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美学原理

艺术是美的核心对象,是美学研究的主体。美在艺术中得到最为鲜明的体现,对艺术的研究历来是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从艺术上研究美,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是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艺术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是艺术发展、艺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在研究艺术的美学原理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学。

究竟何为艺术呢?这是一个抽象而且带广泛性的概念。就像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时时处处都存在矛盾一样。艺术也具有普遍性,社会、自然界,无处不存在艺术。我们身边充满艺术。比如说我们手中的一支笔,一本书是艺术,窗台上的一盆花是艺术,模具师手中的一幅模具是艺术,画家手中的一幅画是艺术,书法家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门艺术。就我们穿的衣服,我们头上的发型,我们的举手投足都是艺术。然而,这些艺术是需要加工、创造的。比如说一幅模具,全是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想,设计加工而成的。一幅画是经过画家认真仔细的创作而成的。它凝结了画家辛勤的劳动;一句话是经过说话人动脑筋思考之后才说出来的。同是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是不同的效果,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也是不同的效果。因此说艺术是需要加工的,创造的。而有些艺术实体并没有加工和改造的载体而要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臆想去主观创造,去虚构和设计。比如小说创作,有的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可以看出,“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的某种对象”。⑴艺术描述的不是已发生的实有的事,他是一种创造,它可以而且应该虚构。

那么,何为美学呢?

要知道何为美学,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无处不在,秀丽的山川是美,无限的草原是美,奔腾的河流是美,辽阔的海洋是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内,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到处留下美的踪迹。

然而,什么是美呢?

美是什么的问题,就是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又古老的命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家苏格拉底(前469-399)就曾与诡辩家讨论过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得出满意的结果,而只能无限感叹地说:“美是难的”,直至后来狄德罗提出“美在关系”;康德提出“美是含目的性的形式”;黑格尔提出“美是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等等概念。对美的问题有了理性的认识。但是,众说纷纭的理论依然只能是使美的定义莫衷一是,美是什么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的人认为美是观念,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感到它美。有的人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美就在于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谐及适当的批例等。认为美观念完全否认了美的客观存在,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虽然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方面来寻求美的根源,但却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忽略了人的主观臆断和主观感受。把美仅仅归结为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恩格斯曾经说过:“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⑵要洞察美的本质,定义美的概念,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密切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从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中去探索美的本质。那么,美是什么呢?美在哪里?在于物,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既不在于物,也不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的根源深深地隐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而人在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的品质,性格、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智慧、才能等等。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体现,美离不开人凭自己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里,一切美的形象都生动地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由于具体的,可感的,光辉的形象能激发人的情绪,可能使人产生美感,因此,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那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呢?这要从美学研究的对象说起,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这是因为美是艺术的基本特点,只有艺术和人发生的关系才主要是审美的关系。艺术不但充分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反映了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点。

全文阅读

建筑学中的美学原理

摘要:建筑美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旨意在于强调美学自身中固有一些"建筑学"的因素。建筑美学跟其他分支美学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在追求的是一种"感官"上的享受,追求事物本体内部因素的和谐,同时也追求与外在元素的和谐相处。然而,对于"建筑美学"的观念剖析,依旧存在着较大的误解与偏差。对于建筑设计我们始终要秉持的理论是,建筑设计追求的是一种审美体验与"感觉的组合"。

关键词:色阶运用;光影效应;几何设计;建筑内涵

建筑学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巨大的工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内涵,包括空间、形体、比例、色彩等因素,正是这些共同的因素才构成了建筑艺术美学的造型美。建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建筑背后蕴藏的众多的规律包括一些美学规律,却少有人能够深入剖析。

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而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的空间来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更是成为日常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因此如果掌握了光的物理性能还有光影的表现力,则能运用光的特性来更好的服务于空间,为空间带来生命力。而如何更为巧妙地处理空间,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美学的表现力更是建筑师所面临的重要难题。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眼在天然光下比在人工光下具有更好的视觉功效,而太阳光则是人类目前能够取用的做直接便利并且成本低的清洁能源,因此通过光影效应来达到对光线最大限度的择取在建筑环境设计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和效果。

