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名企实习总结

名企实习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职《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摘 要】 针对中职工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本文主要阐述如何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引进参与性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枯燥乏味的文科性质的课程《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增加学生的课程参与兴趣,培养更多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广大高职生拓宽就业门路。

【关键词】 企业管理;教学改革;参与性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01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建立在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汽车行业自身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规律,总结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学科,是管理理论与汽车维修知识的有机结合体。

一、中职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状态分析

1、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

中职学生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年龄心智都还不足以过深的学习企业管理这门有较高难度的课程。对《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的学习,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去掉过于理论化的内容而重点教授实用性和趣味性较强的知识。汽车维修专业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际动手为主的技术型专业,根据汽修专业特点对课程知识选择性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2、传统教学方法在本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全文阅读

模拟教学会计实习论文

一、建立会计流程

1.角色分配将学生分两大组:

①手工操作组:分派会计主管1名、总账主管1名、成本核算1名、会计1名和出纳两名,即银行和现金各1名。按照会计准则每人分工不同。

②会计电算化操作组:分派会计主管1名、记账1名、复核1名、出纳1名、制单1名,进行分工,设置权限,明确其职责。工作要求:按照企业需求建立现金日进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各个明细账,将上期结余核对清楚,将准备工作安排就绪。

2.会计循环教师按照企业实际材料,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作流程,按照会计循环独立操作。要求准确运用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等。为确保实习效果,要求整个模拟实习真实、具体,并尽可能地发放大量原始凭证。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编写、填制、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总账和明细账,编制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依次完成整个会计流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达到除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外,还能锻炼实践技能的目的。

3.会计电算化结合专业特征选择会计电算化软件,按照会计流程处理相应的会计实际工作,并打印出凭证及报表。

4.总结会计流程从月初到月底,在总账试算平衡以后,会计便可据此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然后将编好的会计报表,经过装订后交给任课教师,进行验收。此时,会计流程基本完成。这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总结经验。任课教师指导评价各组的“工作业绩”,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不足。对存在的通病,任课教师统一指导,重点强调,力争改正错误,以利下一步共同提高。

二、分析会计流程实践出现的问题

全文阅读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定向班人才培养探讨

校企合作,是目前职业教育中深受职业院校、企业与学生各方好评的办学模式。而定向人才培养(简称“定向班”)模式,是职业学校针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校相关专业挑选优秀学生,组成以企业冠名的学习班,校企双方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充分共享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的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9年,华南地区唯一一家东风标致培训中心落户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揭开了学院校企合作的序幕。这些年,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先后引进了宝马、奥迪、东风本田、北京现代等汽车品牌,并在学校共建校企合作培训中心,组建定向班。因此,做好校企合作定向班人才的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

一、多方面进行品牌宣传

笔者院校企合作汽车品牌很多,学生在选择时也有一定的迷茫,所以必须做好汽车品牌的宣传工作。

1.新生入学品牌教育

新生入学时,利用入学教育周组织班级开展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品牌的专题讲座,让学生从入学就了解学院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定向班(简称东标定向班,以下同)招聘时间及要求。

2.定向班组建前的品牌宣讲

由于学院东标定向班的培养模式为先培训后招聘。所以每期定向班在组班前要对所有下厂实习班级进行宣传。学院还会召开专门的品牌宣讲会,不仅邀请总部的老师参加,还邀请资历较深的本品牌服务经理和定向班的优秀毕业学生参加。特别是一些有励志故事的经理和毕业生,他们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榜样,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本品牌的信心。

全文阅读

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探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高校分别认识到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部分高校号召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积极动员教师及学生参与一线生产实习。然而,各高校、各专业在实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差别很大。本文以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为例,介绍实习工作安排及管理经验,并提出当前工作框架下的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顶岗实习;效益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旅游市场对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正在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从业人员整体实力弱,从业门槛低的状况,我国旅游业迫切需要大批优良职业操守的旅游人才,由此,全国各地高校中的旅游管理专业大批涌现出来,旅游高等教育地位稳步提升。在旅游高等教育中,社会实践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实践可以改变学生动手能力差、专业认知水平低、竞争力弱的现状,顶岗实习由此产生。顶岗实习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有效的平台。

