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丽休闲乡村申报材料

美丽休闲乡村申报材料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挖掘和总结推广各地建设美丽乡村的成效经验,在全国培育一批最美休闲乡村品牌,现决定继续组织开展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建设,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为目标,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按照“政府指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公共服务,强化宣传引导,推介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最美休闲乡村,推动我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二、推介条件

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活动以行政村为主体单位,包括历史古村、特色民居村、现代新村、特色民俗村等类型。参加推介的村应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乡村为单元,依托悠久的村落建筑、独特的民居风貌、厚重的农耕文明、浓郁的乡村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良好的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确保功能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品牌知名度高,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和推广作用。具体条件为:

(1)多元的产业功能。农业功能充分拓展,农耕文明、田园风貌、民俗文化得到传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农业生产功能与休闲功能有机结合,就地吸纳农民创业就业容量大,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

(2)独特的村容景致。乡土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村落民居原生状态保持完整,基础设施功能齐全,乡村各要素统一协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村容景致令人流连忘返。

(3)良好的精神风貌。基层组织健全,管理民主,社会和谐;村民尊老爱幼,邻里相互关爱,村民生活怡然自得;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诚实守信。

全文阅读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自查报告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实施方案,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了区旅游外侨局《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积极组织旅游节庆活动,加大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坚持产村相融,围绕新村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促进新村与产业互动。

(二)积极创建星级农家乐,打造精品特色业态经营点。共对15家农家乐进行了贴息贷款,银行贷款金额达500万元。按照《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加大农家乐、乡村酒店星级创评力度。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指导21家农家乐申报创建省星级农家乐。指导申报创建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

二、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一)认真做好项目编制、包装、申报,并积极争取中、省、市各类扶持资金支持。今年在“2015国际文化旅游节”旅游项目推介会上,新签约资金达20亿。截止月底旅游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8亿元。

(二)整合部门各类项目资金向幸福美丽新村倾斜,投入幸福美丽新村项目资金量的比重占部门争取的各类项目资金量60%以上。加快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活动项目,发掘农业的休闲旅游综合功能,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通过用举办节庆等方式,烘托乡村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组织保障措施情况

(一)组织、人员、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制发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相关文件,工作制度健全,部门通力合作,责任明确。

全文阅读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汇报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实施方案,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了区旅游外侨局《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星级农家乐,积极组织旅游节庆活动,加大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坚持产村相融,围绕新村培育成规模、上档次、有市场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促进新村与产业互动。

(二)积极创建星级农家乐,打造精品特色业态经营点。共对15家农家乐进行了贴息贷款,银行贷款金额达500万元。按照《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加大农家乐、乡村酒店星级创评力度。打造上规模、上档次的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指导21家农家乐申报创建省星级农家乐。指导申报创建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

二、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一)认真做好项目编制、包装、申报,并积极争取中、省、市各类扶持资金支持。今年在“2015国际文化旅游节”旅游项目推介会上,新签约资金达20亿。截止月底旅游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8亿元。

(二)整合部门各类项目资金向幸福美丽新村倾斜,投入幸福美丽新村项目资金量的比重占部门争取的各类项目资金量60%以上。加快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积极开发旅游活动项目,发掘农业的休闲旅游综合功能,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通过用举办节庆等方式,烘托乡村旅游资源,提高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组织保障措施情况

(一)组织、人员、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制发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相关文件,工作制度健全,部门通力合作,责任明确。

全文阅读

南京市浦口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南京市浦口区以创新农业业态为动力,以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抓手,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11月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市、县)”。本文阐述了以美丽田园为韵打造南京休闲农业精品景点,以农耕文化为魂实施创意农业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基打造特色休闲农业品牌,挖掘人文禀赋、做强休闲农业节庆品牌,拓展全媒体多渠道宣传、扩大休闲农业市场推广等方面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生产与经营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引导扶持休闲农业重点项目较少、农庄和农园自我包装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农庄开发和建设与现有政策规定出现瓶颈现象等问题。提出了确立方针、正确引导,落实规划、推进良性发展,突出特色、提升档次水平,强化扶持、典型引导,加大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规范发展等促进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休闲农业;现状;问题;对策;江苏南京;浦口区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70-03

南京市浦口区位于南京市西北部,处于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核心区,区域面积913.75 km2,耕地2.79万hm2,林木覆盖率达37.58%,常住总人口74.94万人,户籍总人口64.28万人,户籍乡村总人口72 827人。全区下辖江浦、泰山、沿江、顶山、汤泉、桥林、盘城、星甸、永宁等9个街道办事处和汤泉农场、老山林场2个区管国有农林场圃。

