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慢性病日常管理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精选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1篇

正确解读“老慢支”

“老慢性支气管炎的简称。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慢性支气管炎平均患病率为4%,而老年人则达15%左右,可见慢性支气管炎和老年人有相关性,“老慢支”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慢性支气管炎是内外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变化。它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这些症状常在冬春季或气候突变时加重。如每年发病超过3个月,持续2年或超过2年,又排除其他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疾病,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初期症状比较轻,常不易引起重视,等到病变持续进展并发展成为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心病的时候,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因此积极开展对“老慢支”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老慢支”的病因

空气污染、吸烟和呼吸道反复感染是导致“老慢支”的三个主要因素。

空气污染 “老慢支”的发病和空气污染程度成正比,其中化学气体如氯、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烟雾,对支气管黏膜有刺激和细胞毒性作用。此外,空气中悬浮的二氧化硅、煤尘等粉尘对支气管黏膜的刺激也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因素。

吸烟 吸烟是现今公认的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的发病因素。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发生改变,降低抵抗力,削弱肺泡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大量资料表明,吸烟者“老慢支”的患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倍;吸烟开始的年龄越小,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这里不妨给大家举一个典型例子。有位姓刘的剃头师傅,人称“留(刘)一头”。他特别喜欢吸烟。从早上起床后点一支烟,然后一支接一支不间断地吸,直到晚上睡觉。因他一天中只留下一个烟头,故人称“留一头”。如此年复一年,刘师傅咳喘反复发作,50岁生日还没有过,阎王就拉他走了,是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

感染 呼吸道反复感染是本病发生和加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是本病急性发作的最主要病原菌。病毒感染也能引起本病的发生和反复发作。除上述因素外,气候寒冷、多种过敏因素也是“老慢支”发作的重要诱因。

“老慢支”的症状

咳、痰、喘是“老慢支”的三个主要症状。

“老慢支”的咳嗽 早期咳声有力,白天多于晚上,冬季重于夏季;病情加重时,四季日夜均咳,咳声变重浊,多为连声阵咳;后期并发肺气肿时,咳声低沉无力,咳嗽夜间多于白天,临睡及清晨起床时咳嗽更甚。

“老慢支”的咳痰 呈白色黏液泡沫状,清晨及夜间较多,且黏稠不易咳出;在感染或受寒后,痰量增多,多伴脓性痰。

“老慢支”的喘息 主要见于喘息性“老慢支”患者,单纯型“老慢支”可以没有喘息的症状。“老慢支”治疗或保养不当,喘息会逐渐加重;感染及劳累后明显;合并肺气肿后常表现为呼吸浅短,气难接续。

容易和“老慢支”混淆的疾病

以下四种疾病容易被患者混淆为“老慢支”,广大病友要注意鉴别: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咯痰反复发作的特点,但多从幼年或青年阶段发病,常有大量脓痰、间断性咯血和肺部反复感染等典型病史。X线胸片或CT显像可以确诊。

支气管哮喘 本病起病年龄较轻,常有家族史和过敏史,多反复发作。一般起病急,发作短暂。哮喘声重而咳嗽轻。用支气管解痉剂效果明显。

肺结核 中医称肺痨。活动性肺结核以咳嗽、咯血、低热或潮热、乏力、盗汗、消瘦等为特征。症状与季节关系不大。X线胸片及痰菌检查可以确诊。

“老慢支”的并发症

阻塞性肺气肿 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肺泡壁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加上管腔狭窄和痰液阻塞,呼气不畅,故可发生阻塞性肺气肿。

支气管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症蔓延至支气管周围肺组织中,患者有寒战、发热、咳嗽增剧、痰量增多,且呈脓性。

支气管扩张 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形成溃疡,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管腔或多或少变形,扩张或狭窄。

肺心病 由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至发展为肺心病是一个慢性过程,一般需要6~10年。一般肺气肿形成之后,进一步使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逐渐肥厚,最终发生右心室扩张,终致右心衰竭。

“老慢支”的西医治疗

陈良安

西医针对“老慢支”的病因、病期和反复发作的特点,采取防治结铲的综合措施。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应予解痉平喘的治疗。可结合痰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目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注意:按医嘱做皮试)。

(1)青霉素族与链霉素合用为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常用药。

(2)红霉素与氯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3)严重感染时选用氨苄青霉素2~4克/日或头孢氨苄2~4克/日或头孢拉定1~2克,分4次口服。用药3日后,病情若无改善,可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4)反复感染患者,可采用预防性用药,复方SMZ(剂量为治疗量一半)持续用药,预防性治疗可减轻发作和缩短疗程。

(5)祛痰镇咳药物:合理使用祛痰镇咳药物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一般咳嗽药水如氯化铵、棕色合剂,鲜淡竹沥每次10~20毫升,每日2~3次。此外,止咳可用咳必清25毫克或咳美芬10毫克,一日3次。

(6)解痉平喘药物:喘息型支气管炎常选用解痉平喘药物,如氨茶碱0.1克,每日3次;喘定、舒喘灵2~4毫克,均每日3次。慢性支气管炎,阵发性咳嗽伴有不同程度支气管痉挛时,应采用支气管舒张剂改善症状;有利于痰液的清除,如舒喘灵、氯喘、克仑特罗、美喘清等。

(7)雾化吸入疗法:对痰多不易咳出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毫克,加入生理盐水10毫升,雾化吸入,每日2次。

缓解期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来预防复发、控制病情发展。

(1)气管炎菌苗:一般应在发作季节前注射,每周皮下注射1次,如有效,应坚持使用1-2年。

(2)胎盘多糖:隔日或每日肌

注,20次为一疗程。

(3)人脾转移因子:每周肌注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

(4)核酪: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连用3个月。

特别提醒:因病情有个体差异,请严格遵从主治医生医嘱服药,切勿自行服药。

“老慢支”的中医辩证治疗

陶御风

“老慢支”属于中医学的“咳嗽”“痰饮”“咳喘”范畴。本病的发生与发展常与外邪的反复侵袭,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老慢支”的中医治疗讲究分期、分型,辨证施治,简要介绍如下:

