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研究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记得大学本科时,有一次在我校的“人文讲坛”专栏里看到这样一句很幽默而且很形象的话,用来描述讲坛诸位人物争相发表言论的场面,乃言“大犬吠声,小犬吠影”。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也不知道当时写这句话的人是贬义还是褒义,但是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我觉得这句话不应该理解成是带有恶意的。它很生动地表现了会场上各不相让、畅所欲言的活泼场面。相比较而言,这次的民俗研讨会因与会人数有限等因素,场面谈不上壮观,也谈不上非常热闹,但各位专家学者却的确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作为一名甚至还未入门的初学者,连“吠”的资格尚且没有,更何况腹中空空如也。然而,作为我第一次跟随导师所参加的对于我来说级别比较高的学术研讨会,确然有不少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对于会议讨论中所出现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私下作了反复的思考。下面我就把这次研讨会中所讨论到的有关内容和一些个人感受以及想法详细地记录下来,也算没有辜负参加这次研讨会所带给我的荣幸。

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话题是如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大量面临着被破坏甚至被毁灭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的问题。会议一开始,主持者陶立璠先生就针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出现的、大量民俗文化由于没有得到妥善和有效的保护而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毁灭的现象,列举了一大串典型的事例。比如天津老街的改建、赵紫晨故居的拆除、定海古城的毁灭、东岳庙及观音街过街楼的失于保护等等。这些现象伴随着大开发的呼声而凸现于祖国辽阔大地的角角落落。对于专门从事民俗文化研究,从而对民俗文化的每一笔无论多么细小的遗产都视若锱铢的民俗文化工作者来说,这的确让人感到痛心疾首。怎么去抢救,如何去保护?与会的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吕微先生提出了两个保护的途径:一是开发它的实用性,二是把它旧有的实用性转化为审美性。而苑利先生则提出,应主要依靠民俗主体的自觉传承和传统观念的维护作用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他们并且都列举了大量亲自调查的生动事例来对自我主张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不可否认,每一种主张的确有它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这些主张一旦施诸于现实,究竟能产生多大的效果?我们暂且放下这个疑问不提,先来关注一下这次研讨会中所存在的绝对不能够忽略的争议,即有另一部分学者跳出“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的圈子,对所谓的“保护”产生了怀疑。我们所竭力主张的保护究竟给原著民带来了什么?他们是否就因此而感受到了幸福?这是户晓晖先生提出的质疑。

的确,对于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工作的人来说,任何一种民俗遗产,从实物形式到观念形态,都可谓是奇珍。因为我们认为在这种民俗物质中凝聚了一种特定的文化,而这种文化能够反映这个民俗主体的群体结构、社会习俗、精神信仰等深层次的东西。真是敝帚千金。然而对于民俗主体来讲,他们却不一定就这样认为。在他们的心目中,那居住了几代人的破房子,再也不能住下去;那走了无数代的小巷子或羊肠小道已恶劣到极点。他们已对那陈旧的习俗、繁缛的礼仪、落后的观念等所产生的束缚感到窒息。他们要发展,他们要打破这个旧有的世界。他们也渴望和向往城市里宽阔平整的大马路、高大舒适的现代住房、快捷便利的现代交通及通讯设施、丰富奇妙的现代娱乐生活等。一旦他们打开自己的眼界,发现在他们那狭小、孤陋的世界之外还有这么一个奇妙而精彩的世界时,心里难免会产生极度的不平衡。于是,他们就再也不愿意囿于原先那个在他们现在看来如此落后甚至丑陋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很多走出了原先居住地而到外面学习、工作甚至定居的人,正在逐渐摆脱甚至完全摆脱了其原有的观念和习俗特征,而变得与现代城市人无异了。

由此,希冀靠民俗主体的自觉传承和传统观念的维护是不可靠的。当然,在一定时期,他们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的。其前提是他们对外界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还生活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他们的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旦他们活动的范围扩大,视野拓宽,从而被融入现代化生活的大潮中时,利益的驱使会使他们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就拿陶立璠先生所举日本某村的“花祭”来说吧,当这个村子里的人在外面从事各种层次各种行业的工作--有些人的工作性质比较特别,或者性质虽比较一般,但社会地位较低,工作的获得来之不易等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他们不能随便脱离岗位,那么在这个时候,工作、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就显得比参加祭祀活动重要的多,于是,他们就可能不会或不能来参加祭祀活动,如果这样的情形多了,久而久之,这项祭祀活动也就会被忽略,最后甚至被遗忘了。再如苑利先生所举的依靠传统观念中的咒语禁令来保护一片森林的原始性状态而不被破坏。然而,一旦这个群体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人因受了外界的影响,产生商品利益的观念而发生动摇时,他或他们可能会感到惊喜--祖先竟给他们留下了这么一个珍贵的宝藏,等待他们去开发。于是一切所谓的咒语保护禁令也就土崩瓦解了。

正如苑利先生所感叹的那样,大开发就意味着大破坏,哪儿开发就意味着哪儿破坏。但是,又有谁能阻止大开发的浪潮呢?谁又能阻止发展的动力大车甚至包括民俗主体他们自身的发展欲望与要求呢?

