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

民族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好的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 ,希望能帮助到您!

【学习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范文一】

指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里就很好地诠释了心的重要性。

开展此次活动的要求和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把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实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怎么才能真正实现生根、开花和结果呢?交心乃至结心至关重要。

结亲行动,只是良好的开端。如果只是在一起吃吃饭,搞些活动,送点米面油生活必需品或者慰问金,然后一走了之,是很难取得长期实效的。

一家人的稳定与和睦,靠什么来维系?除了天然的血脉之外,心靠在一起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而成为亲戚的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也同样如此,只有做到相互交心、贴心,才能真正心意相通、心心相连,才能开诚相见、互相理解、共同进步与发展。做到了交心结心,就会宽容和理解,就会有耐心和细心,就会一起去勇敢地面对所有的困难。

对每一个新疆人来说,民族团结从个人做起,不是高不可及,也不是遥远的事,它就在我们身边,是每天可以去做、去实现的事情。民族团结就像空气、阳光,要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其实每一个人的言行,都会形成蝴蝶效应,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最终良好的结果也会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全文阅读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600字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600字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600字范文一】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对认亲是载体与方法,更是重点与难点。因为,结对认亲,结对易、帮扶难,认亲易、真亲难。不长期结对、持续帮扶,不认真亲、付真情,必然难以认出真亲、结出佳话。

结对子,就要成为家人、亲人。如果只结对,不认亲,或者假认亲,不仅让这项工作流于了一般公事、沦为了指令安排,让结对缺乏认亲真心与帮扶尽心,更会让百姓产生距离感,很难形成齐心协力共克难题、脱贫致富的合力。倘若在亲字上用心用力不够,那么彼此之间的客观障碍,只会成为结对认亲工作推进的天然沟壑,而不会成为深厚亲情的天然台阶。

所以,结对认亲,亲是工作开端、破题出口,也是用力重点、责任使然。那么,如何将亲字诀念好念实,念出团结共进的伟力与恒心?恐怕,关键还要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有没有一颗认亲之心?这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第一个需要自我审视的重要问题。因为,有没有认亲之心,实质上能够决定结对认亲工作的成败。有没有认亲之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结对责任人到底会发挥出多大的主观能动性。没有主观努力,必然难出成绩。这无疑是一条逃脱不了的规律。再者,以什么样的态度、用多大力气落实工作,百姓心里也最清楚、最敏感。敷衍了事、流于形式,结对认亲的好经被念歪,不仅伤了百姓的心,更损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其次,有没有满腔帮亲之行?口号喊得再响,愿景描绘得再好,最终还是要落到一点一滴的行动上。百姓脱贫致富、生活更加幸福,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那么,就结对帮亲而言,就是要看相关的责任人和单位,有没有深入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共商对策?有没有真正将百姓的困难,当成是自己家的困难,食不甘味思索、积极努力协调、竭尽全力解决?有没有对困难挂账销号、帮扶列出计划表,稳步推进结对帮带工作?

再次,有没有做到亲情恒久?只有做到帮扶不松劲,一步接着一步走,最终才能扶着百姓走向脱贫致富的大道。而这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抱有活动一阵子、努力一下子的临时工思想,也不能出了一点成绩就松口气、歇一歇,更不能让自己的结对帮扶工作成为半吊子的烂尾工程。否则,亲情半途走开,贫困依旧再来。结对认亲,许的是一辈子的承诺,认的是一辈子的亲人。

全文阅读

2017小学生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各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小学生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2017小学生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心得体会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们是民族之家中的一份子,维护民主团结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与班里的同学要和睦相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首先我们要从少年强做起,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民族团结之心,国家渐渐就会强大起来;只要我们有一颗民族之心,就算是一盘散沙,混合着一些泥土,也会慢慢的凝固起来;只要我们有一颗民族团结之心,就不会发生以往的悲剧。