“老慢支”的急性发作,常常是外感(如风寒、风热)引动伏痰而致咳、痰、喘加剧。所以一般当以祛邪治标为主,根据咳痰的性质,结合舌苔、脉搏来辨别是属寒证还是属热证。如咳嗽加重,痰稀白,苔白或白腻,脉浮或浮紧,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风寒痰浊阻肺的证候,可用麻黄、紫苏、杏仁、甘草、前胡、桔梗、枳壳、半夏、陈皮、茯苓、生姜等,以宣肺解表,化痰利气。透邪则咳嗽自止,豁痰则喘息自平。若咳嗽气粗,喘满,咯痰黄稠,发热口干,苔黄或黄腻,脉滑数,为风热痰浊壅肺的证候,可用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桑白皮、黄芩、山栀、知母、贝母、鱼腥草、金荞麦等,以宣肺止咳,清热化痰。痰化热清,咯吐爽利,气喘胸满就会缓解。总之,在“老慢支”急性发作期当以宣肺祛邪、化痰浊为治疗大法。此时大忌敛肺止咳,以防闭门留寇;对于年老体弱者,宣肺亦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慢性迁延期的咳、痰、喘虽未表现为急性发作状态,但始终不能缓解痊愈。往往既有咳嗽痰多、苔腻等痰湿内蕴的表现,又有气短乏力、食少便溏、气息喘促、动则更甚等肺脾肾亏虚见症。此时单纯治标则正虚难复,单纯固本则不利祛邪,所以扶正祛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临床症状以三种类型的患者较为多见。

一种类型是久咳伤肺,咳嗽有痰兼喘,咳声低弱,痰白清稀,苔白,脉虚弱。证属肺虚痰恋,可用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防风、桑白皮、紫菀、杏仁等,以益气补肺,理气化痰。 ’一种类型是咳嗽痰多,痰白黏稠,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苔白脉滑等。证属脾虚痰滞,可用党参、白术、苍术、茯苓、厚朴、半夏、陈皮、杏仁、苏梗、甘草等,以益气健脾,止咳化痰。

还有一种类型症见咳嗽喘促,动则更甚,咯泡沫痰,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证属肾虚痰喘,可用熟地、萸肉、山药、茯苓、泽泻、附子、肉桂、人参、蛤蚧、补骨脂、白术、半夏、陈皮等,以温阳益气,补肾助纳,化痰平喘。总之,慢性迁延期的“老慢支”患者多属正虚邪恋,只有权衡轻重,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才能取得较好疗效。

“老慢支”除了在冬天发作时治疗外,还可在三伏天乘病情处于缓解期时,采用灸法、敷贴疗法或配合服用培本固元的中药,来扶助正气。人体正气旺盛,抵抗力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下面对灸法和敷贴疗法作一介绍。灸法是中医治病常法之一。所谓“针灸”,就是针刺法和灸法的合称。灸法是指用艾炷或艾条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或熏熨的方法。治疗“老慢支”可在三伏天临床缓解期采用隔姜灸或瘢痕灸(化脓灸)。隔姜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一片鲜姜施灸。瘢痕灸则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并结为瘢痕。灸法不仅能减轻本病的临床症状和发作次数,且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因而在本病的固本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隔姜灸一般取肺俞、膏盲俞、脾俞、肾俞等穴,2天1次,每穴灸3―5壮(每烧艾炷一枚,称为一壮),以皮肤微红为度。化脓灸一般取大椎、肺俞、足三里穴交替灸。灸完后用清膏药敷贴,每天更换,约经30天,灸疮结痂,自行脱落。

现代临床研究显示,化脓灸治疗本病效果持久且不易复发,远期疗效显著。但本法操作要求较多,宜在有经验医师的指导下施行。

再说敷贴法。“老慢支”药物敷贴法可取延胡索、白芥子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共为末,加麝香0.6克,和匀。在夏季三伏天,分3次用姜汁调敷肺俞、天突、膏盲、大椎等穴,外用胶布固定,1~2小时后撤去。每10天敷1次,可减少发作。

“老慢支”患者要做好冬季保健

严寒的冬天即将来临,这是“老慢支”患者最担心、害怕的季节。因为天气一冷,他们就会老病复发。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都找上门来了。最让病人和家属烦心的是,一旦痰多,堵塞气道或肺部,再次被病毒、细菌感染就会发生呼吸衰竭,严重者还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病人承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冬季要及时添加衣物,特别要注意足部的保暖,预防感冒。感冒是引起多种疾病的诱因,“老慢支”也不例外。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90%以上可引起急性发作。因此,预防感冒很重要。

戒除烟酒香烟的烟雾能使支气管上皮受损,纤毛脱落,导致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而酒精能生湿积痰,刺激呼吸道,使病情加重。权威资料表明: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4~5倍;即使已是“老慢支”患者,戒烟仍可延缓病情进展,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

长程氧疗 目前认为对于有“低氧血症”的“老慢支”,每日15小时以上的吸氧有利于缓解病情,减缓肺功能的恶化,是治疗“老慢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耐寒锻炼 “老慢支”、肺气肿患者体质一般较弱,对寒冷刺激极敏感,易感冒而诱发病情急性发作。常做耐寒锻炼,可增加抵御寒冷能力。具体做法是:每日早、中、晚用冷水洗脸,开始可每日1次,以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次数。洗脸以后可用手摩擦头和面部,每次5-6分钟,可增强上呼吸道的抗寒能力和个人体质。

锻炼呼吸肌 呼吸肌锻炼的目的是发挥腹肌的作用,增加体内膈肌的活动度,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膈肌是人体重要的呼吸肌,它每下降1厘米,就可以使肺增加250~350毫升的容量。腹式呼吸的锻炼方法如下:立位(亦可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放在前胸,一手放在腹部,做腹式呼吸,吸气时尽量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把气呼出。呼吸须按节律进行,吸与呼的时间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收拢,做吹口哨样,胸部向前倾,要求深吸缓呼,不可用力,保持每分钟呼吸7~8次。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只要坚持,一定会收到效果。

改善居室环境 居室要安静、清洁。无烟尘污染,阳光要充足,定期开门窗,保持空气新鲜,而且要有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最好控制在16~20℃,相对湿度在45%左右。不要在室内养宠物。

营养支持 “老慢支”、肺气肿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胃肠道功能受到很大影响、患者常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因此多数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受损伤的组织细胞不易恢复,造成病情迁延。故患者的亲属应对患者的每日膳食做精心安排,瘦肉、牛奶、蛋类、鱼类等优质蛋白是不可缺少的,另外还应每日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要做得柔软、细嫩,或做汤、羹等,使之易于吸收。

心理调剂 “老慢支”、肺气肿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很少与别人交流。与社会隔绝,因而精神抑郁,常有轻生的念头,尤其是在病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故家属应对病人体贴入微,常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必要时也可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

此外,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可定期进行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的注射,或定期应用转移因子、胸腺肽等以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减少感冒发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常规护理;效果

