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研究生毕业论文

美术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学毕业论文常见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 要】毕业论文是全面评估学生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从论文选题、专业特点、格式规范、创新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美术学毕业论文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美术学;毕业论文;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126-01

美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美术学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本科阶段所获得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毕业论文撰写的过程也是综合培养学生在本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表达能力、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的一个实践过程。本文通过对已毕业的美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调研及考察,总结出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指导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方法,为美术学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一、美术学本科毕业论文常见问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不当。大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完成,如《浅析油画前景》、《试论中国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的区别与联系》、《浅析现当代中国风景油画》,这些选题范围学生很难驾驭,此类选题写成一本专著也不为过,本科生当然难以就此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来。如果论文题目过小,论文得不到展开,则内容空泛乏味,缺少研究的目的性。也有些毕业论文内容过于陈旧,只是对以往的论文观点进行简单的重复。所以论文选题要大小适中,难易得当,这是写出高质量论文的前提条件。

(二)不能结合专业特点。对于美术学学生来说,理论研究没有相应的基础,实际工作经验不丰富,写作基础较差,如果不结合自身专业实际选题,势必只有到处拼凑,达不到能力培养和素质训练的教学目标。美术学毕业论文考察学生通过四年本科教育所取得的理论知识、美学素养、文化修养等各方面的能力,论文就是一个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课题,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讨创作实践者的理论水平。研究的内容要从自身的创作出发,阐明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水平。

(三)毕业论文格式不规范。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学院或所在系部都会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忽略格式要求,随意设置标题和文章的字体、字号,尤其是引用部分的问题最为常见。有的学生引用的文章内容并没有标明出处,没有注明期刊或书籍的出版社、页码,乱用标点,错别字出现频繁。主要原因是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到了毕业创作中,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全文阅读

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对毕业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检验。在近年来的毕业论文写作中,论文质量逐年下降。对论文写作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提高美术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美术专业毕业论文;论文开题;论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106-2

美术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等艺术教育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进行艺术考察与材料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及使用,学科论文与实用文体写作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良机。近年来,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在规范化方面有所改善。然而,随着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却逐年下降,其中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降尤其严重。本文根据近几年的毕业论文辅导与管理工作,本文对这些年质量下降的毕业论文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普遍的规律性问题。并针对问题,对论文教学计划和方案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

一、美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开题常见问题

(一)论文选题

合适的选题是提高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多数同学在选题方面缺乏新意,显得陈旧老套,自主性不强,研究价值和意义不大。其次是论文选题盲目笼统,不够精准,缺乏内涵和外延性,或文不扣题,部分题目字数偏多不够精炼,逻辑性不强。或选题偏大,无法用一两个月、数千字深入展开论述,只能点及皮毛。如《工艺美术研究》《论中西方文化艺术比较》《论中国工笔画》《论产品包装》《论中国美术发展历程》《我的何去何从》等。或是论文题目结构不完整,只有名词,缺少动词或介词,或者是重复使用动词,如《抽象与写实》《内衣的流行色》《传统民间绘画艺术性的研究分析》等。因此,导师的积极引导或建议学生选择有研究价值的和正确的选题,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

(二)论文开题报告不按照要求填写,随意拼凑一些不相关的内容

全文阅读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中的实证研究

摘要:四年制大学毕业论文除了考察毕业论文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之外,还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毕业论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论文抄袭现象,同时由于调研的可信性,论文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育;论文;实证研究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美术学论文历来多重视定性研究,较少采用实证研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大量抄袭,失去了毕业论文的根本作用。同时对实证研究的不重视亦导致教学研究的惰性和停滞不前,毕业论文选题毫无方向等等诸多问题。近三年来美术学专业对毕业论文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就包括研究方法的实证性研究。

一、实证研究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被调研对象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叫观察法。