历史书上曾经描写过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的小故事,在遥远的古代,这些少女都懂得维护民主团结,正是她们的贡献,才会使我们的民族团结意识越来越清晰。

阿尼帕.阿力马洪这个伟大妈妈收养了汉.回.维.哈四个民族的十个孤儿,这位民族妈妈家境贫寒,但她并没有放弃抚养这些孩子,并且努力的让他们吃好,穿好。当记者采访她时,指着墙上那幅全家福问她是否认识这些孩子,这位母亲说: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

虽然我们不能像这位伟大的母亲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平等对待班上的民族同学,不能受一些谣言的影响。希特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民族国家的创造,绝不是毅力单薄的民族主义联合会所所能济世的,只有具备钢铁般坚决意志的单独运动,才能打倒其他一切运动而获得最后的胜利。

一座断桥,只要有力量一定可以修复好;一盘散沙,只要有泥土和水,一定可以凝固起来;一个国家,只要有一颗民族之心一定可以强大起来。

全文阅读

跨境民族母亲角色缺失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分析

摘 要:云南边疆地区跨境民族部分母亲因各种原因离开家庭,客观上导致家庭中幼儿的母亲角色缺失。母亲的角色缺失给这些缺乏母亲关爱和监管的幼儿的成长教育在诸如心理健康、智力发展、民族文化传承等方面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探讨母亲角色缺失的影响,有利于引起对这类问题的关注,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与发展。

关键词:跨境民族;母亲角色缺失;幼儿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050-02

在成长最关键的幼儿时期,母亲角色的缺失对一个人的教育及未来发展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孩子的个性形成、身心健康和成人成才都与母亲息息相关,一个人从母亲身上继承下来的,除血缘关系外,还有长大成人后继续起作用的价值观、行为风格、感情生活和人际关系等[1]。

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

(一)性别角色方面的影响

母亲角色缺失不利于儿童形成规范的角色行为。在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模式的要求。大多数社会认为女性应该承担表达性角色,即女性应该是亲切的,善于照料他人的、合作的,能敏感察觉他人要求的[2];因此,在儿童性别化的过程中,母亲对于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起着关键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父亲所不能替代的。女孩通过对母亲的性别角色认同和模仿可以发展出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男孩也能在与母亲的相处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关爱,并且从母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母亲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使儿童能够获得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并以满足儿童安慰、养育和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儿童内部情感的发展与母亲特质有关。而跨境民族的母亲角色缺失对母亲撇下的幼儿来说,在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时期被无情地剥夺了参照母亲角色的权利,这对他们形成正确的角色认同造成极大的障碍。

(二)母子情感方面的影响

全文阅读

论祭祖传统对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摘 要:祭祖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信仰行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因子。祭祖具有巨大的教化、凝聚和传播功能,是团结家族和民族的重要纽带,是维护宗亲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服务。

关键词:祭祖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11)04006304

祭祖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十分盛行的信仰活动,是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种祭祖活动此起彼伏,呈现出一片“祭祖热”。不可否认,祭祖有其迷信消极的一面,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它进行客观地审视,我们不难发现它同样具有独特的积极功能,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一、祭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信仰传统之一

祭祖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对祖先表达崇拜和敬意的仪式,是由祖先崇拜发展而来的。千百年来,祭祖已内化为华夏子孙的一种心理需求和感情寄托,国人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祭祖信仰传统。《礼记•郊特性》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传统的中国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又受之父母,以至先祖。因为祖先是曾经存在的实体并与自己有着血亲关系,所以祖先相对于其他信仰对象而言,在人们心里更加可信可靠,祖先在中华系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祭祖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涵盖面广、普及性强、信仰程度高的独特习俗。中国人的祭祖观念和祭祖行为几乎无处不在,有季祭、节祭、生辰祭、忌日祭等,家族中的大事、喜事、丧事、授官、冠礼、婚礼也都要祭祖。具体的祭祖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丧葬祭、墓地祭、祠堂祭、牌位祭等等。朱熹《家礼》中讲到:“君子好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是说一个家庭在建造房屋时必须要先建祠堂,便于祭祖。