近些年来,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由于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且需终身接受治疗,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1]。因此,注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意义重大。现为了解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56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某社区的11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健康组。常规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66岁~78岁,平均年龄(66.8±6.9)岁;病程2年~12年,平均(8.9±1.3)年。健康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66岁~78岁,平均年龄(66.8±6.9)岁;病程2年~12年,平均(8.9±1.3)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2方法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日常护理,即日常护理、用药护理,且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健康组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具体内容为:①健康随访: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确定随访的主要目的、内容、形式及次数。随访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掌握其对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并为其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②饮食指导:慢性病患者应多吃新鲜的蔬果,尤其是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物等应尽量少吃;控制脂肪与盐的摄入量,戒烟限酒。③运动指导:引导患者参与体育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打太极拳、健身操等。依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项目、时间及频率等。④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避免负性情绪的刺激。1.3观察指标对2组患者干预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定期回院复查)、膳食结构优良率(合理饮食)等[2]。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健康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膳食结构优良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由于慢性疾病无法彻底治愈,需接受终身治疗,因而,患者在病情稳定之后,即可回家休养。但是一些慢性病患者回家后往往会懈怠,不遵医嘱用药,饮食方面过于随意,如此一来则无法达到疾病控制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病情加剧[3]。因此,强化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护理,显得尤为关键。而健康管理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护理模式,其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如饮食、用药、运动等,以提高其对治疗的配合度与依从性,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4]。在本研究中,实施健康管理的健康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用药依从性以及膳食结构优良率均高于采用常规日常护理的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予以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光宇.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55-57.

[2]陈冬雅,钟雪花.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后的改善情况评价[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92-194.

[3]彭柳媚,胡于俊,周子英.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0):1549-1551.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 诊断 治疗

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每年持续时间≥3个月,且连续2年及以上,排除其他心、肺疾病,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对本院收治的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进行分析,20例患者基本痊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41~72岁,均符合下列条件:慢性支气管炎诊断、分期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标准,稳定期包括慢性迁延期和缓解期;胸片排除慢性支气管炎以外的肺疾病;无哮喘病史及糖皮质激素禁忌证。

临床表现:①症状:患者常在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咳痰,尤以晨起时最重,白天症状较轻,夜晚睡觉前出现阵发性咳嗽或排痰。一般咳白色黏液泡沫痰,急性发作伴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变为黏液脓性痰。部分患者有喘息或气促。②体征:早期可无任何体征。急性发作时肺底部闻及干、湿性音。喘息型支气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气后可闻及哮鸣音,发作时,有广泛哮鸣音。

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可升高,缓解期多无变化。②胸部X线: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的患者肺纹理增粗,紊乱,成网状、斑点状或条索状阴影,尤其在下肺野明显。③呼吸功能检查:一般在早期并无变化。当出现小气道阻塞时,最大呼气量―容量曲线在50%和2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减低。

诊断: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持续发作在3个月及以上,且连续2年及以上者,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如每年发病持续时间

治疗:①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以控制感染、祛痰、镇咳为主,同时解痉平喘。a抗感染药物:及时、有效、足量,感染控制后及时停用,以免产生细菌耐药或二重感染。一般患者可按常见致病菌用药。抗生素:如门诊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0.25,3次/日,头孢夫辛0.5,2次/日,左氧氟沙星0.2,2次/日;较重者可用头孢曲松钠2.0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日,住院患者可根据病情轻重给药。b祛痰药:对痰不易咳出者。如盐酸氨溴索30mg,3次/日,或羧甲司坦0.5,3次/日。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亦有消炎祛痰作用。c解痉平喘:主要为解除支气管痉挛,利于痰液排出。常用药物为氨茶碱0.1~0.2g,8/小时口服;特布他林2.5mg,2~3/天。阵发性咳嗽常伴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痉挛,应使用支气管扩张药,改善症状,有助于排出痰液。②缓解期的治疗:应以教育和劝导换患者戒烟,或脱离污染环境,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预防发作为主。

并发症:①阻塞性肺气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参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章节。②支气管肺炎:炎症向支气管周围肺组织蔓延,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且呈脓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X线胸片检查双下肺野有斑点状或小片阴影。

结 果

本组患者20例经过治疗基本痊愈。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与炎症有关的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因感染、气道炎症加重黏膜上皮损伤,气道反应性增高导致支气管痉挛。

吸烟:为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吸烟时间的长短与吸烟量决定发病率的高低,吸烟者的患病率较不吸烟者高2~8倍。

理化因素:化学气体如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刺激性烟雾,空气中的粉尘等对支气管黏膜都可以产生刺激作用,损伤呼吸道清除功能,使支气管易受到细菌入侵。

感染因素: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为主的病毒感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及葡萄球菌为主的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

过敏因素:喘息型支气管患者,多有过敏史。患者痰中嗜酸粒细胞和组胺的含量和血中IgE明显高于正常。此类患者实际上应属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

其他因素: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空气对慢支的病情加重有密切关系。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增加。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A缺乏,易患慢性支气管炎。

预防与患者教育:戒烟的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注射流感疫苗等。定期监测肺功能。

参考文献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慢性病;基层;健康管理;现状;对策

慢性病防治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该项目的重要职责。慢性病健康管理作为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组成内容,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本文主要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在承担慢性病健康管理中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效果。

1现状分析

1.1制度和人员配备不足 慢性病的健康管理首先要有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在完善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的指导下,方可取得较好的健康管理效果[2]。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一方面其慢性病管理的制度虽然也较为丰富,但制度的完善性和制度的执行力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另一方面,人才的匮乏是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主要体现在人才本身的不足以及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留住专业技术人才,一些经培训合格、具有一定慢性病健康管理经验的临床医生往往流动性较大,导致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多由护理人员开展。

1.2慢性病的发现不科学 及早的发现慢性病患者是实施健康教育的第一个环节,目前多数基层医疗机构都不能及时发现慢性病患者,多数患者待确诊时即已有多年慢性病病程[3]。此外,众多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确诊不科学,部分患者仅一次测量血压或血糖值偏高便被误诊为高血压或糖尿病,不符合慢性病诊断标准。另外,35岁以上首诊免费测量血压在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均已实现,但血糖的免费监控尚未普遍开展。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发现,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均未开展相关监测工作。如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定期监测,其具有更高的专业性,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开展。

1.3慢性病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等,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防治慢性病的基本医学常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均能够做到为患者宣传相关知识,如每年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和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等,几乎随处可见相关宣传内容。但宣传内容形式较为单一,多数均以宣传单、宣传册的形式发放给慢性病患者,而未能对其进行相关解说;缺乏足够的多媒体宣传和教育,且部分宣传内容的针对性较差,导致患者难以理解。

