿寻求成人保护的两种主要依恋行为(Bell&Ainsworth,1972)。人类婴儿由于初生时不具备跟随和爬行等主动接近成人的行为能力,因此需要通过哭、笑以及咿呀语等信号行为来吸引成人的注意以得到成人的关爱和保护(Hrdy,1999;Maestripieri,1995)。婴儿的笑声和咿呀语能给成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但只有哭声能够反应婴儿的生存状态。所以婴儿哭声比婴儿其他的声音信号更容易引起成人的关注,激发成人的保护行为,以确保婴儿的安全乃至族群的延续(Darwin,1872)。

婴儿通过哭声传递信息,成人及时地做出行为反馈,这是婴儿与成人互动的基本模式。因此,本文将从婴儿哭声本身的特点、成人对婴儿哭声反应的特点这两方面来探究为什么婴儿哭声能够吸引成人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哭泣的原因会逐渐变得复杂。当婴儿成长至8个月左右时,会习得假哭行为(Reddy,2007)。假哭不同于自然哭泣,自然哭泣是由饥饿、疼痛、恐惧等负性因素诱发的简单哭泣行为,用以表达生理和心理需求,而假哭则是婴儿为吸引母亲注意或达到某些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欺诈性策略。假哭婴儿一般并无身心不适体验,他们只是假装哭泣并随时观察母亲的反应(Nakayama,2010)。本文引用的研究所使用的哭声均取自于年龄小于半个月的婴儿的自然哭声,因此不考虑假哭的影响作用。

1、婴儿哭声的特点

1.1 表达形式的独特性

哭声的产生涉及3个生理系统:声门下系统(包括肺、气管、支气管、胸廓、呼气肌群等呼吸系统),喉系统和声门上系统(包括口腔、鼻腔等共鸣腔)。声门下系统主要负责调节声强(intensity)和呼吸节律,声门上系统则主要负责调节基础频率(fundamental frequency)和共振峰频率(formantfrequency)(鲍怀翘,1989;LaGasse,Neal,&Rebecca,2005)。基础频率、声强、共振峰频率、旋律等声学变量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哭声表达形式(Leger,Thompson,Merritt,&Benz,1996;Zeskind,1983;Zeskind,Klein,&Marshall,1992)。婴儿由于发声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其哭声表达形式具有独特性。首先,婴儿的声道较小且喉部位置较高,这样特殊的结构使婴儿哭声的基础频率一般在较高的400~500赫兹之间(Thoden&Koivisto,1980)。其次,由于婴儿声门下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哭声循环的速率较高,从而造成婴儿哭声的持续时长较短(Langlois,Baken,&Wilder,1980)。再者,独特的声道结构以及不稳定的气流变化使婴儿哭声的共振峰频率较高且哭声旋律较为单一(LaGasse et al.,2005)。总之,高频率、高强度、短停顿以及生硬的旋律转变是婴儿哭声的共有表达形式(Manfredi,Bocchi,Orlandi,Spaccaterra,&Donzelli,2009)。

1.2 传递内容的丰富性

哭声能够反映婴儿的身体发育状况以及健康状况(LaGasse et al.,2005)。哭声的基础频率反映了婴儿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哭声的持续时长则能反映婴儿的痛苦程度(zeifma,2004)。健康状况不佳的婴儿,其哭泣行为以及哭声表达形式存在明显的异常。例如,孤独症患儿(Autictic SpectrumDisorder,ASD)的哭泣行为没有充足的诱因,无法反映病儿的生理需求(Esposito&Venuti,2008)。再如,早产儿(preterm newborn infant)和猝死综合症患儿(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的哭声表现为基础频率和持续时长不稳定(Manfredi etal.,2009;Robb,Crowell,Dunn-Rankin,&Tinsley,2007)。因此,婴儿哭声可以作为一项临床诊断指标,帮助婴儿及早就医、对症治疗。