随着时代的变迁,祭祖已不单在某一家族宗亲中举行,祭拜的对象也由与祭祀者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先祖,扩展至同一民族非血缘关系的先祖,即实现“共祖”现象。“共祖”现象在中华民族的祭祖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炎帝祭、轩辕黄帝祭、伏羲祭、女娲祭、祭等大型全民祭祖活动就是中华儿女“共祖”现象的产物。分析来看,这些民族性的大型祭祖活动主要包括对民族人文始祖的崇拜、对民族精神的追寻和对民族发祥地的参拜等内容。每年都有数不清的海内外华裔宗亲回到祖地参加这些祭祖活动,慰藉敬祖怀乡的情感需求。

二、祭祖承载的民族精神是构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因子

全文阅读

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的人文关怀――母亲的选择

[摘要]《外婆的日用家当》是艾丽思•沃克尔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是通过母女三人对待两床百衲被的不同态度展开的。百衲被在黑人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的是黑人妇女的创造力,代表的是黑人民族的文化遗产。大女儿勇敢自信,聪慧机敏,盲目寻根却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小女儿自卑怯弱没有多少文化,却深深领会到民族文化的灵魂。在这场百衲被归属问题引发的冲突中,究竟谁能获胜,母亲的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母亲对待两位女儿的不同态度并最终选择出文化遗产的理想继承人,揭示了黑人民族应该如何保护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道路。文化遗产应该从本质上完整得保存下来。

[关键词]母亲 选择 文化遗产

艾丽思•沃克尔是当代美国妇女文学和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紫色》为她赢得了美国图书界三项大奖――普利策文学图书奖、国家优秀图书奖和全国图书评论奖。艾丽思•沃克尔多描写黑人妇女的命运,并歌颂她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其作品始终充满着对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人文关怀。《外婆的日用家当》是艾丽思•沃克尔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是通过母女三人对待两床百衲被的不同态度展开的。这两床百衲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们是两床可以供人使用,给人温暖的被子,更重要的是它们代表着黑人的文化遗产。母女三人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不同观念无疑会引起一场小小的家庭风波。大女儿勇敢自信,聪慧机敏,小女儿自卑怯弱却宽容。在这场百衲被归属问题引发的冲突中,究竟谁能获胜?母亲的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作为黑人民众代表的母亲,其选择揭示了黑人民族应该如何保护本民族的文化遗产。

一、母亲对大女儿的态度

在母亲心中大女儿迪伊是她的骄傲。迪伊拥有姣好的面容,优美的身姿。她伶牙俐齿,勇敢自信。有这样一个女儿,作为母亲当然高兴。母亲很爱她。在故事开篇,母亲就讲道:“我就在这院子里等候她的到来。我和麦姬昨天下午已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地面上还留着清晰的扫帚扫出的波浪形痕迹。”母亲期待着大女儿的到来,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唯恐家里的脏乱会给迪伊带来一丝不悦。母亲对她的重视可见一斑。

对于迪伊的勇敢自信与敢于融入外部世界的性格,母亲是赞赏的。“她对任何人都不畏惧。犹豫不决可不是她的本性。”

母亲虽然深爱着大女儿,但母女两人的矛盾确不可避免。大女儿受过高等教育,对事物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解,她已习惯了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俯视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她对我们灌输一大堆编造出来的事物以及我们不需要掌握的知识。她严肃地强迫我们听她读书,把我们两人看成傻瓜一样,刚有点似懂非懂的时候又把我们挥之而去。”

多年白人文化的熏陶造就了迪伊的优越感,使她在和家庭其他成员的交往中总是带着骄傲和鄙视。但是对于大女儿的种种不是,母亲总是抱以宽容和理解。

全文阅读

藏族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初探

[摘要]一种语言的亲属称谓系统的构成特点反映着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体现着文化和语言的关系。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本文试图通过对道孚藏族血缘亲属称谓系统本身及其使用特点的综合分析,探讨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亲属关系和婚姻家庭制度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6—0059—05