一般传统建筑的采光会通过三个渠道:天井,门,窗户。在古代建筑当中,天井是取得自然采光的重要构件,而随着现代建筑风格的迭代,天井逐渐为现代人所淘汰,自然而然,门和天窗便成了现代人对于家装采光的重要渠道。一般而言,从构造,造价和采光效果综合考虑,侧窗通常做成长方形,长方形的窗户在对于实现光影采集这一块是天然的屏障体,而光源的采集最主要还是对长方形采光口的位置、大小要求较为高,竖长方形在房间进深方向较均匀,方形窗居中,综合而言,窄而深的房间宜用竖长方形窗,宽而浅的房间宜用横长方形。

这样一来,被建筑师称为空间克星的光影效应便为人们所妙用,并且有了更为专业的应对措施。此外,由于光线存在着光照强度和太阳光照角度等不可控自然因素,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光线采集的障碍,鉴于此,现代建筑中多采用白玻璃等扩散透光材料,这种材质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房间深度的照度,有益于房间光线采集,此外同功效的材料还有U型玻璃、玻璃砖。然而到了后期,随着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再追求光线的数量而是更倾向于质量,而诸如窗洞喇叭口的设计这类现代家装的创新,则可以有效的减少遮挡,增加采光。

众所周知,人类是一种感官动物,同样,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第一感官直觉都来源整个建筑的外形建筑。当我们去欣赏一座建筑并且真正去了解它的时候,会发现原来这些宏大的建筑珍品当中隐藏着许多数学的原来。其实自古罗马时代以来,便有诸多著名的思想家提出关于阐述数学几何原理的思想,较为出名的有毕达哥斯"万物皆数"、比拉图立体以及欧式几何,这三大理论对于几何学在建筑学中的运用当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文艺复兴期间,建筑学逐渐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为人们所接受,因此,在文艺复新时期的建筑物里,常常都能都见到类似象心形、圆形、穹顶都是教堂架构常见的元素,而这本身就包含了古罗马建筑对于几何元素的狂热。

通过比例的造型作用来达到体现宇宙万物的和谐,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建筑物外观和谐的标杆,而古人对于几何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理论阐述对于现代建筑依旧存在着深远的影响。就拿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建筑物,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来说,就是几何体中圆柱与球体的结合。三个竖直的圆柱形通天巨柱,与一个球体的完美结合在人的视觉上便带来一种强有力的冲击感,东方明珠电视塔利用几何体球体与圆柱的巧妙结合,将几何原理完美地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外观设计在当中,同时也将几何设计的严谨与建筑艺术的浪漫融为一体,创造了建筑史上的一枚璀璨明珠。

全文阅读

美学原理教材改革探讨

《黑龙江教育杂志》2015年第七期

一、国内高校美学原理教材的主要内容

当前国内高校流行的美学原理教材基本都是以实践美学的观点为基础来解决美和艺术问题的。这些教材的突出特点是:首先,将美的本质作为美学学科的最基本理论问题,认为它是解决美学领域其他问题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将美学史上所有关于美的观点用主观派、客观派、主客统一派来进行归类,最后指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才能最终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提出美来源于社会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实践美学观点。第二,在美感问题上,强调美感必须通过当时的审美观照获得。虽然这些教材认为美感的特征是功利性与超功利的统一,但功利性是存在于原始社会美的发生起源上,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主体用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审美态度来对待审美对象,才能获得美感。在对审美心理的处理上,提出了审美直觉与理性思维的不同,将审美心理划分为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基本要素。第三,在美的种类问题上,将美的存在类型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将美的范畴确定为优美与崇高、悲剧和喜剧等,对于形式美具体属于哪种存在类型没有具体分析,对现代西方美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审美范畴也语焉不详。第四,在艺术问题上,主要强调了艺术的审美特质,即艺术具有审美愉悦性。要想在艺术中获得审美愉悦,审美主体需要具备审美需要、审美修养和审美兴趣,艺术品必须具备美的素质,即无功利性或超功利性。强调任何艺术都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产物,是体现了时代的阶级意识和审美水平。从这些教材的观点来说,它们都坚持了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并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构造整个美学体系,体现了观点的一致性和体系的完整性。但在内容方面,还有许多美学理论的空白,在具体的细节方面,也有许多错误需要纠正。