人要生存,就无法最终摆脱利益的驱使。我们看到落后民族在他们落后的民俗生活方式中辛勤地劳动着,为了什么呢?不也象我们所有人所追求渴望的那样,希图过得幸福、美好、舒服些吗?他们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固守传统的习俗与礼仪,仅仅是因为他们受到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生产力低下等因素的阻隔,还没有体会到高文化所能带来的另一种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舒坦罢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如苑利先生所说,就给他们一点实惠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好民俗文化就能挣到钱。怎么利用他们手中的这一点资本去挣钱呢?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吕微先生所说的重新开发其内在的实用性,如发展旅游业等。我们不是经常看到改革开放后各种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艺术的再度复兴吗?比如戏曲、泥陶、剪纸艺术,再比如现代商品生产与开发中所谓的祖传配方、秘方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民俗文化实用性的再开发和再利用。这的确是保护民俗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然而,它的适用范围也是很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的民俗群体都能够这么幸运。举个例子,在我的家乡襄阳一带,留有多处民俗文化遗迹,象三国时期留下的刘秀墓、庞统宅、跃马檀溪处和米公祠、鹿门山、鱼梁洲等等,很多都是与一定民俗文化包括传说、故事和习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分布特点是,绝大部分都很偏僻而且很分散。这样的文化遗产是否具有开发旅游的价值呢?我想不太可能。因为不具备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优势。试想一下,有谁愿意花费很大的代价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去那里观光旅游呢?再如,小时侯曾看到乡下不少婴幼儿的脚上都穿着老祖母给做的“虎头鞋”,象征着一种吉祥。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观念改变了,不再需要以这种方式来获取吉祥的含义,甚而认为它丑陋的,或者即使仍然比较喜欢这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但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和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性,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也很少有人会做了。改革开放后,受政府的提倡和商品经济的影响,少部分人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重操旧业。也许是一定时期内传统文化思潮的回归,小孩儿穿“虎头鞋”或收藏了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成了一种“时髦”。于是,那些制作这种——商品的人恰恰就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使得这种传统民俗艺术形式出现了“中兴”。然而,这种“中兴”就如“时髦”一词自身所表达的含义那样,稍瞬即逝。由此可见,开发实用性也仍然不是一个绝对的办法。

全文阅读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摘要】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较少。有的学者从词汇的微观角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翻

>> 翻译与民俗文化 西安旅游民俗文化翻译问题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的特点及实证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民俗文化词翻译方法研究 基于“关联理论”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的实证研究 旅游外宣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汇汉英翻译研究 岭南民俗文化研究――童谣意象 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民俗文化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浅析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 汪曾祺《受戒》中民俗文化语言翻译赏析 关于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几点思考 越南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 民俗文化“失语” 民俗文化 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定位研究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乡村旅游文化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词项汉英翻译微探 中国畲族民俗文化法律保护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述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较少。有的学者从词汇的微观角度剖析了民俗文化翻译的原则和方法;有的则把翻译放在文化大背景下去研究。在寥若晨星的研究中,民俗文化翻译的理论原则只是偶尔提及或者不成体系,这也许是我们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关键词】翻译民俗文化理论原则一、翻译理论概述如何进行有效的民俗文化产品翻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理论进行指导,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国外翻译理论原则中可借鉴的流派比较多,可以说欣欣向荣,风格各异。其中主要可以指导翻译的理论学派有:语言学派、阐释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学派、建构学派和学派等。这些学派从认知语言学的不同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解释。语言学派从语言生成和发展的规律角度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解读;阐释学派主要从语言表达的内容试图解释翻译现象;功能学派主要来源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从语言的功能角度阐释如何进行有效地翻译;文化学派则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挖掘语言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跨文化的角度解释翻译的过程;建构学派则来源于语言学中的建构主义,注重从语言的多方复杂因素解释翻译过程。然而,国内的翻译理论原则大多沿袭国外的成果,只有少数专家和学者试图对其有所发展。在翻译的指导原则上整体遵循着信、达、雅;至于对翻译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对性质不同的材料根据不同的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的研究提及较少。二、国内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国内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方向的研究论文能够查找到,但对于民俗文化翻译指导原则的研究凤毛麟角。查阅中国知网,输入“文化翻译研究”几个字,能够查到的文章只有10篇,其中5篇为期刊,5篇为博、硕士论文。通过检索“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几个字,能够查到的文章只有3篇。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的蒋红红老师认为“民俗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民俗翻译应置于文化翻译研究的大语境之下。民俗的翻译只有明辨其文化身份,才能在翻译中有意识地避免文化移植,保持文化身份的清晰度。由于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民族特性,翻译中应通过语言符号——表层结构,挖掘展现文化内涵——深层结构,并且力求在译文中保留其口语化、非正式的文体特征。” [1] 安徽工大的杨东方从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的角度指出“文化负载词汇翻译应遵循的原则:1)原语词汇意义的再现优于形式的再现;2)选词必须考虑原语词汇所处的语境;3)原语词汇关键的隐含意义,在译文中应转换为非隐含意义。” [2]在翻译方法方面,杨东方认为“用‘移植’、‘文化替换’以及‘交际翻译法’来翻译民俗文化词汇,对于跨文化交流以及语言的融合具有独特之处。”[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姜智慧老师谈到了对浙江民俗文化翻译时应该运用的理论为“归化与异化”;因为“异化”翻译主张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源语的词汇、句式及文化等特点原封不动地引入目的语中,保留源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加强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从而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4] 中南大学的硕士刘连芳提出旅游文化的翻译的指导原则应该是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做动态的选择。所谓“归化”翻译是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在翻译的过程中改造源语的词汇、句式和文化特点,使其符合目的语文化读者的期待,从而使特殊的文化现象能够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和悦纳。合肥工大的硕士杨勇提出在文化翻译中应该适用认知语言学的关联理论。三、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不足与建议所有上述研究,要么集中于对文化大类的翻译理论研究,仅仅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要么提出了对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但是对于应该适用什么样的理论原则,并未提及。蒋红红从实证的角度介绍了民俗翻译的方法,但在理论原则归结方面却并未明确指出,只强调了源语与目的语文化方面的差异性。杨东方从词汇的文化负载角度谈了翻译,整体上是从微观角度入手,在字里行间中能够体会一些民俗文化翻译的指导原则,但太过零散、缺乏系统性。姜智慧谈到了在民俗文化翻译中应该使用的指导原则,但该论文在翻译的实证方面研究较少,给人的印象是拨开了云雾,但还未见到太阳。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与普通翻译不同,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既要翻译出民俗文化的典型特征,又要根据语言认知的一般原理能够让译文读者比较轻松的悦纳。从实用性和有效性方面来看,笔者同意杨勇的观点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关联理论”去指导民俗文化产品的翻译最为合适不过。参考文献[1]蒋红红, 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 国外外语教学 2007(3)[2] [3]杨东方,民俗文化负载词汇翻译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4)[4] 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浙江省民俗文化翻译研究,[J] 中国科技翻译 2010(2)

