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国历史

民国历史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法国平民史

20世纪,以法国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在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年鉴学派的引领下,国际史学研究进入了不再局限于本学科而试图建立包容社会整体的史学研究新领域。年鉴学派的一大特点是跨学科研究,坚持同各门社会科学进行学术交流与对话。其创立者马克・布洛克(Marc Bloch)曾提出全面地考察社会各复杂因素及其变化,认为孤立地强调气候、生态和社会风俗或心理状态,容易模糊它们与生产水平、国家状况的联系。1924年,布洛克出版了《创造奇迹的国王》,这是一部将人类学研究引入历史学的拓荒之作。而后他在1937年出版的《封建社会》中触及到了封建社会深层的信仰领域――价值系统,其研究角度已趋向于后来的历史人类学o①因此,布洛克被法国新史学的重要人物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称为历史人类学的奠基者。在年鉴学派另一位创立者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去世后,年鉴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主持《年鉴》的出版工作。1958年,他发表的《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标志着新史学进入了新阶段。在布罗代尔看来,历史学应该看重时间的多元性和长时段研究的特殊价值。他主张抛弃以“重大事件”为研究中心的政治史、精英史,提出利用“结构”这把“钥匙”解决长时段研究中的问题;他把“结构”看成是社会现实和群众之间形成的一种有机的、严密的、相当固定的关系。1968年,《年鉴》杂志由布罗代尔转交给安德烈・毕尔吉埃尔(Andre Burgriere)、勒高夫和勒华拉杜里(Emmanuel Le Roy Ladurie)组成的新班子手中。法国年鉴学派发展到了第三代,“老一辈的年鉴派学者对非西方和不发达国家历史的兴趣现在继续存在,并和一种有关原始文化的新型人类学结合起来”。第三代年鉴学派从各方面发掘和开拓历史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要考察集体或一般心理状态在社会文化关系中的作用以及与历史行为的关系,将历史学从精英史与事件史中摆脱出来,走向平民史。

社会整体史的《蒙塔尤》

在第三代年鉴学派史学家中,勒华拉杜里无疑是最杰出的一位。1976年,勒华拉杜里所著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以下简称《蒙塔尤》),犹如一座将历史学与人类学沟通起来的桥梁,成为新史学研究中人类学化的经典之作。他在《蒙塔尤》中运用人类学方法解读了丰富细腻的历史资料,详细考察了当地农民的行为和意识,成功地展示了法国中世纪农民的文化和宗教生活。

在《蒙塔尤》的前言中,勒华拉杜里所使用的历史资料来自14世纪宗教裁判所遗留下来的富尼埃主教的文件,其目的既不是要了解宗教审判也不是要弄清异教思想,而是从人类学的视角了解当地农民的精神状态,通过那些被审判的异教徒的自白来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及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这样的叙述很好地整合了平民史、日常生活史和当地人的想法,同时对以往宏大叙事中的精英史、事件史和国家的历史权力话语进行了批评。全书分为两部分。勒华拉杜里在第一部分中研究了蒙塔尤的生态系统、地理状况、人们的物质生活等。但他并不局限于此,而是继承了年鉴学派的研究传统,用一种跨学科的历史学方法,不仅呈现了农业、牧业的物质生产方面,而且还涉及了控制该地区的权力分配、牧民的社会生活、农民的家庭观念、牧羊人的心态等方面,以一种整体论的视角进行了考察。第二部分名为“考古”,其实并不是考古学学科意义上的考古,即对历史遗留的实物资料进行考古,而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去考察当地农民的心态,是对14世纪比利牛斯小山村的社会文化结构的考证。在这里,勒华拉杜里探讨了人们对自然和死亡的态度以及这些心态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等。这些对个体内心世界的揭示,无疑是人类学研究中的精华所在。正是通过这种历史人类学方法的运用,14世纪蒙塔尤村民的价值观念、伦理观、精神寄托和信仰得以生动地再现。这也是法国第三代年鉴学派新史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一种引入人类学方法、注重精神状态史的研究趋向使历史研究不再是那种“长时段”、“重结构而轻事件”的布罗代尔式研究。以勒华拉杜里为代表的史学家们发现,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一些由人类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观念,这些观念虽然不由自主但确实非常牢固,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观念所决定的。从《蒙塔尤》可以看出,这种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把视角指向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人的生活状况,社会心理,观念需求,风俗习惯,内心欲望等,从而加深了人们对过去的了解。因此,不论在研究方法还是在对史料的观念等方面,历史人类学与传统史学都有很大的区别。

