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倾注

[摘要]人文关怀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和人文关怀具有内在契合性,可以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教育。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下文简称“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倾注,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功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把“马原”课和人生教育结合起来,并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26-02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和谐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从科学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抓。科学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事,人文精神让我们修身修德,使我们懂得哪些事情是否该做。它们是互补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急于追赶所谓的现代文明,同时加之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对功利的巨大渴求,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把掌握科技知识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加强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只重视科技的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人格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缺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失衡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冷漠和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社会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认真的思考和足够的警觉。高等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否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这种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使我们开始付出代价。因此,作为大学人一定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倾注。

二、“马原”课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契合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广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而“马原”恰好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对超越个体的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自身信仰、理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马原”在向大学生提供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锻造思想、塑造人格的需要的功能,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哲学思考,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人生的智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为人的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和人文关怀是有内在契合性的。

全文阅读

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被证明是指导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它的科学内涵已经指引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学科来说,主要是对它展开文献研究、体系研究、现实研究、比较研究以及教育研究等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来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建设思路,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科内涵 建设思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智慧的体现,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以更加深刻的去认识这个世界,分析世界,进一步探索未知的领域和规律。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自从其上个世纪传入中国就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与中国的本土文化、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指导方针。所以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去建设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被赋予了新时期的特色,更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纲领性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指的就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首先需要确立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而这总是与特定的语境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来说,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领域

(一)文献研究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的相关书籍资料,同时在知网,万方等知名网站上下载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而对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系统归纳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归纳现存的的主要研究成果,在研究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献中,摒弃作者的不足之处并且吸取其中有价值的经验。

全文阅读

略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它经历了19世纪的传播、应用和发展,20世纪上半叶的凯歌行进和下半叶的跌宕起伏,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发展历程时,会发现两种思想价值取向:一种是对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似的经典解读,从解释马克思主义文本入手,再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得出结论,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解读现代国家政治现象,并指导现代国家政治运行的方式,进而预测人类的未来发展,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限正确、无比英明、超越一切其他“理论”和“主义”的学说,我称之为“学究似的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是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入手,分析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歧路和衰亡,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导致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后退,从本质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活力和发展愿景,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指导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已经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自由政治进入了冷藏期,我称之为“妖魔化的马克思主义”。然而,无论是针对于何种倾向,马克思主义都不能仅仅为了“解读”而“被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的学说,它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但是,并非每一种理论都可以超越时空指导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也没有哪种理论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历史人物,生命是有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是特定时空的经典文本,写作年代是不变的。但他们的生命价值和他们的思想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在于他们著作中所包含的基本原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会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中的每句话奉为金科玉律,也不会期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他们逝世后的一切新问题留下锦囊妙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即它的真理性和有效性。

谈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问题,就离不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和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两方面。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就无法明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价值;不明确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换句话说,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问题,就是“回到马克思”和“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共同的。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体系。它的核心社会理念,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它的核心理论,是对这个社会理念的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的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不是基于道德原则,也不是基于信仰的宗教千年王国,而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的科学论证作为理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由他们的各国后继者继承、发展和实践的,以追求通过不同方式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达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其次,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一种思想体系或是学科,都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原理或者说基本思想。它决定该学说的本质和学科的性质。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它当然包括自己特有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和最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体系的理论支撑。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也不符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实际。

第三,还应当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文本的研究,偏重于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了什么,怎么说,是在什么条件下针对什么问题说的。文本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基本原理,而原理的深入研究则有助于提高文本研究的高度。文本中包含在其他著作中以不同方式重复论述的基本原理,也包含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具有时效性的个别论点;还包含在与对手论战中,由于辩论的需要而对某一方面、某一问题的过分强调。因此要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后人错误的附加和教条主义的理解,当然要研究文本,而且应该从整体角度,从文本的相互对照中研究文本。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一个特点,凡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著作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是全部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核心观点。例如关于唯物主义原则、辩证法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等等观点都是这样。当然,由于每本书写作时间和解决的问题不同、论战的对象不同,论述的方式不同,强调的重点可能不同,而且论述本身也在丰富、准确、发展,但其中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基本原理的根本原则不会变化。

