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病知识

慢性病知识范文精选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1篇

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我国慢性病(即非传染性慢性病)死亡率已占全部死亡的79.78%,城市地区更高达89.40%,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加强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我们通过抽样调查方法,以吸烟、饮酒、高血压、性病与艾滋病等慢性病有关的知识为问卷内容,按照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南阳市卧龙区8个街道、镇,23个村委会,459名居民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为全区制定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方法与材料

1.1 调查方法 全区随机抽取23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抽20户,每户调查一个。年龄范围为15~69周岁,以生日的或接近调查日的确定为被调查者。发出问卷460份,回收459份。男性192名,女性267名,男女比例为1:1.4。问卷内容:有关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饮食、意外伤害、性病与艾滋病共七个慢性病有关知识,48道题目。

1.2材料来源 统一进行调查员培训,并由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负责问卷调查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采用统一设计、印制的慢性病知识调查表。调查员上门面对面,当即填写并收回问卷。数据由专人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文化程度与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文化程度与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

文化

程度 调查

人数 及格

人数 不及格

人数 及格率

(%)

文盲半文盲 25 11 14 44.0

小学 66 31 35 47.0

初中 182 137 45 75.3

高中(中专) 142 119 23 83.8

大专以上 44 40 4 90.9

合计 459 338 121 73.6

X2=50.03P

表一所示,居民的慢性病知识及格率随着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增高而上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及格率最高,文盲半文盲最低,差异呈显著性。

2.2 不同职业与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职业与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

职业 调查

人数 及格

人数 不及格

人数 及格率

(%)

行政管理 38 32 6 84.2

工人 150 117 33 78.0

医务人员 16 15 1 93.8

教育工作 16 15 1 93.8

离退休 142 95 47 66.9

农业人员 16 6 10 37.5

其他 81 58 23 71.6

合计 459 338 121 73.6

X2=25.52P

表二所示,不同职业的居民对慢性病知识的掌握也不同,医务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较高,行政管理人员其次,农业人员为最低,并且各职业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3 不同年龄组与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组与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

年龄组 调查

人数 及格

人数 不及格

人数 及格率(%)

15~ 38 27 11 71.1

25~ 49 36 13 73.5

35~ 149 123 26 82.6

45~ 84 62 22 73.8

55~ 139 90 49 64.7

合计 459 338 121 73.6

X2=11.7P

表三所示,35~44岁年龄组的居民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最高,45~54岁其次,55岁以上年龄组为最低。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4 不同性别与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与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

性 别 调查

人数 及格

人数 不及格

人数 及格率(%)

男 192 142 50 73.9

女 267 196 71 73.4

合 计 459 338 121 73.6

X2=0.02P>0.05

表4所示,男女性别组慢性病知识及格率比较,男性组为73.96%,女性组为73.4%,X2=0.02,P>0.05,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性别因素并非是影响当地居民掌握慢性病知识程度的因素。

2.5 不同内容慢性病知识答对率比较(见表5)。

表5 不同内容慢性病知识答对率比较(459人)

知识类别 答对人数 答对率(%)

吸烟 398 86.7

饮酒 310 67.5

高血脂 289 63.0

高血压 349 76.0

饮食 325 70.9

意外伤害 429 93.5

性病、艾滋病 321 69.9

注:答对人数和答对率为该类试题的平均数。

表五所示,居民对不同内容的慢性病知识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意外伤害知识答对率较高(93.5),其次为吸烟(86.7%)。高血脂、饮酒和性病、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答对率较低,分别为63.0%、67.5%和69.9%。说明居民对这些内容普遍掌握较差,是日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2.6 在48道知识试题中,有些试题的答错率(包括未知率)特别高(见表6)。

19题为高血脂方面选择题,(以下均为选择题)23题为高胆固醇,24题为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25题为多吃腌、熏制品方面问题,36~43为性病、艾滋病方面的问题。从上述七题答错率(未知率)较高试题中,使我们看到居民对高血脂、高胆固醇、高盐以及性病、艾滋病等认知水平较差,是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表6 部份试题答错率(未知率)比较(459人)

题 号 答对人数 (%) 答错人数 (%) 不知道人数(%)

19 312 (68.0) 23 (5.0) 124 (27.0)

23 312 (68.0) 32 (7.0) 115 (25.0)

24 312 (68.0) 20 (4.3) 127 (27.7)

25 258 (56.2) 84 (18.3) 117 (25.5)

36 263 (57.3) 131 (28.5) 65 (14.2)

41 272 (59.3) 48 (10.5) 139 (30.2)

43 61 (13.9) 353 (76.9) 42 (9.2)

3 讨论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慢性病;传染病;防治知识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78-01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为进一步了解双塔区城乡人群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及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了解某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现状,对该社区2014年度慢性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进行评价,给今后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本社区500名普通居民,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本次接受调查的居民中,男性共300人,女性共200人,年龄为18一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0.0±5.0 )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结构性问卷,由调查研究人员对随机抽取的流动人口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自行填答。调查人员收集的调查问卷由疾控中心统一阅卷,进行统计,由疾控中心保存资料并做出分析。计算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对我县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以传染病嘴核病、艾滋病、乙肝、流行性出血热)、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得相关防治知识为主,现场30 min独立完成。知晓率以答对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比值计算。

1.4 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11. 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样本率进行X2检验。传染病、慢病知识1张卷,各10题,分别统计知晓率。知晓率=(回答正确题数÷急人题数)X 100%。

2 结果

城乡居民知晓率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2份。有效回收率98.4%。传染病和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3. 5%和62.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4 , P> 0. 01)。

2.1 知晓率与地域

传染病知晓率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4. 3%和74.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25, P>0.05);慢性病知晓率城市和农村分别为63. 8%和64.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 53, P> 0. 05 )。

2.2 知晓率与性别

男性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6.32%,女性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7.44%,女性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男性居民知晓率,但无明显的差别。