1.4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不规范 规范化的健康管理是指对每位慢性病患者进行每年4次以上的随访、用药指导、生活质量评估及一次以上的免费体检[4]。但目前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均没有做到上述要求。还有部分农村外出务工农民,无法接受完整的随访;以及部分行动不便的患者也不能如期进行随访,导致随访仅为电话随访形式,缺乏对患者病情的直观掌握,导致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不够规范。

2对策

2.1加强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慢性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确保国家相关卫生政策得以落实;同时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制度,约束相关医护人员,促使其树立更强的责任心。其次,应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更多的专业医生创造更好的深造机会和发展机会,为其能够留在基层发展提供平台。

2.2加强慢性病的筛查。慢性病的筛查对于慢性病的确诊十分重要,是慢性病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并非仅凭一次测量血压或血糖异常,需按照标准的慢性病诊疗规范,同时还应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家族史等给予综合判断。加强慢性病的筛查工作首先要摸清患者的基础资料,随后对其开展定期的、针对性的监测,如对35岁以上的人群实行首诊血压、血糖制度,为慢性病的筛查提供参考[5]。

2.3充实慢性病健康教育知识和内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发现的慢性病患者,应结合其年龄、文化程度等进行针对性的医学常识宣教。健康教育内容应浅显易懂,最好为科普性读物,避免专业性词汇,同时内容应生动,并具有可读性。此外,还应定期为患者开展专题讲座,增强广大慢性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水平。

2.4规范慢性病健康管理。慢病的健康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探索适合自我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加大对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工作,为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制定更加切合基层实际情况的制度、规范和流程。

3讨论

慢性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健康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前文所述,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效果。综合全文,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在慢病防治中的突出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充实人才队伍,加强慢病筛查,并规范慢病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韦明娟.基层医院如何开展健康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 19(6):105-106,111.

[2] 景玉芝,樊立坤,张兴平,等.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健康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8):367-368.

[3] 孙停曹.福州市鼓山镇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俱乐部实施效果评价[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5篇

慢性肾病的症状

常见的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痛风肾、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多囊肾等。当这些肾病的发病迁延难愈,病程时间超过了3个月,并且病人尿液和相关的血液指标出现异常,以及肾脏病理学、影像学发现异常,或肾脏的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低于60%,都可统称为“慢性肾病”。慢性肾病如未能及时有效救治,导致病情恶化进展,则随病程迁延,慢性肾病患者将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

慢性肾病发病特点有“三高”、“三低”: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全社会对慢性肾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

关注慢性肾病的早期症状可以对慢性肾病的发生起到警示作用,便于慢性肾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效遏制病情恶化。

通常,当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以及尿中见血色或夜尿增多,即尿常规检查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则可能为慢性肾病早期发生的预警信号。早期慢性肾病的症状不显见,如一般的慢性肾炎患者都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症状。故有尿液异常时,建议就医检查诊断。一旦病人感觉自身有疲劳、贫血等非常明显的症状出现才去就医时,可能慢性肾病病情已经过了早期阶段了,这样将为慢性。肾病的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

慢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一旦患有慢性肾病是很难根治的。但是,不是说患了慢性肾病,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尿毒症。早期对慢性肾病进行干预控制,阻止其恶化进展完全可以做到。因此,对慢性肾病做好防治工作是慢性肾病患者身体康复的关键所在。

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首先,鉴于慢性肾病的发病特点――知晓率低,需要动员全社会人员引起对慢性肾病的重视,每个人应该积极主动地防治慢性肾病。

其次,要加强早期防治工作,防止慢性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对自身已有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及其危险因素(如蛋白尿、高血压)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要对可能引起。肾脏继发损害的疾病(如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和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两方面共同作用,以防止慢性肾病的发生和恶化进展。

最后,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病的恶化进展。具体就是不仅要对已有的慢性肾病就其进展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贫血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要对慢性肾病中晚期阶段患者全身各个系统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进行防治,从而降低肾衰、尿毒症的病死率,达到提高慢性肾病患者长期存活率的目的。

从对慢性肾病的防治临床实践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显著。在以上防治慢性肾病的基础上,应用西医对并发症、肾病症状对症处理的同时,结合中医药进行对慢性肾病患者病损肾脏的功能修复,如此,方能达到慢性肾病真正的有效治疗,才能有望延缓甚至逆转慢性肾病的恶化进程。

慢性肾炎的预后

慢性肾炎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症情发展轻重悬殊,快慢不等,具有进行性倾向。慢性肾炎患者的自然病程变化很大,有一部分病人的病情比较稳定,经5~6年,甚至20-30年,才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期,极少数病人可自行缓解。另一部分病人的病情持续发展或反复急性发作,2~3年内即发展到肾功能衰竭。一般认为慢性肾炎的持续性高血压及持续性肾功能减退者预后较差。总之,慢性肾炎是具有进行性倾向的肾小球疾病,预后是比较差的。因此,对慢性肾炎必须早期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复查。

肾活检的病理学分型对预后的判断比较可靠,一般认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和单纯的系膜增殖性肾炎预后较好,膜性肾病进展较慢,其预后较膜增殖性肾炎好,后者大部分病例在数年内出现肾功能不全,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预后亦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肾小球病变外,肾小管、肾内血管及肾间质病变的程度明显影响预后。肾小管萎缩、肾内小血管硬化、肾间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则预后较差。

在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很差,发生肾病综合征后肾功能急剧恶化,常于肾病综合征后5个月内死于尿毒症。糖尿病性肾病综合征预后也不好,常伴有高血压及氮质血症,也常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约25%的病人可在6年内、50%病人在10年内、75%病人在1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从出现蛋白尿到死于尿毒症的平均时间约为10年;糖尿病肾病的预后也与其肾脏病理改变性质有关,弥漫型较结节型糖尿病肾病易发展为尿毒症。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尤其是儿童患者。对于成年患者预后的看法不一。一般认为成年患者出现慢性。肾衰的危险性高。特别是老年人,起病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或持续性肾病综合征者预后较差。但也有人系统观察后认为,成年人患肾病综合征伴高血压及氮质血症者的长期预后也是好的。肾脏病理改变程度也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病理下,出现新月体的肾小球越少,预后越好。本病女性患者于病后短期内不宜妊娠,妊娠后期应密切观察血压及肾功能变化。

饮食保健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慢性肾病病人的饮食保健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治疗慢性肾病的重要措施,因为通过科学饮食可以缓解症状,减轻损伤,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限制蛋白质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能改善氮质血症,减轻蛋白尿对肾脏的损伤。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时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一般来说,每日给予0.6千克的蛋白质即可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因而慢性肾病患者每日供应蛋白质30-36克即可。蛋白质食物的选择,应以鱼、瘦肉、鸡肉、牛奶为主,尽可能少食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豆制品等,因为植物蛋白所含非必需氨基酸多,过多食用于营养供应无补,反而会加重尿蛋白现象。