全文阅读

满族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一、民间美术作品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概述

民间美术作品是各大民族美术传统的关键性因素,是美术形式的创作源泉,民间美术往往都是来自于生活,是对日常生活的丰富美化以及装饰,表达了人类对信仰以及道德的崇尚,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沿袭,最终成为土色土香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民俗文化指的是在民间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生活文化,是某一个地区人民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民间美术作品与民俗文化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民间美术作品往往是在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之上创作的。一般而言,民间美术作品其实也是一种类型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原型。民间美术作品很多造型受到了民俗观念的影响,并根据一些民俗传说、民俗活动等进行相应的内容形式安排。除此之外,民俗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民间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某一种精神的崇拜,人们借助民间美术作品来表达内心的希望,而民间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与形式都是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是民间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往往都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生活规范、礼仪以及思想观念等,民俗文化为民间美术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从本质上来说,民间美术作品也是一种民俗文化,民间美术作品是对民俗文化的充分展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民间美术作品的参与,许多民俗活动也将失去其优美的生命力,可以说民间美术作品对民俗文化的发展、丰富与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民间美术作品实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与记载,民俗文化能够发展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间美术作品的记载与传扬,民间美术作品作为一种“活化石”,保留着诸多古老的风俗习惯,这些古老的风俗习惯通过民间美术作品得到长时间和广泛的流传,比如,远古时代对虎神的崇拜,在当前一些民间美术作品中也能看到大量以老虎为主题的作品,比如泥虎、布老虎等。在苗族服饰图案中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以及民俗风情等,这些民俗文化风情都以民间美术作品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对东丰农民画的民间美术作品与满族民俗文化分析

农民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民间美术作品,是我国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东丰农民画是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的代表之一,其他的创作也深受满族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满族民俗文化包含了深厚的民族艺术,对东丰农民画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总的来说,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与满族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满族民俗文化是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渊源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庞大起来,一些著名的画家李俊杰、李俊敏等引领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走向了艺术水平的高峰,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立足于民间艺术的起点,从创作手法上吸收了满族民间刺绣等艺术风格,在题材上引用了满族民间传奇、满族民俗文化等,创作出了饱含乡土气息的民间美术作品。比如,李俊敏所创作的《关东三怪》是对满族民俗故事的典型表现,对“三大怪”民俗故事进行描述的绘画很多,比如可以通过剪纸、年画以及泥塑等方式来表现“三大怪”民俗故事。但是,通过民间美术作品的方式来展现,可以实现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凸显了优秀的民俗文化风情以及传统文化特色。比如,李俊敏在表现《关东三怪》的“第一怪”,即“窗户纸糊在外”的整个画面时,画面底色是深褐色的,这充分展现了北方黑土地的意义,其中人物是北方满族装束的妇女在窗户外糊纸,人物服饰图案吸收了满族民俗的典型元素,并吸收了民俗皮影戏手法,整个画面充满了对满族民俗文化风情的展示。李俊敏的民间美术作品创作源泉来自于民俗文化,同时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充分展示。对于民间美术作品而言,民俗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文化传承性。