(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调研对象直接面对面的交谈,获取第一手信息的方法。

全文阅读

艺术类专业与艺术类院校毕业设计研究

一、综合类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述评

(一)一流中央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中央高校属于国务院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简称“中央部属高校”,是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直属管理一批高等院校①。我国中央部属高校共117所,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36所,B类3所,包含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共33所。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并制作出拥有设计感和美学形象的理想模型和解决方案,最后提交论文论述。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形象联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互结合,自然科学理论和人文关怀情感相互交融,由此可见,艺术类专业是一种既富有美学性、实践性,又拥有科学性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一流中央高校中,几乎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一流中央高校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总结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创新性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角度的新颖性、创造性、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写作水平、学术水平和格式的规范化都会有较高的要求。例如,江南大学作为江苏省教育部直属的一流中央高校,对各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在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中,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评分占50%,毕业论文(设计)总评分折算成五级计分的方法见表1。

(二)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于各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普通高等学校,这些高校大部分都是由地方财政或地方行政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在我国共有2500多所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②。地方高校相较于一流中央高校的实力没有那么强劲,学科特色相对较弱,但是省级政府为了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来推动地方发展的软实力,极力支持高校教育。因此,在上海、江苏、广东等高等资源集中的省市,涌现出了一批可以与一流中央高校想媲美的高水平大学,例如,苏州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大学等。这类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评分基本都采用统一的“334”标准,成绩采用的也是五级计分方式。相较于一流中央高校,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艺术性、创造性、合理性、表现手段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制作效果的要求相对减弱③。艺术类的毕业设计(论文)涉及到美学上的艺术性评判,因此,个人的主观性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否熟练地综合运用到所学的艺术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否提出较为深刻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是指导教师评判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主要条件。其次是设计(论文)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素养。从评阅教师的角度看,学生将艺术理论和设计实践结合,在通过模型或图纸等表达理念的时候,逻辑性和理论性要明确。其次是考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答辩小组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回答要具有现实的艺术理论根据,思路清晰,论点明确。

(三)贫困偏远地区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贫困偏远地区的高校艺术类专业并非高校的主力专业,在带动地区的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方面并不能起到领头作用,因此非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并不会投入过多的经济支持或教育资源在此方面。例如,广西大学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判定以指导教师为主,占据45%,评阅人和答辩成绩分别占20%和25%,剩下的10%为格式的判定。在此情况下,指导教师的评价具有很大影响。再如,较偏远的内蒙古大学,在艺术类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标准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再次是格式,学生的答辩成绩即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相对来说,这种毕业设计评价体系和评分标准并不完善和详细,在答辩过程中去考察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度、质量、以及撰写的水平和规范程度等,显得较为急促。

(四)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解读

全文阅读

地方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资料室建设

内容摘要:地方高师美术专业加强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主要为了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地方文化发展以及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自身特色发展的策略。以“研究性教学”为理念的“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是培养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实施策略,其中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将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美术考古 专业资料室建设 地方高师美术

从学科划分上看,美术考古学是属考古学,但又与美术学科尤其是美术史联系极为密切,它是以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美术遗迹或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史学立场出发,结合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历史分析研究和艺术分析研究。与美术史相比,都是以美术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都需要图像解读和艺术分析研究,从这一点来看两者是一致的。只是美术考古学研究的美术品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所得,而美术史研究的美术品主要是曾经文献记载的或已有的现存实物——当然,这现存的实物也有可能是曾经或刚刚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所得。所以,从美术研究的角度看,美术考古可以作为美术史研究的基础研究和重要方法,它可以为美术史研究寻找最新的一手资料,也可以是美术史研究的特殊角度。

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考古学专业,对美术专业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把对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纳入其课程计划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在地方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与发展活力在于“地方”二字,即要立足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围绕地方基础教育的要求,确立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地方高师美术专业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一个专业,不仅要考虑专业自身的特点,更应该考虑到它还是地方师范院校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专业自身的特点与“地方”的结合才是其特色发展之路。