二、国内高校美学原理教材的主要缺陷

第一,以实践美学为基础建构美学原理确实使教材的写作体例保持了一贯性。但如果实践美学可以作为美学原理的理论基础,那么其他的美学流派一样可以作为美学原理的写作基础,我们完全可以以后实践美学的许多流派的美学思想为基础重新编撰美学原理。美学原理作为一本教材主要是阐释美学史的主要美学问题以及不同时代美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如果以某一流派的美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势必会因带有某种主观性而曲解真正的美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美学本身也有重大的理论缺陷,后实践美学对它的批判言之凿凿,把一种还带有争议的美学理论作为美学原理的基础,其理论的阐释效力就很值得商榷了。第二,当前的美学原理教材主要关注西方现代美学之前,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想,而对中国美学思想、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以及当代审美文化方面涉及较少。关注点的过分集中使教材的内容有明显的偏颇,如探讨美的问题时总是从美的本质入手,并对其进行主观和客观的区分,这种方式明显受到西方古典哲学本体论的影响,并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作为基本的立论基础。探讨美感的时候突出强调美感活动的无功利性,这种观点是对德国古典美学思想的继承,但在现代美学中,审美的无功利性已被美学家们深入地批判,同时,说美感是无功利的也不符合现代美学的实际。此外,国内高校的美学原理教材普遍按照主客二分的范式编写,这一方面是受到传统西方哲学的影响,也是由于当时中国的学术环境所致。第三,由于美学原理用固定的模式编写,因而造成了对美学思想的生搬硬套,导致了对许多美学观点理解上的错误。在高校学生使用的美学原理这些教材中,这样的错误可以信手拈来,如在探讨美的本质时,将休谟的美学观确定为主观派,因为休谟认为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主观心灵的产物。而伯克却因指出了引起主体心理愉悦的事物所具有的形式方面的特征而被确定为客观派。事实上,休谟和伯克都是英国经验论美学的代表,他们对美的理解都是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经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他们美学观的犹疑,休谟并没有否认审美对象是产生美的客观条件,伯克虽然说了美的客观性质,但他只不过说这些性质会使主体产生审美愉悦罢了,审美仍然要向主观心理去寻找。另外,将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与苏格拉底的“美是效用”的观点统统置于主客统一派也犯了简单化的错误。

三、关于美学原理教材改革的建议

鉴于国内高校所使用的美学原理教材的主要缺陷,对美学原理的教材改革势在必行,这里尝试对教材改革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尝试以新的思想范式来编撰美学原理。国内高校的美学原理教材之所以出现很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的理论视野限制了他们的问题意识。随着国外美学理论的不断引入,当代学者的理论视野不断开阔,思想意识不断深入,学术范式也不断更新,开始尝试以新的范式来重新编写美学原理。如朱立元的《美学》尝试在生存论的立场下重新写作美学原理,张法的《美学导论》尝试在主客统一的思维范式下编撰美学原理,但从根本上说,二者并没有脱离实践美学,是在支持实践美学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新的理解。美学原理要想成为对美学史的问题和知识加以客观介绍的引导性教材,必须改变实践美学的思维范式,以新的范式重新思考美学问题。其次,要将美学原理与美学史、哲学史充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来说,美学原理是以构建问题和理论抽象的方式对美学史的相关思想进行介绍和阐释,因此,对美学史上相关资料的掌握尤其重要。而每一个时代的美学家提出和解决具体的美学问题时,又与其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必须要深入研究美学史才能具体地把握美学问题,并对其进行理论阐释。同时,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学科,美学史是哲学史的一部分,因此,哲学思想的深度也直接影响美学原理的写作。最后,要将美学原理与当代美学前沿结合起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学原理教材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对当代审美文化问题的忽略。美学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确定性知识,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学新问题的提出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美学原理要紧跟时代脉搏,与当代具体的审美文化结合起来,在实践层面开拓美学理论的意义。

作者:贾媛媛 单位:黑龙江大学

全文阅读

美学原理教材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国内高校所使用的美学原理教材在内容上的一些缺陷和错误,提出了对美学原理教材进行改革的建议,主张美学原理教材的编撰要采用新的思想范式、要与美学史、哲学史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词:美学原理;实践美学;教材改革;思想范式