最后,回到马克思并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条件和手段。马克思与我们毕竟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间距,他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在现时代所必然面对的所有问题,更不可能满足我们在现时代的所有理论需求;他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启迪着我们的思想智慧,但却不可能代替我们自己在今天的探索、思考与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展无疑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资源,但马克思哲学却不应当是我们在今天的唯一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当也不可能是马克思哲学在新时代的简单照搬和原样放大,而是其本真精神在现时代的提炼、提升、发挥和再创造。正是依据于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的自觉理解和深度把握,我们才有资格继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义来说话和写作。而且,自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来,人类在实践、科学和哲学等各方面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探索与创造,并取得了极为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它们都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展的现实基础和思想资源。正是立足于当代大实践、大科学和大哲学,并回答它们所提出的种种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获得了自己的坚实基础,展示出自己的特别功能,发挥出自己的当代价值,并发展出自己的时代内容。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时代的产物,又超越产生它的时代的局限;它是时代的产儿,却属于所有的时代。它不是所谓“绝对真理”和终极看法,而是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于认识和把握今天这个新的时代,仍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在今天,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质要求,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运用、发展、充实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当地的新现象、新问题。通过“回到马克思”,再“让马克思走入当代”,才是真正解释并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问题。(作者单位:长春市朝阳区白菊路派出所)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漫谈马克思哲学创新的实现

[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要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哲学创新要注意开放性和批判性的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全文阅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历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变,而这一转变大致有四个逻辑环节:教科书体系的改革、经典文本的解读、研究方法的自觉和重大问题的探索。与此相对应又有一些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如高清海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人民出版社1985年上册、1987年下册),张一兵教授著的《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欧阳康教授著的《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和孙正聿教授等著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这些标志性成果,实际上代表和体现了中国学者在理论与现实的双重诉求中自觉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进程。

一、教科书体系的改革

改革开放前,我国通行的“标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按照前苏联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第四章第二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模式和体系编写的,即所谓的“两个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而国内其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基本上又都是以此书为“样板”编写的,因此形成了“千书一面”的教科书体系。传统教科书体系也有它的优长之处,它以鲜明的形式突出地表现了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集中地阐明了与唯心史观相对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观点,便于人们对经典著作的内容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正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这一特点,才使它能够存在几十年并发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这一体系所表现的主要是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它并没有充分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性质上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也没有充分地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观点上变革的实质。因此,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原理教科书体系已落后于理论和时展的需要了。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这种重大实践变革的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然和正在经历着自身的重大变革。特别是由于旧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的硬性分割,使作为“一块整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虽有联系、但基本上是相互独立和并列的几个组成部分,致使人们在学习时无法从整体上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因此,旧的教科书体系已不适于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体系妨碍内容的丰富和发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突破旧教科书体系的束缚、对旧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进行改革,已是理论与实践双重发展和要求的历史必然。在突破前苏联教科书模式、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体系的探索中,吉林大学高清海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成了“教科书改革时代”突破“两个主义四大块”的“体系意识”的标志性尝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在马克思实践观的基础上,以列宁明确提出的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是“同一个东西”为基本原则,按照“客体——主体——主客统一”这一认识论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内容和革命变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基础》一书共分四篇(计十二章),除绪论之外,第一篇论述认识的基本矛盾(矛盾篇),第二篇论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客体篇),第三篇论述主体(人)的本质、能力及其根据(主体篇),第四篇论述主体与客体通过实践和认识的发展所达到的统一(统一篇)。每篇都包括一系列的范畴,通过这些范畴阐明各篇内容及其整体关联,力求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全部旧哲学的否定,同时又是人类思想史精华的最高结晶,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从而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和理论性质的新理解。《基础》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无疑是打破了旧教科书体系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并列的结构方式,而采用了“客体——主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的结构方式。从内容上看,《基础》全书遵循着一个以实践为基础,以主观和客观矛盾为核心,按照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主线论述主体如何认识、实现、发挥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理论体系;从性质上看,《基础》是从实践的观点体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统一,把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统一归结为一种实践哲学。概括来说,《基础》一书是通过抓住和贯彻三个关键原则:即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三者统一的原则,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原则和实践的原则,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体论理解到认识论理解的转变”。也就是说,《基础》一书是在我国哲学界“认识论大讨论”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进行的,所以它的逻辑和体系充满着“主体一客体”关系的认识论痕迹。但它对于突破传统教科书模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化、经验化和实证化理解,却是功不可没。该书问世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北京日报》、《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报刊杂志纷纷发表评论,可谓好评如潮。认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突破30年代传统教科书体系、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开了体系改革的先河”,“为哲学的改革和研究创出了一条新路”。从而成为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标志性成果,是我国突破苏联模式教科书体系的第一部著作。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问世的意义并不限于提出一种新体系,更重要的是提出一种理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观点,以期启发人们继续思考和深入探索。在此意义上,正是《基础》一书的出版,拉开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的大幕,为之开了新风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建构的奠基之作。其意义之重大和深远,历久弥显。