勒华拉杜里在《蒙塔尤》中写道:“蒙塔尤是一滩臭气扑鼻的污水中的一滴水珠。借助日益增多的资料,对于历史来说,这滴水珠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微生物在这滴水珠中游动。”勒华拉杜里把这个村庄作为当时法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细胞来研究,从而揭示当时的整个法国社会。这种以小见大的“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取向,是借鉴了人类学的社区研究方法。首先,勒华拉杜里在书中以“家”这条线索贯穿全书。对家庭的研究可以说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内容,人类学认为“家”的观念是农民社会文化建构、信仰以及人观的重要微观体现。而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史是以往历史论著中不太注意的题材,但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13世纪与14世纪之交法国底层的家庭,透过家庭这个基本单位揭示农民世界中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他指出:“家庭控制着男女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还可能包括主仆之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还控制着这一批人与农田牧场的关系。”由此可见,家庭无疑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中世纪法国社会中的一些复杂的社会关系首先就存在于家庭之中,如宗教的异端问题、权力关系、阶级关系等。其次,勒华拉杜里在《蒙塔尤》中描述当地有保留已故家长的指甲、毛发的风俗,这是一种保持“家”的“星座”和“运气”的象征。最后,当地人的时空观念、对自然的态度也与“家”的观念分不开。他们把人的“躯体”和“家”作为衡量世界时间和空间的尺度,把人间的“家”和彼岸世界里的“天堂”作为人生的理想。这与人类学研究中对时间、空间及家屋的研究极其相契。正如勒华拉杜里在书的末尾所写的:“蒙塔尤是家所散发的体温和农民心目中去而复始的彼岸世界。两者存在于对方之中,两者互为支撑。”“家”的观念不仅把蒙塔尤的社会、家庭和文化生活统一起来,而且是农民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的缩影。

文化解释的《档案中的虚构》

从史学的发展趋势来看,将研究的触角伸出帝王家谱之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而从文化解释的角度来对文本进行研究也是新史学的另一股潮流,持这种角度的研究者以主观视角去建构主观事物的历史,重视下层社会的精神世界。娜塔莉・泽蒙・戴维斯(Natalie Zemon Davis)所撰写的《档案中的虚构――十六世纪法国司法档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叙述者》(以下简称《档案中的 虚构》)可以说是文化史研究的经典示范。

戴维斯在书中使用了“隆省档案”、“日内瓦国家档案”、“巴黎警察局档案”等所保留的16世纪赦免状,其中包括154份男性求赦书和42份女性求赦书。通过对为数众多的文本解读,戴维斯的目的并非将文本视为拼图块,拼凑出描绘历史的巨幅图画,而是要破解16世纪法国司法档案中赦罪故事的文化密码。戴维斯特别指出,在书中她将不断地去探寻,这些求赦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所讲述的故事与已出版的犯罪记录以及当时的文学名人所撰写的故事有何异同?这些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故事与赦罪“档案里所记载的故事所具有的相似之处又会是什么呢?”基于这些赦罪故事决不是凭空的编造,戴维斯深信它们受到了叙事文化、信仰、价值观、社会体系的左右。她说:“结构早在事件发生之前便深植在十六世纪涉案者的心中和生活中。”

全文阅读

三国历史叙述的市民化风格

【内容摘要】扬州评话康派《三国》在正史和小说的基础上生发敷衍,却出现了异于正史和小说的浓厚的市民化风格。这种市民化风格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历史事件的市民化阐释。第二,对历史人物塑造的市民化审美处理。