从基础教育来看,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就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并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试行。新课程标准着重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旨归,致力于学生综合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是“研究性教学”成了新课改在方法上的必然选择,立足于地方实际的校本教材是各地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而且还要对这些课程资源有研究,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对学生身边的地方特色的美术品进行研究的示范能力。

从具体的教育策略上看,在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家乡的文物或其他美术资源作为选题进行考察、分析、研究,不仅能有效避免抄袭、体现原创,从而保证论文质量,而且可以为学生搜集并研究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资源,尽快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打下基础。

全文阅读

毕业季开幕致辞

5月18日

范迪安/中央美院院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一年一度花盛开,年年岁岁花不同,今天,我们毕业季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正式成立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而毕业季的展览活动,也将以今年的研究生毕业创作和论文展出作为开始。中央美院的研究生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象征。几代艺术名家和名师,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为培养一代新人,付出了心力。他们培养的研究生,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时代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优秀人才。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教学,引领了全国美术院校研究生教学的改革发展。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努力发展高端岂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学院决定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领导班子成员为:院长苏新平教授,常务副院长陈琦教授,副院长马路教授,副院长宋协伟教授,副院长尹占男教授,副院长吕品晶教授。

苏新平/中央美院副院长

大家晚上好。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毕业季的启动,研究生院挂牌成立,研究生毕业展览即将开幕,三件事情,在今天同时发生。无论对于中央美院来讲,还是对于中国艺术教育领域来说,今天无疑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对于同学们来讲,今天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三年辛勤学习之后,大家可以回忆―下曾经的过往,回味―下曾经的所思所想,同时谋划,或者说规划一下未来,为重新启程做好准备。当然,对于导师们来讲,在兴奋或者是欣慰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因为毕业仅仅是意味着学业的结束,其实在我们看来,毕业更意味着重新开始。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未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艺术的发展道路。对于学校来讲,研究生院的成立,无异于将会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新的转折点。我们都知道,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这三十多年以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所需要的优秀艺术人才。其中不乏在国内和国际具有影响力的学子和艺术家。如果我们回顾―下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教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在任何的时期、任何阶段,我们的目标和定位,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够与时俱进,在调整中维持着自身的地位和高度。其实研究生院成立,正是与时俱进的具体的体现。

今天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在这里祝贺毕业季的成功启动,同时祝贺研究生院的成立,还有研究生毕业展览的即将开幕。

谢谢大家。

全文阅读

美术专业美术教育论文

一、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分析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

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

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全文阅读

谈美术毕业论文的创作教导

当前的美术教育已成为普及教育,学科的培养目标和界定也日趋标准化。量化的教学标准与美术的人文特点之间的矛盾,如“前沿、前瞻”等科研标准成为美术研究的“主导思想”,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无所适从,这是当前毕业论文选题和完成情况中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具体到学生论文选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更认真切实地寻找原因和改进办法。选题过大、没有观点这些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缺乏写作经验、理论与语文基础差是根本原因。根据笔者的经验,基本的写作与书面语言表达问题是当前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相当现实的问题,而没有创新,缺乏对实际问题研究等问题则更多的是前文所述的当前某些不恰当的美术论文指导思想,盲目地以理工学科的要求与模式为标准,不理解或忽视人文艺术学科的本质意义与学科特点,更不顾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导致的伪问题。当前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应该怎样应对?

