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自觉意识教育

民族自觉意识教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少数民族的艺术教育路径

一、少数民族预科的国家认同教育

国家认同概念,出现在1970年代的政治学领域,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心理活动,也是个人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该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还是国家成员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政治主张、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和政治资源,是民族国家凝聚力的源泉所在,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实质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为国家这一共同体维系自身的统一性、独特性和连续性提供保障。如果说国家制度是现代国家构建所必需的“硬件”,那么国家认同就是“软件。、它确立民族国家身份,而且还使它获得巨大凝聚力和复原力,对其统一与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认同一旦形成后便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是保证国家民族长治久安、平稳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国民意识和文化资源,以及维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桥梁,没有国家认同,就没有国内各民族团结,也就没有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实施的坚实基础。对国家认同的理解,直接影响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所以,国家认同教育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概念。艺术教育是国家认同感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世界各国和地区无不把爱国主义视为凝聚民族精神以及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国家认同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只有将自我归属于国家,确认自己的国民身份,了解个人与国家存在的密切联系,才会关心国家利益,自觉自愿地对国家的发展负起责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探索建构国家认同的艺术教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认同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二、少数民族预科艺术教育的路径

长期以来,当民族院校的德育关注爱国主义教育等国家认同教育时,往往偏重于知识方面的传授,所开设的思想品德课或政治课成为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课堂,“爱国主义”这样一个富于情感的名词被转化成生硬的符号编码知识点传递的过程。这样一来,人们似乎形成一种认识,只要将热爱国家的知识和原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爱国。显而易见,仅仅把国家认同教育视为知识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的道德教育变成生硬的知识灌输,没有为知识转化提供一个合理的平台,没有为国家认同教育提供多种途径,这样的国家认同教育是相对不完整、不全面的,难以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国家认同表现为人们对国家的情感归属,社会群体是由无数的个人组成,国家认同的建构除共同血缘和历史记忆外还要有经验分享。升国旗、奏国歌时的庄严肃穆,节日里的秧歌锣鼓,春节晚会的“春节序曲”、”难忘今宵”等等,都是国家认同的具体表现形式。而要形成这种群体意识,首先要共同获得某种经验,即经验分享。经验分享并非来自个体的亲身体验,而是通过某种教育途径获得的。共同吟唱的民族歌曲、共同观看的民族歌舞、共同参与的民族体育运动、共同度过的每一个民族节日等都是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学校艺术教育中获得的艺术经验。这种共同的艺术经验使民族学生获得中华民族的民族群体感和自豪感,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共同的美好艺术体验会引导民族学生自觉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可以看到,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使群体间人们相互间更好地融合,增进相互间的情感维系,促进社会不断走向文明。同时,优秀的艺术品可以超越不同的地域和时代,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在生动的富于韵律的艺术活动中,把人们召唤在艺术美的海洋里,陶冶情操,获得高尚的情感体验。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使个体能理解他者的内心生活,使不同的精神世界获得沟通,在共同的艺术体验中,自我和他者的清晰界限趋于消逝。

(一)民族预科艺术教育的情景预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本品质,重新确立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指导原则,它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主要群体,使不同思想觉悟、不同精神境界、不同理想与价值追求的人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与价值共识。这一价值体系能够造就一种强大的“文化场。,为广大民众的价值和意识形态认同提供精神心理共享平台的支持。所以,在民族预科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艺术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信仰,认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倾听学生的艺术教育需求,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体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民族预科艺术教育的情景预设和基本指导思想,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民族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使民族预科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既继承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土艺术实践,又面向世界发展,既尊重文化差异,又包容多样性的文化,既具艺术的高雅,又包容多元的民族文化,着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从而体现出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具有整合性的艺术教育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作为国家认同视域中对少数民族预科艺术教育路径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关注点和指导思想。