2.3 知晓率与年龄

知晓率最低的为15岁一25岁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45.6% ; 45岁55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2.70%.达到慢性病防控示范区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人群为35岁一65岁年龄段人群。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的传染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慢性病知识知晓率;住院患者及家属的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也明显高于慢性病知识知晓率。住院患者及家属传染病和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城乡居民。

3.1 不同因素使知晓率偏低的原因

农村基础医疗条件差,面对面地讲解健康教育知识对医务人员要求较高,专业人员相对不足。居民文化水平较低对自身健康认识不足,防控工作与居民贯彻配合做得不够;患者

不同的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使其对慢性病知晓率不同。住院患者及家属对传染病和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比城乡居民要高,这与医院的特殊环境、接受信息的频度及患者的主动认知态度与医务人员的宣传、环境的感受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医院这个特殊领域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比其他行业更具有力条件,是传播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场所。15岁一25岁人群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原因为:一是这部分人群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工作方面;二是这部分人群精力旺盛,往往不注重自身的健康。

3.2 提高传染病和慢性病知晓率的方法

目前媒体的宣传尚薄弱,建议加强广播、电视、报纸等社会媒体的宣传,由政府和行政机构加强协调沟通,建立长效机制。此外健康教育宣传品具有专业、准确、系统的优势,调查中有居民认为健康教育宣传品是一种较好的获得卫生知识的途径,它的针对性比较强,因此在今后的传染病与流行病防治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宣传品的作用,使之与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形成有益的补充。

重视特殊群体传染病与流行病知识宣传,例如学生、流动人口和劳教人员等,应根据群体特征因材施教才更有效果。学校教育可以青少年认知水平调研为基础,有针对性地编写一套由浅入深,从中小学至大学,融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地方性为一体的健康教育教材,并配备疫情信息的教参,并培训师资。流动人口聚集的地方可根据他们的作息时间、娱乐爱好有针对性的在户外电影放映前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或者进行一些融宣传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文艺会演等方式,增强宣传效果。

无论是城乡居民还是住院患者及家属其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示在今后工作中要特别加强对慢性病知识的宣传力度。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对居民进行健康档案建档以及对慢性病患者的随访管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热情服务,耐心全面地宣教,把大量的慢性病相关医学知识、健康理念传授给服务对象,让群众掌握一定的慢性病防治知识,自觉地采纳有益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对人们自觉防治慢性病有重要意义。各个部门配合医疗机构,积极进行传染病与流行病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1;l。公众整体健康知识的提高对于预防结核病有积极的作用,因传染病与流行病的流行控制较为困难,因此各级部门应积极配合医疗单位的相关宣传与教育工作,使传染病与流行病防治讲座普及到乡镇,提高农村人口的传染病与流行病知晓率。

健康知识知晓率是“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效果指标之一,只有将教育与环境支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应重视环境对个体掌握知识和形成健康行为的影响,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构建有视听、咨询、触摸自动查询的“望、闻、问、切”等形式多样的宣传阵地。

4 结语

总之,提高城乡居民的卫生知识和整体素质,从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防止传染病或慢性病传播,把传染病传播的风险降到最低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对城乡居民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的干预工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知识;知晓情况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scribe the awareness of knowledge about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n CHB patients. Method: A descriptive design was used in this study. By convenient sampling, 30 CHB outpatients from a tertiary A-level hospital in Guangzhou were recruited into this study. The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and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were used to measure demographic data and the awareness of health knowledge about CHB (knowledge about the disease, activity, diet, mentality and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se patients. SPSS16.0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 Most CHB patients know the basic knowledge of CHB well, but the awareness of knowledge about mother-to-fetus transmission and HBIG is low, most patients are lack of concern about the knowledge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in family. Many patients lack health care knowledge in daily life and have unhealthy life style. Some of them don't obey the doctors' advice, don't come back to see the doctor regularly and know little about medication knowledge. Conclusions: CHB patients are lack of basic knowledge about this disease, many of them have unhealthy life habits and don't obey the doctors' advice very well. Doctors and nur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CHB patients, promote the propaganda of hygiene to the public,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self-health care of the patients, encourage them to rebuilt health behavior, obey the doctors' advice consciously. In this way, the illness of patients can be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y can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knowledge; awareness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59-02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的传染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程超过半年的乙型肝炎,可有轻重不一的症状,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1]。由于该病病情的长期与反复,许多患者不能按医务人员的指导定期门诊复查、改变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等[2],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患者对慢性乙肝相关知识的缺乏。知识缺乏直接影响了自我护理的能力,造成慢性乙型肝炎多次复发、多次入院,加重了患者及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了社会劳动力的极大损失[3]。而要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做好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描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以及阻断乙肝的传播。

1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了2010年3-4月在樟树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30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有小学或以上文化程度且年满18周岁,并排除有精神障碍病史、服用抗精神疾病药物者以及有其它严重的心、肺、脑、肾等躯体疾病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了慢性乙肝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家族史、确诊时间、最近的血清学检查指标等疾病相关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调查表调查了乙肝相关知识,饮食、休息与心态,治疗与用药的情况。并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整理、计算。

2 结果

2.1 慢性乙肝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本组的慢性乙肝患者年龄在21~60岁,平均38.20±10.86岁;其中男性居多(56.7%);80.0%的患者已婚;76.7%的患者居住在城镇;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43.3%;患者的职业中工人、公职和农民均占23.3%;家庭人均月收入以2000~3000元的患者为最多(40.0%);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以公费为主(63.3%)。

2.2 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与治疗情况:本组的慢性乙肝患者,约有40%患者其家族中有同类患者,其中配偶占41.7%;大三阳患者占66.7%,ALT和AST高于正常值3倍分别占43.3%和60.0%。A/G小于正常值者占53.3%。50. 0%的患者病程大于5年。其它资料详见表1。

表1 慢性乙肝患者的疾病与治疗情况(n=30)

2.3 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2.3.1 慢性乙肝患者对于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慢性乙肝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中,分为乙肝的疾病知识,传染性,预防和消毒隔离知识。知晓率最高(91.7%)的条目为“乙肝可以传染给他人”和“乙肝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染给他人”,知晓率最低(16.7%)的条目为“乙肝患者日常用品煮沸30分钟即可杀灭乙肝病毒”。各个条目的知晓情况详见表2。