亲属称谓(Kinship terms)是具有血统和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 “它的社会内涵十分复杂,通常是与婚姻、家庭、地位、权利、义务等内容联系在一起的”[1]。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承担的义务和应有的行为态度。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开创亲属制度研究先河以来,亲属称谓制度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亲属称谓与亲属关系相比,在变化中呈现滞后性,某一社会的亲属关系已经变化了,而反映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往往没有随之改变,那么,通过在新的亲属关系中尚存较古的亲属称谓,可以解决现实亲属关系与亲属制度相矛盾的问题,构筑古老的婚姻和家庭形态。本文即以甘孜道孚语言区的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为例,对藏族族群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作一初步探讨。

一、道孚藏族的亲属称谓系统

众所周知,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亲属称谓系统。在这些不同民族的亲属称谓系统中,除了大都具有相同和相似的称谓词外,还存在着个别各具特色的独特的地域性称谓词汇。这些独特的地域性词汇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应地反映出了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渐变性特点,以及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上的不平衡状态。道孚藏族作为甘孜藏区的古老族群之一, 在保存藏族传统的亲属称谓系统词汇,如父母、叔伯、舅舅等通用亲属称谓词汇外,还保存着部分古老的道孚语亲属称谓词汇,这些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是道孚藏族社会对亲属称谓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由于道孚地处甘孜横断山区,交通险阻、来往不便等原因, 造成了道孚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道孚语言孤岛”现象的产生,这也就直接决定了道孚藏族称谓系统中部分的出现和保留了某些地域性固有称谓词汇,因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在康巴藏族中别具风格。为了描述的方便,本文以“我”为基准, 将道孚藏族血缘亲属词按直系和旁系划分,直系血亲指的是与亲属关系人“我”(Ego)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亲,“我”的子女和兄弟姊妹。而旁系血亲指的是与亲属联系人“我”(Ego)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关系,在血缘上同出于一个祖先的亲属。如,父母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儿女,亲属联系人“我”(Ego)的兄弟姐妹的儿女等来分析。具体分析见下表:

(一)直系血亲称谓

(二)旁系血亲称谓

全文阅读

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

编者引语

最近,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面对“你知道你爷爷或奶奶的姓名吗”这个问题时,有42.1%的调查参与者选择了“不知道”。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每年春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想方设法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这样的情形令世界对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感叹不已。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血浓于水……由这些带有浓郁家族精神构成的家族观念,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增强宗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抵御困难、创造成就方面,也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家族文化核心的家族观念是 “失落”还是“回归”,提倡家族观念是“落伍”还是“进步”,由此引发的争论尤其引人关注。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力量当然是国家,是政府,但在国家和政府的主导力量发挥的同时,社会的力量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家族文化功能的实现

家族观念在中国源远流长,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随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实现,作为封建制度文化构成的家族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作为封建意识形态构成的家族观念也已消失。但是,作为特殊的社会心理、作为中国人伦理亲情重要载体的家族文化,迄今不仅仍然存在,而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延伸而进一步凸显,并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家族文化在不同时代都不会衰弱

家族文化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家族观念为核心。就内容而言,在中国文化的诸多构成中,与地缘文化(以及物缘文化、神缘文化)之类的亚文化相较而言,以亲缘关系为核心的家族文化,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巨大。亲缘关系,一般表现为宗族关系、亲戚关系,包括血亲、姻亲关系,以及泛化的干亲关系,主要是血亲和姻亲关系。亲缘关系中,又以血亲关系为重,但在当代社会中,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随着人们拓展资源和社会关系需要的增长,姻亲关系在家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在亲缘关系中,血亲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方面。血亲关系所蕴含的伦理亲情,血亲关系的天然性,无疑可以超越时代性和阶层性,超越世俗社会的功利性而长期存在,并在不同时代都顽强地用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方式彰显出来。