2.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与满族民俗文化的完美融合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固有的创作套路,开始在民俗文化基础之上表现自我个性,形成了具有大众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形式,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民间美术创作的保守性,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再受制于框架的束缚,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和随意性,与此同时,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之下,开始通过生活感受的方式表现思想情感,使得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饱含更多的艺术情感创作,从而多了更多的生机与率真。这样使得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更加生动逼真。而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作者,虽然有着高深的绘画基本功以及色彩基本功,但是失去了用心共鸣的创作感,他们所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必然会少了几分生气与率真。在真正的民间美术作品领域中,最美好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那种绘画专业上的精湛,更为重要的是体现画作与现实生活意向的完美融合。而民间美术作品却可以将民俗文化意向,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真正实现美术作品与民俗文化意向的完美融合。

全文阅读

民俗文化翻译策略研究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日益增多。而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代表,是我国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精髓。为了能够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就要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从而扩大其在社会上的传播,增大其社会影响力。但就目前以功能理论视角而言,我国在民俗文化翻译方面还存在诸如词汇以及语义方面的翻译难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功能理论视野下得到民俗文化翻译展开研究。

关键词:功能理论;民俗文化;翻译

一功能理论概述

基于功能理论视野下的翻译论是在20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新型的翻译理论观念。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原文以及译文两者之间进行文章翻译的评价,而是强调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在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运用一定的翻译原则对文章进行翻译[1]。这种基于功能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方式与传统的那种强调文本等值的翻译原则相较而言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二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文化内涵概述

民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蕴含着那个时代、那个民族下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状态。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时间方面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是在整个人类演进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基于空间方面的视角而言,民俗文化无论是在当下的现代社会,还是追溯到古代的传统社会,都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产物;再次,从民俗文化关系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可以说是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民俗文化的社会作用分析

全文阅读

我国民俗文化现状研究

摘 要:本文介绍了民俗的定义、特点、功能与发展,分析了我国民俗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改进我国民俗发展的对策,这为人们更好的研究传统民俗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民俗;民俗文化;对策

我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国际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的融合、民族战争、民族迁徙、自然灾害等等,民俗文化不断发生变化,同时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人文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大量的民俗文化被遗失和没落。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认识民俗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制定积极对策,大力推动我国民俗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一、民俗的定义

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二、民俗的形成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民俗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民俗是在长期社会历史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所形成的民俗亦保留着不同社会历史的阶段性。

许多民俗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生产活动的原始阶段,生产工具简单,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时表现了对自然环境条件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民族之间由于地域的不同,条件的不同,生产活动或经济生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如我国的鄂伦春族,过去只是单一的狩猎生产,现在已开始走向以林业为主,护养猎并举的多种经营发展经济的道路。但是,民族的经济生活特点将长期存在,不易改变。有些民俗则是由而产生的,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有些宗教对教徒的婚丧、嫁聚、饮食等方面的规定,慢慢地形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阅读

古代民俗文化元素研究

一、汉唐民俗文化元素的与数字动漫产业的结合策略

汉唐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从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盛世、开皇盛世、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上,散落着、蕴藏着丰厚历史文化宝藏,尤其是汉唐巅峰时代的文化研究将成为催生动漫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元素。三维动画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为汉唐民俗文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日本的优秀动漫作品中,角色的服饰、言谈、生活习惯、道具以及另外动漫场景建筑中的比如如樱花、和服、木剑、神社、祭坛、神道教等,都在有效的传达着本土的文化,这些都逐渐演变成一种产业链条交织在一起,拉扯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得动漫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在民族文化运用方面,中国动漫不如日本动漫。和日本传统文化相比,汉唐民俗文化元素中拥有更系统、更深厚的文化沉淀,理应在动画中得到充分运用。如汉唐的服饰、器乐、诗歌与舞蹈等,特点明显。汉代浑厚、宏大又不失活泼的汉代图案,热情奔放的盛唐服饰,以及庄严厚重的汉唐建筑,将这些特有元素穿插在国产动漫作品,能够再彰显中国文化的同时,又不会显得俗气老套。在技术实施方面,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汉唐文化能够更加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数字技术的特点在于能够完整的真实再现当时的一切细节。用三维动画的运动控制技术进行动作表情的捕捉,用渲染技术对表情、服饰等艺术元素进行真实自然的呈现;三维数码技术同样能通过建模渲染,生成虚拟场景,对千年前的古代建筑进行极其逼真的二度重建;对于汉唐民间戏剧、舞蹈、乐器等艺术形式,除了表演动作的数字化以外,还创造一种虚拟环境,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将唱腔、动态、形式效果还原保存,甚至可虚拟复原汉唐民间艺术中所用的道具、服饰、剧场等。另外,要有针对性的创造出具有鲜明汉唐文化元素特色的数字动漫角色,可以说优秀的动漫明星形象的成功打造是衍生产品开发的关键。数字动漫艺术产业可以从汉唐民俗文化的艺术资源中汲取营养,丰富数字动漫产业的表现内容的多样化,同时也可突出其在数字化领域中的新生命,让已经渐渐被人忘记的汉唐民俗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得到重生,从而形成一种数字动漫与汉唐民俗艺术的互利共生状态,共同发展进步。