【关 键 词】康派《三国》 市民化视角 历史叙述

在扬州评话《三国》发展史上,至晚在清乾隆年间,说《三国》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晚清时期,特别是咸丰、同治时期,评话《三国》发展史上出现了的新的高峰期。扬州《三国》评话艺人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传授系统,其中在李门传授系统中,号称“八骏”之一的康国华造诣最高,成为“康派《三国》”的开山鼻祖。康国华说《三国》又传其子康幼华,康幼华又传其子康重华。形成了影响很大的“康派”《三国》。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三云:“小说所以敷衍正史,而评话又所以敷衍小说”。康派《三国》在正史和小说的基础上生发敷衍,但是却出现了异于正史和小说的浓厚的市民化风格。

一、对历史事件的市民化阐释

历史是过去式,真正的历史已经不可能被还原,作为三国时期动荡的历史风云和驰骋期间的历史人物早已经成为过去,不可能被还原或者复制。三国历史留下来的最早文本是晋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是对三国真实历史的一次阐释,小说《三国演义》是对三国历史的再一次阐释,而不同时代的评话则是对三国历史的民间阐释。三国历史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阶层对其阐释的角度是不同的。评话艺人站在民间大众的立场上,以康派《三国》为例,从李国辉直到现在,二三百年来,评话对历史阐释的视角是民间的,反映的是市井细民的生活情趣,理想和审美观。评话艺人站在市井细民的角度,对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的阐释角度是市民化的视角。以《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为例,对于三国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两场战争,博望坡之战和新野之战,历史文本《三国志》系统有简略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二》: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使拒夏侯、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等追之,为伏兵所破。[1]

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之所以发生火烧博望坡的战争,是由于刘表对刘备起了疑心,让刘备主动“北侵”进攻曹操,曹操才派夏侯敦、于禁去抵抗,于是发生了这场战争。

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中,小说相对客观的叙述了夏侯曹操建议:夏侯进曰:“近闻刘备在新野,每日教演士卒,必为后患,可早图之。”曹操听从其建议,操即命夏侯为都督,领兵十万,直抵博望城,以窥新野。在小说中,曹操的出兵南下一方面是听从了夏侯的建议。一方面是出自己高瞻远瞩的考虑。徐庶只是象征性的劝说夏侯不要轻敌,甚至有劝说其收回攻打刘备成命的嫌疑,他似乎是反对这场战争的。这场博望坡之战之所以会发生似乎与徐庶并没有多大关系。

全文阅读

历史主义观对近代民国建筑的影响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西方建筑界中历史主义观的形成进行分析,以菲利浦·约翰逊的建筑历程为基点,由其设计生涯中思想的重大改变为实例,结合近代民国建筑的兴起与发展,力图论证历史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养分,反思过去的弯路,提倡以尊重历史,来建筑我们的未来。

【关键词】 民国建筑;历史主义观;菲利普·约翰逊;传统文化

1、菲利普历史主义观的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建筑正处于“现代主义”的进程中,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理念、建筑形态和建筑风格。在这一时期众多的建筑风格运动中,密斯·凡·德·罗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改革先驱和国际主义风格的奠基人之一。而菲利普·约翰逊在20世纪40至50年代曾是密斯忠实的追随者,约翰逊在康涅狄克州纽坎南兴建的“玻璃住宅”,是使他声名大躁并极具典型的体现密斯精神——“少就是多”的成功案例。但当他与密斯合作设计1958年落成的西格拉姆大厦的时候,却开始走向另一种方向。