当前国内高校所使用的美学原理教材基本是按照王朝闻等在1981年出版的《美学概论》的体系模式编写的。这一时期,人们的美学观念深受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影响,那次美学大讨论以探讨美的本质为核心内容,并最终形成了四个美学学派,即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统一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其中,李泽厚的客观社会派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美学体系,李泽厚认为,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美存在于事物的客观社会属性之中,李泽厚的这一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并在美学大讨论中逐渐取得优势,到了70、80年代,蒋孔阳、马奇、刘纲纪等人纷纷用马克思的实践观来阐释美的本质问题,最终形成了当代中国的主流美学――实践美学。王朝闻的《美学概论》就是以实践美学的观点来建构理论体系并探索美学问题的。在他之后,蔡仪的《美学原理提纲》,杨辛、甘霖的《美学原理》,刘叔成等人的《美学基本原理》,黄海澄的《美学原理》以及全国十一所民族院校编写组的《美学十讲》等等都是按照这种体系模式编写的。

一、国内高校美学原理教材的主要内容

当前国内高校流行的美学原理教材基本都是以实践美学的观点为基础来解决美和艺术问题的。这些教材的突出特点是:

首先,将美的本质作为美学学科的最基本理论问题,认为它是解决美学领域其他问题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将美学史上所有关于美的观点用主观派、客观派、主客统一派来进行归类,最后指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才能最终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提出美来源于社会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实践美学观点。

第二,在美感问题上,强调美感必须通过当时的审美观照获得。虽然这些教材认为美感的特征是功利性与超功利的统一,但功利性是存在于原始社会美的发生起源上,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主体用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审美态度来对待审美对象,才能获得美感。在对审美心理的处理上,提出了审美直觉与理性思维的不同,将审美心理划分为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基本要素。

第三,在美的种类问题上,将美的存在类型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将美的范畴确定为优美与崇高、悲剧和喜剧等,对于形式美具体属于哪种存在类型没有具体分析,对现代西方美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审美范畴也语焉不详。

全文阅读

美学及其基本原理(三)

本期讲述美的又一高级形态:科学美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特征。在美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然美先于人类而存在;社会美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开始出现;艺术美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美的高级形态。而*科学美”更是美的特殊高级形态,它的提出,在国外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国内则是近几年的事。

或许有人会认为,科学与美学之间似乎相距太远了,正如一位青年朋友不无感概地说:“科学是崇高的,但实在太乏味了,我不能理解科学家怎么能在其中乐而忘返。”其实,美的世界不仅是艺术家、美学家的世袭领地;同样,也是各行各业从事科学工作的人们孜孜以求的乐土。

1 科学美的基本概念

随着边缘科学的渗透,现代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和高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美学领域产生了许多新的审美客体,近几十年形成了“科学美”这个相对独立的美学新概念(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苏联大百科全书“科学”条目:“包括理论体系、数学公式、实验方案及其思路在内的科学结构中,美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很多科学特别指出的。”彭加勒说:“发明就是选择,选择不可避免地由科学上的美感所支配”。可见,科学与美学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尽管目前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体系及其美感机制的阐述还缺乏系统性,但他们对科学美的肯定是不容怀疑的,因为科学创造与艺术创造一样,都要遵循和服从美的规律,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审美意义,无不是凭借美感的诱发和艺术的思维而创造出科学奇迹的。

科学理论,具有较高层次的理性美,与其他形式的美相比,它主要是借助理性和想象的力量在思维中予以把握,并由此获得美感。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理论可以成为审美对象。从审美角度来看,科学理论给人的美感主要来自人的心智对研究对象内在美的领悟,而不着重对研究对象外在美的观赏。在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的过程中,美的原则常常发挥着潜在的作用。科学理论的建立往往是从提出假说开始的,假说的核心观念常借助科学直觉而获得,这种科学直觉与美的启迪作用有着某种联系,历史上许多成功的科学家都有这种经验和体会。物理学家霍夫曼在总结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时说:“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最突出的就是它的美,爱因斯坦的方法在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觉的”。