表2 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相关知识了解情况(n=30)

2.3.2 慢性乙肝患者对于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与用药情况主要分为治疗依从性、用药依从性、药物副作用及复诊常识等。本次调查中66.7%的患者在确诊后知道应遵医嘱定期检查肝功能,75%的患者不知道百服咛、白加黑等消炎抗菌药对肝脏有损害。具体情况详见表3。

表3 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与用药知识的了解情况(n=30)

3 讨论

3.1 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对乙肝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乙肝的发展及预后知识掌握较差。患者对于乙肝具有传染性及其传染途径有一定的认识,总体掌握较好,但对水和空气等是否是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对于慢性乙肝孕妇、婴幼儿相关乙肝知识及对乙肝免疫球蛋白知晓率均较低。患者对于消毒、隔离知识的了解情况也较差。

3.2 慢性乙肝患者对于治疗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求医行为方面,20%的患者会听信游医、广告、盲目从医,约半数的患者不知道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回到医院复诊。在遵医行为方面,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约半数以上的人存在各种不遵医行为,国内研究结果显示,约有59.8%的慢性乙肝患者不遵从医嘱[4],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在药物相关知识方面,部分患者对于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并不清楚,尤其是只有23.3%的患者知道消炎药物可损害肝功能。还有56.7%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如需服用其他药物不会征求医生的意见。总体来说治疗知识的掌握有较明显不足。

3.3 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行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是稳定病情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结果提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尚未引起慢性乙肝患者足够的重视。本组3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76.7%居住在城市,30~40年龄段最多,他们中有的是领导阶层或个体经营者,他们因工作需要,迫于应酬而饮酒,影响休息;有的迫于对家庭的责任而辛苦工作;有的认为自己年轻,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就行,到老了再注意身体也来得及。还有些自制力差的患者,已有多年的病史,也知道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但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劝告充耳不闻,不注意饮食和休息。

4 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尚欠缺,很多患者具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遵医行为较差。医务工作者应加强慢性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卫生常识普及宣传,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倡其建立健康行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遵从医嘱,使病情相对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春荣,王霞,刘颖.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肝脏穿刺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8):75-76

[2] 陈瑞芳,朱娅君.慢性乙型肝炎(CHB)健康教育现状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01):53-54

[3] 刘文霞,曹军平.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开展乙肝知识教育[J].武警医学.2008,8(41):759-760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4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类长期的、不能自愈的、也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主要是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和医疗费用昂贵,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慢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缺乏体力活动、精神因素等有关,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能够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可以预言今后20~30年内,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后,往往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现的早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解我镇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健康干预后的效果,进行了本次调查。

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们镇4个村民居委员居民进行调查,干预前共调查居民1000人,年龄18~70岁,收回有效问卷978份;干预后对同样人群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78份。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人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调查前经统一培训。健康干预采取发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宣传画、宣传手册、专家定期到社区讲课以及制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宣传版块的方式进行,时间为6个月。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希望获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的途径等。数据经统计处理并分析。

结 果

干预前后共调查978人,其中男490人,女488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16人,占22.09%,平均年龄45.38±14.76岁;18~30岁191人,30~50岁425人,≥50岁362人。干预前后被调查人群年龄、性别、学历差异无显著性。本次调查发现男性吸烟率66.67%(吸烟定义:平均每日吸烟≥1支,持续1年以上);居民不锻炼的比例为72.06%(不锻炼的定义:少于每月1次,每次≤30分钟);饮食以荤为主12.75%;获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是电视59.45%,门诊医生48.46%,杂志、报纸36.48%。

干预前后早发现知晓率的比较:干预后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比干预前有显著性提高X2430.86(P<0.01)。见表1。

干预前后不同学历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均显著高于高中以下学历者,见表2[X28.86(P<0.01)]和表3[X225.69(P<0.01)]。

干预前后不同年龄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3个年龄段的人群:30~50岁年龄组高于18~30岁年龄组,同时也高于≥50岁年龄组。干预后不同年龄段人群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

干预前后不同性别早发现知晓率比较:干预前后男性和女性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

讨 论

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整体较低:本次调查发现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整体较低,干预前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的知晓率只有20.14%,所以在居民中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已刻不容缓。

通过健康干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有显著提高:本次调查发现通过发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宣传画、宣传手册、专家定期到社区咨询、讲课和展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宣传版块等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居民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说明通过一些通俗易懂、易于被群众接受的方式进行健康干预,可以大大提高群众对与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科学认知水平,增强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增进健康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对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干预: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前和干预后高学历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低学历人群。说明高学历者在自身知识储备和接受知识方面有一定优势;干预前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也有一些差异;不同性别人群对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差异无显著性。在今后开展健康干预的工作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健康干预方式以更符合群众的需求。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任重道远:本次调查发现男性居民吸烟比例较高为66.67%,世界卫生组织称吸烟是癌症及心脑血管疾患和呼吸系统阻塞性疾患的罪魁祸首,居民不锻炼的比例为72.06%,饮食以荤为主的比例为12.75%,>90%的糖尿病,都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选择适当可行的干预措施,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发病。

本次调查还发现居民最喜欢从电视、门诊医生和杂志、报纸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作为门诊医生应该把健康教育看作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包括劝阻吸烟、合理饮食、提倡运动以及宣传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识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不仅需要流行病学工作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专家的参与,更需要医生、医院、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 徐光炜.我国肿瘤防治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肿瘤临床,2001,28(3):165-168.

2 张天泽.控制吸烟是肿瘤防治策略中的重要措施和方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2(1):4-6.

3 么鸿雁,陈辉,吕美霞,等.行为生活方式对恶性肿瘤发病影响的综合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07-408.

4 项永兵.近10年我国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9(23)增刊:87-94.

