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模具课程设计总结

模具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经验总结

【摘 要】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对该课程的课程设计中课题的选择、组织实施以及成绩评定等方面提出看法,并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完成课程设计提出自己的见解,力求提高课程设计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冷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总结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是从理论知识向实际产品的模具设计过渡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具备独立查阅模具设计手册等工具书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冷冲压模具的能力等。

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时,发现学生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理论知识理解掌握的差异较大,尤其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差;二是钻研精神不够,主动性差,遇到一些困难,不愿意自己查阅资料,过于依赖教师的辅导;三是对自己信心不足,每做完一小部分都要教师的确认,才敢进行下一步的设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对课程设计的选题、组织实施以及成绩评定等环节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课程设计的选题

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应用领域,其设计的结果也将作为《模具制造工艺学》和《模具钳工工艺学》的实训项目。我精心挑选了啤酒瓶开启器、方形接触片、蚊香支架、金属瓶盖等都可以作为设计的选题。考虑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同一班级中的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设计课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相适应,既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又能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潜能,我确定了复杂程度不同、工作量不同的设计课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所要完成的设计课题是“单工序模”的设计,其难度不大,设计工作量适中;难度和设计工作量都较大的“复合模”和“级进模”两个设计课题,供学习成绩好、能力强、肯钻研的优秀学生选择。

二、课程设计任务的组织实施

提前布置设计任务,把课程设计融合到理论教学之中。以前的做法是把课程设计放在理论教学课程全部结束后进行的。我在辅导学生设计时发现,有不少学生对设计时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都不会应用,有的甚至已经忘记了,辅导时很费力气,影响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采取了提前布置设计任务的做法,把课程设计融合到课程的理论教学之中。在某个模块之前把课程设计的任务书与课程的授课计划一起发给学生,让学生从学习本课程开始,就接触设计课题,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设计课题。以“方形接触片的冲裁模设计”为例,把设计的任务分解成产品的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确定、模具结构总体方案的确定、冲压工艺计算、模具结构总体设计、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选定冲压设备、绘制总装图和零件图等八个部分。把这八个部分融入到有关章节的理论教学中去,学习完有关章节后,把相应任务作为课外练习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由于这些课外作业与课程设计联系紧密,学生大多十分重视,积极性很高。到进行课程设计时,设计任务中的绝大部分已经经过了一次演练,大多数学生对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已经不再陌生,只需将所作过的资料进行修改、连接整理,便可以较顺利地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结构设计和绘图,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顺利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全文阅读

高职模具专业《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标准探讨

【摘要】课程标准制定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根据我院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自身课程教学实际,从课程设计思想、课程目标、内容分配、课程考核方面探讨模具专业核心课程《冲压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关键词】课程标准 冲压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设计》是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冲压工艺设计和冲压模具设计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设计中等复杂冲压件的冲压工艺方案和冲压模具,同时培养学生严格执行冲压模具设计等标准的职业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模具设计等技术工作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基础。前导课程有《机械制图》、《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一、课程设计思想

本着“从岗位中来,到岗位中去”的思想,依托我院工业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再有针对性的企业调研基础上,校企合作分析、总结冲压模具行业发展现状和模具专业主要面向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能分析、会计算、会设计、素质优”的课程总体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选取。以冲压模具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选取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和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为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序化。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顾及高职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基于各类型冲压模具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整合设计落料模设计、冲孔模设计、U型弯曲模设计、V型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复合模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6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选取1个典型案例作为工作任务,把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融入到每个工作任务中,围绕工作任务展开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讲练结合,并辅助适量针对性练习,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3.教学组织模式。基于冲压模具设计基本步骤,每个单元设计若干学习任务,其中冲压成形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规程的制定、模具设计工艺计算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冲压模具零部件结构设计在模具拆装实训室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分组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教师答疑指导,对共性问题集中讲解,最后总结归纳。另外在课程常规教学完成后单独设计60学时的《冲压模具设计训练》项目,一生一题、互不相同、难度中等,学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教学场地灵活选用模具拆装实训、CAD/CAM机房和就近合作企业。