高热量摄入: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改善氮质血症,还可使低蛋白饮食的氨基酸得到充分利用。热量每日约需每千克体重125.6焦耳,通过每日摄取主食获得,主要是由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类供给。另外,甜薯、芋头、马铃薯、苹果、莲藕中所含碳水化合物也很丰富,可作为补充食物,于餐间充饥。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症,指气管以及气管周围方位的组织慢性非特异性质的炎症[1],大多是由于急性支气管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转化为慢性支气管炎[2]。慢性支气管炎逐渐发展,就有可能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以及肺心病[3]。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并会逐渐的加重病情,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病重者甚至会丧失劳动能力[4]。为了提高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率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从2008~2013年在我院就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选取一百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性的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情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全部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胸闷、气短、咳痰等症状,患病时间也从6个月~20年。根据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男女前提下的分组,分组结果在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等方面经计算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与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并在两组患者出院后的1年时间内,定期进行电话调查,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全程记载。

1.2.1护理干预方法 在患者日常饮食中,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要摄取足量的维生素C与维生素A。补充水分与碳水化合物,在饮食方面要遵行少量多次的原则。患者餐后应当坐立或是半卧式休息,有助消化。在住院治疗期间,禁止患者解除烟酒以及特浓的茶水[5]。患者应当减少到人群聚集之处,并且要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增减衣服,以减少感冒的患病率。要对患者进行排痰训练,在饭前进行引流,并且要拍患者背部,借助手上的重力,帮助患者将痰液排出体外。

1.2.2中药疗法 患者需要长期饮用黄芪茶。每日取黄芪10 g、白术6 g、防风6 g以及乌梅1支,共同放置于保温瓶中,加入热水,10 min左右即可饮用。

1.2.3穴位疗法 按摩鼻翼 中医学中认为,"肺开窍于鼻",部分人对于冷风十分敏感,长期受冷风干预会形成慢性支气管炎。笔者认为,可以从初秋开始坚持冷水洗脸,洗鼻,并辅以鼻部按摩,每次按摩40次,可以增强患者的耐寒能力。

1.3统计学处理 本组数据经χ2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1年的跟踪访问,两组患者病情康复情况,见表1。

经跟踪采访证明,治疗组患者的复况要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并不是一个可以通过一朝一夕治疗就可以根除的病症,虽然通过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患者自身的日常养[6]。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神经功能失调、呼吸道功能日益退化,并且大部分患者不注重日常饮食,导致营养失衡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生活质量[7]。经过多方位调查显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从而降低患者住院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银翠荣,陈翠杰,宫培艳,等.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5):95-96.

[2]崔更力.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5(30):16-17.

[3]覃士梅,谢正福.呼吸操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活动能力的观察[J].临床荟萃,2001,16(13).

[4]王杨,张建华.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0(10B):4.

[5]包粉英. 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25):34-36.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7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有关。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在全国,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约为0.5%。以居住在纬度高(如东北、华北、西北)、日照不足过于潮湿的西南地区及抽烟的人群患病率为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90%以上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上)。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男女性别差异。随职业的不同,患病率依次为工人、农民及一般城市居民。

肺心病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气短、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急性感染可使上述症状加重;急性加重期呼吸困难加重,紫绀明显,并常有头痛、失眠、水肿。严重者甚至出现嗜睡、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并发症多病情凶险

肺心病常有如下并发症――

1.心力衰竭:是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以右心衰竭为主,出现下肢水肿、肝肿大、腹水等症状和体征,其诱因绝大多数为急性呼吸道感染。

2.肺部感染: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最多,是肺心病急性加重和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3.呼吸衰竭:有呼吸急促、表浅、口唇发绀等表现。

4.肺性脑病: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等症状。继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昏睡状态,重则昏迷。精神症状可表现为兴奋、不安、言语增多、幻觉、妄想等。

5.心律失常:较常见。

6.休克:肺心病发生休克者不多见,一旦发生,则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

7.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英文缩写DIC):常在酸中毒、低氧血症、毒血症(严重感染的并发症),引起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和组织损伤后发生。

8.上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病死率高达90%以上。

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期,由于肺部感染等因素,导致呼吸功能不全或心功能不全,可同时或相继发生脑、肾、肝、胃肠等多器官功能不全,易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此时病情多危重,变化快,其病死率约达50%以上,是肺心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了解病因有效预防

慢性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加重,并且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但经积极治疗,倡导戒烟,以防止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积极防治肺气肿和肺部感染,可以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发现,以慢性支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为常见,约占80%~90%,由此可见,COPD是老年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其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重症肺结核、尘肺、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此外,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如严重的脊椎后、侧凸,脊椎结核,严重胸廓或脊椎畸形,严重的胸膜肥厚,肥胖伴肺通气不足等情况,可引起胸廓活动受限、肺受压、支气管扭曲或变形,导致肺功能受限,气道引流不畅,肺部反复感染,并发肺气肿,从而发展成肺心病。肺部感染加重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使肺小动脉痉挛、肺循环阻力进一步增加、肺动脉压更加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反复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和毒血症可造成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力衰竭。

可见,肺心病绝大多数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导致的,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以下为您介绍预防肺心病必须注意的6大原则。

预防原则之一:防治慢性支气管炎

吸烟、呼吸道感染及空气污染是3个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因素。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预防肺心病的发生。

1.戒烟

戒烟是最易办到而且有效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国内调查资料显示,吸烟者的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比不吸烟者显著为高,而且与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乘以吸烟年数所得的乘积称为吸烟指数,如每日吸烟20支,连续吸烟20年,则吸烟指数为20×20=400)密切相关。即吸烟时间越长,每日吸烟量越多,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也越高。吸烟不但对吸烟者本人有害,而且对周围的人也有害。不吸烟的人吸入被烟雾污染的空气,称为被动吸烟。父母吸烟,使他们不足1岁的子女呼吸道患病率增高,肺功能受损。这是因为吸烟时燃烧产生的烟雾中,有许多带刺激性的物质,会被吸入到呼吸道,刺激黏膜引起黏液腺的增生,使黏液分泌增多,纤毛运动减弱,甚至纤毛逐渐脱落,像用过很久的牙刷,使其防御机能减弱,微生物易于聚集、繁殖产生感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2.防治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引起。病毒种类很多,其中10余种病毒感染与慢性支气管炎有关。上呼吸道感染中,伤风感冒是最常见的,几乎每个人每年都可患1~2次。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它们大部分都有“自限性”,即年轻、体壮的人,只要多休息、多饮水,服些针对症状的药物,几天后就可痊愈。