5 李立明.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蒋庆五.流行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 陈锦治.卫生保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表1 干预前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知晓率的比较

X2(ad-bc)2n/(a+b)(c+d)(a+c)(b+d)430.86。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慢性疾病儿童;家长;疾病知识;情绪障碍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State of the Disease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in 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Hu Zheng, Xie Ling, Song Caiyun, et al. Nanjing Children's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8,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parents' knowledge of the disease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hen their children are with chronic disease. Methods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were tested in 68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and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anxiety were presented in 32.35% parents and the depression were presented in 22.06% parents.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cores of SAS. There were 73.53% parents had little knowledge of disease.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mental attention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parents when we treat their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ease; Parents; Knowledge state of the disease; Emotional disorder

哮喘、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在该类疾病的发生、诊治、康复过程中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治疗的最终目标应为控制疾病,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环境,家长是孩子生活依靠的主体,所以病儿家长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心理状况对孩子日后的心身康复十分重要。本研究着重调查了部分慢性病儿家长疾病知识了解现状、焦虑或抑郁性情绪障碍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分别为2004年8月~2006年8月期间在我院哮喘、肾脏病、内分泌专科门诊接受诊治的68位病儿的父亲或母亲(每位病儿由一位家长接受调查),其中哮喘病儿家长27名(父亲11名、母亲16名)、肾病综合征病儿家长23名(父亲11名、母亲12名)、糖尿病病儿家长18名(父亲6名、母亲12名)。年龄26~51岁。入组条件为:①家长与病儿长期共同生活,主要照顾孩子生活和负责其接受诊治;②病儿病程>6个月且近3月未住院治疗;③孩子患病前家长无明显情绪问题;④家中无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无精神疾病家族史;⑤非无业人员及低学历人员(初中以下文化水平者);⑥非离异者。选择同期66位带孩子前来我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且体检结果正常的家长为对照组,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与病儿家长组无统计学差异。

1.2 调查、测试工具 由各专科医师提供病例,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疾病基本知识问卷”由医师向家长说明调查目的后要求家长当场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孩子疾病诊疗情况、主要家庭状况、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族史等。“疾病基本知识问卷”主要包括孩子所患疾病的名称、原因、主要表现、确诊手段、治疗方法、复诊要求、药物副作用、预后、注意事项……共20个问题,同时对家长最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询问。情绪测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1],由心理科医师向病儿家长解释调查目的、测试方法后要求其真实、独立地在20分钟内完成答卷。SAS、SDS标准分临界分值分别为50分、53分。

1.3 资料处理 “疾病基本知识问卷”评判标准:答对≥15题为基本了解;答对8~14题为部分了解,答对<8题为不了解解。情绪测试原始结果由心理科专业人员输入计算机,采用心理测验系统软件(上海惠诚咨询公司提供)进行评估。并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与对照组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SAS、SDS总标准分均值比较结果为病儿家长组SAS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 68例病儿家长中22例(32.35%)SAS标准分>50分;15例(22.06%)SDS标准分>53分,其中5例(7.35%)同时存在SAS和SDS标准分>临界值。对该组分别进行SAS、SDS性别对比,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4 其他 关于是否能够承担诊疗费用的调查结果显示42.65%(29/68)能够全部承担,47.06%(32/68)能够部分承担,10.29%(7/68)为基本不能够承担。在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中排列前5位的是:孩子的病是否能治好(92.34%)、疾病和药物对孩子的发育是否有影响(67.47%)、怎样能够不复发(62.15%)、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58.74%)、孩子是否需要补充营养(42.56%)。

3 讨 论

随着新型医学模式的建立,大多数躯体疾病的康复不仅与医生的及时诊治有关,也与诸多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家长是否保持较为稳定的正性情绪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病儿的治疗效果和家庭生活质量。已有研究表明,慢性疾病儿童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且部分较容易产生行为问题[2,3],而病儿的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与父母的非正常情绪反应有关[4]。

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疾病儿童家长发生焦虑、抑郁性情绪的比例分别为32.35%和22.06%,且无明显性别差异,其中焦虑性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家长的情绪状况对病儿的心身康复和家庭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持续的负性情绪对认知(包括对疾病的态度)又可产生不良影响[5]。结合本研究结果,建议儿科医师在对慢性疾病儿童实行长期科学诊治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病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及时对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疾病的情况、诊治手段、注意事项、随访要求等)进行针对性的细化教育,并适当关注家长的心理状况,必要时可建议其接受心理干预。

本研究的缺陷在于调查对象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一些文化水平较低者未入组,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235

[2]俞杰,徐美玉,赵建美,等.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6):366-368

[3]张玲,杨志斌,魏治文,等.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学特点的对照研究.中华儿科杂志,2000,38(3):163-165

[4]沈晓明,金星明主编.儿童行为发育进程.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22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知识; 行为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Method:Convenience Sampling,105 patients with COPD from Guangzhou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behaviors questionnaire.Result:The mean score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was (15.32±3.86),the mean score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behaviors was (43.01±7.01).The total score and factor scores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tal score and factor scores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behaviors(r=0.274-0.883,P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Behaviors