全文阅读

《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根据《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通过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实行理论结合实践的新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较好,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压铸工艺;模具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99-02

一、引言

《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专业铸造和模具方向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涉及到压铸原理、压铸合金、压铸件设计、压铸工艺、压铸机选用和压铸模具设计等多个方面。课程具有如下特点:①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②课程交叉性较强,联系亦不紧密,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零散复杂,加之授课学时有限,因此造成学生难以掌握重点、理解难点,严重影响和制约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模具制造行业的不断进步,企业用人要求不断提高,要求能看懂图纸、熟练使用三维造型软件进行压铸件和模具设计、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何适应目前市场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成为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难题。结合本课程的性质,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并把生产实例和设计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掌握从事压铸模具设计及其相关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熟练绘制、识读和分析生产实际的压铸零件图、工艺图和模具图,并具备运用模具CAD/CAM 技术从事模具设计和制造等工作的能力,为毕业设计或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只有对准实际抓教学的思路来设计学生的能力和培养方案,以精选的经典项目为教学案例,从合金选用、压铸件的设计、压铸工艺及与之对应的压铸设备、压铸模具的设计步骤及绘制、实际生产过程等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得《压铸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过程得到有机结合,才能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在该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认识和探索,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全文阅读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改革进行探索、思考,在总结传统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托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对课程重新进行整合、设计,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课程改革 设计 实施 考核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授课内容比较多,并且有些内容比较抽象,连贯性又不强,加上学生多数是高中起点,对模具概念还不十分清晰,也缺少感性的认识,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的话,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讲,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较好的调动,教学的效果也和理想的效果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要将这门课的授课思路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来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发展。

首先,设定学生的就业岗位

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首先我们要求模具专业学生对就业的岗位有明确的认识,学生的就业范围可以在模具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等方面,就业的岗位可以是:模具设计员、冲压工、模具钳工、工艺员、质检员、数控机床操作工等。而本课程所支撑的岗位有:模具设计员、冲压工、模具钳工等。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掌握,这对于模具专业的学生以后从事模具方面的工作都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明确课程地位

在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之前,要完成《模具识图与制图》、《公差与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CAD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学习提供较好的基础。为对该课程进一步的学习,后续还应开设《电加工技术》、《模具制造工艺学》、《Proe/E》(或其他设计软件),将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得以进一步实践。该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属于承上启下的课程。

全文阅读

应用型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研究

1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对于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应夯实学生在毛坯尺寸计算和模具零部件形状结构及工艺尺寸计算两方面的基础知识。毛坯尺寸计算是指冲压毛坯件在成形前如何计算毛坯的尺寸,如筒形件拉深之前,应根据表面积相等原则计算出原始毛坯尺寸。零部件形状结构及工艺尺寸的计算是指冲压之前应对模具的主要工艺尺寸进行计算,如设计冲裁模时,冲孔件以凸模为基准进行设计,落料件以凹模为基准进行设计,对凸、凹模刃口尺寸进行计算时,有分开加工和单配加工两种方法,但是两种算法的结果截然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把主要精力放在模具设计上,忽略对零部件结构形状及工艺尺寸的计算;但是,模具零部件的设计则建立在工艺尺寸计算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把工艺尺寸计算的内容讲透,使学生明白工艺尺寸计算的重要性,然后过渡到模具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既不能使学生感觉到基础知识与模具设计没有关系,又不能在两者之间频繁更换,导致思路混乱。

2围绕提高模具设计能力中心

模具设计是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的核心,也是一创新过程,是在熟练掌握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场合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选用、计算、校核和组合的过程。教师要始终围绕提高学生模具设计能力这一中心进行,分清教学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内容和章节不进行调整,按照教材顺序讲解,易造成思路的混乱,学生只是进行毫无兴趣的填鸭式学习,不但理解困难,各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也搞不清楚,更不用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管冲压件的结构如何,设计时都应遵循相同的设计基本程序:对冲压件进行工艺性分析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工艺设计计算选择冲压设备模具总体结构设计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只有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感到脉络清晰,条理明确,层次分明,掌握学习精髓。