随着改革开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随着现代化进程中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空前剧烈的变化,人们对心灵安顿和精神休息的渴望,以及生活、工作和交往的需求的增加,家族观念在种种因素的驱动下进一步复兴。家族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不期然地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重要途径,成为承续并光大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根本力量当然是国家,是政府,但在国家和政府的主导力量发挥的同时,社会的力量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家族文化功能的实现。显而易见的是,抵御自然灾害,扶贫济困,就业就学,购房置业,往往离不开家族力量的发挥,离不开家族文化的支撑。

全文阅读

民族音乐中的艺术价值分析

【摘要】民族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本身不仅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很好地表达思想情感,时而低沉缓慢、时而慷慨激昂的民族音乐,可以将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国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元素。

【关键词】民族音乐;艺术价值;情感元素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81-01

一、中国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民间音乐不断发展传承,流传至今的许多民族民间音乐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美也表现在许多方面,有些少数民族音乐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优美、壮美之感;有些少数民族音乐蕴含着一种悲剧美、喜剧美等。静心听一曲蒙古族歌曲,亦如站在苍茫草原上,感受着美丽大自然的壮美,如倾听“呼麦”,有一种亲临高山之感。我国疆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由于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都会产生出不同的民族音乐,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正是因为文化氛围不一样,音乐审美的内涵才更加丰富。二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各民族文化不同,其民族音乐也可以反映不同的民族文化,以现存的少数民族音乐为基础,不仅可以追溯考证其民族音乐历史,还可以追溯考证其民族发展史,民族音乐的考证价值是其他史料无可替代的。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这一时期流行的音乐具有各民族文化特色,如高昌乐、西凉乐、鲜卑乐、龟兹乐等,都有着明显的民族融合的痕迹,中华文明史上的优秀作品《救勒歌》,更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民歌。隋唐时期,封建社会音乐文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宫廷音乐中有很多少数民族音乐。因此,通过对某民族音乐的研究,可以了解更多民族间分化、融合的历史,研究少数民族音乐音乐史,可以进一步明确民族的族源关系,可以说,民族音乐可以作为历史考察的另一面镜子。三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许多少数民族的原始歌谣,反映了一定的哲学思想,各民族的先民们通过歌谣表达情感,表达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寄托自己的愿望。元代蒙古族的宴歌《茫茫大海》,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表达哲学思想的歌谣,这首歌不仅劝诫人们要遵循宇宙变化规律,还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要“齐心团结紧密合作”,如果“听信谗言和相互猜忌”,最终必然会走向灭亡,从哲学的角度表达了辨证和唯物主义宇宙观。

二、中国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元素

(一)民歌音乐中的爱国之情与思乡之情

中国民族音乐不仅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作为古老的世界文明古国,许多民族音乐都饱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抒发人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故乡土地的眷顾和留念之情,如:《歌唱祖国》《多情的土地》《义勇军进行曲》等。尤其是上个世纪,涌现出了许多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民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在民族危亡时刻涌现出来的民族歌曲,充满激昂的旋律,震撼的音乐效果,饱含着丰富的感彩。新祖国成立后,民族歌曲获得了蓬勃发展,涌现出许多歌颂祖国新环境、新气象的歌曲,如《歌唱祖国》等,解放后,将人们当家做主的喜悦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对于故乡的情感,中国人有着特别的理解,在人们的心中,故乡永远是美好的,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给我们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即使在外漂泊,游子的内心也深深眷恋着故乡。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情感,许多人都喜欢通过歌曲来倾诉衷肠,如《孔雀东南飞》《嘎达梅林》《谁不说俺家乡好》《歌唱美丽的家乡》等,在展现故乡情方面,民族歌曲可以展现出独特的功效,在华夏这片领土中,“乡情”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思乡之情,恋乡之情,体现这一情感的歌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恬静之美。

