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母校寄语

母校寄语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母校寄语

1、再次走到校门口,回眸校园,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所有这些让我看到了母校的未来和希望,心中无限感慨。母校,你是我一生的情结。再过二十年,我还会再来看你,相信到时的你依然年轻。

2、让我最快乐的地方是母校,让我丰富了知识的地方就是母校,相信每一位度过这个小学的同学,都是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3、母校,您是我们心中的一座灯塔,您是同学间友谊的桥梁,您是年轻学子们一展才华的舞台。毕业在即,此刻,我们心中激荡着对母校无限的眷恋。

4、再回首,是一串充满酸甜苦辣的昨天:昨天,有我们在课堂上的争论;昨天,有我们在球场上的奔跑;昨天,有我们在考场上的奋斗;昨天,有我们在烛光中的歌唱。是啊,昨天,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回忆!

5、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这美丽的幼师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七彩的梦,何等甜美!老师们坚守着神圣无比的岗位,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何等高尚!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在此,我呈以最衷心的祝福,徐州幼专,祝福永铸辉煌!

6、我要感谢母校的老师,因为是她们给我开启了智慧之门,使我在知识的世界中遨游。我还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鼓励过我的同学,是他们使我养成了遇困难不退缩的好习惯,也一次又一次把我从事情失败后的失望中拉了出来,使我重获信心。

7、在这个温馨的校园里我生活了三年,对要快离开学校的现实,我有点不敢相信,有点不敢相信,更依依不舍,过几年后我一定还会回来的,来看看母校,希望能越办越好!

8、我心中的母校,就是那高高的兴安岭,就是那清澈的山泉水,是那浑厚的大草原,是那日夜不息的洮儿河。在岁月与历史的流程中,她赋予我的灵性与理念,如来自草原的谚语让我终生感怀和受益。这朴实的思想和情感,似校园里生长的植物和阳光,任何一种展示,都足以令我回味和咀嚼一生。

全文阅读

寄语母校

1、在学校这三年中,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得到了学校给我们的爱。我祝愿学校,能够越办越好,也能够给我们的后辈带来更好的生活。

2、好了,朋友,面对未来,你我都要加油!我们的前方或许是无边无际的大海,等着你我去遨游;或许是一片蔚蓝的天空,等着你我去飞翔;或许是茂密无比的森林,等着你我去冒险;或许是崎岖陡峭的高山,等着你我去攀登……不管是什么,都让我们携手去面对吧!回顾着那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才发现我们的友谊已这么深了。

3、在这个伟大的母校之中,留下了我的欢声笑语,母校离我有万里之长,我的心依然凝聚在母校之中。

4、我会继续努力读书的母校永远在我心里!

5、一片树叶,一只小鸟,都是校园中最美丽的风景,记录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爱这个“家”,我会常回“家”看看。

6、走过球场,仿佛还有欢呼声在耳边回荡;走过教室,仿佛还有书声在耳边坏绕;这就是我们的母校,充满着美好的回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7、忘不了学校的每一处土地,忘不了学校的每一处笑声,今天我们以你为荣,明天你以我们为荣!

8、从小学出来后,我成了一名中学生,我在这所小学生活了三年,毕业的那一天,我从这里走出去。三年前我从这里成为一名小学生,三年后我从这里成为一名高中生。

全文阅读

校友对母校寄语

1、离开母校已经好多年了,刚刚得知今年是母校的百年诞辰。在百年校庆之际,我要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祝愿母校今后能输送出更多的人才,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校友 陆天天 清华学生)

2、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经受了多少风吹雨打,母校永远是我们灵魂深处的圣地。您教会了我们诚实宽容,您教会了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生命之舟在岁月的长河中乘风破浪,驶向辉煌与荣誉。在您100周年校庆之际,我在此献上一个学生最衷心的祝福,愿母校桃李满天下,再造百年辉煌! (校友 王梦雪 北大学生 )