(二)民族预科艺术教育的课程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少数民族预科艺术教育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要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价值取向。专业艺术教育旨在培养创造精神产品的专业艺术工作者,少数民族预科艺术教育则重在培养热爱艺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学生艺术爱好者和欣赏者,它不过分强调艺术技能的掌握,而是注重以艺术影响民族学生的生活或学习方式,引导他们共同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认同自己的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树立国家认同的理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培育现代国家公民意识。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的源流相继、从未中断的文化体系,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传统有直接的关系。少数民族预科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与专门性、知识性与体验性、传统与现代、审美情感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体现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源远流长的艺术文化历史,泱泱汉世、煌煌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深深扎根于我们灵魂深处的是那些经久不衰、永放异彩的艺术文化。当人们谈到%清明上河图、王羲之书法、蒙古马头琴、朝鲜长鼓舞,以及藏族的锅庄、侗族的大歌等等,都满怀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讲仁义、倡忠勇、敬孝悌、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合和、求大同等思想,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统一的文化血脉。这个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的标志所在,更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是一种文化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尊和自信,并在此基础上去学会尊重和欣赏别人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由此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由此而言,文化自觉是指对文化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自己和他人文化宗教艺术的尊重,对精神领域的重视。所以,深刻认识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特质与历史文化资源,正确把握文化发展与文化呈现规律,在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尤应立足于国家认同教育角度,以充分的文化自信,把中国优秀艺术作品的讲授贯穿于整个艺术教育过程,通过对民族艺术教育文化资源结构、要素、功能的考察与分析,建立起少数民族预科艺术课程资源体系。同时,充分揭示少数民族预科艺术课程资源的内涵和结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少数民族学生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本质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元立体式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模式,以涵盖中国文化的音乐、美术、影视、戏曲等课程资源体系和多元立体式少数民族预科艺术教育课程发展模式为基础,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其文化自信,开发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民族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形成由资源库到课程开发模式、再到校本课程产品的少数民族预科艺术教育课程化的基本路径。

全文阅读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性

[摘 要]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人文关怀把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平等的爱护主体,引导他们根据思想道德规范促进自身主体意识的良性发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除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还需要研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特殊性,主要包括特殊定位、特殊规律、特殊功能,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56 ― 02

把人文关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符合时展和教育改革要求的价值取向。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为今后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应当注重理论分析和价值应用研究,研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特殊性,认真分析人文关怀的特殊定位、特殊规律和特殊功能,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一、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殊定位

(一)人文关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开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更多选择和创造机会的人生哲学。〔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中,人文关怀应该体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本身都是属于创造性的人文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将人文关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切,努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又要倡导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提高,融合民族文化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工作,使人文关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决定性作用。

(二)人文关怀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关联

全文阅读

多元文化视角下蒙古族教师群体文化的重塑

摘 要:蒙古族教师是蒙古民族的文化大臣,在多元社会里他们具备什么样的群体文化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的发展与蒙古族教育改革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蒙古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蒙古族教师良好的群体文化甚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 蒙古族教师 群体文化

在多元社会里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领域的群体文化。由于每个群体存在的价值和使命不同,它们所形成的文化也各异。简单地说教师文化就是教师群体所具有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由于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蒙古族教师也有他们独特的群体文化。蒙古族教师正确认识和塑造自身应具备的群体文化是他们肩负的文化使命之一,也是更好地践行其他文化使命最基本的条件。

一、提高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这一重要的命题,并解释: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教师文化自觉是指教师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及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劳动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

蒙古族教师的文化自觉并不是叫他们全盘否定外来文化而一味地肯定蒙古族文化,而是要求他们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了解蒙古族文化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比较客观的文化观。“文化自觉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外来文化的尊重对民族文化价值的理解及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使用,也表现在文化能力的提升,用自己的眼睛去做文化观察,用自己的嘴和笔去表达与传播文化。”

蒙古族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还要传承优秀的蒙古族文化。因此,不仅要了解蒙古族历史和传统文化,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教师文化自觉对于教师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及发展目标,反思自身的文化使命与文化选择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了较高的文化自觉,才会愿意更新教育理念、重审教育价值、注重教育行为,进而主动履行社会和民族赋予的时代使命。蒙古族教师应该不断地努力和自我觉醒,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积极跟教师互动,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