用美的尺度来衡量理论成果,科学美与艺术美是有区别的。可以作这样的比方:科学美和艺术美各为一枚硬币,对艺术硬币而言,是“美”的一面朝前,“真”的一面在后;而科学硬币却相反,是“真”的一面朝前,“美”的一面在后。换句话说,欣赏艺术美是“美中见真”,领略科学美是“真中见美”。美国科学史家库恩甚至断言:“在建立新的学科理论时,美的重要性有时可以是决定性的”。

2 科学美的基本原则

科学美的基本原则必须在排除主观意识的前提下,从人类科技活动及其成果中提炼,阐发其美学内涵。

全文阅读

美术中蕴含着数学原理

大多数人认为,美术是文科的,而数学是理科的。一个感性,一个理性,没有关联性,但是忽略了美术中包含的学科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它与任何学科都有关联,只有汇集了各种学科知识的美术,才是最完整的。感觉、灵感都是抽象的词汇,没有具体的标准。当你在雄伟的建筑前不禁驻足观望,当你为美妙的绘画作品而感动,心中为人类的鬼斧神工而喝彩,是否能觉察到其中数学与美术的美妙联系?有一天,会突然发现,在艺术领域中确实蕴含着一种奇妙的东西,它不是简单的用抽象的语言一句带过,它有一些内部的奥秘,让人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来自于对数学原理的共同理解,符合人们审美的数字联系。美术中恰恰蕴藏着很多数学原理,大多数人都认为数学是关于理性逻辑的学科,条理分明,理性刚硬,正因此他们误解了数学的本质,数学自身包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要全面的认识它,应该总结为数学是感觉与逻辑、主观美感与客观真实的完美结合。使得大多数人看到这样的东西,不禁产生美的感受。

王元教授(华罗庚的学生)说过:“数学的评价标准和艺术一样,主要是美学标准。”列昂・巴替斯塔・阿尔伯蒂在他的名著《绘画论》中阐述,他相信理性的力量,认为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他说:“我希望画家应该通晓全部自由艺术,但我首先希望他们精通几何学”,也就是说,艺术融合的非常多样的知识,而数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让我们从数学的视角一起去探究数学与美术的联系,看看原本没有注意到的数学之美。

第一,透视与美术。透视是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也是学习美术的人必学的科目。美术家们想绘制出逼真的环境,必须懂得其中的透视学原理,让作品呈现层次感,立体感,使画面更自然、更深邃。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莱奥纳多・达・芬奇,能力超群、出类拔萃,在绘画、雕塑、音乐、数学、工程、建筑等各个不同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他18岁时,为了透彻理解和掌握绘画艺术,决定开始研究其他与绘画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如数学、解剖学等。之后运用他精通的数学、精确的透视和“神圣的比例关系”创造了许多举世名作。他的那幅世界上最著名的画――《蒙娜丽莎》,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不仅她的微笑神秘,在《蒙娜丽莎》中,达・芬奇用透视法构成蒙娜丽莎身后的风景,在她背后的岩石和流水如梦幻般的景致,也让我们迷惑神秘。这种透视感营造成的景深,烘托整个画面,让整副画笼罩在奇幻的环境中。在这幅画中深沉的蓝绿色向地平线逐渐隐逝的效果其实是光线在大气中折射的效果,就是透视法应用的鲜明体现。