近年来,浦口区以创新农业业态为动力,以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为抓手,以休闲农业提档升级为重点,立足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一步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文化、生态、健康等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预计2016年全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246.5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5%和4.79%。2016年11月,浦口区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市、县)”[1-2]。

1 浦口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成效

1.1 以美丽田园为韵,打造南京休闲农业精品景点

近年来,浦口区在发展休闲农业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以乡村自然风貌为重点,遵循生态美村、改造靓村、旅游兴村的思路,力求特色化,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村一景。

全文阅读

县农办2013上年重点工作总结

一、美丽乡村建设强势推进。去年以来,重点实施了46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有25个村初显形象,11个村初步建成精品村。并对全市现场会4个考察点进行重点打造,如村发挥“园中村”的优势,建起四季果园,并通过开展立面改造、村道硬化、村庄绿化、湖心亭改造等,村庄环境明显提升,实现“村”与“园”互动发展;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统分结合、公司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发展农家乐,去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户均创收8万元。今年5月8日,省委书记调研村,高度肯定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农家乐发展。村通过修建乡村记忆馆、七彩文化长廊、开心农场、竹乐园以及举办“神秘山.六一乐翻”等活动,发展农家乐21户,吸引游客观光乡村田野,重塑市农家乐发源地的形象;村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房改造结合起来,建起双联别墅20幢40套,联排二层安置房7套,并建成公园,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以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为节点,重点打造3条精品线,每条精品线实行县领导联系制度,全程参与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在精品线的打造上,注重沿线环境的综合整治,花大力气破除“脏、乱、差”问题。大力推进“四边三化”活动,全面实施城乡绿化,按规划、有重点地开展增绿行动,做好104国道、62省道、60省道和上三高速公路沿线的洁化、绿化和美化。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依法拆除违法建筑。县农办统一购买树苗,组织人员对全市现场会考察路线见缝插绿,街道、镇和镇区块对62省道沿线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整体形象。

二、清洁家园工作明显提升。以开展“垃圾不落地、更美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集中大整治活动,对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集聚区、河道沟渠、学校门口、废品回收点等重点区块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整治整体效果。县清洁办定期对国省道沿线村庄、乡村、河道进行全面督查,并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以“清洁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面清理处置沿河沿路、房前屋后的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在等村开展三星、四星、五星级“清洁户”评比活动,在等村按照环境洁美、亲人谐美、生活甜美、邻里和美、群众赞美等“五美”要求,开展“美丽家庭”评比,已创建三星级美丽家庭32户,四星级6户,五星级3户,并设立红榜和黑榜曝光,让好的露脸、差的丢脸,村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三、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开始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召开新一轮扶贫对象认定工作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初选对象的调查已完成,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认定对象报批和公告工作正在进行中。将1000人的异地搬迁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街道),目前幸福花苑五期工程进展顺利,一号楼建至第15层,二号楼建至第13层。推荐了199户农户为2013年我县“创业增收”贴息贷款对象。

四、农家乐产业进一步做精。重点扶持、水云间、雷峰休闲农庄等具有代表性的农家乐,指导经营户主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各具特色的发展。对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农家乐进行摄影取材,装订成展示农家乐特色风采的宣传资料。会同县餐饮协会,完成特色农家土菜收集整理工作。协调各方人员,确保现场会顺利完成。加大农家乐经营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农家乐经营的效益。查清农家乐环境管理状况,落实规模农家乐排污许可制度,督促上规模农家乐经营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推进农家乐环境整治,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加强管理实现农家乐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提升。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和转移就业培训机构,明确规定按要求办班上报。把培训合格率、培训后再就业率、创业成功率以及学员满意度,作为评估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标准。凡以简单发放材料、会议、讲座等对农民理论和技能无实质性提高的培训,将一律不予以资金补助,共明查暗访80余次。一季度,完成培训3500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90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100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600人。

六、山区经济转型发展项目和农村污水处理世行贷款项目进展较快。召开了全县山区经济转型升级项目和资金申报动员大会,编制完成资金管理办法初稿,部分乡镇街道和部门已上报项目132个。经过与世行专家团和国家、省发改委的反复磋商,努力争取,我县的世行项目打破了项目原有只局限于实施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固有模式,取得了两项突破:一是将一部分集中式供水项目纳入到世行项目中,这将有利于供水项目的尽快启动建设,也能缓解我县地方配套资金的压力。二是将乡镇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纳入到世行项目中,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并方便运行维护,真正把世行资金用到刀刃上。目前,我县世行项目建议书已通过鉴别,全县的污水处理专项规划也完成了初稿的编制。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都召开村干部大会,已初步确定了277个行政村为实施村,这些村都通过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进行了讨论确定,并提交了项目申请表和承诺书。