二、打造融合汉唐文化的动漫产业模块信息平台

汉唐文化形态元素资源数字化的建设能为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创意思维和素材,如出版业、影视动漫业、建筑设计业,玩具制造业,网络游戏业、旅游业,服装业和餐饮业等等,由此将带动陕西相关创意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整体产业收益。然而,动漫产业具有自身的产业特点和运营机制,因此,要建立具有一定文化融合性的产业信息平台,要结合动漫产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出全新的产业平台。汉唐民俗艺术要在数字动漫产业中完成新时代的传承,就要要扩充其受众平台,实现民俗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动画、漫画、游戏是动漫产业的发端和核心,这三大方向如同三大齿轮一样整体性地向前运转。汉唐文化在西安拥有宽广的开发空间,丰富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汉唐主题公园遍布,各国游客慕名而来,这些都为衍生品的市场运作提供了基础条件。所以在汉唐民族动漫产业衍生品的开发方面无需刻意准备,只要新的动漫形象和动漫展示内容开始陆续的展开并为大众所接受,原有的汉唐民俗民间工艺品则直接成为动漫衍生品的附加市场,动漫标签、动漫图案以及动漫形象都可以迅速的进入市场,通过传统民俗手工艺和动漫的结合,制作出更具特色的动漫衍生品。通过数字动漫产业与汉唐民俗元素现有市场的衔接,可以大大缩短汉唐新文化产业形成时间。而相对于国内目前正在起步阶段的动漫画而言,游戏产业市场反而更加完整,在我国,网络游戏已被经济评论家定义为21世纪越采越多的“魔力金矿”。我国的网游产业市场已逐渐成为新文化产业中最有价值的产业之一,其具有互动性、自由行和主动性的特点也为汉唐文化发展提出新的思路,如今,“汉唐风”其实一直充斥着中国的网游市场,从网易的《梦幻西游》、腾讯的《QQ西游》、盛大的《星辰变》等,都有汉唐文化元素的影子,如今中国风类网游在中国MMORPG游戏领域独占鳌头,而汉唐风格系列游戏也跻身于中国风网游的首列。另外,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移动终端形成了一个新的市场,手机、平板电脑和4G技术的逐渐成熟给国产网游市场打了一剂强心剂,因此,汉唐文化与新媒体的对接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从手机游戏、终端产品到网络社区交互平台,都可以结合汉唐民俗文化建立成一个新的产业模块信息平台。

三、结语

未来的汉唐民俗文化应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方针,打造出一批既适合国内国际市场需要,又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本地域色彩的数字动漫文化精品,以数字动漫产业带动汉唐文化传播,增强汉唐民俗文化元素的创新力与艺术表现力,同时也使得国产动漫文化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同时不丢失民族内涵,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带动其它附属产业链条,建立融合汉唐文化的动漫产业模块信息平台,造就汉唐民俗文化元素在数字动漫产业新模式下多点发力、多元共荣的优势局面。

作者:王文中 马钟

全文阅读

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1浙江畲族民俗文化的特征

1.1农耕活动形成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浙江畲族长期居住于高山丘陵之中,所以畲族居住的地方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畲民用于耕作的农田很少,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的力量,为了获得好收成,人们会用一些祈雨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国南方地区的人们常用舞龙来祭天求雨,畲族也不例外。舞龙是畲族最喜爱的民俗活动之一,畲族的舞龙以板凳龙最为出名,每逢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农历三月三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把自家的一节板凳龙拿出来,连接起来组成一条一百多节的长龙,进行舞龙活动。通过板凳龙活动,畲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且形成了与农耕活动有关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

