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国家和各地方有关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出口企业参加海外展览,利用参展扩大对外交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展览,都能看到大批中国企业的身影,在众多世界知名的展会上,中国都是海外参展商的第一大展团。大量中国企业远赴海外参展,组织与服务必不可少,传统国有组展机构难以满足快速增长和越来越多样的出展需求,2000年前后,一大批民营出展企业应运而生,参与到中国企业赴海外参展的组织与服务中来,为中国的外贸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国营、中外合资、民营三大主体的展览公司格局。
为了解民营出展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推动出展行业的良性发展,本报告通过对民营出展企业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力图客观而真实地反映2012年民营出展企业的发展情况,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继而有序经营,发展壮大。
关于样本构成的说明
本报告中,民营出展企业特指除国有、集体直接或间接投资的,以个体、私营企业、自然人和私营企业控股或由其运营形式的专门做出境展览组织工作的企业。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会谈和上门面访的形式展开。对注册地在北京的规模以上的民营出展企业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样本包括北京东方鹿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益达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北京领汇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北京恒立伟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共涉及195个出展项目。北京以外,选取了上海、宁波、厦门的规模以上企业5家,包括:上海逸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环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上海杜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厦门盈拓商务有限公司和宁波市弘德展览贸易有限公司。
关于调查结果的说明
本次调查由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社完成,调查主要是对所在地为北京的民营出展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说明,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客观性,但能否代表整个民营出展企业的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和跟踪研究。
民营出展企业整体情况
摘要: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探索以及国家越来越重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农村民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其经济特点和特殊的增长模式,农村民营中小企业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从一开始就导致市场、技术和内部财务管理观念的松懈,使一些农村民营中小企业成为经济上的巨人和财务管理上的矮人,这种鲜明的对比客观上阻碍了农村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农村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将促进民营企业更好、更快、更强地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民营企业;国民经济;优化途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视,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大,同时乡村以其丰厚的人文和地理条件等吸引力民营企业在乡村的建立与入驻,进一步实现了民营企业与乡村发展的和谐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中就要求了产业兴旺,乡村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其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促进资金资源等向乡村中投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可以以乡村民营企业为中心,促进乡村产业链的发展,最终实现乡村美好发展。
1文献回顾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农村发展就有了许多的研究与认识,对于民营企业如何助推农村发展,更是有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周琳[1]认为民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巨大,不仅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还促进了农民农村的全面发展,民营企业以其自身优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焦伟红等[2-3]认为政府要注重激励,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建立长效的帮建机制。王宏晴[4]认为农村民营企业中劳资难题比较突出,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改善劳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赵佳涛[5]认为农村民营企业管理者主要可以运用年薪制来保障激励企业员工,运用多种方法来保证模式运行。申浩[6]认为可以通过习水县“1+N”模式、特驱集团“141”精准扶贫模式、金沙县“富民贷”模式等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叶万全等[7]认为企业在农村互联网平台中进行金融服务对于农村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要运用好互联网融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运行过程当中,存进企业全面发展。李含琳等[8]认为在大部分农村贫困地区,农村资源开发、产业选择和产品销售往往成为政府行政工作的一部分,政府要加大重视,引导进行协调。陈伯军[9]认为影响民营企业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是非财务信息,而企业的财务信息由于各种原因作用并不是很显著。因此有必要建立齐抓共管、多方共赢的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缓释、鉴别机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邵姝静[10]认为民营企业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并以其自身优势实现乡村振兴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李怡燃[11]认为民营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农村产业扶贫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助推国家精准脱贫的战略工作的实施。
2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民营企业在近些年以来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一些龙头性民营企业企业规模也在逐年增长,以下是一些有关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现状(图1~2)。从图1~2可以看出民营企业从2011年开始就呈现一个逐年不断发展的趋势,大型500强民营企业门槛不断提高说明了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说明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2017年是民营企业作为蓬勃发展的一年,500强民营企业的门槛与收入总额都呈最大比例提升,因此必须要加大对于民营企业的重视。农村民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的基层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整体发展对于农村民营企业发展同时也至关重要。