3、这是一个天空蔚蓝,草木青翠的世界。这是一个洋溢着智慧、善良、分享和爱的世界。 这是一个读书声和欢笑声一样动人的世界。 每一刻,关怀都像温柔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每一刻,知识都像融物无声的细雨,滋润着我们。这样的感情一年又一年,从老师们的心里,传递到我们的心里。它让我们这些离开的孩子从未停止过感激。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看见世界有多么大的地方,这是我们第一次伸手触碰梦想的地方。这是我们第一次长出翅膀的地方,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用它飞翔。谢谢母校赋予我的一切。在这个宁静的冬日,衷心祝您生日快乐。愿您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帆风顺,蒸蒸日上。也希望能成为您真正的骄傲。

(校友 叶培蕾 北大学生 )

4、实验小学是我人生的一个起飞的平台,在那里我得到了很大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和机会。这对我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感谢母校的老师对我倾注的关怀和培养,感谢母校能提供如此大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您用您的胸怀包容我,用您的真心教诲我,用您的关怀打动我。生日快乐,亲爱的母校!愿我的存在能为您增光添彩!在母校100周年华诞之际,我只想说谢谢。 (校友 蔡璐莎 北京外国语学院学生 )

5、当年我抱着幼稚的幻想进入校门,活跃在拥挤的操场穿行于拥挤的走廊;聆听着老师的循循善导参与同伴间的热烈商讨;在这里学会了学习懂得了道理,六年的校园生活六年的师生亲情友情永远难忘!如今我抱着伟大的理想走向深造,深情地告诉师弟师妹们:这座百年老校永远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母校!(校友 王 阳 中国科大学生 )

6、转眼间离开母校已有六年,仍忘不了在母校的那些岁月。在那里,我由懵懂走向

成熟,由迷茫走向从容。感谢母校,在百年校庆之际,我衷心地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

全文阅读

母校新春寄语

扬“三风”寄新春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同学们,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我谨代表学校全体班子成员,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积极上进,勤奋学习,勇攀知识高峰的全体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我院是“十五”计划的一个重点工程项目,以培养服务、服务、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作贡献的人才为目标。新的一年,我院要着重做好“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其中与同学们切身相关的便是校风与学风建设。

我院的校风“尽责善任光而不耀”我们所要树立的学风是“博学笃行诚实厚重”我们倡导有时代感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校风无论老师学生都要以此立言、立教、立世并持之以恒。要做到“人人尽责”,要时刻反思在你的岗位上是否已经竭尽全力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常怀责任之心,不以“责”大而推诿,不以“责”小而敷衍。要充满爱心,待人处世、建功立业都要做到胸怀大爱这样不管是对人对事还是对自己的人生都不会留下任何遗憾了。简而言之,使博爱光大,情操升华,学院和谐,融入社会,如果这样的话社会便和谐了。

在实践中我们崇尚“人人尽责,充满爱心”的完美过程,我们追求“为而不争,光而不耀”的卓越境界。我们倡导的是努力地去“为”,精勤地敬业,为社会做出奉献;我们倡导的是“但求事功,不求张扬”。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在做事上,我们必须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在为人上,我们必须谦虚谨慎,默默奉献。

作为学生,我们应做到“勤读圣贤书,常怀天下事,自明达自强,诚实见厚重”。我们应该读书破万卷,在实践中判断何为真理,以天下为己任,不管大事小事,从我做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应该以零为起点,发扬自强的精神去成就一番事业;我们应该以诚信为立足点,无欺于世,惟有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秉承“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的闽院校训,我院将以校风为首,教风、学风为两翼,并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项工作中希望同学们都能从培养自身综合素养出发在新的一年里有更高的建树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断努力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同学们发扬“尽责善任光而不耀博学笃行诚实厚重”的精神,大胆放飞你们的智慧和理想,哪怕披星戴月、涉万水千山,也要勇敢、奋力地去搏击。只有历尽搏击惊涛骇浪的艰辛,才能赢得直挂云帆、乘风破浪的幸福。让我们用勤奋、努力和汗水与心血去书写自己人生的辉煌吧!今天你们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将以你们为荣!