在进入“实践唯物主义大讨论”之后,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和重建的探索,也继续在进行着,但取得重大突破的成果并不多。值得一提的是陈晏清、王南??、李淑梅合著的《现代唯物主义导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及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前者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突出了旧教科书体系缺失的“主体性维度”;后者是一部多次修订不断再版的全国通用的高校文科教材,影响较大,虽然书名一直未改,但从第4版开始无论在体系结构和内容叙述上都作了重大调整,比较彻底地贯彻和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主张。进入21世纪,由首席专家袁贵仁等教授主持、整合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知名学者参加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该书从形式到内容等各方面都充分吸收了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继续在推进和完善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改革。

实际上,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实质的理解。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目的主要不在于所确立的体系结构本身,而在于通过它突破多年不变的旧有框框,推动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作进一步的思考。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改革,决不是为体系而体系,而是让体系服从和服务于内容,以便通过新体系更好地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和革命性变革。以上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改革进行的探索和尝试,实际上是在通过体系改革和重建,来发展和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性质的深入理解。应该说,正是教科书体系改革迈出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建构的第一步。

全文阅读

浅议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实现

[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要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哲学创新要注意开放性和批判性的原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实现;原则

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本性和实践品格的要求。只有扎根于社会实践,倾听实践的呼声,汲取实践的智慧,接受实践的检验,周而复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哲学研究的根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唯物辩证法作为现实的哲学,要求对民族、国家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根本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局限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从纯粹概念出发去构建林林总总的哲学体系,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和问题域是可以被超越的,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在总体上是无法超越的,马克思的思考方式不会过时。我们不但要研究马克思究竟“说了些什么”,更要研究马克思是“怎么说出来的”,研究马克思面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方法,而不是拘泥于他的种种结论。因为时代已经变迁,我们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拘泥于马克思所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和具体语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于现代社会的结构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依然蓬勃地活在现代社会里,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一支强劲的影响力和支配力,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藏于文本之中,因此,文本研究是哲学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经典文本尽管不可能给我们直接提供针对现代社会发展现实情境的理论,但它提供了蕴涵着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宝藏。脱离文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就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全面而透彻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着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与其他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开来,挖掘那些蕴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着作中极具价值却未具体展开的论述,澄清以往甚至现在被误读的思想。展开马克思文本研究需要做到:

(一)坚持历史性原则。杜绝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

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来理解文本对于把握文本的本真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贯彻历史性原则。对于我们而言,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就要通晓马克思文本所形成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阿尔都塞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中去,研究马克思如何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学的视野,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中,要防止主观地把自己的思想粘贴到马克思身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进程中,存在过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粘贴现象”,使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误解和扭曲。只有坚持历史性原则,尽力杜绝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文本,我们才能避免走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死路,才可能真正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本真思想。

(二)采用“问题对话一视域融合”的解读模式

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摘 要]《陈先达文集》(14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大启示意义突出表现在贯穿于其中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主要有:问题导向的原则、高度统一的原则、文风质朴的原则,它们分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功能、马克思主义者的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方法论原则,有助于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方向,进而把握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法论;陈先达文集;启示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12-0022-04

在新的时代与历史条件下,怎样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认识和明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立场、方法,直接影响到这个重要课题研究的效果。《陈先达文集》(1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简称《文集》,下引仅注卷本及页码)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就其方法论层面的启示而言,应当注意坚持如下原则。

一、问题导向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它的根本意义在于解决现实问题。现实问题既包括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和社会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也包括国内外一直关注的实践问题,而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又往往是交错在一起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往往体现在其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上。纵观整套《文集》,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生活随笔,都体现了问题导向的方法论原则。问题导向主要表现为现实问题、结合意识和真理问题的导向,只有把现实问题、结合意识和真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功能。

多年来,陈先达教授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关注现实,把理论问题和实践中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20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包括抽象的人道主义、异化理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西方马克思学等,当时国外学者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中占据着关键地位。陈先达教授认为,“马克思早期思想的评价问题、马克思的历史观及其形成的实际历史过程,或人道主义、异化问题,等等,这都是世界性的难题”[1],在对以上难题进行详细研究后,他明确指出:“把所谓青年马克思同老年马克思对立起来,或者把唯物史观归结为抽象人道主义,或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主张一种人道主义,都是片面的。”[2]由此体现了他鲜明的学术态度。他不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还把这些理论运用于对现实生活的分析,以实践检验理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转型加快,各种问题,如贫富差距、腐败、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等问题,导致不少人质疑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但在陈先达教授看来,这些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只是“尽管历史发展有相似现象,但不同社会中对类似现象的处理方式和后果都不尽相同”[3]。他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提出了一系列对于我们辨识当代问题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的观点。