第二,黄金分割与美术。通常眼睛往什么地方看,什么地方就是视点,视点的高低决定着对象的构图方式,以正常的平视的角度出发,在正中间的偏右上角方向,是人的视觉的最活跃范围,这里的内容也最容易被人记忆。所以,在服装上的标签,戴徽章的位置,都是在左上角,就正好迎合了视觉活跃区域在右上角的特性。这个特性就称作黄金涡,是经过严密的研究与探讨所得出的结论,并非人们以为的出于习惯的长久累积。所以身边很多看似没有理由的规律,其实是有其内在数学奥秘的。在分析艺术作品的时候,察觉作品的布局错落有致,物体交相辉映,极具美感,这种“美感”不只是一种感觉,其中不乏数学原理的支撑。著名的黄金分割率即1:0.618或1.618:1,一个极为迷人而神秘的无理数,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对许多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现实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内容,它的出现把艺术与数学的联系体现的淋漓尽致!达芬奇认为最符合黄金分割率的是人体结构,他精通解剖学,他对人体绘画的完美表现,是建筑在对身体各部分结构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人体的黄金分割无处不在,如头像的黄金分割,大家都知道三庭五眼,三庭指的是:发际线至眉间、眉间至鼻下缘、鼻下缘至颏下缘,这三部分相等或基本相等。五眼指得是左眼外眦至左耳、左眼、两眼内眦间距、右眼、右眼外眦至右耳,五个部分相等或基本相等。除了人面部黄金分割,人体黄金分割更是巧妙,如喉结是头部最上端至肚脐的黄金分割点;膝关节是肚脐到脚部最下端的黄金分割点,肘关节是手指到肩部的黄金分割点等等。所以说包含了这么多黄金分割率的人体,称为世界上最美的物体一点也不为过。

在建筑设计中,黄金分割应用同样非常广泛,无论中国的紫禁城,或者是法国巴黎圣母院,都运用了黄金分割率。不得不相信黄金分割率是世界不同设计师的一种共通的美的感受。紫禁城整个建筑物的线段的比就科学的采用了黄金分割,不要小看这每一个比例,使最终的效果呈现出那样宏伟且非常和谐的效果。又如世界著名的建筑“鸟巢”,许多人认为鸟巢的建筑形式只是一堆杂乱的线条而已,甚至认为制作这样的设计稿很容易,却不知道这个宏伟而惊人的建筑需要更加精密的数学计算,与黄金分割率的完美结合,每一根钢结构都经过严格的数学换算,才能呈现给大家这座主体建筑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的、高69米,主体总用钢量为4.2万吨的巨型完美建筑。

第三,美术设计与数学。延伸到设计作品中,数学也同样举足轻重,伽利略说“数字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数学是人们在对自然界适应与研究时对数量、形状、结构、色彩、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挖掘与总结的。在设计中,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等创作出的作品是一些形态逼真、充满魅力的作品,如素描、平面构成、包装、海报设计等门类,让人产生感动、悲伤、兴奋等等各种微妙的情感效果,让人们不禁对数学与美术结合的魅力赞叹不已。把数学中的数字单独作为符号来看,其形态不亚于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的作用。不同在于,点、线、面、体是设计中的基本可视的元素的称谓,而数字是设计中隐性的基本元素,例如一张海报的底色,用的是哪一种颜色,有其永恒不变的色号,不同的CMYK数值;主题摆放的位置;留白的比例;疏密的关系;前后元素的映衬;装饰图案的深浅与分布,形、色、位置等各个要素的分布都有其数学联系。在“设计”这种综合性的运用中,数学显得极其重要,这就验证了,在设计中常常徘徊于一个线条,一个色彩,一个位置的微调的意义,是为了让整体元素的搭配更协调,更完美。这就解释了,设计大师对数学规律有经验性的实践与总结后对颜色准确度的敏感性,对物体形态及物置的把握都更精准更统一,作品更容易使人产生震撼的视觉感受的原因。当然不是做每一幅作品的时候都要进行计算,就好比擅长称重量的人,在熟悉以后能很轻易的掌握物体的重量。熟悉数学规律的人,也会轻易的掌握画面的布局,不是莫名其妙的“感觉”而已,而是长期对美术中数学的熟悉而得来的。因此重视美术中的数学规律,对美术创造的深入至关重要。

苏顿说,“自然的终极秘密是用一种我们还不能阅读的语言书写,数学为这种原文提供了注释。”数学蕴含了很多美术的奥秘,我们能运用多少其中的奥秘,还有多少没有被我们发现的奥秘,我相信知识领域千变万化,形态各异,数学家和美术家们不会停下追求的脚步,将孜孜不倦得研究与挖掘,不断地深入,总有另一片新天地,正如我们追求美的感受一样,永无止境。

全文阅读

浅谈艺术的美学原理

【摘 要】本文力图从艺术的本源角度出发,主要探讨了艺术美的特点以及艺术美的价值的特殊性。

【关键词】艺术美;特点;价值;特殊性

艺术是美的核心对象,是美学研究的主体。从艺术上研究美,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是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艺术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是艺术发展、艺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一、艺术美的特点