3农村民营企业发展问题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思路
论文内容摘要: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未来发展我国民营企业,企业、政府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及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
从我国民营企业个体发展看,民营企业是从家庭企业起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的试验,到90年代后期公司制越来越多成为上规模民营企业选择的组织形式,并逐步取代股份合作制而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形式。从国家整体看,23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私营和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拾遗补缺”“有益补充”“鼓励支持”“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发展过程。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问题
虽然民营企业创业者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障碍获得了初创期的发展,但多数民营企业具有一些先天的弱点,主要表现在:不少企业初始积累不足,起步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投资,难有后劲;有些投资者缺乏创业经验,盲目性较大,成功率较低;有些民营企业追求目标短期化,采取不正常竞争手段,不惜以造假、损害环境获取近期利益;有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有缺陷,企业制度不规范,留下不少后遗症;有些民营企业缺乏管理基础,在短时期快速膨胀和发展后就走向衰退;不少民营企业家素质有待提高等。
民营企业经营思路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近几年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逐步显现出来。本文介绍了民营企业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问题 对策
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民营企业从业的员工大概有1.5亿人,为城乡提供了70%的新增就业。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中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落后。首先,民营企业的管理大部分是家族制形式,部分家族人员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使得企业不能按制度运作也就在所难免。其次,民营企业依靠个人经验管理企业,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方法已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第三,民营企业管理人才缺乏,高新技术水平的人才很难落户民营企业,使得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2.融资困难。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只能获得银行30%的贷款支持,所以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难。民营企业难以涉足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同时,适合中小企业要求的其他直接融资方式,如投资基金、场外交易市场等尚未建立或发育严重不良,导致直接融资举步维艰。二是间接融资难。民营中小企业向银行的贷款需求往往难以满足,这与我国民营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我国金融机构融资机制和社会宏观经济环境有着紧密的。
3.产业结构问题。从行业分布来看,民营企业真正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主要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竞争性强、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主要以纺织、服装鞋帽和机械设备、电子等传统制造业以及商业、房地产、建筑等传统服务业较多,重工业、装备制造业、新型服务业等行业,民营企业较少。由于产业结构趋同,形成同类企业对原料、资源、市场的过度竞争,使利润率下降。
21世纪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然而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民营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扑面而来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的发展更是迎来了前所谓有的发展良机,但与此同时,面对国内国外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给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人才问题,民营企业更是遇到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引进人才乏力,另一方面企业人才流失严重,致使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一个以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新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成为民营企业决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重视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据调查,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6.5-7岁,而民营企业的寿命只有2.9岁。北京中关村的5000家民营企业中,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不复存在,生存时间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而列居全球500强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在40岁到50岁之间。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等方面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可是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无法做好、做大、做强,过早夭折。究其原因在于主要是管理滞后,不能适应新世纪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
企业之间的竞争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千帆竞争。百舸争流,谁拥有一流的人力资源,谁就能笑傲商场。当代企业管理是以人力为中心的管理,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这就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尤其作为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不仅长期历史沉淀及国家政策原因,从人员招聘途径、录用及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与生俱来的劣势,而且有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裙带之风,绩效评价不公平等方面造成的瓶颈,使得民营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源缺口,无法做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也导致民营企业的过早夭折。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必须认识到人才是企业中惟一不断增值的资源,顺应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漠,观念落后,