First-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Nursing,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8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9.0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我国面临防治COPD的严重挑战。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和城市地区40岁以上COPD总体患病率为8.2%,男性为12.4%,女性为5.1%[1]。2007年卫生部的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十大病因中,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COPD)位于城市人口死亡原因的第4位,农村人口死亡原因的第3位[2]。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估计,2020年COPD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3]。COPD患者病情迁延,常伴有合并症,劳动和生活能力受限,严重影响了生存质量。自1981年美国胸科学会制定肺康复以来,医学领域越来越将肺康复作为COPD患者的一种有效干预手段。2014年COPD全球策略中明确指出肺康复可以改善COPD患者运动耐力,减轻呼吸困难,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及严重程度,改善焦虑抑郁症状[4]。但目前临床工作中往往过度关注于药物治疗,而忽略了肺康复的重要性及意义[5]。本研究调查了COPD患者的肺康复知识和行为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旨在了解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和行为现状,为临床医护人员制订针对性的肺康复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5年3-12月广州市某两家三甲医院呼吸内科10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2013年修订版)[6];(2)意识清醒并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3)愿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2)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3)语言沟通障碍。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表:该调查表为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状况、病程、过去一年中COPD急性加重次数等。(2)肺康复知识问卷: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者自行设计肺康复知识问卷,主要了解COPD患者对肺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内容包括疾病知识(9个条目)、运动锻炼知识(5个条目)、饮食知识(3个条目)、家庭氧疗知识(3个条目)和用药知识(4个条目)。每个条目给出“对”“错”“不知道”3种选项,选择答案正确者得1分,选择错误及“不知道”者得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肺康复知识越好。经检验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694。(3)肺康复行为问卷: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研究者自行设计肺康复行为问卷,主要了解COPD患者的肺康复行为。共17个条目,包括病情监测和控制(5个条目)、运动锻炼(3个条目)、饮食(3个条目)、氧疗(2个条目)、用药(4个条目)。采取Likert五级评分依次计0~4分,分别为“完全没做到”、“很少做到”、“有时做到”、“经常做到”、“完全做到”。总分0~68分,得分越高,说明肺康复行为越好。经检验该问卷Cronbach’α系数为0.761。因肺康复知识问卷和肺康复行为问卷各维度条目数不同,为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分析时采用得分指标,即各维度的实际得分/各维度可能最高得分×100%。

1.2.2 调查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患者,获取知情同意后,使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介绍本研究目的及问卷填写方法,发放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当场填写完毕后收回,及时核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对肺康复知识和肺康复行为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偏态分布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

2 结果

105例患者中男79例,女26例;年龄50~92岁,

平均(71.30±10.65)岁;来自城市58例(55.2%);已婚83例(79.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86例(81.9%);家庭人均月收入

3 讨论

3.1 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现状 COPD患者对肺康复的认知和自我管理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十分重要,是COPD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7]。调查发现,70.5%的患者未进行呼吸康复锻炼,对相关肺康复护理知识需求度较高[8-10]。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的总体得分指标为63.83%,处于中等水平,表明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缺乏,这与文献[11-14]报道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为:调查对象以老年人居多,平均年龄(71.30±10.65)岁,且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占81.9%),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能力较低,且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相对局限,多数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而大众媒体对疾病科学知识的宣传较少[15]。今后应重视COPD患者的肺康复知识宣教,加大大众媒体对疾病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针对高龄、低文化水平的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宣传手册、讲座、移动APP等,给患者提供全面、易懂的COPD肺康复知识。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饮食知识得分指标较高为81.67%;运动知识(包括呼吸肌功能锻炼和全身运动)和氧疗知识的得分指标较低,仅为59.80%、49.00%。条目15“家庭氧疗可改善缺氧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得分指标66.00%,但条目16“家庭氧疗每日最佳吸氧时间”和条目17“家庭氧疗最佳吸氧流量”的得分指标仅为43.00%、38.00%。这与陈琴等[16]的研究结果相似。患者虽然了解氧疗的重要性,但却不知如何正确使用氧气,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正确的肺康复知识和技能,将对氧疗重要性的认知转化为正确的氧疗行为。

3.2 COPD患者肺康复行为现状 肺康复执行情况的评分采取Likert五级评分,从“完全没做到”、“很少做到”、“有时做到”、“经常做到”、“完全做到”,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肺康复行为的总体得分指标为63.25%,表明COPD患者的肺康复行为执行情况总体上处于“有时做到”。

在肺康复行为各维度中,患者在用药安全和病情监测与控制方面行为执行情况得分最高,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以老年人居多,且已婚83例(79.05%),配偶和/或子女在督促患者安全用药和病情监测与控制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患者在运动锻炼和家庭氧疗的得分指标仅为57.50%、45.00%,表明在运动锻炼和家庭氧疗方面行为执行情况处于“很少做到”与“有时做到”之间,此结果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贾秀芬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呼吸功能锻炼行为是受访的COPD患者执行力最差的健康行为。运动锻炼,包括全身运动和呼吸肌功能锻炼。其中,全身运动包括步行、登楼梯、踏车等,呼吸肌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运动锻炼是肺康复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期家庭氧疗是指患者脱离医院环境后返回家庭而施行的氧疗。其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保证周围组织的氧气供应。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对血流动力学、运动耐力、肺生理和精神状态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的运动锻炼、家庭氧疗行为得分较差,原因可能是:(1)缺乏对COPD运动锻炼、家庭氧疗的正确认识。根据知信行理论,知识是建立积极的健康信念、态度,进而改变行为的基础。本研究对COPD患者的肺康复知识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运动锻炼、家庭氧疗维度的得分指标较其他维度低。(2)患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86例,占81.90%),学习肺康复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能力相对较低。(3)患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

3.3 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与行为的相关性 个体的活动是认知、行为、环境三者组成的动态系统[17],患者的认知影响其行为的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COPD患者的肺康复知识总分和各维度与肺康复行为总分和各维度总体上呈现中度以上的正相关,具有较好肺康复知识的患者,其执行肺康复的行为较好。因此,要改善COPD患者肺康复行为执行情况,首先要考虑通过各种途径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肺康复知识水平,从而达到改善其肺康复行为,减轻症状,提高耐力,减少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从肺康复知识和行为各维度得分指标来看,在饮食营养、运动锻炼、家庭氧疗方面,知识水平优于行为,表明患者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但行为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说明在影响个体执行肺康复行为的过程中,除了肺康复知识因素外,还存在其他重要的中间变量,如患者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家属的行为等[18-19]。知信行理论强调,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只有当知识上升至信念层面,激发患者自身改变的动机及潜能时,患者才会改变不当行为[20]。因此,在实施肺康复干预的过程中,除了关注患者的肺康复知识,还应关注其信念、自我效能等其他影响行为的因素。在用药、病情监测与控制方面,患者的行为优于知识,可能是患者的照顾者在督促提醒患者安全用药和协助患者进行病情监测与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OPD患者肺康复相关知识缺乏,肺康复行为执行情况不佳,特别是呼吸功能锻炼、运动锻炼、家庭氧疗方面。COPD患者肺康复知识和肺康复行为存在相关性,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其他重要的中间变量。研究结果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COPD患者的肺康复知识宣教,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将重点放在呼吸功能锻炼、运动锻炼、氧疗方面。同时,应重视知识与行为之间中间变量的影响作用,通过改变中间变量,改变患者的信念,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从而将知识对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大化。此外,照顾者在患者的肺康复行为执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肺康复干预的过程中,不仅提供给患者相关的知识,也需要对照顾者实施健康教育,建立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家属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专家与患者等之间的协同作用,改变患者的信念、提高其信心,进而改善其行为。

参考文献

[1] Zhong N,Wang C,Yao W,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a large,population-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8):753-76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

[3] Mammen M J,Sethi S.Macrolide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acute exacerba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Pol Arch Med Wewn,2012,122(1/2):54-59.