3把握实践综合训练环节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专业课,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学习完后,应进行一个综合训练,不仅仅是计算工艺尺寸,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编制零件加工工艺卡,更重要的是把自己设计的模具在学校金工实训中心加工出来,进行组装和调试,把零件加工出来。编写说明书能提高学生设计计算的能力,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能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真枪实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这三种锻炼综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设计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只有通过认知—学习—实操—总结紧凑的综合训练,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符合应用型教育的宗旨,不仅要有理论,还要有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五位一体”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教师应该走出“黑板—粉笔”和“模型演示”的传统课程授课方式,采用理论教学、动画教学、实验教学、现场教学、加工制作“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全文阅读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摘要:根据本课程教学目标,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起到“以考促教”的作用,实现教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帮助教师实时掌握教学效果,课程考核采用项目考核的方式进行,从而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课程;改革;项目考核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只有打破传统单一的试卷考试模式,采用项目化的考核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达到结果和过程考核并重的目标,实现真正的“教、学、做”的一体化。通过本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研究,可探索出具有我院特色的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考核方式,从而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掌握教学效果,实现真正的“教、学、做”的一体化,有必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项目化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客观地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以考促教”的作用,从而达到教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近几年,不少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在专业定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随之而来的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与之相辅相成的考核方式也需要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作为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塑料模具设计》,以模具结构基础知识为主,通过讲授常见的模具成型工艺、原理,注射机型号及选用、塑件设计要点、常见的模具类型、结构及主要零部件的作用和设计原则等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模具的主要结构及设计要点,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模具相关的设计、制造与维护等相关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此次考核方式的改革,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解课程的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并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课程考核方案设计的必要性

本课程一直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手段,后来结合了多媒体教学,引入了大量的动画实例,但由于条件、资源有限,缺乏真正的实践练习,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汇总起来有如下几个问题:首先,《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知识点多,模具结构图也比较抽象,传统的一张试卷的考试模式无法涉及所有的知识点,并且考试受题型、题量和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很难客观反馈学生的真实水平,导致考试成绩会有所偏差,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失去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进而导致学风的下降。其次,对于传统的期末考试,大部分学生是期末临时磨枪,在考试前的几周内对重点内容进行突击复习,这些应试型的学生虽然能应付考试,但考完就忘,不能及时反馈问题和总结经验,知识点根本没有理解透,更别说融会贯通了。考核方式改革后,可以督促学生对重视学习过程,并积极参与项目化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知识过程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本次考核方式的实施,以项目化的方式引入考核内容要求,教学过程结合“模具设计过程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以某一塑料制品为例,以产品的模具设计为任务进行驱动,以模具的整个设计工作过程为导向,要求学生提出设计方案、优化方案、确定关键零部件结构及尺寸、最终完成设计的思路完成考核项目。通过模具设计过程加强理解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在设计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设计,实现真正的“教、学、做”的一体化,不仅能够客观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以考促教、教考结合”的作用,更好的实现教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课程具体考核方案

2.1指导思想

项目考核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式,体现在考核过程中,与学习密切相关,是对学习态度、效果的一项综合考评,更能客观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能够帮助老师总结难点,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是一种可持续的考核方式,实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阅读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与专业岗位对接思考

【摘要】要将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效果与模具专业岗位需求对接,必须要围绕模具专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精细设计教学活动,认真组织教学过程,采取以案例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从识别塑料模具、看和画塑料模具图到设计塑料模具图三个过程教学,最终实现学生会识别塑料模具结构,会看懂塑料模具图,会画塑料模具图,会设计塑料模具图。