但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体弱的人,由于鼻咽部的抵抗力低,在那里的“常住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球菌常乘虚而入,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并蔓延到下呼吸道,导致急性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若不及时适当地治疗,就会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后,若未及时得到适当的治疗,就会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这时痰液由白色泡沫变成黄色或脓样,肺内的罗音(注:患支气管炎或肺炎时,由于炎症的剌激,支气管中分泌物多,呼吸时气体穿过分泌物发出响声,这种响声,医学上叫罗音)增多,体温升高。

国内疾病调查显示,儿童期发生过下呼吸道感染者,成年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率比没有发生过下呼吸道感染者显著增高。因此,预防成人慢性支气管炎,要从儿童时期开始。

3.防止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空气污染包括城市大环境的空气污染、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和家庭空气的污染。

工作场所空气污染也称职业性污染,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有明显关系。国内调查资料显示,在工厂及矿区生活和工作的职工,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居民。家庭中烹饪、取暖的生活炉灶也是空气污染的严重污染源(家庭空气污染程度与燃料种类有关,污染的轻重程度,依次为煤>沼气>液化气>柴草),它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室内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可较长时间留在室内,危害居民健康。人的一生约有70%的时间生活在室内,因此,家庭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可能大于城市中大气污染。我国农村使用的燃料中,北方地区以煤和木柴为主,而南方以柴草为主。北方地区用炉灶取暖时间较南方长,因此室内污染程度较南方重,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也较南方为高。

4.防过敏反应

过敏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辅助因素。特别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有过敏病史的人较多。

预防原则之二:防止肺部感染

预防感冒平时用冷水洗脸,夏天用冷水擦身,可增强耐寒能力。在感冒流行季节,用食醋蒸熏消毒房间,对预防感冒有一定的效果。在每年冬季到来之前接种流感疫苗,或者口服泛福舒胶囊(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也可预防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此外,还可以作鼻部按摩:用双手捂住面部,两手无名指沿鼻腔从鼻凹(迎香穴)向上至眼内眦(睛明穴)上下搓揉数十次,对预防感冒有非常好的效果。

呼吸锻炼呼吸主要靠胸廓张缩与膈肌上下移动来完成,正常人潮气量(指静息状态下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成人一般为400~500毫升)25%靠胸廓活动,75%靠膈肌活动。肺气肿患者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增大,胸廓活动显著减少,许多患者习惯于应用胸式呼吸,故潮气量更低,进一步削弱肺泡通气量(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患者平时要耐心地变胸式呼吸为膈式呼吸,变急促短浅的呼吸为悠慢深大呼吸,提高潮气量,增进肺泡通气量,减少呼吸阻力及呼吸功,以达到改善换气的目的。行膈式呼吸锻炼,每日进行2次,待掌握膈式呼吸后,自然纠正胸式呼吸。

预防原则之三: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都有好处,尤其对呼吸系统肺功能的锻炼非常有益。运动可以使呼吸肌肉变得强壮有力,吸气时,胸廓能够充分扩张,使更多的肺泡张开,吸进更多的氧气;呼气时,胸廓能尽量回缩,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使肺活量增加。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呼吸深而慢,这是既省力又高效率的呼吸方式。它能保证氧气的充分供应,并延长两次呼吸的间隔时间,就不易发生呼吸肌疲劳了。

对于有肺心病倾向的人,如慢阻肺患者,体育运动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床上活动开始,翻身、变换也是一种运动。以后再进行床边活动、散步、爬楼梯、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慢跑等,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方式。对于肺心病患者而言,可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或习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气功、做腹式呼吸运动、保健操,或者散步、扩胸。每次活动量不宜过大(以不产生气促或其他不适为前提),活动时间不宜过长(15~45分钟),感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第二天不觉得疲乏为好。出了汗及时用干毛巾擦干,并及时更换内衣。关键是要形成规律、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预防原则之四:合理饮食,加强营养

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量不足,能量供应不足,维生素A和维生素C缺乏,都会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降低,黏膜上皮细胞修复能力减退。这些都会助长慢性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因此,预防肺心病,饮食营养也很讲究。

1.保证优质植物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大豆类、干果类(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

2.各种鱼、禽、瘦肉、蛋、奶及豆类食品,应尽可能保证,做到每餐荤素搭配,粮、豆、菜混食。

3.新鲜蔬菜及水果不可少,特别是绿色叶菜类含丰富的维生素及无机盐,对提高细胞免疫力有重要作用。果类如梨、山楂、西瓜、橘子、大枣、桂圆等,对预防肺心病很有好处。

4.鼓励多饮水,有助于排痰。

5.遵循冬病夏治的原则,以达扶正固本之目的,能有效防止慢性支气管炎向肺心病发展。

6.多选择中性食物,少选偏寒凉的食物,或在偏寒凉的食物中加些生姜、胡椒等热性食物,或在蔬菜中加些羊肉、牛肉、狗肉等温性食物。

7.某些食物易引起过敏,如虾、蟹等,应适当加以限制。

此外,还可适当服用一些健脾胃、助消化、或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的药物。要少吃脂肪,忌酒、浓茶、辛辣和浓烈的调味品。忌食能引起腹胀的食物如薯类和土豆等,忌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预防原则之五:中医辨证,益肺脾肾

肺心病属于中医学“喘证”“痰证”“水肿”“饮证”范畴。根据中医学理论,对肺心病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缓解期宜进补益肺脾肾之食物,如核桃、杏仁、莲子、牛奶、淮山药、红枣、茯苓等。肺心病有水肿时,应控制食盐,咸肉、罐头、香肠等食品也不宜多食。忌食一切刺激心肺的食物,不用辛辣刺激调味品。

2.用药膳防风寒,减少肺心病发作。有的患者一遇风寒就发病,出现喘咳胀满等症状,冬春更甚。可用玉屏风散加味预防:炙黄芪20克,防风6克,白术、炙甘草各10克,清水煎服,日服2次。常服可防本病,增加抵抗力。

3.辨证食疗。体弱老者可食扶正固本的食物,如母鸡、猪肺、羊肉、甲鱼等补益之物。肺热痰多者,平素宜多食萝卜、梨、枇杷、冬瓜、西瓜等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养肺清痰。胸闷气短喘咳者,可食猪肚杏仁煎(猪肚 1个,洗净后装入杏仁 500克,在炒锅内用食醋煮熟,吃猪肚,取出杏仁焙干粉碎,每次服 6克,1日2次)。另外,推荐两款简单易做的防治肺心病食疗方子――

(1)茶叶粳米粥:茶叶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煮茶叶取浓汁约100 毫升,去渣,入粳米、白糖,再加水400毫升,同煮为稀稠粥,每日2 次,温热食。