[4] GOLD Executive Committee.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vised 2014)

[5]李丽蓉,傅桂芬,胡琼燕,等.PDCA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35(1):157-159.

[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1-10.

[7]陈奎利,侯刚,王秋月,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认知状况206例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1):883-884.

[8]陈亚红,姚婉贞,康健,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状况与自我认知的多中心调查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10):750-753.

[9]刘宝凤.某社区COPD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知识需求情况问卷调查[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2):54-55.

[10]吴娟.健康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23):3767-3769.

[11]韩燕霞,钮美娥,汪小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J].护理杂志,2012,29(4A):12-14.

[12]贾秀芬,王君俏,杨雅,等.社区COPD患者家庭疾病管理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19):11-14.

[13]钮美娥,钱红英,刘慧,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J].护理杂志,2010,27(11B):1699-1700,1739.

[14]孟俊峰.昆明市城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认知情况调查[D].昆明:昆明医学院,2012.

[15]王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16]陈琴,姜小鹰,房晓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照顾认知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234-238.

[17] Marks R,Allegrante J P,Lorig K.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evidence for self-efficacy-enhancing interventions for reducing chronic disability: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education practice(partⅡ) [J]. Health Promot Pract,2005,6(2):148-156.

[18]康小文,孔凡武,吴晓梅.间接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8):3367-3369.

[19]高欢玲,张金梅,刘爱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疾病认知、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13,27(12):4116-4118.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知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1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2-0004-03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世界约有3.5~4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1]。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已得到公认,但同时乙肝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依从性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针对患者不同的乙肝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抗病毒的疗效[2]。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采样的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其中男112例,女48例;年龄23~45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2例,大专44例,高中36例,初中40例,小学8例;居住地:城市72例,城镇56例,农村32例;入院次数:1次72例,2次61例,3次及以上27例。

1.2调查工具

根据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表。调查表由2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患者入院次数;第2部分为患者对慢性乙型肝炎知识了解程度、情况共25项,其中疾病基本知识10项、预防知识4项、治疗知识11项。了解程度采用3级评分,总得分25~75分,得分越高,表示了解程度越低。

1.3调查方法

在患者入院时,由本科室经过培训的2名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表,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和填表方式,患者可自行填写调查问卷或在调查者的协助下进行,问卷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其发放问卷160份,全部收回,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P <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慢性乙肝患者有关乙肝疾病知识了解程度

160例患者对乙肝相关知识缺乏,对各条目的不了解率除了乙肝临床表现、合理饮食、抗病毒治疗等3条目为20%,其余为25.0%~94.4%,而能了解者除了临床表现56.3%、戒酒50%,其余为0~43.7%。其中疾病基本知识10项平均得分1.93分,预防知识4项平均得分2.29分,治疗知识11项平均得分2.42分,平均总得分为55.12分。见表1。

2.2 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对患者的问卷总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以疾病相关知识问卷总分为应变量,以患者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和患者入院次数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赋值方法:性别:女=0,男=1;年龄: 20~24岁=1,25~29岁=2,30~34岁=3,35~39岁=4, 40岁以上=5;居住地:城市=1,城镇=2,农村=3;入院次数:小学=0,初中=1,高中=2,大专=3,本科及以上=4)。其中入院次数、文化程度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我国具有较高的肝炎发病率,据报道人群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到60%,患者疾病的长期自我监测对于病情变化的及时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使疾病发展为终末期肝病的可能性大大地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而我国的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较为匮乏的相关疾病知识,应加强患者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4]。

本研究通过对乙肝患者了解乙肝疾病相关知识情况的调查发现,患者对乙肝疾病基本知识、预防知识、治疗知识3个方面的了解情况一般。特别是对育龄女性选用药物、干扰素治疗注意点及耐药变异处理了解程度较差。这可能与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亦提示医务人员要加强治疗知识宣教。

研究中对乙肝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入院次数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相关(P < 0.05)。其中入院次数作用最大,其次是文化程度。本次调查中发现入院次数多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高,因多次入院,医务人员多次宣教,而且还有跟病友之间互相沟通交流,不断积累的结果。文化程度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的影响也很大。个体对问题的了解能力、掌握程度及看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患者文化程度高低的影响[5]。文化程度高的患者,他们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讲自理能力的潜力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大,得到自我护理也更容易,此外,这类人群具有较为广泛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对知识的认知及记忆力也非常强,而且他们比较留意疾病相关知识,善于采用多种方式,比如上网查资料,看相关书籍来了解疾病知识[6]。因此相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而言,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乙肝疾病知识了解程度高。

加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关知识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应当让患者明白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的重要性,增加其主动学习疾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其次,针对患者对治疗知识相对薄弱的情况,而正确选择抗病毒药和医从性对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该有所侧重,详细向患者讲解。第三,健康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地进行,尤其要考虑入院次数和文化程度的差异。对于入院次数少的患者,可以推荐入院次数多的性情乐观的患者与其交流,提供一些经验。另外,在平时护理中更多地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特别是近年来肝炎防治进展。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宣教应尽可能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此外,由于此类患者往往经济条件较差,没有明确的治疗意向而容易导致治疗中断,所以对其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如何调理心理状态、擅自减药及停药的危害等内容[7]。

对乙肝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道乙肝可治,耐药可防,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信心,征服乙肝。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8],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和服务,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抉择,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反复强化健康宣教,有利于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2):65-76.