哭声还能反映婴儿的生理需求。不同意义的哭声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Watsz-Hockert,Lind,Vuorenski,Partanen,&Valanne,1968)。育儿经验丰富的成人能够区分不同意义的哭声,并以声学变量为依据对哭声的表达形式进行描述:具有规律性和旋律性的饥饿哭声;以声带波动为主要特征的生气哭声;以一个强烈发音开始,并终结于一个有旋律的,类似于饥饿哭声的疼痛哭声(Wolff 1969)。可见,婴儿哭声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声音信号,它能反映婴儿的生命信息,从而得到了成人更多的关注。

2、成人对婴儿哭声的反应

2.1 生理反应

人类会优先加工与自身生存相关的信息。负性刺激由于关系到人类的存亡,而占用了人类更多的注意资源,并能促使人类产生应激反应以便趋利避害(Li,Yuan,&Lin,2008;Ohman,&Mineka,2001)。婴儿哭声作为一种负性刺激是婴儿寻求成人保护的危机信号,关乎族群的繁衍。所以与其他的声音信号相比,婴儿哭声具有更强的生物影响力。比如Zeskind和Collins(1 987)的研究对比了婴儿疼痛哭声和小猫哭声、猩猩幼崽哭声、机器轰鸣声等多种高频率声音对成人被试的影响,结果发现只有婴儿哭声可以显著地提高成人被试的心率、血压和皮肤电阻。再如Bakermans.Kranenburg,van Ijzendoorn,Riem,Topset和Alink(2011)的研究发现婴儿疼痛哭声比婴儿笑声能够引发成人被试更强的抓握力度,表明被试对婴儿哭声表现出了更强烈的紧张与无助感。Giardino.Gonzalez,Steiner和Fleming(2008)认为,成人的这类由婴儿哭声唤醒的高度警戒的生理状态,实质上是一种应激反应,是保证成人对哭泣婴儿快速地采取看护措施的生理准备。

2.2 行为反应

婴儿哭声几乎能够吸引所有成人的注意,促使他们接近哭泣婴儿并采取看护措施。例如.Owings和Zeifman(2004)招募了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成人作为实验被试。实验中Owings和Zeifman在被试不知情的情况下播放婴儿疼痛哭声的录音,结果发现几乎所有被试在听到婴儿哭声后都会快速地搜索并接近哭声来源。成人对哭泣婴儿的这种朝向和接近反应不仅是保护后代的本能,也是一种利他行为,这是由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罗笠铢,罗禹,鞠恩霞,马文娟,李红,2011)。因此,虽然生物属性决定了母亲在保护和抚育婴儿的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Lobmaier.Sprengelmeyer,Wiffen,&Perrett,2010),但其他非母亲的社会成员也乐意为母亲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Hrdy,1999)。人类这种固有的社会本能确保了子孙后代的繁衍,也为婴儿随后的健康发展创立了安全稳定的环境(Parsons,Young,Murray,Stein,&Kringelbaeh,2010)。

成人接近哭泣婴儿的首要目的即消除婴儿的不适状态以停止其哭闹,所以有无育儿经验并不会过多地影响成人对婴儿采取的看护措施。例如,Gustafson和Harris(1990)在实验中创造了一个模拟情景,要求成人被试(包括母亲和非母亲被试)扮演保姆来照顾一个会发声的婴儿玩偶。研究结果显示,当听到婴儿玩偶发出哭声时,大部分被试都会立即抱起玩偶,与它说话(95%),抚摸它(95%)或尝试给玩偶喂食(92%)以阻止其哭闹,接着会采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检查尿布,或提供奶瓶等)。没有育儿经验的成人虽然不能为哭泣婴儿提供十分恰当的针对性措施,但其即发的看护行为(拥抱、对话、抚摸等)为婴儿及时地脱离危险,消除不适状态提供了保障。

2.3 感知反应

成人能够区分不同表达形式的婴儿哭声,并产生相应的心理感受。比如,Zeskind(1983),Zeskind等人(1992)在研究中记录了一个健康婴儿的饥饿哭声并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改变哭声的频率和持续时长,制造出由(高、中、低)3种不同等级的频率和(长、中、短)3种不同持续时长的人造哭声。他们将这些哭声随机呈现给成人被试,要求被试分别对每个哭声进行主观评价。结果显示,被试对高频率、短时长哭声的反应更为强烈,表现为这种哭声更容易使被试产生焦虑和厌烦的心理感受。而这种负性的心理感受也可能成为成人虐婴行为的主要诱因fBart,Trent,&Cross,2006;Del Vecchio,Walter,&O'Leary,2009;Out,Pieper,Bakerrnans-Kranenburg,Zeskind,&van IJzendoorn,2010)。