笔者认为始终要把学生作为论文与创作教学的主体,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安排具体的教学指导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教学指导原则。例如在学生选题之前,应先安排、组织学生与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参与毕业指导的教师应为学生所熟悉。这一环节很有必要,这样安排首先体现了对学生意愿的尊重,学生在情感和主观意愿上对指导教师的认同与接受将会有利于此后的教学指导工作。所指导的学生确定后,教师应约谈所有要辅导的学生,逐一听取他们的创作和论文选题意向,然后结合学生平时作业的水平及其提供的创作、论文素材为其拟定出可供选择的论文题目与创作方向。这样安排正是考虑到学生普遍缺乏论文写作经验和缺乏客观全面的专业认识,而教师相对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和较为全面客观的判断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自拟题目出现选题过大、宽泛等问题。另外,美术学专业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论文与创作的关系:该专业四年的课程里绘画实践类课程占绝大部分,理论课程则以美术史为主,相对比例较少,因此,毕业总结阶段必定是以绘画创作为主。论文选题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巩固、提高学过的美术史及其他美术理论知识,或围绕创作的主题、形式风格和技法特点做出理论与历史的阐释、溯源和分析总结。至于对本科论文的要求则更应该适合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水平,观点与主题的“创新与前瞻”只能作为一种期望而不能作为指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则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美术学科的实际问题,美术所属的人文艺术学科的本质是对文明、文化、传统的传承、研究与发展,不可能像理、工、农、医等自然社会学科那样去研究解决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实际问题。

对于本科阶段的美术学理论研究与论文写作,学生能够在具备较熟练的美术技能和基本的创作能力的同时,较为深入认真地研读美术史和与绘画实践相关的技法理论,了解与美术相关的学科与社会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汉语基础、基本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论文写作知识,并能够借助工具查阅翻译英文文献,这就是很理想的状态了。而学生的普遍状况是:从平时的理论课作业与其他文字类作业甚至以往相当数量的毕业论文看,大量的语法错误,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成为了最大的问题;美术史知识和理论常识比较欠缺,这些在以往的论文写作到答辩均有体现;对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格式生疏,很多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格式混乱,读起来不知所云。这种状况可能与部分学生和教师的态度有关,但近年来本科生的基本素质整体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再要求学生在论文中“创新与前瞻”不仅是空话,而且简直就是荒诞了。因此,在努力搞好平时教学水平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学校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论文与创作的基本标准,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安排论文与创作的侧重,这样才能使整个毕业论文写作与创作课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论文与创作的选题通过开题报告会集体商讨确定后,就进入论文提纲的确定、初稿写作、创作草图与构图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有创作采风或专业考察的课程安排。由于教学大纲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安排有艺术考察课,因此很多教师和学生不理解这次采风与考察的区别与意义,这一教学环节实际上要么简单重复上一次的内容,要么就被改为集中创作辅导。但是,就大多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说,这一教学安排很有必要,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认清教学与学生的欠缺与需要。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甚至很多大城市都普遍缺乏高水平公共美术收藏展示场馆与文化艺术活动,这对学生学习美术是非常不利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四年来没有见过有一定水平的专业展览,更不要提优秀的古今中外原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和论文更像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三年级的艺术考察一般是了解地域、民族和传统遗存的文化艺术,而本次考察则更具专业性与针对性,目的就是通过观摩高水平美术展馆与作品、访问知名美术院校与艺术家工作室以开阔眼界、丰富直接体验,为完成毕业创作与毕业论经验准备。考察之后就是时间最长的课程主体阶段:论文的撰写修改和创作的绘制完成。这一阶段能否顺利,除了与学生的积极自觉性有关系外,就是教师恰当的指导心态与方式了。教师的不恰当方式主要是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学生。

笔者认为,后一种方式某种程度上更具危害性。因为放任不管虽说多是教师偷懒不负责任,但对于有基础、能自觉的学生来说也未必会有多大影响,反而是管得太紧太细可能会限制学生能力与意愿的发挥,但这两种方式都可能会造成学生被动应付,敷衍了事。恰当的方式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意愿,在提建议和评论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与状态,多一些点拨和引导,少一点命令与指挥。心态决定方式,客观包容的心态对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的创作很重要。如有人认为“缺乏精神力度已成为近年来毕业创作中一个突出问题,表现的人物情绪总是异常的冷漠茫然,甚至趋向某种变态或病态的心理显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朝气,缺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的学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毕业作品”。这样的评论体现的正是某些教师不能客观包容的心态。作品情绪的冷漠茫然,变态病态与缺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并没有必然联系,学校早已不是象牙塔,社会中的现实和时尚风潮肯定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能真实深刻地表现与反映冷漠茫然和变态、病态其实正是自尊、自信的体现,否则即使是满眼的和谐美满也只不过是假大空的自欺欺人。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阳光灿烂,在艺术表现的方式与取向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毕业创作与论文的最后阶段是毕业创作汇报展览和论文的毕业答辩。有人质疑这一环节走过场、流于形式,这只能归因于学校的组织审查方法和教师的理论水平与责任心。教师的学术素养与理论水平如果不高,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准确精练地提出问题,客观地总结评判,教师间不能互相补充、良性辨析,毕业答辩必定会失去意义,学校对学生的答辩结果和教师的评判水平有相应的考评奖惩措施,可以从制度上为有效地完成这项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作者:郭侈