1.2宗教祭祀活动形成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在畲族中最有影响力的宗教祭祀活动当属“传师学师”和“问凳卜卦”,“传师学师”活动是畲族民众对畲族图腾“龙麒”的祭祀,是教育后人的活动,活动内容反映了畲族民众为了求得生存,与大自然进行抗争的历程。在“传师学师”活动中有一个“老虎抢猪头”的重要环节,法师演扮成猛虎,叼着猪头时以四肢着地奔跑,鱼跃前滚,动作十分精彩,具有民族特色。“老虎抢猪头”活动深得畲民喜欢,每逢农历三月三,畲族男丁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老虎抢猪头的竞技比赛,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了一项畲民喜爱的民俗体育活动。“老虎抢猪头”项目曾参加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并获得铜奖。每年在畲族三月三民俗活动中表演的“稳凳”活动源于畲族旧时的“问凳”活动。旧时的畲民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生活艰苦,缺医少药,每到生病或者受灾的时候,畲民就会以“问凳”的形式去问神求医,以求得消灾保平安。畲族认为花柳树有灵性,将中间凿孔的花柳树木板架在带三叉的茶树支架上,两位占卜问卦之人坐于木板两端翘转木板,等到木板停下来的时候,占卜问卦之人便脚点地三下,然后进行问神占卜,甚为灵验。这种问凳活动形似旋转的跷跷板,经过改进便形成了现在的“稳凳”。改进后的稳凳活动,其表演形式为在翘转稳凳的时候采用稳凳套圈或插旗比赛,每年的畲族三月三民俗活动中都会有稳凳表演。稳凳表演项目作为畲族特色民俗体育项目,连续参加了4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了3个金奖、1个银奖。

1.3传统节庆日民俗活动形成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畲族在长期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内涵的畲族节日文化,每当丰收或闲暇时候,畲民都会在特定的节日时聚集在一起,开展有益于愉悦身心的活动。在庄家丰收之际,畲民就会成群结队来到打谷场,一人脚踩在碾谷的石磉上,后面由两人架住往前推行进行蹴石磉竞赛活动,以示对丰收的庆祝。每逢畲族三月三节日和庄家丰收时,畲民都会开展“蹴石磉”竞赛活动庆祝丰收。经改进和创编,“蹴石磉”和“石磉竞技”分别获得第8届和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金奖,精彩的蹴石磉表演给与会的裁判员、运动员和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他们展示了独具魅力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畲族依山而居,与山结缘,畲民的许多活动都与山有关系,狩猎和刀耕火种都离不开山,畲民每日都会上山下山,所以他们喜欢爬山,特别是在畲族特定的节庆日农历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等节日中,畲民便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出门爬山登高,形成节日登高的畲族节日民俗体育活动,体现了畲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功能

2.1文化传承的功能民俗体育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具生命力和能动性的手段和方式。畲族在几千年的辗转迁徙过程中,一直保留自身独特的文化,畲族民间民俗活动对畲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开展畲族民俗体育活动对传承畲族图腾文化、宗教文化、农耕狩猎文化和节庆日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不管畲民迁徙到何处,都会保留和传承独有的畲族文化遗产。如板凳龙的活动,对板凳龙的制作技艺、绘画、舞龙的阵势、祭祀祈雨仪式能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通过“传师学师”活动,畲族的祭祀祖先、崇拜“龙麒”图腾等祭祖祭神文化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因此畲族民俗体育活动对传承畲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2凝聚民族情感的功能浙江畲族人口共计18万余人,分布于温州、丽水、金华和衢州等地的18个畲族乡镇,畲族的分布较为分散,是一个典型的散居民族。但每逢节庆日,畲族民众都会在相同的节日里自发组织各种民俗活动,正月十五的板凳龙闹元宵活动、农历三月三的稳凳表演、石磉竞技、射弩、打铳、赶野猪、竹林竞技等活动,农历九月九的节日登高活动将居住较为分散的畲民聚集在一起,为畲民的交流和交往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交流凝聚了民族情感。特别是畲族板凳龙活动,每家每户畲民拿出自己家的一节板凳龙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巨龙,表达了畲族民众万众一心、团结与和谐的精神。一系列的民俗体育活动使得畲族民众形成共享性的文化认同,保留相同的信仰、语言、服饰等文化特征,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从而凝聚民族情感。

2.3娱人的功能在众多娱乐活动中,具有竞技性和娱乐性的畲族民俗体育项目深受畲民喜爱。正月十五的板凳龙闹元宵活动、农历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节表演农闲时的文化娱乐活动能吸引众多的畲族民众前来观看。通过表演活动,表演者在现场观众热烈掌声的鼓励下,获得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感,而观众在观看到精彩纷呈的表演时能感受愉悦的气氛,得到一种愉悦的享受。

3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全文阅读

传统民俗文化研究

一、五句子歌与物质生产习俗

物质生产习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民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2]32。巫溪五句子歌根植于巫溪的地理文化背景,其产生和流传与当地物质生产密切相关。