(2)奶茶:茶叶10克,牛奶500毫升,白糖适量。先煮茶叶取浓汁约100 毫升,去渣,加入500毫升牛奶中,同煮,每日1次,温热食。

预防原则之六:树立信心,愉快生活

肺心病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大多为年老体弱,给工作、家庭和个人带来许多困难,患者往往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忧郁等,这种情绪状态影响疾病的恢复;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相应的症状,患者产生濒死感,甚至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和勇气。

因此,家人要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以平和的态度照顾患者,赢得患者的信赖。对于有较强依赖心理的患者,家人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既要正确对待自己,也要理解别人;鼓励患者阅读医学科普读物,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并认识到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精神状态对身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地配合治疗,愉快地生活。

>> 相关链接

肺心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被褥,避免受风寒诱发或加重病情。特别要重视对脚的保暖。

(2)避免交叉感染。在感冒流行时,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或缩短逗留时间。同时勤洗手、勤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有条件的家庭可购置负离子发生器、安装新风系统或空气过滤系统,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如果家人中有感冒患者,宜适当隔离,如戴口罩,减少接触。

(3)生活规律,顺应自然。每天早睡早起,定时进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保持大便通畅;中午最好睡午觉,但时间不宜过长,在1小时左右较合适。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蛋鸡;初冬;慢性呼吸道病;诊治;预防

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使蛋鸡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降低甚至死亡,是蛋鸡饲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流涕、眶下窦脓肿等,任何日龄的蛋鸡都有可能发生此病,且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初冬季节天气骤变,气温下降较快,容易引起蛋鸡免疫力下降而感染该病,因而,强化初冬季节蛋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极为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1 初冬蛋鸡慢性呼吸道病的诊断

蛋鸡饲养中,初冬季节可能发生的疾病很多,其中与慢性呼吸道病症状类似的也较多,为了更好地对该病进行诊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1 与传染性鼻炎相区别

鸡传染性鼻炎的症状与慢性呼吸道病的症状极为相似,且两种疾病常常同时产生,其区别是:传染性鼻炎的症状以流眼泪、面部肿胀和流鼻涕为主,无慢性呼吸道病的气囊炎和呼吸音症状。

1.2 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相区别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为病毒性疾病, 鸡群发病比较急, 输卵管有特征性病变,常伴有肾脏病变,成年鸡产蛋量大幅度下降并出现严重畸形蛋,各种抗菌药物均无效。此外,该病易与慢性呼吸道病相互诱发造成混合感染。

1.3 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相区别

传染性喉气管炎通常仅发生在成年鸡身上,这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传染性较强,感染鸡群精神委靡,张口呼吸,甩头,咯血,病情发展较快,很多鸡来不及救治就死亡了,各种抗菌性药物都没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1.4 与新城疫的区别

鸡新城疫为病毒性疾病,表现为全群急性发病、症状明显(非典型性新城疫症状不明显),虽然呼吸道症状与慢性呼吸道病相似,但消化道出血严重,并且有神经症状出现,这与慢性呼吸道病很容易区别。另外,鸡新城疫可诱发鸡慢性呼吸道病,往往在新城疫症状消失后,慢性呼吸道病的症状才逐渐表现出来。

1.5 与维生素A缺乏症相区别

缺乏维生素A的鸡通常消瘦,羽毛干枯、无光泽且蓬乱,腿脚褪色,用抗生素治疗无疗效,而慢性呼吸道病用抗生素治疗是有疗效的。

1.6 与曲霉菌病相区别

初冬季节若降雨过多,可能引发梅雨季节易患的曲霉菌病,该病通常是暴发型,且日龄较小的鸡只越容易感染,表现为呼吸困难、音。

2 初冬蛋鸡慢性呼吸道病的防与治

2.1 接种疫苗

科学接种疫苗对防止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是活疫苗F株疫苗。F株疫苗给1日龄、3日龄、20日龄雏鸡滴眼接种不会引起任何可见症状或气囊上的变化,而且不影响增重。饲养者应正确接种,有效避免慢性呼吸道病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2.2 科学使用防治药物

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对细胞壁起作用的药物对支原体没有效果,常用的有效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螺旋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壮观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等。由于任何病原体都有一定的耐药性,为了保证药物有效,应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进行疾病防治,最好几种有效药物轮流使用。此外,为了巩固防治效果,应将每个疗程控制在3~7d之间。

2.3 做好日常饲养管理

首先,引进种鸡、种蛋时要把好质量关,坚决不从有病鸡场采购;其次,要对不同日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种鸡进行分类饲养和管理;再次,要做好鸡舍管理,严防猫、鼠、鸟等进入鸡舍。做好饲料管理、注意营养均衡,以提升蛋鸡抵抗力;此外,鸡舍要经常通风和打扫,时常消毒,以消除病原体,避免鸡舍拥挤,合理安排饲养场地,仔细观察鸡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认真地诊断和治疗。

2.4 阻断种蛋垂直传播

阻断种蛋垂直传播是减少慢性呼吸道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可采取以下2种做法:(1)抗生素处理法。孵化前将种蛋加温到37℃后立即将其放入5℃左右对支原体有效的抗生素溶液中浸浴15~20min;也可以将种蛋放入密闭容器内的抗生素溶液中,抽出一部分空气,再注入空气以促使药物进入种蛋中;(2)加热法。将种蛋放入孵化器,通过加入热控提升孵化器中的温度,从而达到消灭支原体的目的,但采取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控制好温度,避免影响孵化。

3 总结

慢性呼吸道病严重威胁着蛋鸡健康,该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是蛋鸡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应加强预防措施。同时,在发现蛋鸡健康情况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使蛋鸡慢性呼吸道病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岩松,李金岭,石维.常见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J].兽医导刊,2013(3):27-28.