一、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现状

1.专业设置和教学安排

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有旅游管理、会展管理和国际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三个方向。本院各专业积极贯彻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采用“3+1”教学模式,有近1年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1年的顶岗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部分,各自实习期限为6个月,本文中的顶岗实习指的是集中实习部分。

2.前期准备

全文阅读

永外城“创建学习型企业\做知识型员工”的探讨

北京市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场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市文化用品公司,成立于1955年,计划经济时代,承担着北京市和外埠的文化用品的批发业务,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992年,公司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业,创建了全国首家由国营商业企业开办的大型文化用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2002年11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模式,成立了国有控股的北京市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场有限公司。经过十七年持续不断地发展,永外城市场经历了批发交易市场发展的初创阶段、专业化阶段和功能提升阶段,现已经形成了以办公用品、体育用品、礼品赠品等三大类近两万家工商企业入住,文化类产品年交易额名列全国同类市场前茅,进场经营的工商企业主要包括厂家直销、知名品牌总和总经销的模式。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购销网络,形成集商流、物流、信息流、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文化用品经营专业化批发交易市场,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知名的文化用品集散中心。在这十七年的发展历程中,继承、发展、创新始终成为永外城保持生命力的核心价值观。回顾过去,我们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展望未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我们必须以创新为基石,全面提升我们的核心能力。因此,永外城这个成立不久的企业,正在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做知识型员工”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我们感到: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得愈多,愈觉察到自己的无知。一个公司,一个企业要想达到永恒的卓越,它必须不断学习,以求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创新又离不开学习,企业的学习能力就是一种核心能力。

建立学习型企业是当前许多单位和地区流行频率较高的时髦词汇,建立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之类词汇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各类媒体中。同时“建学习型企业,做知识型员工”也是当前我们企业乃至我们整个“永外城”叫得最响亮的口号,它是公司领导班子在发展的高度,高瞻远瞩提出的一种学习理念和战略性的决策。我们认为学习型企业中的学习,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习,而必须是一种全体成员自觉而为之的一种境界。只有当学习在这一企业的全体员工中化为一种自发的、本能的具有创造性发挥的状态和境界,也就是说如今流行一种说法“愿景”时,这样的团体才能称为学习型企业。

一、我公司在建立学习型企业中注重把握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建立学习型企业首先必须纠正认识上的误区,建立学习型企业应是企业一种整体要求,是企业党团组织、各部门乃至每个员工的共同追求。这种要求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它不应是外在的要求,不是领导的要求,也不应该是一种强行的规范和要我学习,而是我要学习,是不断调整团体成员间的心智模式,使全体员工逐步形成共同的追求目标或称“愿景”,进而将学习化为全体员工的自发行为。

(二)企业内应真正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机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适应社会能力关键在这个企业员工的素质,员工素质的提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才培育机制。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的是要培育人才,更多的培养知识型员工和企业核心员工。而建立学习型企业,便是一种建立育才机制的有效途径,企业管理者应当从这个整体要求出发,制定完备的计划,确定短期的具体目标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并通过调动公司全体员工“自我超越”的潜能,去不断实现一种突破,使公司的整体要求不断在量化和质化上向更高值推进。

(三)应建立学习的硬件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型企业必须首先从组织体系上为“学习型”创造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外因作用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四)在建立“学习型企业”过程中形成逐级深入的、分合有序的推进机制。也就是应该采取总体目标一致、分级实施、逐步趋同的方法。可以要求各部门根据部门工作实际制订实施方案,每个员工再根据部门实际制订员工实施方案,建立一整套的实施方案流程。流程的顶点同企业的整体目标或整体要求相一致。这样比较有利于我们学习型企业的整体推进。

(五)企业成员间应形成赶超目标的激励机制。在建立学习型企业时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整套鼓励每名员工自我超越的激励机制。这里的自我超越,一是对每个人自我过去的超越,二是每一个自我之间的超越。只有人人都敢于和善于自我超越,只有在企业内形成自我超越和领导鸣锣开道的良好氛围,实现学习型企业整体要求的目标和速度才会更快更好。在建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的团体学习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是由个人到管理层、由管理层向全公司员工转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小看每个员工的力量。在我们企业只有当每一个员工的学习积极性都有效发挥时才能推动我们整个学习型企业的建立。所以学习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要鼓励员工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激励措施。