全文阅读

写给母校的毕业赠言寄语

1、新学校,新征程,新面貌,此时此刻,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都充满着奋进的激情,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让我们把握住这个美好的秋天,把理想化为宏图,把计划付诸行动,荡起理想的双桨,与学校同舟共济,破浪前行,展现学习的风采,奉献青春的智慧。同学们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在绚烂的多彩的学习航行中,也许会有坎坷、艰险,但我坚信,在我们敬爱的老师舵手的指挥而操纵下,我们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避过所有的浅滩,到达成功的彼岸!

2、啊!母校,你是我们梦的摇篮,实现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梦想,伴随我们一路成长,开拓我们一个又一个未来,母校!我为你感到骄傲!

3、母校的英姿在于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的老师;母校的柔情在于潺潺的流水、古韵的凉亭;母校的骄傲在于培育了一个个芬芳的桃李;我们的自豪是能在母校中快乐的成长、学习!

4、忆往昔,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仍记忆犹新,在这绿色的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的七彩之梦。

5、困难中,我们有坚强。努力中,我们有汗水。成功后,我们也有泪花。今天,母校您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校园。百花齐放,一张张花儿般的笑脸对未来生活怀揣着梦想。您灌溉我们饥渴的心灵,五年的时间,我们风雨同舟。看着我们点滴进步,您无比欣慰。愿您如东方的太阳绽放耀眼的光芒。如浩瀚大海的惊涛骇浪,勇往直前。

6、四十五年春秋,四十五年风雨,四十五年的漫漫长路,在这个小小方圆中磨砺了不一般的傲岸与博大。今天是您的生日,我的母校。我们要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化作一支心曲,为您默默歌唱,我们要把思念,化作祝福,陪伴您走过每一个日日夜夜。祝福母校: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7、一片纯洁的沃土上,孕育着我们对明天的希望,我们渴望未来变成矫健雄鹰,翱翔于这苍穹之上。是您,徐州幼专,让我看到了太阳升起在东方。是您,徐州幼专,赋予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是您,徐州幼专,激起了我对知识的渴望,助我成材,助我飞翔。是您,徐州幼专,光彩夺目的英姿,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歌颂您,徐州幼专,我亲爱的母校,我相信,龙的传人会成长在您的怀抱,雄鹰将从这里起飞。

8、花朝日夕,如诗如画。日月轮转永不断,情若真挚长相伴。无论我在天涯海角,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让我为你祝福,让我为你欢笑,祝幼专的未来越来越美丽!

全文阅读

只言片语表我心:南大,生日快乐

南大学人语录

无论你是在南大上学过,还是在南大工作过,或者你现在就是南大人,只要你对南大110岁生日有话要说,我们就把舞台交给你,大声说出:520,南大!

杨宗义: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现任福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曾获得“中国IT十大经济人物”、“中国民营企业十大杰出创新人物”、全国工商联评比“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等荣誉。

【寄语】在校期间,我们坚持秉承南大八字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毕业后,我们始终将“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作为人生奋斗的座右铭。值此母校110周年校庆之际,我谨祝愿全体南大人在各行各业都能取得不菲的业绩,希望南大系企业家能够相互扶持,为地方经济做出南大人的贡献。祝愿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周跃进: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主任;曾任工程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2004~2010)。研究领域涉及物流供应链、工程管理和企业信息化。

【寄语】遵循“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弘扬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发奋努力,积极上进,面向未来,再创辉煌。

秦猛: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2006.9~2007.9,在工作,任全国学联执行主席。2007年6月留校,2009年被聘为副教授。