[2] 谢青. 口服抗病毒药物耐药管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7-28.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421-429.

[4] 易露茜,杨旭,王小万. 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72-473.

[5] 鲁礼琼,李丹,欧阳玉燕.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 护理研究,2005,19(1):126-127.

[6] 于有芹,刘秀兰,王亚玲,等.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家属的防护知识及行为调查[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5,7(2):70-71.

[7] 彭根英,刘慧芳,钟翠莲,等.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疾病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J]. 护理研究,2003,17(10):1139-1140.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8篇

老年人由于其抵抗力和免疫力均较差,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且部分合并有痴呆、褥疮、失禁等病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加强相应的护理工作。近年来,有大量的相关研究指出,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有助于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优化其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其自理能力[1]。为了进一步明确连续护理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选取15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5月,我科共收治15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75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为61~89岁,平均年龄为(71.5+3.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35例,初中和高中为29例,大学及以上为11例,其中,高血压为33例,冠心病为47例,糖尿病为55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63~88岁,平均年龄为(71.7+3.4)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34例,初中和高中为31例,大学及以上为10例,其中,高血压为32例,冠心病为49例,糖尿病为5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平均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因此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药物管理、健康宣教以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连续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出院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应全面地收集并且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是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婚姻状况等[2],观察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和现有的生活自理能力等。

1.2.2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

患者出院前1周,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应积极地制定患者的出院计划,确定连续护理方案,对患者的出院后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相关需求进行记录,并将所搜集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连续护理小组的成员,主要是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营养师以及患者家属,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为其提供科学化的指导以及建议,告知其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嘱咐其要坚持用药,并要定期进行复诊时间,告知其如有问题可及时地与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取得联系,并为患者提供必需的健康教育的相关资料。

1.2.3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连续护理

本研究中的连续护理小组主要包括主治医生、责任护士、营养师以及康复医生等,由健康教育责任护士负责具体的连续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及时地解决实际问题。定期(一般为2次/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重点为患者讲解常见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原则、临床护理的注意事项等;同时对相关社区的医务工作者和相关的责任护士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进一步增进其对各种老年慢性疾病的认识和掌握;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应定时对其进行电话回访以及家访,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耐心地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诉求,并将信息及时地反馈给主治医生,以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3];患者复诊时,主治医生应全面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和临床治疗的现有效果,鼓励患者坚持遵照医嘱进行服药以及复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和自理能力的评分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对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的标准:使用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量表主要有患者对临床药物治疗、各种并发症、日常饮食、院外就诊、康复锻炼等20项常规内容的相关看法[4]。依据患者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其中,1分为绝对不同意,2分为不同意,3分为不明白,4分为基本同意,5分为绝对同意。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越好。

患者的自理能力的评估标准[5]:依据患者的自理能力显著下降、一定下降、无明显变化、一定提高和显著提高共分为5个级别,上述级别的得分为 1~5 分,患者的得分越高,则说明其自理能力就越强。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使用均数+标准差(―(―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用t和X2对组间对比和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护)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理能力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自理能力情况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的比较(―(―护)x+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连续护理理念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连续护理的核心在于对患者特别是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出院后的持续性的全面护理,以巩固院内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中,应用连续护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表明,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应用连续护理有助于完善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其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茜,郭菊红,钟文逸等.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9):774-776.

[2]陈桂莲.连续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2):117-118.

[3]田.连续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识和自理能力的效果研究[J].医药前沿,2014,(27):244-245.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多形式宣教;老年慢性疾病;保健知识;疾病控制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 R16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c)-0152-03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除与用药方案有关外,患者平时的生活习惯及治疗遵从情况对于疾病的控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患者对于疾病的相关控制治疗知识掌握及重视性不够,则均对其疾病的控制不利[1]。而健康宣教是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和重视性提高均有显著作用的干预方式,但是常规的宣教方式较多患者的接受程度不高[2],因此找到一种能够引起患者接受相关知识积极性的宣教模式是重点。本文中笔者就多形式宣教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保健知识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具体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6月的19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宣教组(对照组)95例和多形式宣教组(观察组)95例。对照组中,男57例,女38例;年龄60~78岁,平均(68.9±3.7)岁;病程2.5~25.5年,平均(11.7±2.8)年;疾病种类:高血压38例,糖尿病30例,慢阻肺15例,其他1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9例,高中和中专16例,初中58例,小学12例。观察组的95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39例;年龄60~79岁,平均(69.0±3.6)岁;病程3.0~26.0年,平均(11.9±2.7)年;疾病种类:高血压39例,糖尿病30例,慢阻肺14例,其他1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8例,高中和中专17例,初中57例,小学1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疾病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95例慢性疾病患者根据不同疾病分类分别制定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内容,然后分别对其进行宣教,注意宣教时的沟通方式,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为目标,并引起其对疾病治疗的重视性,并在平时的生活中引起重视。观察组的95例慢性疾病患者则采用多形式宣教的方式进行宣教,宣教内容根据不同疾病进行分别制定,然后每种疾病的宣教知识再根据患者的性格及接受理解能力分别制定多形式的宣教方式,包括板报、宣传册子和单页、讲座、面对面语言宣教等多种形式,每次宣教后根据效果于下次进行宣教方式及内容的调整,并根据患者的诉求进行知识的补充及扩展,使患者对于治疗、生活习惯、健康锻炼等多方面均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宣教沟通的频率要加大,并激发患者配合宣教的积极性、配合性及参与性,使其从思想上对疾病的控制引起重视,并且可以进行操作实践方面的示范,使患者进一步强化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从而能够有意识地遵循保健方面知识的要点。后将两组患者宣教前及宣教后3、6个月的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保健知识需求满意程度、疾病控制情况及对宣教形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①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估主要来自与患者沟通宣教的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结合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两种形式的信息结果评估即为最终结果,其中评估的知识面涉及与慢性疾病相关的知识点,评估结果总分以0~100分来表示掌握程度,分为优良(≥75分)、一般(60~74分)、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宣教前及宣教后3、6个月的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疾病控制情况比较

