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实施“艺术推进”工程
(1)儿童在早期以艺术创作为主。儿童越是积极地介入到艺术创作中去,艺术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且,年龄尚小的儿童在绘画构图上很有艺术家的天赋。(2)艺术感受、艺术史教育和其它外在于艺术的活动要与儿童的创作联系起来。(3)艺术教师要精通艺术思维。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音乐思维,视觉艺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觉空间思维。(4)艺术学习要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专题进行。(5)艺术教育的课程必须以螺旋式发展的特点为基础,反对制定连续性的艺术教育计划。(6)艺术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某些技巧与概念,而要进入个人和他人的情感世界。(7)反对向学生传授如何判断艺术,但应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传播跟流行的艺术品位和价值有关。(8)艺术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教师的任务,它还需要艺术家、管理人员、研究人与学生自己密切合同。(9)艺术教育要坚持“宁精勿滥”的原则。每个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艺术形式。学生只精通一种艺术形式,比对多种艺术形式只一知半解要好。
二.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儿童心智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儿童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发展心理学在对人的成长和变化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关于人类发展的原因和目的假设,正是这些假设极大地影响了艺术教育领域。其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定人类的成长是一种固有的趋势,认为人类能够选择自己的体验并能作出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各种决定。该假设的启示在于,要让儿童自己指导自己的成长,成人的干预越少越好。发展心理学又假设,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着顺序相同的心理转变,即人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普遍存在的。发展心理学还假设,人类的行动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儿童天生富有探索性与好奇心;一方面对世界有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又通过增进技艺获得对世界的理解。发展心理学家将这些假设应用到艺术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提供心理依据,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艺术教育实践。比如发展心理学关于人类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发展与非普遍性发展之间的区分,就为艺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美国还采用认知发展理论指导艺术教育。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心智各方面的成长。这种理论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程度。帕森斯认为人类对艺术的理解是依阶段循序发展的。儿童对绘画内容的理解基本上相同,即使年龄增长,其理解方式也基本相同。人类具有一种普遍的审美能力发展顺序,顺序中的后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进步;每前进一步,对艺术的理解就更进一步。
三.注重发挥艺术的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得到审美体验和审美愉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和理解美,因而导致人们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由于将审美的观点与艺术教育混为一谈,致使许多人认为艺术与艺术教育只是简单的美的创造与美的学习。而越来越多的美国艺术教育人士认为,美只是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艺术教育仅仅局限于审美愉悦上,就容易忽略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艺术的认知功能。诺思菲尔德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的成长为中心,主张艺术教育的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审美体验,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而是要让儿童获得其他课程无法提供给他的成长机会,使儿童富有创造力,使其心智获得健康发展,从而能够学会创造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哈佛大学艺术教育“零点项目”强调艺术的认识功能,认为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人在理解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增长知识的手段。将艺术视为指涉世界的多种符号系统中的一种,因而特别看重审美经验的认识性。另外,艺术教育能开发人的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帕森斯主张艺术是一种自我表现。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人的审美体验,增强对人的自我与本质的认识。正是由于美国艺术教育既重视了内在于艺术本质的艺术教育目标,也看到了艺术外在功能的重要性,才使得当代美国艺术教育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四.营造艺术教育多元化发展格局
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最初以学校画室艺术教育为主,关注的多是学生的创作实践。随着艺术教育观念的演变,艺术发展史、艺术批评与美学等学科已发展成为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成为艺术创作的有益补充。艺术教育中所涉及的艺术种类也不再仅限于视觉艺术,而是形成了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并重的局面,从而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当代美国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是以西方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学习对象。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艺术教育界开始关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并把这种融合文化多样性的艺术教育视为促进不同文化人群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最佳手段。此外,美国的艺术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使同一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也都有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法与目标。