【寄语】我在南京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了近 14年,深悟了南大人“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精神传统,也体会了南大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行为准则。在母校110年校庆之际,衷心祝愿母校在新世纪中蒸蒸日上,桃李芬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南京大学的一贯追求,也希望更多优秀青年学子能够成为南大一员,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

全文阅读

撤并·寄宿·问题

随着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深入,寄宿制学校渐成农村义务教育主流。然而,为了达到教育的规模效应,在没有认真比较撤并节约成本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成本情况下的盲目撤并,导致农村寄宿生大量增加,办学条件与寄宿生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样在城市,越来越多的家长或因工作太忙,或担心老人带不好孩子,选择让孩子上寄宿幼儿园和寄宿小学。

“安全第一”是共识

妈姑,是彝语“骂谷”的音译,意为古时屯兵的关隘之地。而今,地处贵州省赫章县西南部的妈姑镇则是全县的工业重镇。距离妈姑镇政府16公里的天桥学校,是妈姑镇天桥村教学条件最好、师资力量最强、基础设施最为完备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但与乡镇学校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605名在校生中,有356名小学生。据该校校长介绍,学生中只有一少部分来自学校所在的天桥村,大部分来自学校对面大山脚下和学校后方的另一个村庄。全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每天上下学至少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

12岁的刘飞,就读于天桥学校四年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的生活完全靠刘飞和他读六年级的哥哥打理。每天早上6点哥哥就要起床做饭。冬天天亮得晚,有时候兄弟俩还要打着手电筒去上课。在国家实行“免费午餐”计划之前,兄弟俩几乎就没有吃过午饭,要等到下午3点多放学,再走一个小时回家之后才能自己做饭吃。每天来回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让兄弟俩很是疲惫。天桥学校是西部边远山区非常典型的农村学校。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象非常普遍,由此而产生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分外棘手。学校虽然被上级评为“留守儿童之家”,却无法满足留守儿童旺盛的寄宿需求。因为没有寄宿条件,难以忍受每天长途跋涉上学的45名小学生选择了租住校外的民房。

“安全第一”是大多数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共识。为了加强寄宿生的管理,学校把学生在校时间排得非常紧凑,早自习和晚自习管理严格,学校文体设施极度匮乏,学生们基本上没有“课余活动”。所谓最主要的“课余生活”,女生不过是在空荡荡的操场上跳皮筋,男生就是围在一起打乒乓球,但有限的一两张斑驳的乒乓球桌,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城里“寄宿”也不看好

在北京当医生的张诚坚决反对把二女儿送去寄宿。张诚的大女儿两岁零六个月就被送去“全托”,一直到小学毕业,而且上的是精心挑选的寄宿学校。现在,他一谈到“寄宿”就后悔不已。“很多人因为没有对比,感觉不到寄宿的问题。老大寄宿后,一个月、半个月就生一次病。”张诚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个别情况。在老大的班里,寄宿的孩子普遍身体不好,而且个子矮。“相比而言,老大小时候的独立能力比妹妹强,但她就是只管自己那摊事,好像是个局外人。而且两个孩子的性格大不一样。我们都是同样教育,但小的非常灵动,也会疼人,家里什么事都喜欢参与;老大就显得木然多了,也缺乏和家里的互动,你关心不关心她好像都无所谓。”张诚说,自己的大女儿根本不需要亲密接触。你想抱抱她,她甚至会闪到一边,警惕地看着你。

张诚看来,过早将孩子送去“寄宿”是非常残酷的,孩子年龄越小所受的伤害会越大。他毫不客气地将寄宿制幼儿园斥之为“高级的孤儿院”,他说,“在这里,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缺乏,但情感的需求是缺乏的,幼儿园的老师再好,也不能替代父母,因为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感受不一样。父母两人照看一个孩子与一个老师照看多个孩子,其情感的投入也不一样。”