成人依靠自己的感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猜测婴儿哭泣的原因。例如,在一项叫做斯堪的纳维亚人哭声分类(Wasz-Hocken,Michelsson,&Lind,1985)的研究中,研究者分别记录了婴儿的饥饿哭声、疼痛哭声、愉悦哭声和生气哭声,随后将这些哭声随机呈现给没有育儿经验的成人被试,要求被试对这些哭声进行意义分类。结果发现被试能够依据哭声的表达形式来分类,分类的正确率(55%)显著高于随机分类的正确率(25%)。再如Zeskind,Sale,Maio,Huntington和Weiseman(1985)的研究也发现,没有育儿经验的成人被试能区分饥饿哭声和疼痛哭声,其主要依据是饥饿哭声能使他们产生更为强烈的焦虑和厌烦感。可见,没有育儿经验的成人以自己对哭声的直观感受来猜测婴儿哭泣的原因,但这种直观感受的正确率有限。相比之下,母亲及接受过专业育儿培训的人员由于具备更为丰富的育儿经验,因此对婴儿哭声意义分类的正确率更高,并能采取更为准确的看护措施(Wasz-Hockert,Partanen,Vuorenkoski,Valanne,&Michelsson,1964)。

3、成人加工婴儿哭声的脑神经机制

研究表明,丘脑扣带回环路(thalamocingulatecircuit)是调节哺乳动物加工幼崽哭声的主要神经机制(MacLean&Newman,1988)。扣带回(cingulate)、中丘脑(medial thalamus)、中部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dex)以及右侧眶额叶皮层(right orbitofrontal cortexl共同组成了这一环路(Lorberbaum et al.,2002)。这些脑区在哺乳动物听到幼崽哭声时能被显著地激活,同时脑区的损伤和病变也会造成哺乳动物的母爱行为障碍,但不会减少母爱动机(MacLean,1990)。例如,扣带回损伤的母鼠虽然能够根据幼鼠哭叫声主动地寻找走散的幼鼠,但无法准确地将幼鼠放进窝内(Lorberbaum et al.,2002)。

人类大脑加工婴儿哭声的脑区与哺乳动物的脑区类似。Lorberbaum等人(1999,2002)在研究中向母亲被试分别呈现婴儿哭声以及和哭声的强度、时程相匹配的白噪音(white noise)。结果发现,与白噪音相比,婴儿哭声更显著地激活了母亲的前侧和后侧扣带回皮层(anterior/posteriorcingulate cortices)、右侧中央前额叶皮层(rightmesial prefrontal codex)、右侧眶额叶皮层(rightorbitofrontal codex)以及中灰质(central gray)、黑质(substantia nigra)、尾状核(eaudate)、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苍白球(globus pallidus)等中脑系统和基底神经节。其中,前侧扣带回参与调解哺乳动物的母婴依恋关系,这与MacLean和Newman(1988)的动物研究结论相符。扣带回损伤则伴有右侧中央前额叶皮层和右侧眶额叶皮层的损伤,从而造成哺乳动物母爱行为障碍(Kling&Steklis,1976)。中脑、基底前脑以及基底神经节的激活则表明,母亲已激活了中脑系统以及黑质多巴胺通路为搜寻婴儿做好了行为准备(Mello&Villares,1997)。然而,由于研究中使用的白噪音与婴儿哭声的频率不相匹配,这项研究也遭到了其他研究者的质疑。