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美,焕发着艺术美光烽的艺术作品,会令人激动,让人陶醉,令人振奋,且有强大的吸引力,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了某种对象。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艺术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所谓表现,是指艺术美是艺术家主观感情的表现,所谓再现,是指艺术美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形象而得到统一。艺术作品中的美,必须通过艺术的形象才能显示出来,倘若作品中没有艺术形象,就不能成为艺术作品,也就不可能具有审美价值。

艺术美是具有客观性的。艺术形象是通过物质手段创造出来的,因此,艺术美就具有了物态化的形式。艺术美之所以具有客观的物态化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艺术家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不可能在抽象的幻想世界中凭空塑造艺术形象。二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总是为了使人感知,认识,从而发挥其社会影响,如果不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艺术家就无法将审美的感觉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其获得欣赏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艺术作品就成了客观的感性存在。

艺术美具有客观性这只是艺术美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艺术美也具有主观性。艺术家对现实成品的加工,创造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性的活动。歌德说过:“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由于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总是融进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因而艺术形象就表现出极强烈的主观感彩。显示了艺术美强烈的主观性。

二、艺术美的价值的特殊性

全文阅读

浅析园林配置美学原理

摘要:植物是庭院空间塑造及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美化环境,植物景观本身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场地不同,但可沿着同一美学原理去创造美的景观,巧妙地运用空间感、风格、线条、颜色等美学原理是创造美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植物配置美学原理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X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园林景观主要一些美学原理

1.1线条的植物的轮廓

1.1.1线条应运的一般规律

a.曲线:植物地被线条要求弧度饱满,线条流畅,主要控制视线收放。通常做法即为在园路与园路或广场交叉相接处增加绿量,以使视线不通透。

b直线:通常用于小区入口、广场等处,以强调开阔大气的景观效果,因此,通常近道路处留出适当草坪,使得空间看起来更为广阔。

全文阅读

剖析体育音乐美学原理

内容摘要:音乐和体育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紧密联系。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一个是听觉上的美好享受,一个是展现力量美的视觉盛宴,但它们都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演绎出来的精神产物,都是旨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人类带来美的享受。早在原始社会,祖先们就将音乐和舞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怡情健身作用的“乐舞”。在体育中穿插音乐元素,两者相互辉映,相辅相成,不仅充分发挥了音乐的美育功能,更增加了体育运动的表现力。在近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音乐已经得到了普遍运用,例如体育舞蹈、体操、花样滑冰等。很多体育项目通过合理地运用音乐伴奏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体育音乐联系美学原理审美趋向

目前,世界通用的“语言”不是英语,也不是中文,而是音乐和舞蹈,虽然它们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共有的情感。如果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增加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体育音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音乐,一种是辅助音乐。功能音乐主要是为体育活动服务的,例如运动会的开幕式、颁奖仪式等,这些音乐是为了增强现场的活动气氛。辅助音乐主要是辅助运动员表达情感,使运动员的体育动作富有情感,更具生命力且能够感染观众,是体育运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体育音乐的美学原理

首先,体育音乐能够使人放松身心,让人们在一种舒适优雅的环境中锻炼身体。这种方法不仅强身健体,而且怡情修身。听着悠扬淡雅的音乐,身体也不禁跟着运动起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享受。通过这种运动,人们的健康得到了保证,精神上也能获得满足,动作和情感上获得共鸣,刚柔结合,达到了身心合一的至高境界。对于运动员来说,音乐可以缓解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减轻压力,使运动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更加充分地表现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绩。另外,聆听一些节奏舒缓、宛转悠扬的音乐,再加上一些放松整理活动,可以缓解人的疲劳。

其次,体育音乐能够使人增强对体育动作的记忆力,使我们在做体育动作时注意力更加集中。音乐能刺激我们的中枢神经,对大脑的记忆有启示和引导的积极作用。身体动作和听觉上的双重刺激更有助于提高我们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能力。比如做广播体操,广播里的体操音乐就是我们的口令,我们都是根据音乐里的节拍做好每一个动作的。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广播里的音乐,体操的美感就会减少很多。这也说明了音乐在体育锻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在集体的体育项目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表演者只有跟着体育音乐的节拍,才会展现出体育项目的整体美感。