摘要:因不满传统公立学校。许多美国人热衷于教育体制改革并引进一些新的教育体系,如:教育代券、特许学校和家庭教育。毫无疑问这些改革措施是对现有公立学校制度的一种补充,并体现美国完善教育体系的发展。本文对这一新的教育体系做一简单的概述。
关键词:美国;最新;教育体系
一、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驱动力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育在增强国力中所起的作用,在美国。教育家和政治家均把教育视为个人成功和国家繁荣的关键因素。尽管教育很受重视,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机制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不严谨、思想道德教育匮乏、学费暴增,无法满足少数学生的特殊要求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美国教学质量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广泛的讨论。
由于人们越来越对公立学校不满意,并对教育改革的欲望愈加强烈,因而建立了一些新型学校并融入了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存在的问题。教育代券、特许学校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三种教育体制。在调查了美国公立学校所存在的弊端后,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非传统学校的相关事宜。这些新型学校只是全国范围内教育改革项目的一部分,作为对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补充,它们将对正在发展中的美国教育作出特殊的贡献。
二、美国传统公立学校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美国学生中约85%所上的学校是纳税人资助的学校,这种学校一般是有着184年的历史且一直尚未进行改革。与其他国家的学校相比,美国学校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令人满意。
公立学校中费用一直是居高不下,作为主要的教育资助的当地政府承担着沉重的财政负担,除巨额开销外。公立学校中还存在其它问题,如:教学不严谨、思想道德教育匮乏,大量毕业生心理失调和出现反宗教的情绪,另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是如今的公立学校往往忽略了道德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道德教育甚至比教学生外语或解代数方程式更为重要,但可惜的是学校在作为道德行为的监护者和在社会伦理准则的传播媒介中所起的作用急剧减退。在学校,师生之间总是缺乏合作与协调,关系疏远,早孕、自杀、泛滥和一系列社会弊端等。
课程多样美国没有统一的法学课程设置标准,各个法学院秉承理论服务实践的原则,在设置核心基础必修课程之外,根据法律职业发展的需要,在配套系列选修课程的设置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在第一年完成宪法、刑法、合同法、侵权法、诉讼法、法律写作等课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更深更细的课程或者程度更高的专题讲座。教学方式灵活在美国的法律课上,教师真正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上课方式更侧重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其教学不仅仅在于教授法律规则,而在于传授律师的思考方式——如何运用案例、如何操作案例、如何把案件变成可以辩论的内容、如何站在不同当事人的立场上考虑案件。因此,除了大班上课外,课程的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分组讨论、小组专题等方式更为多见。任课老师很少照本宣科地讲教材,更注重如何营造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指出争论焦点,不断地追问、反问甚至是换个角度问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高度启发式的职业训练。实用实用主义是美国教育的核心。美国的法学教育非常重视以实践来展示法律的生命。故此,在教学中更强调生活中的法律,培养学生了解和运用现有法律制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案例教学1871年哈佛法学院的院长兰德尔提出凸显法律原则、法律理念的上诉法院的判决才是普通法的真正权威,这些判决应被编做教材,供学生学习使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案例应采取苏格拉底问答教学法来取代讲解式教学。自此这种教学法在各个法学院的教学活动中展开。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分发给学生。学生们需要在课前阅读这些案件,并分析和整理案件的事实、争论的焦点、法院的判决及其理由。在课堂上,老师像个苏格拉底式的引导者,不需要讲解,而要提出各种实验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自行理解案例中隐藏的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分析和评价其中涉及的法律理念和法律规范。这种教学法培养了学生洞察法律问题如何发生,以及律师、法庭及立法机关如何设法解决的能力,通过个案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的有关材料,不断地把法律原则与具体的事实相互结合,并预计社会改革或实际运用对法律原则的影响力。对于法学学生而言,鲜活的案例远比枯燥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更具有吸引力。
组织诊所教学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法律原则的发展概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美国的诊所法律教学方式大抵有两种,一种是模拟诊所,在专任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案件的各种角色,体验法律案件处理的整个流程,包括提供法律意见、撰写法律文件、提讼;一种是真实诊所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实地处理法律问题,通过具体的锻炼,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技能。