后来的研究者逐渐完善了Lorberbaum等人(1999,2002)的实验设计,他们使用相互匹配的声音刺激作为实验材料,比如与哭声频率相匹配的白噪音、亲生孩子的哭声、非亲生孩子的哭声等。同时还选择了不同的被试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初次生产的父母、多次生产的父母以及非父母的成年男女等。研究发现,婴儿哭声还能激活被试更多的脑区,比如下丘脑(hypothalamus),上、下颞叶皮层(superior and inferior temporalcortex)、丘脑(thalamus)、脑岛皮层(insular cortex)以及小脑内部区域等脑区。这些脑区与情绪、动机、注意、共情等多种认知活动相关(Pfeifer,lacoboni,Mazziotta,&Dapretto,2008),,它们的激活能促使成人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来关注婴儿的安全与健康(swain et al.,2003,2008;Swain,Leckman,Mayes,Feldman,&Schultz,2006)。此外Swain,Lorberbaum,Kose和Stratheam(2007)发现,与非亲生孩子哭声相比,亲生孩子的哭声会额外激活父母大脑的丘脑一皮层.基底神经节环路(thalamo—cortico-basal ganglia circuits)。这一环路的活动与人类固定的、强迫性的思维和行为相关(Leckman et al.,2004),因此婴儿哭声能强迫性地激活父母固有的行为模式,以便促使父母更快地履行看护职责。

综上,一些调节高级认知活动的脑区参与了成人大脑对婴儿哭声的加工。例如,前侧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和脑岛(insula)在整合情感以及认知信息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critchley,2009;Crowley,Wu,Molfese,&Mayes,20 1 0;Masten et al.,2009;Perlman&Pelphrey,20 1 0;Takahashi et al.,2008),同时这两个区域也是共情加工的主要神经机制(Lee,Macbeth,Pagani,&Young,2009;Nabeq van IJzendoom,Deschamps,van Engeland,&Bakermans-Kranenburg,20 1 0;Riem et al.,2011;Singer et al.,2004;Stratheam,Fonagy,Amico,&Montague,2009)。可见,成人对婴儿哭声的反应是一种共情,促使成人更好地体验婴儿的不适状态以引发成人的看护行为。再如,颢叶皮层(temporal cortex)主要负责听觉加工以及社会认知加工(Decety&Grezes,2006;Saxe,2006)。颞叶皮层的活动保证了成人对婴儿哭声反应的敏感性。此外,丘脑(thalamus)、杏仁核(amygdala)、尾状核(caudate)以及伏隔核(nucleusaccumbens)是调节人们的奖励加工和欲求动机的主要神经机制。婴儿哭声能够激活奖赏中枢,以诱发成人的母爱动机(Glocker et al.,2009;O'Connor et al.,2008)。总之,与其他高频率声音信号相比,婴儿哭声通过成人的一系列高级认知活动的加工得到更多了的权重,因此婴儿哭声也更容易引起成人的注意并引发成人的看护行为。

纵观与婴儿哭声相关的研究,由于实验使用的声音刺激材料不同,研究对象不同、以及实验设计不同等,所得到的由哭声激活的脑区也存在差异,从而不能很好地解释成人脑区激活的具体模式(Parsons et al.,2010)。但可以看出婴儿哭声能够广泛地激活成人与情绪、奖励、认知、社会依恋等相关的脑区(swain et al.,2007;Swain&Lorberbaum,2008),这说明婴儿哭声对人类具有独特的意义。

4、对婴儿哭声反应的个体差异

4.1 父母与非父母成人的差异

父母比非父母成人拥有更丰富的育儿经验,更容易理解婴儿哭声的意义并能对婴儿采取更为恰当的看护措施。Seiffitz等人(2003)的研究对比了父母和非父母成人对婴儿哭声的大脑反应。实验中随机向被试呈现婴儿的哭声和笑声以及白噪音,然后分析被试脑区活动。结果显示父母和非父母成人的脑区反应不同,具体表现在杏仁核(amygdala)以及互联边缘区(interconnected limbicregions)的活动上,父母对婴儿哭声的反应更为强烈,相反非父母成人对婴儿笑声的反应更为强烈。这些脑区活动的差异也许能从神经机制的角度解释育儿经验对正确把握婴儿哭声意义的促进作用。