【关键词】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专业岗位,对接,案例

前言

本人带学生顶岗实习多年,了解到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岗位之前,多数先进行岗位能力培训及考试,从中发现学生对岗位能力要求不太明确,所学课程不太扎实全面,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在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悟性较差,专业能力提升较慢。反思学生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目前我们教学的顶层设计,即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及课程单元设计是先进的,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有待优化,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实施,因为好的教学方法它能起到教学效果的成败关键作用。以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为例,按该课程教学与专业岗位对接,从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实施,特别是教学方法的应用,来阐述如何达到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其它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1、主要支撑岗位

我们虽然在一门课程教学前给学生说课,但课程的不同内容支撑的岗位并不一定相同,反过来,不同岗位之间需要不同能力,也需要相同的能力来支撑,所以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主要支撑岗位,一是让学生不但明白为什么学好该课程,还要明白为什么上好每节课;二是落实教学顶层设计及专业课程设置的出处,形成前后遥相呼应,使我们的专业设置到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相连接。识别塑料模具,能看懂塑料模具图,会画塑料模具图是模具钳工、模具技术员及模具设计员(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但三个岗位能力要求有所不同,模具设计员(工程师)同时还要求熟悉模具设计步骤、会模具系统设计方法和技巧、会选用模具材料等,对模具钳工和模具技术员来说这些能力要求清楚即可;能正确设计塑料模具图是模具设计工程师的日常工作,要求根据塑件能正确确定其成型模具结构,将模具图设计出来,且能分析模具结构的合理性及优化模具结构等,该岗位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

我们的学生层次不齐,因材施教。抓共性,要让每一个学生具备必备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能可持续发展,求异同,让学习好的学生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来让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

2、教学活动设计

全文阅读

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通过对“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理论、课程目标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分析研究,突出了课程建设的特色,形成了课程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理性分析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 公共建筑设计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38-01

1 课程概况

西南科技大学《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选用的主教材是全国高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统编教材《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版)(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该教材是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其内容从公共建筑设计的总体环境布局,功能关系特性,建筑造型艺术,技术经济问题,空间综合分析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讲解和阐述。

2 教学改革

注意了以教学为主,重点突出,结合实际,体现了先进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结合。以系统论思维为思想先导,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重构。

2.1 对建筑的本体构成进行概括和抽象

全文阅读

EDA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教学

【摘 要】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学生要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应用EDA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的理解,也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综合设计能力。正是符合了该课程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与结构;EDA技术;实验;应用

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对理论知识加以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教学,就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课程设计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可以起到拓展知识的作用。

一、EDA技术概述

EDA也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测试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EDA技术的工具就是计算机,在EDA软件平台上,设计者常常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来完成具体的课程设计文件,然后再在计算机平台上自动完成逻辑编译、分割、优化、布局、仿真等多个步骤。

EDA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用软件的方法来实现硬件的实际功效。一项设计最重要的部分是仿真和调试,采用EDA技术进行设计时,从设计的高层次上对设计进行全局纵览,有助于早期改造结构设计上的毛病,避免工作量的增加,也可以减少进行逻辑功效仿真的工作量,增加设计的成功率。

二、将EDA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

计算机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数字系统,如果在计算机设计系统开发中加入EDA技术的软硬件设计平台,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设计与调试的敛率,也可以节约硬件开发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因此在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的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进行设计的能力。当然,EDA技术将成为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

全文阅读

改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效果

【摘 要】“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到冷冲压的概念、特点以及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等主要五金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安排。在教学中涉及的内容较多、行业领域广泛,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星级指数较高。本人就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从目前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高职学生对冲压模具就业走向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教学建议,望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关键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高职、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TG385.2-4;G712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核心专业技术课程。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只有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才能改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模具技术应用及发展的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 教学现状分析

1. 学习动机问题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是专业学习中的主干课程,也是一个复杂过程,决定这一过程效果好坏关键有三个方面:学生、教师以及教与学相互作用环境。其中,作为学习主人的高职学生是关键因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怎么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问题。当前本专业学生对课程的不良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没有学习兴趣、上课容易扰,注意力不集中、排斥老师教学、实训懒惰等现象。

2. 基础专业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