全文阅读

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论文

一、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现存问题分析

1.开设的美术教育类课程偏少,培养目标模糊高师美教院校发展长期受到美术院校的影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高师美教走上了全面开课的轨道,但课程设置几乎套用美术院校的课程模式,所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术教育类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量较少,不能突现出高师美教的师范性特点,这也导致了高师美教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以至于出现有些教师是以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培养艺术教育家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偏差。

2.美术专业课程内容与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缺少对接现在高师美教课程设置普遍由美术教育类课程和美术专业类课程两大模块组成,其中的美术专业类课程内容基本套用美术院校的模式,与当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缺少应有的对接,加上执教美术专业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美院毕业的,他们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了解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形成将美术专业教学与中小学美术教学需要联系起来的学术自觉,这带来了师范生在大学所学的某些美术专业知识在基层学校美术教学中难以施展的困境。

3.最终评价课程缺失了高师美术教育应有的综合评价机制“毕业创作”“毕业论文”课程是高师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最终总结与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些课程为最终评价课程。长期以来,高师的“毕业创作”都是以美术创作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完全照搬美术院校“毕业创作”的做法,这导致高师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毕业创作与美术院校学生的毕业创作相比拼,教师和学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毕业创作中,多少影响了高师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的精力投入和对美术教育理论及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此外,“毕业创作”与“毕业论文”各自侧重在美术专业和美术教育两大块,缺失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高师美术教育将二者综合评价的机制。

二、高师美术课程设置策略

1.增设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特点众所周知,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础知识结构应包涵美术教育和美术学科两大体系。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是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学院依据国家教育部的发展要求,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微格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教育见习、第一次美术教育实习、第二次美术教育实习等课程,使美术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课程占有相当比重,突显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这些课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教育专业的认识及其教学技能,尤其是学院将美术教育实习由原来实习一次调整为实习两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实习时间为三周,均有带队指导教师带领,这样能随时给予学生指导。第二次教育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时间为四周,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联系实习学校或组成一到二个实习小组,选派实习指导教师带领。前后两次教育实习给学生教学反思和回炉的过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返校后,教师针对学生们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深入的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反思,从实践中认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教学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理论认识,以便指导其第二次的教学实践;有了第一次教育实习的基础,学生在第二次教育实习中更显从容和自信,教学更规范化,并在教学中有目标性地观察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两次实习中感受深刻,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和专业认同感。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一方面确保学生每一学期至少有一门以上的美术教育理论或教学实践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将各课程相互串联,形成体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比如美术教学论、美术课程标准解读等核心课程被有意识地安排在教育实践课程之前,旨在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教育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各类美术课教学方法研究等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在一定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形成研究教学的思考。同时还可结合举办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使教学更有成效。