此外,与非父母相比,父母对婴儿哭声的反应包含了更加复杂的情感因素。根据先前的研究,Parsons等人(2010)将父母与婴儿(0-18个月)之间的关系概括为6种连续的阶段:(1)定向系统(orienting system);(2)再认系统(recognition system);(3)直觉抚养(intuitive parenting);(4)依恋关系(attachment relationships);(5)相互主观性(intersubjectivity);(6)更高的社会情绪和认知功能(higher socio-emotional and cognitive functions)(见图1)。6个月以内的婴儿尚不会发出清晰正规的咿呀语,哭声仍然是他们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定向系统、再认系统以及直觉抚养系统阶段,婴儿哭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定向系统阶段父母和婴儿双方互相吸引,主动接近。表现为婴儿的哭声能得到父母的专注,同时婴儿天生对人类的特征更为敏感(Vouloumanos&Werker,2004)。再认系统阶段,父母和婴儿逐渐能够互相识别各自的声音信号。表现为父母能够识别亲生孩子的哭声(Kim et al.,2010;Swain et al..2007;Swain&Lorberbaum,2008),同时婴儿能够识别母亲的声音(DeCasper&Fifer,1980)。从直觉抚养阶段起,父母开始强化婴儿正确的哭泣行为,以帮助婴儿更恰当地用哭泣表达情绪状态(Kim etal.,2010;Musser,Kaiser-Laurent,&Ablow,2012;Vecchio et al.,2009)。总之,婴儿哭声巩固了父母。婴儿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婴儿哭声正确的反馈也会进一步规范婴儿的哭泣行为。可见婴儿哭声在建立稳定的父母.婴儿依恋关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2 性别差异

女性对婴儿哭声的反应普遍比男性更为敏感,且更乐于参与照顾婴儿的活动(Berman,1980),这是由女性特殊的大脑结构决定的。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大脑中的灰质更多,且拥有更大的眶额皮层体积,这样的脑结构使女性在情绪加工方面更具优势(Gur,Gunning-Dixon,Bilker,&Gur,2002)。例如,一项共情研究发现,在目睹他人遭受痛苦时女性比男性的身心反应更为强烈(Singer et al.,2006)。所以女性的情绪易感性也决定了其对婴儿哭声具有更加强烈的反应。例如,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杏仁核(amygdale)以及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对婴儿哭声的反应更为强烈(sander,Frome,&Scheich,2007),这有助于女性更好地承担抚育婴儿的职责(Hrdy,19991。

4.3 其他差异

与健康母亲相比,患抑郁症的母亲在与婴儿的接触过程中表现冷淡,对婴儿哭声不敏感(Drevets,Price,&Furey,2008;Field,2010)。Laurent和Ablow(2011)在研究中发现患抑郁症的母亲,由婴儿哭声诱发的纹状体(striatum)和内侧丘脑(medial thalamus)的活动水平显著低于健康母亲相应脑区的活动水平。Laurent和Ablow认为这两个脑区与奖励和动机有关,对于健康母亲来说婴儿的哭声是一种积极线索促使她们采取亲近行为,而抑郁症母亲则缺乏这种亲近的动机。

对婴儿哭声持不同态度的母亲也会对婴儿哭声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Vecchio等人(2009)的研究划分出两种态度类型的母亲:非理性和理性母亲。研究发现,非理性的母亲更容易对婴儿哭声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生理反应,因此也更容易对婴儿采取过激或过于冷漠的干预策略。而理性的母亲则会区分性地对待婴儿哭声,即积极地对待婴儿的痛苦类哭声,规范性地对待婴儿的非痛苦类哭声。这两类母亲脑区活动的差异表现为:理性母亲会额外激活左侧海马区域(Musser et al.,2012)。海马是调节个体早期成长经验与后期母爱行为之间关系的主要神经机制(Kaffman&Meaney,2007)。理性母亲更容易与婴儿建立和谐的依恋关系(Sroufe,Egeland,Carlson,&Collins,2005),因为这类母亲自身拥有和谐的成长环境,所以她们也会致力于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同样和谐的养育氛围(Belsky,Jaffee,Sligo,Woodward,&Silva,2005;Strathearn et al.,2009)。

总之,成人对婴儿哭声的反应形式在经验、性别、照看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探求不同特征的成人对婴儿哭声的不同反应,以寻找最有利于婴儿发展的照看者特征,这仍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5、小结和展望

综上所述,从临床应用、行为分析、声学分析以及脑机制等角度对婴儿哭声的研究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各项研究的结果都表明婴儿哭声对成人的身心状态以及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对婴儿哭声的认识为建立良好的母婴依恋关系奠定了基础,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解决。

5.1 是否存在其他因素影响成人对婴儿哭声的反应和评价?