重视伦理素养杰出的法律人不只是一个成功的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这种智慧超越法律知识和技巧,而是其基于道德理想而拥有的专业观念。惟其如此,才能得到尊重,才能够认清活动内在价值的意义,才能在法律职业活动中获得较多的快乐。而这些所谓智慧或者基于理想而拥有的专业观念即为:法律职业伦理。美国的法学教育非常重视法律职业伦理养成。美国律师协会指定在所有的法学院内,增设伦理课程,要求所有的学生接受法律职业及其成员之历史、目标、结构、义务、价值观的教育,包括《美国律师协会职业行为规则》的教育,并要求法学院在任课教师的遴选范围上,包括法院和律师协会的成员。从实践来看,美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状态,各个法学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设计方案。这些方案包括贯穿性教学课程设置、单独的课程设置、诊所式教学、仿真实践教学等。为了让学生切实感悟法律伦理,采取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苏格拉底教学法、影像展示、合作课程、专家协同、讨论教学等多种方式综合开展。
联合学位传统的法学院课程更多侧重法律课程。其培养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是法律技能,而欠缺对其他行为科学或者社会科学能力的掌握。为了加强学科整合,使得毕业生具备更多层面的能力,美国的律师协会核准法学院设置联合双学位。就此,美国的法学院也非常乐意并积极着手与本校内的其他院系合作,推广联合双学位计划。迄今最为多见和广受欢迎的是法学与工商管理专业的联合双学位,但除此之外,还有法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学位。
重视公益美国律师协会规定,美国的法学院都有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义务。而2012年纽约州的律师协会甚至规定自2015年起,法律毕业生必须完成50个小时的法律服务方可考取律师资格。自此,各法学院纷纷效仿,制定自己的法律公众服务标准和课程体系。如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明确规定,40个小时的法律公益服务是法学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上,除了专题讲座、社区服务外,学生还可以参加依托学院设立的公益法律中心所开设的法律援助项目完成课业。为了确保法律公益服务的质量,美国的法学院从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工作时间等方面对于从事法律公众服务的学生做出严格的资格限制:第一,完成法学院第一年的法律基础课程;第二,参见严格的法律公益服务培训;第三,能够确保充足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的连续性。
作者:谌爱华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具有独特而强烈的艺术审美风貌。在当代高校的中国画教学中,对中国画的教学不应单单是对技法的教授,更应注重在教学中对中国画的审美教育,这不但可以提高和加深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及认知程度,更能提升他们对我国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在之后的中国画创作中运用这种审美来创作和探索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对中国画的审美教育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应该被提上日程,也应该被更加重视。
关键词:中国画;审美教育;高校教学
在目前的高校中国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在具体绘画技法上对学生的指导,而忽略对中国画的审美教育。这就使很多学生在面对一张中国画作品时不知道如何对其进行审美并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绘画养分,进而导致学生在之后自己进行创作时不能分清什么样的创作才是精彩的作品,对自己的绘画创作也没有信心,没有具体的创作方向和头绪,所以,在高校教学中,只有首先使学生明白如何对中国画进行审美,才可能使他们在今后自己的绘画创作中把这种美继续延伸和表现出来。陆俨少先生在《画语录》中曾说过:“学画要做到四个多,即:看得多、听得多、想的多、画的多。”笔者认为,陆俨少先生的这段话道出的就是学习中国画的几个关键要点,即“看、听、想、画”。其中,他把“看”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听”和“想”,而把我们平时上课时候最注重教授给学生的“画”放在了最后,这也正说明了在学习中国画时“看”——也即对中国画审读和审美的学习及提升的重要性。以笔者自身这些年的高校教学经验来看,“看”是目前在高校中国画课堂教育中较为薄弱而且容易被忽略的一个教学环节,而这个“看”具有深刻的含义,更确切地说可以称之为“读”——当我们面对一张精彩的画作,我们不能走马观花或蜻蜓点水般对绘画匆匆地一眼带过,而是要对画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要慢慢体会其中的美,要静下心来,认真地“读”画,慢慢地以中国画的专业视角分析画面,要找到画面审美的可取之处,这其实也正是对画面进行审美的过程。
一、中国画审美教育之“读笔墨”
西方绘画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渗入对我国现在高校的中国画教学模式影响很大。在学生进入高校前对美术方面的学习统统是素描、水粉、速写,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也往往开设有素描、色彩、速写等西方绘画的基础性课程学习,之后才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习。这种学习顺序对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益处,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弊端——这种教育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绘画语言、观察方法,使学生了解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和进程,可是也往往会使学生先入为主地全盘接受西方绘画理念,不能把所学西方绘画理念为画中国画服务,甚至影响和阻碍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在高校国画教学中,我们必须使学生明白,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在对所描绘物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上也存在极大的差异,中国画是我国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它有自身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和理念有其自身独特的审美方法和审美形式。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中国画笔墨关系的认识。中国画是一种以水墨来表现物像的绘画方式,它以毛笔蘸水和墨在宣纸上通过用毛笔的笔锋、笔肚、笔根配以中锋、侧锋、逆锋、轻重、提按、顿挫、转折等动作来创作。中国画的笔墨,不但注重对自然的刻画,也注重对画家内心世界的表现和笔墨自身的变化气象的表达。它追求的是一种“笔墨心象”。所谓“心象”,即在物体没有出现在绘画者眼前的时候,绘画者心里对该物体的印象和体会。