全文阅读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

[摘要]生产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由于当代职业教育已融入社会市场经济下,如何规范管理生产实习过程和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已受到学校、社会及家长的重点关注。根据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中国(绵阳)科技城周边企业生产实习的现状,结合“以企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生产实习管理办法,建立了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运行,达到了学生、企业和学校三赢的效果。

[关键词]生产实习;生产实习管理办法;质量控制系统;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41.092

1 引 言

我国各类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把学生培养成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优势。“以企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体现出来了。其中:生产实习是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同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生产实习对于不同学科和专业会有所不同。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学生实习体系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认识实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本专业相关企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因为一年级学生尚未学习专业课,通过认识实习为专业课程学习做准备。②专业生产实习。学生在学习完必要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之后,到企业生产现场,参加实际岗位工作,以巩固加深专业知识,学习更多专业技术(包括技能、技巧、经验方法等),初步学会解决若干生产技术问题。③毕业(顶岗)实习。在大学毕业之前完成,学生要综合地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并进一步掌握生产技术方法。可以看出,生产实习是专业学生过渡到专业人才的一座桥梁。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生产实践技能、独立工作解决相关问题以及初步科研的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人员。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以下简称“国示”),正处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改革阶段。生产实习作为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对象,其中生产实习过程管理水平和教学指导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从而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而当前许多高职学院的生产实习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尚无广泛的研究。因此学院有必要对生产实习课程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和客观的管理办法和质量控制系统。

2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国示”建设工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机电工程系重点专业的改革与课程建设工作,通过对企业调研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分析,形成了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

全文阅读

“学校统筹”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完成率探析

摘要:实习完成率是衡量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参考。本文以抽样调查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办法,从企业因素、学校管理以及学生个体原因等方面着手分析学生顶岗实习完成率不足的原因,并为建构、优化实习完成率保障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顶岗实习;完成率;原因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114-04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目标更加清晰,管理逐步规范。我国职教界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形成“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1]的共识。

旅游职业教育与其他技能培训教育相比,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方式有其特殊性。旅游人才素质能力的核心素质能力包含“人际交往能力”、“审美引导能力”、“情感互动能力”和“技术技能”等方面,[2]要成为旅游行业优秀从业人员素质要求更高。[3]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简称“广东旅校”)作为全省旅游行业高素质从业人员培养基地,1991年开始实行“第三年学生到企业接受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实践锻炼”培养模式以来,逐步探索出“‘双任务、双导师’顶岗实习教学机制”[4]。在接受学校育人理念前提下,企业以协议的形式自愿加盟广东旅游职教集团,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习教学大纲、编制实习学材,配置“双导师”、开展依托企业课堂的顶岗实习教学等办法,以“统筹编制实习教学班级”形式开展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践,提高综合职业素质能力。

实践表明,“学校统筹”模式下的顶岗实习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意义重大。但结果反映,学生实习完成率仍然不能达到100%。究其原因,值得思考与借鉴。

一、顶岗实习完成率定量分析

本文以广东旅校2009级、2010级和2011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旅游外语”、“旅游艺术”、“航空服务与高铁服务”等6个专业①参与“学校统筹安排实习”②学生为分析对象。总人数为4907人,其中未完成实习学生204人,总比率为4.16%;完成实习学生4703人,总比率为95.84%。具体情况如下:表12009级参加“学校统筹安排实习”六个专业学生情况

序号专业名称安排实习人数流失人数流失率完成人数完成率1酒店服务与管理482234.77%45995.23%2旅游服务与管理490214.29%46995.71%3中餐烹饪21583.72%20796.28%4旅游外语270114.07%25995.93%(续表1)

全文阅读

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试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制造业人才培训

论文摘要: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在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引领、示范、推动、凝聚作用。要把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紧密结合,为企业培养培训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

一、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上海电气集团共有企业387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277家、有限公司103家,总公司下属7家。

集团共有职工114709名,其中,在岗职工为74584名。所属企业中,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职工68211名,其中32899名职工在岗;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5467名,其中40654名职工在岗。