很多民营企业沿袭家族式管理,所有权和经营权均为企业主个人,企业职能部门划分不明确,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完整甚至不存在,有的企业设立了独立的的人力资源部分,往往分工粗,人手少。很多人力资源问题靠人情来解决,而不是运用有关的制度。有的甚至就没有明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或者总经理一个人说了算,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尽管有些民营企业家已经认识到在竞争环境下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也纷纷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但是由于意识和实际操作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人力资源规划与发展战略不一致。
2、人才引进与选拔机制不合理
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短缺,资金融通“梗塞”已成为制约其发展壮大的最重要因素。从总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是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的渴望增加,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停滞不前。因此,分析制约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探讨发展对策,对于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毕节地区民营经济情况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毕节地区大力实施“六个计划”,有力推动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区民营经济生产总值从90.6亿元增加到237亿元,年均增幅24.3%,2010年提供财政收入37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29%,年均增长32.6%。2010年全区民营经济占GDP的38.9%比重高于全省相同比例的3.9个百分点。然而,与沿海发达地区和省内发展较快地区相比,毕节地区民营经济仍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发展速度不快、经济贡献率偏低、市场竞争不强等问题。一是主体少、规模小。2010年底,全区注册民营企业总数仅为7672户,注册资金214.7亿元,所注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仅为75163户和4642户,尚无一家民营集团公司和上市企业。二是结构不合理、贡献率低。全区个体私营商业、餐饮等行业占比较大,而工业、农业比重极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占全区民营企业总数的7.49%,科技型、上档次的大型民营企业几乎为零。2010年股份制、私营企业实现税收8.33亿元,仅占全区税收总额的25.64%。三是融资渠道单一、间接融资少。融资渠道比较狭窄,银行授信仍是其最主要的融资方式,2011年9月末,全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仅为27.24亿元,占全区各项贷款余额的7.9%,获得贷款的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2.34%。2011年,毕节地委行署就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按照贵州省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三年倍增、五年跨越”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32%以上,新增就业3.4万人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50%以上。金融业如何抓住机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依靠民营经济带动全区经济增长,以此推动银行业自身的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项课题。
二、民营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矛盾性问题
(一)内部原因制约了金融支持力度从毕节地区民营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起点低,规模小,实力不强,自身素质不高,短期化经营行为较为凸出。
1.绝大多数民营企业自身条件不足,以粗加工、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劳动密集型行业多,生产经营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民营企业几乎是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缺乏现代公司企业经营意识,经营发展机制弱化,高、精、尖的企业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为零,特别是乡镇民营企业发展大部分限于代加工和传统产业,易受市场、政策等因素影响。
2.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财务制度不全。多数企业未建立帐簿、报表,不从事经营成本核算、效益分析,没有形成规范的、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甚至部分民营企业为故意“逃避税”,使用“两本账”,财务报告随意性大、真实性差、运作透明度不高。
3.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对银行融资方式缺乏了解,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有的用流动资金贷款来扩大固定资产规模,造成不能按期偿还贷款,短期贷款长期占用的做法影响了银行对企业进一步支持的积极性。
摘要:国内外事实表明,大部分的发明专利、新产品及自主知识产权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当前,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着意识动力不足、融资困难、政策扶持不足、管理混乱、人才缺乏等问题。要把自主创新的“国家意志”变为民营企业的“企业行为”,需要从企业制度、融资平台、政策扶持、创新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融资;政策法规;人才
一、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
1.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不足。民营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创新的投入产出特点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创新需要大量投入,而投入又不能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必然影响企业的即期利润。而且创新一旦失败,就会蒙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致使民营企业创新积极性不高。其次,企业的既定生存发展模式选择也制约了创新内在动力的形成。民营企业大多为基于灵活经营机制生存的中小企业,这就决定了其创新能力的局限性。再次,市场不完善使自主创新存在较高机会成本,弱化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一些民营企业靠技术自主创新能取得一定的资产规模,但另一些在技术上与他们根本不能相比的企业,通过经营房地产等,产值规模能远远超过他们,企业盈利也较好[1]。这样,由于靠机会、靠公关、靠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可以获得较高利润,使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
2.自主创新中的融资困难。首先,许多银行不愿贷款给那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那些最需要资金、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技术创新项目往往因为风险较高得不到贷款。因此,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缺乏资质和抵押物,很难通过银行来间接融资,未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其次,民营企业在证券市场上也同样面临困境。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公司上市有严格的资格审查,获准上市的民营企业数量较少,而创业板市场也刚启动不久。因此,民营企业上市数量很少,通过股市融资相当困难。最后,缺乏风险投资机制使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后劲严重不足。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迅速且转化率高,其中风险投资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风险投资实行专家管理、风险分散的运作机制,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经营管理上的支持。而我国的风险投资机构由于数量少、规模小、缺乏畅通的退出渠道,加上风险投资行为的短期化,使得投资的效率大大降低。