全文阅读

惠州:生态创建结硕果

惠城区(含仲恺高新区)去年跻身省级生态区,淡水街道、霞涌街道、罗阳镇成功申报国家级生态乡镇,有创建任务的53个乡镇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申报材料已上报省环境保护厅……去年,惠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硕果累累。惠州市h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惠州80%的乡镇已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90%以上的村已创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另外,全市4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正在等待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正式命名。

生态创建让农村换新颜

博罗县横河镇西群村学龙村,洁净的水泥路两旁,鲜艳的紫荆花挂满枝头,不远处便是大片的竹林,风一吹,清脆的响声迎风入耳。村民黄旭民拿着水管,喷淋新楼门前绿油油的草地,一脸惬意。“看看这些花草树木,绝不逊色于城市里的高档花园小区吧!”面对来访的客人,黄旭民自豪地说道。

外人的确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被村民嫌弃的“烂泥路”,村民进出都嫌麻烦,更别说有外人来游玩。可如今,经过生态创建,这里也成了热门旅游景点。“每到周末都会有大批的游客,沿村道摄影,再往上走,还有竹林、瀑布。”

西群村村委会主任张运贵介绍,西群村以山地居多,又是工业发展限制区,以前不知如何发展,自从被纳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后,思路一下子打开了。“结合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我们改造了上万亩桉树,种上了竹林、油茶树以及花卉,村里一下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竹林幽海’和‘森林村庄’,绿化覆盖率已超过45%,村子美了,人气就旺了!”

据介绍,2012年以来,博罗县累计投入约17亿元,以开展“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的美丽乡村“三大行动”为重点,对农村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实现农村面貌的全面“升级”。

同样的变化也在博罗县罗阳镇观背村上演。这个地处城中心范围的村庄,曾经垃圾遍地、臭气熏天,老房子长期闲置或出租给废品店、小作坊,是名副其实的“垃圾村”。

借着惠州市“美丽乡村”三大行动的东风,观背村村委会发起大规模的清理垃圾行动,把历年来堆放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全部清走。同时在村里许多角落放置了垃圾桶,并加强保洁。

全文阅读

县农办上半年重点工作总结

等,村庄环境明显提升,实现“村”与“园”互动发展;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统分结合、公司化运作”的经营模式发展农家乐,去年接待游客5.5万人次,户均创收8万元。今年5月8日,省委书记调研村,高度肯定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农家乐发展。村通过修建乡村记忆馆、七彩文化长廊、开心农场、竹乐园以及举办“神秘山.六一乐翻天”等活动,发展农家乐21户,吸引游客观光乡村田野,重塑市农家乐发源地的形象;沸头村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房改造结合起来,建起双联别墅20幢40套,联排二层安置房7套,并建成沸头公园,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一、以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为节点。重点打造始、神隐和寻佛问道等3条精品线,每条精品线实行县领导联系制度,全程参与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在精品线的打造上,注重沿线环境的综合整治,花大力气破除“脏、乱、差”问题。大力推进“四边三化”活动,全面实施城乡绿化,按规划、有重点地开展增绿行动,做好104国道、62省道、60省道和上三高速公路沿线的洁化、绿化和美化。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依法拆除违法建筑。县农办统一购买树苗,组织人员对全市现场会考察路线见缝插绿,始丰街道、平桥镇和街头镇区块对62省道沿线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整体形象。

二、清洁家园工作明显提升。以开展“垃圾不落地、更美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集中大整治活动,对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集聚区、河道沟渠、学校门口、废品回收点等重点区块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整治整体效果。县清洁办定期对国省道沿线村庄、乡村、河道进行全面督查,并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以“清洁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面清理处置沿河沿路、房前屋后的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在湖井等村开展三星、四星、五星级“清洁户”评比活动,在等村按照环境洁美、亲人谐美、生活甜美、邻里和美、群众赞美等“五美”要求,开展“美丽家庭”评比,已创建三星级美丽家庭32户,四星级6户,五星级3户,并设立红榜和黑榜曝光台,让好的露脸、差的丢脸,村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三、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开始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召开新一轮扶贫对象认定工作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初选对象的调查已完成,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认定对象报批和公告工作正在进行中。将1000人的异地搬迁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街道),目前幸福花苑五期工程进展顺利,一号楼建至第15层,二号楼建至第13层。推荐了199户农户为2013年我县“创业增收”贴息贷款对象。