全文阅读

大学生民族文化国学教育实践

摘要: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高潮,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全文阅读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研究

摘要: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高潮,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

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全文阅读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觉维度

摘 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中起重要作用,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先导。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的文化自觉意识包括以下几个维度:(1)民族文化传统自觉,它是对该民族文化传统的认知与继承;(2)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观自觉,它的实质是对该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3)文化的“自主能力”自觉,它是适应新环境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与自主地位的自觉意识。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 文化自觉 维度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45-03

任何文化现象都离不开对文化的觉醒与自知,高校思政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与传播的重要责任,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接受程度,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树立什么样的文化意识及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与意义。

对于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是国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观点。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该民族文化传统的“自知之明”;二是该民族文化传统与他民族文化的关系;三是新环境下对文化的“自主能力”。基于以上分析,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文化自觉应该具有三个维度。

1 民族文化传统自觉

何为传统,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在其权威性著作《论传统》中对“传统”的三个特性作了揭示:一是“代代相传的事物”,既包括物质实体,亦包括人们对各种事物的信仰以及惯例和制度;二是“相传事物的同一性”,即传统是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变化链,尽管物质实体、信仰、制度等在世代相传中会发生种种变异,但始终在“同一性”的锁链上扣接着;三是“传统的持续性”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了“传统”所具有的所有特性。但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了来自他内部的质疑,以至于出现了反文化传统的事件发生:首先是新文化运动,把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看作是历史的包袱,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其次是建国后的。最后是改革开放后的全盘西化思潮的出现。即使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依然保持的“传统”所具有的魅力,传统不是历史,它不会成为过去。传统的载体是文化,只要文化存在,传统就不会消亡。传统“她使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一个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和意义”[1]因此,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在了解这个民族的传统。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他们的教学实践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应是不断‘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是时时回望文化‘典祖’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每个人一出生即已生活在传统的‘掌心’中,传统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法摆脱的‘命定’。由于文化传统关联着人们的文化情感、文化记忆和文化习惯,如果缺乏对文化传统预制力的深刻自觉,那么,当代文化建设实践不仅会陷入‘无根无据’的漂泊状态,还会与社会大众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产生隔阂而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2]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民族文化传统自觉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高度自觉,就不能肩负起自身的岗位责任和社会责任。

全文阅读

试析外语教育理念与和谐文化建设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外语教育应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战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和平等的语言文化观。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育 教育理念 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营造社会的和谐文化氛围,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教育应重视培育人的和谐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要认真研究和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办学品位。外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摆脱了各种功利性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外语教育应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外语教育应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而积淀的现代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包含经过合理扬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别于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和而不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差别,很早就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其根本特征就是“和而不同”,即承认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在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追求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交融,达到和谐的统一、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和谐发展。借鉴和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遵循和谐文化的理念,运用“和而不同”的发展策略。将和谐理念运用于外语与外语文化的学习,就是既不丢弃民族文化,也不拒绝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和照搬,更不是以取代本民族文化为代价,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首先要对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要自觉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外国文化,进而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和谐发展。外语教学要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对外来文化做具体分析,大胆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快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能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不断繁荣发展。

二、外语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育需要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外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是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但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中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从根本上削弱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倾向,结果导致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得不到提高,文化素质的浅薄日益显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全文阅读