3.缺乏鼓励性政策、法规和机制。首先,政府扶持力度仍显不足。民营企业研发和产业化的综合力量比较弱,部分企业虽然完成了一定量的资金积累和规模扩张,但总体来看实力仍然相对较弱,缺少研发资金和市场开发的经验。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扶持力度仍不够,许多政策无法落到实处,造成许多民营企业无法开展正常的研发工作。即使在技术开发上已经取得成功,也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其次,我国民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无论是在保护范围,还是在保护力度上都还比较薄弱。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知识产权流失严重、管理弱化,知识产权的纠纷也较多。创新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很快就被其他企业模仿,享受高额利润的时间极短。造成民营企业往往只注重对短期收益的追求,多数民营企业依靠引进或购买专利来进行创业,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不多。最后,研发和产业化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机制。由于缺少相应的科技成果中介机构和评估机构,民营企业无法得到本行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信息,同时对科技成果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经济分析也难以确定,所以不敢冒险购买。
4.管理混乱不适应自主创新的需要。民营企业的管理对技术创新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将技术创新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科学地协调组织起来,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技术创新项目的预期目标。而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缺少健全的管理机构、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适用的管理人才。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产权不清。我国的民营企业存在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与个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经济形式。随着二次创业的来临,企业的资产增长、规模扩大,产权不清的问题便暴露出来,如管理粗放、投资混乱、争夺控制权等。二是家族式企业。家族式企业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当今社会大量存在,其管理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有其优点。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问题不大,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进入二次创业阶段,由于这种管理方式缺乏竞争机制,容易任人唯亲和在决策上个人说了算,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
5.自主创新缺少相应的人才。一方面,自主创新缺少技术人才,原始性的技术创新无法开展,大多数民营企业不得不借助于外来技术,通过技术转移等方式获得技术成果。但即便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由于缺乏基本的技术人才,使得他们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甚至在政府部门或有关组织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一些民营企业仍然因为缺少能理解和接受这些技术支持的人力资源而未能有效利用。民营企业不仅技术人员数量少,而且每个技术人员往往又不得不从事多方面的工作,使得他们在技术的深度方面难以与大企业的同类人员相匹敌。另一方面,也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一些民营企业已有相当的经营规模,但由于缺少高素质的企业家,凭经验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凭主观意志和愿望制定管理决策,凭个人威信或家族观念从事日常管理,企业难以发展壮大;一些企业忽视市场营销,致使技术创新与市场相脱节,高科技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一些企业热衷于广告宣传制造“轰动效应”,将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市场定位视为可有可无,忽视渠道网络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计划的制定实施等工作。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突破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并且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会进一步促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造成利润率下降,加之我国多数民营企业并不具备较强风险抵御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营企业必然面临经营困境,难以得到发展。民营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顺应时展,积极改变经营策略,引进人才、丰富融资渠道、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下面通过几点分析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突破措施:
1.突破传统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经营依然停留在老模式、老思路当中,并没有随着时代变化寻求创新和突破。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高度普及。现如今许多领域已融入了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颠覆了传统销售方式。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下售前服务不再受时间、空间、地域限制,可通网络完成售前沟通,大大降低了售前服务成本。售中可通过在线订购及支付或转账来完成,有效缩短了服务流程,节省了企业人力物力省去了繁琐的交易程序,提升了经济利润。售后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提供服务,电子商务背景下售后服务效率更快、反馈效果更好。电子商务的应用不仅简化了销售流程和环境,更提高了销售效率和效益,促进了企业持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应积极对电子商务极进行应用,突破传统经营模式。
2.引进专业人才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优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离开人才企业发展很难得到实现。民营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专业人才。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往往一些专业人才自身携带大量知识技能,这些知识企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要学会留住人才,人才流失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十分致命,不仅影响着企业正常运行,更可能导致企业商业机密的泄漏。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保驾护航,民营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必须提高对人才问题的重视。
3.构建优秀营销团队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积极,营销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营销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企业利润。一个强大的营销团队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能够为企业抢占市场。因此,构建一个优秀营销团队对于企业来说有着必要性,可以说营销团队的构建关系着企业兴衰。民营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发挥出企业自身优势。就要构建一支忠诚度高、协作能力强、勇于开拓、吃苦耐劳的优秀营销团队。销售队伍构建关系着产品销售以及日后客户的维系,优秀的营销团队足以改变企业命运。构建营销团队是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案例调研