在岗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8221名,占职工总数的24.43%;有技术工人35535人,其中技能人才33139名,占职工总数的44.43%。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分类统计表,在岗劳务工用工总数13480人。集团在岗职工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职工12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在岗职工的1.7%,职工的学历学位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8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6%,占在岗职工的2.6%。集团共有高级技师202名,技师1685名,两者分别占技术型人才的0.6%和5.1%,占在岗职工的0.3%和2.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型人才比例为5.7%,占技术工人比例为5.3%,占工人(含劳务工14066人)比例为3.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比例为24.4%,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2.74%。

在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方面,2006年。上海电气职工教育培训投入3501.6万元,在岗职工人均469.5元,其中,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总投入1049.8万元。技能人才人均316.8元。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30%。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投人2313.5万元,人均投入569.1元,其中技能人才投入566.1万元,技能人才人均276.8元。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24.5%。

同时根据调查,45%的职工在过去一年中参加了企业组织的培训。但有77.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中有52.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有26.7%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其中有65.20%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全文阅读

制造业人力资源问题及策略探讨论文

摘要: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在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引领、示范、推动、凝聚作用。要把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紧密结合,为企业培养培训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人力资源制造业人才培训

一、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上海电气集团共有企业387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277家、有限公司103家,总公司下属7家。

集团共有职工114709名,其中,在岗职工为74584名。所属企业中,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职工68211名,其中32899名职工在岗;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5467名,其中40654名职工在岗。

在岗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8221名,占职工总数的24.43%;有技术工人35535人,其中技能人才33139名,占职工总数的44.43%。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分类统计表,在岗劳务工用工总数13480人。集团在岗职工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职工12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在岗职工的1.7%,职工的学历学位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8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6%,占在岗职工的2.6%。集团共有高级技师202名,技师1685名,两者分别占技术型人才的0.6%和5.1%,占在岗职工的0.3%和2.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型人才比例为5.7%,占技术工人比例为5.3%,占工人(含劳务工14066人)比例为3.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比例为24.4%,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2.74%。

在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方面,2006年。上海电气职工教育培训投入3501.6万元,在岗职工人均469.5元,其中,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总投入1049.8万元。技能人才人均316.8元。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30%。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投人2313.5万元,人均投入569.1元,其中技能人才投入566.1万元,技能人才人均276.8元。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24.5%。

同时根据调查,45%的职工在过去一年中参加了企业组织的培训。但有77.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中有52.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有26.7%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其中有65.20%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全文阅读

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现状

摘要:制造业人力资源建设在企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引领、示范、推动、凝聚作用。要把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和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紧密结合,为企业培养培训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撑。

关键词:人力资源制造业人才培训

一、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基本状况

上海电气集团共有企业387家,其中资产管理公司277家、有限公司103家,总公司下属7家。

集团共有职工114709名,其中,在岗职工为74584名。所属企业中,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职工68211名,其中32899名职工在岗;有限公司拥有职工45467名,其中40654名职工在岗。

在岗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共18221名,占职工总数的24.43%;有技术工人35535人,其中技能人才33139名,占职工总数的44.43%。根据电气集团人力资源分类统计表,在岗劳务工用工总数13480人。集团在岗职工中,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职工1277名。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占在岗职工的1.7%,职工的学历学位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集团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38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6%,占在岗职工的2.6%。集团共有高级技师202名,技师1685名,两者分别占技术型人才的0.6%和5.1%,占在岗职工的0.3%和2.3%,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型人才比例为5.7%,占技术工人比例为5.3%,占工人(含劳务工14066人)比例为3.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比例为24.4%,占技术工人比例为22.74%。

在职工教育培训投入方面,2006年。上海电气职工教育培训投入3501.6万元,在岗职工人均469.5元,其中,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总投入1049.8万元。技能人才人均316.8元。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30%。有限公司职工教育培训投人2313.5万元,人均投入569.1元,其中技能人才投入566.1万元,技能人才人均276.8元。有限公司技能人才培训占总投入比例为24.5%。

同时根据调查,45%的职工在过去一年中参加了企业组织的培训。但有77.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中有52.5%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有26.7%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群体中38.2%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其中有65.20%的职工表示过去一年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企业高层领导中23.1%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组织的培训。68.5%的人员表示过去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企业外的培训。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