密斯的建筑哲学中,他强调的“少就是多”及继承的“建筑的统一性”、“结构的诚实性”的设计原则,这在当时主流的设计思想中是较为推崇的。而当约翰逊与密斯合作设计位于纽约总部加拿大酿酒企业西格拉姆大楼时,约翰逊开始对密斯过于统一、刻板的设计风格产生怀疑,厌恶过去高层办公楼这一“乏味的建筑类型”,他希望突破这个局限,发展建筑的丰富面貌。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的活动中心已转移到对现代主义的怀疑和否定,并确立自己称之为“历史主义”的原则。这一时期的中期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是一条自己也在寻找和探索的道路,并希望在广博精深的历史中,吸取养分,来滋润现代主义建筑。在他提倡的“新古典主义”便反映了继承传统的态度,他认为古典的形式基本仅作为一种设计概念和气氛而加以撷取运用,而不是图式和构件的照搬。他还曾多次表示“我们不能不懂历史” 并强调指出:“历史是一种广阔的、有用的教养”,“要是我手边没有历史,我就不能进行设计。”[1]这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后的近十余年里,约翰逊建造的摩天大楼中无一不能找出这种受历史先例影响的痕迹。建筑师迈耶曾对约翰逊做出这样的评价:“对建筑艺术的鉴赏力和历史观,以及敢于接受和彻底摒弃各种影响的勇气。”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约翰逊的本质。

2、近代民国建筑历史沿革与形成原因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来,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大量土地的割让,使西方国家迅速在中国生根,在租界相继建立了欧式风格的使馆、洋行、银行和工厂以及教堂、学堂、医院。荟萃了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主要建筑风格。民国时期(1911年-1949年)尤其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租界区建立了大批住宅、私人洋房和别墅。自此,西方建筑大量传入中国,在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上出现了空前的营造高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国建筑。

2.1 近代民国建筑形成的原因

全文阅读

数字虚拟民国历史街区建设初探

摘要: 数字虚拟技术出现在极度需要依现代托技术的当今社会,无疑是一股强烈的冲击波,而如今的历史街区的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使得应用数字虚拟技术对其进行修缮和保护成为了必然和趋势。本文以数字虚拟技术的特点、应用于历史街区建设的意义和目的为切入点展开论述,并将把本小组在民国建筑三维数码复建过程中的操作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探求如何将该技术应用于南京民国建筑的实际保护中,从而推进历史街区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和长久化。

关键词 数字虚拟技术 民国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李璐平 1993年01月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学生 ;通讯作者:刘志峰副教授 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教学院长,副教授,硕导,从事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

*项目资助: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3573009)“三维建模技术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提供经费支持。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虚拟技术就开始萌生。克里斯托弗在名为《大型高速计算机的时间共享》的学术报告中提出了虚拟化的基本概念。数字虚拟技术是基于图像的网络虚拟技术,实现真实再现的能力超越三维建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虚拟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可置之的必然要求。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观赏者收获360度的感官体验,是在博物馆或美术馆中应用的极佳选择。当然在建筑保护以及开发的过程中,已经有人进行了数字虚拟博物馆建设的探索,希望借助科技平台使博物馆更加开放化、人性化、融入更多的历史感。

此外虽然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建设一直都备受瞩目,但是尚未形成相关的模式和统一化的管理。历史街区的建设更是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一个薄弱点和忽视点。利用三维数字虚拟技术,建立历史街区,推动零散化的建筑保护向体系化发展,弥补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下,建筑所在基地无法拓展的局限以及历史进程中建筑受损不可恢复的缺陷等问题。

1、数字虚拟技术简介

全文阅读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结构

春秋

战国

政治

诸侯争霸: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七雄争霸;

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魏强盛;

全文阅读

历史民族关系与和谐中国

[摘要] 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关系发展对当今和谐中国的构建有着无可比拟的重大意义。本文从民族政治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民族关系与和谐中国这一理念的密切相关。

[关键词] 历史 民族 中国 和谐 发展

一、古代民族关系与当今和谐中国的概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追溯到远古。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时期。有相互间的战争掠夺,更多的是民族融合,在历史上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形成史上,有三次较大的民族融合,从而缔造了如今如此牢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至此提出和谐中国这一理念。

单从字面上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具体说,就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中国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