全文阅读

隆安县壮族冥婚探究

【摘 要】本文以广西隆安县百朝社区为研究个案,以地方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当地冥婚习俗由浅层到深入进行了分析。冥婚不是壮族所特有,但隆安县百朝社区壮族的冥婚有其特殊性,表现在冥婚是一种传统婚俗与壮族特有的“二次葬”丧葬风俗相结合的形式,蕴含着壮民族的文化特质,且其构成的非血缘亲属关系显现出家庭伦理与传统孝道的结合,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存境况。

【关键词】隆安壮族;冥婚仪式;文化特质;非血缘亲属关系;生存境遇

【作 者】廖勇鹰,北方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银川,750018

【中图分类号】K89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454X(2016)04 - 0111- 008

一、关于冥婚

冥婚,即有死者参与的婚姻,它将死前未婚男女结成婚姻并合葬。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周代之前,《周札・地宫・媒氏》记载“禁迁葬者与嫁殇者” [1 ]431。可见其在周代已开始流传,学术界也以此为冥婚起源的考据。秦汉时期对冥婚的记载很少,这与汉朝推崇周礼、儒家文化密切相关。因为冥婚与之相冲突。三国时期,曹操儿子曹冲13岁夭折,出于对儿子的喜爱,曹操便将已死的甄氏小姐与曹冲合葬。[2 ]86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关于冥婚的故事,《汉谈生》《驸马都尉》就是干宝通过冥婚展现的爱情故事。到了唐代,冥婚出现了一个高峰期。姚平于2003年在《学术月刊》发表的《论唐代的冥婚及其形成的原因》一文中提到:唐代有多例官员大臣、平民百姓参与冥婚,并且在当时他们认为冥婚是正常婚姻的一种,这导致冥婚在当时较为普遍。宋朝以后,冥婚有一定的衰落,但这一现象一直存在。目前关于冥婚的研究,主要从冥婚的形成原因、各个历史阶段的冥婚、各地方的冥婚及与冥婚相关的文学作品展开。比如,吴志凌2012年在《中国文学研究》发表了《中国现当代冥婚题材小说论》,从冥婚文学创作、小说题材来进行论述;洪树华于2010年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宋前文言小说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黄景春于2013年在《民间文化论坛》发表了《我国冥婚习俗的宗教学分析――兼谈当代冥婚造成社会问题的解决路径》,两者分析了冥婚产生的原因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尤晓娟于2013年在《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一份清代冥婚文书的用典研究》,讲述了典故与冥婚间的联系。对于各地区,冥婚特点与名称各有不同,如:河北定县有“结阴亲”之俗,河北沧县有“娶干骨”之俗,浙江定海县有“阴配”之俗,广东翁源县有“讨鬼妻”之俗,广西隆安县有“鬼婚”之俗。李全平于2009年2月在《民俗研究》发表了《山西雁北地区当代冥婚现象研究》;李南海于2014年在《闽南文化研究》中发表《漳州传统社会的冥婚研究》;汪毅夫于2007年3月在《台湾研究集刊》发表了《闽台冥婚旧俗之研究》。这几篇论文分别分析了山西、福建、台湾地区的冥婚现象。

本文针对隆安壮族地区特有的冥婚文化进行分析。壮族的冥婚是历史久远的习俗,例如刘锡蕃《岭表纪蛮》中说道:“隆山(今广西马山县)土俗,子死后,若家不安,即择一年龄相当之女尸,与之合葬。谓子得偶,不再为祟与家庭。斯时,亲朋毕贺。男女两家,亦各以婚谊关系,联为戚好。如此者,谓之‘冥婚’”。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认为:“死人是不愿意伤害宗教家庭的成员的,特别是孩子们,但是他想要给自己找个伴侣。”[3 ]304因此,冥婚习俗是有可能存在的。

二、冥婚仪式的主要程序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