文化软实力下民族社区教育研究

一、民族社区教育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二重性问题

民族文化的教育与传承无疑是民族社区教育不同于一般社区教育的特质,但是,民族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其本质和形式也同样不同于正规化教育,更多意义上只是一种自发性的、生活化的教育。在民族社区教育活动中,组织者、倡导者和承担教育任务的积极分子,其实更多的只是一些积极的社会活动者而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当然也不是本着接受教育的心态来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因而,对于民族社区教育而言,其社区教育活动更多地体现为民族性的集体活动,或者传统仪式性活动中的无意识教育,而不是一种主动的、有着鲜明的教育目的的自觉性教育。这种社区教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并非自动自觉地进行着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和提升,而是在民族文化社会遗传的意义上,保留和传播着民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进而对社区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产生影响,为社区群体的社会生活留下传统民族文化的痕迹,强化社区内部的精神联系,并不断内化为社区群体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增强民族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正是由于这种民族社区教育活动一开始就完全地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因而更多地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约束,或者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作为一种主动自觉地利用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去对待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提升。一方面固然使得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获得了认可、保存和积淀,使得传统文化不断地进入到了社区的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逐步地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序的整体,使得其中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得以保存和传递;另一方面,这种民族社区教育也因此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影响着民族社区对于现代文化的吸收和利用。这种传承更多的只是一种不自觉的保存和积淀,而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提升。

其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虽然提供了基础性的文化条件,但这种条件其实也与文化软实力的自觉提升存在着冲突。既然民族社区教育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性的文化条件,那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不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基础,或者进一步地追问,是不是唯一性的文化基础呢?对此,每个人显然都可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的保障,显然无人能够完全地否定传统文化的作用,尤其是不能否定其中那些作为文化精华部分的作用。毕竟,作为民族识别的重要标志,文化正是一个民族能够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基本特征。由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更多的是指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具有的同质性的文化,而不是各个民族具有的能够识别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个民族的特质性的文化。就此而言,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其实必须充分考虑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特质与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特质问题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个意义上,重新思考民族社区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播,我们显然可以看到,在这种保存过程中存在的许多具有民族识别意义的文化,在形成社区凝聚力的同时,其实也同时加剧了不同文化的区别。

因而,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共同特质的少数民族文化保存、积淀和传播当然地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基础,而许多仅仅具有民族识别意义的文化,究竟能不能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仍然是一个有待于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由此可见,民族社区教育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其实具有双重的作用,存在着同时并存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民族社区教育使得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活动的潜移默化之中获得了认可、保存和积淀,传统文化不断地进入到了社区的现实生活,逐步地与现实生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序的整体;另一方面,这种体现为民族性的集体活动或者传统仪式性的活动中的无意识教育,恰恰有可能更多地保存了民族的特色文化而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影响了新文化的吸收和创造,并在内部凝聚力形成与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问题上表现出极其复杂的关系。

二、如何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视角来提升民族社区教育

(一)强化对民族社区教育的引导,丰富民族社区教育形式

民族社区教育作为一种“生活化”的教育,往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与精神的传播与积淀,其自发性的特点也决定了这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社区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因而,这些优势无疑应是可以发挥并加以利用的方面。其缺乏鲜明的教育目的和缺乏教育活动的规范化特点则又是必须改进的方面。我们对此要做的就是不仅要主动联系和发动民族社区教育的组织者、倡导者和活动者,通过引导、辅助等参与形式,明确地为原本自发性的活动赋予鲜明的教育目的,使之成为一种有着明确的教育内容和目的的自觉性教育活动,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改进民族社区教育,还要设法实现对民族社区教育者的专业化训练,使之真正地承担起社区教育的使命。同时,除了对这种原有的民族性集体活动或者传统仪式性活动中的无意识教育加以改进和利用,还可以本着全民教育的理念和基本原则,结合现代教育手段,加大规范教育的成分,不断开创民族社区教育的新形式。

(二)整合民族社区资源,引进教育资源,突出先进文化教育

全文阅读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探析

[摘 要]少数民族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最具典型的载体之一。同时,民族艺术教育是增进民族情感和民族和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和纽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民族艺术 创新型人才 教师培养 思维方式