全文阅读

如何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

摘 要: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传统观念,迫切要求进一步探索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现代化,迫切要求在理论上融合中西文化,进行综合创新。“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是当代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和发展有着这样那样的分歧或冲突,但它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在西方出现的不可忽视的方面,它提出的问题或形成的构想、留下的思想遗产或当今的发展趋向,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启迪;借鉴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00-02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之后又不断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达到高潮。习惯上,通常指由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所引发的西欧和中欧地区左翼激进思想家(包括部分党员或被开除出党的理论家)重新诠释马克思学说的思潮。中国学术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但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目前学术界还存在着诸多争论。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更需要积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但是,学习和借鉴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在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决不能把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制度的思想理论整体照搬过来,对于其中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理论,也要立足于中国国情,通过分析借鉴和吸收,使其成为能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而不相抵触的有益成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

一、深入发掘“西方马克思主义”珍贵的思想遗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不少人比较尊重历史,重视对思想遗产的深入发掘和对历史经验的认真总结。

本世纪20年代初,当卢卡奇、葛兰西等人在国际工人运动内部结合本国革命实践从事理论探讨时,第二国际的一些思想家们仍在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某种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和宿命论。他们蔑视辩证法,抛弃黑格尔。但是,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来源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一批代表人物,为了总结欧洲某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遭受挫折的原因,针对第二国际思想家们的错误倾向,就十分重视从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入手,试图恢复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本质,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西方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除了继续发掘黑格尔的思想遗产之外,从更为深远或广泛的角度追溯和探讨了康德、费希特、歌德、孟德斯鸠、卢梭、斯宾诺莎、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等人对马克思的影响,侧重于辩证法、人、主体性以及政治上的民主、自由等方面,同时涉足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科学、文艺等领域。这就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向度,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全文阅读

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博士研究生开展马克思主义原著的阅读,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学术研究观和研究方法论。本文从当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分析入手,明确了其在原著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策略

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对于博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研究观和研究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原著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当前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

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分析,本文以武汉地区某高校2014级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与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密切相关的《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典型研究样本展开研究。该级博士研究生第一学期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程总学时为80学时,在该学期的课程教学总时数中占有比例最大。课程的教学分为三个模块,其中“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是该级15名博士研究生首次接触此类内容。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的现状分析,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基本理论和原理理解的准确性、原著原文的引用率论文三个角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所得结果如下。

1、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较少

马克思主义原著阅读量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所列重要原始文献曾经阅读过的数量进行统计。据统计,15名博士研究生在《政治理论》课程开始前,已经读过《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所列19篇的数量人、人数及占比见下表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见,80%的学生仅曾经阅读过不超过4篇的《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所列文章,且基本都是《实践论》、《矛盾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等国内政治家的文章。

全文阅读

高校哲学教学改革浅议

摘要:

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在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坚持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探索以“三新”模式替代“三旧”模式,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替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并走向对话,将“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结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实践观点;论坛哲学

建国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屡经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展开了许多探索,展望未来,改革应当在多方面同时着力:在内容上逐步强调实践观点的首要地位,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同时突出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问题体现在“千书一面”,尤其是本科和专科生用教材,一般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内容上较为僵化,研究生用教材编写较为灵活,状况相对较好。教学内容方面,表现为陈旧过时,吸收新成果较少,且“讲坛哲学”多于“论坛哲学”,即讲授多而讨论少。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僵化死板,教学艺术欠缺,重视观点灌输而不重视讲清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说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问题,而应当放在整个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去认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其他哲学二级学科中也同样存在,甚至也是当代中国所有人文学科共有的问题。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有地位,尤其是作为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的公共课,问题反映的更为集中和明显。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哲学教育观念的偏颇,即长期将哲学教育混同于知识教育或知识传授,这种现象在所有人文学科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长期以来,我们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特点,也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教学特点。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即表现为统编教材、统一体系,强调共识的内容而引入新内容少,多采用灌输教学而讨论少,尤其是在考核方法上,本专科生教学中甚至还普遍使用客观考试方法,大量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以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被作为客观知识体系而非哲学。[1]

二、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

全文阅读