这种笔墨绘画方式,追求的不是对具体事物的完全再现,但也不是完全的抽象,它追求的是正如齐白石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意象,这就使中国画的笔墨有了极为灵活的运用方式和表现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画家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笔墨关系进行绘画创作。如宋代的徐熙和黄荃,同为花鸟画家,可是对笔墨的理解和运用却完全不同,徐熙的画面笔墨关系富丽堂皇,而黄荃的画面风格野逸洒脱,所以才有了后世“黄家富贵,徐家野逸”的说法。又如明代的徐渭,他的画笔墨酣畅淋漓,恣意纵横,表现了他一生的命运多舛。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歌、戏曲、书画等方面都有造诣,被称为“明代三才子”之一,可是他在科举的道路上却屡屡受挫,考了八次也未能中举,在生活中也是多有磨难,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在绘画艺术上的风格也独树一帜,具有强烈的个性,他的画面笔墨豪放,他的泼墨写意花鸟画自成一家,如他的《墨葡萄图》,画中的水墨葡萄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是以不同大小、浓淡不一的墨块组成,不求形似,风格疏散,更题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诗句,表达了画家的失意和落寞。清代“四僧之一”弘仁的画面笔墨高冷孤寂,苍劲整洁,他的画面善于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画面荒凉孤寂,显示了他与当时世事的格格不入和性格中的清高之气。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历代传世名画,仍是“元气淋漓障犹湿”的笔墨气象,画中笔墨变化灵动,在宣纸上渗化发挥,所画物像充满生机,这正是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之处。
二、中国画审美教育之“读线条”
其次是对中国画线的审美,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线条和欣赏线条。线是中国画造型的基本绘画语言,也是中国画的重要绘画表现手法,它不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也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在对中国画的审美中,线所表现的形式美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衡量标准,它不但要流畅、简洁,还要有粗细浓淡变化,有疏密组织关系,有虚实繁简安排,要能连续交错、浓淡穿插,它不但要塑造物像形体,更要表现物像的质感和阴阳,所以画面中的线条要有笔力,也就是常说的力透纸背,同时,线条要有自身的气质,要有速度和情绪,要在画面中和谐统一。如《八十七神仙图卷》,其线条生动地表现了诸仙的形象,线条不但圆润流畅,更是变化多样,丰富而不凌乱,对女仙面部和五官的刻画,以及身上衣服和头饰的绘制都相当精妙,它把中国画中对线条的审美完美地展示了出来,线条自身的飘逸流畅、抑扬顿挫,都诠释了中国画线条的审美。
三、中国画审美教育之“读构图”
摘要:美国混合德育模式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本文通过比较各自德育模式的长短和不足,认为应借鉴和吸收美国德育模式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此促进我国德育模式的改革和不断完善。
关健词:中国;美国;德育模式
一、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一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一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的背景;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教育券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选择教育的理念至少可以回溯到托马斯.潘恩、新自由主义是教育券政策的思想背景、公共选择理论是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高校职能机构臃肿,造成成本浪费、教育不均衡现象严重、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不高、理论层面要严密,操作层面要规范、摆正认识,各种教育一律平等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对教育进行投资是政府的责任所在。不同的投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自从弗里德曼提出“教育券”理念以来,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券”模式可以有效地治理我国教育的低效率。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关键词:教育券;思想渊源;背景:问题
为了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实行了教育券政策。教育券(educationvoucher),又译成学券或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体制的原理是:改变目前政府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把原本应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1]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我国要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能不能也实行教育券政策呢?笔者认为,我国能否实行教育券体制关键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一)发达国家实行教育券政策的社会因素或背景是什么;(二)我国当前教育的问题所在;(三)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这一思路,文章将逐一加以描述或分析。在这之前,先介绍一下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一、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教育券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①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一书中提到:如果竞争是自由的,各人相互排挤,那么相互的竞争,便会迫使每人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弄得相当正确……如果各学院以科学艺术传授学生的导师或教师,不由学生自由选择,而由校长指派;如果教师怠慢、无能或无行,学生未经申请许可,不得由甲教师改换乙教师,这种规定,不但会使同一学校内各导师各教师间的竞争,大大减少,而且会使他们全体勤勉任教以及注意各自学生学习情况的必要性,也大大减少。像这类的教师,纵使领受了学生非常优厚的报酬,也会像那些全未受学生报酬或除薪俸以外毫无其他报酬的教师那样,怠于职守,荒误学生。
选择教育的理念至少可以回溯到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他认为政府应该为家长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以保证自己的孩子进入私利学校接受教育。②“他赞同将穷人的税收减至最低,并认为所有的贫困家庭都应该每年得到4英镑的资助,以使他们能够支付孩子的学费,并要求地方政府监督这一职责的履行。”[2]