全文阅读

藏区寄宿制小学家园管理模式建设初探

2010年6月18日,为了全面地了解掌握六年级一班(普班)与六年级四班(寄宿制)的58名学生具体情况,我们设计和制定了《学生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寄宿制小学日渐成为民族地区主要的办学形式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无奈远离父母、寄宿于学校之中,93%的农村孩子家庭亲情关怀也正面临缺失的危机。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重视“知识学习”、“技能传授”的管理和运行体制下,寄宿小学生的情感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被疏略了。此问题已成为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的瓶颈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下的小学生心理问题初探

调查中发现,农村寄宿小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六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表现出很大程度的未完成性。在寄宿制小学的环境下,父母,这一儿童主要的依恋对象失去了踪影,在情感上儿童将处于一种苦恼和不安的状态,随着这种情形的持续,儿童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精神行为,其心理、人格的发展也将会受到影响。因此探索寄宿制小学环境下学校对寄宿小学生的情感关怀已显得尤为迫切。

第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对外界没有安全感,长此以往,孩子在心理方面表现出敌视、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

第二,由于藏区寄宿制小学生每学期只有中途一次放假回家和家长见面,他们很少和父母进行亲密接触,特别是身体接触。孩子在寄宿制学校待上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形成孤僻、对别人缺乏信任、缺少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生活中也不容易体会到积极、愉悦等感情。

二、家园式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物质文化方面,积极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为寄宿小学生提供安全、卫生、和谐、稳定、融洽、舒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和谐校园。在精神文化方面,要进一步重视农村寄宿制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建立相应的情感关怀管理制度。如:乡城县城区小学的“真爱润泽心灵,自主点亮人生”的“爱”文化、青德寄宿制小学的“德”文化、尼斯寄宿制小学的“志”文化,都从学生的情感关怀方面打造校园文化。

全文阅读

寄宿制学生亲情缺失问题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推行,寄宿制学校雨后春笋般出现。经过几年的努力,寄宿制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寄宿制学校学生融入集体时间长,学生的自理能力明显高于非寄宿制学校学生。但是随着寄宿生向低龄化、长期化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伴生问题:学生很小就离开父母,独自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及心理的困惑;有些学生性格孤僻、怪异、不合群;有些学生性格暴躁,小小年纪就患上了心理疾病;个别学生对家长感到陌生,节假日对家庭生活不适应,学生和家长情绪对立,产生隔阂和矛盾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学生亲情缺失造成的。怎样弥解决宿制学生亲情缺失的问题呢?通过探索研究,我们认为以下措施,值得尝试。

一、创设条件,让家长到校陪读,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我们深知,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教师的爱心无法弥补学生的亲情缺失。现在,大多家长周一把孩子送进学校,周五才接回家居住,一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两天,有的家长双休日还在务工,学生和家长相处的时间很短暂,自然就感情生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学校层面上设计了校园开放月(周、日)活动,邀请家长到校园,和孩子一起活动,通过“三进、三看、三提高”等形式,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三进”,即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让家长走进教室,观摩课堂。家长通过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了解孩子的学习态度,掌握孩子的学习现状,让孩子感受亲情关怀的温暖。让家长走进宿舍,体验生活。家长通过与孩子一同生活,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体验孩子的集体生活,感受孩子的卫生习惯,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状况。通过对比孩子有父母陪伴与无父母陪伴的不同,让家长深入认识亲情带给孩子的幸福感是无法替代的,从而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让家长走进食堂,品尝饭菜。通过让家长到学生食堂就餐,品尝学校食堂饭菜,了解学校的餐饮管理情况,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让孩子感受家长陪伴的温暖,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亲情关系。“三看”,即看学校、看孩子、看教师。看学校办学,参与管理学生;看学生学习、生活,使家长真实地看到自己孩子在班上、课堂上的表现;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校管理,与孩子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三提高”,即提高认识、促进亲情、提高效益。通过家长入校“三进三看”,切实提高家长对学校管理的认识,提升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度,增强家长亲情教育的责任感。