2.科学整合美术专业课程内容,彰显美术教育专业特色学院在对中小学一线教学调研中发现,因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等原因,那些偏难和较复杂的美术学科内容在学校难以展开,如油画人体、石版画等,因此,结合基础学校实际需要,科学整合美术学科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以“双基+创造力培养”来整合美术学科课程的思路是基于中小学“双基”教学的特点提出的,即在大学低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学科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学习,在大学高年级阶段着重于美术表现及创作学习,并采用选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美术学科发展方向,在侧重研究某门美术学科的同时,又在相互交流中触类旁通地了解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形成“一专多能”的美术能力。此外,在原本单纯的美术专业课程中整合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教育专业学习相结合,更能明确美术教育专业的本质,如《艺术考察》通常是带学生们深入乡村写生及收集美术创作素材的课程。经过整合,可将这门课程改革为《艺术考察与中小学教学调研》,教师带学生下乡写生、收集素材等活动之余,带领他们深入到乡村学校进行教学考察,了解地方办学条件和状况,并让学生提交中小学教学调研报告,思考开发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等课题,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活动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思考美术与美术教学的关系,另一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观基层乡村学校,增进其对美术教育的责任感。再如,《民族民间美术》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开发利用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于学校美术教学的思考,如将该课程改革为《民族民间美术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更能明确其课程本质。

3.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结构,明确美术教育专业本质目前,美术教育专业中有许多重要课程与美术专业课程极为相似,特别是“毕业创作”课程多以学生美术作品展示为主,不能全面体现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所学。只有合理调整最终评价课程的组织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这类课程的实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的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创作”课程改革为“毕业综合展示”。“毕业综合展示”主要侧重于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和美术学科技能展示两个方面,旨在全面展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美术教育教学展示方面,包括有教学活动展板、教学实物和多媒体教学实录等形式。教学活动展板是在150cm×90cm的展板上呈现学生的教学实践成果,整个设计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整理、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整理充实教育实习中的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教学录像、教学现场照片等资料,并有序地将教案、教学示范图、学生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这也是对学生设计能力的考验。教学实物展示包括学生教育实习的教案、示范图等,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执教录像、教学课件等内容。人们在参观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展示内容时,都投以极大兴趣和充分肯定,并感受到学生们扎实的教学能力。在美术学科技能展示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的美术技术门类较多,学生们的兴趣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可选择进行新作品创作,可选择整理完善自己认为平时画得较好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还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类美术内容进行表现;多元选择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面貌,有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素描外,还有手工、剪纸、摄影、电脑绘画、设计等内容,这些作品都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创作能力,切实展现了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每次的“毕业综合展示”都收到极好的效果,有观众戏称:看美术专业“毕业创作”就像逛“艺术精品店”,看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综合展示”就像逛“艺术精品超市”。“毕业论文”也是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过去,教师们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毕业论文往往照搬照套,缺乏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真情实感,而他们对亲身经历的教育实习却有着许多体会和想法。学院将“毕业论文”改革为“毕业实习综述”,让学生从深有感触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理论性梳理和分析,从中感悟实践上升到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性方法。同时,我们还将原来在教室进行论文答辩的场所改在“毕业综合展示”展厅进行,将“毕业实习综述”答辩与“毕业综合展示”密切联系,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由感而发,教师们也能从学生的答辩及其美术教学展示、美术创作中对学生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

全文阅读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培养

摘 要:大学生科研能力是衡量其学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概述了美国东部一所公立大学“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模式,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宗旨和对英语专业本科生两学期的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指出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写作的存在几个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科研能力训练 英语专业本科生 学术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99-02

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的要求,由在校大学生为核心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从而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该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本科生科研活动是美国高等教育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部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于1969年创立并实施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随后美国众多大学开展本科生创新或创业能力培养计划,诸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的“本科生研究经验计划”,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和“伯克利贝克曼学者计划”、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本科生研究机会”等,鼓励独立完成研究项目,为学生直接参与研究机构的工作提供机会。

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展开了本科生科研活动,如清华大学于1996年正式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浙江大学于1998年开始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计划已经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北京多所高校以及重庆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众多高校展开。

1 个案分析:“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

美国大学十分重视让本科生参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以创新为主题的计划或组织。笔者于2013年8~12月在美国东部一所公立大学进行访学研究,对该校“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进行了初步了解,总结特点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