二、民族政治往来对和谐中国的贡献

为促进各民族政治往来,各朝各代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和亲,派遣使者等。闻名古今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张骞通西域等。这些措施打开了各民族蔽塞之门,给各少数民族带去了先进文明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为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长远地说,促进当今和谐中国的发展。如鲜卑、匈奴、蒙古等游牧或半游牧民族在汉族政治的影响下,都发展了由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494年,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一是禁胡服,改鲜卑服装为汉服;二是改胡语,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说汉语;三是把鲜卑姓改成音义相近的汉姓,如六步孤式改为陆式;四是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五是改革管制等。这些措施的实行,充分显示汉族政治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同时,这些措施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的迅速发展。后来,明清时期,在册封达赖、班禅、驻藏大臣等,在西南地区进行改土归流……这一系列的措施,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当今中国,各族人民和谐共处,贯彻“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中央在各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在了解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实行自治,因地制宜,加强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流,一片和谐景象。

三、民族经济交流――和谐中国大市场

全文阅读

民国历史教科书的口语产生与影响

一、民国历史教科书口语化的产生

以前发行的书籍大多都是文言文语言,文言文是古人口语的摘要,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越到后世,文言文同实际口语的距离越远。这种情况是不能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的。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先是采用比较接近口语的“变文”、“语录”一类文体,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和市民阶级的抬头而出现了用当时口语来书写的明清章回小说。不过直到清代末年,白话文还只是局限在通俗文学的范围之内,未能改变文言文独尊的局面而作为通用的书面语。可是直到辛亥革命之前,还没有人自觉地去实现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个重大的变革。

对于教科书的自身要求,无论是放在当时到处充满革命和改革的背景下,还是在任何时代,教科书的首要目的都应该是启蒙。在民国,这种要求就更显的强烈。在汉语中,“启蒙”一次最早见于《风俗通?皇霸?六国》“海辄挫恤,亦足以祛蔽启蒙矣”。“启”是开的意思。而“蒙”,至少有三种意思;其一,蒙骗,与“实”相对。其二,蒙昧,无知。其三,通朦,眼明。在现代的中国语境中,启蒙的要点是“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启蒙一词,英文中是enlighten,德语中是Aufklaren,法语中是luire。他们的中心词根都是“光”、“照亮”,一般指传递知识,使人从无知变为有知。

教科书发展具有局限性,白话文的发展还不完全,任何一种新语言要获得完善的基本结构和话语内涵都需要时间的磨练。书面语还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编撰的学者还在积极探索一种适合印刷成书,便于阅读和理解的语言。教科书的发展也不完善,有很多借鉴外来课本直接翻译的部分,历史的专业性词汇还没有人人皆知。

二、口语化语言的影响

(一)教科书口语化语言的积极影响

1.弥补传统启蒙读物的不足,便于学生理解研究。

在西方教科书引进时,狄考文曾用一种戏谑的口气讲到,中国文言文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中国学生必须成为学者,才能读懂学校的课本。四书、五经、史鉴等这些传统启蒙读物有的没有教育意义,有的陈义过高,不合儿童生活,而且文字艰深,教学时除了死记硬背外,也不能使儿童明白到底读的是什么,只能虚度光阴,耗费精神,有益于国计民生之处寥寥无几。出现这种“心界、眼界五一非三代以上景象”,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传统历史教学用书的落后,传统蒙童读物已经远远滞后于社会时展的步伐,显得“不宜教科”了。

全文阅读

中国民族政策的历史演进

摘要:我国古代民族政策内容丰富,既存在歧视、压迫政策,又存在有关于民族间和睦相处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依然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但它们所起到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些。中国的民族政策源远流长,它们相互影响,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土司制度;和亲

一、我国古代民族政策产生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曾经是各个朝代、各种政权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各个朝代和政权的统治者在作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决策的时候,都不得不着重考虑这个问题。于是,便有了民族政策的产生。我国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照顾民族利益,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使社会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歪曲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压迫,使各民族纷争不已,使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教训。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从古代开始以汉族作为主体民族。这种汉族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格局,构成了千百年来中国民族关系问题演变发展的基本动因,也成为历代王朝制定民族政策、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特定的基础。