四、农家乐产业进一步做精。重点扶持、休闲农庄等具有代表性的农家乐,指导经营户主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各具特色的发展。对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农家乐进行摄影取材,装订成展示农家乐特色风采的宣传资料。会同县餐饮协会,完成特色农家土菜收集整理工作。协调各方人员,确保现场会顺利完成。加大农家乐经营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农家乐经营的效益。查清农家乐环境管理状况,落实规模农家乐排污许可制度,督促上规模农家乐经营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推进农家乐环境整治,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加强管理实现农家乐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提升。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和转移就业培训机构,明确规定按要求办班上报。把培训合格率、培训后再就业率、创业成功率以及学员满意度,作为评估农民培训工作的重要标准。凡以简单发放材料、会议、讲座等对农民理论和技能无实质性提高的培训,将一律不予以资金补助,共明查暗访80余次。一季度,完成培训3500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90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100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600人。

六、山区经济转型发展项目和农村污水处理世行贷款项目进展较快。召开了全县山区经济转型升级项目和资金申报动员大会,编制完成资金管理办法初稿,部分乡镇街道和部门已上报项目132个。经过与世行专家团和国家、省发改委的反复磋商,努力争取,我县的世行项目打破了项目原有只局限于实施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固有模式,取得了两项突破:一是将一部分集中式供水项目纳入到世行项目中,这将有利于供水项目的尽快启动建设,也能缓解我县地方配套资金的压力。二是将乡镇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纳入到世行项目中,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益,并方便运行维护,真正把世行资金用到刀刃上。目前,我县世行项目建议书已通过鉴别,全县的污水处理专项规划也完成了初稿的编制。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都召开村干部大会,已初步确定了277个行政村为实施村,这些村都通过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进行了讨论确定,并提交了项目申请表和承诺书。

全文阅读

让农村的美丽大放异彩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通过不断发现总结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带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从2009年至2013年,先后推出了浙江安吉、四川郫县、安徽宁国、湖南望城、江苏高淳等模式。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秀忠表示,这些模式对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很大作用,对促进当地的产业和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为全国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批非常好的典型和模板。今年推出的是兰陵代村“同步推进美丽乡村与新型城镇化”模式。

前不久,2014中国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开幕,活动中举办了“兰陵现象、代村实践”报告会,对兰陵代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进行探索。活动期间,记者参观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代村社区、兰陵镇等地,亲眼目睹“兰陵模式”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据介绍,2013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同意并批复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兰陵历史文化悠久,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名句《客中行》,这里生态环境优良,农业资源丰富,先后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中国洋菜园”、“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出口生产示范基地县”等荣誉称号。对于兰陵代村被选为今年美丽乡村的典型,山东省兰陵县副县长高思圣表示非常荣幸,他告诉记者,凭借农业、文化、区位等优势,兰陵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旅游、农业、文化三者高度融合,涌现了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典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兰陵现象”,其中代村的成效尤为显著。

科技激发现代农业

记者了解到,兰陵通过发挥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与自然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使休闲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据统计,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4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3元,增长13.9%。以代村为中心,当地建设了总投资2亿元、总面积为2万亩的综合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在示范园的带动下,全县新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园9个,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5.2万亩,新注册农产品商标30个,新天益等8家企业成功申报为市级农业产业化优秀企业。

利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观光区。记者来到该基地进行参观,放眼望去,一栋栋规格相同的温室大棚整列排开,延伸到远处,看上去规模不小,现场还品尝了大棚内种植的黄瓜,口感清甜,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味道。据工作人员介绍,基地以“品牌化建设、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为目标,努力实施“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种植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插牌立标的“五统一”要求,规范生产,确保基地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此外,与兰陵古县开发紧密结合,积极打造兰陵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观光体验农业相融合的旅游体系,力争把基地发展成为兰陵独具特色的增收致富产业区、观光农业游乐区,从而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转变。