(一)五句子歌与农业生产习俗

农业生产习俗是农民在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它包括农业生产的农作时序、禁忌祭祀、生产过程和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巫溪传统的生计方式主要以农业为主,劳动人民在创造劳动价值和社会财富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减轻劳动负担,另一方面为了娱乐自身,五句子歌由此将田间地头的劳动方式展现出来,反映出相关的生产习俗。歌曲六:《实现纲要在手上》天不亮来地不亮起早摸黑歌声扬黑夜火把明幌幌锄头铁锤一片响实现纲要在手上[1]224歌曲七:《走到田边就干起》大雨落来细雨落披起蓑衣戴斗壳手里拿起薅挖锄肩上挑起粪撮箕走到田边就干起[1]226歌曲六和歌曲七反映了巫溪的薅草耕种场景。巫溪的主要农产品为土豆、玉米,其中土豆一般在头年农历十二月耕种,到第二年农历二、三月薅草施肥;玉米大约在每年农历二、三月开始播种,然后四月栽秧、薅秧施肥,农历七八月成熟。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无论是种植土豆,还是种植玉米,施肥都是农家肥料,很少使用化学肥料。农家肥料包括两种,一种是人和动物的粪便,另外一种是杂草、树枝等经过焚烧后,加上人和动物的粪便,和土拌在一起发酵产生的天然肥料(即绿肥)。在这里,无论是“锄头铁锤一片响”,还是“手里拿起薅挖锄”,这些都是农耕场景最真实的展现。

(二)五句子歌与工业生产习俗

在历史上,巫溪是一个盐业十分发达的地方,巫溪的五句子歌还与当地的盐业生产结合起来,体现出巫溪的盐业习俗。歌曲八:《宝山灵气是宝山》宝山神医叫巫咸架起炉子炼仙丹制盐采药医百病一碗神水保平安宝山灵气是灵山[1]172这首歌曲充分展现了巫溪曾经的盐业生产习俗。历史上,巫溪盐业兴盛发达,宁厂的宝源山盐泉是三峡及中国西南地区自流盐源之一,也是最早发现、食用和大规模开发的盐泉。《大宁县志·序》中写到:“一泉之利,足以奔走四方,田赋不满六百石,藉商贾以为国。”[3]足见当时巫溪盐业兴盛之貌。一直以来,巫溪以盐立县,盐业的生产、运销、管理等,让巫溪成为当时“以盐兴盛”的一方宝地。巫溪是“巫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巫文化”的核心则是以盐文化、药文化、悬棺文化、占卜祭祀等文化构成,其中盐业文化占据着核心位置。因此,巫溪当地逐步形成了以“盐文化”为核心,悬棺文化、药文化、占卜祭祀文化相支撑的盐业民俗文化。巫溪在虞、夏时期立巫臷国,战国时置巫郡、巫县。管维良教授将巫溪和《山海经》中的巫咸国、巫臷国结合起来,认为巫溪盐泉所在的宝源山就是巫咸国的灵山[4]。歌曲七“宝山神医叫巫咸”就是对远古历史的咏唱,正好印证了《山海经》中的相关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出。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5]453-454(卷十六《大荒西经》)此外,巫溪大宁盐厂在历史上曾有祭祀龙君会习俗和绞篊节习俗。其中祭祀龙君会习俗则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三的时候,在宝山旁边的龙君庙进行祭祀,祭祀活动由会首主持,会首亦称“头人”,头人每十户为一组,各组轮流,一年一换,届时,由当值组的十位头人负责筹集资金,主持祭祀仪式及各项活动,并大摆酒席[6]22。绞篊节则是农历十月初一,举办的换篊和祭祀活动。由于宝源山地势狭窄,煮盐的灶房高于盐泉,输送卤水十分不便,且不能输送过河。宋朝一位名叫孔嗣东的人想出用竹筒输送卤水的办法[6]45,但是竹子每年都需要更换,因此把每年更换竹筒的时间就称为绞篊节。绞篊节这天,官民同庆,井民则要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唱歌舞蹈,并有祭祀活动,热闹非凡。在祭祀龙君会和绞篊节这天的祭祀活动中,均有炼丹祭祀的习俗。虽然巫溪盐业兴盛,但是盐工的日子也非常的凄苦,一首《辈子不想找婆娘》的五句子歌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歌曲九:《辈子莫想找婆娘》炭老倌额踩煤炭两脚不停打转转一双赤脚划出血满脸就像花脸猫辈子莫想找婆娘[1]172虽然盐业在巫溪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盐场煮卤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在煮卤期间,盐工日日夜夜,非常辛苦,五句子歌也成为他们哭诉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五句子歌与商业交通习俗

随着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演变,以及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在商品交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民俗。在五句子歌中,一些歌曲就反映了巫溪的行商习俗,这些行商上山下乡,走街串巷,成为当地街市商业交易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歌曲十:《走山货郎心酸多》挑着一担日杂货翻山越岭爬坡坡前山有人我摇鼓后山有人我打锣走山货郎心酸多[1]178此首歌曲反映了一种流动交易模式,走货郎翻山越岭,用“摇鼓”“打锣”等“市声”传递商品信息,招揽顾客。现在巫溪农村还有这种走街串巷的小贩,不过“市声”逐渐用喇叭代替,不再肩挑背扛,已被车辆取代。除走货郎外,还有些手工艺人也走街串巷,靠手艺谋生,成为手工业存在的一种模式。歌曲十一:《补锅师傅走天下》补锅师傅走天下走了这家到那家锅儿破了快来补架起火炉生铁化想补啥来就补啥[1]179这首歌曲反映了小手工业者的生活现状,他们每天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但是也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这与巫溪当地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巫溪境内多山,整体经济不发达,一方面造就了巫溪民众勤劳朴实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当地小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全文阅读