[2]庄宏伟,单雪梅,刘金平等.鸡慢性呼吸道病及其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188.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9篇

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急性支气管炎多见于寒冷季节发病,因为受凉和过度疲劳可削弱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机能,使感染有发展的机会。健康成年人多半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儿童则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见。病毒感染后抑制肺泡巨嗜细胞的吞噬和纤毛细胞的活力,使得细菌有入侵支气管的机会,引起急性支气管炎。同时冷空气、粉尘、刺激气体等物理、化学刺激也易引起本病。急性支气管炎主要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腺体肥大、分泌物增多,经过休息及药物治疗,炎症消退后,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结构及功能可恢复正常。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根据国内外病因调查及实验防治研究认为,它由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而致病,这些因素包括:感染、物理化学性刺激、气象因素、过敏及免疫功能降低等。

⑴感染: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常见的重要原因。支气管炎初起多因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这些病毒侵入支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并在内大量繁殖,破坏粘膜和上皮细胞,使其失去保护作用,这使原来存在于呼吸道中的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便有了致病作用。

⑵物理、化学性刺激:长期吸烟及空气被化学毒物、粉尘或有害的工业废气污染,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损害了粘膜正常的清扫和防御功能,便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据普查统计,长年吸烟的比不吸烟的患的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率高2.8倍,而且吸烟量越大,发病率越高。

⑶气象因素:寒冷为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诱因。许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冬季发病,主要是因为寒冷刺激可使纤毛运动减弱,气管痉挛、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受感染等。此外,寒冷使粘膜腺分泌增加,吸入气体湿化不足,痰液粘稠,呼吸道不畅,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

⑷过敏:特别是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过敏关系密切。如对尘埃、尘螨、真菌、寄生虫、花粉及化学气体过敏,便可使呼吸道粘膜水肿、充血和支气管痉挛而发生咳嗽和喘息。

⑸免疫功能下降:本病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这与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有一定的关系。老年人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性激素分泌减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缩,肺组织储备能力降低,肺组织弹性减退。这些均是容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反复发作的原因。

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通常根据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但如果病情严重或迁延,有指征作胸部X线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或合并症.当存在严重的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应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或有特殊情况(如免疫抑制)的病人,应作痰革兰氏染色和培养,以明确致病菌.

支气管炎怎样用敷贴治疗?

(1)药物:硫黄粉50g,甘草50g,白芍20g,白术20g,白矾10g,热参总碱150g。制法:先将草、芍、术用水煎煮两次,煎液混合一起浓缩成稠膏,加入硫、矾烘干研末即得,最后加入热参总碱,混匀,备用。用法:先将脐用温水洗净擦干,取上药200mg敷于脐窝中,盖以软纸片,上用药棉,轻轻压紧,外以胶布固定,5~7天换药1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2)药物:二丑15g,大黄30g,槟榔8g,木香5g,轻粉少许。

制法:轻粉另研。余诸药均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加轻粉,调均匀,再研一遍,炼蜜调膏。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支气管炎偏热者。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3)药物:白芥子3g,半夏3g,公丁香0.5g,麻黄5g,细辛2g,麝香少许。

制法:麝香另研,余共研细末,瓶贮备用。

用法:先将脐内放麝香,再放余药,隔姜灸,每次3~5壮,10天为1疗程。

出处:《中国灸法集粹》。

支气管炎怎样用针灸疗法治疗?

(1)针灸:以宣肺利气化痰为法。取手太阴经、背俞穴为主,一般用泻法,慢性体弱者用补法。

处方:肺俞、风门、列缺、天突。

随证配穴:外感咳嗽伴发热配合谷、大椎。内伤咳嗽痰多配丰隆、足三里;气急、喘、咯血配尺泽、孔最。

天突穴针从气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复捻转以加强针感,有降气、平喘作用,肺俞、风门、列缺均能宣肺降气,可随证选穴。针刺肺俞及其邻近穴,可使气道阻力减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发热,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热;兼有怕冷,背部FEEC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丰隆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运脾胃而治痰湿。据报道,针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气量比针刺前增加。气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气平喘;热伤肺络,取尺泽、孔最以清泄肺热而止咯血。

(2)耳针:选穴:支气管、肺、神门。急性支气管炎加肾上腺、交感;慢性支气管炎加脾、肾。

(3)穴位注射:选穴:夹脊颈7~胸6。用维生素B1注射液或胎盘组织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取穴1对,由上而下交替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

(4)埋线:选穴:大椎、肺俞、心俞、膈俞,除大椎外均双侧。随证取穴:气喘加定喘,咳嗽加中府透云门。一般间隔1月埋线1次,总次数根据病情决定。

气管炎的食疗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患,常常反复发作,秋冬寒冷季节尤甚,而夏季却是老慢支病人的相对缓解期,若趁此时调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中医"治本病求本"和"冬病夏治"的体现。中医认为老慢支长期不愈与肺脾两虚、肺肾不足有关。因此老慢支病人在夏季病情缓解期,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还应选服一些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的药膳。

食疗的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通过临床观察,有许多中老年病人,就是由于平时饮食比较讲究,同时又采用了食疗措施,从而使病情日趋稳定。常用气管炎的食疗方法有:

1、萝卜蜜汁:大白萝卜挖空一半,装进适量蜂蜜,放置3小时后,取汁,用温开水冲服,日服3次,每次1汤匙;或用萝卜半斤,冰糖、蜂蜜适量,再加少量水,煮汤温服。

2、糯米15g,杏仁、甘草各10g,水煎后滤汁,l日分2次服。

3、蜂蜜50g,佛手柑30g,水煎成茶;或蜂蜜、饴糖、洋葱汁各等分煮沸适量吃。

4、萝卜茶:取经霜萝卜切成薄片,煎水代茶饮。

5、萝卜炖豆腐:鲜大萝卜块100g,豆腐200g,同炖至烂熟后加调味品食用。

慢性病日常管理范文第10篇

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终坚持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将中心打造成“小病时的医生,大病时的参谋,重病时的家人,社区的健康管家”。

“三师共管”将高血压、糖尿病做到精细化管理

中心以“高血压、糖尿病”试点探索建立了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据中心副主任黄岳青介绍,中心依托苏州市立医院支撑,建立了中心专家组,其中1名首席专家为苏州市立医院本部内分泌科科主任,另外4名专家组成员包括2名内分泌科专家及2名老年心血管内科专家,专家每周定时来中心坐诊。中心全科医师坐诊时如发现血压、血糖控制不稳定、初发高血压或糖尿病、疑似出现并发症、内分泌科及心血管内科疑难病例,便会填写专家预约单并为患者预约相应专家,同时纳入中心“三师管理”。即由专科医师负责对签约入网患者进行诊断、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全科医师负责监督患者对专科医师制定的诊疗方案的执行情况,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做好随访记录,将病情控制不良的患者及时反馈至专科医师,以期尽快解决问题;健康管理师负责患者日常的随访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行为问题进行平价分类,做好相关记录,强化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早日实现日常自我管理,及时向医师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负责预约患者下次随诊时间及双向转诊等相关事宜。

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中心以所在居委会为单位,只要人数满20人,便在居委会开设强化管理教育班,对患者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防治并发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以通过强化管理教育班的患者为组长,组建慢性病自我管理俱乐部,延伸发展,进一步提升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

多方合作,专人督导,联手防控慢性病

基层医疗机构是慢性病防控的主战场,全科医师作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与居民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式关系。在慢性病防控方面,中心与多方合作,建立了良好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