摘要:在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前,高校开展外国文学教学时,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实践的进行。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高校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审美教育;教学方法
实质上,审美始终贯穿高校文科课程教学的始终,文学作品的欣赏、语言运用的分析等均是在进行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和艺术的描述,尽管并不具备直接的审美特点,但是文学作品具备自身所特有的审美特点。外国文学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外国文学知识,还应该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必要性,这可在审美教育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功能中体现出来。通过审美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对外国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等有所了解,同时,还可以锻炼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可以体现出西方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可避免消极影响侵蚀学生[1]。在审美教育的作用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在对长期经验的归纳、总结以及逻辑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属于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属于“直觉”范畴,而审美活动同样以“直觉”为中心,利用主观的感受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最终形成审美观点,外国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实施的过程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其提升。由此看来,高校在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而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外国文学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在作品中感受美
依据外国文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需掌握的外国文学作品数量比较多,短暂的大学时间无法达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系统的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并在学习中重视作家个性及流派特征的学习与分析,从而真正的实现带着审美的眼光欣赏和学习作品。新生入学后,教师将外国文学作品必读书目印发给学生,并逐步的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作品的情感美、人格美,从而实现审美的迁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论文关键词]美国;品德教育运动;道德教育
[论文摘要]美国品德教育运动涉及的内容和人员都比较广泛。品德教育运动虽在实践模式和概念表述上有差别,但其中有一些被基本认同的观点。客观分析品德教育运动,同时结合文化背景对我国的德育实践进行有益的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对其他国家产生着重要影响。近年来,美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旨在回到过去的品德教育运动(charactereducationmovement)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思考。如何认识和借鉴美国的品德教育运动?我认为应该分析运动产生的背景和了解运动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与德育实践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反思。
一道德教育“回到传统”
20世纪以来,美国的道德教育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传统德育阶段、相对主义与过程主义阶段、品德教育运动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美国德育表现出不同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传统德育阶段的道德教育基本上属于赫尔巴特式的传统教育范畴。在这个阶段,德育强调正面直接地灌输;强调纪律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学生自律。在这个阶段,伴随道德教育过程的有被广泛阅读的品德教育读本《麦加菲课本》,呈现给孩子们的是关于英雄与美德的故事。
传统的德育模式在20世纪20-30年代受到了两方面的冲击:一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另一是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所做的著名的“品德教育调查”。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强调儿童中心、儿童自主,提出“生长之外无目的”,这些观点对直接德育、成人权威、道德价值灌输提出了挑战。休·哈兹霍恩和马克·梅的品德教育调查选取了一万多名调查对象,涉及33个行为指标,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课堂品德教育能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增加利他行为”。在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的道德教育实践和道德教育理论都发生了变化:在实践上,道德相对论使学校放弃了道德教育;在理论上,出现了以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为特征的价值澄清学派和道德认知主义学派。这两个学派都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指向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强调道德行为产生的过程,不提倡教师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但是实践证明,仅仅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对于儿童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效果都是很有限的。