先前研究发现,婴儿哭声的声学变量是影响成人感受性评价的主要因素,然而Leger等(1996)指出,使用声学变量作为预测源,成人被试对哭声的感受性评分作为因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显示,声学变量仅能解释成人感受性评分变异的77%。这说明可能还存在其他未被涉及的声学变量或因素(比如选择的声学变量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感受性评定量表使用的维度是否具有高的效度等问题)也会影响成人的评价。因此研究者需要采用精密的声学仪器来剖析婴儿哭声以获得更多可评估的声学变量,并且采用严格的实验设计来控制实验过程,以更好地探究声学变量与成人感受性评价之间的关系。

其次,婴儿的年龄也会影响成人对其哭声的反应和评价。如上文所述,婴儿哭声随着发声系统的成熟而呈现发展性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也会影响到成人对哭声的感知评价和行为反应fBaeck&de Souza,2006;Nakayarna,2010;Varallyay,2007)。然而先前的研究所采用的哭声均来自不超过18个月的婴儿,而未涉及婴儿后期,更未涉及幼儿与学前儿童的哭声。因此无法很好地描述哭声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无法探求成熟因素在影响成人对哭声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最新的研究将哭声的来源扩展到了学前儿童(5岁),结果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哭声对成人感受性的影响作用呈现下降趋势。此外,18个月之前的婴儿的发展速度很快,很难说接近18个月的婴儿和新生婴儿的哭声具有可比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哭声影响力与哭声发出者年龄的关系,有利于从发展性的角度证明婴儿哭声的独特性。

再者,成人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其对婴儿哭声产生不同评价以及行为反应的重要因素。如上文所述,性别、性格、育儿经验、疾病状况,都能影响成人对婴儿哭声做出的感知行为反应。成人不当的应对反应对婴儿的情感发育和人格塑造是不利的(Parsons et al.,2010),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探究有利于婴儿发展的成人照看者特质,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有利的抚育环境。此外,由于经济文化的影响,我国某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重男轻女思想,那么不同文化下的妇女对女婴和男婴的哭声是否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是否也会影响婴儿的成长,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着手探究的。

5.2 成人对婴儿哭声反应的认知神经机制问题

虽然已有大量研究使用核磁共振技术探究了成人对婴儿哭声反应的脑神经机制,然而由于不同的研究所采用了不同的哭声来源,具有不同特征的成人被试以及不同的实验设计等因素,因此目前发现的由婴儿哭声所激活的脑区是十分庞杂的。但总的来说婴儿哭声能够激活成人大脑中与母爱、共情、动机、社会联结等相关的脑区,婴儿哭声的这种情感唤醒作用是其他的高频率声音信号不可比拟的(Parsons et al.,2012;Zeskind&Collins,1987)。然而还没有研究能够清楚地解释造成成人对婴儿哭声和其他高频率声音信号反应差异的主要原因。所以,未来的研究需要采用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脑电技术以及直观清晰的核磁共振技术来探求人脑如何对婴儿哭声进行反应,并更好地定位参与调节婴儿哭声识别的主要神经机制。

5.3 婴儿哭声研究的中国化问题

研究显示婴儿哭声的旋律会受到本土语言的影响(Mampe,Friederici,Christophe,&Wermke,2009)。那么国外以声学变量为标准所开展的对哭声意义进行的分类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对婴儿哭声意义的分类,建立起属于中国婴儿的哭声系统,这将有助于父母更准确地区分不同意义的哭声并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

5.4 婴儿哭声的实际应用问题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孕产妇HIV筛查率;阳性率;母婴阻断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91-01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之一,艾滋病母婴传播可以发生在妊娠(主要是孕晚期)、分娩期或哺乳过程中,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母产道、母乳喂养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1]。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是保护儿童免遭艾滋病侵害、减少儿童发生艾滋病的重要举措。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2006年-2011年全县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月报表、自愿咨询检测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情况的调查报告、所生婴儿及保健随访管理情况。认为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是保护儿童免遭艾滋病侵害、减少儿童发生艾滋病的重要举措。