二、我国古代民族政策资源丰富

随着我国的历史悠久,有关于统治者对其他民族的统治方式也很是丰富。

(一)歧视、压迫政策

全文阅读

美国华裔移民的历史与现状

摘 要: 美国华裔移民的历史及现状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尝试从历史、融合、现状三个阶段,对美国华裔的奋斗历史进行叙述,通过叙述可以看到华裔移民在美国所经历的血泪及歧视的心酸历史、为生存和民族平等而进行的奋斗历史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创业历史,为今后华裔移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美国华裔 移民歧视 华裔崛起

一、华裔移民的历史起源及发展

第一批到达美国的华人是在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期间来到这里的,像大多数到那里的人一样,他们是去挖掘金子的。然而,他们的吃苦耐劳使他们成为爱嫉妒的竞争者们的替罪羊,中国人开始艰难地寻找其他的谋生途径。

19世纪60年代初,加州中央太平洋大铁路的开建,使淘金华工会和新同胞投入这项工程,然而,偏见问题在修路工程完成后变得尤其强烈,甚至出现纵火和流血事件。加利福尼亚人开始要求不再允许中国人进入他们的州,在1882年,他们说服国会通过“排华法案”,禁止输入中国劳工。许多中国人回了国,他们的人数在本世纪初期迅速减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是美国的盟国,这一排华法便告终止;每年允许一小部分中国人移民美国,有些人也能入籍成为美国公民。1965年,在一次移民法的全面修订中,更多的中国人被允许在美国定居,因为对亚洲移民的歧视已被废除。

二、华裔群体意识觉醒

从历史上看,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同化的国家,即移民到了美国,就必须美国化,接受美国社会的文化和价值,即盎克鲁―新教文化。华人移民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像欧洲来的移民一样完全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他们是“美国梦”的实现者,却不是美国人,华裔中的佼佼者始终被贴上标签,成为华裔政治家、华裔科学家等。有一句话说:即使你入了美国籍,你也是一个华裔美国人。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只有白人,才是前面不加定语的“美国人”,华人移民被边缘化、被歧视的现象事实上时时存在。

尽管华裔扮作白人的模样,模仿他们的行动、说话方式,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力求同他们一样,但“这只是一种自我欺骗般的梦想,反而加重了自己的认同危机”。经过这样的反思,广大华裔深刻意识到:白人的意识和文化,对于自己可望而不可即;必须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美国认同,确立一个更适合自己特点的新方向。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是泛亚裔族群意识形成的关键。

全文阅读

论《德国民法典》的历史发展路径

【摘要】《德国民法典》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民事法典立法的典范之作,一直为后世所称颂并为许多国家纷纷效仿。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对于《德国民法典》的历史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和借鉴其编纂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对我国民法典编纂也会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文章就着重讲述德国民法典的地位和发展路径,来进一步加深对德国民法典的认识。

【关键词】德国民法典;地位;历史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39-01

一、德国民法典的地位

若要问迄今为止世界法律史上民法典立法的典范,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德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以其卓越的立法质量、高超的立法技术以及严密的逻辑力量而被世人所称颂,可谓是“可与任何一部重要的法典相匹敌的”。对于我国而言,《德国民法典》对中国民事立法的影响可谓深远,从清末修律到《中华民国民法》乃至今日,无不都有《德国民法典》的烙印。在当前我国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在我国民法典修订被提上日程的大背景下,对《德国民法典》展开深入的研究有其深刻的时代意义。

二、《德国民法典》的历史发展路径

对于《德国民法典》的研究必须要从其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其历史背景下展开,这样方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德国民法典》的精粹、认识其自身的特点、发现其中的不足。

(一)制定统一民法典的思想的滥觞――从第一次“大论战“说起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