道德相对主义和过程主义与美国20世纪60,70年展起来的极端个人主义相结合,导致了美国糟糕的社会状况。传统的道德环境转变为一个相对主义的道德环境。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而完全成为个人的选择。在学校里,教师不敢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否则就有推广自身价值观的嫌疑。在家庭中,父母也逐渐失去正面教育的信心。美国的青少年缺少一个用作态度与行为引导的基本价值标准,再加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加快,以及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等,这些都使青少年处于一个不利的道德发展环境(50%的离婚率、1/3的婴儿一出生在单亲家庭等)。这种不利的成长环境导致青少年产生很多社会间题:暴力与破坏行为、偷窃、性早熟与待、自毁行为等。例如,每年美国有1,4万14岁以下的女孩子成为妈妈。1988年美国卫生局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自杀企图的占1/7。
摘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美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教育改革。本文在归纳进步主义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对现实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进步主叉;教育;观点;启示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亦称“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是l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教育革新运动,性质与欧洲新教育运动相似,二者遥相呼应,为美国南北战争后适应工业革命、城乡变化、开发边疆和大量移民的需要而出现的社会改革运动的组成部分。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出现了一大批有创新思想的教育家,分别创办了一批以改革旧教育为宗旨的实验学校。其中以帕克及其昆西教学法、杜威和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马利塔-约翰逊及其有机教育学校等影响最大,其中帕克被尊为“进步教育之父”。论文百事通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总结进步学校的共同特征:注重保持学生智力发展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和谐;采用活动教学法,努力使学校为现实生活服务;把兴趣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促进学生对民主的认识,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不仅影响初、中等教育,且影响到高等教育。1919年,美国部分进步主义教育家在华盛顿成立进步教育协会,1920年,协会公布“改进初等教育七原则”(亦称“进步教育七原则”),日并创办((民主的新园地))和进步教育》两种刊物。30年代后期,进步教育运动达到鼎盛期。进步教育协会会员最多达万余人,响极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步教育运动因被认为降低了知识质量而屡遭非议,并急剧衰落。1955年,进步教育协会解体;1957年,协会会刊进步教育》停刊,标志着美国教育学一个时代的终结。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自诞生以来,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一直因其蕴含着巨大的时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有着世界性的影响。美国自20世纪初期开始工业化,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具有主动精神和活动能力的人才去参与、开拓市场,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儿童的活动能力,这些思想切合了现实世界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在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形成之前,美国教育基本上属于欧洲大陆传过来的旧教育。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教育即生长”,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要求以生活本身为内容设置课程,主张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与地位。这些观点准确地击中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表现了教育家们大无畏的批判精神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来源于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家们大都是在自己的学校里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实验,通过不断地实践一结,最终形成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具有超越前人的创造性。
一、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观点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源自欧洲历史上的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并撷取经验主义、自然主义和进化论的思想精华而构成的,反对当时美国沿袭的欧洲形式主义课程、因循守旧的教材教法、繁多的清规戒律和教育与生产严重脱离的倾向,其主要观点如下:
1.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
一、美国婴幼儿数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
(一)美国婴幼儿数学教育价值研究从忽略转向重视
美国的学前教育历来不注重数学教育,儿童一般要到学前班时(相当于我国的大班)才有机会接触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运算等。许多教师和家长甚至认为数学的启蒙教育对儿童可能有害。[2]但从20世纪末开始,一系列新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数学教育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1983年,美国全国优质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列举了儿童的SAT数学成绩在1963~1980年下降了40分之多等现象。[3]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指出了数学教育改革的转变:“学校教育应从双重使命(为多数人的数学很少,为少数人的数学很多)转到单一使命(为所有学生提供共同的核心数学)”“公众对数学的态度从冷漠和敌意转到承认数学在现今社会中的重要性”“公众对数学的理解从随心所欲的法则的不变教条转到欢愉模式的严格而又生动的学科”。