Y农药公司位于江苏省北部某市,是一个由原国有性质改制的民营中型企业,资产总额达2亿元,具备年产万吨农药、2万吨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以下是2008年10月对该公司薪酬的调查材料结果。
1、薪酬总体水平调查。我们对Y农药公司管理层(岗位员工包括中高层领导共117人)的薪酬水平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如下比例关系,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6∶23∶49∶22。工资水平过低是大多数员工的一致看法(注:2007年上半年该市的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1,520元)。
2、薪酬设计公平性调查。对于现行薪酬体制的公平性,调查结果显示,比较公平∶一般∶不公平∶很不公平=5∶36∶50∶9。这与实际调查的数据相吻合,一般员工每月800元左右的收入与高层领导十几万年薪差距正说明了这一问题,并且这一工资标准已经持续多年没有变动。
3、福利制度调查。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Y公司的福利状况是:管理岗位职工,每月每人发1~2块香皂和每年的中秋、春节每人200元现金福利;工人岗位只是在管理岗位员工的基础上外加一年两套工作服,其他福利几乎为零。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3∶46∶25∶26。
4、奖金分配制度调查。Y公司目前管理岗位员工奖金制度实行的是单一的“反向激励”,公司采取职工自评与领导他评的方式,在满分为10分的条件下享受全额工资,否则,从工资中扣除相应的处罚金,也就是说,一般员工每月可以拿到工资收入全额就是最高的奖励。
二、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民营企业吸引、激励、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薪酬与企业战略紧密相关,成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强有力的工具。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薪酬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管理者所关注。
1、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截至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00,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800,而其中民营企业占了85%的份额。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了5000,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在1985}2002年间,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高出国有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从1985年的84%上升到2002年的生8.5%。此外,民营企业还在增加税收、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应用新技术、促进区域经济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民营企业每年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税收收人的12%以上,2002年民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为14.80a,全社会的税收增长率为12.10o。在吸纳劳动力和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民营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1999年民营企业从业人数多达8300万,2002年全社会就业总数7.374亿人,民营经济吸纳就业量3.09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42%,从而极大地帮助了国企下岗职工,支持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民营企业的数量已大大超过国有企业,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民营企业的参与,它们对国有企业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从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己在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首先繁荣了当地经济.而且为中西部地区树立了榜样。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民营企业在应用新技术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逐渐崭露头角,涌现了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最近,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传出消息说,近几年,中国民营企业总投资仍呈持续增长态势,而且投资方式和投资范围也有了很大变化。有专家顶测说,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的最初5年里,民营企业将是最活跃、最受益的部分之一。他们的这种预测当然不无道理.因为我们已看到,经历了“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正在走向繁荣。
2、我国民营企业难长大的成因分析
(1)资金缺乏,融资难
融资难。这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因为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小作坊,因此相对来说,资金并不是企业发展的障碍。但随着原始积累的完成,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时,资金问题便是很突出的了。企业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满足规模迅速扩大的资金需求。由于中小企业的“自然融资屏障”和“融资缺口”,再加上我国有关政策的限制,及对民营企业的一些偏见,使得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取抵押贷款的能力有限,又无法达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要求,从而也难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约38%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难。由于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导致扩大生产难,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升级困难,最终竞争力下降,企业发展受阻。因此融资难是目前民营企业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2)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短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民营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业人数只约占17.86%,民营企业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3。我国民营企业起步多是小集体,小作坊型的,以加工为主,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要求不高。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缺陷日益显现。根据中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约70%的民营企业面临人才短缺。由于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它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3)创新能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