针对一些性格孤僻,自理能力差的学生,我们邀请家长来校住校陪读。我们专门在学生公寓楼开辟了“亲子屋”,让家长和孩子同居一室,以方便家长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在餐厅开辟了“亲子餐桌”,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就餐,矫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在教室设置了“亲子书桌”,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我们在宿舍还专门提供了亲子床位,让同宿舍的学生家长轮流来校晚上与孩子同住,一方面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感情,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对孩子起管理约束作用。

二、强化责任,让教师的爱心和耐心,点燃学生的亲情之火

一是努力学习,更新观念。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模式下的寄宿生管理方法,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创新管理育人模式,盘活寄宿制学校管理资源,构建人文和谐的育人环境,力求使寄宿生管理教育工作有新的突破。二是加强教师的责任心,使其以饱满的热情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无论是班主任、科任教师还是生活指导教师、安全保卫人员等,都要明确各自时段所肩负的责任,让他们切实扮演好两种角色:既要管理教育好学生,还要关心呵护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贴心人。从而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增加亲和力。三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心理抚慰。如性格孤僻的学生、单亲家庭学生、问题家庭学生、特异体质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学生等,学校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要建好专门的档案,指定专人对其进行心理抚慰,跟踪调试,积极矫正,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和影响下,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亲情观,让孩子健康成长。

三、挖掘资源,让丰富多彩的活动,拨亮学生亲情的明灯

寄宿制过早地让孩子远离父母,导致亲情缺失。学校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注重亲情教育,弥补不足。学校要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友谊,陶冶情操。要利用好寄宿生充足的在校时间,多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趣味游戏、益智影视、校外实践、观光踏青等,提高孩子适应生活的能力,丰富寄宿生的情感生活。

全文阅读

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外寄宿生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随着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学校布局调整的强力推进,以及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等原因,使一些条件相对优越、资源比较集中的县、乡镇所在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也使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这群留守儿童中有一些更特殊的人群,就是留守儿童中的校外寄宿生。农村校外寄宿生在安全、卫生、饮食、等各个方面存在众多的问题,要管理好这些校外寄宿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农村学校;校外寄宿生;对策

随着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学校布局调整的强力推进,以及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等原因,使一些条件相对优越、资源比较集中的县、乡镇的所在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也使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由于这些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爱和管理,他们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在这群留守儿童中有一些更特殊的人群,就是留守儿童中的校外寄宿生。由于农村中小学校舍条件的制约等多方面的原因。近来年,学生只能寄住在校外招住户家中,且在校外寄宿的学生越来越多呈不断增长趋势。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学生的自理和自我保意识能力较弱,因此,农村校外寄宿生在安全、卫生、饮食、等各个方面存在众多的问题,要管理好这些校外寄宿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1校外寄宿生存在的问题

1.1 “想家恋父母”

中小学生从小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没有离开过父母,也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他们的生活起居以前都由父母包办,从来不要自己操心、自理。然而,他们要过寄宿生的生活时,原来的一切生活方式将都改变了,每天的日常生活,他们都得学会自己安排处理,穿衣睡觉都得自己操心,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面对这突如其来无人照顾的生活,显得措手无策,有时会表现出一种“在家比学校好”的感觉,所以产生了“想家恋父母”的情绪。如果长时间陷入“想家思父母”的情绪中,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1.2 不善交流,性格孤辟

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家长由于平时忙和孩子情感沟通的时间很少,而寄宿的孩子们大多需要父母和父母多交流,多谈心,由于寄宿生天天不能和家长见面,有什么困难也没人帮助,有什么委屈也没办法诉说, 特别是留守儿童,几乎没有与父母交流的时间,导致许多的学生和自己的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日渐减少,甚至有的学生说在家中和自己的父母基本不说话。长期如此,自然会出现情绪异常。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