[4]同年,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公布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分析了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各种需求,提出数学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数学素养的社会成员,并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五项条件:懂得数学的价值,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推理。[5]作为数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婴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首先是学术界的广泛重视。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协会在2000年正式出版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中第一次加入了2~5岁儿童数学教育标准。同时,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出资召集了数十名知名儿童数学发展研究专家,召开了专门研究6岁以下儿童数学教育问题的会议,并且史无前例地提供了大笔研究经费用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开发及儿童数学发展的跨文化研究。2002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和美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又联合发表了有关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联合声明(《幼儿数学:良好开端》),提出要为3~6岁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具有挑战性的、可行的数学教育。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刊物《早期儿童》(YoungChildren)2003年的第一期是数学教育专刊。[6]其次是政府的高度关注。2001年,美国政府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简称NCLB)要求各州实行以标准为基础的改革,所有各州都应在阅读、数学与科学课程内容方面采用富于挑战性的标准。
(二)美国婴幼儿数学教育研究理论从单一转向多元
20世纪初,进步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数学活动获得经验,这一理论的兴起对美国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1957年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后,美国开始了“新数”运动。①“新数”运动是在现代数学理论指导下兴起的,要求从中小学起就要用现代数学精确的语言去传授公理化的数学体系,严格按照现代数学的逻辑来教育学生。至此,进步主义的影响趋于衰落。美国数学界越来越重视对婴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且不再遵循进步主义或现代数学等单一理论的指导,而是注重从多元化的理论视角出发,在借鉴与创新中开展对婴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
1.社会建构主义学习(Socialconstructionistlearning)。建构主义学习强调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共同主动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婴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建构知识,这与简单的灌输完全不同。[7]每个学习者(包括成年人和儿童)都通过观察、提问、查阅文献和反思等方式来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并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婴幼儿通过操作实物,在学习过程中建构出来的。[8]同时,婴幼儿不是独立地进行建构,输入到他们头脑中的信息来自于实物操作、试验和失误以及他人(包括同龄及成年人)的信息。这种理论强调学习中儿童自身的观察和聆听以及同伴的参与,因而被称作社会建构主义学习。[9]
2.最近发展区。“为了理解儿童,我们必须了解他们成长所处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情境”。[10]“维果斯基认为,儿童通过与那些更为熟练地掌握了思维工具的同伴交往,来学习使用由文化赋予的这些思维工具。”[11]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这一概念。[12]最近发展区是指在同伴、年长一些的幼儿或细心的成人的帮助下,儿童能达到认知发展的下一个阶段。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婴幼儿数学教育中衍生出了支架式教学这一课程组织形式,即教师提供给儿童一种学习辅助结构,使儿童能够在其帮助下完成任务并获得思维的发展。由此可见,美国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很注重研究理论的借鉴、思考与创新。
3.感觉学习。为了解决婴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各种困惑,美国学者不但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还借鉴了脑科学相关研究成果,强调感觉学习在婴幼儿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中有很多区域会参与加工感觉到的信息,最初的感觉加工是发生在大脑皮层外层,大约在前额后方中部区域。这个特定区域是专门处理精确定位和感觉输入类型信息的区域,为人类的感觉学习提供了生理学基础。感觉学习(sensorystudy)是婴儿期认识世界、习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儿童从婴儿时期就认识到客体、声音和运动,并运用不同的分析器(视觉的、听觉的等)进行感知和比较,从数量上区分物体的不同。对于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婴幼儿而言,很多学习与感觉输入直接相关。他们不断以不同的动作来操作物体,从而建构起他们感觉加工的知识储备。[13]感知活动是最初数概念形成的基础,婴幼儿会在感知觉活动中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数量进行比较,并把这些活动的经验与其过去的经验进行对比。为什么前运算阶段的幼儿难以理解数的守恒?因为这个年龄的幼儿容易为事物的知觉特征(如纽扣排列的方式)所迷惑,于是通常判断排列得更长的一排纽扣数量多。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年龄的幼儿基本上是“经验论者”,而不是“理性论者”,他们的知识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理性推理的基础之上。因而这一阶段的幼儿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收集信息,了解并认识周围的环境,感觉学习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