现存祠堂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

在旧时,祠堂主要是用来祭拜祖先的场所,是全族人的中心。它吸收了当地民间建筑形式的精华。如今,受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川北祠堂已经逐渐颓败。一个地方的祠堂却仍然能够体现出当地人对宗族、道德、伦理、生活的观念,蕴藏民俗道德、族群、信仰文化。

关键词:

川北;祠堂;民俗;文化

一、祠堂概述

祠堂文化跟祖先崇拜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祖先崇拜是从灵魂崇拜跟图腾崇拜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民俗信仰。在殷商时期已经开始盛行祠庙祭祖的活动,周朝以后,统治者对祠庙祭祖制度制定了只有天子可有七庙、武侯可有五庙、大夫可有三庙、士可以有一庙,而庶人则没有庙的规定①。祠堂,后世宗族的宗祠称祠堂。“祠堂”一词的正式出现是在汉代,《汉书•张安世传》记载:“赐茔杜东,将作穿复土,起冢祠堂。”但是,在汉代时期,祠堂主要是墓祠,与家族中的庭院、居室是完全分离开的。直到宋代时期,祠堂逐渐出现于当时的一些士大夫阶层中。朱熹所著《家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意为:一户人家在建造住房时,必须要先修建祠堂。明代中期以后,明代嘉靖时期,“许民间皆得连宗立庙”。我国的祠堂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官民都可以修建祠堂,宗祠祭祖变得普遍化了。后面的年代中,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祠堂变得更加尤为重要。朱熹《家礼》中记载:“或有水盗,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品,后及家财②”。可见祠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祠堂主要是用于供奉和祭拜先祖。同时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祠堂就相当于封建社会的道德法庭的功能,凡是违反族人规矩的,则会到这里进行教育、接受处罚,甚至被逐出宗祠。同时,祠堂也是族人的社交场所用地,族人子弟还可以在里面上学,举行结婚、丧事、寿庆时,方便利用宽敞的祠堂作为活动场所之用。另外,祠堂也作为族内人们重要事务商议时的聚会场所。祠堂建筑的规模一般都会比居宅大,质量好,基本上汲取了民宅的精华而修建,祠堂建筑总体为中轴对称,纵深布局的方式,方向一般为坐北朝南,纵深有两进、三进、四进。从平面布局上看,建筑成四合院的形式,分为门头、享堂、寝堂,两边有廊院,中间为建筑天井。

二、川北祠堂

川北地区的居民,据历史记载“湖广填四川”的情况,民国《续修涪州志》卷载武隆“土著与流民各居其半”,民国《苍溪县志》卷“清初招徕流亡,仅十之四五”,乾隆《盐亭县志》卷“客户与土著,几参半矣”。③从历史背景来看,居民分为原土著居民和迁移民居,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两个时期,四川经历了战乱之后,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朝廷采取措施,湖广大量居民移入四川。其祠堂与中国历史上的祠堂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笔者以川北的古楼营村马氏祠堂和米丹村蒲氏祠堂为例来讲。

全文阅读

云南民俗文化市场化研究论述

[论文关键词]云南;民俗文化;研究状况;综述

[论文摘要]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从经济学、人类学等方面,对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场化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可资参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的便捷和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民俗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客观上在促进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其推向了市场化的境地。与此同时,对以丰富的民俗资源著称的云南进行有关市场化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内容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国内的研究状况综述

(一)文献典籍中的记载

民俗文化市场化是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国内早期专门研究民俗文化市场化的著作几乎没有,但关注商品市场与民俗文化之间关系的观念中国早已有之。从历史典籍记载进程来看,《庄子·逍遥游》记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用“章甫”(帽子)这个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场上无法流通的事例,记载民俗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专栏,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作为该传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产概括为山东、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区,然后结合各地的民俗来阐述当时的商业活动规律,认为古代风土人情对区域贸易的影响很大。潘雄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经济民俗学或民俗经济学能正式成为一门应用科学的话,那么这一学科的先驱者应该是中国的司马迁。此后的《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等文献也对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论述,但未见将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叙述的内容。

(二)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民俗文化市场化有系统研究的成果甚少,从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专著类的成果有:何学威所著的《经济民俗学》,围绕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开,阐释经济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从经济开发角度系统地研究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挂钩。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为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作者提出以经济腾飞带动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以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经济繁荣的观点。该著对民俗文化在经济的冲击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做深人地探讨与分析。论文类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业贸易中的重要性)(载于张紫晨选编《民俗调查与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该文作者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国民俗与贸易之间关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记载,见于《庄子》与《史记》,同时与马林诺斯基的“库拉”制度研究作对比分析,以实例论证的方式,阐释了民俗在商业贸易中的巨大作用:作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商人来说,只有翔实具体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获利与成功。该文只是着重论述民俗在商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对市场化给民俗事象带来的影响没有涉及。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