为了提升蔬菜产业,兰陵县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有机生产、精确施肥、生物防治、生态循环、良种技术,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系统,监控棚内温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每一个生产环节,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兰陵县以保护地蔬菜生产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棚体、温室保温新材料、微滴灌及施肥一体化技术。目前为止,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35万亩,农业机械应用率在95%以上。抓基地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市场流通。围绕蔬菜产业发展,兰陵县集中抓流通体系建设,培育了以荣庆、北方为代表的一批物流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形成了以鲁南和艾曲两大市场为龙头,以特色市场为补充,内连生产基地、外接消费市场的市场体系,呈现出“渠通四海、菜销天下”的大贸易、大流通局面。

“天下菜园”打造生态旅游

全文阅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美丽蓬莱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为蓬莱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需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美丽新蓬莱。

关键词:生态文明 美丽蓬莱

中图分类号:G 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50-0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既意味着对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继承,也意味着一系列新的制度优化的开始,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最佳机遇期。多年来,蓬莱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滨海生态旅游城市。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打造美丽蓬莱,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初具规模

蓬莱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节水型城市”以及“山东省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

(一)转变发展方式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目前,五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开工建设微藻养殖等13个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民和牧业的新建沼气发电项目,通过发酵、沼气贮存等技术,年可处理鸡粪18万吨,发电2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排8万吨二氧化碳,丰蓬液晶等新材料项目,诺康药业、北大高科等新医药项目也步入发展“快车道”。

全文阅读

浅析古村落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的富民之路

摘 要:江南古村落包括荻浦、深澳、徐畈、环溪,2006年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7年深澳被建设部、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区域内保存良好的明清期间古建筑140幢,民国时期的古建筑60幢,单体建筑及聚落形态保存较好,是徽派建筑与浙西文化的完美结合,面对这样一宗庞大的珍贵遗产,保护无疑是第一责任。但是守着金饭碗并不能给村民带来“实惠”,近年来美丽乡村吸引到的游客也没有机会一圆入住古村之梦,而一些古建筑因为年久失修濒临坍塌。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保护,唤醒古村落这个沉睡的资本,成为江南镇着力破解的难题。近年来,江南镇从激活闲置古建筑入手,理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落实管理责任,走出了一条古村落循环保护的富民之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的标准,美丽乡村的概念应运而生,倡导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年9月,浙江省“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千万工程”现场会在桐庐县召开,桐庐县江南镇依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深澳古村落,以溪村、荻浦村两个村作为试点项目。凭借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挖掘古村落的深厚底蕴,以闲置古建筑为切入点,坚持“创特色、出精品、求创新”,展现了美丽乡村富民建设的新契机。通过形式多样的古村落循环保护,递出了文化特色与产业循环的金名片,引起了全省乃至周边县市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江南古村落;美丽乡村;循环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37-03

一、江南古村落开发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60万个村庄,其中古村落大约有5000个,占全部村落数量不足1%。这些村落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而具有“史考”的实证价值、“史鉴”的研究价值、“史貌”的审美价值,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但遗憾的是,一些古村落日渐破败甚至消失,古民居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减。近年来,江南镇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唤醒古村落这个沉睡的资本,作为古村落的最主要的实体形态,江南镇从激活闲置古建筑入手,理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落实管理责任,走出了一条古村落循环保护的富民之路,实现了更高水平的保护。

深澳、环溪、荻浦、徐畈等村形成江南古民居村落,由申屠氏在南宋初迁居桐溪而形成,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徐畈为申屠氏姻亲徐氏发展而来,主要为徐氏、申屠氏居住,这三个村的发展史和人文历史不可分割。环溪村为明代大儒周墩颐后展而成,存有较多古建筑。2006年4月,深澳村被公布为浙江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2012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荻浦村2012年被评为浙江省非遗旅游民俗村。同时江南古村先后编辑出版《古风荻浦》《荻浦遗梦》《请莲环溪》、《春满江南》等文学作品。

江南古村落是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村落,有着深厚的文明积淀。这里保存着众多明清时代的古建筑:雕梁画栋的怀素堂,曲折幽深的地下长澳,铺满鹅卵石的小巷。这里有着纯朴豪迈的古老民风,同是复姓申屠,邻里间和睦相处。这里积淀了博大深厚的古镇文化,历代文人名士的传说,带有传奇色彩的用以庆贺活动的高空舞狮,由社庙活动演变而来的“过时节”这一文化及商贸交流活动。

江南古村落因其水系而名,申屠氏先人在规划村落建设时,首先规划了村落水系。深澳村的村落水系是一个独立的供排水系统,它由溪流、暗渠、明沟、坎井和水塘五个层面立体交叉构成,各自独立,相互联系.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