再次,体育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音乐的创造需要想象和创造力,体育动作的创造也同样离不开创造力,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互相补充,获取灵感,创造完美的舞蹈动作。好的音乐可以打动人的心灵,激发人内心的感动,这种感动再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交相辉映,能够带给观众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美妙的音乐能够激发运动员的创造灵感,使运动员创造出更加完美的动作。体育动作本身缺少一些灵性和思想,而音乐恰好弥补了这些。我们可以从音乐领域找寻体育动作的创作灵感,所以不应忽略对体育音乐的理解。人的情感变化与人体运动的影响,对体育舞蹈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最后,体育音乐能够增强体育动作的表现力。例如音乐赋予健美操动感的生命力,使健美操处处体现出其节奏鲜明、富有活力的特点。在音乐的带领下,舞蹈动作更加连贯有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健美操的健康与美感。民族音乐在太极拳中的运用是音乐和体育有机结合的典型代表。太极拳以其轻柔舒缓的动作完美地表现了中国古典音乐淡雅悠扬的特点,深刻地诠释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精髓。练太极的人可以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细细体会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速度。另外,音乐在花样滑冰这项体育运动中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花样滑冰的观赏性,不仅要求运动员在提高动作难度上下功夫,还要重视音乐的选择。好的音乐能够调动参赛现场的活动气氛,使观众随着音乐不断感受表演者的力量和优雅,吸引观众的眼球,赢得喝彩。相反,如果没有音乐的配合,运动会现场就会显得异常沉闷,观众也很难静下心来欣赏舞蹈。体育与音乐的结合恰恰满足了观众动静结合、刚中有柔的审美特征。由此可见,音乐能增强人们对体育动作的领悟能力,使人们的运动意识和协调性大大加强。

全文阅读

巧用哲学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美术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90-01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美术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以提高教学效率。近年来,笔者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进行了一些实践性的探究,现将一些肤浅的做法和认识介绍如下。

1 采用普遍性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美术构成的整体美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是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教师可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美术语言组织构成的整体美。如教学美术语言组织构成时,笔者用课件同时展示齐白石的《荷花影》和别人的一幅工笔重彩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并提问:“齐白石作品的线条美吗?这两幅作品美吗?”一位学生回答:“齐白石作品用线条画荷梗,显得苍劲有力,功力深厚,很美。这两幅作品都很美。”然后笔者把《荷花影》的线条移置到那幅工笔重彩画中,进一步提问:“这幅工笔重彩画现在美吗?”那位学生马上回答:“很难看,为什么呢?”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述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后,笔者又结合《荷花影》向学生分析、介绍美术作品中的点、线、形、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是在整体中构成美,是符合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经过解疑,学生们很快领悟了这幅工笔重彩画为什么变成难看,美术作品中的美是在整体中构成。可见,我们采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进行美术教学,学生们也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美术构成的整体美。

2 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美术风格的演变规律

2.1妙用辩证否定原理, 引导学生理解美术风格演变继承和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辩证否定原理告诉我们: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摒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教师可运用辩证否定原理来引导学生理解美术风格演变继承和发展的规律。如在教学美术风格演变时,笔者用课件展示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与英国画家透纳的作品《海盗船》,引导学生深入观察,认真比较,仔细分析,并提出问题:“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受到透纳的《海盗船》的影响创作的,莫奈是如何根据《海盗船》创作出《日出·印象》?有什么不一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经过认真的思考,热烈的讨论,有一个学生回答:“《日出·印象》保留了《海盗船》表现纯粹的光一色现象,尤其是阳光透过雾气的生动景象,又不太注意物象的立体空间效果,也没有明确清晰的轮廓,拉开跟传统的绘画很大的距离;不一样的是《日出·印象》更注重色彩的准确和生动,笔触也更加放纵,我们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笔画痕迹,充分发挥了《海盗船》中的可能性。”从这位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理解美术风格是可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然后加以发展的演变现象。

2.2引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美术风格演变曲折与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