宣教前两组患者的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疾病控制情况优良率均无差异(均P > 0.05),而宣教后的3个月与6个月观察组的上述两个指标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宣教前后的数据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宣教后3、6个月的保健知识需求满意程度及对宣教形式的满意度比较

宣教后3个月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保健知识需求满意程度及对宣教形式的满意度的调查显示,观察组的总满意率(十分满意+较满意)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宣教后的数据比较见表2。

3 讨论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疾病状态如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往往预后较差,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大多患者因为疾病需要长期持续服药治疗,对于治疗产生懈怠甚至厌恶,而这对于其治疗信心和积极性均极为不利,因此改善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提高其对疾病治疗的重视性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知识掌握不完善甚至掌握错误的疾病相关知识对于疾病的有效控制也会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3-4]。另外,较多患者对于知识获取的途径不甚明了,对于相关疾病知识虽然有较为强烈的需求,但是对于获取途径的限制性影响到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控制效果。而健康宣教即是对患者进行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宣教的有效方式,其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态度有一定的干预性,对于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也有良好的影响,但是较多患者长期接受传统的健康宣教干预,对于其逐渐产生忽略,导致宣教效果较差[5]。而多形式宣教则充分考虑到传统宣教方式单一枯燥的不足,采用多样化的宣教方式进行宣教,并且充分顾及到每例患者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沟通和宣教[6-7],故可达到较佳的宣教效果。

本文中笔者就多形式宣教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保健知识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进行观察,发现其在改善患者的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保健知识需求满意程度、疾病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宣教形式,而且患者对这种宣教形式呈现更高的满意度,因此肯定了其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与其多样化的形式更能引起患者的重视,并且更易理解有关,并且在宣教的过程中患者对于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有效激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升,所以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就更好,同时因为对知识的掌握面更广了,知识需求满意度的满足情况自然得到提升,另外这也是患者对疾病重视性进一步提升的前提,患者在知识面掌握广同时重视性较高的情况下,对治疗用药和生活习惯等影响疾病的因素的实施情况也就更好,而这就是疾病得到较好控制的原因,疾病得到了较佳的控制患者的满意度自然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对于治疗干预的重视性和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再次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多形式宣教可满足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对于改善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疾病控制效果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科.社区宣教后居民对高血压病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0):304.

[2] 陈妙珊,李春红,黄惠珍.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健康宣教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3):200.

[3] 周美芳.社区健康宣教在社区高血压病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141.

[4] 邹国红.健康宣教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及相关行为影响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B,2011,30(8):217.

[5] Newton WP,Lefebvre A,Donahue KE,et al. Infrastructure for large-scale quality-improvement projects: early lessons from North Carolina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Practice [J]. J Contin Educ Health Prof,2010,30(2):106-113.

[6] 刘敏霞.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相关宣教[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9):181.

慢性病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因此,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长期代谢紊乱所致并发症, 预防或延缓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主要目的。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血糖自我监测及药物治疗, 被称为“五驾马车”。而“糖尿病教育”是决定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相关研究表明实施糖尿病教育后, 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显著高于教育前, 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显著好于教育前[2]。所以, 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成为治疗中的主角, 从根本上解决治疗问题[3]。糖尿病知识测评得分是否与患者的慢性并发症相关呢, 目前少见类似的报道。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急剧上升。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目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的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农村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现状及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本课题对2014年1~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本市农村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并发症检查。旨在了解本市农村糖尿病健康教育现状, 及其对慢性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4年1~5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来自本市农村的糖尿病患者, 选取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 病程>6个月, 年龄>14岁, 具备一定沟通能力者, 入选人数共150例。

1. 2 研究方法

1. 2. 1 调查问卷了解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的知晓现状 根据文献[4]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一般情况,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糖尿病家族史;②糖尿病知识测评表, 见表1。测评表内容参考文献[4]设计,共20题, 每题5分, 总分100分。得分≥85分为知识掌握好, 60~84分为一般,

1. 2. 2 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慢性并发症情况 在参与了问卷调查患者中选取病程在5~10年且病程、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的糖尿病患者, 在患者出院后查阅病历资料, 记录身高、体重、血压以及慢性并发症情况: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颈部及双下肢血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除外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肺、肝、肾、神经系统、眼科疾病、胃肠道慢性疾病者。

1. 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 SPSS13.0统计软件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P

2 结果

2. 1 150例农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教育相关知识知晓状况 14例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好(得分≥85分), 占9.3%;45例一般(60~84分), 占30%;91例差(

2. 2 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由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本身受病程影响较大,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75例病程在5~10年且病程(7.45±1.94)年、年龄(61.36±3.78)岁、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其并发症发病率的差别。结果显示:糖尿病教育相关知识得分

3 讨论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导致的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多组织的慢性病变,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 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呢?人们很容易想到降糖药物、糖尿病饮食、运动等措施, 而对于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却容易被忽视。本调查选取病程5~10年的75例糖尿病患者考察其慢性并发症与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的关系, 发现那些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60的患者与得分

我国目前糖尿病教育形势严峻, 呼庆红等[4]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86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36.6%糖尿病患者知识测评得分为差,48.9%为一般,仅14.5%为好。本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更低:60.7%的患者得分差(

要想根本上改变目前重药物、轻教育的情况, 需要解决两个层面的问题:①解决专业层面的问题:基层医务人员由于不懂糖尿病相关知识如饮食、运动及检测等而无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或者是进行误导, 致使患者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这就需要一套统一的、专业的糖尿病教育教材可供医务人员学习;②解决人力及物力问题:一方面加大专业医生、护士的队伍, 另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 而这些均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 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733-756.

[2] 赵列宾,陈钦达,王琴琴,等.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1,17(12):357-358.

[3] 刘向敏, 张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15):147.

[4] 呼庆红, 梁 真, 欧慧婷, 等.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学报, 2007,14(5):3-6.

[5]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