1.2 方法:所用检测单位和资料由县级批准能开展HIV初筛检测资质的医疗单位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采用快速试纸条法)并上报,对初筛阳性者及时转由县疾控中心复筛,两次阳性者送往省市疾控中心确诊,对两次阳性者由县妇幼保健院专人负责咨询、随访管理及对每个个体实施母婴阻断,指导保健与追综随访,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2.结果

2.1 检测率。澂江县2006-2011年孕产妇HIV抗体检测15353例中,孕期检测13853例(90.39%),呈逐年上升趋势;临产时检测1500例(9.61%),呈逐年下降趋势,(见表1)。

2.2 HIV抗体阳性率及母婴阻断情况。在接受检测的15353例孕产妇中,有57例阳性孕产妇,3例发现在临近产期,54例发现在孕晚期检出,HIV感染阳性平均率0.37%。30例经本人自愿要求行终止妊娠,27例继续妊娠分娩活婴27人,母婴服药24例,服药率88.89%。有3例只人工喂养及剖宫产2例,1例不愿接受服药且故意隐瞒末次月经、急诊临产分娩不告知医生,婴儿生后存活56天死亡。有24例结案已经两次抗体检测,结果全是阴性。目前本县预防实施母婴阻断率是:未服药阻断HIV母婴传播率33.33%,服用药物预防HIV母婴阻断率100%,综合干预措施母婴阻断率96.29%。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可减少、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

2.3 感染途径。57例阳性孕产妇中,有4例未婚(当地属事实婚姻),已婚53例;6例有子女,51例没有子女;6例是吸毒传染,51例是经性传染,率占89.47%,配偶阳性32例,率占56.14%。

2.4 母婴保健及抗病毒药物治疗情况。27例阳性孕产妇中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24例,1例早期查出阳性,不愿接受预防用药;2例孕期在早中期未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咨询检测(临产急诊入院急产分娩及急诊剖宫产后发现、母婴都未进行抗病毒药物应用)。所生新生儿27例(1例死亡),抗病毒药物应用24例,人工喂养26例。27例儿童做到指导喂养,随访健康检查及抗体检测,现结案24例,经抗体检测全为阴性,服用预防抗病毒药物母婴阻断成功率100%。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妇女感染比例增加,而且随着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数目增加,婴儿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必然会快速增加。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如自愿检测,预防性抗病毒药物应用,减少产科危险性操作,实施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艾滋病母婴传播明显下降。本县2006-2011年期间孕产妇HIV感染率0.37%,是属于低度流行。目前艾滋病流行态势严峻、不容乐观。因为,其一这项工作会是长期的,要引起多政府部门及官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其二是人们对艾滋病不了解、恐惧,特别是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对艾滋病患者歧视,使得人们对自觉自愿接受检测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可疑也不敢面对,而是千方百计隐瞒;第三是人们普遍对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了解不多,就包括医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及认识的程度还不够,将直接影响实施预防母婴阻断效果。

建议:今后的工作中,应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提高孕产妇艾滋病筛查的自觉性。让HIV感染者能面对现实,正视疾病,自觉接受社会的帮助;营造人人了解艾滋病、关心感染者的社会氛围,形成全民防治艾滋病的良好环境。打赢防治艾滋病的人民战争、坚决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

母婴活动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婴幼儿;语言发展;家庭因素;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34-04

学会说话是婴幼儿早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若幼儿到达某一年龄后仍有说话和理解上的困难,他们以后更可能产生社会交往、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1〕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很多,家庭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外部因素。那么,哪些家庭因素会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并尝试提出相关教育建议。

一、父母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1.父母的言语行为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亲子交流机会的出现常常有赖于父母对婴幼儿言语行为的回应。研究表明,对婴幼儿的发声行为和相关活动经常给予言语回应的母亲比较少回应的母亲提供给了孩子更多的语言刺激,前者的孩子在言语能力发展方面会表现得更好,例如更早说出第一个单词,更快掌握50个词汇,有更复杂的口语表达等。〔2〕另外,父母的主动提问越多,婴幼儿语言能力的表现越好。