一、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在民族地区教师培养途径中的重要体现

作为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我们长时期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师资的重要职责,这使我们必须思考应当为民族地区培养什么样教师和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这一问题。特别是如何为民族地区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为民族地区培养教师,就必须考虑民族地区的需要与特点,考虑民族地区的具体环境条件,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为了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研究和探索,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与学生交谈,与家长沟通,走访民族地区百姓家庭,深入中、小学校,反复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接触。加之长时间的学生教育与培养过程,使我们感受到民族艺术教育是培养民族地区优秀教师、创新型教师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渠道。

民族艺术教育果真有如此魅力吗?革命导师斯大林曾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连续用了六个“共同”来界定民族这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概念。每一个民族的“共同”属性,构成了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不同,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民族之间的差异与特色为每一个民族所关注。我们为民族地区培养教师,首先必须考虑所培养教师能否被这个民族接纳,如果不能被其接纳,一切都是徒劳和无意义的。因此,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教师,就必须使这些未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懂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学会欣赏和表演这个民族艺术、知晓这个民族生活习惯、习俗并融入其中。否则,我们培养的教师就不会被这个民族所接纳,甚至被排斥,无法进行工作,更无从谈什么合格或优秀教师了。

正是基于这种研究,我们在长时期的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教师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把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将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更是民族文化的关键载体。如果说民族文化是抽象的、广泛的,那么,民族艺术则是具体的、鲜活的。我们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增设了诸多民族艺术教育的课程和内容。如藏族祥巴(版画)、纳啵艺术、藏族舞蹈、羌族舞蹈、藏羌歌曲、藏羌体育等等。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果桌比赛、沙朗比赛、大体舞比赛等。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多种形式进行民族艺术教育,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方便他们将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够尽早、尽快地被民族同胞所接纳,融入民族生活习惯、习俗,出色地完成民族教育工作。

二、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创新型人才与普通型人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思维。人类思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思维的性质、特点也相当广泛,很难研究或探讨。换一种方式,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说,思维可能又变得非常简单,思维就是人开动脑筋思考(想)问题。当然,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如果说普通人是顺向思维,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逆向思维;如果说普通人是聚合思维,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发散思维;如果说普通大学生、知识分子具有较丰富的形象思维和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还要具有灵感、顿悟和直觉思维能力。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独立性,不能人云亦云;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敏捷性,不能反应迟缓,思维迟钝;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批判性,凡事应有挑剔的眼光,不能不加审视一概而论的“拿来主义”;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广泛性,不能思路狭窄,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思维的性质复杂而广泛,但创新型人才最突出的特征是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在教育,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培养了学生较严密的逻辑思维。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知识学习过程本身训练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形成了逻辑思维的习惯。我们这样说并不否定知识的创新性,知识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但是,并不是说知识多者就一定能创新。学生学习知识过程本身不是知识创新过程,学习不能等同创新,也不能替代创新。在学生的视域中,知识的逻辑性淹没了知识的创新性。因为学生学习的是书本知识,是前人创新的成果。创新者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知识;但不是知识足够了、丰富了就一定能创新;知识不等于创新。与知识相比较,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新异性,尤其是少数民族艺术。如果说知识的首要特征是逻辑严谨,那么,艺术的突出特征就是新异。基于此,我们认为艺术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元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要件。

全文阅读

蒙古族民族预科教育中蒙古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 要: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民族预科教育中未建立长期有效的文化传承机制,主要表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课程设置较少,传承民族文化的师资较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意识较弱,校园民族文化氛围不浓重等方面。

关键词:预科教育;蒙古族;文化传承

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使传统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使正规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相互促进,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在预科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民族院校利用优势资源解决这些问题,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民族预科教育

“预科教育”是为准备进入高一层次学习但尚不完全符合标准的学生进行补习的教学形式,有些国家专门借用“预利”或“预备课”教育向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输送人才。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习惯上被称民族预科教育,目前在我国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

二、关于民族文化传承及其意义

通过文献检索得知,文化传承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化传承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民族共同体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文化传承的关键问题是文化的民族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形式的文化对传承和创新文化知识、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了解,发展各民族的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对待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承就显得尤其重要。

三、预科教育中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