亲子间共同注意的状态也会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发展。研究表明,在14~15月时能较好达到与父母共同注意状态的幼儿表现出更好的语言发展水平。〔3〕但这种亲子共同注意的状态不是由父母通过命令产生的,而是由婴幼儿的注意焦点形成的。父母命令式的语言反而会阻碍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这可能与命令式语言的结构和词汇特点有关,因为它们往往很短,且较少提供新的信息。

2.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等也会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总体来说,来自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幼儿比来自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幼儿拥有更好的语言能力。例如,更多使用名词短语和较长的句子,显示出更好的复句使用能力,在幼儿语言发展的测试中得分也更高。〔4〕Erik Hoff分别考查了33名来自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2岁幼儿和30名来自中等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2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们母亲的交流情况,结果也显示,前者的词汇量显著高于后者。〔5〕

是什么原因导致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婴幼儿具有更好的语言能力呢?可能的产生机制有二。第一,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婴幼儿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交谈和阅读的时间更多,所使用的词汇也更丰富,句法更复杂。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婴幼儿父母更多时候只在指导孩子的行为时才说话。〔6〕第二,在和孩子交流时,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父母比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父母倾向于使用更多富有意义的手势语帮助表达,孩子也倾向于使用更多的手势语,而丰富的手势语能够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曾有研究者考察了50名来自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50名14个月大的婴幼儿与父母的交流行为,并评估了他们在54个月时的语言发展情况,结果显示,来自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婴幼儿在14个月时使用更多的富含意义的手势语(这些手势语多从与父母的交流中获得),并在54个月大时拥有更多的词汇量。〔7〕

3.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Beck等人对19个有关母亲产后抑郁症的研究进行元分析后发现,产后抑郁症对亲子交流有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8〕有高自杀倾向的产后抑郁症患者较少对婴幼儿发出的言语交流信号给予积极回应,她们的孩子也逐渐表现出较少的言语交流意愿。〔9〕此外,父亲的抑郁倾向也会对亲子交流产生负面影响,如这类父亲较少为孩子阅读。〔10〕Goodman对128个有2~3个月月龄婴幼儿的三口之家(其中半数母亲有产后抑郁症症状)的研究发现,母亲产后抑郁可能会诱发父亲的抑郁倾向,从而导致父子间较少交流。〔11〕

另外,母亲在养育婴幼儿期间产生的焦虑也会妨碍亲子交流。Nicol Harper等对32位高焦虑和32位低焦虑的母亲与其10~14个月孩子的亲子交流行为进行评估后发现,高焦虑的母亲对婴儿的交流意愿更不敏感,更少有积极情绪反应。〔12〕可能的原因是母亲因焦虑更关注负性事件,从而干扰了母亲对婴幼儿交流意愿的关注,妨碍了亲子间的正常交流。

总之,父母的个体差异是影响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常的人类环境能够基本满足婴幼儿习得语言的需求,但是不同环境会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婴幼儿的语言发展进程。

二、家庭环境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1.双语环境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双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在婴幼儿期就开始接触第二语言的孩子越来越多。与学习一种语言的婴幼儿比较,同时学习两种语言的婴幼儿接收到的语言输入刺激更为复杂。当第二语言的输入刺激少于语言总输入刺激的25%时,婴幼儿一般很难学会第二语言。〔13〕而且,语言输入刺激必须直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只是听或看他人说话并不能使婴幼儿获得口语表达能力。婴幼儿和说某种语言的人交流得越多,他们就越倾向于能学会这种语言。

不同语言在词汇、语法、韵律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双语学习和单语学习在语言加工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对于单语学习者来讲,他们在生命的第一年内就逐渐对母语语音变得敏感,对其他语言语音差别的区分能力开始逐渐丧失,而能同时充分接触两种语言的婴幼儿能够较好地区分两者的细微语音差别。〔14〕但是,两种语言学习者与单一语言学习者相比拥有更少的词汇量,这种差异甚至会延续到10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